⑴ 什麼是股權分置流通權
財政部日前頒布《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中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以規范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東的會計處理。
無論是權證方式還是非權證方式,非流通股股東都需要設置「股權分置流通權」這一全新的會計科目,用以核算以各種方式支付對價取得的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流通權的價值。
由於《暫行規定》是將「股權分置流通權」視為資產類科目而非損益類科目,因此無論以何種方式支付對價,均作為資本性支出而非收益性支出,不會對非流通股股東當期的業績造成影響。
由於《暫行規定》中指出「企業取得的流通權,平時不進行結轉,一般也不計提減值准備」,因此即使今後上市公司股票市價下跌,非流通股股東也不需要對取得的流通權計提長期投資減值准備,也不會對業績造成影響。
⑵ 股權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東為什麼要支付對價
非流通股股東的股票原來是不能在股票市場上買賣交易的,所以股票市場上他的股票股價高低與他沒有關系。
股改
後,這部分股票也可以在股票市場上流通了,享受股票市場帶來的高價,因此,為了獲得流通權,非流通股股東必須向流通股股東
支付對價
。另一個原因,非流通股股東當時獲得股票是在公司改制時,價格非常低,有的是面值獲得的,而流通股股東都是從股票市場獲得的股票,價格高得多,所以公平起見,也應該支付對價。
⑶ 股權改革會計處理
提供財政部《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供參考。
為了進一步貫徹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4〕3號),根據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等相關文件,現就股權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東(以下簡稱「企業」)有關會計處理規定如下:
一、會計科目設置及支付對價的會計處理企業應當設置「股權分置流通權」和「應付權證」科目,分別核算企業以各種方式支付對價取得的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流通權(以下簡稱流通權)和企業為取得流通權而發行權證的價值。
(一)以支付現金方式取得的流通權企業根據經批準的股權分置方案,以支付現金的方式取得的流通權,應當按照所支付的金額,借記「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二)以送股或縮股方式取得的流通權企業根據經批準的股權分置方案,以送股或縮股的方式取得的流通權,以成本法核算該項長期投資的,應當按照送股或縮股部分所對應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借記「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貸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以權益法核算該項長期投資的,在貸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時應當按比例貸記相關明細科目(下同)。
(三)以發行認購權證方式取得的流通權1、將認購權證直接送給流通股股東的。企業根據經批準的股權分置方案,通過發行認購權證直接送給流通股股東的方式取得的流通權,發行的認購權證在相關備查登記簿中予以登記。
認購權證持有人行使認購權向企業購買股份時,企業應按照收到的價款,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照行權價低於股票市場價格的差額,借記「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按照減少股份部分所對應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貸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認購權證持有人行使認購權,要求以現金結算行權價低於股票市場價格的差價部分的,企業應按照實際支付的金額,借記「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在備查登記簿中應同時注銷相關認購權證的記錄。
2、將認購權證以一定價格出售給流通股股東的。
企業根據經批準的股權分置方案,以一定價格發行認購權證方式取得的流通權,應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付權證」科目。
認購權證持有人行使認購權向企業購買股份時,企業應按照收到的價款,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照行權價低於股票市場價格的差額,借記「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按照行權部分對應全部發行權證的比例計算的金額,借記「應付權證」科目,按照減少股份部分所對應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貸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認購權證持有人行使認購權,要求以現金結算行權價低於股票市場價格的差價部分的,應按照行權部分對應全部發行權證的比例計算的金額,借記「應付權證」科目,按照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
認購權證存續期滿,「應付權證」科目的余額應首先沖減「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的余額沖減至零後,「應付權證」科目的余額計入「資本公積」科目。
(四)以發行認沽權證方式取得的流通權1、將認沽權證直接送給流通股股東的。企業根據經批準的股權分置方案,通過發行認沽權證直接送給流通股股東的方式取得的流通權,發行的認沽權證在相關備查登記簿中予以登記。
認沽權證持有人行使出售權將股份出售給企業時,企業應按行權價高於股票市場價格的差額,借記「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按照支付的價款,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或「短期投資」科目。
認沽權證持有人行使出售權,要求以現金結算行權價高於股票市場價格的差價部分的,企業應按照實際支付的金額,借記「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在備查登記簿中應同時注銷相關認沽權證的記錄。
2、將認沽權證以一定價格出售給流通股股東的。
企業根據經批準的股權分置方案,以一定價格發行認沽權證方式取得的流通權,應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付權證」科目。
認沽權證持有人行使出售權將股份出售給企業時,企業應按行權價高於股票市場價格的差額,借記「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按照行權部分對應全部發行權證的比例計算的金額,借記「應付權證」科目,按照支付的價款,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或「短期投資」科目。
認沽權證持有人行使出售權,要求以現金結算行權價高於股票市場價格的差價部分的,應按照行權部分對應全部發行權證的比例計算的金額,借記「應付權證」科目,按照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認沽權證存續期滿,「應付權證」科目的余額應首先沖減「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的余額沖減至零後,「應付權證」科目的余額計入「資本公積」科目。
(五)以上市公司資本公積轉增或派發股票股利形成的股份,送給流通股股東的方式取得的流通權
企業根據經過批準的股權分置方案,將上市公司資本公積轉增或派發股票股利形成的股份中非流通股股東分得的部分,送給流通股東,應首先按照上市公司資本公積金轉增或派發股票股利進行會計處理。然後,企業比照本規定第(二)款的規定對向流通股股東贈送股份進行會計處理。
(六)以向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豁免上市公司債務、替上市公司承擔債務的方式取得的流通權企業根據經過批準的股權分置方案,向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豁免上市公司債務、替上市公司承擔債務的,應按照注入資產、豁免債務、承擔債務的賬面價值,借記「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貸記相關資產或負債科目。
(七)以承諾方式取得的流通權企業根據股權分置方案,以承諾的方式,取得非流通股的流通權,只在相關備查簿中予以登記,待承諾實現時再按照本規定的原則進行相關的會計處理。
二、取得流通權的非流通股股份出售的會計處理
企業取得的流通權,平時不進行結轉,一般也不計提減值准備,待取得流通權的非流通股出售時,再按出售的部分按比例予以結轉。企業出售取得流通權的非流通股時,按照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照出售股份部分所對應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貸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同時,按應結轉的股權分置流通權成本,借記「投資收益」科目,貸記「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
三、財務報表的列報企業應在其資產負債表中的長期資產項目內單列「股權分置流通權」項目反映;應在流動負債項目內單列「應付權證」項目反映。對於以承諾方式或發行權證方式取得的非流通股的流通權,應在財務報表附註中予以披露,說明承諾的具體內容;對於發行的認購權證或認沽權證,也應在財務報表附註中說明發行的認購權證或認沽權證的具體內容。
⑷ 股權分置改革與全流通的關系
2205年4月中國股市開始股權分置改革,是我國資本市場一項重要的制度改革,就是政府將以前不可以上市流通的國有股,法人股通過提供股改對價給二級市場持有者後獲得二級市場流通權。
股改完成後原來不能流通的股份在鎖定一定期限後可以獲准流通,股票也就稱為全流通。
現在還行的股票不存在這種情況,在上市鎖定期滿後就可以流通了。
⑸ 在股權分置改革中為什麼要非流通股股東讓渡給流通股股東流通的利益
非流通股股東的股票原來是不能在股票市場上買賣交易的,所以股票市場上他的股票股價高低與他沒有關系。股改後,這部分股票也可以在股票市場上流通了,享受股票市場帶來的高價,因此,為了獲得流通權,非流通股股東必須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另一個原因,非流通股股東當時獲得股票是在公司改制時,價格非常低,有的是面值獲得的,而流通股股東都是從股票市場獲得的股票,價格高得多,所以公平起見,也應該支付對價。
⑹ 請問,誰有《企業會計准則實施過程中有關問題(徵求意見稿)》正式文件
企業會計准則實施問題專家工作組意見
(徵求意見稿)
近期,就有關部門、上市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提出的企業會計准則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問題,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企業會計准則實施問題專家工作組進行了討論,並就以下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
一、 問:如何認定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
答: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及其應用指南的相關規定,對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進行判斷。通常情況下,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是指發生在同一企業集團內部有關企業之間進行的合並。
二、問:企業持有的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產生的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按照原制度核算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的余額在合並財務報表中如何處理?
答:企業持有的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產生的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按照原制度和投資准則核算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的余額,在首次執行日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進行調整。
上述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股權投資借方差的余額,在合並財務報表中應區別情況處理:
企業能夠明確將該差額區分為商譽和被投資單位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差額的,應將屬於商譽的金額在合並財務報表中作為商譽列示,屬於因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部分,應在原股權投資差額的剩餘攤銷年限內分期攤銷,作為投資損失計入合並利潤表,尚未攤銷完畢的余額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作為「其他非流動資產」項目列示。
企業無法將該差額區分為商譽和被投資單位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差額的,該差額在合並財務報表中一並作為商譽列示。
三、問:首次執行日進行所得稅調整時,如何確定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稅率變動時如何處理?
答:企業在首次執行日,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時,應以現行國家有關稅收法規的規定為基礎確定適用稅率。
未來期間適用稅率發生變化的,應按照新的稅率對原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進行調整,有關調整金額計入變化當期的所得稅費用或所有者權益。
四、問:煤炭生產企業提取的安全費余額在首次執行日如何處理?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後是否仍需計提安全費?
答:煤炭生產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計提的安全費余額在首次執行日不予調整,即原記入「長期應付款」科目的安全費余額在首次執行日的余額保持不變。
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後,煤炭企業應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計提安全費,計入成本,同時記入「長期應付款」科目。
煤炭企業於未來期間使用已提取的安全費時,在相關費用實際發生時,沖減長期應付款;如能確定有關支出最終將形成固定資產,應在「在建工程」科目下單列項目歸集所發生的支出。待有關安全項目完工後,對於形成固定資產的,應按實際成本,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同時,按固定資產的實際成本,借記「長期應付款」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該項固定資產在以後期間不再計提折舊。
五、問:在債權債務清欠過程中,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通過放棄其持有的對上市公司的股權抵償其對上市公司的債務,上市公司作為減資的,會計上應如何處理?
答: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以其持有的對上市公司的股權抵銷其對上市公司債務,上市公司按照法定程序減資的,在辦理有關的減資手續後,應按照減資比例減少股本,所清償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與減少的股本之間的差額,相應調整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六、問:首次執行日,企業賬面上原確認的股權分置流通權應如何處理?上市公司對於控股股東給予的股權分置補償款應如何處理?
答:(一)股權分置流通權的處理
1.對與企業持有的對聯營企業、合營企業及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相關的股權分置流通權,首次執行日應將其賬面余額轉至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2.除企業對聯營企業、合營企業及子公司投資以外,與其他權益性投資相關的股權分置流通權,首次執行日應將其賬面余額及對應的權益性投資的賬面價值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定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首次執行日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應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處理,在調整了首次執行日的留存收益後,應同時將該差額自留存收益轉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其他在首次執行日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項目,在首次執行日比照上述規定辦理。
3.執行新會計准則後,企業根據經批準的股權分置方案,以支付現金方式取得的流通權,應當計入與其相關的權益性投資賬面價值,不再單獨設置「股權分置流通權」進行核算。
(二)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東在股權分置改革時因作出承諾而對上市公司支付的對價(如控股股東在股權分置改革時承諾將不足盈利預測部分以現金方式支付給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應在收到控股股東支付的款項時計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七、問:企業自其子公司的少數股東處購買股權應如何進行處理?
答:企業自其子公司的少數股東處購買股權,應區別個別財務報表和合並財務報表分別處理:
(一)在個別財務報表中對增加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
(二)在合並財務報表中,子公司的資產、負債應按照自母公司取得控制權時點開始持續計算的金額反映。因購買少數股權增加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與按照新取得的股權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子公司可辨認凈資產(指自母公司取得控制權時點開始持續計算的子公司可辨認凈資產)份額的差額,調整合並財務報表中的所有者權益相關項目(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
八、問:將消耗性生物資產或生產性生物資產重分類為公益性生物資產,企業應如何進行結轉?
答:企業將消耗性生物資產或生產性生物資產重分類為公益性生物資產時,應當考慮其是否發生減值,如果發生減值,應當首先計提跌價准備或減值准備,並以計提跌價准備或減值准備後的賬面價值作為公益性生物資產的入賬價值。
九、問: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後,企業的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如何核算?在資產負債表中如何列示?
答:《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中未單獨設置「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科目。但是,企業在日常核算過程中發生與預提和待攤性質相關的支出,可以根據需要自行增設這兩個科目。在編制資產負債表時,對於符合待攤和預提性質科目的余額,應作為「其他流動資產」或「其他流動負債」列示。
十、問:原同時按照國內會計准則及國際會計准則提供財務報告的B股、H股上市公司在首次執行日如何銜接?
答:對於原同時按照國內會計准則及國際會計准則對外提供財務報告的B股、H股上市公司,首次執行日,可以取得相關資料、能夠對因會計政策變更所涉及的有關交易和事項進行追溯調整的,如持有至到期投資、借款費用等,可以追溯調整的結果作為首次執行日的余額。
⑺ 企業會計准則下,股權分配改革支付對價的會計處理
(徵求意見稿)近日,相關部門,上市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和其他企業會計准則的實施對企業會計准則實施問題專家工作組對意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會計准則企業專家工作組的討論,並就下列問題達成了共識。
Q:如何識別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
答:這應該是按照「企業會計准則企業第20號 - 企業合並」及其應用的有關規定的指導方針,以確定共同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在正常情況下,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是發生在同一企業集團內的企業之間的合並。
問:企業持有下的企業合並於附屬公司之共同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照原系統的借方余額如何處理與綜合財務報表的股權投資余額占?
A:子公司持有的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的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占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的余額,按照原有的制度和投資標准,在初始實施日期應該是在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38號 - 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進行調整。
股權投資借方差額的長期股權投資於附屬公司,處理應區分合並財務報表的情況:
企業能夠清楚地分為區商譽及投資單位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異,之間的差異應該屬於對商譽金額為商譽的綜合財務報表屬於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資產,在負債的公平價值和部分的賬面價值之間的差異應在剩餘攤銷期在原股權投資差異攤銷,作為投資損失都包含在綜合收益表,作為「其他非流動資產」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所列的項目,未攤銷余額。
企業是區域之間的差異可以分為商譽及投資單位可辨認資產和負債按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異,所不同的是,確認為商譽在合並財務報表,連同
Q:如何確定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第一次執行日期為收入調節稅如何處理與稅率的變化?
答:在首次執行日,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根據企業第38號「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 - 第一次執行會計准則企業「,應根據現有的國家稅收法規為基礎確定適用稅率。
未來期間適用稅率的變化,應按照新的調整稅率對原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當期所得稅費用或所有者權益的變化量的調整通過。
Q:如何處理與提取的煤炭生產企業安全費用余額日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實施是否需要計提的安全費用?
答:根據國家安全費餘款的有關規定計提的煤炭生產企業在不調整,在第一次執行的日期最初入賬的安全費余額「長期應付款」科目首次執行日期不變,以保持平衡。
企業會計准則的實施,煤炭企業應繼續按照規定的標准,由國家安全費用計入成本,借記「長期應付款」科目。
煤提取安全耗能企業在未來期間,抵銷長期長期應付款相關費用實際發生的相關支出最終將形成固定資產應分別在「在建工程」科目的建設可以決定項目歸集支出。與安全有關的項目完成後,形成固定資產應實際成本,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的建設,同??時,固定資產的實際成本,借記「長期應付款款」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的固定資產以後期間不再計提折舊。
五,Q:在債權債務清欠過程中,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放棄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以支付其債務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減少資本,占應如何處理?
答: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其持有股權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按照法定程序,減資,以抵消其債務減資程序應該按照擁有減少股本及結算的賬面價值與減少的股本之間的差異的應收債權的比例減少,並相應調整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六,問:首次執行日,企業原股權的賬面值確認分裂的經銷權,應該如何處理?應該怎麼股權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補償金分割處理?
答:(一)股權分置流通權處理
1。聯營公司,合營公司及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企業持有股權分置的經銷權,執行日期為第一次書除了業務的聯營公司,合營企業和投資於附屬公司,股票及其他股權投資余額應轉入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2。分裂流通權之日起執行的第一次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 - 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定,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股權投資賬面余額和賬面價值應在的差異之間應該按照「企業會計准則企業第38號 - 首次執行日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的初步實施的」企業會計准則應在同一時間處理之間的差異首次執行日的調整留存收益,留存收益轉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其他金融資產分類為可供出售日期,該項目的實施初期,比照上述第一次執行之日起的規定。
3。新會計准則實施後,公司的股權分置方案通過支付獲得現金流的權利,應記入其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獨的一套股權分置流通權的會計處理。
(b)股東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東在股權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如控股股東在股權分置改革承諾的承諾付出的代價不足部分上市公司以現金形式)的盈利預測,上市公司應計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在收到由控股股東所支付的款項。
問:企業從少數股東購買其子公司股權應如何處理?
A:企業購買其附屬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區別需要繪制之間的個別財務報表和合並財務報表分別處理:<BR / (一)在個別財務報表中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增加,支付代價的公允價值。
(二)在合並財務報表中,子公司的資產和負債的應按照自母公司控制點計算本集團所反映。購買少數股權增加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按照新收購的股份計算確定應享有占的附屬公司的可辨認凈資產(,以控制的點以來的父公司,本集團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的附屬公司)的調整的綜合財務報表的所有者的權益項目(資本公積的區別,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
8,Q:的重量消耗性生物資產或生產性生物資產分類為公益性生物資產,企業應如何進行結轉?
答案:企業消耗性生物資產或生產性生物資產重新分類為公益性生物資產,應考慮是否發生減值時,如果價值減值准備或減值准備,撥備減值應計提跌價准備或減值准備的賬面價值入賬價值作為公益性生物資產
九,問:企業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如何實施企業會計准則解釋如何列在資產負債表中?
答:「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不單單是設置「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科目。然而,支出應計及遞延性質發生在日常的會計核算,除了這兩個主題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符合預付及應計科目編制資產負債表的平衡性質,應作為「其他流動資產」或「其他流動負債」一節。
10,Q:原來的B股和H股上市公司按照國內會計准則及國際會計准則的財務報告中是第一次執行的日期之間的介面嗎?
A:原來的外部財務報告按照國內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的同時,B股,H股的上市公司,首次執行日,你可以得到相關的數據,由於可以參與改變會計政策追溯調整的交易和事項,如持有至到期投資,借款費用等,可以追溯到調整的結果作為首次執行日的余額。
⑻ 股權分置流通權的介紹
財政部日前頒布《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中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以規范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東的會計處理。
⑼ "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反映的實質是什麼是一種長期待攤性質的費用掛賬嗎
1、 如何理解'股權分置流通權'這一全新的會計科目?這是將對價視同資產化而不是作為費用處理,並且不作攤銷。在股權出售以後,再把它作為成本之一,與收入配比,根據股權轉讓數量進行結轉。因此,非流通股股東將不會因為支付對價而造成所持股權的賬面損失,支付對價本身也不會影響其當期業績。因為持股比例下降而帶來的投資收益減少,則應另當別論。
2、財政部頒布《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中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以規范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東的會計處理。
無論是權證方式還是非權證方式,非流通股股東都需要設置「股權分置流通權」這一全新的會計科目,用以核算以各種方式支付對價取得的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流通權的價值。
由於《暫行規定》是將「股權分置流通權」視為資產類科目而非損益類科目,因此無論以何種方式支付對價,均作為資本性支出而非收益性支出,不會對非流通股股東當期的業績造成影響。
由於《暫行規定》中指出「企業取得的流通權,平時不進行結轉,一般也不計提減值准備」,因此即使今後上市公司股票市價下跌,非流通股股東也不需要對取得的流通權計提長期投資減值准備,也不會對業績造成影響。
最新請參考:「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將淡出
http://news2.eastmoney.com/070202,558617.html
⑽ 什麼是股權分置什麼是全流通
什麼是股權分置
-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暫不上市流通
翻看相關規定,既找不到對國有股流通問題明確的禁止性規定,也沒有明確的制度性安排
一句話概括,股權分置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暫不上市流通。股權分置是近兩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但股權被分置的狀況卻由來已久。
很多老股民都知道,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之初,有一些股票是全流通的。打開方正科技(原延中實業)的基本資料,我們可以看到,其總股本是97044.7萬股,流通A股也是97044.7萬股。
然而,由於很多歷史原因,由國企股份制改造產生的國有股事實上處於暫不上市流通的狀態,其它公開發行前的社會法人股、自然人股等非國有股也被作出暫不流通的安排,這在事實上形成了股權分置的格局。另外,通過配股送股等產生的股份,也根據其原始股份是否可流通劃分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截至2004年底,上市公司7149億股的總股本中,非流通股份達4543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64%,非流通股份中又有74%是國有股份。
股權分置的產生是否有相關法律依據呢?1992年5月的《股份制企業試點辦法》規定,「根據投資主體的不同,股權設置有四種形式: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外資股」。而1994年7月1日生效的《公司法》,對股份公司就已不再設置國家股、集體股和個人股,而是按股東權益的不同,設置普通股、優先股等。然而,翻看我國證券市場設立之初的相關規定,既找不到對國有股流通問題明確的禁止性規定,也沒有明確的制度性安排。
股權分置改革與國有股減持不同。減持不等於全流通;獲得流通權,也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減持
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解決股權分置問題開始被提上日程。1998年下半年以及2001年,曾先後兩次進行過國有股減持的探索性嘗試,但由於效果不理想,很快停了下來。此次改革試點啟動後,有很多投資者問,流通與減持有什幺不同?對此,法律專家的解釋是,減持不等於全流通,減持可以在交易所市場進行,也可以通過其它途徑,被減持的股份並不必然獲得流通權;而非流通股獲得了流通權,也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減持。
什麼要改革
-股權分置在很多方面制約了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
正是由於股權分置,使上市公司大股東有「圈錢」的沖動,卻不會關心公司股價的表現
作為歷史遺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權分置早已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的一塊「心病」。市場各方逐漸認識到,股權分置在很多方面制約了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而且,隨著新股發行上市不斷積累,其不利影響也日益突出。
首先是因股權分置形成非流通股東和流通股東的「利益分置」,即非流通股股東的利益關注點在於資產凈值的增減,流通股股東的利益關注點在於二級市場的股價。試舉一例,可以對「利益分置」有更清晰的了解:2000年12月,某上市公司以每股46元的價格增發2000萬股股票,由於是溢價發行,增發後每股凈資產由5.07元增加到6.72元。也就是說,通過增發,該公司大股東不出一文就使自己的資產增值超過30%。其後該公司股價一直下跌,大股東卻毫發無損。可見,正是由於股權分置,使得上市公司大股東有著「圈錢」的沖動,卻不會關心公司股價的表現。上市公司的治理缺乏共同利益基礎。
三分之二股份不能流通,客觀上導致流通股本規模相對較小,股市投機性強,股價波動較大
股權分置也扭曲了證券市場的定價機制。股權分置格局下,股票定價除公司基本面因素外,還包括2/3股份暫不上市流通的預期。2/3股份不能上市流通,導致單一上市公司流通股本規模相對較小,股市投機性強,股價波動較大等。另外,股權分置使國有股權不能實現市場化的動態估值,形不成對企業強化內部管理和增強資產增值能力的激勵機制,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和產品創新也頗受制約。
我們該做些什麼
-不要以為自己股份少,說話沒人聽,便採取觀望態度。事實上「眾人拾柴火焰高」
流通股股東應當通過與非流通股股東「討價還價」,來尋找利益的平衡點
有了以前的經驗和教訓,此次改革採取了更加尊重市場規律的做法,規則公平統一、方案協商選擇,即由上市公司股東自主決定解決方案。方案的核心是對價的支付,即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支付一定的對價,以獲得其所持有股票的流通權(所謂對價,指一方得到權利、權益、益處或是另一方換取對方承諾,所做的或所承諾的損失、所擔負的責任或是犧牲。目前,我國法律中還沒有明確「對價」概念。這次改革實踐中,「對價」往往指非流通股股東為取得流通權,向流通股股東支付的相應的代價,對價可以採用股票、現金等共同認可的形式)。首批試點大都選擇了送股或加送現金的方案,得到了多數流通股東的肯定。目前,第二批試點公司的方案正在陸續推出,送股方案依然是主流,但也出現了創新的方案,如縮股、權證等。
首家改革試點公司三一重工舉行臨時股東大會時,投資者李先生在現場告訴記者,雖然自己只持有1000股三一重工股票,但從公司公布改革方案後,他就開始認真研究,並數次打電話給公司表達他的意見,也得到了公司工作人員認真的接待。三一重工的方案由10股送3股改為10股送3.5股,正是聽取流通股股東意見的結果。李先生認為,很多投資者覺得自己股份少,說話沒人聽,便採取觀望態度,事實上「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都參與進來,流通股股東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護。
這次改革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通過流通股股東與非流通股股東之間的「討價還價」,尋找利益的平衡點。這種情況下,雙方的充分溝通就非常重要。首批試點中,試點公司通過投資者懇談會、媒體說明會、網上路演、走訪機構投資者、發放徵求意見函等多種方式,組織非流通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進行溝通和協商,同時對外公布熱線電話、傳真及電子信箱。應當說,投資者參與改革的途徑還是很多的。
改革賦予流通股股東很大的話語權。清華同方的方案沒能通過就證明了其「威力」
不僅如此,流通股股東的投票結果也是決定性的。根據規定,改革方案要在股東大會通過,必須滿足兩個「2/3」,即參加表決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參加表決的流通股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這一規定賦予了流通股股東很大的話語權,它的「威力」在首批試點中已經體現——清華同方的方案雖然總體上得票率很高,但由於流通股股東表決贊成率為61.91%,最終還是沒能通過。
改革後市場能否承受
-綜合來看,股權分置改革後實際股票供給的增加是較為有限的
名義上大股東的股票全部獲得了流通權,但真正能流通的只有很小一部分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第二批試點結束後,將加緊做好全面推開的工作,力爭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基本完成股權分置改革。有投資者因此擔憂,短期內完成改革,是否意味著大量非流通股將上市流通,市場能否承受這一壓力?
不能否認,非流通股上市後會給市場帶來一定壓力,但在很多時候,這一壓力被過分誇大了。以首批試點公司金牛能源為例,按照有關規定,金牛能源大股東必須保持持股在51%以上的絕對控股地位。該公司實施改革方案後,其大股東邢台礦業集團持股比例將降至57.63%。這樣,大股東只有6.63%的股份可以上市交易。也就是說,名義上大股東的股票全部獲得了流通權,但真正能流通的只有很小一部分。
金牛能源的情況並非特例。6月中旬,國資委發布《關於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指導意見》,其中指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要根據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促進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原則,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確定股權分置改革後在上市公司中的最低持股比例。可見,在改革完成後,依然會有相當比例的股票不會上市流通。
另外,如前面所述,獲得流通權與減持並不是一回事。對於有發展前景的企業,大股東不但不會減持其股票,或許還會增持。這在成熟證券市場中相當常見。
為避免非流通股上市的沖擊,試點改革還有分步上市的規定
為避免非流通股上市的沖擊,試點改革還有分步上市的規定:非流通股股東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自獲得上市流通權之日起,至少在12個月內不上市交易或者轉讓。12個月期滿後,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超過5%,在24個月內不超過10%。首批試點公司中,三一重工、紫江企業和金牛能源的非流通股股東還主動提高減持門檻。綜合來看,股權分置改革後實際股票供給的增加是較為有限的。
(稿件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許志峰)
詳細看 http://news.xinhuanet.com/report/2005-07/29/content_3281817.htm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news.com/news/2005/2005-07-04/26/594474.shtml
我國股市開始,由於所有制的問題,把股票分成了法人股和流通股,為了保證"公有制",國家必須要持有大部分股票,所以規定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的,只能由大股東也就是國有資產管理持有,但是在股票權利方面,和流通股是一樣的,可以同樣分紅、表決。後來,上市公司也出現了非國有企業,但法人股制度一直保持了下來。因此,客觀上,在證券市場交易的股票只是流通股,占總股本的比例只有1/3。所以流通股才可以在市場上交易,客觀上縮小的股本,所以市場給予了它們很高的流通性溢價,股價比不能流通的法人股高出很多,甚至幾倍幾十倍。但是,這種股權人為割裂的現象不利於證券市場的發展,所以就會有「全流通」問題。
「全流通」問題的難點就是,市場上的股票數量一下子多了2倍,那裡來的資金接受這些股票?流通股東當初是因為法人股不能上市才願意以高價買流通股,如果法人股上市,對流通股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