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無形資產的內部會計控制論文

無形資產的內部會計控制論文

發布時間:2021-07-04 08:58:11

① 「淺談無形資產會計」這個論文題目范圍大嗎導師說不能范圍大的

范圍不大 無形資產可以說很多啊 比較前沿的 你可以談商譽是不是可以用無形內資產的會容計處理方式 因為你也知道 商譽不具有可辨認性因此不能確認 但是在合並報表中(非同一控制下合並)中我們知道是可以確認商譽的 還有商譽減值測試方法 當然我說的這只是個前沿的例子 你還可以在此基礎上探討如何確認商譽減值所引起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等 你可以看看國外比較變態的高級會計學教材 這個論文范圍不大 希望你寫好 我剛剛寫了個論文 是關於青島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 已經發在CSSCI上了 呵呵 加油

② 誰能幫我找一篇關於會計內部控制案例的論文,急!!!!!!

一、建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應當遵循的原則:
1. 合法合規性原則;
2. 權責對應原則;
3. 不相容職務分離原則;
4. 成本效益原則。

二、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主要內容
1. 建立貨幣資金管理制度;
2. 建立資產管理制度;
3. 建立成本費用管理制度;
4. 建立企業內部審計監督制度。

三、建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應注意的問題
1. 明確設計主體;
2. 分析關鍵環節;
3. 明確控制目標;
4. 加強內部監督;
5. 提高執行人員素質。

四、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主要措施
1. 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核算和崗位制度;
2. 建立內部會計稽查制度和內部審計制度;
3. 增強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系統性和可操作性;
4. 提高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人員綜合素質;
5. 相關部門和機構監督檢查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會計制度的執行情況。

五、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實施
1. 機構設置及權責控制;
2. 會計人員素質控制;
3. 建立財務管理控制;
4. 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樓主可以按照上述框架構思,具體案例的話樓主可以自行在網上查閱一點,稍微選上述幾條填充一點即可。

個人觀點進攻參考,祝您好運,謝謝。

③ 關於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畢業論文怎麼寫

這是其中的一部分,你看看是否有用,對你,暫時沒有發布到網上
目 錄

摘要1
1 內部管理的重要的意義1
1.1有利於形成完善的內部牽制和監督約束機制1
1.2有利於實現企業的科學管理1
1.3有利於保證國家相關法律制度的貫徹實施1
2 金豐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2
2.1對內部財務控制認識不足2
2.2 監督考核機制不健全2
2.3 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較差2
2.4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執行不高2
2.5 業績評價缺失2
2.6 信息系統失真3
3 金豐企業管理問題需採取的措施3
3.1 重視企業內部的學習和培訓3
3.2事前控制,建立嚴密的財務監管體系3
3.3構建全新的內部會計控制組織體系3
3.4構建全新的內部會計控制治理機制3
3.5 加強預算管理3
3.6建立具有操作性的道德規范與行為准則4
總結4
參考文獻5
致謝6

摘 要
摘要:作為一種先進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個企業建立了完善、嚴密的內部管理制度,並嚴格地加以執行,必然會使企業最終達到提高效益、促進發展的目的。國內一大批受當前較低速發展的影響,正在積極開展企業內部管理的改革和創新。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提高企業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但從國內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實踐來看還存在許多問題。新環境下,做好企業管理控制問題的分析及對策研究將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課題。
關鍵詞:管理制度;內部管理;問題;措施

1 內部管理的重要意義
1.1有利於完善內部牽制和監督約束機制
重視企業內部管理,可以強化企業內部經濟業務和管理崗位的控制,約束員工行為,保證機構設計合理,實現職責許可權的合理劃分,實際做到不相容崗位職責相互分離、互相制約和相互監督。有利於完善內部牽制和監督約束機制,更有利於堵塞漏洞,保護企業財產安全,打擊經濟犯罪,促進新環境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1.2有利於實現企業的科學管理
科學管理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特徵之一,它包括企業內部管理制度。要想做好科學管理,就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決策、執行和監督體系,制定內部責任制度,規范經營管理行為,即建立企業內部管理體系。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科學合理地組織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確保企業正常運轉,是企業得以生存的重要前提。作為企業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內部管理涉及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因此,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有利於推動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實現企業的科學管理。
1.3有利於相關法律制度的貫徹實施
目前,我國出台的一系列相關法律制度對內部控制提出了規定和要求。例如,《會計法》明確要求各企業應建立自己的內部管理制度,做到經濟活動相關人員的職責許可權相互分離和制約,做到經濟業務的決策和執行互相監督和互相制約,做到及時清查財產,定期審計會計資料等。但是,《會計法》的規定和要求只是原則性的,要得到有效實施,還需要與之相協調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因此,內部管理規定了企業經濟活動的具體處理方法和程序,可以保證有關法律制度的貫徹實施。
2 金豐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對內部財務控制認識不足
會計核算很粗糙,不夠精細,特別是在成本費用核算方面。部分單位滿足於傳統的經營管理方式,認為只要能夠規范化操作就行,沒有必要建立專門的內部財務控制制度。部分單位管理人員認為內部財務控制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內部財務控制制度的制訂甚至執行主要由財務部門獨自承擔。
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需要進一步的建立和健全。有些企業用財務規章制度代替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如用一般的財務規章制度代替費用支出管理制度,就其開支范圍和開支標准進行限制,認為只要確定了費用開支范圍和開支標准,就控制住了費用開支。
2.2 監督考核機制不健全
調查結果顯示,多數企業的內部監督主要靠內審部門來實現,而部分內審部門又屬於財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同屬一個人領導,造成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目前,很多企業僅僅審核具體的財務核算行為及企業較大的財務活動,對內部稽查、內部管理完善程度、各組織機構執行職能效率等很少涉及。此外,有些企業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考核獎懲幾乎是空白,沒有明確獎懲機制。

④ 尋有關《淺談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學術文章,寫論文急用~~

-
[摘要]目前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對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夠重視,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會計秩序混亂以致最後管理失控。本文吸收和借鑒了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精神和內容,從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和目標等方面,說明內部會計控制對維護會計信息真實和提高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內部會計控制;控制制度

當前,會計工作中存在會計信息失真、秩序混亂等問題,主要就是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

一、建立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必要性

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指單位為了保證經濟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而制定和實施的政策與程序。

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一項行之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是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會計工作秩序和提高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

建立內部會計控制的必要性:

1、轉換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切實加強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客觀需要

內部會計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確保企業各項工作的正常進行和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要使企業產權關系明晰,保證權責明確,就必須建立和完善相應財產的核算、控制、保管等內部管理制度,明確資本保值增值的目標和責任,處理好受託經濟責任和利益分配關系。更為重要的是,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能夠協調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的利益沖突,使雙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從而保證現代企業制度的順利實施。依照現代企業理論,在公司制度下,所有者和經營者在經濟上的聯系表現為一種契約關系。對於所有者來說,其最關心的是其投入資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即實現資本保值、增值的目標,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必須有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作保證。對於經營者而言,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也是其履行受託經濟責任,實現企業目標的重要保證。通過建立健全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但能夠規范經營者的行為,而且能夠促使所有者建立一種科學合理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以調動經營者管理好企業、賺取利潤的積極性,從而促使現代企業平衡、穩定、協調地發展。

2、貫徹新《會計法》等法律法規,加強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必然要求

為進一步規范企業的會計核算行為和相關信息的披露,加強企業的會計控制,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我國已相繼頒布和實施了有關的會計行政法規、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准則,並對《會計法》進行了較大的修訂,新修訂的《會計法》明確要求各單位必須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建立建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以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可見,建立和實施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也是貫徹落實《會計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必然要求。

3、加入WTO後與國際慣例接軌、參與國際競爭的迫切需要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高度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速,我國企業面臨來自外部世界特別是跨國公司的激烈競爭,如何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如何以一種更積極的姿態參與到世界競爭的潮流中去,將是我國企業當前面臨的主要的問題和難題。這一經濟現實迫切要求企業必須盡快建立健全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提高經營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以便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並與國際慣例接軌。因此,從長遠發展和國際經驗來看,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也是一種必然選擇。

二、內部會計控制的目標和原則

內部會計控制的目標是一個企業財務會計工作努力的方向,並且是為有效實現組織目標而設置的。內部會計控制目標不僅是企業管理經濟活動、實施內部會計控制所要達到的標准,也是外部審計人員或社會中介機構評價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系統的重要依據。良好的內部會計控制必須設有明確的目標。

我國新頒布的《基本規范》中明確指出,內部會計控制應當達到以下基本目標:

1、規范單位會計行為,保證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企業的管理部門需要准確、可靠的財務會計信息,以便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作出正確的決策;股東、債權人及其他有關各方也需要可靠的財務會計信息以便進行正確的投資、借貸等決策。

2、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止並及時發現、糾正錯誤及舞弊行為,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如果沒有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企業的各項實物資產就可能被盜竊、受損或被濫用,有關的會計憑證、賬簿記錄和統計計量等非實物資產也可能遭到破壞或毀損。因此,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制約企業財產物資的采購、檢驗、計量與記錄、入庫、保管、維修、領用、發運和報廢等各個環節,有效地制止浪費,防止各種貪污舞弊行為,從而保證財產物資及相關記錄的安全性與完整性。

3、確保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單位內部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規是企業經營活動的依據。管理當局制定的企業經營方針、計劃等是為了實現企業的目標。良好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就是要確保企業在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過程中,貫徹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各經濟發展時期與階段的方針和政策以及在此基礎上所建立的企業的經營方針與計劃,保證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現代企業在建立和設計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框架時必須遵循和依據的客觀規律和基本法則,稱為內部會計控制的基本原則,它也是外部審計人員判斷被審計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設計狀況的基本依據。企業在建立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時應當遵循以下原則:第一,合法性原則。即各單位制定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應當符合並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第二,適應性原則。即各單位制定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應當體現本單位的生產經營、業務管理的特點和要求。第三,規范性原則,即各單位制定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應當全面規範本單位的各項會計工作,要符合並體現會計科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並能規范會計事務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的工作,不能顧此失彼。第四,科學性原則。制定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必須科學合理,以使所制定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便於操作和執行;必須利於控制和檢查,有了解控制制度執行情況的手段和途徑;同時要根據執行情況和管理需要不斷完善,以保證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更加適應管理需要。

三、內部會計控制的內容

《會計法》對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內容作出了原則性的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會計事項相關人員的職責許可權應當明確。為了有效控制、控制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按照規定的程序、要求進行,明確責任,防止差錯和舞弊,保證經濟業務的順利進行,保證會計資料質量,必須明確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相關人員的職責許可權。具體要求是:第一,經濟業務事項、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記賬人員的職責許可權應當明確,做到職權明確,程序規范,責任清楚,避免因職責不清相互扯皮、推諉,甚至越權行事,造成管理失控。第二,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務保管人員要實行職務分離。職務分離是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防止因許可權集中、職務重疊而造成的貪污、舞弊和決策失誤。所以,法律要求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務保管人員實行職務分離。第三,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應當相互制約。相關人員之間相互制約與職務分離既有聯系也有區別。職務分離是相互制約的前提條件,但實行職務分離並不表明就能夠相互制約,如果沒有賦予各職務崗位的人員相應的職權,就無法進行相互制約。因此,在明確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許可權時,不僅要考慮職務分離的要求,還要考慮上述職務崗位的人員之間能夠相互制約,將失誤、舞弊等問題控制到最低限度。

2、重大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程序應當明確。針對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高度等重大經濟業務事項活動中存在的盲目決策、程序混亂、管理失誤而給國家、單位和社會公眾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實際情況,《會計法》要求,各單位在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中,對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高度等經濟業務事項,既是各單位重大的經濟活動,也是非常重要的財務管理問題,決策和執行的程序不明確,缺乏有效的控制和控制,不僅影響國家、單位和社會公眾利益,也削弱財務會計管理職能,並影響會計秩序和會計資料質量。《會計法》對重要經濟業務事項決策和執行程序的要求,突出了兩點:一是決策和執行的程序應當明確,做到制度化、規范化;二是決策和執行的程序中應當體現決策人員與執行人員之間能夠相互控制、相互制約,既要防止許可權過於集中,也要防止政出多門、各行其是。

3、進行財產清查。財產清查,既是加強財產物資的一項重要制度,也是會計核算制度的一項重要制度。財產清查制度是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全面或部分地對各項財產物資進行實地盤點和對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債權債務進行清查核對的一種制度。通過財產清查,改善經營管理,保護財產的安全與完整;通過財產清查,可以確定各項財產的實存數,以便查明實存數與賬面數是否相符,並查明不符的原因和責任,制定改進措施,做到賬實相符,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原《會計法》第十三條規定:「各單位應當建立財產清查制度,保證賬簿記錄與實物相符。新的《會計法》則規定,各單位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中應當明確」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要求更明確、更具體,不僅要建立財產清查制度,而且要明確規定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組織程序,保證財產清查制度得以具體落實,也為有關管理部門控制檢查財產清查制度建立和執行情況提供可靠依據。

4、內部審計。內部審計既是內部控制的一個組成部分,又是內部控制的一種特殊形式。內部審計的內容十分廣泛,一般包括財務收支審計、合法性審計以及績效審計。在我國,已有不少單位設置了內部審計機構或內部審計人員,對會計工作實行控制和再控制。內部審計對會計資料的控制、審查、不僅是內部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的重要措施。根據內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我國會計工作實際情況,《會計法》規定,各單位應當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中明確「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以使內部審計機構或內部審計人員對會計資料的審計工作制度化、程序化。

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內容非常廣泛,不同經濟性質、管理基礎不一樣的單位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有不同的內容和要求。《會計法》只是從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要求出發,對各單位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提出了最基本的內容和要求,而不能理解為僅包括這些內容和要求。從內部控制和控制的基本原理看,建立良好的控制環境、人事任免中的利害關系迴避、重要崗位人員的定期輪崗、預算管理、業績考核與評價、風險分析、系統監測等,都是內部控制和控制的重要方面和有效手段。

四、內部會計控制的結構框架

內部會計監控機制體現了企業的管理水平與文化氛圍,有效的內部會計監控機制應包括健全的監控環境和嚴格有效的監控制度。

(一)、內部會計控制環境

內部會計控制環境是指建立、加強、削弱、影響會計政策、程序與工作效果的各個因素。從本質上來看,內部會計控制環境是一種文化和精神,是影響內部各成員、各環節制衡、接受和實施控制的自覺性和理性,反映著控制過程的各個方面,其內容主要包括監控意識、監控活動和監控信息。

1、監控意識。是指對內部會計監控的認識,特別是高級管理層對監控的認識程度和深度,這決定了內部會計監控環境的健全和監控措施的到位。

2、監控活動。是指對內部會計控制運行質量不斷進行修正、評價、控制的過程。對監控過程中發現的內部會計控制缺陷,應及時反饋給有關部門,重大事項應向最高管理層報告。

3、監控信息。是指對某一期間所披露的會計信息進行審查、核對,以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客觀地反映各項經濟活動,准確地揭示了各項經濟活動所包含的經濟內容。

(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內容主要包括內部會計管理體系、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財務處理程序制度、內部牽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額管理制度、計量驗收制度、財產清查制度、財務收支審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財務分析制度等。

1、內部會計工作管理制度。第一,要建立以管理會計為核心的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對財務、成本、資金的控制。第二,明確會計人員的崗位職責。會計人員是單位具體會計工作的操作者和執行者,其工作的態度將直接影響到會計的好壞。同時會計若不公平、公正地對會計人員進行統一管理,將導致會計人員對會計工作失職,不負責任,進而影響整個企業的經濟工作。因此,任何單位都應當根據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並結合本單位特點和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會計人員崗位職責。第三,實行內部領導控制管理責任制,提高內部會計控制的有效性。會計工作作為經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單位負責人支持會計工作,保證會計工作的依法進行,才能使本單位的會計活動在法律法規的范圍內開展活動並得到不斷完善,從而提高經濟效益並得到法律的保護。因此要發揮內部會計控制的有效性,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也應是落實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第一責任人,除了自身要遵法、守法外,還應積極支持和保障會計法賦予會計人員履行控制本企業經濟活動的職權。

2、內部會計檢查制度。內部會計制度最終是由人去執行的,再完善的制度,如果不能貫徹落實到工作中,則是一紙空文,如同虛設,因此,企業應當重視對內部會計控制的控制檢查工作,應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檢查制度。會計檢查制度應主要包括會計工作檢查和會計信息質量檢查。

(1)會計工作檢查制度,是根據企業制定的會計工作制度來對會計工作的過程、事後進行評價的一項檢查工作。各種會計檢查除檢查制度規定的必查項目外,應加強對下列內容的檢查:第一,重要崗位人員配備、動態考察和定期輪崗情況。第二,會計賬簿是否合法、規范,有無賬外賬。第三,會計業務處理規范化情況。第四,授權制度執行情況。第五,重要物品的保管、使用、交接、作廢銷毀及賬務核算情況。第六,貨幣資金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第七,事後稽核工作開展情況是否按規定設置稽核崗位,稽核工作是否及時全面,差錯事故處理是否合法。第八,對會計主管控制制度執行情況。

(2)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制度,是對企業某一期間所發生的會計數據及提供這些數據的載體進行檢查、核對、糾錯,以使會計信息產品為滿足規定或潛在需要而必須具備的那些特徵和特性要求,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准確及合法性,應重點對以下事項進行檢查:第一,進行會計核算的數據是否正確,會計核算方法是否正確,是否符合相關的制度規定。第二,會計憑證是否合法,賬賬、賬實、賬證是否一致。第三,會計科目使用是否合理,賬戶管理是否嚴密,賬務記載是否真實。第四,會計報表披露的數據是否准確、真實有效。

3、資金控制制度。資金控制制度是企業控制資金收支與保管的重要形式和方法,其目的在於保證資金收支的正確、有效與合法,實現增收節支,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消除資金收支與保管中的弊病,保證經營戰略的實施,是對內部會計控制有效的補充。

4、內部審計稽核管理制度。實行對法人代表負責的內部審計稽核管理制度,建立審計稽核委員會作為稽核系統的最高組織,直接對法人負責。充實稽核人員,不斷提高稽核人員素質。安排熟悉會計法規和制度規定,並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綜合分析能力的人員從事稽核工作,保證對其實施繼續教育和培訓,使其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能長期滿足稽核工作的需要。

5、風險預警制度。就是通過設置並觀察一些敏感性財務指標的變化,而對企業可能或將要面臨的財務危機事先進行預測預報的財務分析系統。既然是基於預報功能而非業已陷入危機狀態,因此相關的預警財務指標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的特徵:第一,必須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第二,應當屬於危機初步產生時的先兆性指標,而非業已陷入嚴重危機狀態時的結果性指標。第三,與危機生成過程的密切關聯性。就財務層面上看,誘發財務危機最為直接的原因,或是由於資源配置缺乏效率,或是由於對競爭應對不當及功能乏力,由此而導致了企業競爭的劣勢地位,未來現金流入能力低下;或是企業一味地追求銷售數量的增長,卻忽略了對銷售質量———現金流入的有效支持程度及其穩定可靠性與時間分布結構等的關注,由此導致企業陷入了過度經營狀態與現金支付能力匱乏的困境。這就要求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指標應當依託這一基本點加以把握。

6、風險責任會計制度。以權、責、利相統一的原則,把各個機構和部門劃分為責任中心,圍繞責任中心將會計信息與經濟責任、會計控制同業績考核相結合,明確規定各個部門、崗位的風險責任和相應處罰措施。

⑤ 急求「無形資產的會計核算畢業論文」~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1.當前資產評估期待解決的問題
2.對建設銀行實施績效審計內方法應用的研究
3.江門市內容部會計控制問題研究
4.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育教學相關問題研究
5.關於在少直供電所財務會計的實踐報告
6.合理利用財務杠桿優化企業資本結構
7.江蘇新河農用化工有限公司流動資金管理的調查報告
8.農村信用社財務管理問題的探討
9.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的選擇與構建
10.淺談商業銀行會計部位風險及對策
11.行政事業單位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對內部審計的影響及對
12.強化農村信用社內控建設積極防化金融風險
13.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舞弊調查報告
14.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對策的研究
15.如何通過稅務籌劃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21.17304545
16.談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及其內部控制
17.無形資產評估若干問題探討
18.應收賬款內部控制制度的探討
19.淺談網路會計及對會計假設的影響
20.中小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⑥ 如何寫會計論文題目是關於無形資產的研究

一、無形資產的概念
「無形資產」這一術語,在不同的學科,不同應用環境中,有不同的定義。我國《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中將無形資產定義為:「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1]此定義與國際會計准則第38號[2]的定義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國際會計准則將商譽排除在外,而我國會計准則則包括商譽。但國際會計准則第22號----企業合並[3]中,對商譽的會計處理作了規定,也就是說國際會計准則實際上也認為商譽是可以確認的,美國正在修訂中的無形資產准則則將商譽作為無形資產的一種。 我國《資產評估准則--無形資產》中將無形資產定義為:「特定主體控制的,不具有實物形態,對生產經營長期發揮作用且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4]並且也將商譽作為無形資產的一種。《國際評估准則--國際評估指南四--無形資產》中的無形資產定義為:「無形資產是以其經濟特性而顯示其存在的一種資產,無形資產無具體的物理形態,但為其擁有者獲取了權益和特權,而且通常為其擁有者帶來收益。」[5]它也將商譽列作無形資產的一種。
在會計准則中,主要從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角度來界定無形資產。一般認為財務會計報告應提供會計主體各項資產的可用資源的信息,那麼,對無形資產這一特定資產進行單獨計價就是必須的。但是,由於無形資產的未來效益有極大的不確定性,而且缺乏活躍的市場,則可行的計量屬性應是歷史成本,或是根據一般購買力變動進行調整後的成本。這就要求必須要有交易或事項的發生,並且每項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單獨辨認,所以會計上單獨確認的單項無形資產必須是可辨認的。對於商譽,只能在企業整體轉讓時,也就是有交易發生且成本可以可靠計量時才可能確認。這樣,在國際評估准則中明確提到的關系類無形資產,如工作人員的組合,與顧客的關系等則不能作為無形資產在會計上單獨確認。這種關系類的無形資產是非契約性的,短期存在的,難以控制的,我國從謹慎的角度出發,在資產評估准則中將無形資產限定在長期發揮作用的范圍內,會計准則將無形資產也限定為長期資產,可以說都將關系類無形資產排除在外。理論上講,資產的價值在於其未來的經濟利益,有形資產的取得成本可認為是對該資產未來經濟利益流入的現值的現時估計。無形資產尤其是自創無形資產,由於其取得支出是長期的、不易確指的,會計上只把一小部分認定為取得成本,因此,取得成本與其未來的經濟利益是弱相關的。而會計上又是以取得成本來計量無形資產的,很多情況下是低估了無形資產。因此,藉助於科學的無形資產評估,對會計確認的無形資產進行調整在理論上是必要的。
資產評估准則側重於強調無形資產的未來經濟利益,而並不注重其取得成本是否可確指。盡管評估無形資產有時可採用成本法,但一般認為成本與無形資產的價值在多數情況下是不相關的。資產評估准則對無形資產的定義更接近於其經濟學中的含義。在經濟方面而言,無形資產是某類價值的代表。這種價值是企業盈利的剩餘(即,所得利益超過其資本應得的利息及企業家應得的報酬的部分)。按照一定的利率折現後的現值。它強調的是無形資產能夠帶來超額收益,而不去區分它能否單獨辨認。
上述種種關於無形資產的闡釋,各有所側重,各自考慮本學科的特點,無所謂孰是孰非。從資產評估角度來說,有兩個主要問題需要解決:第一,什麼樣的經濟現象可以作為無形資產加以評估,也就是說資產評估中的無形資產應具備什麼屬性;第二,什麼樣的經濟現象能夠表明或顯示無形資產的價值,從而為評估無形資產的價值提供依據。

二、無形資產的屬性
(一)無形資產應是財產,應具有財產權利和責任
作為一項有財產權利的財產,應該是可以描述和確切辨認的,也就是說它應具有明顯的邊界。商譽在企業正常的經營中,無法單獨辨認,因此,是否把商譽作為無形資產尚存在爭議。
作為一項財產,其財產權利應能夠得到法律保護,也就是說財產所帶來的經濟利益能夠被企業所控制。從這一角度考慮,關系類無形資產不符合財產要求。雖然它可以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但這種經濟利益是無法控制的,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因為關系本身不受法律保護。資產評估對於無形資產帶來的經濟利益,是指它的預期未來利益,而不是指它的現實或過去的實際利益。這就要求企業能夠合法控制無形資產的未來經濟利益,而關系的未來不確定性很大,因此作為無形資產不是很合理。從評估風險角度來說,對那些不受法律保護的所謂無形資產進行評估也是不可取的。
作為目標無形資產不一定要擁有所有的法定財產權,如處置權。有些無形資產如政府給予的特許經營權,它所帶來的經濟利益是顯而易見的,並且能夠被企業所控制,受法律保護。但是這種權利卻不能任意轉讓。資產評估中對於能否作為目標無形資產,主要看它能否給企業帶來可以控制的預期經濟利益,不能因為無處置權而否定其作為目標無形資產的資格。會計上也並不要求擁有所有法定財產權利,才能作為企業的資產,它著眼於某項資產的風險和報酬是否被企業所控制。從這一點上看,資產評估與會計對資產的界定是基本相同的。
當然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一樣,其控制者也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如納稅、接受政府監管以及對無形資產給他人造成的損失承擔法律責任等。
(二)無形資產不具有實物形態
這是無形資產區別於有形資產的一個明顯特徵。有形資產應該有物質形式,具有可觸性和可視性,如你可以觸摸並看到廠房、設備、存貨等。但是無形資產的證明文件也是可觸、可視的,如你也可以觸摸並看到專利證書、特許經營權協議等;另一方面,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價值,實質上都來自其財產權利,而這種財產權利都是無形的。從形式上看,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區別並不明顯,要區分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應從本質上考察。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本質區別在於;有形資產的價值是由它的有形性質所創造的;而無形資產的價值是由它的無形性質所創造的,也就是說,有形資產的可觸的、有形的和可視的因素賦於其價值。有形資產的價值來自於它的物質特徵,盡管其財產權利是無形的,但它來源於其物質特性。而無形資產的價值或來自於某些權利如許可權、抵押權等,或來自於一些無形因素影響,如競爭優勢,獨一無二性等,這些無形資產的價值來源都是無形的。
正是由於無形資產價值來源於其無形特性,要想作為一種可確認的、受法律保護的財產,必須能夠提供無形資產存在的有形證明。有些無形影響因素如神秘性,市場潛力等對企業來說是有價值的,但它們並不能作為無形資產,它們缺乏有效的有形證明。它們的價值是隨著與之相聯系的特定財產而產生的,這一特定財產可以是無形資產,也可以是有形資產。
(三)無形資產應該是在可確認的時間內或作為可確認事件的結果而產生或存在的,同時也應該在可確認的時間內作為可確認事件的結果而被破壞或終止
同其他資產一樣,無形資產是在某一特定時刻產生的,也許此前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醞釀才得以創造和開發出來。這樣就需要提供證明無形資產產生的依據,往往這一依據是它的有形證明文件。也就是說,一種存在狀態,如果沒有能夠證明其產生或存在的可辨認證明,則不能作為無形資產。
同它在特定的時刻產生一樣,無形資產也應該在某一特定的日期消亡。有的無形資產有確切的有效期,則它將在有效期滿消亡;有的無形資產並無確切的有效期限,並不能在開始時就清楚它的確切消亡時間,但它將在某一特定時刻消亡是勿庸置疑的。認識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的有限性對於資產評估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在評估其價值時應充分考慮其貶值的程度和可使用的程度。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的有限性,也為會計上對無形資產的攤銷提供了依據。

三、無形資產價值的表明或顯示
無形資產具有經濟價值的表現之一,是它本身能夠帶來可計量的經濟利益。這種經濟利益可以表現為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或提高管理效率等。有時這種經濟利益的量化較為困難,但它必須能夠量化。如果直接量化不可行,可以採用間接方法,如可以通過把使用目標無形資產時產生的經濟利益與該無形資產不存在時的經濟利益相比較來計量該無形資產的價值。如果無法量化其價值,則無論是資產評估還是會計都不能將其確認。有必要區分一下無形資產的經濟存在形式和它的經濟價值,作為目標無形資產僅僅具有經濟存在形式是不夠的,它還必須具有經濟價值,二者缺一不可。如一個企業設計了一個商標並將其注冊,則它已具備商標權的經濟存在形式,但如果企業將其永遠鎖在抽屜,而不準備用於任何目的,則它不具有經濟價值,當然它就不能作為目標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具有經濟價值的另一種表現是,能夠潛在地增加與之相聯系的其他資產的價值。也就是說如果將目標無形資產加入到一個資產組合中,它能夠產生積極影響。無形資產本身可以產生經濟價值,如出租無形資產的收益;有時,無形資產需要藉助一些有形資產才能實現或充分實現其經濟價值,但不論哪種形式來實現,都可說明無形資產是具有價值的。
無形資產領域的爭論很激烈,認識差異較大。筆者認為,作為目標無形資產,具備合法的經濟存在形式並且具有可量化的經濟價值這一點應該是必須的。

⑦ 無形資產會計問題研究論文,要真實案例

知識經濟具有許多不同於工業經濟的特點,隨著它的到來,如同一個國家經濟的增長愈來愈依賴於科技的進步一樣,企業的進步也愈來愈依賴於所擁有的無形資產,實物資產的作用已退居第二。無形資產的豐富程度和質量高低事關企業的存亡興衰,因此無形資產的概念必須明確,計量范圍必須擴大。只有更廣泛、更客觀、更准確地計量無形資產,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才能有利於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企業及政府管理部門等的科學決策。探討知識經濟下無形資產會計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其問題進行一些粗淺分析。
一、無形資產的地位變化及其確認條件
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無形資產貿易增長更為迅速,地位更加突出。與此同時,無形資產價值在企業中所佔比重,正在不斷上升,有的已佔絕大部分。在20世紀7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中企業無形資產所佔比重約為20%,90年代則上升到30%以上,依靠科技進步所提高的勞動生產率的比重,已從20世紀初的5%~20%增加到目前的70%~90%。 近幾年國際貿易中,以技術貿易為代表的無形資產貿易迅速增長,年平均增長速度大大超過其它商品貿易的增長速度。各國技術貿易總額1964年為27億美元,1974年為110億美元,80年代中期為400億美元,1993年則高達1500億美元,這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而在我國,如北京愛特信互聯網技術公司(搜狐網頁)無形資產含量就佔80%以上。由此可見,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重要。無形資產既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又是對外投資的重要方式,也是增強企業技術經濟實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但是,由於現有規范中缺乏對無形資產予以會計確認的具體標准,因此,各企業對無形資產的認定顯得比較混亂。根據《企業會計准則》(財政部,1993)第三章第三十一條的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而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等。」從表面上看,這一主要以列舉方式定義的無形資產似乎一目瞭然,但目前公司的實際披露狀況卻似乎正好相反。一方面,在我國傳統會計中,無形資產雖有所反映,卻一般只有7~8項,許多無形資產價值十分巨大,例如服務品牌,企業品牌等,卻未能納入會計核算范圍,足見傳統會計無形資產確認范圍之狹窄;而另一方面,據有關統計,上市公司列示的無形資產具體名目累計已達百種之多,而且,很多無形資產名稱在一定程度上已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難,如「鄉村會員證」、「電話選號」、「DOT」等。
因此,如何加強無形資產具體類別名稱的規范,已成為無形資產規范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之一。鑒於上述所指出的問題,無形資產核算的范圍應該得到明確限制,同時對無形資產具體構成項目的名稱應作出簡明而有效的統一規范。這里就產生一個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問題,即滿足什麼條件下的無形資產項目才能作為企業無形資產入賬。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發布的「無形資產原則公告」(草案)認為,只有滿足與該資產項目相聯系的未來經濟利益可能流入企業且已被證實有充足的資源,並能夠可靠地計量該資產項目的成本。我國會計准則的規定與之相似。據此,一般地認為只有外購或接受投資取得的無形資產才可以被確認為無形資產,而自創專利商譽等無形資產的開發研究成本則不予確認。但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則應當根據實際適當予以確認,這是因為根據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有關要求,如不確認這些無形資產,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偏離權責發生制的要求,諸如商譽等作為反映企業具有較高盈利能力的信息,若不及時提供,勢必不能滿足經營者正確報告受託責任的要求,也不能滿足與企業有利害關系的各方決策的需要。
二、關於無形資產計量方面的問題
技術進步所導致的企業生產函數中知識資本比重的不斷增加,因此,為了提供客觀、真實的無形資產價值,必須合理反映自創無形資產。自創無形資產計量,在理論上應包括在開發研究和持有期間的全部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費用支出,但在實際計量操作過程中形成了與有形資產不同的特徵:
首先,無形資產成本的弱配比性。知識性無形資產的取得需要經過較長的時間,存在著復雜的智力支付過程,其成果的取得往往帶有隨機性、偶然性和關聯性。由其負擔全部研究開發試驗等費用不甚合理,但要分別歸類分配也十分困難,導致其成果價值與其對應的成本缺乏配比性。
其次,無形資產成本的缺項性。現行會計制度規定,取得無形資產所支付的各項費用只有予以資本化後,方能計入無形資產,而在一些知識性無形資產取得的前期開發、培訓、試驗等費用因無法資本化,難以進行成本計量,不能計入無形資產,導致不少無形資產被排除在外,這樣反映的無形資產就顯得支離破碎。
再次,無形資產成本的象徵性。由於上述的弱配比性、缺項性所決定了無形資產成本的外在形式只是具有象徵意義。例如商標權,其成本僅含有其注冊登記等相關費用,並非其全部費用。這樣就使得無形資產價值缺位,企業蒙受重大損失。正因為如此,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無形資產計量基礎逐漸由會計學家的投入價值轉變為經濟學家的產出價值。
正由於計量上存在的種種問題,導致有些被部分企業列為無形資產的項目在另外一些企業卻被當作了待攤費用或遞延資產,從而導致企業間無形資產信息缺乏可比性;有些企業把本該資本化的無形資產項目列為當期費用處理,從而致使企業的盈利能力得不到恰當表達,帳外無形資產趨多。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投資者對投資決策的正確評價。
要正確計量無形資產,可以考慮設置「無形資產研究開發成本」賬戶,該賬戶性質和用途同「生產成本」賬戶。自創無形資產時,先將無形資產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材料費用、直接參與開發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用、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租金、借款費用等,直接計入「無形資產研究開發成本」賬戶,待無形資產研究開發成功,將已計入「無形資產研究開發成本」賬戶的費用和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律師費等費用,作為無形資產的實際成本。若無形資產研究開發失敗,將已計入「無形資產研究開發成本」賬戶的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或進行追溯調整。
三、關於無形資產信息的披露
無形資產地位的急劇上升,使得無形資產信息對企業財務狀況的描述起著重要性的作用。因此無形資產信息的披露應該充分、公開、真實與科學,真實地反映無形資產的原始價值、攤銷價值和凈值的增減變化形態以及新創造價值的情況。但是目前的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都只規定對無形資產攤銷等採用直接沖減原始價值的處理方法,既不能完整反映無形資產原始價值的增減變化,也不能真正反映成本費用中的無形資產攤銷份額。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無形資產信息應通過資產負債表、損益表以及各種有關的附表及附註等形式予以披露。
1. 無形資產信息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披露。現行的資產負債表,在資產方設置「無形資產」項目,以價值形式反映企業無形資產的總存量。但這只是其凈值,從中看不出企業對無形資產的投資和在成本費用中所佔的份額,其披露是殘缺不全的,不充分的,不能滿足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管理及外界有關部門與人士對無形資產信息的要求,應該進行改進和採取必要的措施,使之能全面反映無形資產原始價值、累計攤銷價值和凈值。這可以通過增設「無形資產攤銷」科目並改革現行資產負債表有關無形資產的編制方法來實現。在報表中以三種價值形態分別列出,其關系如下:
無形資產原始價值-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無形資產凈值
2. 無形資產信息在損益表中的披露。目前通過損益表來反映無形資產所創造的效益,並不是直接而是間接反映的,故而不能從我國目前流行的多步式損益表中直接取得無形資產損益情況,例如對無形資產轉讓損益,只能通過其轉讓收入、支出,分別匯集到其它業務收入、其它業務支出科目中,通過損益表的其它業務利潤項目來反映。又如對於某些無形資產,如專有技術等,因為知識經濟時代高新尖技術的大量採用,技術革新而導致的提前廢止,在沖銷其凈值的同時增加營業外支出,在損益表中從營業外支出項目中加以反映。再如對應分攤的無形資產攤銷額,則通過損益表中的管理費用項目反映等等。這種間接反映無形資產損益情況的做法,顯然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無形資產經營管理的要求。其改革的出路有兩條,要麼改革現有損益表,使之能直接反映無形資產損益的情況;要麼通過設計無形資產收益計算表來進行直接披露。
3. 無形資產信息在有關附表中的披露。為了詳盡反映無形資產增減變化情況,可以設計編制「無形資產增減明細表」,主要項目應按類別反映企業所擁有的無形資產;按項目反映全部無形資產增減變化的動態,即年初余額、本年增加額、本年減少額、年末余額等。
企業根據內部管理與外部需要,也可以編制「無形資產收益計算表」 、「開發研究成本明細表」等等,作為正式報表的附表,與報表同時報送。
4. 無形資產信息在會計報表附註中的披露。盡管以上正式報表與其附表已經基本上能夠比較詳細地反映企業無形資產的各類信息,但不同企業無形資產的業務千差萬別,且數量繁多、交易頻繁、變化無常,在知識經濟時代更是如此;加上正式報表及其附表等只能提供簡單的定量信息,不少有關無形資產定性及其它信息無法給予詳盡反映,因此必須在相關的會計報表中以附註的形式加以披露。如應該在會計報表附註中列示有關R&D的詳細信息,至少也應該列明當年的管理費用中含有多少數額的R&D的詳細信息。
參考文獻:
1.於玉林.21世紀會計之光.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
2.呂勁松.無形資產會計.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2000.
3.蔡吉祥.無形資產. 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⑧ 淺談無形資產的管理的論文

無形資產在現代企業的重要性也顯得格外突出。 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無形資產對社會經濟進步的促進作用日益突出,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與此同時,它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將產生約束性的影響。 我國新的企業會計准則中對無形資產的定義是: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資產。 在理解無形資產這一概念時應首先明確無形資產對企業而言是一項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的長期資產。因此,在研究這一概念時,就應該從資產的含義入手。所謂資產,就是指:過去交易、事項形成並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且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那麼,無形資產作為一項資產,就必須滿足資產的定義並具有自身的特點。從資產的實質內容出發必須具備兩個特點:其一,預期內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其二,成本能可靠的計量。下面,就從這兩方面入手,分析無形資產自身的某些特點,談談無形資產的確認問題。 首先,預期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間接地增加流入企業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潛力。這種潛力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單獨的產生凈現金流入,而某些情況下則需要與其他資產結合起來才可能在將來直接或間接產生凈現金流入。在這定義的理解基礎上,無形資產無疑具有這種特徵。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全球化進程在進一步加劇,無形資產所形成的未來的凈現金流入將會逐年增加。一是從高新技術企業上看,企業技術的含量與日俱增,相應地所形成的無形資產的價值也會為企業帶來預期的經濟利益。

閱讀全文

與無形資產的內部會計控制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