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費用攤銷遞延所得稅資產

費用攤銷遞延所得稅資產

發布時間:2021-07-04 07:35:47

Ⅰ 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以及所得稅費用有什麼區別

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以及所得稅費用在行程原因、計算方式和所屬會計科目的項目上都有所不同。

1、形成原因不同

當期所得稅是從稅法角度計算的當期利潤,當期確認的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形成的原因更多是由於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之間存在的暫時性差異導致的。所得稅費用是用資產負債表中的利潤表的會計角度去計算的所得稅費用。

2、計算公式不同

當期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遞延所得稅=(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所得稅費用=當期應納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

3、所屬會計科目的項目不同

當期所得稅的科目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按照適用稅收法規的要求進行調整,計算出當期應納稅所得額。遞延所得稅應當按照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項目進行明細核算。所得稅費用的計算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Ⅱ 年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是否需要攤銷

應當轉回。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餘額大於其賬面余額的,應按其差額確認,借記「遞延所得版稅資產權」,貸記「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等科目;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餘額小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所得稅費用與應交所得稅額的差額就是暫時性差異的納稅影響額,記入「遞延稅款」賬戶,如果本期所得稅費用大於應付稅款,「遞延稅款」賬戶表示預提所得稅,即遞延所得稅負債;反之,記入「遞延稅款」賬戶的是待攤所得稅,即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稅款」賬戶的納稅影響額隨著暫時性差異的轉回而逐步轉銷。如果在此期間沒有新的暫時性差異發生,「遞延稅款」賬戶最後余額為零。

Ⅲ 什麼是遞延所得稅資產

所得稅會計一直是會計界研究的熱點,但是,很少有人從理論上揭示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的基本原理。本文試就此作初步探討。

一、關於所得稅性質

在過去幾十年中,我國會計制度一直是把所得稅作為企業利潤分配的一項內容來處理,而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及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的有關准則中,均是作為費用處理。1994年以來,隨著我國會計制度、稅收制度改革的深人,人們逐步認識到利潤分配是企業對稅後利潤的分配,其性質屬於所有者權益;而所得稅則是國家依法對企業純收益課征的稅收,它具有強制性、無償性,是企業的一項純支出,從性質上看屬於一種費用。為了與國際慣例接軌,還所得稅以本來面目,財政部在制定《所得稅會計處理規定》中改變了過去的做法,把所得稅作為費用處理。與一般費用相比,所得稅費用有其特殊性:①所得稅是一種宏觀費用支出。它直接構成國家財政收入的來源,是企業消耗社會資源等而應發生的支出,而不是企業為取得某種資產或收入而發生的支出。②所得稅是一種法定費用。它的發生額取決於國家的所得稅法,具有無償性、固定性和強制性,這與由股東大會決定的按股權比例分配的利潤不同。對所得稅性質的界定,不僅有利於企業管理者合理預測企業收益,而且有利於正確制定所得稅會計政策,報告有關所得稅的信息。

二.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的比較選擇

費用核算是企業會計的重要內容。企業要設置「所得稅」賬戶,核算應由本期負擔的所得稅費用。本期應交所得稅是按稅法規定計算的。由於稅法和會計制度的目標不同,所以對本期收入與費用的確定和確認的規定也不同,由此使會計利潤和應稅利潤可能產生差異。本期所得稅費用是按會計利潤還是按應稅利潤計算,對這一問題的不同選擇產生了不同的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
1.應付稅款法。這種方法要求所得稅費用按稅法計算,所得稅費用等於本期應交稅款。因為所得稅是因本期收益而發生的法定費用,與以後各個期間的收益無關,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理應由本期收益負擔。同時,此種方法按應稅利潤計算所得稅費用,使本期所得稅費用的發生額與本期應交稅款相同,計算方法簡單,易於掌握,而遞延稅款法按會計利潤計算本期所得稅費用,則納稅影響額要遞延到以後期間,由於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使其處理並不穩健。當然,應付稅款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在稅法和會計制度的規定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下,如存在大額超過稅法規定的工資費用、業務招待費等等,則會導致其計算出的所得稅費用與按會計制度計算的所得稅費用存在較大差額。
2.納稅影響法。納稅影響法認為,會計利潤和應稅利潤之間的差異可分解為永久性差異和暫時性差異。永久性差異是由於會計制度與稅法對收益、費用或損失的確認標准不同而形成的,這種差異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變化,也不會在以後期間轉回。所以,在核算中只能在本期確認永久性差異。暫時性差異是由於會計制度和稅法對收入、費用歸屬期間的規定不同而形成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暫時性差異會轉回,其對納稅的影響額也會隨之消除。所以,所得稅費用可以採用跨期攤提的方法,把稅法對本期所得稅費用和稅後利潤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在計算所得稅費用時,不必調整暫時性差異,只需在會計利潤基礎上調整永久性差異,再乘所得稅稅率即可。所得稅費用與應交所得稅額的差額就是暫時性差異的納稅影響額,記入「遞延稅款」賬戶,如果本期所得稅費用大於應付稅款,「遞延稅款」賬戶表示預提所得稅,即遞延所得稅負債;反之,記入「遞延稅款」賬戶的是待攤所得稅,即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稅款」賬戶的納稅影響額隨著暫時性差異的轉回而逐步轉銷。如果在此期間沒有新的暫時性差異發生,「遞延稅款」賬戶最後余額為零。由此看來,「遞延稅款」賬戶從結構和用途上看屬於跨期攤提賬戶,其目的是為了使所得稅費用的核算符合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採用待攤或預提的方法,把暫時性差異的納稅影響額作時間性調整。
所得稅是一種特殊費用,與一般費用的不同在於,遞延稅款的確認和攤銷,與暫時性差異的發生和轉回數額、時間及稅率有關。暫時性差異發生的時間、金額與轉回的時間、金額不一定相等,適用的稅率也可能發生變更,所以,在暫時性差異發生和轉回的時間內,「遞延稅款」賬戶的借方和貸方發生額不一定呈對稱分布。納稅影響法的兩種具體方法——遞延法和負債法,都主張在暫時性差異形成的期間確認其納稅影響額,當暫時性差異轉回時,轉銷相應的納稅影響額。其主要區別在於對稅率變動的反應不同。遞延法對暫時性差異的納稅影響額的確認,按照當期稅率計算,在暫時性差異轉回時,仍按原來發生時的稅率循序轉銷納稅影響額。遞延法強調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重視本期損益計量的客觀性。但是,這種處理方法在暫時性差異轉回且稅率發生變動之後的各期,損益表中計算所得稅的實際稅率,既不同於暫時性差異形成期間的歷史稅率,也不同於當期的法定稅率。而且,「遞延稅款」賬戶余額只有在未來稅率不變的情況下,才表示預付所得稅或應付所得稅。在未來稅率變動時,則不能表示預付所得稅或應付所得稅,只能以「所得稅借項」或「所得稅貸項」列示在資產負債表中,這對於資產負債表信息的正確使用是不利的。
負債法對暫時性差異的納稅影響額的確認,按照其轉回時的稅率計算,則可以克服遞延法的缺點。負債法要求在暫時性差異發生期間確認納稅影響額時,如果明確地知曉當期或以後期間的新稅率,應按暫時性差異乘新稅率計算納稅影響額,記入「遞延稅款」賬戶。如果不知道新稅率,則按當期法定稅率計算納稅影響額,在以後稅率變動時,既要按新稅率計算當期納稅影響額,還要按新稅率調整原來已確認的暫時性差異的納稅影響額。在暫時性差異轉回時,按當期法定稅率計算納稅影響額的轉銷額。在負債法下,只有在官方公布的稅率將在下一期間生效或稅率變動且須對以前確認的遞延稅款進行調整時,損益表中的實際稅率與當期法定稅率才不一致。這種處理方法賦予「遞延稅款」賬戶余額以資產或負債的意義,使資產負債表中的信息更具有相關性。雖然損益表中的所得稅費用有失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原則,但負債法畢竟比遞延法有所改進。

Ⅳ 遞延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資產和區別是什麼 急!!!謝謝

遞延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遞延資產是指本身沒有交換價值,不可轉讓,一經發生就已消耗,但能為企業創造未來收益,並能從未來收益的會計期間抵補的各項支出。

而遞延所得稅資產 是指未來預計可以用來抵稅的資產,遞延所得稅是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才會產生遞延稅款。 是根據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及適用稅率計算、影響(減少)未來期間應交所得稅的金額。

2、包括的范圍不同

遞延資產:一般指工業企業,生產的全部數量金額,包括未銷售、尚未形成收入的庫存;

而遞延所得稅資產為主營業務收入、和營業收入、還有其他業務收入的總和,有的流通企業總收入核算的是差價收入、即毛利。

3、計算方法不同

統計遞延資產一般納稅人企業需要提供編制的報表有: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申報表、增值稅銷售表(一)、增值稅進項表(二)、城建稅申報 表、教育附加申報表、地方教育附加申報表、企業所得稅申報表、印花稅申報表、

統計產品產量月報表、財務狀況月報表、出口貨物明細表、出口貨物匯總表、出口 貨物附表等。

而遞延所得稅資產需要根據憑證科目匯總表的數字進行填寫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的左方屬於資產類,分年初數和 期末數兩欄,年初數不變(本年的年初數就是 上年的年末數),

期末數:用上月期末數+本月科目匯總表的借方數-科目匯總表的貸方數,計算出填到相應的科目欄,註明:貨幣資金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存 貨包括:原材料、庫存商品、低質易耗品。

資產負債表的右方屬於負債和所有權益,分為年初數和期末數兩欄,年初數與左欄相同,期末數:用上月期末數+本月科目匯總表的貸方-本月 科目匯總表的借方,計算出填到相應的科目欄,註明:所有者權益=實收資本+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

4、核算基礎單位不同

核算基礎不同,遞延資產是以產業活動單位為基本核算單位,而遞延所得稅資產是以獨立核算單位作為基本核算單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遞延資產

網路-遞延所得稅資產

Ⅳ 怎樣算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呀請舉例說明

遞延所得稅資產計算公式如下:

遞延所得稅資產=利潤總額,即在所得稅完稅前的利潤。

遞延所得稅資產=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

遞延所得稅負債計算公式如下:

遞延所得稅負債=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期間費用-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銷 售費用-財務費用-管理費用-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產品稅前利潤=產品銷售收入-產品銷售成本-分攤後的銷售稅金及附加-分攤後的期間費用

產品銷售收入= 國內銷售收入+出口銷售收入

產品銷售成本是指與產品銷售收入相對應的銷售成本。

分攤後的銷售稅金及附加 = 企業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分攤比例(按照銷售額進行分攤)

分攤後的期間費用= 企業期間費用合計×分攤比例(按照銷售額進行分攤)

分攤比例(%)=該種產品銷售額/企業生產全部產品銷售額(包括該種產品)×100%。

(5)費用攤銷遞延所得稅資產擴展閱讀: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作用:

(一)制定安全生產發展規劃,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指標及控制體系;

(二)加強行業管理,修訂行業安全標准和規程;

(三)增加安全投入,扶持重點煤礦治理瓦斯等重大隱患;

(四)推動安全科技進步,落實資金;

(五)研究出台經濟政策,建立、完善經濟調控手段;

(六)加強教育培訓,規范煤礦招工和勞動管理;

(七)加快立法工作;

(八)建立安全生產激勵約束機制。

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作用: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完備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二)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產要求;

(三)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四)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考核合格;

(五)特種作業人員經有關業務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

(六)從業人員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

(七)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

(八)廠房、作業場所和安全設施、設備、工藝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和規程的要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遞延所得稅負債

網路-遞延所得稅資產

Ⅵ 遞延所得稅負責和遞延所得稅資產是怎樣產生的

舉個例子:
1、A公司去年會計上發生10萬元的虧損,預計今年能完全彌補此虧損,因此要計提遞延所得稅資產。
2、XX費用稅法規定在幾年內攤銷,與會計處理有差異,造成時間性差異,也要計提所得稅資產。

Ⅶ 關於裝修費攤銷的會計處理問題(遞延所得稅問題)

一般是年底確認抄。但襲就你的題干來分析:
稅法的計稅基礎是2000,會計是1000,那麼會計核算大於計稅基礎,表明今年所得稅要少交點,但將來要補上,所以形成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按25%來計算)
1000*25%=250
借:所得稅費用
25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250

Ⅷ 根據新會計准則,長期待攤費用轉入管理費用,那麼需要調整遞延所得稅資產嗎

借:管理費用100
貸:長期待攤費用10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100*25%
貸:所得稅費用25
後面根據攤銷期間和金額沖回。

Ⅸ 由於固定資產折舊方式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在其攤銷完前固定資產被出售,該如何處理

我曾經也會這個問題苦惱過,原值100萬,比如折舊1年後,比如說按折舊回10萬,但稅法承認20萬
借:所得稅答費用 2500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25000
出售後
借:固定資產清理 900000
累計折舊 100000
貸:固定資產 1000000
比如賣了1000000萬
這時
借:銀行存款 1000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000000
結轉
借:固定資產清理 100000
貸:營業外收入-資產處置收益
計提所得稅
借:所得稅負債 25000
所得稅費用 25000
貸:應交所得稅 50000
這個所得稅負債在這里被轉銷了

閱讀全文

與費用攤銷遞延所得稅資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