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匯算清繳無形資產轉讓損失

匯算清繳無形資產轉讓損失

發布時間:2021-07-05 18:46:42

『壹』 企業發生"無形資產損失",能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關於資產損失的稅前扣除,主要反映在《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實施條例第三十二條,以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57號),(下稱「財稅〔2009〕57號文」)、《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的〈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通知》(國稅發〔2009〕88號),(下稱「國稅發〔2009〕88號文」)等政策規定中。
1.新《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這是關於損失准予在稅前扣除的法律淵源。
2.《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二條以正面列舉的方式,明確了損失包括的范圍,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損失,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 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損失,轉讓財產損失,呆賬損失,壞賬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由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立法起草小組編寫的《實施條例》對「其他損失」的解釋是:「這是一個兜底條款,以防止前面列舉的不全面,因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形態多樣,變化多端,純粹的列舉可能無法窮盡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各種損失類別。增加這個兜底條款,意在表明凡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都允許扣除」。
3.為進一步明確資產損失的稅前扣除問題,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和實施條例第三十二條,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財稅〔2009〕57號文件。它明確規定「本通知所稱資產損失,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應稅收入有關的資產損失,包括現金損失,存款損失,壞賬損失,貸款損失,股權投資損失,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被盜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該通知的規范對象是包括無形資產損失等其他損失的,但通知沒有對「其他損失」的定義、扣除等問題做進一步明確,也沒有規定無形資產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
4.財稅〔2009〕57號文件下發後,國家稅務總局又印發了國稅發〔2009〕88號文件,對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問題尤其是程序性問題做了明確。國稅發〔2009〕88號文件第二條規定,「本辦法所稱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用於經營管理活動且與取得應稅收入有關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及預付款項(包括應收票據)等貨幣資產,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生產性生物資產等非貨幣資產,以及債權性投資和股權(權益)性投資」。顯然,國稅發〔2009〕88號文件所指的資產損失,是不包括無形資產損失等其他損失的。
有觀點認為,既然國稅發〔2009〕88號文件沒有明確無形資產損失可以在稅前扣除,那麼其就不能在稅前扣除。筆者認為 這種觀點值得商榷。因為,國稅發〔2009〕88號文件規范的只是文件明確列舉的損失,無形資產損失等其他損失不屬於國稅發〔2009〕88號文件的規范對象。既然如此,以國稅發〔2009〕88號文件為由判定無形資產不能在稅前扣除,政策依據明顯不當。
現行無形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政策依據,只有《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實施條例第三十二條以及財稅〔2009〕57號文件。根據這些稅收規定及精神,無形資產損失作為其他損失,是允許在稅前扣除的。
關於無形資產損失的稅前扣除問題,實務中還需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1.允許稅前扣除的無形資產損失,限於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損失。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損失必須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
並非所有的無形資產損失都可以在稅前扣除。這也是稅前扣除相關性原則的運用,即稅前扣除的支出必須是與取得收入直接相關的。因此,對於那些與企業經營管理無關的無形資產,其損失是不能在稅前扣除的。
2.允許稅前扣除的無形資產損失,限於企業實際發生的凈損失。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准予稅前扣除的損失,必須是減除責任人賠償和保險賠款後的余額,依照相關規定進行扣除。因此,企業獲得的相應保險賠款或者責任人賠償的部分,不屬於企業發生的實際損失,不能在稅前扣除。
3.在實務中,企業要就無形資產稅前扣除與稅務機關做好溝通。根據現行稅收規定,無形資產是允許稅前扣除的,但稅務處理的具體程序,稅法並未明確規定,比如,證明資產損失確屬已實際發生的合法證據具體是指哪些,是否須經稅務機關審批後才能扣除,等等。這些都需要企業與稅務機關及時做好溝通,以最大限度避免公司稅收利益損失。

『貳』 無形資產轉讓的稅務處理

無形資產轉讓的稅務處理舉例:
在轉讓過程中,除了按轉讓合同金額雙方計交印花稅外,轉讓方還要按轉讓金額計算繳納營業稅。如果是以無形資產交換其他非貨幣性資產,則雙方都是購銷雙重身份,印花稅要按兩份合同計稅,無形資產轉讓方除了按轉讓金額計交營業稅外,作為換回的貨物,其入帳金額中可能含有消費稅,並視存貨或固定資產,在價外或價內反映增值稅。對無形資產轉讓收入,在扣除無形資產轉讓過程中發生的相關稅費及被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時的無形資產帳面凈值後,要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在轉讓之前,應充分考慮在各種轉讓方式、轉讓價格下。企業要納的稅種,以求整體稅負最輕、轉讓凈收益最大。 確定何時轉銷無形資產需要進行判斷。我國會計准則規定,當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時,企業應將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予以轉銷。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情形主要包括:該無形資產已被其他新技術等所替代,且已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該無形資產不再受法律的保護,且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例:三源株式會社2003年5月20日對外轉讓無形資產,收取價款48萬元,無形資產賬面攤余價值6萬元,不考慮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解答:按照《營業稅暫行條例》的規定,轉讓無形資產應按照5%的稅率繳納營業稅,上述業務應納營業稅2.4萬元(48×5%)。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企業轉讓無形資產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轉讓其所有權,二是轉讓其使用權,兩者的會計處理有所區別。
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按實際取得的轉讓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該項無形資產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應交稅金」等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營業外收入———出售無形資產收益」或「營業外支出———出售無形資產損失」科目。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僅僅是將部分使用權讓渡給其他單位或個人,出讓方仍保留對該項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因而仍擁有使用、收益和處置的權利。受讓方只能取得無形資產的使用權,在合同規定的范圍內合理使用而無權轉讓。在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的情況下,由於轉讓企業仍擁有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因此,不應注銷無形資產的賬面攤余價值。
三源株式會社無形資產轉讓應分無形資產所有權轉讓和使用權轉讓兩種情況,分別做會計處理如下:
1.三源株式會社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
借:銀行存款480000貸:無形資產60000應交稅金24000營業外收入———出售無形資產收益396000。
2.三源株式會社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
借:銀行存款480000貸:其他業務收入480000借:其他業務支出24000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24000。

『叄』 所得稅匯算清繳中的「財產損失」是指什麼

匯算清繳「財產損失」是指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第二條列示的資產實際發生的損失。
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用於經營管理活動相關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及預付款項(包括應收票據、各類墊款、企業之間往來款項)等貨幣性資產,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在建工程、生產性生物資產等非貨幣性資產,以及債權性投資和股權(權益)性投資。
另連續三年虧損是指連續三個年度經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確認的應納稅所得額均為負數,不包括當年盈利但不足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情況。例如:2008年度企業出現虧損,2009、2010年度均為未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情況下虧損,那麼就符合連續三年虧損。如果2009、2010年當中是因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後為虧損的,就不算連續三年虧損。

『肆』 企業轉讓無形資產發生的凈損失應該怎麼求啊

無形資產轉讓前的賬面價值為210-210/5×3=84(萬元);

發生的營業稅為60×5%=3(萬元),

發生的凈損失為(84+3)-60=27(萬元)。

(1)購入該無形資產的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210

貸:銀行存款210

(2)計算20×9年12月31日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並編制攤銷無形資產的會計分錄:

20×9年12月31日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210/5)×(6/12)=21(萬元)

借:管理費用21

貸:累計攤銷21

(3)計算2012年7月1日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

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准備=210-(21+42+42+21)=84(萬元)

(4)計算該無形資產出售形成的凈損益。

出售凈收益=60-(210-126)-60*5%=-27(萬元)

(5)編制該無形資產出售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60

累計攤銷 126

營業外支出 27

貸:無形資產210

應交稅金 3

(4)匯算清繳無形資產轉讓損失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伍』 轉讓股權發生損失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需要填報《投資收益納稅調整明細表》嗎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2017年版)>部分表單樣式及填報說明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57號)附件《<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2017年版)>部分表單及填報說明》中《A105030<投資收益納稅調整明細表>填報說明》規定,處置投資項目按稅收規定確認為損失的,本表不作調整,在《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90)進行納稅調整。
根據上述規定,轉讓股權發生損失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不要填報《A105030投資收益納稅調整明細表》。

『陸』 長期股權投資發生損失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是否要調增求專業解答,謝謝!

處置長投,收回的金額低於初始投資成本形成的損失,在A105030表中不進行納稅調整,改損失是否扣除或納稅調整在填報A105090表的第12行反映,同時,應屬於專項申報的資產損失,還需填列A105091表,備妥以下資料備查:


  1. 投資合同/協議或被投資方成立章程,被投資方驗資報告,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有關記賬憑據,如以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應提供非貨幣性資產評估增值部分已繳納企業所得稅的證明;

  2. 投資轉讓時,應取得有法定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所轉讓股權的評估報告;

  3. 投資轉讓合同/協議;

  4. 有關股權投資轉讓收入的記賬憑據;

  5. 股權轉讓損失的會計處理憑證;

  6. 該項長期投資的明細賬資料。


『柒』 所得稅匯算清繳中的「財產損失」是指什麼

匯算清繳「財產損失」是指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第二條列示的資產實際發生的損失。
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用於經營管理活動相關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及預付款項(包括應收票據、各類墊款、企業之間往來款項)等貨幣性資產,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在建工程、生產性生物資產等非貨幣性資產,以及債權性投資和股權(權益)性投資。
另連續三年虧損是指連續三個年度經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確認的應納稅所得額均為負數,不包括當年盈利但不足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情況。例如:2008年度企業出現虧損,2009、2010年度均為未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情況下虧損,那麼就符合連續三年虧損。如果2009、2010年當中是因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後為虧損的,就不算連續三年虧損。

『捌』 匯算清繳的問題請問固定資產處置凈損失計入了營業外

固定資產非正常報廢凈損失入「營業外支出」,如果是正常的處置則是入「資產處置損益」。

新增「資產處置收益」行項目,反映企業出售劃分為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金融工具、長期股權投資和投資性房地產除外)或處置組時確認的處置利得或損失,以及處置未劃分為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生產性生物資產及無形資產而產生的處置利得或損失。債務重組中因處置非流動資產產生的利得或損失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產生的利得或損失也包括在本項目內。

「營業外收入」行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營業利潤以外的收益,主要包括債務重組利得、與企業日常活動無關的政府補助、盤盈利得、捐贈利得等。該項目應根據「營業外收入」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營業外支出」行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營業利潤以外的支出,主要包括債務重組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盤虧損失、非流動資產毀損報廢損失等。該項目應根據「營業外支出」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8)匯算清繳無形資產轉讓損失擴展閱讀

因出售、轉讓等原因產生的固定資產處置利得或損失應計入資產處置損益科目。產生處置凈損失的。借記「資產處置損益」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如為凈收益,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資產處置損益」科目。

因已喪失使用功能或因自然災害發生的毀損等原因而報廢清理產生的利得或損失應計入營業外或營業外支出。屬於生產經營期間正常報廢清理產生的處理凈損失,借計「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屬於生產經營期間由於自然災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借記「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如為凈收益,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營業務收入」科目。


『玖』 企業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所發生的凈損失是否屬於直接計入當期利潤損失

第七條 企業在進行企業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申報時,可將資產損失申報材料和納稅資料作為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附件一並向稅務機關報送。
第八條 企業資產損失按其申報內容和要求的不同,分為清單申報和專項申報兩種申報形式。其中,屬於清單申報的資產損失,企業可按會計核算科目進行歸類、匯總,然後再將匯總清單報送稅務機關,有關會計核算資料和納稅資料留存備查;屬於專項申報的資產損失,企業應逐項(或逐筆)報送申請報告,同時附送會計核算資料及其他相關的納稅資料。
企業在申報資產損失稅前扣除過程中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稅務機關應當要求其改正,企業拒絕改正的,稅務機關有權不予受理。
第九條 下列資產損失,應以清單申報的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
(一)企業在正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按照公允價格銷售、轉讓、變賣非貨幣資產的損失;
(二)企業各項存貨發生的正常損耗;
(三)企業固定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報廢清理的損失;
(四)企業生產性生物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發生的資產損失;
(五)企業按照市場公平交易原則,通過各種交易場所、市場等買賣債券、股票、期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產品等發生的損失。

為什麼不申請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呢?

『拾』 企業無形資產損失怎麼算

無形資產損失指某項無形資產已經被其它新技術所代替或已經超過了法律保護的期限,已經喪失了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不能給企業再帶來經濟利益,而使該無形資產成為無效資產,其賬面尚未攤銷的余額,形成無形資產損失。

企業無形資產損失額度已賬面余額為限,具體損失估計預測或專業機構評估確定

什麼是無形資產損失
無形資產損失指某項無形資產已經被其它新技術所代替或已經超過了法律保護的期限,已經喪失了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不能給企業再帶來經濟利益,而使該無形資產成為無效資產,其賬面尚未攤銷的余額,形成無形資產損失。

無形資產損失的會計規定
如果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當企業存在下列一項或若干項情況時,應將該項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

1.該無形資產已被其他新技術等所替代,並且該項無形資產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

2.某項無形資產已超過法律保護期限,並且已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3.其他足以證明某項無形資產已經喪失了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情形。

企業轉銷某項無形資產時,應按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無形資產」科目。

無形資產損失的審核
1.確認無形資產的存在並為申報企業所有。

(1)獲取或編制無形資產明細表,復核加計正確,並與總賬數和明細賬合計數核對是否相符。

(2)審核無形資產的權屬證書原件、專利技術的持有和保密狀況等,並獲取有關協議和董事會紀要等文件、資料,審核無形資產的性質、構成內容、計價依據,確定無形資產的存在性。

(3)評價無形資產計價對應繳所得稅的影響,審核無形資產計價是否符合稅法及其有關規定。

(4)審核無形資產各項目的攤銷是否符合有關規定,是否與上期一致,若改變攤銷政策,審核其依據是否充分。審核本期攤銷額及其會計處理和稅務處理是否正確。

①除另有規定者外,外購商譽的攤銷費用不得稅前扣除;

②外購無形資產的價值,包括買價和購買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企業自行研製開發無形資產,應對研究開發費用進行准確歸集,凡在發生時已作為研究開發費直接扣除的,該項無形資產使用時,不得再分期攤銷;

③取得土地使用權支付給國家或其他納稅人的土地出讓價款應作為無形資產管理,並在不短於合同規定的使用期間內平均攤銷;

④購買的計算硬體所附帶的軟體,未單獨計價的,應並入計算機硬體作為固定資產管理;單獨計價的軟體,應作為無形資產管理。

2.獲取充分必要的證據。

確認無形資產損失,應取得下列證據:

(1)資產被淘汰的經濟、技術等原因的說明;

(2)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和財務負責人簽章證實有關資產已無使用價值或轉讓價值等的書面證明;

(3)有關技術部門或具有技術鑒定資格的機構出具的品質鑒定報告;

(4)無形資產的法律保護期限文件;

(5)無形資產的成本和價值回收情況的說明。

3.確認無形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金額。

計算企業無形資產確已形成財產凈損失或者已發生永久或實質性損失,並扣除變價收入、可收回金額以及責任和保險賠款後的余額,確認無形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具體金額。

閱讀全文

與匯算清繳無形資產轉讓損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