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財務方面:什麼是遞延稅金
遞延稅款,就是遞延到以後繳納的稅款,遞延稅款是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才會產生遞延稅款。
遞延稅款科目的借貸方分別核算的內容是:
借方核算:轉回的應納稅時間性差異*稅率,發生的可抵減時間性差異*稅率,債務法下遞延稅款余額是借方時稅率增加,遞延稅款余額是貸方時稅率減少,
貸方核算:發生的應納稅時間性差異*稅率,轉回的可抵減時間性差異*稅率。債務法下遞延稅款余額是貸方時稅率增加,遞延稅款余額是借方時稅率減少.這里有例子幫你解釋:某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2月31日購入一台設備,原價為3010萬元,預計凈殘值為10萬元,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為 5年,按直線法計提折舊,公司按照3年計提折舊,折舊方法與稅法相一致。2005年1月1日,公司所得稅稅率由33%降為 15%。除該事項外,歷年來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該公司2005年年末資產負債表中反映的「遞延稅款借項」項目的金額為(120 )萬元。
解析:05年年初,累計發生的時間性差異為3000/3-3000/5=400 遞延稅款的余額=400×33%=132(借方)
05年稅率下降,調整的遞延稅款金額為400×(33%-15%)=72(貸方)稅率降低,遞延稅款的余額減少,所以調整的金額應該計入遞延稅款的貸方。
05年發生的時間性差異為(3000/3-3000/5)×15%=60(借方)
所以遞延稅款的余額=132-72+60=120(借方)
㈡ 請解釋一下:遞延稅款、遞延資產,以及怎樣核算
遞延稅款是指由於稅法與會計制度在確認收益、費用或損失時的時間不同而產生的會計利潤(利潤總額,下同)與應稅所得之間的時間性差異。該差異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核算確認,而在「應付稅款法」下不予確認。
根據時間性差異產生的原因和對未來所得稅的影響可分為:
1。應納稅時間性差異。當期會計利潤大於應稅所得,未來需要交納的稅款。
2。可抵減時間性差異。當期會計利潤小於應稅所得,未來可以獲得遞減的稅款
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時間性差異通過「遞延稅款」科目核算。期末,如果「遞延稅款」科目為貸方余額,則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遞延稅款貸項」項目;如果「遞延稅款」科目為借方余額,則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遞延稅款借項」項目。
對於「遞延稅款借項」,說明企業由於以前的時間性差異而產生的未來可以獲得抵減的所得稅;
對於「遞延稅款貸項」,說明企業由於以前的時間性差異而產生的未來需要交納的所得稅。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遞延稅款用來核算:採用納稅影響會計法進行所得稅會計處理的企業,由於時間性差異產生的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而影響所得稅的金額,以及以後各期轉回的金額。
基本會計分錄:
1.當期所得稅費用〉當期應交所得稅 的:(即:應納稅時間性差異、轉回前期的可抵減時間性差異)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遞延稅款
2.當期所得稅費用〈當期應交所得稅 的:(即:可抵減時間性差異、轉回前期的應納稅時間性差異)
借:所得稅
借:遞延稅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
遞延資產:
是指本期不能一次性記入損益,應在以後年度分期攤銷的費用。
遞延資產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長期待攤費用。遞延資產實質上是一種費用,但由於這些費用的效益要期待於未來,並且這些費用支出的數額較大,是一種資本性支出,其受益期在一年以上,若把它們與支出年度的收入相配比,就不能正確計算當期經營成果,所以應把它們作為遞延處理,在受益期內分期攤銷。
通常,遞延資產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在一年以上的長期待攤費用等。
1.開辦費
開辦費是企業在籌建期間實際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籌建期間人員的工資、差旅費、辦公費、職工培訓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調研費、法律咨詢費及其他開辦費等。但是,在籌建期間為取得流動資產、無形資產或購進固定資產所發生的費用不能作為開辦費,而應相應確認各項資產。開辦費應當自公司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分期攤銷,攤銷期不得少於5年。
2.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企業從其他單位或個人租入的固定資產,所有權屬於出租人,但企業依合同享有使用權。通常雙方在協議中規定,租入企業應按照規定的用途使用,並承擔對租入固定資產進行修理和改良的責任,即發生的修理和改良支出全部由承租方負擔。對租入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不構成固定資產價值,其會計處理與自有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無區別。對租入固定資產實施改良,因有助於提高固定資產的效用和功能,應當另外確認為一項資產。由於租入固定資產的所有權不屬於租入企業,不宜增加租入固定資產的價值而作為遞延資產處理。
租入固定資產改良及大修理支出應當在租賃期內分期平均攤銷;
3.長期待攤費用
是指開辦費和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以外的其他遞延資產。包括一次性預付的經營租賃款、向金融機構一次性支付的債券發行費用,以及攤銷期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等。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期限均在一年以上,這與待攤費用不同,後者的攤銷期限不超過一年,所以列在流動資產項目下。
㈢ 企業在什麼情況下,用到遞延稅款這個科目
1.按照<企業會計准則--所得稅>的規定,採用資產負債表法債務法進行所得稅費用核算的,如存在時間性差異,一般要用到遞延所得稅資產和抵延所得稅負債科目.其實,在目前會計制度同稅法普遍分離的情況下,不存在時間性差異是不可能的.
2.、「遞延收益"核算企業確認的應在以後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
比如:企業一次性預收若干年的租金和服務費.還有需要遞延以後期間確認利得的政府補助.
比如:經營租賃10萬元,租金5年,租賃開始日一次性支付.(假設沒有提供
第一年賬務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100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20000
貸:遞延收益 80000
第二年賬務處理:
借:遞延收益 20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20000
㈣ 遞延稅款的作用
遞延資產是核算開辦費用的
遞延資產是不能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長期待攤費用。遞延資產實質上是一種費用,但由於這些費用的效益要期待於未來,並且這些費用支出的數額較大,是一種資本性支出,其受益期在一年以上,若把它們與支出年度的收入相配比,就不能正確計算當期經營成果,所以應把它們作為遞延處理,在受益期內分期攤銷。
一、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列示
在現行的企業資產負債表中,左方「資產總計」前和右方「負債合計」前分別列有「遞延稅款借項」和「遞延稅款貸項」項目,這兩個項目是按遞延稅款的期末余額填列的,可以從以下兩種角度去認識。
(一)從資產負債表的屬性看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某一時點的企業財務狀況,其項目一般應根據資產、負債或所有者權益有關賬戶的余額列示。因此,遞延稅款期末如果表現為借方余額,則該余額列入資產方「遞延稅款借項」;如果表現為貸方余額,則該余額列入負債方「遞延稅款貸項」。
(二)從遞延稅款的經濟含義看
遞延稅款出現貸方余額,表示企業計入利潤的所得稅費用大於應交的所得稅,也就是說,從會計的角度來看,企業確認的負債(應交稅金)偏低,未來還有一部分應交的稅金,暫記在「遞延稅款」貸方,所以,遞延稅款貸方余額表示的是應付未付的債務。反之,遞延稅款出現借方余額,表示企業確認的應交稅金已超過會計上應確認的所得稅費用,這超過部分是企業預付的所得稅,所以,遞延稅款借方余額表示的是企業未來的所得稅利益,是企業的一項資產。
當然,嚴格地說,在各個期間稅率有變動的情況下,只有當企業選擇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的債務法核算時,遞延稅款借方余額或貸方余額才能表示真正意義上的資產或負債,而在用遞延法核算時並非如此。但是,在探討如何填列報表時,這個問題可不深究,因為無論其屬性如何,平衡關系及填列方法是不變的。
二、在現金流量表中的列示
遞延稅款項目對現金流量表的影響,表現在補充資料部分,即作為由凈利潤換算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過程中的一個調整項,其列示為:
凈利潤
加: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
這個調整項也稱為遞延稅款貸項、借項。乍一看,似乎與資產負債表的列示類似,其實不然。在現金流量表中「遞延稅款貸項」應按企業本期遞延稅款的凈發生額填列:如果凈增加額為貸方,以正數填列本項目;如果凈增加額為借方,則以負數填寫本項目。那麼,如何理解這種列示?
(一)先從最簡單的情形出發
目前對這個問題的一般解釋:「遞延稅款貸項是由於計入當期所得稅費用的金額大於當期應交所得稅而產生的,其差額並沒有發生現金流出,但在計算凈利潤時已經扣除,所以,在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時,應當加回;遞延稅款借項是由於計入當期所得稅費用的金額小於當期應交的所得稅金額而產生的,其差額已經發生了現金流出,但在計算凈利潤時沒有包括在內,所以,在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時,應當扣除。」我們如果給予這種解釋一種前提假設,便十分容易理解。這種前提假設是:企業當期計提的應交稅金已在當期以銀行存款上繳,即當期的現金流出數等於應交稅金計提數。現舉一簡例說明:例1:某企業20×2年度利潤總額100萬元,年度內發生應納稅時間性差異10萬元。所得稅稅率33%,所計提的應交稅金已於當年全部以銀行存款繳納。則20×2年度有關所得稅的會計分錄為:
⑴借:所得稅 33(100×33%)
貸:應交稅金 29.7 (90×33%)
遞延稅款 3.3
⑵借:應交稅金 29.7
貸:銀行存款 29.7
已計入20×2年度凈利潤的是所得稅費用33萬元,而影響現金流量的是29.7萬元。所以,在不考慮其他調整因素的情況下:凈利潤+33萬元-29.7萬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簡化為:凈利潤+3.3萬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其中:3.3萬元即為20×2年度企業的遞延稅款貸方發生額。
同理可證,如果某個年度遞延稅款是借方發生額,則情形剛好相反;如果既有貸方、又有借方發生額,則以凈發生額為調整數。
(二)再看更進一步的情形
如果當期的現金流出數不等於當期計提的應交稅金,結論是否還是一樣呢?
假設例1中企業20×2年度實際上繳的所得稅是19.7萬元,其他條件不變。則會計分錄⑴同上,分錄⑵為:借:應交稅金 19.7貸:銀行存款 19.7此時,凈利潤應先加回已扣除的所得稅費用33萬元,再減去現金流出數19.7萬元,才能得出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即凈利潤+33萬元-19.7萬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簡化為:凈利潤+13.3萬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這里的13.3萬元,實際上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本期遞延稅款貸項3.3萬元,二是「應交稅金」本期增加數10萬元(29.7萬元-19.7萬元)。而後一部分(10萬元)的調整將體現在補充資料的另一項目——「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中,當然在「遞延稅款貸款」調整項中不能重復計入。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遞延稅款貸項仍只需以3.3萬元列示。
由以上分析可得出結論:不論企業當期計提的應交所得稅與當期實際上繳的所得稅金額是否相等,在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遞延稅款貸項」都是以當期遞延稅款貸方的凈增加額填列的。
㈤ 怎麼這里的遞延稅款為6000稅率是多少是不是固定的呢
國家稅務總局《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企業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允許計提折舊或攤銷費用。而按照會計制度規定,固定資產應該計提折舊。這樣就造成稅法與會計制度的不一致,會計上必須用遞延稅款來調節。
上述會計分錄中遞延稅款是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㈥ 什麼是遞延稅款
一、遞延資產:是核算企業發生的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包括開辦費、固定資產、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攤費用。企業發生的遞延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攤銷時,借記『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資本公積:1、企業接受的現金捐贈,借記:「現金」「銀行存款」, 貸記本科目。2、企業接受的實物捐贈:借記固定資產,貸記本科目。3、按投資人投資在新增注冊資本應占的份額,貸記「實收資本」科目,借記本科目
三、盈餘公積:企業提取盈餘公積時:借記「利潤分配」,貸記本科目。企業用盈餘公積彌補虧損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利潤分配」。企業以盈餘公積轉贈子資本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實收資本。盈餘公積的期末貸方余額為提取得盈餘公積結余。
四、本年利潤=產品銷售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產品銷售成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產品銷售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營業外支出
五、利潤分配;本科目核算企業利潤的分配(或虧損的彌補)和歷年分配(或彌補)後的結存余額。
㈦ 遞延稅是什麼(我會盡快採納答案+20分)
遞延稅款是指由於稅法與會計制度在確認收益、費用或損失時的時間不同而產生的利潤總額與應稅所得之間的時間性差異。該差異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核算確認,而在「應付稅款法」下不予確認。
根據時間性差異產生的原因和對未來所得稅的影響可分為:
1.應納稅時間性差異。當期會計利潤大於應稅所得,未來需要交納的稅款。
2.可抵減時間性差異。當期會計利潤小於應稅所得,未來可以獲得遞減的稅款。
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時間性差異通過「遞延稅款」科目核算。期末,如果「遞延稅款」科目為貸方余額,則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遞延稅款貸項」項目;如果「遞延稅款」科目為借方余額,則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遞延稅款借項」項目。
㈧ 關於遞延稅款的問題
不一定,遞延稅款是由於會計上的處理與稅法上的處理不一致所產生的差異,比如,會計上提減值准備,可是稅法上根本不認減值准備,要正常繳稅的,這就使得會計核算的納稅金額與稅法核算的納稅金額出現差異,這種差異才涉及到遞延稅款。根據你提供的資料,問題出在折舊上,折舊無論會計上還是稅法上都認,如果你的折舊方法與稅法要求的方法一致,就不涉及遞延稅款,如果不一致,就要涉及遞延稅款了。有關遞延稅款的處理方法,新會計准則有很大的變動,如果你的情況真的涉及了遞延稅款,最好參照新准則,好好研究研究。
㈨ 遞延資產攤銷時如何做分錄
樓主,遞延所得稅是新企業會計准則下的產物,原來一般企業核算用應付債務法,而現專在用屬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不管道延所得稅資產還是遞延所得稅負債,如果能夠准確核算期初與期末應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分錄就比較簡單了!
例如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是100 期末是80,那麼就把該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沖掉20 即:借:所得稅費用 2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20 (如果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余額不足,差額部分是遞延所得稅負債),另外如果企業該年利潤400,所得稅稅率為25%,那麼當年所得稅費用就是400*25%=100,再加上20的遞延所得稅,就是該公司該年財務報表利潤表中所得稅項目就該反映的金額,即120;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核算與資產相同,略~望樓主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