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自留山的林地使用費付給誰

自留山的林地使用費付給誰

發布時間:2021-07-03 21:35:17

Ⅰ 農村集體所有的自留山被政府徵用,土地補償費應該怎樣分配

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地補償費用的種類:

征地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和其它補償費。

1、土地補償費,是指因國家徵收土地對土地所有者在土地上的投入和收益造成損失的補償。

2、安置補助費,是指因國家徵收農民集體土地後,為了解決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的並取得生活來源的農業人口因失去土地造成的生活困難,而給予的補助費用。

3、青苗補償費,是指對徵收土地上生長的農作物,如水稻、小麥、玉米、蔬菜等造成損失所給予的補償費用。

4、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是對被徵收土地上的各種地上建築物、構建物,如房屋、水井、道路、管線、水渠等拆遷和恢復費用以及被徵收土地上林木的補償或者砍伐費用。

5、其它補償費,是指除了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之外的其他補償費用,即因徵收土地給征地的農民造成的其他方面的損失而支付的費用,如水利設施恢復費用、誤工費、搬遷費、基礎設施恢復費用等。

(1)自留山的林地使用費付給誰擴展閱讀:

征地補償標准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准、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准):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准。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政府徵收農民土地,應有合法項目,按照法定程序,給予被徵收人合理補償,先補償,再徵收,任何違反以上基本原則的徵收行為都屬於違法徵收。被徵收人可以拒絕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以申請信息公開,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方式爭取自己的合法權利。

參考資料:網路 土地補償費

Ⅱ 我家的自留山被國家徵用補償款歸我個人嗎

參考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徵收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Ⅲ 自留山地被徵收了,賠償款是否全部歸個人所有

歸農民集體所有。

宅基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是村集體依法無償劃撥給農民建房的,農民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宅基地被徵用的補償款,應當歸農民集體所有。

宅基地上的建築物,屬於個人財產。宅基地被徵用的補償款中,建築物的補償部分,應當歸個人所有。

《土地管理法》

第八條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十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

(3)自留山的林地使用費付給誰擴展閱讀:

1、根據《土地管理法》第47條的規定,征地補償有三大塊,即: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

2、對於這三項費用的分配:安置補助費、青苗費是直接支付給被征地人的,土地補償費給村集體。

3、但給村集體的土地補償費也不是就歸集體所有、被征地人一點都得不到了:土地補償費由村集體統一分配,具體如何分要經村民代表大會決定,但在分配時,或者是所有村民都有權平均分、然後由村裡給被征地人另行調配土地;

或者是多分配給被征地人一些款項作為補償、而沒有被征地的村民就少分或是不分給所征地的土地補償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Ⅳ 農村自留山的權屬和法規是什麼謝謝。我需要詳細的。

自留山屬集體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章《 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第八條規定:「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Ⅳ 自留山被徵收,應該得到哪些補償

1、「我去問我們當地的政府應得哪些補償,可就是得不到透明的答復!」:這是不合法的,你應當繼續找當地政府索要此次征地的補償方案的補償標准,如果不給,你可向政府的上一級政府申請行政復議或是直接向法院起訴當地政府。因為: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公告,並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作為被征地人,你有權知道征地方案和征地補償標准,政府必須按照法律規定進行公告,否則就是違法行政。

2、「我家的自留山被徵收後具體應得哪些補償?」:
(1)你已經知道根據《土地管理法》第47條的規定,征地補償有三大塊,即: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
(2)對於這三項費用的分配:安置補助費、青苗費是直接支付給被征地人的,土地補償費給村集體。
(3)但給村集體的土地補償費也不是就歸集體所有、被征地人一點都得不到了:土地補償費由村集體統一分配,具體如何分要經村民代表大會決定,但在分配時,或者是所有村民都有權平均分、然後由村裡給被征地人另行調配土地;或者是多分配給被征地人一些款項作為補償、而沒有被征地的村民就少分或是不分給所征地的土地補償費。

3、「我家分到的補償是不是比其他家的多一點?因為我們家以後就沒有自留山了!」:如果村裡不另行給你家再分其他自留山或自留地,就應多分給你家一些;如果不多分給你家、而是你家與其他村民分得同樣的份額:就應另行給你家調分自留山。你可以聯合其他同時被征地的人共同維權。

4、「這個安置補助費是怎麼一回事?錢是怎麼賠的?」:安置補助是在被征地上有房產或其他建築需要另行拆遷、安置時應給予的費用。

5、征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准、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都由省級政府確定,你可以查一下所在省的相關規定。

附:第四十七條 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
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Ⅵ 農村自留山的權屬和法規是什麼

自留山權屬:

農村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制前劃給農戶耕種的自留山,第二輪土地承包時已並入承包地的要一並計算承包地面積進行確權登記。

第二輪土地承包時來未列入承包地的,按實有地塊數量、面積、邊界、位置登記,徵求多數村民意見,可以納入這次承包土地一並確權,但必須在表冊、台帳和經營權證書上註明「自留地」。

總的來說是歸屬於國家,我們只是擁有土地的使用權。而且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自留山法規:

1、按土地管理法,農村房屋只能賣給本村符合申請住房條件的人。

2、按照土地承包經營法,你承包的自留地,未經村許可不得轉包。

3、按你們協議的意思是,你賣的宅基地和房屋,即使這個買賣合法,也僅指宅基地而言,不包括自留地。你相當於將自留地交與對方無償使用。你可以收回。

(6)自留山的林地使用費付給誰擴展閱讀:

自留山無法繼承: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條規定:「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集體所有。」

根據法律規定,公民使用的宅基地,所有權屬於國家或者集體;公民的自留山、自留地,所有權屬於集體。而國家及集體所有的土地是可以依法確定由個人使用的。

3、即公民對自留山、自留地、宅基地等,有依法使用的權利。因為遺產必須是公民個人合法擁有的財產,所以,公民是不能將自留山、自留地、宅基地作為遺產繼承的,而只享有使用權。

Ⅶ 山林的使用權問題

你好,按照《土地使用法》規定,土地使用有著嚴格的要求,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專格按照土地屬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從你字面上描述可以看出,你們親戚家的屬於集體所以,他擁有使用權。私人企業要徵收他山林地的土方,必須經過土地使用權人的同意,並付使用報酬,如果對方不願意給就無法使用。徵用和租用時不同概念,徵用時國家或國家機構為了實現國家政策徵用土地的,同樣是給錢的。不管是徵用還是租用,只是主體不一樣,但都是給錢的。這沒有什麼商量的餘地~

Ⅷ 自留山 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現行有效)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第四條 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
前款所稱農用地是指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建設用地是指建造建築物、構築物的土地,包括城鄉住宅和公共設施用地、工礦用地、交通水利設施用地、旅遊用地、軍事設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以外的土地。
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第五條 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負責全國土地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設置及其職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義務,並有權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提出檢舉和控告。

第十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第十九條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照下列原則編制:
(一)嚴格保護基本農田,控制非農業建設佔用農用地;
(二)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統籌安排各類、各區域用地;
(四)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續利用;
(五)佔用耕地與開發復墾耕地相平衡。

第二十條 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劃分土地利用區,明確土地用途。
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劃分土地利用區,根據土地使用條件,確定每一塊土地的用途,並予以公告。

第二十一條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行分級審批。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報國務院批准。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口在一百萬以上的城市以及國務院指定的城市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經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批准。
本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以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逐級上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中,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可以由省級人民政府授權的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一經批准,必須嚴格執行。

第三十四條 國家實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下列耕地應當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嚴格管理:
(一)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確定的糧、棉、油生產基地內的耕地;
(二)有良好的水利與水土保持設施的耕地,正在實施改造計劃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產田;
(三)蔬菜生產基地;
(四)農業科研、教學試驗田;
(五)國務院規定應當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的其他耕地。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定的基本農田應當占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基本農田保護區以鄉(鎮)為單位進行劃區定界,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第四十四條 建設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准。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批准。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
本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以外的建設項目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五條 徵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准:
(一)基本農田;
(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
(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
徵收前款規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備案。
徵收農用地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先行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其中,經國務院批准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許可權內批准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超過征地批准許可權的,應當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另行辦理征地審批。

第四十七條 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第四十八條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公告,並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第四十九條 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徵收土地的補償費用的收支狀況向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公布,接受監督。
禁止侵佔、挪用被徵收土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

第五十四條 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應當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設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
(一)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二)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三)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

《國務院關於溶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現行有效)

(三)嚴格執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各類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的,建設單位必須補充數量、質量相當的耕地,補充耕地的數量、質量實行按等級折算,防止佔多補少、占優補劣。不能自行補充的,必須按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耕地開墾費要列入專戶管理,不得減免和挪作他用。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也必須將補充耕地費用列入工程概算。

(十二)完善征地補償辦法。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採取切實措施,使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要保證依法足額和及時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依照現行法律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被征地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不足以支付因征地而導致無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批准增加安置補助費。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達到法定上限,尚不足以使被征地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當地人民政府可以用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予以補貼。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制訂並公布各市縣征地的統一年產值標准或區片綜合地價,征地補償做到同地同價,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必須將征地費用足額列入概算。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的補償費標准和移民安置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Ⅸ 為什麼《條例》明確自留地、自留山的林權不可用作抵押、轉讓

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和收入來源,是維護農民基本生存條件和社會穩定的必然要求。由於《土地管理法》第八條規定農村村民的自留地、自留山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分配給農民個人使用的少量的土地和山坡地或山嶺地。自留地、自留山長期歸農民使用,種植物歸農民個人所有,作為農民個人生活和收入的補充來源。因此《條例》第十三條規定自留地、自留山的林地使用權不得抵押、轉讓。

Ⅹ 自留山種稙林木國家給予什麼補助嗎

一、 關於「誰造誰有」的政策。關於「誰造誰有」的
有關政策規定。「誰造誰有」政策是國家林業發展的重要政策,也是我國建國以來始終貫徹的政策。但是因為各個時期的政策不同,「誰造誰有」也有不同的解釋。如六十年代,根據1961年《中共中央關於確定林權、保護山林和發展林業的若干問題的決定,(試行草案)》中提出:「人民公社化以來和今後新造的各種林木,都必須堅持『誰造誰有』」的原則。這個規定林業部已按照規定程序於1985年3月26日通知廢止。同時根據1981年3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保護森林發展林業若干問題的決定》規定,林木「誰造誰有」政策的適用前提是「社員在房前屋後、自留山和生產隊指定的其他地方種植的樹木,永遠歸社員個人所有,允許繼承。」。2003年《中共中央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提出「進一步和明確非公有制林業的法律地位,切實落實『誰造誰有,合造共有的政策」。
根據以上的規定,對林木「誰造誰有」政策的適用,一是農民的房前屋後,自留山造林;二是生產隊指定地點造林。但是由於各地對政策宣傳不夠,有的群眾未經村委會或組村民小組同意,已經造了林,並管護的很好。多年來,集體經濟組織又沒有制止。林改時應考慮實際,做好農民的工作,對個人在種植、管護等方面付出的勞動,要承認現實,尊重勞動成果,保護群眾造林積極性,實事求是地給與補償或根據本人意願優先承包給造林者,交納林地使用費。
二、自留山的有關政策
1、確定自留山的依據是什麼。 原則上講確定自留山的基本原則和依據是以是否有林權證和台帳為憑證。只要有林權證證明或台帳有記載是自留山的,就要按照自留山管理,享受自留山政策。對沒有林權證的,老百姓自己稱是自留山,但是沒有任何證件的,就要了解當地是否是在林業「四固定」及「林業三定」時期及換發全國統一林權證書時有沒有給老百姓發過林權證,如果本村組有的老百姓有,有的沒有,要認真了解情況,實事求是地解決,不能簡單處理。
2、自留山林地權屬問題。自留山的林地歸集體所有,使用權歸農民,而且是長期、無償使用,可以繼承,可以轉讓,但不準改變林地用途。
3、自留山的面積。過去劃定的自留山,社員已經造林並經營多年,要維持現狀,面積多一些,也要予以承認,不再調整。
4、自留山劃分前原有林木如何處理(指劃分當時的天
然林或者已栽植的人工林)。當時有協議的,按協議執行,沒有協議的歸個人所有。
5、自留山被收回問題有三種情況;一是限期收回的。
劃分時以作了明文規定,限定在幾年內造林,對不造林、不經營管護、不治理的限期收回,符合政策規定。二是在1998年以前已經收回的,由於國家沒有明確規定自留山不能收回,集體組織根據縣級以上政府文件規定收回的,就要承認現實,原則上不能再動了,要保持穩定,對自留山造林管護的很好的,根據有關文件被收回的,要給自留山經營者補償。三是在1998年以後收回的就違反了規定。因為1998年省政府下發了關於加強山區建設的若干意見(遼政發[1998]5號文件)明確規定自留山長期無償使用,可以繼承,可以轉讓。集體組織不得收回自留山。這是我省第一個關於自留山不得收回的文件,1999年省政府下發了《遼寧省林權登記換發工作方案》中「林業三定時劃給農民的自留山,應予以承認,並登記發證。這次登記發證前,已經調整的自留山,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認後,予以登記發證。今後自留山不得調整。」就是說,在1998年以後集體經濟組織不得收回自留山,收回的就違背了政策。省林業廳《關於林權登記發證工作有關幾個政策問題》(遼林字[1999]34號)文件對自留山的收回問題作了規定:「已經造林經營,管護得很好,鄉村由於各種因素

閱讀全文

與自留山的林地使用費付給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