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會來計學的原理上講,源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資源要被確認為資產,其取得的成本必須要能可靠地計量。該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是無償的,沒有發生成本,也即成本不能可靠計量,因而不能確認為資產。但根據新會計准則,該土地使用權符合條件投資性房地產確認的條件,該土地使用權可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
⑵ 劃撥地是否企業的無形資產
《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三條規定,無形資產,是指對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內沒有事務形態的容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而稅法是一律將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按照無形資產處理。
所以,企業取得土地使用權,不論取得的途徑如何,都應按照無形資產處理。
⑶ 國有劃撥土地是否以無形資產價值並入房產計征房產稅
國家稅務總局沒有明確的規定,請你參考以下規定:
二、劃撥土地計入房專產原值的問題
單屬位或個人取得的劃撥地,無論以什麼方式取得,或者是否經過評估增值,均不需要計入房產原值。海南省地方稅務局關於進一步明確將地價計入房產原值徵收房產稅有關問題的通知
詳情參考神州財稅網:海南省地方稅務局關於進一步明確將地價計入房產原值徵收房產稅有關問題的通知 http://www.dcetax.com/ntax/apps/laws/index.php/LawsText/lawsContent?LawSerialNo=&term=%BB%AE%B2%A6
⑷ 土地使用權是記入無形資產嗎
應當對土地使用權正確地進行界定確認,分別在「固定資產—土地」和「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中單獨核算。界定確認的標准:一是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時間,看是在實施現行會計制度之前或之後;二是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代價,看取得土地使用權是有償的或是無償的。具體操作如下:
不論實施現行會計制度前後,凡是屬於行政無償劃撥給事業單位的土地使用權,一律納入固定資產核算,記入「固定資產—土地」科目;事業單位在現行會計制度實施之前購得的土地使用權,應當作為固定資產核算,記入「固定資產—土地」科目;事業單位在現行會計制度實施之後,因征地而支付的補償費,雖然作為固定資產核算,但是不能單獨作為土地價值入賬,應當計入與土地有關的房屋、建築物等附著物的價值內,記入「固定資產—房屋建築物」科目。
事業單位在現行會計制度實施之後購得的土地使用權,應當作為無形資產核算,記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科目,進行無形資產核算時將取得時所發生的一切支出,作為土地使用權成本;事業單位在現行會計制度實施之後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土地使用權時,支付的出讓金要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記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科目;單位原先通過行政劃撥方式獲得的土地使用權,沒有入賬核算,在將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出租、抵押、作價入股和投資,按照規定補繳的土地出讓金作為無形資產入賬,記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科目。
⑸ 無償劃撥土地需入賬嗎
王宏 張利娟 李寧 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屬於以前無償劃撥,能否將其作為無形資產入賬並攤銷計入成本再稅前扣除呢?這是不少企業財務人員進行此類業務賬務處理時遇到的問題。 我國目前仍有許多企業擁有的土地使用權是原來通過行政無償劃撥方式取得的,而且這部分土地使用權長期游離於企業賬外。隨著土地使用權價值的與日俱增,對土地使用權規范核算的問題愈加受到重視。許多財務人員認為,如果不將無償劃撥的土地使用權列入賬內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則造成事實上屬於企業的資產(權益)游離於賬外,有違會計核算全面真實反映企業資產和權益的基本原則,而且計入無形資產後還可以按規定攤銷計入成本,可謂一舉兩得。由於《企業會計制度》對此問題沒有明確,一些企業出於各自的目的,聘請評估機構將土地使用權評估後作為無形資產入賬。 我認為,對企業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土地使用權游離賬外的問題,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雖然沒有明確如何進行規范的賬務處理,但《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對此類土地使用權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即如果企業的土地使用權原先未入賬,應先按繳納的土地出讓金將土地使用權確認為無形資產。稅法對企業評估增值的規定是,如果按評估增值調整了有關資產的賬面價值並據此計提折舊或攤銷的,除非稅法有明確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由此可見,企業在一般情形下,不可以隨便將土地使用權評估入賬,不得按照評估價值在稅前計提折舊或攤銷。 盡管企業可以按照國務院的統一規定進行清產核資、股份制或其他類型的改造、改組,並根據評估價值調整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包括增值和損失),但稅法明確規定,確認有關評估資產計稅成本的仍然必須是企業取得資產時的實際成本,如果不是,即使企業將有關資產按照評估值計入賬內並對資產進行了稅前扣除,也必須按照實際成本進行納稅調整。對於評估入賬的土地使用權而言,就是企業實際支付的土地出讓金(或征地費),所以,如果企業對原先擁有的無償劃撥的土地使用權有自用以外的其他用途時(如合作建房、轉讓、合資投資等),必須在先到國土管理部門繳納土地出讓金,並按照繳納的土地出讓金將土地使用權確認為無形資產後,才可以據此進行正常的會計處理和稅前扣除。 需要說明的是,一些企業為了擴大企業的資產規模或出於其他目的,往往「虛晃一槍」,如以需要用土地使用權投資或以吸收投資為由將土地使用權評估入賬甚至在稅前攤銷,當問及有關投資事項時,再以投資沒有成功為托辭而搪塞,而土地使用權卻在不經意間「名正言順」地享受了「稅前扣除」的待遇,這是嚴重違反會計制度和稅法的行為。
⑹ 劃撥地是否作為無形資產攤銷
某公用事業公司目前賬面有一土地使用權,是該公司取得的劃撥地,公司在取得劃撥地時支付了耕地佔用稅記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劃撥土地有其特殊性,一般是國有非公司制企業,或者從事特定行業的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的公司可以在一定年限內使用劃撥土地。在新准則下,使用劃撥土地的企業,對於劃撥土地的會計處理還是和以前一樣,即不做帳務處理(不符合資產定義中有關「擁有或控制的資源」標准)。 耕地佔用稅屬於一次性的土地功能轉換支出,是國家對佔用耕地建房或者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的單位和個人,依據實際佔用耕地面積、按照規定稅額一次性徵收的一種稅;加之國有企業以行政劃撥方式取得的、沒有使用期限限制的土地使用權在劃撥文件中是沒有規定可供企業使用期限的,因而導致企業承擔的耕地佔用稅成本的受益期限無法確定,以及未來能否繼續使用土地產生經濟利益流入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基於佔用稅資本化的對象「無形資產(劃撥用地)」不進行相關賬務處理(即:劃撥用地不確認為一項資產)的考慮,個人認為不應將耕地佔用稅支出資本化,應於發生當期一次性計入當期費用。 再退一步講,如將耕地佔用稅支出確認為一項無形資產,那也需要將該資產認定為使用期限不確定的資產,不攤銷只做減值測試。
⑺ 無償劃撥土地需入賬嗎
我國目前仍有許多企業擁有的土地使用權是原來通過行政無償劃撥方式取得的,而且這部分土地使用權長期游離於企業賬外。
隨著土地使用權價值的與日俱增,對土地使用權規范核算的問題愈加受到重視。許多財務人員認為,如果不將無償劃撥的土地使用權列入賬內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則造成事實上屬於企業的資產(權益)游離於賬外,有違會計核算全面真實反映企業資產和權益的基本原則,而且計入無形資產後還可以按規定攤銷計入成本,可謂一舉兩得。
在新准則下對於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按公允價值入賬。如有相關憑證,該憑證所列明金額與公允價值差額不大可以按該憑證所列金額入賬。如沒有註明價值或註明價值與公允價值差異較大、但有活躍市場的,應當根據有確鑿證據表明的同類或類似資產市場價格作為公允價值。對於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名義價格計量。
取得時會計處理:
借:無形資產
貸:遞延收益
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攤遞延收益,計入當期收益。以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在取得時計入當期損益。
支付的土地徵用費及遷移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如是正常施工所必須程序,那麼應計到該項資產的成本中。
對於房地產企業,其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不能計到「無形資產」科目中,而應計到「開發成本」科目。
⑻ 無償劃撥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屬於無形資產嗎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准則的規定,企業通過劃撥無償取專得的土地使用屬權也應確認為「無形資產」,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支出(如繳納配套費、土地儲備金等)應計入取得無形資產的成本;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築物時,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不與地上建築物合並計算其成本,單獨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
⑼ 國有劃撥土地屬於固定資產嗎
在我國,土地屬國家所有,不得非法買賣。在日常經濟生活中,通常所說的土地,實際上指的是土地使用權,而非土地所有權,並且,土地的使用權一般是有時間限制的。
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尚未開發或建造自用項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並按照規定期限分期攤銷,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商品房時,應將土地使用權的帳面價值全部轉入開發成本;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將土地使用權的帳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待工程完工後,一並轉入「固定資產——房屋及建築物」。
因此,一般而言,土地使用權在建造房屋及建築物前,記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並按期攤銷;在建造房屋及建築物時,將「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的帳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在房屋及建築物完工後,土地使用權成本隨房屋及建築物工程成本,一同轉入「固定資產——房屋及建築物」,不單獨作為「固定資產——土地」、或者無形資產核算。
另外,在原來有過國有企業根據有關規定將土地確認為「固定資產——土地」的情況,但這種做法早已經被廢止了。
⑽ 劃撥地屬於無形資產嗎
不管什麼形式取得額土地使用權,均應當計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科目,按《土地使用權證》明確的期限直線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