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土地補償金和土地處罰款應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土地補償金看是租地還是買地,如是租地則借記「長期待攤費用」科目,如是買地則借記「無形資產」科目。支付的土地處罰金,視為違法經營的處罰性支出,應作為營業外支出。
Ⅱ 村民委員會開具的征地款及青苗補償款收據,能否做為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的入帳有效憑證
你好!村委會不屬於征地主體,是被征地主體。因此,開出的收取征地款收據的直接對方屬於版政府權,村委會和政府之間不存在繳稅,因此政府可以用村委會收據入賬。公司用地的土地使用權來源是政府供地,無形資產的合法票據是政府收取公司土地出讓金收據,不是村委會的收據。
Ⅲ 征地費\土地款入無形資產科目還是在建工程科目
土地款,征地費應計入無形資產;設計費是指廠房設備的設計嗎?如果版是應和機器設備、建廠權房所用水電費和員工工資計入在建工程;其他員工工資、日用水電費、因當期有銷售收入應計入當期營業費用,如果當期沒有收入且開辦公司所用招待費等數額較大應計入待攤費用--開辦費。
Ⅳ 企業購土地使用權時對地上物進行賠償是否應該計入無形資產原值應在實際賠償時計還是取得使用權時計
按照企業會來計准則,土地源使用權確認為無形資產;地上建築物計入在建工程一般企業已開發土地的土地使用權,應按所開發的各個工程項目的佔地面積和預計使用期限,計算確定各個工程項目應分攤的金額,在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轉入工程項目。工程項目指可作為單項固定資產入賬核算的建設項目。
所以,企業購土地使用權時對地上物進行賠償不應該計入無形資產原值。
Ⅳ 征地補償,青苗補償等費用是否可以轉為無形資產
征地補償,青苗補償等費用是取得土地使用權付出的成本,而土地使用權是無形資產。征地補償、清苗補償不能單獨形成無形資產。
Ⅵ 付給農民的土地補償款如何做會計分錄!
首付款只能暫時掛預付賬款。待到相關產權手續辦理後再依據企業性質轉不同科目。
准備在土地上建廠房自用的——轉在建工程——轉固定資產屬於企業投資性質的——轉投資性房地產企業為房產開發公司類型的——轉存貨-土地儲備。
購買的土地首付款: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
繳納相關稅費(如土地稅、契稅)時:
借:管理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契稅、土地稅
(6)土地補償款可以計入無形資產么擴展閱讀: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
第十二條 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購買無形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無形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除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應予資本化的以外,應當在信用期間內計入當期損益。
第十三條 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其成本包括自滿足本准則第四條和第九條規定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支出總額,但是對於以前期間已經費用化的支出不再調整。
第十四條 投資者投入無形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Ⅶ 那支付的這筆征地及地上附著物補償款該如何記賬是計入無形資產還是
計入「無形資產---土地」科目
Ⅷ 土地補償費是固定資產還是無形資產,按固定資產這就還是無形資產攤銷場地使用權是什麼,按無形資產攤銷
土地補償費是一次性復費用,應該制記入支出類科目
場地使用權是中外合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依法使用中國某些特定區域國有土地的權利。土地使用權的一種。主體是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國獨資企業;客體主要是中國對外開放區、經濟開發區、經濟特區的國有土地。使用單位須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才能取得。期限依不同用途分別按國家有關標准確定。使用單位須交納土地使用費。可作為中方合營者的投資股份。
Ⅸ 土地補償費應做什麼會計科目
計入取得土地的成本。
《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規定:第十二條 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第五十六條企業的各項資產,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存貨等,以歷史成本為計稅基礎。
前款所稱歷史成本,是指企業取得該項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支出。
第六十六條無形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一)外購的無形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依據上述規定,公司支付的原土地上建築物的補償費是應該計入取得土地的成本。
Ⅹ 請問,土地補償費應做什麼會計科目
所謂土來地補償費,即國家在實施徵收源集體所有的土地時,對喪失土地利益的集體經濟組織依據法定標准一次性給予相應數額的補償費用。
最新會計准則的規定
《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3號》規定,企業因城鎮整體規劃、庫區建設、棚戶區改造、沉陷區治理等公共利益進行搬遷,收到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應作為專項應付款處理。其中,屬於對企業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損失、有關費用性支出、停工損失及搬遷後擬新建資產進行補償的,應自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並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轉入遞延收益的金額後有結余的,作為資本公積處理。企業收到除上述規定之外的搬遷補償款,應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等會計准則進行處理。也就是說,企業只有取得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才需要先通過專項應付款核算,再由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和資本公積;企業從其他來源取得的搬遷補償費不通過專項應付款核算,而應按照轉讓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