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問會影響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的有哪些 答案里有折價的攤銷額和溢價的攤銷額,理解不了什麼意思,我看
持有至到來期投資攤余成源本=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折價的攤銷額就是在實際利率大於票面利率的時候才會出現 溢價的攤銷額是在實際的小於票面利率的時候才會出現
折價的攤銷額(溢價的攤銷額)=-[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所以會有影響啊
『貳』 攤銷和折舊費用大於固定資產投資是否合理
計提折舊是按固定資產原值來計算出來的,固定資產的價值已經折舊完,不再計提折舊,這是規定的,但十年後,其攤銷和綜合折舊一起為1。9億,超出了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好像沒有過這種現象。
『叄』 個人理財存在的問題,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給投資者帶來的影響,對策措施.
看樓主的意思,你應該是要寫論文,還好哥當年也是做過這個任務。
我只提供大方向,因為細細闡述是需要按字數收費的。
個人理財存在的問題:接觸面少,渠道少,可參與投資的品種少,門檻高、風險和收益不平衡。
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給投資者帶來的影響;舊機制和央行乃至國家的制度不完善,政策不開放、不引導,加之國民認為必須要有包賺不賠的心態,進一步壓制了這個行業的發展。一句話,玩金融我們還是小孩子。很多東西都是相輔相成的。
解決個人理財問題的對策措施: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大力引進民間資本。打破各種舊死制度,徹底市場化。以上幾點著手,有得你寫。
『肆』 影響個人投資者投資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個人投資者是基金投資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個人投資者沒有統一的劃分標准,每個基金銷售機構都會用獨有的方法來設置類別之間的界限以及投資者類別。
影響個人投資者投資需求的因素表現為:
(1)個人投資者的就業狀況;
(2)個人投資者的家庭狀況,家庭負擔越重,則可投資的資源越少,投資者越偏向於穩健的投資策略;
(3)個人投資者的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個人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承受意願逐漸遞減;
(4)個人投資者的預期投資期限、對流動性的要求、對風險和收益的要求等因素也都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和投資決策。
『伍』 影響投資者的實際收入因素有哪些
投資者,是指投入現金購買某種資產以期望獲取利益或利潤的自然人和法人。廣義的投資者包括公司股東、債權人和利益相關者。狹義的投資者指的就是股東。
在金融市場中,所謂投資者是指在金融交易中購入金融工具融出資金的所有個人和機構,包括存款人,出資人在驗資時稱為投資者。投資者一般具有個人傾向呈保守型交易以基本分析為主風險負荷小、對信息的依賴較小等特徵。
投資者的種類主要有:
1、戰略類
2、創業板投資者
3、證券類
4、機構類
5、個人類
6、基金類
7、政府類
8、天使類
投資收入,也即投資收益,是對外投資所取得的利潤、股利和債券利息等收入減去投資損失後的凈收益。嚴格地講,所謂投資收益是指以項目為邊界的貨幣收入等。它既包括項目的銷售收入又包括資產回收(即項目壽命期末回收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的價值。投資可分為實業投資和金融投資兩大類,人們平常所說的金融投資主要是指證券投資。
投資所分的利潤、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投資收益在稅收上是作為企業所得稅的應稅項目,應依法計征企業所得稅。投資方企業從被投資的聯營企業分回的稅後利潤,如投資方企業所得稅稅率低於聯營企業,則不退還已繳納的所得稅,如投資方企業的適用稅率高於聯營企業的稅率,投資方企業分回的稅後利潤應按規定補繳企業所得稅。
影響投資者實際收入的因素包括:
1、投資收益與投資者的格局是有直接關系的;
投資這個事情本身就是個眼光跟經驗的呈現,永遠不要弔死在一顆樹上,敢於承擔風險和失敗,失敗了總結經驗重新再來。投資要把握趨勢和價值,寧願死在趨勢投資的項目上也好過死在各種平庸的項目上。
關於對投資趨勢的判斷和項目的看法,永遠不要單憑靠感覺,一定結合市場結合案例去分析。投資不要跟著別人屁股後面走,那些不是自己看明白的,而是被別人忽悠煽動起來的投資熱情一文不值。不要太在意別人對此的看法,一定要學會獨立思考。凡事都要有大的格局去聚焦,而不是發散性思維去延展。
投資決策一定要理性和果斷。在項目判斷和決策的過程中一定反復審問自己,有沒有夾雜任何感情因素,情緒是否穩定,是否客觀。一個自身情緒極不穩定的人,在風雲變幻的投資市場沒有生存空間。人不是因為有錢了,心才能靜下來。而是因為焦急的心,即慾望靜下來了,然後才賺了大錢。一個浮躁的人是註定不會賺到大錢的,先讓自己浮躁的心靜下來,這是投資格局必修的第一課。
2、情緒也會對投資收益造成一定的影響;
研究發現,投資者的情緒與其投資行為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直接聯系。最易察覺到自己情緒的投資者,交易頻率要高於不敏銳的投資者;最能夠管理自己情緒的投資者交易頻率要低於不善於管理自己情緒的投資者。可見,投資者對情緒的敏感程度不同,對市場信號採取的反應也各不相同。研究同時顯示,情商高低與風險喜好之間的關系並不清晰,但男性投資者普遍比女性更偏好風險,對股票的投資也多於其他品種。當然,此項研究針對的是特定人群,其代表性如何尚需進一步分析。
3、貨幣發行政策和銀行信貸政策;
4、還款方式;
5、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的發生引發的風險;
因此投資收益的影響因素有哪些的問題涉及很多的方面,投資也不是一兩天就可以掌握的事情。
『陸』 為什麼要攤銷
這個事根據會復計的配比制原則,和會計分期原則確定的。比如年初一次行支付了全年的房租。因為房租費的實際發生時按月的,也就是按月進入損益的,多以要待攤。不然的話會造成各月會計信息的不可比。失真。呵呵。。。。。。。。。。。
『柒』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對企業籌資、投資、利潤分配的影響
不同的折舊方法對企業財務的影響:
企業運用不同的折舊方法會使每一個經營期所負擔的折舊費用不同,從而會直接影響各期的產品成本,也會影響到企業產品的定價、企業的凈收益及對國家應繳納的稅款,同時還會影響到企業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企業用於購建和更新固定資產的資金積累,從而最終影響企業目前的收益和長遠的發展規劃。一般來說,企業折舊方法的選擇對企業財務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折舊方法的選擇對籌資的影響
就某一具體的會計期間而言,折舊越多,意味著企業留下的現金越多,或者說處於固定資產更新准備狀態的現金就越多;則企業可用資金越多,企業向外籌資就越少,反之亦然。以下是對不同折舊方法計算得出的結果。
例:假定同一固定資產採取三種折舊方法:一種是直線法,另一種是雙倍余額遞減法,最後一種是年數總和法。原始成本50000元,估計殘值為5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
雖然三種方法的折舊總額相等,但作為下一次更新設備的准備金,加速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在前期給企業帶來了大量的閑置資金,由此可見折舊是一種內部籌資的方法,而且運用加速折舊更有利於內部籌資。
(二)折舊方法的選擇對投資的影響
折舊方法的不同不能改變一項投資在其整個壽命期內的折舊額、納稅總額以及稅前、稅後的現金流量總和,但從整個壽命期限內的各個會計期間來看,採用不同的折舊方法,據以確定的各期折舊額和現金流量卻會有較大的不同,運用貨幣時間價值,計算出的凈現值也不同。下面通過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折舊方法對企業投資的影響。
例:假定某企業購買了一項固定資產,原值50000元,可使用5年,凈殘值為5%,每年企業的收入為30000元,付現成本為14300元,所得稅稅率為25%,必要報酬率為14%。有三種折舊方案,各種方案的折舊金額及現金流量如下:
1、採用年限平均法折舊額計算如下:
年折舊額=(50000-50000*5%)/5=9500元
每年稅前利潤=30000-14300-9500=6200元
所得稅=6200*25%=1550元
該方案的凈現值
NPV = 14150*(P/A,14%,5)+50000*5%*(P/F,14%,5)-50000
= 14150*3.4331+2500*0.5194-50000=-123.135元
2、採用年數總和法年折舊額計算如下:
第一年:(50000-2500)*(5/15)=15833.333元
第二年:(50000-2500)*(4/15)=12666.667元
第三年:(50000-2500)*(3/15)=9500.00元
第四年:(50000-2500)*(2/15)=6333.333元
第五年:(50000-2500)*(1/15)=3166.667元
該方案的凈現值
NPV = 15700*0.8772+14975*0.7695
+14150*0.6750+13358.333*0.5921
+15066.667*0.5194-50000=581.648元
3、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額計算如下:
第一年:50000*(2/5)=20000元
第二年:(50000-20000)*(2/5)=12000元
第三年:(50000-20000-12000)*(2/5)=7200元
第四年和第五年:(50000-20000-12000-7200-2500)/2=4150元
該方案的凈現值
NPV = 15700*0.8772+15750*0.7695
+13725*0.6750+12812.50*0.5921
+15312.50*0.5194-50000=695.634元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同一方案採用不同的折舊方法時,雙倍余額遞減法下的投資方案凈現值較大,年數總和法次之,年限平均法最小。因此,在進行項目投資分析中,必須對將來採用的折舊方法作出規劃,合理選擇折舊方法。
(三)折舊方法的選擇對利潤分配及納稅的影響
折舊政策的選擇,直接決定計入產品和勞務成本中的折舊成本的多少。選擇的折舊方法如果提高了折舊成本,那麼在其他因素不變時,企業可以分配的利潤減少。反之,在其他因素不變時,企業可分配利潤增加。
另外,不同折舊方法會使每期固定資產成本攤銷額不同,從而影響企業的應稅所得,影響企業的所得稅稅負。例如假設一個企業應計折舊的固定資產原始成本12000元,估計殘值為8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8年。按直線法計算的每年計提折舊額為1400元,而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的折舊第一年為3446元,以後逐年遞減,到第8年約為318元。因此,企業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的折舊費用在前幾年要比按直線法計提的折舊費用多,從而減少了前幾年的利潤總額,則實際上等於推遲了企業所應繳納的所得稅。
三、企業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應考慮的因素
從上面的分析可知企業折舊方法的選擇將對企業財務產生影響,那麼如何選擇對企業更有利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呢,一般來說,企業應該考慮如下因素:
(一)國家政策因素的影響
由於不同行業、不同經濟區域對生產設備的技術水平要求程度不一,國家有一個總體性的行業、區域規則,按照市場發育程度的不同、技術水平的差異分別制定不同的行業性、區域性的折舊政策。現行財務制度規定: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一般採用平均年限法;企業專業車隊的客、貨汽車,大型設備可以採用工作量法;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技術進步較快的電子生產企業、船舶工業企業、生產「母機」的機械企業、飛機製造企業、化工生產企業和醫葯生產企業以及其他經財政部批準的特殊行業企業,其機器設備可以採用加速折舊方法。這就要求企業在折舊方法選擇上必須符合上述的有關規定,企業超出法律規定選擇的折舊方法就會因其行為違背法律規定而使企業遭受諸如罰款的損失。
(二)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
按我國現行會計制度規定,對企業擁有的資產實行按歷史成本計價原則。這樣,假如存在通貨膨脹,則企業按歷史成本所收回的資金的實際購買力將大大貶值,無法按現行的市價進行固定資產簡單再生產的重置。但是,在存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假如企業採用加速折舊方法,既可以使企業縮短回收期;又可以使企業的折舊速度加快,有利於前期的折舊成本取得更多的稅收抵稅額,從而取得延緩納稅的好處,從而相對增加企業的投資收益。可見,通貨膨脹的存在對企業並非總是不利的,企業可以通過採用加速折舊方法的選擇有效地利用通貨膨脹,使企業獲得「節稅「效應。
(三)折舊年限因素的影響
可供選擇的折舊方法中的任意一種方法都與折舊年限有著密切的關系,現行財務制度和稅法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均給予企業一定的選擇空間。企業可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選擇對企業有利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一般情況下,在企業創辦初期且享有減免稅優惠待遇時,企業可通過延長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將計提的折舊遞延到減免稅期滿後計入成本。而對一般性企業,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往往可以加速固定資產成本的回收,使企業後期成本費用前移,從而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但企業在確定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時,最長的折舊年限通常不得超過財務制度規定的最長折舊年限。最短的折舊年限則在考慮企業財務制度規定的各類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同時,還必須考慮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中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規定。
(四)資金受時間價值因素的影響
從賬面上看,在固定資產價值一定的情況下,無論企業採用何種折舊方法,也無論折舊年限多長,計算提取的折舊總額都是一致的。但是,由於資金受時間價值因素的影響,企業會因為選擇的折舊方法不同,而獲得不同的資金的時間價值收益和承擔不同的稅負水平。由於資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值,因此,不同時間點上的同一單位資金的價值含量是不等的。這樣一來,企業在比較各種不同的折舊方法所帶來的稅收收益時,就需要採用動態的方法來分析,先將企業在折舊年限內計算提取的折舊按當時資本市場的利率進行貼現後,計算出各種折舊方法下在規定折舊年限內計算提取的折舊費用的現值總和及稅收抵稅額現值總和,再比較各種折舊方法下的折舊現值總和及稅收抵稅額現值總和,在不違反稅法的前提下,選擇能給企業帶來最大稅收抵稅現值的折舊方法來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捌』 長期股權投資為什麼要攤銷為什麼最後的攤余成本要接近面值
你說的是長期債券投資,而且是折價或是溢價,不是股權投資,股權投資不用專攤銷。
舉例,一張債券面值1000元,你屬買的時候900元,票面利率是5%,市場利率6%(打個比方,利率沒再精確算)
(為什麼會折價發行呢,因為人家債券的利率比你的高,而你的利率應經審批定了,想改變很麻煩,又急需用錢,所以只能折價發行,要不沒人買,應為你的收益率低)
(1)購買時
借:長期債券投資-面值 1000
貸:銀行存款900
長期債券投資 -利息調整100
(2)持有期間
借 應收利息 1000*0.05=50
長期債券投資 -利息調整100
貸 投資收益
最後對方要按面值1000元還本
借 銀行存款 1000
貸 長期債券投資 -面值1000
只有這樣長期債券投資的科目才會借方貸方平衡
『玖』 影響投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試說明折舊方法對投資的影響。
決定投資的主要因素
企業進行投資的基本目的在於預期可以獲得利潤,只有在預期的收益大於其投資成本時,企業才會進行投資。因此,決定投資的主要因素不外乎以下三個方面:預期收益、投資成本、風險和不確定性。
1、預期收益
當一項投資可以使企業出售更多的產品,或者能夠使產品以更高的價格出售,那麼該項投資就會增加企業的收益。從實證分析的情況來看,投資與整個經濟產出水平呈現十分密切的關系,當產出水平提高時,伴隨著投資的擴張,反之,產出水平下降時,往往出現投資大幅度下滑。當然,從理論和實踐上看,二者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關系。
2、投資成本
當投資成本給定時,預期收益越高,那麼企業可以獲得的利潤水平越高,企業越願意進行投資。由於投資是一項面向未來的活動,其成本的計算要復雜的多,企業不僅要付出初始的成本,在資本使用過程中還會發生相當多的維持費用,還要考慮借入資金進行投資的利息,以及不同投資方案的稅收負擔問題。在企業投資活動中,一般將資金的利息率作為其投資成本的度量指標。
3、風險和不確定性
風險和不確定性都是指未來的不可預測性,到底發生何種結果在事先是無法確定的。具體而言,風險是指發生某種不利事件的可能性,當這種可能性越大時,意味著會有更大的概率遭受損失。經濟學認為當發生不利事件的概率可以衡量時,稱為風險事件,而當到底發生何種不利事件、發生概率的大小如何也無法確定時,稱為不確定性事件。對於企業投資來說,一項投資在當前來看可能會帶來較高的收益,但投資發生後,市場需求萎縮,或者政府政策改變,或者投資的維持成本超過預先估計的水平。這些事件在投資時都是無法確定的,由此會影響企業的投資意願和投資水平。
折舊方法對投資的影響
影響非常大,首先,項目投資屬於長期資本性資產投資,需要進行技術性和經濟性兩方面的可行性分析,而經濟性的可行性分析在方法上需要選擇折現的現金流量法,比如:凈現值法、現值指數法、內含報酬率法、動態投資回收期法等;然後,折現的現金流量法在運用時需要計算投資項目的各年凈現金流量(NCF),在計算營運期間NCF時,公式:NCF=凈利潤+非付現成本,其中:非付現成本主要是固定資產折舊(還包括無形資產攤銷、待攤費用等)。最後,折舊方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的選擇必然影響各年折舊額,則最終必然會影響到投資項目的分析評價工作。
『拾』 新會計准則會影響財務報表分析的哪些因素
一、對資產負債表分析的影響
(一) 金融工具
原來的短期投資、原來採用成本法核算且有可靠公允價值的長期股權投資和長期債權投資的內容按管理層意圖,分別列示在「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持有至到期投資」項目中。在流動負債項目下,增加了「交易性金融負債」項目。除了「持有至到期投資」按攤余成本計量外,其餘都按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的變動有可能影響當期損益或資本公積。
(二)長期股權投資
新會計准則將長期股權投資分為3類:(1)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2)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3)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對於上述第一、二類長期股權投資,新會計准則規定採用成本法核算,對於上述第三類長期股權投資,新會計准則規定採用權益法核算。在核算時,取消了股權投資差額項目,不存在攤銷問題,會對凈利潤產生影響。
(三)投資性房地產
對原來分別在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中核算可列報的投資性房地產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列示,這將影響企業的資產結構,尤其是有大量投資性房地產在存貨中核算的企業,執行新准則後,會減少企業的流動資產,降低流動比率。在企業首次執行《投資性房地產》准則時,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調整留存收益,在企業將自用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時,公允價值大於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所有者權益,兩種調整方法都將增加企業的所有者權益。
(四)固定資產
比較大的變化有:固定資產入賬成本應考慮預計棄置費用的因素、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的固定資產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等,會使固定資產價值增大,折舊增加,對利潤有減少作用。
(五)無形資產
指的是可辨認的無形資產,如果涉及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可能包括企業在開發階段的資本化支出(只要開發階段的支出符合準則規定的4個條件)。增加了「累計攤銷」項目,單獨反映無形資產攤銷的價值。新准則關於研發支出資本化的會計處理必然能夠更好地促進企業投入研究和開發項目,特別是對於科研類上市公司,相關信息更有助於分析企業核心競爭力和長期成長能力。部分研發支出的資本化能增加企業的資產,企業財務狀況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好轉,如降低資產負債比率,提高商業信用,幫助其擴大融資渠道。但在稅收方面由於利潤的暫時上升會導致近期所得稅的增加。
(六)職工薪酬項目
內容包括8個方面:職工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工資類薪酬,職工福利費、各類社會保險費用、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非貨幣性福利、辭退補償以及其他與薪酬相關的支出,除辭退補償外,其他的職工薪酬均按收益對象分別計入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這將普遍降低企業各期的毛利率和毛利額,同時對企業的各期損益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遞延影響,對生產周期較長的企業影響更大。對福利費用沒有規定計提比例,而是按實列支。
(七)所得稅項目
採用的是資產負債表遞延法,引入暫時性差異概念,將會計准則確定的賬面價值與按稅法規定的計稅基礎之間的差異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分別在表中單獨列示。根據目前披露的年報,所得稅是受益面最廣的項目,許多公司都受益於遞延所得稅制度,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四川長虹,由此增加的股東權益達到了驚人的22 640.61萬元。
(八)所有者權益項目
1. 增加因素(主要體現在資本公積項目)。新准則實施導致上市公司股東權益增加的因素主要包括:第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引起股東權益增加,這部分主要是指上市公司從交易所購買的股票、債券、基金等交易性金融資產;第二,因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等原因形成遞延所得稅資產而導致股東權益凈增加;第三,少數股東權益列入所有者權益。此前少數股東權益是列示於所有者權益之前。今年首份年報江南高纖2006年年報中披露的股東權益調節表顯示,按新會計准則核算,公司2007年1月1日股東權益增加了1 761.75萬元。其中,按公允價值核算公司金融資產使凈資產增加了11.10萬元,按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使留存收益增加了48.85萬元,將少數股東權益計入股東權益後使股東權益增加了1 701.80萬元。
2. 減少因素。新准則實施導致上市公司股東權益減少的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轉銷長期股權投資差額引起股東權益凈減少;第二,因確認職工認股權、辭退補償形成的負債等導致股東權益凈減少。
(九)取消的項目
由於資產負債表觀的應用,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項目已被取消,相關的內容採用收付實現制進行核算。這將減少利潤表數據和現金流量表相關數據的差異。
二、對利潤表分析的影響
(一)項目和結構的變化
新的利潤表取消了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收支項目,而是將有關內容進行了合並,其中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營業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則包括了原來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和其他業務支出中的稅金及附加。取消了主營業務利潤項目,增加了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項目。
(二) 對營業利潤分析的影響
1. 資產減值損失內容有變化。按照新會計准則的要求,上市公司不得利用計提資產減值准備人為調節各期利潤,或在前期巨額計提後大額轉回,隨意調節利潤,也不得隨意變更計提方法和計提比例。除了存貨、應收款項、可供出售的權益性工具等有確鑿證據證明能夠收回的資產減值允許轉回外,固定資產、攤銷期限明確的無形資產等非流動資產減值不允許轉回。因此,上市公司通過上述手法實現「一次虧足」將成為歷史。
2.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不確定性。如投資性房地產若採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對利潤的影響將是不確定的。但這種模式不需要計提折舊和攤銷,從而減少成本,對利潤的影響是積極的。新會計准則規定,凡交易性證券的投資必須在期末按交易所公布的市價計算價值,變動部分計入損益。上市公司所持有的股票即使沒有轉讓或出售,也應以公允價值來計量,並將結果確認為當期損益。根據今年披露的年報來看,投資收益總額同比增長速度很快,甚至有些公司業績完全由投資收益支撐。其中,短期投資獲利豐厚是投資收益增長的主要來源之一。2006年股票市場行情火爆,使得以公允價值計量的上市公司股票投資收益大幅增長。
(三)非經常損益項目仍是關注的重點
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由於沒有持續性以及易受操縱的特性,在進行利潤質量分析時要特別留意。根據中國證券報數據中心統計,截至2007年3月16日,已經公布2006年年報並具有可比數據的上市公司中,2006年非經常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從2005年度的4.5%提高到10.4%。非經常性損益在上市公司業績中的地位提高甚快。新准則下,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都可能帶來一定的非經常性損益, S*ST長控今年一季度預計凈利潤2.84億元左右,每股收益達到4.67元。其原因主要是公司債務重組已於2006年完成,2007年1月1日起相關債權人已豁免了公司相關債務,按照新會計准則,債務重組收益2.71億元計入了公司當期損益。
關聯交易可能出現的新動向:大股東為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的熱情高漲(可確認重組收益、或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優換劣,向上市公司輸送利益),這些優質資產不但會提高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會提高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新准則實施後,上市公司可能通過低價取得高價值的股權投資,從而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