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性質及意義
一、我國礦業稅費制度的沿革
1984年以前,我國一直實行無償開采使用礦產資源的政策。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權人、投資者和使用人三位一體,這與當時的客觀形勢是相符合的。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育,特別是實行探礦權、采礦權許可證制度後,使獲得礦產資源使用權(礦業權)的法人和公民都成為相對獨立的商品生產者,他們都要從開發利用礦產資源中獲得自身的利益,這就產生了所有者與使用者在經濟利益上的差異。利益主體的多元化,構成了有償開采礦產資源的客觀要求。1984年,我國對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部分礦產的超額利潤(級差收益)徵收資源稅。自1994年初以來,隨著我國稅制改革,礦業稅費制度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1994年2月27日,國務院以第150號令發布了《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規定》。這個行政法規,與1989年和1990年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發布的《開采海洋石油資源繳納礦區使用費的規定》和《中外合作開采陸上石油資源繳納礦區使用費暫行規定》一起,使國家對礦產資源所有權的經濟權益得以實現。同時,也要求對礦山企業全面徵收資源稅。鑒於資源稅屬於稅制管理體系,故不在此贅述。
二、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性質
礦產資源補償費是國家憑借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而向礦業權人徵收的費用。它所體現的是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的財產收益,它所調整的是礦產資源所有權人(國家)與采礦權人(民事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
我國對中外合作開采陸上和海洋石油資源徵收的礦區使用費與礦產資源補償費屬同一性質。
體現國家礦產資源所有權的財產權益收費,在國外一般稱為「權利金」(Royalty)。權利金的性質與我國礦產資源補償費和礦區使用費的性質相同。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礦業法規都規定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或王室)所有。代表國家管理礦產資源的部門負責向采礦權人徵收權利金。澳大利亞的南澳洲《礦業法》,就非常明確地規定了礦產資源所有權與權利金的關系。該法第3章「礦產所有權與權利金」第18條規定,「一旦繳納了權利金,……礦產所有權即為依法開采該礦產的人所有。」
三、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意義和作用
補償費徵收規定的發布實施是我國礦產資源經濟管理體制的重大突破,是我國礦產資源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進展,是把我國礦產資源開發管理納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軌道的重大舉措。其重要意義和作用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結束了無償開采礦產資源的歷史,確立了礦產資源有償開採制度,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立新型地礦行政管理制度的重大突破和客觀要求。
(2)使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在經濟上得以實現,避免了國家資源性財產在法律意義上的無故喪失。
(3)明確了礦產資源補償費屬於國有資產收益,正式列為國家預算內收入。1994年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將包括國有土地、礦產等在內的各種自然資源,均列入了國有資產管理的范圍。由此可見,礦產資源補償費實質上是國有資產收益的一種。國有資產管理的原則,首先是保全,其次是增值和收益。因此,徵收補償費是保全國有資產的重要途徑。
(4)其征管制度還充分考慮了礦產資源采後不可再生的特點,將資源的耗竭補償納入其中,有利於增加地勘投入,有利於開采—耗竭—補償(找礦)良性循環機制的形成,有利於礦產資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總之,礦產資源補償費由地礦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徵收,其經濟和法律意義就是在財政部門的統一歸口管理下,地礦行政主管部門在一個專業領域協助財政部門參與國家財政收入的管理,這是新中國地礦行政管理有史以來首次為國家理財。
② 各國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如何確立
在歷史上,英國曾一度是世界上最為發達的海洋大國,其海域使用與資源開發歷史悠久,海洋科學技術一直處於世界前列,海洋產業在其國民經濟中佔有著重要的地位。而關於海域使用的立法,也向來為英國政府和立法機關所重視,其海域使用制度頗為發達並為各沿海國家所效仿。
英國在海域使用制度方面的基本法律,是1961年制定的《皇室地產法》。該法以潮間帶和12海里領海屬英國皇室地產這一歷史傳統(該傳統來源於古羅馬法的「公共託管原則」)為立法依據,規定使用這些皇室地產修建港口、碼頭、棧橋、管道,圍海、填海,進行水產養殖以及海底礦砂開采等,必須獲得皇室地產委員會的許可,由其頒發海岸或海域使用證,並須繳納租用費(地租)。該法是目前英國調整海域使用活動的主要法律。在此之前英國還頒布有《海岸保護法》,該法要求成立海岸保護委員會,以行使海域使用過程中海岸保護的權力;涉及海岸保護費用的條款在該法中占據了相當比重,該法規定為加強海岸的保護,任何通過開展與海岸有關的工程而受益的人員,均須向當局繳納費用。以這兩部法律為依據,英國建立了完備的海岸與海域使用許可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
由於英國近海海域油氣資源相當豐富,在其海洋資源中占據首要地位,為有效地管理和促進近海油氣開發,英國於1964年專門頒布了《大陸架石油規則》。該規則規定,英國及其殖民地公民、在英國居住的個人和在英國設立的法人均可依據該規則申請在其領海下的底土或任何特定區域的底土中進行石油勘探和生產的許可證,但持證人應在許可期間內按規定的方式繳納礦區使用費及其他規費。該規則還有3個附件,即勘探許可證和生產許可證申請書格式、勘探許可證標准條款和生產許可證標准條款。
此外,由於英國的海岸帶管理是當做土地利用規劃系統的一個方面來對待的,所以,其於1971年頒布的《城鄉規劃法》也涉及海域使用問題。依據該法,任何開發均須事先得到地方規劃局的同意,海域的開發使用也不例外。另外,其1974年頒布的《海上傾廢法》也與海域使用有關。依據該法,除非得到許可,禁止從車輛、船舶、飛機、氣墊船、海洋或陸地構築物上向海中或有潮水域永久性地投棄任何物質,以保護海洋環境。
美國海岸線全長2268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其75%以上的人口均居住在鄰接海洋和五大湖的各州。歷史上,美國對海洋的使用主要是在商業、海事運輸、食物生產和安全防禦等方面,其對海域使用的管理可以追溯到美國建國之前的久遠年代。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由於全球涉海經濟的發展,海洋利用越來越受到各國重視,美國亦逐步加強了有關海域使用的立法。至70年代,其美國海岸海域使用管理的立法達到高峰,並基本形成了一套有關海域使用管理的法律體系。進入80年代,立法重心則轉到對這些法律的修訂上。到目前為止,美國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海域使用管理的立法體系,在若干制度上也較為先進。應該說,美國的海域使用立法基本上是立足於管理的角度,但透過這些立法,我們也不難捕捉到其海域使用權制度的大體輪廓。
1945年,杜魯門總統發布了關於大陸架資源和漁業保護的大陸架(2667號)和漁業(2668號)兩個公告,單方面提出了對大陸架資源的要求和在水下土地的上覆水域建立漁業養護區的權利,這兩個公告基本確定了以後美國海域使用的立法走向。之後,美國聯邦政府和各州之間進行了一場關於領海底土及其資源所有權歸屬的長期論爭,沿海各州及眾議院力主聯邦政府應放棄沿岸海域美國的國會底土及其資源所有權的要求,而聯邦政府和最高法院則主張聯邦政府應對此擁有至高無上的所有權。爭論的結果是1953年5月23日《水下土地法》的出台;同年,為履行杜魯門公告而制定的《外大陸架土地法》也告頒行。根據這兩項法律,沿海各州擁有領海海域底土及資源的所有權,而領海以外的大陸架土地和資源的所有權則歸聯邦政府擁有,由此決定了美國海域使用管理中聯邦和州政府分權的原則,且在近十幾年裡,還出現了州政府對沿岸海域之管理權力不斷擴大的趨勢。
1972年,調整美國海域使用的重要法律《海岸帶管理法》出台。該法強調其目的在於「達到海岸帶水土資源的廣泛利用,並充分考慮生態、文化、歷史、美學價值和經濟發展的需要」。依據該法,美國確立了海域使用活動的基本原則——「一致性原則」,並初步確立了海域使用的許可證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該法還對聯邦和州政府海域管理的許可權劃分作了較詳細的規定。
為了控制海水污染,保護海洋環境,美國國會於1972年還通過了《海洋保護、研究和自然保護區法》,它要求商務部制定一項長期規劃,以解決海域污染、過度捕撈及海洋生態系統的人為變化可能造成的長期影響。為調整深水港的海域使用問題,美國於1974年頒布了《深水港法》,規定深水港的建造和使用應進行廣泛的協調,須與國家的海洋政策和利益相對應。為了加大對海洋漁業的調整力度,美國又於1976年頒布了《漁業養護和管理法》,該法明確必須制定和實行國家漁業管理標准,建立漁業管理委員會,健全漁業保護和管理原則,它標志著美國由傳統的漁業管理制度開始轉向綜合的漁業管理。
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海洋國家,陸地資源匱乏,其國內資源主要來源於海洋。隨著科技的發展,日本經濟的重心也由重工業、化學工業逐步向海洋轉移,日本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越來越依賴於海洋,有效地開發利用海洋成為日本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因此,較之世界其他國家,日本更為重視海域使用立法,並較早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海域使用與管理法律體系,而且,這些法律都得到了良好的實施。可以說,日本較為完備的海洋立法,對規范其海域的所有及使用,推動其經濟起飛和整個國力的增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日本人工島日本對海域的利用較為充分,除航運、漁業、礦產資源及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外,還大規模地進行圍海造地,建造人工島、海上機場、工業用地、居住用地,開辟人造海濱、海水浴場、旅遊基地、海濱娛樂綜合設施等。因此,其海域使用立法涉及的范圍頗為廣泛,僅有關沿岸海域使用的法規就達24項,其中不少法律為其他一些國家所仿效。
日本在海域使用方面制定較早的法律是1921年頒布的《公有水面填埋法》,該法主要規范將國家所有的水面(其中主要是海域)填埋為陸地的行為。依據該法,任何填埋行為都必須事先獲得都道府縣知事的許可,該法中對准予許可的條件也作了列舉性規定,如符合國土的合理利用及環保和防災的要求、申請者要有足夠的資力和信用、填埋所獲收益明顯超過可能造成的損害和損失等;同時,該法還對填埋權人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填埋權的轉讓和繼承、填埋許可費用等作了詳細的規定。《公有水面填埋法》在日本海域使用立法中占據重要地位,這是因為日本國會通過《海岸法》日本國土面積狹小,圍海造地成為日本拓展國家生存空間的重要手段。該法制定之後,為韓國等沿海小國所仿效。
為了規范海岸使用及其管理,防止海岸因海嘯、高潮、波浪或地基變化而遭受損害,日本在1956年頒布了《海岸法》及內容詳細的實施令。規定非海岸管理者在海岸保護區內進行某些海域使用活動,必須要獲得海岸管理者許可,且須繳納佔用費或開采費;該法中還對海岸設施建築的標准作了嚴格的限制規定。日本海域使用法律體系中另一重要的法律是《漁港法》,這是因為漁業生產在日本國民經濟中佔有較大比重,在世界上也位居前列,該法自1950年頒布以來,至1989年已修改了29次。但該法主要側重漁港管理方面的規定,對私人漁業行為調整的規范很少。為彌補其不足,適應漁業發展的需要,日本於1977年頒行了《關於漁業水域的臨時措施法》及其施行令,對漁業的許可及其標准作了相應的調整,對漁業費的徵收、許可的撤銷、附加條件等也作了細化規定。
在大規模地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的同時,日本對海域資源保護及環境保護也非常重視。在此方面,日本頒布有《水產資源保護法》、《水質污染防止法》、《海洋污染及海上災害防止法》以及《瀨戶內海環境保護特別措施法》等。此外,日本還頒布有合理利用港灣、建設和維護港灣環境及秩序的《港規法》和《港灣法》。
韓國雖不屬世界海洋大國,但就韓國本國情況來看,其三面環海,屬典型的半島韓國漁港國家,加之韓國海域的自然條件優越,海洋資源豐富,海洋產業在其國民生產總值中佔有較大比重,因而該國高度重視海域使用立法,其發達程度也位於世界前列。
在韓國的海域使用立法體系中,最為重要的法律是1961年頒布的《公有水面管理法》,該法以公有水面即海域、河流、湖泊、沼澤及其他公用目的的國有水流或水面以及灘塗為調整對象,使用公有水面的權利稱為公有水面使用權,海域使用權當然包括於其中。該法就公有水面使用權的許可、費用徵收、權利義務以及權利的轉讓、停止和取消等作了詳細的規定。該法中的不少條款、制度為我國的《海域使用管理法》所借鑒。
為調整海域及其他水域的填埋問題,韓國仿照日本制定了《公有水面埋立法》(1962年頒布)並頒布了詳細的施行令和施行規則。其所確立的基本制度,如埋立的許可制度、費用徵收制度、埋立後的所有權歸屬制度等,多與日本的《公有水面填埋法》相似,但其適用范圍卻被大大地擴張。除調整埋立活動外,該法還適用於水產品養殖場的建造、造船設施的設置、潮汐能利用設施的建造以及利用公有水面的一部分進行永久性設施的建造等。
為明確海洋及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的基本政策和發展方向,韓國於1987年頒布了《海洋開發基本法》,該法在韓國海域使用立法中占據基礎地位。該法要求政府制定海洋開發綜合計劃,並在此基礎上制定每年的實施計劃。《海洋開發基本法》集中體現了立法機關在海域使用上的基本立法思想,為以後的海域使用立法確立了基調。
韓國調整海洋漁業方面的法律稱為《水產法》而非《漁業法》,其原因是該法包括的內容較為繁雜,甚至有漁獲物運輸業和水產製造業的相關條款,但其主要內容還是海洋漁業方面的規范,尤其是1990年修訂後的《水產法》,對漁民的權利問題給予了較多的關注。
韓國海域使用立法的另一特點是,與多數國家海底礦產資源的開發適用陸地礦產資源開發的法律不同,其於1970年頒行了專門的《海底礦物資源開發法》,對海底礦產資源開采所涉及的一系列法律問題均作了明確的規定。
③ 礦區使用費
根據《中外合作開采陸上石油資源繳納礦區使用費暫行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合作開采陸上石油資源的中國企業和外國企業,應當依法繳納礦區使用費。
礦區使用費按照每個油、氣田日歷年度原油或者天然氣總產量和礦區使用費率進行計征,以年度原油總產量超過5萬噸、年度天然氣總產量超過1億標立方米作為礦區使用費起征點。對超過的部分實行超額累進費率,實物繳納。
原油和天然氣的礦區使用費由稅務機關負責徵收管理。中外合作開採的油氣田的礦區使用費,由油、氣田的作業者代扣,交由中國石油開發公司負責代繳。費率見表1-2。
表1-2 開采陸上石油資源繳納礦區使用費費率表
根據《開采海洋石油資源繳納礦區使用費的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海、領海、大陸架及其他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行使管轄權的海域內依法從事開采海洋石油資源的中國企業和外國企業,應當依法繳納礦區使用費。礦區使用費按照每個油、氣田日歷年度原油或者天然氣總產量計征,設有起征點,超過的部分實行超額累進費率,實物繳納。
原油和天然氣的礦區使用費,由稅務機關負責徵收管理。中外合作開採的油氣田的礦區使用費由油、氣田的作業者代扣,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負責代繳。礦區使用費費率見表1-3。
表1-3 開采海洋石油資源繳納礦區使用費費率表
提示:對於已經繳納礦區使用費的企業,不再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並暫不徵收資源稅。
④ 中東地區投資環境風險分析
中東地區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油氣輸出地區,這一地區的油氣儲量和產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2009年,中東地區的石油產量佔全世界的30.3%,達24.357百萬桶/天(BP,2010)。
2.3.1.1 沙烏地阿拉伯
沙特面積225萬km2,人口約2400萬。2009年沙特石油產量為9.7百萬桶/天,佔世界石油產量的12%(BP,2010)。
(1)政治經濟風險
目前,沙特政局基本穩定,受益於豐富的石油資源,經濟態勢良好。但有些國際恐怖組織可能滲透到了沙特國內。沙特國王阿卜杜拉已經86歲,在君主制下,政治權力的交替導致局勢不穩的可能性增大。
石油工業是沙特經濟的主要支柱,石油出口給沙特帶來了豐富的貿易收入。
當前,沙特的經濟風險主要是:沙特經濟發展受到石油貿易的影響過大,國際油價起伏會直接影響沙特石油出口收入。除了石油天然氣工業,沙特其他行業的發展較為落後。盡管沙特提出要實現多元化的經濟結構,但是在當前的沙特經濟結構中,即使是非石油行業的建築業、製造業、運輸業等,依然主要以石油工業為導向。
外國公司進入沙特存在著諸多障礙,特別是在石油天然氣領域。沙特允許外國公司以投資者的身份注冊獨資公司,但中國公司按照規定辦理了注冊手續後,還必須有資質許可證,否則無權參加投標甚至無法購買標書。沙特對外國人,或是外國人與沙特人合夥的經營機構即股份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合夥人、承包商或商行等徵收所得稅。對沙特人或海灣國公民則只徵收2%左右的宗教稅而不徵收所得稅。由於沙特每年石油貿易收入豐厚,資金儲備充足,並不需要外國投資來滿足國內投資需要,所以沙特政府在吸引外資的積極性上弱於其他國家。
(2)勘探開發風險
在沙特,油氣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勘探、開發、運輸和銷售由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壟斷經營。沙特自然地理條件惡劣,境內大部分土地都是沙漠,無常年流水的河流和湖泊。沙特國內可耕地少於國土面積的2%。在石油工業大規模發展之前,沙特基本沒有現代化的工業。
沙特在天然氣領域部分開放了開采後的加工和銷售。在尚未勘探的地區,對外資公司開放勘探、開發和生產領域,包括生產後的加工。而在石油領域,石油勘探、開采仍由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壟斷,不允許外國公司在石油勘探和生產領域投資及按投資比例獲取份額油。但外國公司通過資格預審後,可以參加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為業主的石油勘探和生產項目的投標。在石油加工領域,沙特向外資開放,允許外商合資或者獨資建立石油加工廠。
從當前來看,中國進入沙特國內油氣行業的可能方式有:①老油田提高採收率的工程技術服務合同;②天然氣領域的勘探與開發。
2.3.1.2 伊朗
伊朗面積163.6萬km2,人口約7000萬。2009年伊朗石油產量4.2百萬桶/天,佔世界總產量的5.3%(BP,2010)。
(1)政治經濟風險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制國家。最高宗教領袖為全國人民的領袖。總統是僅次於最高宗教領袖的國家領導人,現任總統內賈德於2005年6月當選,並在2009年6月連任成功。在政治上,內賈德堅持「維護伊斯蘭價值觀」的立場。在對外政策上,內賈德主張發展「公正的國際關系」。在核問題上,他強調伊朗擁有掌握和利用民用核技術的權利,同時表示,伊朗沒有研製核武器的企圖,並願意與歐盟通過真誠的對話來解決矛盾。
目前,伊朗政治局勢相對穩定。
伊朗經濟同樣有較大的風險。國外經濟制裁是伊朗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受伊朗核問題的影響,許多公司終止了與伊朗的合作。伊朗經濟高度依賴石油,國際油價將對伊朗的財政收入產生較大的影響。雖然伊朗石油資源豐富,但是技術相對落後,煉油能力不足,是成品油的進口國。如果遭到國際封鎖,伊朗的經濟將會受到相當大的打擊。另外,伊朗國內經濟膨脹形勢嚴峻,消費者價格指數從2006年的11.7%,上升到了2008年4月的24.2%。
總體來看,伊朗政府非常希望外資進入。但是伊朗稅收體系復雜,外匯管理嚴格,在伊朗投資的政治經濟風險較高。
(2)勘探開發風險
伊朗的油氣資源屬於國家所有。伊朗對外吸引投資的主要模式是「回購合同」(Buyback)。伊朗的回購合同主要有3種形式:油氣田開發的回購合同、勘探區塊的回購合同和勘探開發一體化的回購合同。在這種方式下,承包公司承擔所有投資,但可以回收投資和融資成本,並由國家支付報酬。回購合同的主要缺點有:第一,伊朗政府對承包商的采購活動有很多的監督與參與,審批環節多、流程長,采購效率低;第二,要求利用本地資源的比例較高,這類合同中規定,對本地資源利用要超過項目資本總成本的一定比例,在實際操作中困難很大。
2.3.1.3 伊拉克
伊拉克面積44.2萬km2,人口約2900萬。2009年,伊拉克的石油產量為2.5百萬桶/天,比2008年上漲了2.4%,佔世界石油產量的3.2%(BP,2010)。
(1)政治經濟風險
伊拉克安全局勢至今動盪不安。由於戰爭,伊拉克的石油設施受到嚴重破壞。伊拉克政治上最大的風險是,當美軍完全撤軍後,政府能否防止內戰的發生。伊拉克教派與種族沖突嚴重;失業率高;法制不健全,腐敗問題突出;各類利益集團的沖突往往趨於暴力化;北部地區的庫爾德分裂主義等。
除了安全問題,伊拉克的基礎設施落後,電力、自來水等設施都不完善。銀行業和法律方面存在很多嚴重的問題。
(2)勘探開發風險
伊拉克油氣資源極其豐富,勘探開發風險主要源自國內局勢。受安全局勢,以及資金與技術的制約,伊拉克石油行業復原緩慢。
伊拉克勘探開發風險還表現在,伊拉克中央政府和庫爾德地方政府對石油資源歸屬與利益的分配存在嚴重分歧。
2.3.1.4 阿聯酋
阿聯酋面積8.4km2,人口約490萬。2009年,阿聯酋石油產量為2.6百萬桶/天,佔世界總產量的3.2%(BP,2010)。
(1)政治經濟風險
阿聯酋是鬆散的聯邦制國家。阿聯酋政局穩定,政策具備較強的連續性。阿聯酋以石油生產和石油化工為主。阿聯酋歡迎外國投資者進入。
2009年11月26日,迪拜最大的國有投資公司迪拜世界(Du World)突然宣布延長6個月償付即將到期的約40億美元的伊斯蘭債券,並將在政府援助下進行高達590億美元的債務重組。盡管迪拜政府同時發表聲明稱其債務支持基金將會著手評估此次重組所需資金,但上述消息仍然極大觸發了全球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全球金融市場反應強烈。不過,市場在震驚後發現,迪拜債務危機規模有限,對阿聯酋及中東地區的影響不大,阿聯酋的財政狀況依然健康。阿聯酋經濟前景依舊看好。
阿聯酋沒有管理油氣行業的專門立法,每個酋長國都頒布了稅收法令,有各自的稅率。阿聯酋各個酋長國都採用礦區使用費/稅收制合同。除迪拜外,其他酋長國都有國家參股的要求,各酋長國的最高參股比例為60%。
(2)勘探開發風險
阿聯酋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油氣開發風險相對較小。
⑤ 海外油氣田投資案例分析
此項目是中石油在某國陸上一個新開發油田的建設項目,位於該國東北部的熱帶雨林區,油區與外界溝通的地面公路網路缺乏,從油田外輸站到港口的距離為500km,外輸石油時需繳納管輸費用。經過幾年的勘探已發現石油地質探明儲量1580萬t。1997年,經過與當地政府談判,可以有8年的延遲開發權利,並開發油區12年,同時,中石油可以根據未來油價的高低,選擇小規模開發還是大規模開發,本研究的投資決策點見圖4.28。
圖4.28 油氣開發投資決策點
礦費稅收制合同收入分配公式如下:
石油銷售收入=礦區使用費+油氣生產總成本+應納稅所得+稅後利潤分配。
當地政府所得=礦區使用費+應納稅所得。
承包商所得=稅後利潤分配。
稅收參數。所得稅Ts=30%,當地綜合稅率Tdx=3%,其中具體包括:①超額利潤稅:根據當地稅法規定繳納;②土地稅:根據土地面積和土地等級交納;③財產稅:資產總值的1%;④交通工具稅:根據交通工具的種類和功率計算;⑤其他地方稅。
該項目的建設期為2年,生產期為10年,合計評價期為12年。開發方案有兩種:
1)小規模:油田的設計年生產能力31.2萬t,建設期投資額為7780萬美元,共部署開發井50口(均為生產井),生產期年運營成本為900萬美元。
2)大規模:油田的設計年生產能力達50萬t,建設期需投資14780萬美元,部署開發井80口,生產期年運營成本為1500萬美元。
兩種方案的預測年產油量Q(t)見圖4.29。
圖4.29 評價期內預測年產油量
各參數如下:n=1,T=8,Tq=3%,fs=100%,無風險利率if=8%,凈便利收益δ=3%。1986~2006年WTI原油現貨價格,如圖4.30所示。
圖4.30 1986~2006年WTI原油現貨價格
(據EIA)
由於油氣項目的期權期限為2004年,本節對於油價數據的選取截至2004年。以WTI原油現貨價格作為海外原油基準價格,以12年為一個時間段,根據前文的公式,求得各個滑動時間段內的油價波動率(圖4.31)。
圖4.31 1986~2004年不同時間段內原油價格波動率
其中,1986~1997年間,油價的波動率為0.16。
1997年,國際油價為21美元/桶。利用二叉樹期權定價模型,得到油價的預測走勢(表4.34);以及小規模、大規模開發投資的項目價值,如表4.32和表4.33所示。
表4.32 小規模開發投資的項目價值單位:百萬美元
1997年,原油價格為21美元,小規模開發方案NPV為19.36百萬美元。盡管此時投資在經濟上是可行的,卻不是最佳的,因為此時的期權價值為45.02百萬美元,投資者宜持有此期權,等待更佳的投資時機。第一個可能的最佳時刻出現在2003年,原油價格為54.85美元/桶,油田的開發價值為236.37百萬美元;如果低於此價格,則繼續持有期權。2004年,油氣田期權價值為零,將面臨要麼投資,要麼放棄的決策。理論上,當原油價格在盈虧平衡點18美元/桶(概率極小)以上即可進行投資,當然也包括幾個離散的可能出現的油價情況,如64.36美元/桶,46.74美元/桶,33.94美元/桶,24.64美元/桶等。大規模開發投資方案的項目價值,見表4.33。
表4.33 大規模開發投資的項目價值單位:百萬美元
表4.34 油氣田開發投資的最佳時機和油價臨界值單位:美元/桶
在表4.33中,大規模開發方案的價值要高於小規模開發方案,如2003年可行開發價值為353.27百萬美元,要高於小規模開發的236.37百萬美元。根據表4.32,表4.33中的結果,可以發現兩種方案具有相同的投資最佳時機和油價臨界點,見表4.34。大規模開發方案的盈虧平衡點更高,為21美元/桶。根據兩種方案的投資收益,2003年,如果油價達到54.85美元/桶,應選擇大規模開發方案。2004年,當油價在21美元/桶之上,應選擇大規模開發方案;油價在18~21美元/桶之間,應選擇小規模開發方案;當油價在18美元/桶以下,則應放棄開發。
⑥ 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經濟政策
一、設計和運用礦山環境保護經濟政策的原則
1.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則
1972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提出並採用了污染者支付原則,並把它作為制定環境政策的基本經濟原則。近年來,人們把該原則擴展到:由於環境質量是一種稀缺的資源,污染者不僅要支付達到環境質量的「可接受狀態」的污染削減成本,還應該支付由於其污染所造成的損害成本;同時,還要進一步把資源利用也納入到污染者支付原則,並提出「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則」,該原則將使用者成本納入到價格體系中,使得價格更合理。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則在確定和選擇具體的環境經濟政策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2.預防和預警原則
從側重治理政策向預防政策的轉變是環境管理的發展趨勢和必然,該原則要求在設計經濟政策過程中,在意識到環境問題和資源利用問題以及與此相應的社會後果存在不確定性的條件下,通過一定的經濟手段來避免那些可能發生的不可逆轉的環境損害,包括從源頭控制廢物的產生並繼續保留末端治理措施。
3.經濟效率或費用有效性原則
在環境經濟政策制定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其所要達到的環境和資源保護目標以及手段實施的相應成本之間的關系。同時,在不產生顯著的負外部性的前提下,把環境決策和強制執行設定在社會能夠接受的水平。
4.政策一體化原則
環境經濟政策並非是萬能的,每一種經濟手段都有其固有的缺陷,應當進行各種手段的組合,尋求一種揚長避短基礎上的優勢互補。由於環境政策會影響其他因素的變化,具體的經濟手段與其他手段或不同經濟手段之間組合應用能夠產生更有效率的結果。政策一體化的趨勢會使不同政策部門、不同國家的經濟政策以及經濟政策與政府幹預的其他領域的政策相協調,並有利於開發新的、基礎更廣泛的經濟政策。
二、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經濟政策
(一)建立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制度
(1)國務院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發展改革、財政等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全國礦山環境調查評價結果,編制《全國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經專家論證後報國務院批准公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同級環境保護、發展改革、財政等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本行政區域的礦山環境調查評價結果和上一級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編制本行政區域的《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經專家論證後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備案。
經批準的《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不得擅自修改,確需修改的,應當報送原批准機關批准,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重新備案。編制的《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並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礦產資源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城鎮規劃》等相銜接。
(2)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要堅持以下基本原則和要求:①從礦山環境保護角度,劃分出宜采區、限采區和禁采區。嚴禁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飲水水源保護區、地質遺跡保護區、地質災害危險區內采礦;嚴格控制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和鐵路、主要公路兩側以及海岸線的可視范圍內露天采礦;限制在生態功能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過渡區)、地質災害易發區、水土流失嚴重區域從事礦產資源開發活動。在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采礦,要有保障生態環境質量的可靠措施。②礦山開采區應與工業區、商業區、居民生活區以及重要交通干線、水利工程設施相分離,並留有一定的安全距離。
(3)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包括下列主要內容:①礦山環境狀況和發展趨勢;②礦山環境保護的原則、目標和主要任務;③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分區;④礦山環境治理的重點工程;⑤保證規劃實施的政策、措施。
(二)建立礦山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編制制度
新建和已投產生產礦山企業要制定礦山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報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後實施。礦山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未經審批或者經審批不合格的,采礦登記管理機關不頒發采礦許可證。已建和在建的礦山企業,未編制礦山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的,采礦權人應當補充編制,並報原采礦許可機關重新審批後實施。
礦山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編制的單位必須持有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資質證書。編制方案應按礦山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編制規范的要求執行,編制方案要根據編制規范確定礦山環境影響評估的級別。一級評估方案的編制單位,必須具備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或設計甲級資質;二級評估方案的編制單位,必須具備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或設計乙級以上資質;三級評估方案的編制單位,必須具備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或設計丙級以上資質。
礦山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包括下列主要內容:①礦山概況及礦區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狀況;②礦山開發的技術、方法及其開采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分析、預測和評估;③礦山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及保障措施;④礦山環境影響的經濟損益分析。
(三)建立礦山環境治理保證金制度
按照企業所有、政府監管、專戶儲存、專款專用的原則,建立礦山環境治理保證金制度。采礦權人應當向采礦許可證的頒發機關一次性或分期繳納礦山環境保證金。未繳納礦山環境保證金的礦山企業或者個體的采礦申請,不予采礦登記,不頒發采礦許可證。
采礦權人履行了批準的「礦山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所確定的環境治理任務,經驗收合格後,保證金及利息全部返還給采礦權人。需要變更開采范圍的,經采礦許可證發證單位復核並變更後,相應調整交納的保證金數額。需要變更采礦權主體的,采礦權人必須有政府主管部門證明,礦山環境治理義務已由提交相同保證金的受讓方承擔時,才可以依法批准將采礦權轉讓他人。礦山環境治理工作未達到批準的綜合治理方案要求的,責令采礦權人限期進行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治理仍達不到要求的,由負責收取保證金的行政主管部門通過公開招標等方式,組織設計施工單位使用保證金進行治理。
1.礦山環境治理保證金徵收標準的探討
國內有關省市礦山環境保證金的徵收方式
國內目前已有12個省(市)出台了礦山環境治理保證金制度。從有關省市制定的辦法看,礦山環境治理保證金的徵收方式有以下幾種形式。
(1)以礦山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和礦山開發利用方案所確定的礦山環境治理工作量為依據,由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與礦山企業協商確定保證金數額。此種方式可稱為「一礦一收式」,它是以礦山企業與行政管理部門的類似於協定的形式確定礦山應繳納的環境治理保證金。其優點是針對每一個礦山的具體情況,保證徵收的金額能滿足礦山環境治理的實際需要,既避免多收增加企業的困難,又避免少收以致今後治理有可能不能得到資金保障;缺點是增加了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量和管理成本。
(2)「定量計演算法」。其要點是根據礦種和治理強度的不同,確定不同礦山的基價(或標准)、影響系數,按照時間、空間考慮的角度不同,計算方法不同。
從時間范圍考慮:環境保證金=基價×礦山規模×采礦許可證有效使用年限。式中,基價為不同礦種每生產一噸礦石提取的環境保證金。
從空間范圍考慮:環境保證金=治理范圍×標准×影響系數。式中,標准為單位治理面積(m2)治理費用,視礦種和治理類型而定,影響系數由治理難度和破壞程度而定。這兩個參數均由政府管理部門規定。
(3)按礦山企業銷售收入的某一比例提取礦山環境治理保證金。此種方法較為簡便,缺點是沒有考慮不同種類礦山治理難度、破壞程度的不同,有可能使收取的保證金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使各個礦山的保證金與實際需要不符合(或多,或少)。因此,這種方式也較少採用。
2.礦山環境保證金收取應考慮的幾個問題
(1)礦山數量的變化。總體上,礦山數量呈不斷下降趨勢,礦山產值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會越來越小。這一特點確定了無論採取何種方式收取礦山環境保證金,其管理的工作量和難度都不會很大。
(2)社會經濟發展規劃要求。要保證經濟社會、生態環境、人居環境的和諧發展,對於環境問題比較突出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就需要加快治理。如果設定,在2015年以前實現礦山環境的根本好轉,則必須在此之前加大治理力度,強化環境保證金的收取。
(3)轉產礦山企業的環境治理問題。由於社會經濟發展和市鎮建設的需要,有些礦山企業可能需要關閉,但采礦權沒到期,企業轉產,法人沒變,其遺留的礦山環境問題如何解決,需有特定的政策。
3.礦山環境保證金收取方式建議
礦山環境保證金的徵收應採取多種形式的收取方式,以適應不同省份、不同情況下礦山的環境治理。下面分生產礦山和新建礦山兩種情況論述。
(1)生產礦山的環境保證金收取方式。在生產礦山,應從「時、空」兩個方面進行徵收。在生產礦山已有的環境問題沒有進行治理的,需一次繳清該部分治理的保證金,剩餘生產年份根據環評和開采方式,對可能形成的環境問題進行預測,估算剩餘生產年份治理保證金。其公式為:
生產礦山環境保證金=累計待治理范圍×標准×影響系數+預測治理范圍×標准×影響系數
或:生產礦山環境保證金=累計待治理范圍×標准×影響系數+生產規模×基價×采礦許可證有效期
(2)新建礦山環境保證金收取方式。新建礦山環境保證金根據環評報告書(表)和礦山開采方式預測的環境問題徵收,其計算公式為:
新建礦山環境保證金=礦山生產規模×基價×采礦許可證有效期
或:新建礦山環境保證金=預測環境治理范圍×標准×影響系數
(3)非正常關閉礦山或在環境保證金徵收辦法頒布之日起一年之內關閉的礦山,根據礦山環境治理的實際需要,如企業不能自行治理的,一次性收取環境治理保證金,由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委託他人治理。
4.礦山環境治理保證金收取標准
(1)礦山環境保證金徵收標准。保證金徵收「標准」是按治理的種類,摺合為每單位治理量的費用,如土地復墾,其標准為××元/畝或××元/m2。主要礦山環境治理保證金收取標准列於表5-2-1。
表5-2-1 礦山環境治理保證金徵收標准
(2)礦山環境保證金徵收基價。環境保證金徵收基價是按礦種,按每采出1t礦石提取。其確定的理論公式是:
礦山環境保證金徵收基價=徵收期預估礦山環境治理總費用/徵收期礦山礦石生產總量=(土地復墾費+采礦區治理費+固體廢棄物處理費+其他)/礦石生產總量
按此公式,需要了解各礦種的開采規模,礦山環境問題的種類、規模及其治理費用。
(3)礦山環境保證金按產值徵收的比例確定思路。按產值徵收需要考慮礦種的不同和治理工作量的大小及難易程度,因此,按產值徵收的計算公式需作適當調整:
(年度)礦山環境保證金=礦山企業年產值×徵收百分比×影響系數
這里關鍵是確定徵收百分比和影響系數,下面著重討論徵收百分比。
根據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十一五」至2015年期間,礦山個數、礦山產量、礦業產值均呈下降趨勢。
礦山環境保證金徵收百分比=「十一五」至2015年新增治理費/「十一五」至2015年礦山總產值×100%
最大百分值=12.84/147.7×100%=8.69%
最小百分值=1.287/147.7×100%=0.87%
如取中間數,則按產值徵收的環境保證金百分比約為4%。
(4)影響系數的確定。影響系數是按礦山種類及其對環境的破壞影響程度而選擇的計算參數,同樣生產規模的條件下,有的礦種,其開采對環境的影響較小,有的則較大。影響系數的大小一是取決於破壞面積,破壞面積越大,則影響系數越大;二是看破壞程度,破壞程度越大,影響系數取值越大。
所以,影響系數可看作破壞面積與破壞程度的函數,計算公式如下:
某礦種影響系數=該礦種礦山環境破壞面積/礦山環境破壞總面積×破壞程度等級值
式中:破壞程度等級值是根據礦山總的破壞情況,將破壞程度分成若乾等級最低一級為1,每增加一級,等級值加1。通常情況下,礦山環境破壞程度可分為3級。
(四)建立礦山環境恢復補償制度
在當今強調資源環境並重的時代,特別強調在大量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必須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而生態環境的保護則必須依靠國家環境政策和相關制度予以保障。近幾年我國探討建立並積極試點的生態環境補償制度就是一項十分有效的政策保障措施,這一制度所調整的對象和政策制定的方向應是:矯正生態環境保護或破壞行為產生的環境利益和經濟利益的分配關系,它是以經濟激勵為主要特徵的環境經濟政策和其他相關的制度安排。
1.建立礦山環境恢復補償制度的必要性
該制度的建立不失為恢復和改善礦山環境而採取的行之有效的辦法之一。它既可逐步增強礦業權人維護礦山生態環境的責任意識和合理開采利用礦產資源的自覺性,又可為切實開展並做好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積累必要的保證資金。但從目前一些地方實際工作情況看,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一是不能嚴格按照規定標准要求礦業權人足額繳納礦山環境保證金,繳費額度偏低,所繳納的保證金不能滿足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實際需要;二是各地對指導和監督礦山企業落實治理責任和治理措施的工作還沒有完全到位。為此必須進一步完善環境資源法律、法規,建立礦山環境恢復補償制度,對礦山企業徵收部分費用,形成礦山環境補償基金,以保障礦山環境安全。其必要性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一是保障區域環境安全的需要;二是預防和解決礦山環境問題的需要;三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需要。
2.不斷拓寬我國礦山環境恢復補償資金來源渠道
確保補償資金來源渠道的多元化和暢通是實現對礦山環境恢復進行補償的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國內外的許多理論研究和補償實踐表明,目前對生態環境補償資金的來源渠道主要有:①採取稅收或稅收附加等形式來籌集補償資金;②由各級政府在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的資金用於補償礦山環境產權權能的外溢;③採取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形式來籌集補償資金;④對特定區域的受益單位或礦產資源開采企業及個人按其收入的一定的比例收取補償基金;⑤出售特許權,即通過將開發特許權出售給個人或單位而實現有償使用,出售的前提條件是不得減損礦產資源的自然價值,並將部分開發利潤返還給礦山企業用於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程;⑥積極發展生態旅遊,將部分環境產權市場化,在旅遊收入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補償基金;⑦對破壞礦山環境或未依法進行環境治理的礦山企業採取的懲罰措施而收取的罰沒收入以及礦山環境復墾植被收取的恢復費用等列入補償基金;⑧鼓勵社會團體、個人贊助。此外還可採取其他渠道。但我國目前礦山環境恢復補償資金主要來源於國家財政(中央和地方)預算資金和礦山企業自有資金兩個渠道,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漸成熟,可以考慮拓展其他資金來源渠道。
3.理順礦山環境恢復補償的途徑
補償是實現礦山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社會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的一個必要環節,有利於維護礦產資源所有者和礦山企業經營者的權益,有利於實現社會福利的公平,有利於資源產業的持續發展。從理論上說,礦山環境恢復補償主要有如下幾種主要途徑:①對口補償。這種補償形式是由資源外部經濟的受益者或資源的破壞者向資源外部不經濟的受損者或資源的保護者提供補償。②統籌補償。由政府主持,主要運用財政杠桿,通過稅費徵收、轉移支付或財政預算等方式實現價值補償。由於我國目前資源定價和計量技術上存在許多難題,特別是在無法明晰產權界限時,往往只能由政府來進行統籌補償。③市場替代補償。把復雜的環境資源計價問題和環境補償問題交由市場解決,而產權所有者可以將部分環境資源市場化,實現資源的市場替代恢復治理,實現自我補償。
4.礦山環境恢復補償基金
專款專用,主要用於解決歷史遺留、計劃經濟時期產生、政策性關閉、責任人滅失等需要政府投入開展治理的礦山環境問題,用基金恢復礦山環境治理的支出。具體包括:①因采礦活動造成的地面開裂、沉降、塌陷等礦山環境破壞的治理;②因采礦活動引起的區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地下水乾枯、危損尾礦壩等的治理;③因采礦活動形成的礦山尾礦的治理和綜合利用。
5.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經濟政策
實行稅制「綠色化」
稅收制度「綠色化」就是提高有利於礦山環境保護的稅收在整個礦山企業稅額中的比例,或者降低不利於礦山環境保護的稅收在總稅額中的比例。稅制「綠色化」的手段主要有兩種,一是調整現行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稅制結構,提高「綠色」稅收的比例;二是直接引入新的礦山環境稅。從稅制改革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稅制「綠色化」首先應從完善現行的稅制結構開始。
(1)調整資源稅費政策。鑒於資源稅同礦區使用費的性質相近,可以考慮將礦區使用費合並到資源稅中,由稅務部門統一管理。這樣不但能夠起到調節級差的作用,同時也維護了國有所有者的權益,有利於徵收管理。
對於資源稅的計稅依據採用企業的開采量。自然資源的開采利用,無論企業是否銷售獲利,都對資源造成破壞,不可再生資源尤其如此。採用開采量作為計稅依據,能夠促使企業考慮市場需求,從自身利益出發,合理開發利用資源。
應在合理劃分資源等級的基礎上,對資源稅稅額進行相應地調整。目前,中國政府已經在局部地區做了有益的嘗試。為了支持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調整東北老工業基地部分礦山資源稅稅額的通知》,規定東北地區可根據有關油田、礦山的實際情況和財政承受能力對低豐度油田和衰竭期礦山在不超過30%的幅度內降低資源稅的標准。這一政策為資源稅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今後應該完善資源登記的劃分方法,對重點礦山和品目的資源變化情況進行監控,並據此對稅額進行調整。
(2)實行多種形式的稅收優惠。改變原有的單一的減免稅的優惠形式,採取加速折舊(如:對勘查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社會資產投資等可以加速折舊,對利用「三廢」轉化為生產產品的部分,免收增值稅)。采礦權人按照礦山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進行礦山環境治理,從廢石(矸石)、尾礦中回收礦產品的,可以依法減免礦產資源補償費。稅收支出等多種優惠形式,可能的情況下,在現有的資源稅基礎上,設立一個環境資源稅稅種。在引入環境稅的過程中,應處理好稅收與收費的關系,並探討將排污收費逐步過渡到環境稅之中。
對礦山環境治理恢復的土地給予優惠政策
依據「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個人,履行合法手續,進行廢棄礦山的環境治理工作。政府依據廢棄礦山區位、資源狀況和廢棄地的利用方向,確定治理者的治理權和一定年限的土地使用權。
(1)對已經依法取得了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經復墾恢復到可利用狀態後,土地使用權不變。復墾後土地的用途和經營方式,均由土地使用者依法自行確定。
(2)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的復墾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和出租。也可置換破壞的集體耕地,或置換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為建設用地的集體土地或者其他單位使用的國有土地。
(3)因采礦而挖損、塌陷、壓占的土地,治理後可用於耕種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驗收確認後,可以依法折抵建設佔用耕地的補償指標。
(4)對復墾國有礦山廢棄土地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或旅遊業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復墾單位或個人長期使用,使用期限最長不得超過50年。
⑦ 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和稅費改革
1. 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補償費制度,維護國家所有者權益
為避免礦區使用費取消後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漏征、國家財產權益的流失和宏觀調控手段的缺失,國土資源部印發《國土資源部關於修改〈關於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工作中若干問題補充規定〉的通知》(國土資發〔2011〕229 號)和《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做好中外合作開採石油資源補償費徵收工作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12〕14 號),對原繳納礦區使用費的中外合作開采陸上、海洋石油的中外企業依法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對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徵收范圍、計算方法、實行屬地化徵收和信息化管理等做出了規定。
2012 年,國土資源部印發《關於做好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統計直報工作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12〕3 號),在全國正式啟用礦產資源補償費直報系統,加強徵收管理和徵收統計。隨著徵收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征管措施的逐步完善,近年來,礦產資源補償費、探礦權和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等礦產資源專項收入中央分成部分整體保持穩定增長(表 7-1)。
表7-1 礦產資源收入中央分成情況
註:①礦產資源補償費:中央與省、直轄市分成比例為5∶5;中央與自治區分成比例為4∶6。②礦業權使用費:誰登記誰徵收。③礦業權價款:中央與地方分成比例為2∶8。
2. 配合有關部門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等法規,推進資源稅改革
2011 年,國務院頒布《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 605 號)及其細則,將資源稅計征方式由「從量定額」計征修改為「從價定率或者從量定額」計征,並將全國范圍內原油、天然氣資源稅的稅率統一為銷售額的 5%。
隨著資源稅改革的推進,資源稅稅收收入持續增長,其佔全國稅收總收入的比重也逐步提高,特別是 2010 年在新疆開展資源稅改革試點以來,資源稅收入增速超過了全國稅收總收入的增速(表 7-2)。
表7-2 資源稅收入情況
⑧ 什麼是礦區使用費
又稱權利金,我國的礦產資源補償費與其性質一樣。我國對中外合作開采海洋、陸上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采礦權人徵收礦區使用費。礦區使用費按照每個油、氣田年度原油或者天然氣總產量計征,用實物繳納。
⑨ 南美地區投資環境風險分析
2.3.6.1 巴西
巴西面積851萬km2,人口約1.86億。2009年,巴西石油產量為2.03百萬桶/天,佔世界總產量的2.6%(BP,2010)。
(1)政治經濟風險
巴西為總統共和制國家,近年來政局保持穩定。該國政治制度已經基本實現民主化。巴西貧困問題已經得到一定緩解。
巴西對本國和外國私人資本一視同仁,巴西政府沒有專門吸引外資的政策和計劃安排。吸引外資包含在吸引私人投資的政策和計劃之中。按照《憲法》規定,所有在巴西境內的外國獨資企業或合資企業均被視為「巴西民族工業」,享受國民待遇,逐步放鬆了國家對石油天然氣的壟斷。同時,外資企業在不同的地區享有不同的稅收優惠。巴西基礎設施不完善,稅收繁重,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
總體來看,巴西的政治經濟風險不大。
(2)勘探開發風險
巴西是世界上替代能源開發和利用做得最好的國家之一。巴西的石油對外合作既可以採用租讓協議,也可以與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組建合資公司。巴西石油公司的深海技術屬於世界一流水平。1997年巴西通過新的石油法,標志著國家石油公司對石油工業40年的壟斷結束。
2.3.6.2 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麵積91.6萬km2,人口約2600萬。2009年,委內瑞拉石油產量為2.4百萬桶/天,佔世界總產量的3.3%(BP,2010)。
(1)政治經濟風險
委內瑞拉政局基本穩定,自1998年當選總統以來,查韋斯地位較為鞏固。不過,委內瑞拉大城市的暴力活動時有發生。查韋斯與美國的關系持續惡化,但仍保持正常的經貿關系。委內瑞拉80%的石油出口美國。
近年來,委內瑞拉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不斷加強,加強了對國有石油公司的控制。該國經濟高度依賴石油行業,石油收入佔GDP的1/3。近年來,委內瑞拉石油工業收入的增長,主要來自國際價格上漲,而不是自身規模擴大和競爭能力提升,經濟脆弱性比較突出。
(2)勘探開發風險
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成立自1975年,在查韋斯上台之前,該公司發展環境較為寬松。委內瑞拉自1996年開始石油部門的開放政策,2001年,委內瑞拉通過新石油法,規定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在新項目中必須持有大部分權益,並提高了石油稅收。之後,委內瑞拉不斷提高礦區使用費和所得稅。
對中國石油公司來講,委內瑞拉的石油環境較為多變,給中國公司的日常經營帶來了困難。新石油法規定上游業務必須以國家控股的合資方式進行,使得許多外國公司將投資集中於天然氣項目和超重油項目。委內瑞拉的投資收益率不高,存在一定風險。
⑩ 礦產資源稅費制度改革研究
縱觀世界各國,各國資源稅費制度體系的設置存在一定差異,但主要實行的是權利金(Royalty)制度[25]。根據國土資源部信息院對世界上81個市場經濟國家和地區礦產資源稅費制度的調查,這些國家主要實行的基本上都是權利金(Royalty)制度。國家一般主要通過權利金制度體現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通過礦床佔用費調節資源開發對資源的佔用,通過環保補償來治理對環境的損害,通過紅利制度調節收益。權利金制度是市場經濟國家礦產資源財產權制度的核心[26]。除個別國家外,幾乎所有國家均徵收權利金。對於權利金的徵收,大多數國家採取從價計征或從量計征。但權利金費率標准相距甚遠,就是在同一國家內不同礦產資源的權利金費率也存在很大差別,但多數國家、多數礦產資源的權利金費率都保持在2%~8%之間[27]。例如,美國聯邦政府通常規定最低的權利金徵收比率,油氣權利金徵收比率為井口價值的12.5%;對於煤炭,露采者12.5%,坑采者8%;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的權利金費率為10%;納米比亞為5%;巴西煤炭權利金費率為3%;南非分稅種徵收權利金,徵收的費率為深水石油1%,陸上石油3%[28]。
對於國家所徵收的權利金的使用,不同的國家也不盡相同。一般情況下,除一部分作為國家財政收入外,還分給礦產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一部分,還有較大一部分作為礦產資源勘察、開發管理以及環境保護、資源保護等活動的基金[29]。例如,在美國,來自於礦產開採的國家收入中權利金是大頭,每年約40億美元,這筆收入全部上繳國庫,但對其使用和分配上法律有明確規定。美國對聯邦公有土地上權利金的分配是:50%返還到礦產所在地的州政府,只能用於本州當地教育及其公共設施、民眾福利事業的建設;另外50%上繳國庫,其中40%作為國家的土地和水資源保護基金,10%交國庫大財政。在州政府所屬土地和印第安人土地上開采礦產資源所收取的權利金,全部留在當地,無須返還,這是聯邦政府扶持地區經濟發展的措施之一[30]。巴西徵收的權利金在地方、州和聯邦政府之間分配,作為資源開採的財政補償。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以資源稅為核心的稅費政策。在礦業權取得環節,收取探礦權、采礦權價款。在礦業權佔有環節,收取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31]。在礦產資源開采、銷售環節,主要收取資源稅、礦產資源補償費和礦區使用費。我國分別於1993年和1994年開征了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於1999年開始徵收探礦權價款、采礦權價款、探礦權使用費和采礦權使用費等。其中,資源補償費體現的是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資源稅調節級差收益;後四種費用則是為了控制探礦和采礦佔地,是資源財產權的延伸,體現的仍然是國家對資源所有權的財產權益[32]。
按照《礦產資源補償費使用管理辦法》規定,我國目前的礦產資源補償費「主要用於礦產資源勘探支出、礦產資源保護支出及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部門經費補助」,但是,我國目前的資源開發補償費根本不足以支持勘探支出以補償開採的儲量。用於徵收部門經費補助的部分幾乎全部分光,成為地方一種自收自支的財源。由於礦產開發生態補償的資金來源欠缺,我國陳洲其教授曾經提出應該將權利金的大部分用於生態補償。
資源稅的徵收目的是為了調節不同礦質的收益,但是由於現行資源稅以銷售量或自用量為計稅依據,而且只對已開采銷售或自用的資源征稅,對那些開采後暫未銷售或未使用的不征稅,造成資源利用上的逆向調節和企業在開采礦產時「采富棄貧」現象,與開征目標背道而馳。
與國外相比,我國的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非常低,大部分國家資源稅費率高於我國。在我國,各種礦產資源平均起來的稅費相加只有1.18%,基本相當於無價或低價使用[33]。我國的礦產資源補償費相當於國外的權利金,但目前的費率只有1%。同時,探礦權使用費、采礦權使用費、探礦權價款和采礦權價款收費標准也偏低,只是國外平均標準的1/7左右,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34]。我國資源稅和補償費徵收標准過低意味著礦產資源的廉價或無償使用,這是資源型產品價格扭曲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導致了企業和社會缺乏珍惜資源的動力,資源投入方式粗放。從另一個層面看,資源稅和補償費都是針對企業產品銷售收入計征,一個是從量計征,一個是從價計征,有重復征稅的嫌疑。
在我國,資源稅費的征管和分配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資源稅是地方稅,資源補償費是分享稅。資源補償費作為分享稅,在資源型城市的分享比例較低,資源型城市每年都要上繳大量的礦產資源補償費,但是地方分成後獲得的收入均留在省、自治區一級,地州、縣作為資源補償上繳地分文不留,有悖於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初衷[35]。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國外資源稅費研究比較成熟,但其研究主要是以發達國家的經濟社會為背景進行研究的,對於發展中國家的情況考慮較少,限制了其應用范圍。雖然我國對資源稅費制度進行了改革,對維護國家的礦產資源財產收益,促進礦產資源的有序、合理開發利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無論是與國際通行做法相比,還是從市場經濟體制對新稅制的要求看,現行的資源稅費的設置、性質、作用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