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委託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委託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應按實際支付的委託費入賬。如版果該無形資產權是用於生產經營或管理,所支付費用應資本化為無形資產;如果用於研究與開發且沒有其它用途,則應計人「管理費用」,否則就予以資本化為無形資,如果用於產品的組成部分,由於委託開發形成的軟體,企業一般可以復制,因此應資本化為無形資產。
現行的企業會計制度對無形資產攤銷是這樣規定的: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損益。如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該無形資產按合同規定受益年限(法律未規定)或法律規定使用年限(合同未規定)或合同規定與法律規定(兩者均規定)受益年限中較短者作為其攤銷年限進行攤銷,再或者,合同、法律均未規定,則攤銷年限不應超過10年。
我認為以上處理還欠妥當。正如企業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要充分考慮該項固定資產的性質和消耗方式,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並根據科技發展、環境及其他因素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無形資產也應該根據其不同的用途選擇不同的攤銷方法.
2. 稅法規定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是多少軟體作為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又是多少是五年還是十年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低於十年;財務軟體的攤銷年限:不低於兩年回。
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答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七條規定: 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2、「企事業單位購進軟體,凡符合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准,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2年。」所以 ,企業在經過主管稅務機關的核准,財務軟體攤銷年限可為2年。
(2)委託開發的軟體攤銷年限擴展閱讀
軟體費用可以不分攤,如果你這個服務費金額不大,建議一次性直接計入收到發票的當期費用。金額大小要結合你們公司的情況,或者說主觀判斷。
一般來說,不過一般這種你這應該付的是一年的費用,一般不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現在已經取消了待攤費用科目),而應該計入預付賬款科目,這樣不用以後每期攤銷,同時金額不大對你的賬面影響也很小。
參考資料
網路-無形資產攤銷
3. 關於研發費用和加急扣除
目前對於研發費用的扣除,不需要認定為高新企業。在於研發費用的開支是否符合文件的要求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國稅發[2008]11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現將《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向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反映。
附件:研發項目可加計扣除研究開發費用情況歸集表
國家稅務總局二○○八年十二月十日
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鼓勵企業開展研究開發活動,規范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的稅前扣除及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的執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和《國務院關於印發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國發[2006]6號)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財務核算健全並能准確歸集研究開發費用的居民企業(以下簡稱企業)。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研究開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研究開發活動。
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是指企業通過研究開發活動在技術、工藝、產品(服務)方面的創新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對本地區(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計劃單列市)相關行業的技術、工藝領先具有推動作用,不包括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或對公開的科研成果直接應用等活動(如直接採用公開的新工藝、材料、裝置、產品、服務或知識等)。
第四條 企業從事《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公布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07年度)》規定項目的研究開發活動,其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實際發生的下列費用支出,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規定實行加計扣除。
(一)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以及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
(二)從事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
(三)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補貼。
(四)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或租賃費。
(五)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軟體、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
(六)專門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製造費。
(七)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
(八)研發成果的論證、評審、驗收費用。
第五條 對企業共同合作開發的項目,凡符合上述條件的,由合作各方就自身承擔的研發費用分別按照規定計算加計扣除。
第六條 對企業委託給外單位進行開發的研發費用,凡符合上述條件的,由委託方按照規定計算加計扣除,受託方不得再進行加計扣除。
對委託開發的項目,受託方應向委託方提供該研發項目的費用支出明細情況,否則,該委託開發項目的費用支出不得實行加計扣除。
第七條 企業根據財務會計核算和研發項目的實際情況,對發生的研發費用進行收益化或資本化處理的,可按下述規定計算加計扣除:
(一)研發費用計入當期損益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允許再按其當年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的50%,直接抵扣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
(二)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該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第八條 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不允許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費用和支出項目,均不允許計入研究開發費用。
第九條 企業未設立專門的研發機構或企業研發機構同時承擔生產經營任務的,應對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分開進行核算,准確、合理的計算各項研究開發費用支出,對劃分不清的,不得實行加計扣除。
第十條 企業必須對研究開發費用實行專賬管理,同時必須按照本辦法附表的規定項目,准確歸集填寫年度可加計扣除的各項研究開發費用實際發生金額。企業應於年度匯算清繳所得稅申報時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本辦法規定的相應資料。申報的研究開發費用不真實或者資料不齊全的,不得享受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主管稅務機關有權對企業申報的結果進行合理調整。
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進行多個研究開發活動的,應按照不同開發項目分別歸集可加計扣除的研究開發費用額。
第十一條 企業申請研究開發費加計扣除時,應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如下資料:
(一)自主、委託、合作研究開發項目計劃書和研究開發費預算。
(二)自主、委託、合作研究開發專門機構或項目組的編制情況和專業人員名單。
(三)自主、委託、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當年研究開發費用發生情況歸集表。
(四)企業總經理辦公會或董事會關於自主、委託、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立項的決議文件。
(五)委託、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的合同或協議。
(六)研究開發項目的效用情況說明、研究成果報告等資料。
第十二條 企業實際發生的研究開發費,在年度中間預繳所得稅時,允許據實計算扣除,在年度終了進行所得稅年度申報和匯算清繳時,再依照本辦法的規定計算加計扣除。
第十三條 主管稅務機關對企業申報的研究開發項目有異議的,可要求企業提供政府科技部門的鑒定意見書。
第十四條 企業研究開發費各項目的實際發生額歸集不準確、匯總額計算不準確的,主管稅務機關有權調整其稅前扣除額或加計扣除額。
第十五條 企業集團根據生產經營和科技開發的實際情況,對技術要求高、投資數額大,需要由集團公司進行集中開發的研究開發項目,其實際發生的研究開發費,可以按照合理的分攤方法在受益集團成員公司間進行分攤。
第十六條 企業集團採取合理分攤研究開發費的, 企業集團應提供集中研究開發項目的協議或合同,該協議或合同應明確規定參與各方在該研究開發項目中的權利和義務、費用分攤方法等內容。如不提供協議或合同,研究開發費不得加計扣除。
第十七條 企業集團採取合理分攤研究開發費的,企業集團集中研究開發項目實際發生的研究開發費,應當按照權利和義務、費用支出和收益分享一致的原則,合理確定研究開發費用的分攤方法。
第十八條 企業集團採取合理分攤研究開發費的,企業集團母公司負責編制集中研究開發項目的立項書、研究開發費用預算表、決算表和決算分攤表。
第十九條 稅企雙方對企業集團集中研究開發費的分攤方法和金額有爭議的,如企業集團成員公司設在不同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企業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裁決意見扣除實際分攤的研究開發費;企業集團成員公司在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企業按照省稅務機關的裁決意見扣除實際分攤的研究開發費。
第二十條 本辦法從2008年1月1日起執行。
4. 財務軟體如何入賬
會計電算化對於提高會計核算的質量,促進會計職能轉變,高效快速提供會計信息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為會計電算化明顯比手工會計優越,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普遍採用會計電算化或正在推行之中,與此同時,相關的各類財務軟體公司相繼出現,通用的商品化財務軟體被不斷研製開發,以不斷滿足各類用戶的需求。過去,由於規模小、金額小,,國家無明確規定,企業購置或開發軟體的費用,各單位看情況自行處理,有的計入無形資產或計入當期費用,有的甚至入固定資產。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個演進過程,隨著會計電算化系統的不斷擴展和深化,購置或開發財務軟體的費用,已從幾千元上升到幾十萬元甚至上千萬元,這樣巨額的費用,如果國家仍不規范讓企業自行處理,必然會造成企業會計信息的不可比,甚至導致企業財務信息嚴重失真,這給國家和企業都會造成損害。企業財務軟體應該如何入賬,從理論到實踐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財務軟體計入無形資產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的無形資產是企業擁有的特殊權利,具有排它性。而財務軟體購買時不具備排它性。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但是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它往往是由法律或合同賦予的某種特殊的權利,或經營上的優勢。我們購入商品財務軟體時,不僅是光碟,主要是光碟裡面的內容,只要是購買同一性質的軟體,比如說購買工資核運算元系統,那麼這個工資核運算元系統所有東西都會一樣,就好比我們購買空白的財務報表一樣,不屬於企業所擁有的特殊權利。而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則不同,它們在購買的那一時刻,就是企業擁有的特殊權利,具有排它性。財務軟體只能是在企業使用以後,由於各單位的數據資料不同,才形成各自的差異,這種差異和無形資產的排它性具有本質的區別。 (二)傳統的無形資產是沒有殘值的,而財務軟體則有殘值。企業購買財務軟體時,只是得到一張屬於磁介質的光碟和一個加密狗,這張光碟安裝到硬碟後,也就可以放在一邊隨時待命(由於某種情況可能需要重新安裝)。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設定使用次數的話,這張光碟可以無限制的使用,而且只要作好軟體的管理工作,不讓軟體劃傷或傳染病毒等,它永遠是一張新盤,它的物理損耗是微乎其微的。至於無形損耗,我們承認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可是只要有企業存在,有經濟活動發生,那麼就一定會有記錄經濟業務的載體,我們現在的紙張賬本經歷了一代又一代,到目前仍在使用,這不是很好的見證嗎?所以說財務軟體一定會有殘值,甚至還有重要價值。 (三)傳統的無形資產不需要進行維護,財務軟體要進行維護修改。使用財務軟體的企業各不相同,在使用過程中就可能會出現問題,那就需要根據各自的不同情況進行維護,比如,軟體的二次開發、軟體的升級。目前我國財務人員的計算機水平低,財務軟體又較復雜,再加上廠家加密,用戶維護相當困難,因此我國商品化財務軟體一般實行終身維護。企業在使用財務軟體中遇到的問題可以由銷售軟體的公司負責,即售後服務。而傳統的無形資產從取得至結束都不存在維修問題,更不存在售後服務。 (四)傳統的無形資產購入後不需要培訓,而使用財務軟體必須培訓。財務軟體是會計電算化的前提,而會計電算化是以計算機為主的當代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在會計業務中的運用,它是一門融電子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信息科學和會計學為一體的學科,需要高素質的會計隊伍。如果我們購置了財務軟體不會基本的操作,我們需要培訓;如果會基本操作而不能很好的運用,我們也需要培訓;如果不懂計算機的簡單維護,我們又需要培訓;總之,培訓貫穿軟體使用的全過程。而無形資產則不需要培訓,比如說我們購買土地使用權,出售方不可能告訴你該土地應該如何使用。 (五)後續支出。我國會計准則規定,無形資產的後續支出應在發生當期確認為費用。而企業購入財務軟體以後,為了提高其使用效率或增加新的功能需要進行升級,雖然企業可以以最優惠的價格得到升級,但發生的升級費用不一定小,如果金額很大,是將其資本化還是費用化呢?若財務軟體進入無形資產科目,那麼發生的升級費用(屬後續支出)就應該計入當期費用。但根據重要性原則,金額較大的支出則應予以資本化。 二、財務軟體計入固定資產存在的問題 (一)根據固定資產的定義,財務軟體不能計入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較長,單位價值較高,並且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國際會計准則第?6號對固定資產的定義是:預計使用期限超過一個會計期間;企業用於生產、提供商品或勞務、出租或為了行政管理目的而擁有的有形資產。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定:「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規定標准以上,並且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資產。從國際會計准則第16號對固定資產的定義中我們知道,固定資產是有形資產,我們說的有形,是看的見、摸得著的物體。而我們在市場上購買到的會計軟體,是一種磁性介質,既看不見、又摸不著,退一步說,財務軟體可以通過支持它的系統軟體和硬體,讓我們看到裡面的內容,充其量也是文字數據,而不是有形的實物形態,所以它不能算作是有形資產。從我國會計准則固定資產的定義中可以知道:固定資產是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資產。而企業購買財務軟體,是為了進行核算和管理。發生的每一筆經濟業務都必須記錄在案,隨著生產經營的不斷持續,發生的經濟業務也會不斷增加,大量的經濟業務輸入財務軟體,使得財務軟體的內部數據越來越大,佔用的容量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由於企業的行業性質不同,許多財務軟體購買以後,不一定馬上就能使用,而是要進行二次開發後才能使用。二次開發以後,財務軟體的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也就是說,財務軟體在使用過程中沒有保持原來的物質形態,不屬於固定資產。自行開發或委託開發的財務軟體在使用過程中也有必要進行軟體維護,包操作維護(主要是一些日常維護工作)和程序維護(包括正確性維護、完善性維護和適應性維護)。這些維護工作必然導致財務軟體內部結構的變化,使其不能保留原有的物質形態。 (二)財務軟體折舊的時間和凈殘值不能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消失的那部分價值。固定資產的損耗分為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有形損耗是指固定資產由於使用和自然力的影響而引起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損失;無形損耗則是指由於科學技術進步等而引起的固定資產價值的損失。財務軟體是一種磁介質,不可能是有形損耗。而說它是無形損耗又不完整,我們購買財務軟體的目的是讓它來裝載財務數據、產生財務數據,利用這些數據,提煉出有用的信息做出合理的決策,以求得企業的發展。所以說財務軟體只是一個文字工具,是信息的載體,載體內的財務信息才是實質。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財務軟體本身的價值可能會損失,可是由它裝載的財務信息並不一定會減值。固定資產折舊,必然要考慮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問題,使用年限的長短直接影響各期應計提的折舊額,所以要合理的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財務軟體的使用年限很難確定,因為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財務軟體也可以不斷的升級;財務軟體中裝載的資料,也不能確定何時無用。另外財務軟體的殘值也很難確定。 三、財務軟體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存在的問題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包括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等。如果財務軟體計價不能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科目,那麼能否可以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呢?同樣存在問題,那就是時間的確定問題。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的費用,在各費用項目的受益期限內平均分攤。比如,大修理費用,應當在將發生的大修理費用在下一次大修理之前平均攤銷;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應當在租賃期限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孰短的期限內平均攤銷;可是,財務軟體的分攤期如何確定?只要企業還在生存、發展,就必然發生賬務,企業就會受益於賬務。企業生存、發展是動態的,則企業受益於賬務的時間也應該是動態變化的,所以這個時間很難確定。國家對此也未做明確規定。 四、財務軟體一次性的計入當期費用存在的問題 未實行會計電算化之前,企業是用紙質的賬簿、憑證等記錄發生的經濟業務,可以一年采購一次,當年夠用就行,所以價格不是很高,企業可以一次性的攤入當期費用——管理費用。而財務軟體則不同,它是一次性的購入,長期使用,且費用較高,購買一個核運算元系統少說也要幾千元或幾萬元,那麼購買一套財務軟體(包括許多子系統)應該要幾萬甚至十幾萬元。如果是購買管理軟體,比如目前國際上流行的ERP系統(企業資源規劃管理系統,在國際市場上ERP銷售40%來自財務、20%分銷、20%製造、20%人力資源),在國內,就拿用友財務軟體公司生產的ERP系統來說,一套ERP系統要200多萬元,在國外市場,如SAP等著名晶牌公司生產的ERP系統摺合人民幣要1000多萬元,費用很高。如果一次性攤入管理費用,必會大大影響企業的當期損益,導致企業財務信息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因此,企業自身也很難接受。況且,財務軟體的受益期不只是一期,所以購買財務軟體入賬一次性記入當期費用不合理,不能簡單一次性記入。 基於以上考慮,企業財務軟體入賬,按現行的會計制度計入哪類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而會計實務操作對財務軟體總需有一個科目入賬才成,這方面尚需進行深化研究和規范。目前,筆者認為其改正途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考慮: (一)單列「軟體」科目。企業購入的用於生產經營、管理用的財務軟體價值明確,可以將其資本化。為了區別傳統的無形資產科目,是否可以像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那樣,單列一項「軟體」科目,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中「軟體」科目放在長期資產類。軟體可包括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等。每期按規定的折舊率(或分攤率)提取折舊(或分攤額)。但是這個折舊率(或分攤率)應該由會計准則明確規定。具體分錄如下:購入軟體時借記「軟體」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分攤時借記「管理費用軟體攤銷費用」,貸記「軟體」科目。委託開發形成的財務軟體應按實際支付的委託費入賬。如果該軟體是用於生產經營或管理,應資本化。自行開發形成的財務軟體有明確的目的,開發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企業的研發支出,比例不會太高(因為企業必須考慮成本因素),因此,應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計入「研究與開發費用×軟體」賬戶,若開發成功,則轉入資產賬戶;若開發失敗,則將研究與開發費用計入當期費用。發生的後續支出應該根據重要性原則和配比原則來處理。如果金額較小,按照配比原則計入相關費用科目;如果金額較大則應予以資本化。 (二)作「遞延資產」處理。由於財務軟體的使用期較長,一次性支出較大且受益期在一個會計年度以上,為了便於管理,非軟體開發企業購買的軟體計入「遞延資產軟體支出」,在資產負債表中作為資產來管理。其分攤率由會計准則明確規定。具體分錄如下:購入時借記 「遞延資產軟體支出」,貸記「銀行存款」;分攤時借記「管理費用軟體支出」,貸記「遞延資產—軟體支出」。分攤的那部分費用,相當於每期購置空白的紙質賬簿、憑證等的費用。委託開發形成的財務軟體若用於生產經營或管理,應按實際支付的委託費資本化。自行開發的財務軟體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計入「研究與開發費用x軟體」賬戶,若開發成功,則轉入資產賬戶;若開發失敗,則將研究與開發費用計入當期費用。發生的後續支出應該根據重要性原則和配比原則來處理。如果金額較小,按照配比原則計入相關費用科目;如果金額較大則應予以資本化。
5. 軟體開發並銷售的企業賬務如何處理
賬務處理:
1、繳納上月流轉稅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2、收到退還的增值稅
借:銀行存款-**行
貸:補貼收入
結轉:
借:補貼收入
貸:本年利潤
3、銷售軟體
借:銀行存款-**行
貸:產品銷售收入——軟體產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軟體培訓收入
借:現金或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培訓收入
5、外購原材料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6、發生費用
借: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或營業費用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
7、發放工資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銀行存款-**行
8、月末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借: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應交城建稅
其他應交款——應交教育費附加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應交城建稅
其他應交款——應交教育費附加
(5)委託開發的軟體攤銷年限擴展閱讀
要求
選擇科學,合理的會計賬務處理程序是組織會計工作,進行會計核算的前提.雖然在實際工作中有不同的會計賬務處理程序,但是它們都應符合以下三個要求:
(1)要適合本單位所屬行業的特點,即在設計會計賬務處理程序時,要考慮自身企業單位組織規模的大小,經濟業務性質和簡繁程度,同時,還要有利於會計工作的分工協作和內部控制。
(2)要能夠正確,及時和完整地提供本單位的各方面會計信息,在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前提下,滿足本單位各部門,人員和社會各有關相關行業的信息需要。
(3)適當的會計賬務處理程序還應當力求簡化,減少不必要的環節,節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斷地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
會計核算形式又叫賬務處理組織程序或記賬程序,是賬簿組織、記賬程序和記賬方法相互結合的方式。賬簿組織是指賬簿的種類、格式和各種賬簿之間的相互關系;記賬程序和記賬方法是指憑證的整理、傳遞,賬簿的登記,會計報表的編製程序和方法。
由於各個單位的經濟業務性質和特點不盡相同,經濟業務規模大小也不一樣,因此設置的賬簿,憑證的種類、格式和各種賬簿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記賬程序和方法也不一樣。不同的賬簿組織、記賬程序和記賬方法相互結合,就形成各種不同的會計核算形式。每個單位應結合自己的實際狀況和具體條件,採用或設計適合自身經濟業務性質和特點的會計核算形式。
因此,盡管每一個會計單位的業務各有其特色,但都應該對會計核算形式作出明確的規定。一項合理有效的會計核算形式,一般應該符合下面的要求:
(1)與本單位生產、經營管理的特點、規模的大小和業務的繁簡程度相適應。
(2)能正確、全面和及時地提供有關經濟業務和財務收支情況,滿足本單位經營管理和國家宏觀管理工作的需要。
(3)要在保證核算指標正確、真實和系統完整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簡化不必要的核算手續,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節約核算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6.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怎麼規定的
最新高新技術企業和研發費加計扣除沒有區別一、什麼是研發費用財政部給出的界定是:企業研發費用(即原「技術開發費」),指企業在產品、技術、材料、工藝、標準的研究、開發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這定義是比較簡潔的,尤其是對研究和開發活動的定義也沒有細化,在稅務加計扣除上,對研發活動的定義採用了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時一樣的口徑,即:研究開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研究開發活動。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是指企業通過研究開發活動在技術、工藝、產品(服務)方面的創新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對本地區(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計劃單列市)相關行業的技術、工藝領先具有推動作用,不包括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或對公開的科研成果直接應用等活動(如直接採用公開的新工藝、材料、裝置、產品、服務或知識等)。而且,企業從事《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公布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規定項目的研究開發活動,其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支出才可以加計扣除。二、研發費用會計核算的內容和要求1、研發費用會計核算的內容在會計核算上,可以在研發費用列支的項目主要包括:(一)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二)企業在職研發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等人工費用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三)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房屋等固定資產的折舊費或租賃費以及相關固定資產的運行維護、維修等費用。(四)用於研發活動的軟體、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五)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製造費,設備調整及檢驗費,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等。(六)研發成果的論證、評審、驗收、評估以及知識產權的申請費、注冊費、代理費等費用。(七)通過外包、合作研發等方式,委託其他單位、個人或者與之合作進行研發而支付的費用。(八)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包括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會議費、差旅費、公費、外事費、研發人員培訓費、培養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用等。需要注意的是:企業依法取得知識產權後,在境內外發生的知識產權維護費、訴訟費、代理費、「打假」及其他相關費用支出,從管理費用據實列支,不應納入研發費用。2、具體的核算要求首先,企業應當明確研發費用的開支范圍和標准,嚴格審批程序,並按照研發項目或者承擔研發任務的單位,設立台賬歸集核算研發費用。其次,企業研發機構發生的各項開支納入研發費用管理,但同時承擔生產任務的,要合理劃分研發與生產費用,研發費用按實際發生額列入成本(費用)。最後,企業應當在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中,按規定披露研發費用相關財務信息,包括研發費用支出規模及其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集中收付研發費用情況等。同時,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企業年度會計報表時,應當對企業研發費用的使用和管理情況予以關注。3、會計准則的相關規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相關規定如下:第七條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應當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第八條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第九條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一)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二)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三)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四)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五)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會計准則,對研究開發費用的核算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在准確歸集記賬的情況下,還有區分費用化和資本化,分別處理,而且對於資本的條件是有明確規定的。對於開發支出的資本化條件的具體應用和掌握,大家可以參考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的相關規定,這里不再贅述。三、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時研發費用列支范圍各項費用科目的歸集范圍主要包括:(1)人員人工從事研究開發活動人員(也稱研發人員)全年工資薪金,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其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2)直接投入企業為實施研究開發項目而購買的原材料等相關支出。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氣和電)使用費等;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達不到固定資產標準的模具、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等;用於研究開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簡單維護費;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等。(3)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包括為執行研究開發活動而購置的儀器和設備以及研究開發項目在用建築物的折舊費用,包括研發設施改建、改裝、裝修和修理過程中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4)設計費用為新產品和新工藝的構思、開發和製造,進行工序、技術規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設計等發生的費用。(5)裝備調試費主要包括工裝准備過程中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如研製生產機器、模具和工具,改變生產和質量控製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標准等)。需要注意的是:為大規模批量化和商業化生產所進行的常規性工裝准備和工業工程發生的費用不能計入。(6)無形資產攤銷因研究開發活動需要購入的專有技術(包括專利、非專利發明、許可證、專有技術、設計和計算方法等)所發生的費用攤銷。(7)委託外部研究開發費用是指企業委託境內其他企業、大學、研究機構、轉制院所、技術專業服務機構和境外機構進行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項目成果為企業擁有,且與企業的主要經營業務緊密相關)。委託外部研究開發費用的發生金額應按照獨立交易原則確定。認定過程中,按照委託外部研究開發費用發生額的80%計入研發費用總額。(8)其他費用為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其他費用,如公費、通訊費、專利申請維護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等。此項費用一般不得超過研究開發總費用的10%,另有規定的除外。(註:詳細比例要求規定參考《關於印發的通知》(國科發火〔2008〕362號)相關規定)四、可以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的范圍及相關要求1、可以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的范圍首先,國稅發〔2008〕116號的規定: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實際發生的下列費用支出,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規定實行加計扣除。(一)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以及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二)從事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三)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補貼。(四)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或租賃費。(五)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軟體、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六)專門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製造費。(七)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八)研發成果的論證、評審、驗收費用。其次,財稅〔2013〕70號的補充規定:企業從事研發活動發生的下列費用支出,可納入稅前加計扣除的研究開發費用范圍:(一)企業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為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二)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維修等費用。(三)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四)新葯研製的臨床試驗費。(五)研發成果的鑒定費用。最後,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不允許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費用和支出項目,均不允許計入研究開發費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項目中,與會計核算和高新認定時研發費用范圍的差異是-沒有「其他費用」,必須細化到具體的規定的可以扣除項目中。2、除了上述要求之外,還有幾點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①企業取得的專項用途財政資金作為不征稅收入核算的,對應的支出不得加計扣除。②企業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已享受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政策的,在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時,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企業研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法(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8〕116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70號)的規定,就已經進行會計處理的折舊、費用等金額進行加計扣除。③企業技術開發費加計扣除部分已形成企業年度虧損,可以用以後年度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5年。3、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新政策上述國稅發〔2008〕116號的規定和財稅〔2013〕70號的補充規定有效期到2015年12月31日就截止了,但2015年度扔按上述政策口徑來執行。從2016年1月1日起,開始按新政策財稅〔2015〕119號執行,新政策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的列支范圍綜合了高新企業認定上述兩個研發費用扣除的稅務文件,研發費用的具體范圍包括:(1)人員人工費用。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2)直接投入費用。①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②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製造費,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③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維修等費用,以及通過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租賃費。3.折舊費用。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4.無形資產攤銷。用於研發活動的軟體、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包括許可證、專有技術、設計和計算方法等)的攤銷費用。5.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新葯研製的臨床試驗費、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6.其他相關費用。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如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研發成果的檢索、分析、評議、論證、鑒定、評審、評估、驗收費用,知識產權的申請費、注冊費、代理費,差旅費、會議費等。此項費用總額不得超過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總額的10%。通過對比新舊政策可以發現,新政策研發費用的具體范圍有三個重要變化:(1)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維修、租賃費、儀器設備的折舊費和軟體、專利權、非專利技術攤銷費,不再強調是專門用於研發活動;(2)明確了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可以加計扣除;(3)可以加計扣除的費用增加了「其他費用」項,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差旅費、會議費等可以加計扣除了,實施總額控制,此項其他費用總額不得超過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總額的10%。4、不適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行業和活動(1)從2016年1月1日起,下列行業不適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①煙草製造業。②住宿和餐飲業。③批發和零售業。④房地產業。⑤租賃和商務服務業。⑥娛樂業。⑦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行業。(2)從2016年1月1日起,下列活動不適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①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②對某項科研成果的直接應用,如直接採用公開的新工藝、材料、裝置、產品、服務或知識等。③企業在商品化後為顧客提供的技術支持活動。④對現存產品、服務、技術、材料或工藝流程進行的重復或簡單改變。⑤市場調查研究、效率調查或管理研究。⑥作為工業(服務)流程環節或常規的質量控制、測試分析、維修維護。⑦社會科學、藝術或人文學方面的研究。
7. 委託別人開發的軟體系統攤銷年限多少為宜
多少年都不合適。這明顯是個坑。
最佳的辦法是開發費用和維護費用單算為宜。
8. 軟體開發應計入什麼科目
軟體開發應計入無形資產。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回產》第六條規定:外購答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因此,外購的無形資產
借:無形資產
貸:銀行存款
發生的後期維護費用,應當費用化
借:管理費用-維護費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9. 在委託研發過程中發生的研發費用如何加計扣除
第一條 為鼓勵企業開展研究開發活動,規范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的稅前扣除及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的執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和《國務院關於印發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國發[2006]6號)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財務核算健全並能准確歸集研究開發費用的居民企業(以下簡稱企業)。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研究開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研究開發活動。 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是指企業通過研究開發活動在技術、工藝、產品(服務)方面的創新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對本地區(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計劃單列市)相關行業的技術、工藝領先具有推動作用,不包括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或對公開的科研成果直接應用等活動(如直接採用公開的新工藝、材料、裝置、產品、服務或知識等)。 第四條 企業從事《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公布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07年度)》規定項目的研究開發活動,其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實際發生的下列費用支出,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規定實行加計扣除。 (一)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以及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 (二)從事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 (三)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補貼。 (四)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或租賃費。 (五)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軟體、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 (六)專門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製造費。 (七)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 (八)研發成果的論證、評審、驗收費用。 第五條 對企業共同合作開發的項目,凡符合上述條件的,由合作各方就自身承擔的研發費用分別按照規定計算加計扣除。 第六條 對企業委託給外單位進行開發的研發費用,凡符合上述條件的,由委託方按照規定計算加計扣除,受託方不得再進行加計扣除。 對委託開發的項目,受託方應向委託方提供該研發項目的費用支出明細情況,否則,該委託開發項目的費用支出不得實行加計扣除。 第七條 企業根據財務會計核算和研發項目的實際情況,對發生的研發費用進行收益化或資本化處理的,可按下述規定計算加計扣除: (一)研發費用計入當期損益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允許再按其當年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的50%,直接抵扣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 (二)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該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第八條 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不允許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費用和支出項目,均不允許計入研究開發費用。 第九條 企業未設立專門的研發機構或企業研發機構同時承擔生產經營任務的,應對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分開進行核算,准確、合理的計算各項研究開發費用支出,對劃分不清的,不得實行加計扣除。 第十條 企業必須對研究開發費用實行專賬管理,同時必須按照本辦法附表的規定項目,准確歸集填寫年度可加計扣除的各項研究開發費用實際發生金額。企業應於年度匯算清繳所得稅申報時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本辦法規定的相應資料。申報的研究開發費用不真實或者資料不齊全的,不得享受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主管稅務機關有權對企業申報的結果進行合理調整。 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進行多個研究開發活動的,應按照不同開發項目分別歸集可加計扣除的研究開發費用額。 第十一條 企業申請研究開發費加計扣除時,應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如下資料: (一)自主、委託、合作研究開發項目計劃書和研究開發費預算。 (二)自主、委託、合作研究開發專門機構或項目組的編制情況和專業人員名單。 (三)自主、委託、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當年研究開發費用發生情況歸集表。 (四)企業總經理辦公會或董事會關於自主、委託、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立項的決議文件。 (五)委託、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的合同或協議。 (六)研究開發項目的效用情況說明、研究成果報告等資料。 第十二條 企業實際發生的研究開發費,在年度中間預繳所得稅時,允許據實計算扣除,在年度終了進行所得稅年度申報和匯算清繳時,再依照本辦法的規定計算加計扣除。 第十三條 主管稅務機關對企業申報的研究開發項目有異議的,可要求企業提供政府科技部門的鑒定意見書。 第十四條 企業研究開發費各項目的實際發生額歸集不準確、匯總額計算不準確的,主管稅務機關有權調整其稅前扣除額或加計扣除額。 第十五條 企業集團根據生產經營和科技開發的實際情況,對技術要求高、投資數額大,需要由集團公司進行集中開發的研究開發項目,其實際發生的研究開發費,可以按照合理的分攤方法在受益集團成員公司間進行分攤。 第十六條 企業集團採取合理分攤研究開發費的, 企業集團應提供集中研究開發項目的協議或合同,該協議或合同應明確規定參與各方在該研究開發項目中的權利和義務、費用分攤方法等內容。如不提供協議或合同,研究開發費不得加計扣除。 第十七條 企業集團採取合理分攤研究開發費的,企業集團集中研究開發項目實際發生的研究開發費,應當按照權利和義務、費用支出和收益分享一致的原則,合理確定研究開發費用的分攤方法。 第十八條 企業集團採取合理分攤研究開發費的,企業集團母公司負責編制集中研究開發項目的立項書、研究開發費用預算表、決算表和決算分攤表。 第十九條 稅企雙方對企業集團集中研究開發費的分攤方法和金額有爭議的,如企業集團成員公司設在不同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企業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裁決意見扣除實際分攤的研究開發費;企業集團成員公司在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企業按照省稅務機關的裁決意見扣除實際分攤的研究開發費。 第二十條 本辦法從2008年1月1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