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資產總額包括已攤銷的固定資產

資產總額包括已攤銷的固定資產

發布時間:2021-07-07 09:52:00

1. 固定資產折舊額的計算公式

一、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率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二、工作版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權舊額=固定資產原值×(1-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三、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四、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率=(預計使用壽命-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1)÷2]×100%

(1)資產總額包括已攤銷的固定資產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折舊的范圍:

一、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1)房屋建築物;

(2)在用的機器設備、儀器儀表、運輸車輛、工具器具;

(3)季節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設備;

(4)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和以融資租賃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二、不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2)以前年度已經估價單獨入賬的土地;

(3)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

(4)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和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2. 固定資產提折舊是要把固定資產總額全部提完嗎

企業應當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折舊。提足折舊後,不管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
例如年限平均法的折舊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定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相等。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 = 年折舊率 / 12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月折舊率

3. 固定資產折舊計算公式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及計算公式如下: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l-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年年初固定資產凈值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應用這種方法計算折舊額時,由於每年年初固定資產凈值沒有扣除預計凈殘值,所以在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額時,應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的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的使用年限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年初賬面余額×月折舊率

4.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又稱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乘以一個以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為分子,以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之和為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4. 固定資產賣掉多少(計提過折舊的我是不是在固定資產總額裡面直接減掉多少

處置的固定資產要單獨處理。這要看該固定資產原價,已計提折舊,凈值才能做帳務處理,以上面的例子固定資產原價50元,計提折舊20元費用5元。處置收入是多少?
借:固定資產清理30
借:累計折舊 20
貸:固定資產 50

借:固定資產清理5
貸:現金5
如果有收入
借:現金
貸:固定自查清理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然後辦固定資產清理轉入營業外收支就行。
所以這月做完憑證後固定資產原價就是50元。

5. 「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是什麼意思

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是指按照預計使用年限和選用的折舊方法逐年計提折舊已經提足折舊,只剩了預計凈殘值,如上述的固定資產,但因仍有使用價值,沒有報廢,仍在繼續使用。那麼從第6年開始不再計提折舊,其賬面價值始終保持在4000元。

提足折舊:是指已經提足該項固定資產的應提折舊總額。所謂應計折舊額是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後的金額,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累計金額。如某項固定資產,原價為1 000 000 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 年,預計凈殘值為4 000 元,則應計折舊額=1 000 000-4000=996 000,逐年計提折舊,使用5年後,其賬面價值只剩凈殘值4 000元。這就叫提足折舊。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已足額提取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計算折舊扣除。因此在會計處理中,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後,不論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計提折舊。

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范圍
固定資產准則規定,企業應對所有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但是,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除外。在確定計提折舊的范圍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固定資產應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開始計提折舊,終止確認時或劃分為持有待售非流動資產時停止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


2.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後,不論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計提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所謂提足折舊是指已經提足該項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


3.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並計提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後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4.對於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在確定折舊年限時應該考慮是否可以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會不會取得資產的所有權。比如融資租入一項設備,租期為3年,尚可使用 5年。如果無法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是否會取得資產的所有權,則應按3年計提折舊,如果可以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將會取得資產的所有權,則應按5年計提折舊。


5.處於更新改造過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因為固定資產已轉入在建工程,不屬於固定資產核算范圍,所以不計提折舊。


6.因大修理而停用、未使用的固定資產,照提折舊。

6. 固定資產里包括累計折舊額嗎

回答:是包括的
舉個例子吧:

購進日期是07年10月,原值是36000,折舊年限是10年,累計折舊額是8265

計算如下:

一般情況下,固定資產的殘值率是5%。根據你列的條件得:
36000元-(36000元*5%殘值率)/10年=年折舊額3420元。

年折舊額3420元/12月=月折舊額285元。

你累計折舊額是8265元/月折舊額285元=已提折舊29個月。

你所列如是例題,就無所謂了。但如果是實例,07年10月購買的,折舊應從07年11月份開始計提,至2009年12月份應提折舊26個月,你已多提了3個月,在匯算清繳時,要做納稅調整855元。

7. 折舊和攤銷有什麼區別折舊必須是固定資產嗎

折舊不一定是固定資產。

折舊和攤銷的區別如下:

1、工作的性質不同

折舊主要是一些事務性的工作。人事部門負責招待領導的決策。

而攤銷則包含戰略性的工作和事務性的工作,批准作用的組織、領導會計機構或會計人員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

2、職責不同

折舊負責本單位財產物資的統一管理,每年進行一次財產清查,健全保管、領用、維護、賠償、報廢、報損以及人員調動交接制度,保證賬物相符。

而攤銷負責組織編制本單位資金的籌集計劃和使用計劃,並組織實施。資金的籌集計劃和使用計劃要結合本單位的經營預測和經營決策以及生產、經營、供應、銷售、勞動、技術措施等計劃,按年、按季、按月進行編制。

3、考核內容不同

折舊主要考核能否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憲法、法令,是否具備工作人員應有的道德品質、是否具有做好本職工作的業務技能,以及必備的文化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

而攤銷主要考核,出勤情況、學習成績和工作態度,完成任務的數量、質量、效率等。

4、計算方法不同

折舊計算公式為: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而攤銷計算公式表示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5、製作方法不同

折舊製作所有已制單的單據的余額,原理為期初余額+(或-)本期發生額(包括借方發生額和貸方發生額)=期末余額;只是在選項時有無包括已記帳憑證,就是范圍,一般應選擇包括未記帳的憑證。

而攤銷需要各個科目的余額,一般包括上期余額,本期發生額,期末余額等。

通俗點說就是跟據匯總的憑證而形成的每個科目的余額,而這些科目分屬於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所形成的等式就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6、作用不同

折舊作用就是用於查詢公司的會計科目的發生額、余額等會計信息。

而攤銷主要是為了方便做財務報表。

7、製作的時間不同

折舊在年末製作,而攤銷在年初製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折舊

網路-攤銷

網路-固定資產

8. 資產總額的公式

資產總額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全部資產。包括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及遞延資產、其他長期資產等,即為企業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總計項。 一般可以認為,某一會計主體的總資產金額等於其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總計」金額。與聯合國SNA中的核算口徑相同,我國資產負債核算中的「資產」指經濟資產。所謂經濟資產,是指資產的所有權已經界定,其所有者由於在一定時期內對它們的有效使用、持有或者處置,可以從中獲得經濟利益的那部分資產。
(1)流動資產 指企業可以在一年內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生產周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合計。包括現金及各種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款項、存貨等。
(2)固定資產 指企業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清理、在建工程、待處理固定資產損失所佔用的資金合計。
(3)無形資產 指企業長期使用而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

9. 請問資產原值的[圖片]計稅基礎金額是不是用固定資產原值減去已攤銷的金額就是計稅基礎

1、沒有看到圖片,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六條規定:企業的各項資產,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存貨等,以歷史成本為計稅基礎。
前款所稱歷史成本,是指企業取得該項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支出。

企業持有各項資產期間資產增值或者減值,除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可以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該資產的計稅基礎。

2、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固定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
(一)外購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以竣工結算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三)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以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租賃合同未約定付款總額的,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
(四)盤盈的固定資產,以同類固定資產的重置完全價值為計稅基礎;
(五)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
(六)改建的固定資產,除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定的支出外,以改建過程中發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計稅基礎。

因此,你的提問是錯誤的,具體內容可以追問!

閱讀全文

與資產總額包括已攤銷的固定資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