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無形資產的成本不具有___
、弱對應性
⑵ 弱對應性什麼意思
自卑心理
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受傷了,我是受害者,你們都得讓著我」、「這方面我就是弱,做不好是應該的,你們有本事的人應該體諒我」……這就是典型「弱者心態」的表現。
有弱者心態的人往往有極深的自卑心理,他們認定自己是社會的弱者,但是又不想、也不敢去改變。他們敵視「強者」,同時又以消極的言語中傷和他們一樣的「弱者」。
心理學上,「弱者心態」可以用「合理化」的概念來解釋。「合理化」是指當對自己的境況不滿意或被他人瞧不起時,我們會趨向於把自己的不幸、失敗、落魄歸罪於對方,以「合理的借口」這種外歸因的方式來獲得內心平衡或精神慰藉。例如,當我們自己完不成某個任務時,心裡會想:「換了是你,你照樣也完不成!」看到別人陞官發財,自己還原地踏步,就會說:「他肯定是有關系才能夠平步青雲!」
缺乏自信
弱者心態,不僅會對自身和他人作出不公正的評價,還會導致一種普遍的「國民性弱者心態」,最明顯的就是國人對自己文化和產品的不自信,如去日本搶馬桶蓋、去歐洲搶名牌包等
醜化對手
我們會看到一些弱者,他們總是不停地抱怨:今天抱怨鄰居在他家窗前搭了個棚子,擋住他家的陽光;明天又抱怨鄰居晚上大放音樂,搞得他晚上無法入睡。他們在背後不停地向別人述說鄰人的壞話,一有機會就醜化和貶低鄰人,試圖通過醜化鄰人來讓自己窩在心裡的悶氣能夠發泄一下。
⑶ 什麼是無形資產如何評估價值
無形資產評估方法有成本法、市場法、收益法三種。評估方法直接關繫到內評估結果。
成本法
成本法是計算容替代或重建某類無形資產所需的成本。適用於能被替代的無形資產的價值計算,也可估算因無形資產使生產成本下降,原材料消耗減少或價格降低,浪費減少和更有效利用設備等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從而評估出這部分無形資產的價值。
市場價值法
市場法又稱市場價值法。根據市場交易確定無形資產的價值,適用於專利、商標和版權等,一般是根據交易雙方達成的協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計算上述無形資產的許可使用費。
收益法
此法是根據無形資產的經濟利益或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算無形資產價值。諸如商譽、特許代理等。此法關鍵是如何確定適當的折現率或資本化率。
⑷ 無形資產具有可辨認性的兩個條件不理解,誰可以舉例子嗎
比如說商標,這就是公司的無形資產,而且可以辨認那個商標是我回公司的。我對它有什麼使答用權力等,能給公司帶來收益但沒有具體實物。
第一條: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單獨用於出售或轉讓等。
一個公司可以注冊、收購很多商標,比如說美的集團,它下面有美的電器,還有小天鵝電器。美的集團有權力單獨出售或轉讓小天鵝這個品牌。
第二條:比如說加多寶使用王老吉商標。王老吉商標不是加多寶自有的,是通過定合同而獲取的使用權力,加多寶在使用王老吉商標的這段時間里,王老吉就是加多寶的無形資產。
我 這樣說你能理解嗎?這可不是廣告貼,是為了讓你更好的理解,如果對你不幫助,望及時採納
⑸ 無形資產里的可辨認性是什麼意思啊
2、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 商譽的存在無法與企業自身分離,不具有可辨認性,不屬於本章所指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⑹ 舉例說明收益法的計算原理(是關於無形資產評估的)
第一節無形資產評估的特點
一、無形資產及其分類
(一)無形資產的特點
無形資產是指特定主體所控制的,不具有實物形態。對生產經營長期發揮作用且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特點:
1、無形資產具有流動性,並且有效期較長。
2、無形資產沒有物質實體,但未來收益較大。權力只是無形資產的一部分,並非都是無形資產。
3、無形資產單獨不能獲得收益,它必須附著於有形資產。
(二)無形資產的分類
1、按企業取得無形資產的渠道,可分為企業自創(或自身擁有)的無形資產和外購的無形資產。
2、按有無法律保護,可以分為法定無形資產和收益性無形資產。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計算機軟體、集成電路布圖等屬於法定無形資產。(2005年4月考過多選)
3、按可辨識程度,可以分為可確指無形資產和不可確指無形資產。知識產權,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和版權。
二、影響無形資產評估價值的因素
(一)無形資產的成本:成本項目包括創造發明成本、法律保護成本、發行推廣成本等。
(二)機會成本:是指該項無形資產轉讓、投資、出售後失去市場和損失收益的大小。
(三)效益因素
一項無形資產,在社會、環境、制度允許的條件下,獲利能力越強,其評估值越高;獲利能力越弱,評估值越低。
(四)使用期限:應考慮法律保護期限。
(五)技術成熟程度:其開發程度越高,技術越成熟,運用該技術成果的風險性越小,評估值就會越高。
(六)轉讓內容因素
(七)國內外該種無形資產的發展趨勢、更新換代情況和速度
(八)市場供需狀況
(九)同行業同類無形資產的價格水平
第二節無形資產評估的程序與方法
一、無形資產評估的程序
(一)明確評估目的:1、市場上無形資產的轉讓;2、無形資產投資;3、股份制改造、清算資產;4、法律訴訟中作為訴訟標的;5、納稅需要;6、保險的需要及其他目的。
(二)鑒定無形資產:1、證明無形資產存在。(1)無形資產的先進性。(2)無形資產的適用性。(3)確定無形資產的歸屬是否為委託者所擁有。
2、確定無形資產種類。專利權、專有技術與商標權同屬於工業產權。
3、確定其有效期限。商標權,有的商標權歷史悠久,價值較高,有的商標則是越新越值錢。
(三)確定評估方法,搜集相關資料(四)整理和報告,做出評估結論
二、無形資產評估的收益法
無形資產轉讓和投資價格的評估,是指以無形資產作為投資手段或確認的轉讓對象所進行的評估,或者說,是將無形資產作為獲利能力進行的評估。
(一)無形資產功能性及其評估應考慮的因素
1、附著性。附著性是指無形資產往往附著於有形資產而發揮其固有功能。
2、共益性。有不同的主體同時共享(收益)。
3、積累性。作為知識產品的無形資產在生產經營中的作用,往往承上啟下,在一定范圍內發揮特定的作用。
4、替代性。
(二)無形資產評估中收益法的應用
無形資產轉讓的最低收費額由以下因素決定:
1、重置成本。
2、機會成本。無形資產最低收費額=重置成本凈值×轉讓成本分攤率+無形資產轉讓的機會成本
無形資產轉讓的機會成本=無形資產轉出的凈減收益+無形資產再開發凈增費用
(都用評估基準日的現值)
(三)無形資產收益額的確定
無形資產收益額=銷售收入(利潤)×銷售收入(利潤)分成率×(1-所得稅率)
收益額=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分成率×(1-所得稅率)
收益額=銷售利潤×銷售利潤分成率×(1-所得稅率)
銷售收入分成率=銷售利潤分成率×銷售利潤率
銷售利潤分成率=銷售收入分成率÷銷售利潤率
在資產轉讓實務上,一般是確定一定的銷售收入分成率,俗稱「抽頭」。
轉讓利潤分成率有多種方法,主要有:
1、邊際分析法。利潤分成率=∑追加利潤現值÷∑利潤總額現值(2006年4月考過選擇)
2、約當投資分成法。無形資產約當投資量=無形資產重置成本×(1+適用成本利潤率)
購買方約當投資量=購買方投入的總資產的重置成本×(1+適用成本利潤率)
(四)無形資產評估中折現率的確定
折現率一般包括無風險利率、風險報酬率和通貨膨脹率。
折現率的口徑應與無形資產評估中採用的收益額的口徑保持一致。
(五)無形資產收益期限的確定
無形資產收益期限也稱有效期限,是指無形資產發揮作用,並具有超額獲利能力的時間。
有效期限可以按照以下方法確定:
第一,法律或合同、企業申請書分別規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可按照法定有效期限與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則確定。
第二,法律無規定有效期,企業合同或企業申請書中規定有受益年限,可按照受益年限確定。
第三,法律和企業合同或申請書均未規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預計受益期限確定。預計受益期限可以採用統計分析或與同類資產比較得出。
三、無形資產評估的成本法
(一)無形資產成本特性1、不完整性。2、弱對應性。3、虛擬性。(象徵性)
(二)無形資產評估中成本法的應用
無形資產評估值=無形資產重置成本×成新率
1、自創無形資產重置成本的估算。
(1)財務核演算法。即按該無形資產實際發生的材料、工時消耗量,按現行價格和費用標准進行估算。
無形資產重置成本=∑(物質資料實際耗費量×現行價格)+∑(實耗工時×現行費用標准)
評估無形資產重置成本不是按現行消耗量而是按實際消耗量(歷史消耗量)來計算。
(2)市價調整法。
2、外購無形資產重置成本的估算。(1)市價類比法。(2)物價指數法。
3、無形資產成新率的估算。
無形資產的損耗(貶值)表現為功能性損耗(貶值)和經濟性損耗(貶值)。
(3)專家鑒定法。(4)剩餘經濟壽命預測法。
第三節專利權的評估
一、專利權的特點及評估目的
(一)專利權的特點。專利權一般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1、獨占性,也稱排他性。2、地域性。3、時間性。4、可轉讓性。
(二)專利權評估目的
專利權轉讓形式很多,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全權轉讓(所有權轉讓)和使用權轉讓。
1、使用期限。
(1)獨家使用權。只把技術轉讓給某一特定買方,同時賣主自己不得在合同規定范圍使用該技術和銷售該技術生產產品。
(2)排他使用權。賣方自己保留使用權和產品銷售權。
(3)普通使用權。可以向多家買主轉讓技術,同時賣方自己也保留技術使用權和產品銷售權。(4)回饋轉讓權。
2、地域范圍。
3、時間期限。
4、法律和仲裁。
二、專利評估程序
(一)證明和鑒定專利權的存在
1、專利權的詳細使用說明(專利說明書)
2、產權界定資料,包括權利要求書、專利證書、有關法律性文件等
3、專家鑒定材料。專利檢索也是實施鑒定的重要環節。
(二)確定評估方法,搜索相關資料
1、技術狀況分析,包括技術先進性確認、技術成熟程度和壽命周期分析等。2、收益能力分析。3、市場分析。4、投資可行性分析。
(三)完成評估報告,並加以詳盡說明
1、專利技術成熟度。2、接受方可受度的分析。
三、專利權的評估方法
專利權主要採用的評估方法是收益法,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採用成本法。(一般不用市場法)
(一)收益法:包括專利權的收益額、折現率和獲利期限。
專利權的收益額是指直接由專利權帶來的預期收益。
1、直接測算專利技術超額收益。
將專利權劃分為收入增長型專利和費用節約型專利。
收入增長型專利是指專利權應用於生產經營過程,能夠使得生產產品的銷售收入大幅度增加。
增加原因在於:⑴單價上升,銷量增加;⑵單價不變,銷量增加。
R=[(P2-P1)Q](1-T)
R=[(Q2-Q1)(P-C)](1-T)
費用節約型的專利,是指專利權的應用,使得生產產品中的成本費用降低,從而形成超額收益。R=[(C1-C2)Q](1-T)
2、採用利潤分成率測算專利技術收益額,即以專利技術投資產生的收益為基礎,按一定比例(利潤分成率)分成確定專利技術的收益。
評估分析和計算過程如下:(1)評估對象和評估目的。(2)專利技術鑒定。(3)評估方法選擇。(4)判斷確定評估參數。(5)計算評估值。(二)成本法
自創專利技術的成本一般由下列因素構成:1、研製成本。(1)直接成本。(2)間接成本。2、交易成本。
評估分析和計算過程如下:(1)確定評估對象。(2)技術功能鑒定。(3)評估方法選擇。(4)各項評估參數的估算。(5)計算評估值,做出結論。
第四節專有技術的評估
一、專有技術的特點
專有技術,又稱非專利技術、技術秘密,是指未經公開、未申請專利的知識和技巧。
特點:1、實用性。2、新穎性。3、價值性。4、保密性。
專有技術與專利技術的區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專有技術具有保密性,而專利技術則是在《專利法》規定范圍內公開的。
2、專有技術的內容範圍很廣,比專利技術廣。
3、專利技術有明確的法律保護期限,專有技術沒有法律保護期限。
4、對專利技術的保護通常按《專利法》條文進行,對專有技術保護的法律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等。
二、影響專有技術評估值的因素分析
1、專有技術的使用期限。2、專有技術的預期獲利能力。3、分析專有技術的市場情況。4、專有技術的開發成本。
三、專有技術的評估方法
(一)運用成本法對專有技術評估
第一步,分析鑒定圖紙的使用狀況。第二步,估算圖紙的重置完全成本。第三步,估算圖紙的貶值。條件百分比(成新率)=(剩餘使用年限/總使用年限)×100%
第四步,估算這些圖紙的價值。
(二)運用收益法對專有技術評估
1、預測、計算未來收益。2、確定折現率。3、計算確定評估值。
第五節商標權的評估
一、商標評估對象的確認
(一)商標及其分類
商標是商品的標記,是商品生產者或經營者為了把自己的商品與他人的同類商品區別開來,在商品上使用的一種特殊標記。
按商標是否具有法律保護的專用權,可以分為注冊商標和未注冊商標。
(二)商標權及其特點
商標權是以申請注冊的時間先後為審批依據,而不以使用時間先後為審批依據。
商標權的價值是由商標所帶來的效益決定的。
二、商標權評估的程序
(一)明確評估目的
商標所有權轉讓的評估值高於商標權許可使用的評估值。
商標權評估情況一般包括:商標權作為投資作價入股;商標權許可使用;商標權轉讓;等等。
(二)向委託方收集有關資料
1、委託方概況(包括經營歷史、現狀)、經營業績(包括前三至五年財務報表)。
2、商標概況,包括商標注冊有關的法律性證件。(未經注冊的商標,即使能帶來經濟效益,其經濟價值也得不到承認。商標權一旦失效後,原商標所有人不再享有其專用權,也就不再具有經濟價值。)
3、商標產品的歷史、現狀與展望。
4、商標的廣告宣傳等情況。
5、委託方未來經營規劃。
6、未來財務數據預測。
7、相關產業政策、財稅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對其的影響。
(三)市場調研和分析
(四)確定評估方法,搜集確定有關指標
商標權評估較多採用收益法,但也不排斥採用市場法和成本法。
收益法評估商標權主要是分析確定收益額、折現率和收益期限三項指標。
(五)計算、分析,得出結論,完成評估報告
三、商標權評估方法(一)商標權轉讓的評估(二)商標權許可價值評估(商標使用權評估)
四、商標權評估案例分析
(一)商標及企業概況(二)評估依據(三)產品及市場狀況
(四)評估方法1、收益年限。2、折現率。3、超額收益。
(五)評估結果
第六節計算機軟體的評估
一、計算機軟體的特點
(一)計算機軟體的特點
在計算機軟體價值評估中,應關注計算機軟體所具有的獨創性(即原始性)、無形性、復制性及復雜性等特點。
1、軟體是由一個人或許多人共同完成的高強度智力勞動的結晶,是建立在知識、經驗和智慧基礎上的具有獨創性的產物。
2、軟體產品是無形的。
3、軟體產品的復制(批量生產)是極其簡單的。
4、軟體產品維護同硬體產品維護的含義有明顯差別。軟體幾乎不存在有形損耗,但存在無形損耗。
5、計算機軟體產品的品質可變彈性較大,產品創新的平均周期很短,從而使其價格的創新競爭成為主流競爭方式。
(二)計算機軟體的分類
1、按軟體功能劃分。
2、按軟體規模劃分。
3、按軟體的總體復雜程度劃分。
4、按軟體的可靠性劃分。
二、計算機軟體價值評估的特殊性
1、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軟體技術鑒定書是其價值評估的重要依據。
2、權屬關系必須要明晰。如計算機軟體登記證書、軟體產品登記證書、鑒定書、專利證書、海關備案公告、商標權證書等。
3、計算機軟體的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是評估中應予關注的核心內容。
4、計算機軟體價值評估有別於商譽與商標等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
5、計算機軟體評估一般是針對具體的軟體應用者、軟體的使用范圍、使用規模以及用途等加以評定估算。
三、計算機軟體價值評估方法
(一)收益法評估計算機軟體的步驟
1、確定評估基準日和評估目的。2、界定軟體的評估范圍。3、計算軟體的銷售收益。4、確定軟體的經濟壽命,預測壽命期內各年的收益。5、確定折現率。6、估算軟體價值。
(二)計算機軟體價值評估舉例
第七節商譽的評估
一、商譽及其特點
1、商譽不能離開企業而單獨存在,不能與企業的可確指資產分開出售。(不可確指資產)
2、商譽是多項因素作用形成的結果,但形成商譽的個別因素不能以任何方法單獨計價。
3、商譽本身不是一項單獨的、能產生受益的無形資產,而只是超過企業可確指的各單項資產價值之和的價值。
4、商譽是企業長期積累起來的一項價值。
二、商譽評估的方法
(一)割差法
商譽的評估值=企業整體資產評估值-企業的各單項資產評估價值之和(含可確指無形資產)
商譽的評估值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當商譽為負值時,是負商譽。
(二)超額收益法
可分為超額收益資本化價格法和超額收益折現法兩種具體方法。1、超額收益資本化價格法。2、超額收益折現法。逐年收益折現相加求和。
三、商譽評估需要委託者提供的資料
1、委託方概況。2、企業生產經營概況。3、企業員工人數、組成、文化素質與管理水平。4、委託方前5年的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5、委託方經營發展戰略。6、未來若干年(5~10年)財務預測。7、委託方所在行業競爭情況。8、營業外收入及支出的項目及其變化趨勢。9、國內同行業平均收益率。
四、商譽評估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商譽評估是在產權變動或經營主體變動時進行的。
2、不是所有企業中都有商譽,商譽之存在於那些長期具有超額收益的少數企業之中。
3、商譽評估必須堅持預期原則。
4、商譽價值形成既然是建立在企業預期超額收益基礎之上,因此,商譽評估值高低與企業中為形成商譽投入的費用和勞務沒有直接聯系。
5、商譽是由眾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但形成商譽的個別因素不能夠單獨計量的特徵。
6、企業負債與否、負債規模大小與企業商譽沒有直接關系。
7、商譽與商標是有區別的,二者反映兩個不同的價值內涵。
區別:(1)商譽是產品的標志,而商譽則是企業整體聲譽的體現。(2)商譽作為不可確指的無形資產,是與企業及其超額獲得能力結合在一起的不能脫離企業而單獨存在。商標則是可確指的無形資產,可以單獨存在,並可在原組織繼續存在的同時,轉讓給另一個組織。(3)商標可以轉讓其所有權,也可以轉讓其使用權。而商譽只有隨企業行為的發生實現其轉移可轉讓,沒有所有權與使用權之分。
8、商譽作為不可確指無形資產,是整個無形資產中除了可確指無形資產以外的部分。諸如客戶名單、銷售網路等應作為形成商譽的因素,只是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單獨評估處理而已。
9、商譽評估值是否入賬,如何入賬,盡管屬於會計計價的問題,不是評估本身的問題,但是與評估直接相關聯,有待於進一步研究。商譽只有在產權變動、企業主體變動時才顯現出來。
⑺ 無形資產評估的會計問題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在企業經濟活動中作用的不斷增大和地位的日益提高,將其作為會計要素予以確認和計量並納入企業會計體系中來已是大勢所趨。無論是建立新的知識會計體系以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需要,還是對現行的無形資產會計進行改造,均將對無形資產會計帶來新的問題、新的機遇和巨大沖擊,促使會計界人士去不斷地進行研究和探索,從而導致其發生革命性的變革。可以預計,隨著對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相關會計問題研究的不斷深入,一個全新的無形資產會計體系在不遠的將來必將呈現於世人的面前。 知識經濟條件下資源的投人主要是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具有無形化特徵。那麼此類資源是否均應納入無形資產的核算范圍,這是無形資產會計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智力資源是否應作為會計要素確認?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在智力資源開發利用方面的投入巨大,收益的取得和企業的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甚至關鍵取決於智力資源的投入及其作用的發揮。在這種情況下,將智力資源作為企業的資產予以確認,無論是從理論上或實務上來講,都將是順理成章之事。理論上,智力資源符合「資產是可能的未來經濟利益。它是特定個體從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所取得或加以控制的」(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第6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這一定義。實務中,有關企業智力資源的信息將成為一類極為重要的會計信息,對於信息使用者要做出的經濟決策來講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對智力資源作為會計要素予以確認,也是維護智力資源擁有者合法權益的必然要求。
(二)如何確認智力資源?作為一項無形資源,企業職工所擁有的智力是確認為無形資產,還是確認為其他資產,這主要取決於對人及其所擁有智力之間關系的認識。
從人與其所擁有智力的關系來看,顯然二者是無法分割的,不同人的智力往往是存在差異的,但智力又不能離開具體的人而單獨存在,人是智力的載體,所以人與智力是統一的,智力是從屬於人的。企業的職工(即人力資源)既不同於專利權等無形資產,也不同於債權和設備等資產,具有特殊性,將其歸入現有的任何一種資產要素恐怕都是不合適的。據此,將企業職工所擁有的智力作為人力資產這一與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具有同等地位的資產項目予以確認,可以說是較為適當的。
盡管如此,但企業所真正需要的不是那些擁有大眾化知識或智力的普普通通的人,而是那些以最新知識和先進技術武裝起來的人;企業所需要的不是人自身,而是他們所擁有的知識和智力 (歸根結底是智力)。企業投人的人力僅僅是投入資源的外在形式,其實質是他們所擁有的知識和智力。能為企業帶來更高效益的是企業傑出科技管理人才所擁有的知識和智力,人的智力具有取得未來收益的潛力,這種潛力的價值可以認為是資產。再者,人對知識的獲取和對智力的開發是有成本的。所以,智力資源符合資產的定義,將其作為智力資產單獨予以確認也不無道理。
從智力資源的無形化特徵來看,智力資源具有無形資產的基本特徵——無形性、收益性及在未來期間給企業帶來收益的高度不確定性。因此,可將企業職工所擁有的智力作為無形資產的一種予以確認。
無論將智力資源以人力資產予以確認,還是以智力資產單獨確認,或是將其作為無形資產的一種予以確認,都涉及到職工范圍的界定問題,即資產化的智力資源是以企業全部職工為確認范圍還是僅包括部分職工。顯然,能為企業創造高額收益的不是企業的一般職工而是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以全部職工為智力資源的確認范圍也將失去其原來的意義。
可見,智力資源的確認可有多種選擇。但最終的選擇,都要以正確界定它與無形資產的關系為前提。
(三)智力產品應不應該確認為資產?如何確認?智力資源被確認為資產的主要原因在於它具有為企業提供未來經濟利益的潛力,而這種潛力的發揮,往往需要與具體的物質技術條件和結合,並形成諸如專有技術、專利權、先進的管理經驗、設計方案和營銷網路等能增加企業收益的智力產品。
智力產品作為智力資源耗費使用的成果,其形成是以智力資源和其他資源的消耗為代價的,這些代價的總和即為智力產品成本。同時也不容否認,智力產品的使用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的經濟利益,具有經濟價值。所以智力產品也符合資產的定義,應確認為資產,這與目前對專利權、版權和專有技術等智力產品的處理也是一致的。
智力產品作為人們利用智力所創造的一類成果,在形式上具有無形性,在種類上具有多樣性,諸如產品設計方案、生產技術方案、先進的管理方式方法、高效的營銷網路和合理的企業組織結構等等。那麼對眾多知識產品的確認是應分別進行還是作為一個整體一起進行?分別進行時又該如何進行分類?這一方面取決於這些智力產品能否單獨辨認,另一方面又取決於為取得這些智力產品研發生的耗費及其未來收益能否可靠地予以計量。 知識經濟條件下資源投人的無形化特徵決定了無形資源的計量問題在未來會計計量中日益重要的地位,這種無形化特徵也必將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計量納入到無形資產的計量問題中來,而不管確認結果如何。
對於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來說,其計量問題正如自創商譽的確認問題一樣,是會計計量的難點,同時也是爭論的焦點。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計量的困難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企業為獲取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尤其是自創的或經營中逐步形成的)研發生的耗費難以辨認和計量。這主要表現在:(1)企業給予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勞動報酬及獎勵數額常常不能真實反映這些人所擁有的知識和智力的價值,也不能反映這些人在培養和成長過程中的成本;(2)列入確認范圍的人員界限劃分無明確的標准;(3)智力產品創造中發生的耗費常常很難與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耗費相區分,人為的分配又往往缺乏客觀的依據從而帶有主觀隨意性;(4)智力產品形成過程中智力資源的使用具有非消耗性。因而不存在智力資源消耗的計量問題。退一步講,即使可以計量其消耗,又該如何把握計量尺度以保證計量結果的可靠性呢?現行會計實務中,將研究費用直接計入當期費用而不是予以資本化、對企業的專有技術不予確認和對自創商譽不予確認等做法雖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也不能忽視對其入帳價值確定困難這一特殊因素。
其二,智力資源和智力資產的未來收益能力和期限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成本確定的困難並不意味著對其無法計量,在會計的發展歷史上,人們創造並使用了包括歷史成本、現時成本、可變現價值和現值在內的多種計量屬性,以便對會計要素依照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進行計量。資產的重要特性在於其未來的收益性,所以可根據其提供未來收益的能力確定其價值。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價值不在於其成本的高低,而在於其提供未來經濟利益的能力大小。因而,根據其未來提供收益或現金流量的現值作為入帳價值,應為理想的選擇。但如何對其產生的未來收益或現金流量的數額及期限進行確定,實在是包含了太多的不確定因素,這又大大地增加了計量的難度和計量結果的不可靠性。
其三,對於企業會計期末擁有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再計價困難。知識經濟條件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知識、新發明和新技術層出不窮,智力產品的種類不僅繁多,而且其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導致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價值易變性極大,今天對企業非常有用的生產技術可能會隨著新技術的出現而在後天變得一文不值。這種情況下,如何及時地反映企業擁有的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價值及其變動也將是會計工作面臨的一項新的課題。同時,由於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差異性大,計價時往往缺乏必要的參考依據,這又增大了其計量的難度。
鑒於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成本或價值計量中存在的諸多困難,對現行的計量方式和計量手段可能需要作革命性的變革,方能適應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計量的需要。
無形資產價值攤銷所面臨的問題
目前,人們對無形資產的價值攤銷問題已非議頗多,知識經濟條件下,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等無形資源納入會計核算的范圍又將使無形資產的價值攤銷問題雪上加霜。主要問題是,對於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這些非消耗性資源到底應不應該進行價值攤銷?如需攤銷,那麼,在不確定性情況下又該如何正確確定無形資產的攤銷期限?應採用何種方法進行價值攤銷?在知識經濟條件下,都需對這些問題解決找出相應的理論依據並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無形資產相關信息披露所面臨的問題
歸根結底,對於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等無形資源進行確認和計量,在於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鑒於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等無形資源在確認與計量方面所存在的諸多問題,將其納入現行的財務會計體系尚需做大量的工作,可謂任重而道遠。那麼,在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會計計量問題解決之前,該如何解決會計計量與信息需求之間的矛盾呢?
眾所周知,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是現代會計的重要目標,這種目標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變得更加重要。但對決策者有用的信息是多種多樣的,既包括數量信息,也包括非數量信息,數量信息既有價值信息,又有實物量信息。對於有關對象的量化問題進行絕對理解往往是片面的,量化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為決策者正確地進行決策提供相關的參考信息。數量信息是信息的一種形式,但並不是唯一的形式。對於難以量化的對象,只要將有關情況較完備的進行收集、分類和整理,並據以進行由此及彼和由表及裡的分析研究,洞悉其中所隱含的內在聯系及其發展變化的一般趨勢和規律,仍足以為決策者作出正確決策提供重要依據。況且,對於可以量化的對象,如果只提供死的數據而不考慮其活的情況,所起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對於企業所擁有的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會計計量固然非常重要,但由於目前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計量程序和手段,所以,採用實物計量和定性描述等手段提供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非價值信息,對於信息使用者可能更為重要,那麼,作為企業向外部傳輸信息的主要載體——財務報告,在財務報表附註中披露此類信息就至關重要。
有關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哪些方面信息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予以披露?應如何披露呢?對此類問題的研究,不管智力資源和智力產品的計量問題解決與否。都將會成為無形資產會計未來一定時期甚至相當長一段時期研究的重點。 隨著我國讓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企業改革的深入,企業的各項資產業務迅猛發展,出現了因資產轉讓、企業兼並、企業出售、企業聯營、股份經營、中外合資合作、企業清算、企業租賃等而發生的產權、經營權的變動;同時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商省、計算機軟體等無形資產在企業中所佔比例不斷增加,無形資產必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對無形資產價值的估算已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一、無形資產評估價值的特點
無形資產是有形資產的對稱,是指特定主體控制的不具有獨立實體,對生產經營與服務能持續發揮作用並能帶來經濟利益的一切經濟資源。由於它是無形的特殊資產,因此它的價值也有其自身的特點。
1.無形資產價值的弱對應性。無形資產的價值不同於有形資產的價值,具有特殊性、例外性。盡管有些無形資產的形成是可以進行成本核算的,如新技術的研製開發和新產品的研製往往要做成本記錄,但無形資產的生產成本在會計賬目上往往是不完整的。而且無形資產屬創造性勞動成果,成果的出現帶有較大的隨機性、偶然性和關聯性,常常是在一系列努力與失敗和投入與浪費後才取得的一些成果,而失敗的損失代價很難預計和確切量化,從而使無形資產的開發費用缺乏明確的對應性。
2.無形資產價值的虛擬性。由於無形資產價值具有弱對應性的特點,因此其評估值的准確性普遍低於有形資產的評估值,特別是一些無形資產的內涵已經遠遠超出了它的外在形式的含義,這時無形資產的成本只具有象徵意義。例如商標成本核算的是商標設計費、登記注冊費、廣告費等,而商標的內涵是指商品內在質量信譽,它包括了該商品使用的特種技術、配方和多年的經驗積累,此時商標形式本身所費的成本只具有象徵性或稱虛擬性。
3.無形資產具有增值性與貶值性。無形資產評估值的增值性,不僅僅表現為其交換價值貨幣旦有時間價值效應,即隨貸幣貶值、物價上漲其評估值會相應增加,更為重要的是其增值性源於收益能力和有效期。無形資產收益能力強,有效使用期和保持期長,對使用者的效益貢獻大,轉讓價格也會提高,評估值會更大;同時,無形資產的增值性還在於它具有共享性、共益性、可交換性。汗的無形資產可以同時多頭、多次轉讓。經濟和技術是發展的,隨著技術進步和經營管理現代化,技術經濟含量更高、功效更強大的無形資產的產生,會逐步或迅速地取代原有的可替代的無形資產,從而造成原有無形資產的貶值乃至被淘汰。從技術進步角度講,一般無形資產都有其生命周期的限制,從成熟期轉向衰退期甚至淘汰期就會有功能性貶值。
4.無形資產的價值構成不同於一般商品。無形資產是由復雜的腦力勞動創造的,由於凝結在無形資產內部的勞動旦較大,再加上無形資產的產生不能批量生產,而是個別的一次性生產,具有較大的探索性和風險性,常常是在經過一系列的失敗以後才取得的。因此,無形資產的價值不像有形資產那樣由凝結在其中的讓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而是由個別生產者在個別生產中所消耗的實際勞動時間來計量。無形資產同一般商品相同的構成要素都是W:C:V:M,但一般商品的情況是C:V:M,而無形資產特別是技術性無形資產的M通常大大高於C:V.
⑻ 畢業要寫論文 題目是無形資產的會計計量問題 誰能告訴我 無形資產的 國內外研究現狀 謝謝。
一、企業改制中的無形資產評估存在的問題
雖然無形資產的作用日益為人們接受,但無形資產的管理、計量、評估遠遠落後於人們對無形資產重要作用的認識。特別是對無形資產評估指標體系的認識,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由於無形資產的特殊性,特別是在確認和計量上的難度性,對無形資產的評估及其會計處理應當持有必要的謹慎和穩健的態度,其核心問題在於如何才能合理評估無形資產這一特殊資產的公允價值以反映在企業資產負債表中。應當說無形資產評估與無形資產會計處理是兩個緊密相聯的問題,對無形資產進行合理評估是進行無形資產會計處理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改制順利進行的必要保證。傳統經濟中發展而來的會計體系從穩健的角度出發,不傾向於將計量難度較大的無形資產反映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一般只將外購獲得的無形資產予以確認,並按其經濟壽命或一定期限進行攤銷,而對於企業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則將其開發費用在各期作為費用處理,即使該企業所創造的無形資產是企業的主要利潤來源。其結果導致企業大量寶貴的無形資產無法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企業財務報告中的凈資產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資產狀況,企業財務信息的相關性和真實性受到嚴重質疑。以美國為例:由於美國企業間購並現象較為普遍,尤以美國通用會計准則受到的抨擊最大。有關美國經濟界人士指出,在許多企業購並行為中購並方看重的是被購並企業所擁有的,但並沒有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的無形資產,而並不是看重企業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的有形資產,並以「在21世紀中採用20世紀30年代的財務報告模式」的評估,批判傳統會計制度對無形資產的忽視。國外經濟界、學者對會計制度中無形資產會計處理的質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固定資產資本化處理,無形資產的費用化處理;(2)無形資產的攤銷;(3)無形資產的確認。
二、企業改制中無形資產及評估的影響因素
無形資產是企業的重要經濟資源,是知識產權與工業產權相統一的結晶,是維持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支柱,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增值效能。據有關統計資料,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的無形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達35%,高科技企業則達60%-70%。它不僅能使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取得經濟效益,而且其自身價值也有巨大的增值作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生存發展,最終將體現於無形資產的競爭。無形資產對企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企業改制中無形資產及其確認。新企業會計准則中規定「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准:(1)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於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2)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新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2006)第十一條規定:「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但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無形資產評估包括商標、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商譽、營銷網路、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特許經營權、土地使用權、資源性資產、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無形資產價值及品牌評估等。
2.企業改制中無形資產價值的法律依據。從元形資產本身看,如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版權、計算機軟體等涉及的法律有《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等,這些法律對於保護相應的無形資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有利於企業維護其合法權益。如商標權評估後,在商標的侵權訴訟和行政保護中,可依據《商標法》對假冒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失進行量化並認定賠償額,不僅有利於為商標權人打假維權提供索賠依據,而且有利於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提高其知名度。但從與國際接軌的角度看,我國有關無形資產的法律、法規尚不能完全適應WTO的要求。wTO規定的無形資產除上面提到的還包括版權與鄰接權、地理標志權、工業品外觀設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未披露過的信息專有權(商業秘密)。而在我國的《憲法》中沒有關於知識產權的內容,其涉及評估的一些法律規定也只是包含在《公司法》、《證券法》、《擔保法》等法律當中。雖然《公司法》、《證券法》、《擔保法》等法律在無形資產評估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合資、聯營、兼並、拍賣、轉讓、無形資產抵押貸款等經濟活動,有利於企業認識自己品牌的價值,有利於被消費者所認可,但對其他類無形資產尚未制定特別法律或行政法規,嚴重滯後於當今實踐。
3.2001年9月1日起施行的《無形資產評估准則》作為資產評估行業規范,在企業改制中無形資產價值的確定應該遵循此項基本准則。《無形資產評估准則》是中注協擬定,財政部印發的規章制度性文件,其依據是國務院行政法規9l號令和《資產評估操作規范意見》。無形資產評估至今尚未立法。使得評估的法律依據不足,這也決定了《無形資產評估准則》只能側重技術層面,忽視了評估、披露、使用是資產評估三個環節的重要特徵,且三者缺一不可。它難以適應目前我國多種經濟體制並存的客觀需要。體現到現實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在涉及無形資產評估業務時,《無形資產評估准則》沒提及如何使用,而這個問題在做具體評估項目時是無法迴避的。因為資產評估的最終目的是使用,不能只強調和規范評估師的行為,更要考慮使用者的接受情況,在《無形資產評估准則》中,強調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在評估報告中明確說明有關使用的評估方法及其理由。對於使用的評估方法及其理由,在無形資產評估條款中很空泛,因沒有具體考核指標,缺乏可操作性。
4.評估方法對企業改制中無形資產價值的影響。無形資產主要有三種評估方法:重置成本法、現行市價法和收益現值法。評估方法對無形資產價值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首先是評估方法選擇不當造成的影響——沒有明確評估的目的,評估目的錯位;或是由於最佳的評估方法中的一些評估參數難以確定,而只好改用別的評估方法。其次是評估方法本身存在的風險。(1)成本法也稱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是指在現實條件下,按功能重置資產,並使資產處於在用狀態所耗費的成本。重置成本評估法就是按重置成本價格對無形資產進行估價,即按照評估無形資產全新狀態的重置成本減去該項資產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估算無形資產價值的方法。由於無形資產具有賬面成本不完整、投資成本的弱對應性和人賬成本虛擬性的價值特點,在採用重置成本法對無形資產進行評估時,會遇到成本資料缺乏完整性和原始成本無據可查而帶來的不確定性問題,故在使用重置成本法確定無形資產的評估值時,會存在數據資料不準確和不精確的風險,難以確保評估結果的真實准確。(2)市價法也稱現行市價法,現行市價評估法是通過市場調查,選擇一個或幾個與評估對象相同或類似的資產作為比較對象,針對各項價值影響因素,分析比較對象的成交價格和交易條件,將被評估資產與比較對象逐個進行對比調整,估算資產價值的方法。由於無形資產的不可比性,使其沒有可比的市場價值。每個企業無形資產由於其在同業中的壟斷地位和優越程度不同,為企業帶來的超額盈利水平各異,對於相同種類的無形資產,其價值是不同的。因此當無形資產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時,難以找到可比的市價。另外,我國企業從80年代中期才開始逐漸重視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的交易時間短、數量少,可使用的無形資產交易的歷史資料有限,採用市價法對這些行業的無形資產進行評估,必須面對數據選用的風險。(3)收益法也稱收益現值法,收益現值是指企業在未來特定時期內的預期收益折現的總金額。收益法是把被評估無形資產剩餘壽命期間內的預期未來收益,按照一定的折現率折成現值,來確定被評估無形資產價格的方法。運用收益法對無形資產進行評估的風險主要體現在評估參數收益額、收益期和折現率等因素的確定上。收益額選取的風險是:無形資產的具體類型不同,其使用價值表現不同,帶來的超額收益也不同。收益期選取的風險是:無形資產收益期的確定一般有年限法和更新周期法兩種形式。年限法指在形成企業控制的無形資產中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受到法律和合同的特定保護,如商標、專利權等年限,也稱法定(合同)年限,而法定(合同)期限內是否還具有剩餘經濟壽命是評估時應考慮的重要問題。更新周期法是指產品更新周期和技術更新周期。在一些高技術和新興產業,科學技術進步往往很快轉化為產品的更新換代。折現率選取的風險是:根據折現率的概念可確定折現率的計算方法即以無風險報酬率加上風險報酬率作為折現率。無風險報酬率的確定一般為政府債券的利率,風險報酬率的確定常用的方法主要為累加法。
三、完善無形資產評估指標的重要性及措施
1.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企業改制中無形資產價值的公正性、合理性為方方面面所關注。首先應明確的是資產評估價值的合理范圍其內涵應是資產評估價值與實際成交價格的合理差異范圍,也可理解為資產評估結果在具體數字上的可應用范圍,可確定評估價值與賬面價值或與實際成交價格的差異的合理范圍。可減少乃至消除國有無形資產低於正常價格出售和大量流失的現象,避免企業主管部門與原企業經營者或個別人一對一的暗箱操作,提高企業改制工作的透明度。
2.建立科學規范的無形資產評估標准與評估體系。目前我國的無形資產評估尚未建立一套適合本國市場情況又與國際行業規范相統一的評估標准。為彌補無形資產評估中法律依據的缺失,應加強評估理論和標準的研究,探索無形資產新的評估思路和方法,這對於建立無形資產評估體系,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資產評估准則體系和法律體系意義重大。在修改、完善《無形資產評估准則》的同時,應克服部門法規過多導致立法質量的下降、法律的權威性不夠、法規間的沖突使得評估管理混亂的弊端。首先對涉及資產評估管理的主要部門如財政部、建設部、國土資源部出台的法規條文進行歸納、提煉,通過具體實際評估業務的檢驗,不斷充實完善;其次加強對評估資格即資產評估師、房地產評估師、土地估價師的自律規范,盡快頒布和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資產評估師法》。
3.在競爭中提升企業的能力。無形資產作為企業總資產的組成部分,需要評估機構根據市場情況,運用合理的評估方法進行評估,形成數據和量化指標,這樣才能將企業的無形資產折價入股,才能確定各個投資方所佔的比重,為其他的投資機構和法人提供數據上的指導。無形資產作為現代企業最活躍的技術經濟資源和賴以生存的強大物質技術基礎,如專有技術、商標等,其作用是巨大的,是有形資產所不能替代的,是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的法寶。對無形資產的正確評估,有利於改制企業與世界接軌,參與到世界范圍內的競爭中去,也是樹立企業形象、展示企業實力的重要手段。
⑼ 無形資產題目 急,正確的再加分
A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