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攤余成本跟初始成本有區別嗎公允價值通俗講是什麼意思
攤余成本就是未攤銷的成本,初始成本一已攤成本三=攤余成本
允許價值簡單的說就是市場價格
B. 在投資性房地產核算中成本模式和公允價值模式的定義是什麼
(一)成本模式
該模式要求企業對會計要素的記錄應以經濟業務發生時取得的成本為標准進行計量、計價。按照這一標准,資產的取得、耗費和轉換都應按照取得資產時的實際支出進行計量計價和記錄。採用此模式一方面是基於企業傳統的習慣性操作;另一方面,成本模式的初衷是:認為企業對外公布的資產負債表的目的不在於以市場價格表示企業資產的現狀,而在於通過資本投入與資產形成的對比來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這種對比需以成本計量為基礎。
(二)公允價值模式
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對公允價值的定義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當事人自願據以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我國《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中對公允價值的定義與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對公允價值的定義大體一致,准則規定,「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由此可見,公允價值最大的特點是來自於公平交易的市場,參與市場交易的理性雙方充分考慮了市場信息後達成共識的市場交易價格即為公允價值。
C.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既按攤余成本計量,又按公允價值計量,無法理解。攤余成本和公允價值有關系嗎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期末按照公允價值計量,但是在按照實際利率計算利息收入時,要採用攤余成本*實際利率來計算。
因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不影響攤余成本,所以在確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不等於攤余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是影響攤余成本的,因此在確認減值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攤余成本。
(3)公允價值和攤銷成本的區別擴展閱讀
演算法: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
1、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2、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3、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4、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5、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6、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1)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2)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 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本期計提的減值准備
(3)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4)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5)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D. 為什麼攤余成本計量和公允價值計量的減值的分錄寫起來有點小區別,背後原理是什麼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期末按照公允價值計量,但是在按照實際利率計算利息收入時,要採用攤余成本*實際利率來計算。
因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不影響攤余成本,所以在確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不等於攤余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是影響攤余成本的,因此在確認減值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攤余成本。
E. 能通俗說說賬面價值、入賬價值、公允價值、攤余成本的區別嗎
入賬價值就是取得資產時資產的入賬金額。
賬面原價一般是指資產的歷史成本。
賬面余額是指某個會計賬戶(科目)所有明細賬戶的余額匯總,即總賬戶余額。比如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包括成本、損益調整和其他權益變動等明細科目余額。
賬面價值是指賬面余額減去其備抵科目後的余額。備抵科目,一般是指累計折舊(攤銷)、資產減值准備等。
賬面凈值一般是針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而言的。賬面凈值等於賬面原價減去計提的累計折舊和累計攤銷的金額,它不扣除減值准備。
公允價值亦稱公允市價、公允價格。熟悉市場情況的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和自願的情況下所確定的價格,或無關聯的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一項資產可以被買賣或者一項負債可以被清償的成交價格。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場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購買企業對合並業務的記錄需要運用公允價值的信息。在實務中,通常由資產評估機構對被並企業的凈資產進行評估。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F. 成本模式下和公允價值模式下的折舊和攤銷問題
成本模式需要計提折舊和攤銷。
當月增加的房屋下月計提折舊
當月增加的土地當月計提攤銷
公允價值模式不需要計提折舊和攤銷。
希望對你有用
G. 成本模式和公允價值在用途轉換時的差異有哪些
成本模式和公允價值在用途轉換時的差異,就是折舊的核銷
公允價值體現市場價值,成本模式體現賬面余額。除了在計算遞延所得稅時需要按稅法規定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投資性房地產按公允價值模式後續計量的不計提折舊或攤銷,應當按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模式下沒有折舊攤銷,折舊攤銷是歷史成本計量屬性的產物。
H. 成本和公允價值的區別大嗎,看題是這兩個概念我都混了
成本就是購買時的價格,公允價值是在活躍的市場上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如購買投資性房地產時用100000元,過了一年這套房子在市場上價值200000元,這時候公允價值就是200000元。企業可以適當的引入公允價值作計量,但是引入公允價值後不允許再轉回成本計價
I. 如何理解金融資產的後續計量——攤余成本和公允價值
是這樣的.
第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務工具也是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在公允價值發生變動時,要確認公允價值的變動及資本公積,以攤余成本來計算,是為了合理的確認投資收益同時攤掉利息調整.
第二.持有至到期投資肯定是去跟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去比較,不可能跟公允去比較,這是金融資產減值准則規范了的,你看清楚題目,到底是持有至到期投資還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第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在公允價值下降得厲害的時候且預期未來一段時間不能轉回的時候確認資產減值損失,同時貸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同時轉出原已確認的資本公積.
以上.
J. 賬面價值,公允價值,成本之間的區別還有在不同金融資產中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嗎<br/>
賬面原價一般是指資產的歷史成本。
賬面余額是指某個會計賬戶(科目)所有明細賬戶的余額匯總,即總賬戶余額。比如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包括成本、損益調整和其他權益變動等明細科目余額。
賬面價值是指賬面余額減去其備抵科目後的余額。備抵科目,一般是指累計折舊(攤銷)、資產減值准備等。
賬面凈值一般是針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而言的。賬面凈值等於賬面原價減去計提的累計折舊和累計攤銷的金額,它不扣除減值准備。
(1)對固定資產來講:
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計提的累計折舊;
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
(2)對無形資產來講:
賬面價值=無形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累計攤銷;
賬面余額=無形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無形資產的攤余價值=無形資產原價-累計攤銷。
(3)對以成本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賬面原價=賬面余額
賬面凈值=賬面余額-累計折舊(攤銷)
賬面價值=賬面余額-累計折舊(攤銷)-減值准備
(4)對於長期股權投資,持有至到期投資:
賬面價值=賬面余額-計提的減值准備
(5)對於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賬面價值等於賬面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