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果一個公司和一個科研機構共享一個專利,那麼公司在IPO時,這個專利怎麼計入報表算不算無形資產
只有來在開發階段能資本化的部分才能形自成無形資產的成本 而且資本化的條件比較嚴格 證監會也比較關注 大多數自行研發的專利的費用都是計入當期損益的 不會體現在無形資產科目里 原來報表上沒有的 也不能憑空造出來 像這種共享的 如果想體現在無形資產科目里 那就只能花錢向科研機構買他那部分所有權 然後成本計入無形資產 如果這個專利是公司的關鍵技術的話 最好花錢買過來 要不可能存在資產不完整的嫌疑
『貳』 IPO財務審核過程中應注意什麼
IPO審計應注意事項
一、項目前期安排
1.了解行業背景。由於項目安排等原因,很多IPO項目的注冊會計師很難一開始就熟悉其行業及業務對象特徵。因此,筆者認為在前期調查中,應當分兩方面進行。一是對行業及企業的整體了解,主要渠道有網路以及一些專業書刊,特別是對於同行業中已預披露或者已上市的公司,要了解客戶行業競爭情況和技術特點及其對財務狀況的影響:二是利用
項目組人員調查的財務數據情況,初步了解及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
2.評價風險因素。
(1)客戶財務報表對外口徑差別風險,應當要求IPO承辦律師到工商局調閱查詢客戶工商登記注冊資料,到稅務機關調閱查詢納稅申報資料。到銀行調閱查詢貸款申請資料,並就相關資料與企業提供給項目組的盡職調查資料進行比對,主要考慮企業有可能存在對外報送不同財務報表及驗資報告的情況,盡早了解其對外報告的差異以及具體原因。
(2)資產產權風險。應當關注賬上無形資產、固定資產的所有權證辦理情況,該項目的核查也是律師核查的重點,有些資產可能未辦理或者無法辦理產權,有些資產所有權可能存在潛在糾紛,應考慮這些因素對資產是否構成實質性影響。
(3)其他方面。如內部控制、對外投資構成、股本結構、繳稅情況、成本項目、關聯方交易等。內控方面應當關注企業的基本授權審批制度。尤其該關注憑證後附的相關審批手續是否完整。
特別強調的是,對於一個IPO項目,實際上不存在非標准意見的審計報告,因為一旦涉及到非標准意見的審計報告時,就意味著這個項目的談判失敗,筆者認為注冊會計師在盡職調查後,應當就相關的風險因素進行恰當的評估,並且就涉及到可能選用的審計程序以及總
體時間進度與相關各方進行必要的溝通,同時提請項目承接合夥人注意,否則投入大量物
力及人力後,發現各方很難在某些方面達成共識時,可能已給各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審計過程式控制制
(一)審計程序的選擇及底稿的要求
1.總體分析。對於申報財務報表,當拿到報表未審數或完成審計初稿時,應關注各期、各個報表項目的結構、比例等方面的比較,同時對相關項目的變動做出充分且恰當的說明。以避免對一些重要科目的審計程序有遺漏。
2.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之間的勾稽核對。現金流量也是各方關注重點,因此在復核(或者代編現金流量表時,盡可能做出調整分錄,以清晰反映三張表之間的勾稽關系。 3.內控審核。與正常年報審計相比,IPO項目的內控審核可選擇的資料較多,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律師的專項核查意見以及券商的工作底稿供參考。可以一開始就與企業約定,提供給律師及券商的除專項資料外,其餘均額外復印一份給注冊會計師,很多資料均可以作為內控審核的直接或者間接依據,如員工勞動關系核查等,可以作為薪資循環測試的底稿。
4.重大合同的摘錄。通常情況下,在審計中可以合理安排一至兩名助理人員,完成對重大采購、銷售以及融資、投資合同的摘錄工作,項目負責人可以根據企業的特點,設計不同的欄次來摘錄,對相關資料做好索引,並將摘錄的合同條
款與相關科目的測試相結合。
(二)審計中存在一些問題的處理
1.涉稅事項的調整。收入或者成本方面的調整在審計過程中必然會引起稅金的調整。
(1)所得稅的影響。當審計調整涉及到企業以前年度所得稅時,對原始報表與申報表的差異進行列報。在發現相關差異的當期進行調整,並補徵人庫,具體作法是在稅務部門允許的情況下,企業作為自查調整,在以後年度完稅入庫,不過這種做法的風險是,監管部門可能認為補稅引起的規范經營效果需要進一步觀察,通常要求企業規范運營一年後再申報。
(2)增值稅的影響。一些收入或者存貨的調整項目會涉及到增值稅的調整,實務操作中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調整增值稅,因為考慮到附加稅直接影響損益,而且相關金額可能較大:另一種觀點是不調整增值稅,實際上一些收入或者存貨項目的調整對增值稅及相關附加稅的影響都是時間性差異,因此沒有必要調整。筆者認為,除非是金額特別重大,否則沒有必要調整增值稅,尤其是小額的進項稅額或者銷項稅額,調整的結果會影響稅金的賬面金額與納稅申報金額,給納稅情況專項審核報告帶來不便。
(2)增值稅的影響。一些收入或者存貨的調整項目會涉及到增值稅的調整,實務操作中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調整增值稅,因為考慮到附加稅直接影響損益,而且相關金額可能較大:另一種觀點是不調整增值稅,實際上一些收入或者存貨項目的調整對增值稅及相關附加稅的影響都是時間性差異,因此沒有必要調整。筆者認為,除非是金額特別重大,否則沒有必要調整增值稅,尤其是小額的進項稅額或者銷項稅額,調整的結果會影響稅金的賬面金額與納稅申報金額,給納稅情況專項審核報告帶來不便。
2.往來款項的核對。不論是應收款項還是應付款項,有些企業僅針對收支流水與客戶核對,而忽略了余額的對賬.因此注冊會計師有必要對其發函詢證並考慮回函情況。筆者為,在操作上.應當建議企業自行清理往來賬。必要時.項目負責人應派經驗豐富的審計人員參與企業各個對口部門對相關往來賬的核對清理。對往來賬的差異,處理方法可以歸集為兩種:(1)追溯調整,將部分壞賬或者費用性質掛賬等進行歸集後,統一報公司決策層進行審批調整。值得強調的是:追溯調整應當考慮期後的發生情況.以免調整過度。(2)繼續掛賬主要針對應收款項),通過計提壞賬准備使其賬面價值歸零。
3.收支審批的整理。有些企業的收支審核過於簡單,可能因為原來並沒有對賬務進行必要的控制。憑證後附的附件僅有相關的銀行單據或者未經簽章審批的發票,沒有建立專門的付款審批,應要求企業補充完整。
4.成本的考慮。在多數企業核算中.考慮到人工開支的縮減,成本歸集和核算通常會被簡化,料、工、費的歸集和分配有可能只是粗線條,而不是量化到具體的成本項目,而對於注冊會計師而言,只有具體到各個成本項目才能完成相關的審計測試。在產品的大類別上企業會通過一定的方法來區分,否則其對外產品報價失去依據;但具體產品類別上可能會有所忽略。而成本核算本身就是一個實質重於形式的項目。成本核算務必須追求內在的真實性,只有符合內在的真實性,成本的分析才能做到有依據。同時,仍應當向企業強調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必要時,為企業重新設計成本核算流程,規范其成本核算。
『叄』 IPO中如何規范公司的財務制度,離不開這15個判斷
一、判斷企業是否符合IPO條件及財務規范標准
首次公開發行(IPO)財務審核的首要目標,是要判斷申報企業是否符合IPO條件及財務規范標准。具體而言,可從以下15個方面予以判斷:
1、公司最近三年內財務會計文件是否存在虛假陳述
如果申報企業有虛假陳述和記載被發現,三年之後才能重新申報IPO申請。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利潤操縱問題的申報企業比例要遠大於存在虛假陳述的企業,許多企業就是因為利潤操縱而被否。
2、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形
按照規定,採用整體變更方式改制的企業業績可以連續計算。但如果出現調賬行為,比如在改制時將企業資產重新評估入賬,或以此變更注冊資本,將不能連續計算業績。
3、財務獨立性的要求
申報企業須具備獨立的財務核算體系、獨立做出財務決策、具有規范的財務會計制度和對分公司、子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得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共用銀行賬戶。
4、注冊資本足額繳納的問題
是否存在出資不實甚至是虛假出資的情形。
5、申報企業須依法納稅
近三年內不存在嚴重的偷逃稅或被稅務部門嚴重處罰,且不存在嚴重依賴稅收優惠的現象,發行後企業的稅種、稅率應合法合規。如果申報企業所得稅曾出現因核算錯誤、漏繳少繳的行為,允許通過補繳等方式予以解決。但是如果有虛假增值稅發票的問題,則構成實質性的障礙。
6、股利分配問題
利潤分配方案申報時尚未實施完畢的,或者在審核期間提出向現有老股東進行利潤分配的,發行人必須實施完現金分配方案後方可提交發審會審核;利潤分配方案中包含股票股利或者轉增股本的,必須追加利潤分配方案實施完畢後的最近一期審計。
7、關注輕資產公司的無形資產佔比問題,但該問題不構成發行障礙
對於公司生產經營確實需要的無形資產比例高的問題,這不是發行障礙;但和公司主業無關的無形資產,以及僅是用來拼湊注冊資本且對企業無用的無形資產比例過高,則構成發行障礙。
『肆』 IPO審計要注意哪些事項
IPO審計應注意事項
一、項目前期安排
1.了解行業背景。由於項目安排等原因,很多IPO項目的注冊會計師很難一開始就熟悉其行業及業務對象特徵。因此,筆者認為在前期調查中,應當分兩方面進行。一是對行業及企業的整體了解,主要渠道有網路以及一些專業書刊,特別是對於同行業中已預披露或者已上市的公司,要了解客戶行業競爭情況和技術特點及其對財務狀況的影響:二是利用
項目組人員調查的財務數據情況,初步了解及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
2.評價風險因素。
(1)客戶財務報表對外口徑差別風險,應當要求IPO承辦律師到工商局調閱查詢客戶工商登記注冊資料,到稅務機關調閱查詢納稅申報資料。到銀行調閱查詢貸款申請資料,並就相關資料與企業提供給項目組的盡職調查資料進行比對,主要考慮企業有可能存在對外報送不同財務報表及驗資報告的情況,盡早了解其對外報告的差異以及具體原因。
(2)資產產權風險。應當關注賬上無形資產、固定資產的所有權證辦理情況,該項目的核查也是律師核查的重點,有些資產可能未辦理或者無法辦理產權,有些資產所有權可能存在潛在糾紛,應考慮這些因素對資產是否構成實質性影響。
(3)其他方面。如內部控制、對外投資構成、股本結構、繳稅情況、成本項目、關聯方交易等。內控方面應當關注企業的基本授權審批制度。尤其該關注憑證後附的相關審批手續是否完整。
特別強調的是,對於一個IPO項目,實際上不存在非標准意見的審計報告,因為一旦涉及到非標准意見的審計報告時,就意味著這個項目的談判失敗,筆者認為注冊會計師在盡職調查後,應當就相關的風險因素進行恰當的評估,並且就涉及到可能選用的審計程序以及總
體時間進度與相關各方進行必要的溝通,同時提請項目承接合夥人注意,否則投入大量物
力及人力後,發現各方很難在某些方面達成共識時,可能已給各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審計過程式控制制
(一)審計程序的選擇及底稿的要求
1.總體分析。對於申報財務報表,當拿到報表未審數或完成審計初稿時,應關注各期、各個報表項目的結構、比例等方面的比較,同時對相關項目的變動做出充分且恰當的說明。以避免對一些重要科目的審計程序有遺漏。
2.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之間的勾稽核對。現金流量也是各方關注重點,因此在復核(或者代編現金流量表時,盡可能做出調整分錄,以清晰反映三張表之間的勾稽關系。 3.內控審核。與正常年報審計相比,IPO項目的內控審核可選擇的資料較多,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律師的專項核查意見以及券商的工作底稿供參考。可以一開始就與企業約定,提供給律師及券商的除專項資料外,其餘均額外復印一份給注冊會計師,很多資料均可以作為內控審核的直接或者間接依據,如員工勞動關系核查等,可以作為薪資循環測試的底稿。
4.重大合同的摘錄。通常情況下,在審計中可以合理安排一至兩名助理人員,完成對重大采購、銷售以及融資、投資合同的摘錄工作,項目負責人可以根據企業的特點,設計不同的欄次來摘錄,對相關資料做好索引,並將摘錄的合同條
款與相關科目的測試相結合。
(二)審計中存在一些問題的處理
1.涉稅事項的調整。收入或者成本方面的調整在審計過程中必然會引起稅金的調整。
(1)所得稅的影響。當審計調整涉及到企業以前年度所得稅時,對原始報表與申報表的差異進行列報。在發現相關差異的當期進行調整,並補徵人庫,具體作法是在稅務部門允許的情況下,企業作為自查調整,在以後年度完稅入庫,不過這種做法的風險是,監管部門可能認為補稅引起的規范經營效果需要進一步觀察,通常要求企業規范運營一年後再申報。
(2)增值稅的影響。一些收入或者存貨的調整項目會涉及到增值稅的調整,實務操作中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調整增值稅,因為考慮到附加稅直接影響損益,而且相關金額可能較大:另一種觀點是不調整增值稅,實際上一些收入或者存貨項目的調整對增值稅及相關附加稅的影響都是時間性差異,因此沒有必要調整。筆者認為,除非是金額特別重大,否則沒有必要調整增值稅,尤其是小額的進項稅額或者銷項稅額,調整的結果會影響稅金的賬面金額與納稅申報金額,給納稅情況專項審核報告帶來不便。
(2)增值稅的影響。一些收入或者存貨的調整項目會涉及到增值稅的調整,實務操作中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調整增值稅,因為考慮到附加稅直接影響損益,而且相關金額可能較大:另一種觀點是不調整增值稅,實際上一些收入或者存貨項目的調整對增值稅及相關附加稅的影響都是時間性差異,因此沒有必要調整。筆者認為,除非是金額特別重大,否則沒有必要調整增值稅,尤其是小額的進項稅額或者銷項稅額,調整的結果會影響稅金的賬面金額與納稅申報金額,給納稅情況專項審核報告帶來不便。
2.往來款項的核對。不論是應收款項還是應付款項,有些企業僅針對收支流水與客戶核對,而忽略了余額的對賬.因此注冊會計師有必要對其發函詢證並考慮回函情況。筆者為,在操作上.應當建議企業自行清理往來賬。必要時.項目負責人應派經驗豐富的審計人員參與企業各個對口部門對相關往來賬的核對清理。對往來賬的差異,處理方法可以歸集為兩種:(1)追溯調整,將部分壞賬或者費用性質掛賬等進行歸集後,統一報公司決策層進行審批調整。值得強調的是:追溯調整應當考慮期後的發生情況.以免調整過度。(2)繼續掛賬主要針對應收款項),通過計提壞賬准備使其賬面價值歸零。
3.收支審批的整理。有些企業的收支審核過於簡單,可能因為原來並沒有對賬務進行必要的控制。憑證後附的附件僅有相關的銀行單據或者未經簽章審批的發票,沒有建立專門的付款審批,應要求企業補充完整。
4.成本的考慮。在多數企業核算中.考慮到人工開支的縮減,成本歸集和核算通常會被簡化,料、工、費的歸集和分配有可能只是粗線條,而不是量化到具體的成本項目,而對於注冊會計師而言,只有具體到各個成本項目才能完成相關的審計測試。在產品的大類別上企業會通過一定的方法來區分,否則其對外產品報價失去依據;但具體產品類別上可能會有所忽略。而成本核算本身就是一個實質重於形式的項目。成本核算務必須追求內在的真實性,只有符合內在的真實性,成本的分析才能做到有依據。同時,仍應當向企業強調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必要時,為企業重新設計成本核算流程,規范其成本核算。
『伍』 ipo歷史沿革要求對無形資產出資超過注冊資金的50
可以用無形資產出資,但無形資產的比例不能超過70%,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專法》、《公司注屬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及中國證監會的有關規定,以無形資產出資時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無形資產出資不得超過一定比例。公司設立時,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三十,即無形資產不得超過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七十。公司在申請發行上市時,最近一期末無形資產(扣除土地使用權、水面養殖權和采礦權等後)占凈資產的比例不高於20%。 (2)無形資產出資形式有一定限制。即無形資產必須符合可以用貨幣估價和可以依法轉讓的要求,股東不得以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等作價出資。 (3)涉及到以非專利技術出資的,應以法定方式向公司交付該技術以及公司在使用該技術上有無存在障礙。 (4)涉及到以專利權和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出資的,應注意其剩餘保護年限及是否許可第三人使用的情況、對公司經營的影響。
『陸』 討論一個現實的問題:合並報表上商譽超過凈資產20%,是否構成IPO障礙(中小板)
呵呵,謝謝二樓兄弟。我在《保薦業務通訊》第3期找到出處,但對於是否構成IPO障礙專,屬還是不太確定:按照目前的首發管理辦法,對於無形資產的認定暫與《企業會計准則》相一致,在考核發行條件時非同一控制下合並產生的商譽可以不計入無形資產。但鑒於商譽本身的資產屬性以及首發管理辦法的立法本意,要充分關注商譽占凈資產比例較高對發行人資產質量的持續影響,同時可在合適時機對首發管理辦法第33 條第4 款進行修訂,在考核發行條件時,將商譽的影響因素考慮在內。真是坑爹啊,現在會里到底如何把握呢???
『柒』 ipo歷史沿革要求對無形資產出資50%的要求
可以用無形資產出資,但無形資產的比例不能超過70%, 根據《中華人民共內和國公司容法》、《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及中國證監會的有關規定,以無形資產出資時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無形資產出資不得超過一定比例。公司設立時,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三十,即無形資產不得超過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七十。公司在申請發行上市時,最近一期末無形資產(扣除土地使用權、水面養殖權和采礦權等後)占凈資產的比例不高於20%。 (2)無形資產出資形式有一定限制。即無形資產必須符合可以用貨幣估價和可以依法轉讓的要求,股東不得以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等作價出資。 (3)涉及到以非專利技術出資的,應以法定方式向公司交付該技術以及公司在使用該技術上有無存在障礙。 (4)涉及到以專利權和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出資的,應注意其剩餘保護年限及是否許可第三人使用的情況、對公司經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