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包括哪些范圍
根據《關於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范圍如下
1.人員人工費用。
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
2.直接投入費用。
(1)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
(2)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製造費,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
(3)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維修等費用,以及通過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租賃費。
3.折舊費用。
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
用於研發活動的軟體、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包括許可證、專有技術、設計和計算方法等)的攤銷費用。
5.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新葯研製的臨床試驗費、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
6.其他相關費用。
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如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研發成果的檢索、分析、評議、論證、鑒定、評審、評估、驗收費用,知識產權的申請費、注冊費、代理費,差旅費、會議費等。此項費用總額不得超過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總額的10%。
根據《關於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二)下列活動不適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
1.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
2.對某項科研成果的直接應用,如直接採用公開的新工藝、材料、裝置、產品、服務或知識等。
3.企業在商品化後為顧客提供的技術支持活動。
4.對現存產品、服務、技術、材料或工藝流程進行的重復或簡單改變。
5.市場調查研究、效率調查或管理研究。
6.作為工業(服務)流程環節或常規的質量控制、測試分析、維修維護。
7.社會科學、藝術或人文學方面的研究。
㈡ 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中的研發支出加計扣除需要什麼辦什麼手續
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以及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從事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補貼;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或租賃費;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軟體、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專門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製造費;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研發成果的論證、評審、驗收費用。《稅法實施條例》第95條規定:企業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更多信息可以去永諧財務官網查看
㈢ 企業所得稅中,可以加計扣除的研發費包括哪些
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本年度實際發生額的50%,從本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研發費用的具體范圍包括:
1.人員人工費用。
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
2.直接投入費
(1)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
(2)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製造費,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
(3)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維修等費用,以及通過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租賃費。
3.折舊費用。
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
4.無形資產攤銷。
用於研發活動的軟體、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包括許可證、專有技術、設計和計算方法等)的攤銷費用。
5.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新葯研製的臨床試驗費、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
6.其他相關費用
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如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研發成果的檢索、分析、評議、論證、鑒定、評審、評估、驗收費用,知識產權的申請費、注冊費、代理費,差旅費、會議費等。此項費用總額不得超過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總額的10%。
7.企業委託外部機構或個人進行研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按照費用實際發生額的80%計入委託方研發費用並計算加計扣除,受託方不得再進行加計扣除。委託外部研究開發費用實際發生額應按照獨立交易原則確定。
委託方與受託方存在關聯關系的,受託方應向委託方提供研發項目費用支出明細情況。
企業委託境外機構或個人進行研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不得加計扣除。
9.企業共同合作開發的項目,由合作各方就自身實際承擔的研發費用分別計算加計扣除。
10.企業集團根據生產經營和科技開發的實際情況,對技術要求高、投資數額大,需要集中研發的項目,其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可以按照權利和義務相一致、費用支出和收益分享相配比的原則,合理確定研發費用的分攤方法,在受益成員企業間進行分攤,由相關成員企業分別計算加計扣除。
11.企業為獲得創新性、創意性、突破性的產品進行創意設計活動而發生的相關費用,可按照本通知規定進行稅前加計扣除
㈣ 企業所得稅加計扣除最新政策2020
財稅2018 64 財稅2018 99 國稅2017 40
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於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
財稅〔2018〕9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科技廳(局),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科技局:
為進一步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科技創新,現就提高企業研究開發費用(以下簡稱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二、企業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其他政策口徑和管理要求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於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於企業委託境外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64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等文件規定執行。
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於企業委託境外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
財稅〔2018〕6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科技廳(局),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科技局:
為進一步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現就企業委託境外進行研發活動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以下簡稱研發費用)企業所得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通知如下:
一、委託境外進行研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按照費用實際發生額的80%計入委託方的委託境外研發費用。委託境外研發費用不超過境內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三分之二的部分,可以按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加計扣除。
上述費用實際發生額應按照獨立交易原則確定。委託方與受託方存在關聯關系的,受託方應向委託方提供研發項目費用支出明細情況。
二、委託境外進行研發活動應簽訂技術開發合同,並由委託方到科技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登記。相關事項按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管理辦法及技術合同認定規則執行。
三、企業應在年度申報享受優惠時,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修訂後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3號)的規定辦理有關手續,並留存備查以下資料:
(一)企業委託研發項目計劃書和企業有權部門立項的決議文件;
(二)委託研究開發專門機構或項目組的編制情況和研發人員名單;
(三)經科技行政主管部門登記的委託境外研發合同;
(四)「研發支出」輔助賬及匯總表;
(五)委託境外研發銀行支付憑證和受託方開具的收款憑據;
(六)當年委託研發項目的進展情況等資料。
企業如果已取得地市級(含)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鑒定意見,應作為資料留存備查。
四、企業對委託境外研發費用以及留存備查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承擔法律責任。
五、委託境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其他政策口徑和管理要求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於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於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財稅〔2017〕34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等文件規定執行。
六、本通知所稱委託境外進行研發活動不包括委託境外個人進行的研發活動。
七、本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執行。財稅〔2015〕119號文件第二條中「企業委託境外機構或個人進行研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不得加計扣除」的規定同時廢止。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歸集范圍有關問題的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40號
為進一步做好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貫徹落實工作,切實解決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於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及《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等文件的規定,現就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歸集范圍有關問題公告如下:
一、人員人工費用
指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
(一)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包括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輔助人員。研究人員是指主要從事研究開發項目的專業人員;技術人員是指具有工程技術、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中一個或一個以上領域的技術知識和經驗,在研究人員指導下參與研發工作的人
㈤ 無形資產費用化企業所得稅加計扣除題
1.2012應納稅所得額=1000-200*50%-30*50%=885 2012應交所得稅=885*25%=221.252.2012無形資專產賬面價值=300-30=270 2012無形資產計稅基礎=(300-30)*150%=4053.不符屬合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條件,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㈥ 企業所得稅加計扣除
一般會涉及到的加計扣除就兩個。第一是單位招用殘疾人員,簽訂一年以上的用工合同並依法繳納社保,給殘忍人員發放的工資可以加計100%扣除。也就是說如果你一年給他發10000元,在企業所得稅前你可以當20000元來扣除。
還有一種就是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如果沒有形成無形資產的,可以計入當期損益,按照研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也就是花100元,能扣150元)。形成無形資產的,可以按照成本150%攤銷。
加計扣除一般都是企業所得稅上的優惠政策。
㈦ 無形資產加計扣除是怎麼回事啊 請舉例分析 謝謝
無形資產的加計扣除問題
甲公司當年實現凈利潤8000萬元,所得稅稅率為25%當年僅發生如下一項影響納稅調整的業務。
甲公司當期為開發新技術發生研究開發支出計2 000萬元,其中研究階段支出300萬元,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前發生的支出為500萬元,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為l 200萬元。稅法規定,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l50%攤銷。假定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在當期期末已達到預定用途,甲公司當期攤銷無形資產成本120萬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五條,根據上述規定 ,可以分兩個步驟處理:
(1)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
賬面處理:按照800萬元直接列支為當期費用
稅務處理:年度匯算清繳時進行納稅調整,應納稅所得額調減400萬元。
借:管理費用 800萬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800萬
(2)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本年攤銷120萬。
賬面處理:無形資產按照1200萬元原值分10年攤銷。
稅務處理:年度匯算清繳時進行納稅調整,應納稅所得額調減60萬元。
借:管理費用 120萬
貸:累計攤銷 120萬
年度納稅賬務處理
(1)當年應納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8000—800*50%—120*50%=7540
應交所得稅=7540*25%=1885
(2)當期遞延所得稅=0
(3)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1885
借:所得稅費用 188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885
分析無形資產加計攤銷形成暫時性差異的處理
(1)對於費用的加計扣除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2)對於無形資產的加計攤銷是指將無形資產的成本加計50%後分期攤銷扣除,即相當於每期按照折舊額的150%攤銷,而不是與當期全部扣除。
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1200-120=1080
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1200*150%-120150%=1080150%=1620
無形資產形成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620-1080=540
此項暫時性差異不符合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條件,不應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
●所得稅會計處理的問題
企業所得稅涉稅處理案例解析
一、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情況
1、內部研究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
會計規定,內部研究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其成本為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以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除此之外,研究開發過程中發生的其他支出應予費用化計入損益。
稅法規定,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以開發過程中該資產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另外,對於研究開發費用的加計扣除,稅法中規定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所得稅會計准則規定:企業發生的某項交易或事項不屬於企業合並,並且交易發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且該項交易中產生的資產、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准則中規定在交易或事項發生時不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因為如果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則需調整資產、負債的入賬價值,對實際成本進行調整將有違會計核算中的歷史成本原則,影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在
【案例1】
甲企業當期為開發新技術發生研究開發支出計1000萬元,其中研究階段支出100萬元,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前發生的支出為100萬元,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為800萬元。稅法規定,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假定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在當期期末已達到預定用途(尚未開始攤銷)。
甲企業當期發生的研究開發支出中,按照會計准則規定應予費用化的金額為200萬元,會計上計入當期損益,稅法上按300萬元(200×150%)當期稅前扣除,即稅法上也不作為資產,計稅基礎為零。形成無形資產的成本為800萬元,即期末所形成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為800萬元,在未來期間可予稅前扣除的金額為1200(800×150%)萬元,其計稅基礎為1200萬元,形成暫時性差異400萬元。
該項無形資產並非產生於企業合並,同時在初始確認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確認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產生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需要調整該項資產的歷史成本,准則規定該種情況下不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
2、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會計准則規定,承租方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的確認,應以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的較低者以及相關的初始直接費用作為入賬價值,而稅法規定以租賃協議或合同確定的價款加上運輸費、途中保險費等的金額計價,對二者之間產生的暫時性差異,若確認為一項遞延所得稅資產,則違背了「歷史成本」原則。
例如,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在租賃開始日的公允價值1000萬元,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960萬元。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為960萬元,未來支付的租金總額,即計稅基礎為1060萬元。
雖然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小於計稅基礎,但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因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時不影響損益,也就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如果確認暫時性差異的影響,在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同時不能調整所得稅費用,對應科目是資產類科目,即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科目,這樣調整了資產的賬面價值,使得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又產生了暫時性差異,由此陷入一個死循環,故准則規定這種情況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二、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情況
1、商譽的初始確認。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中,因企業合並成本大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按照會計准則規定應確認為商譽,但按照稅法規定免稅合並中不允許確認商譽,即商譽的計稅基礎為零,兩者之間的差額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因確認該遞延所得稅負債會增加商譽的價值,企業會計准則中規定對於該部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不確認其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㈧ 新稅法中無形資產的加計扣除怎麼計算
計算加計扣除時,應按照攤銷的年限,按月計算。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五條: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條第(一)項所稱研究開發費用的加計扣除,是指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
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對於這政策的理解,應該將稅收優惠的方式與無形資產分攤的方法分開來對待。無形資產的分攤方法在《實施條例》第六十七條里已經明確,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因此,無論是否享受優惠,都應當按照規定攤銷。所以,在計算加計扣除時,應按照攤銷的年限,按月計算。
(8)企業所得稅無形資產加計扣除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可以扣除的情況: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有關的支出,是指與取得收入直接相關的支出。
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產經營活動常規,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或者有關資產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第二十八條企業發生的支出應當區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資本性支出應當分期扣除或者計入有關資產成本,不得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
企業的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或者財產,不得扣除或者計算對應的折舊、攤銷扣除。
除企業所得稅法和本條例另有規定外,企業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不得重復扣除。
第二十九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成本,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銷售成本、銷貨成本、業務支出以及其他耗費。
第三十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已經計入成本的有關費用除外。
第三十一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稅金,是指企業發生的除企業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
第三十二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損失,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損失,轉讓財產損失,呆賬損失,壞賬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
企業發生的損失,減除責任人賠償和保險賠款後的余額,依照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的規定扣除。
企業已經作為損失處理的資產,在以後納稅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時,應當計入當期收入。
第三十三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外,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合理的支出。
第三十四條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前款所稱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員工的所有現金形式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員工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
第三十五條企業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為職工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准予扣除。
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在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范圍和標准內,准予扣除。
第三十六條除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險費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業保險費外,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商業保險費,不得扣除。
第三十七條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資本化的借款費用,准予扣除。
企業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經過12個月以上的建造才能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的存貨發生借款的,在有關資產購置、建造期間發生的合理的借款費用,應當作為資本性支出計入有關資產的成本,並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扣除。
㈨ 所得稅會計中涉及無形資產加計扣除時應該如何處理
一,無形資產加計扣除是稅法單方面給的稅收優惠,會計上並不核算這個事項專,所以更不會屬確認遞延所得稅。
二,暫時性差異本質在於「暫時性」也就是說稅法和會計處理暫時存在差異,以後會一致,但是無形資產只是稅法單方面核算,和會計的日常賬務處理,沒有關系。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五條「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條第(一)項所稱研究開發費用的加計扣除,是指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㈩ 企業研發形成的無形資產的加計扣除口徑是如何規定的
你的理解有誤1、你要明白,這個加計扣除、加計攤銷影響的是你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專得額,這個屬加計在財務賬面上是不直接放映的2、按照規定,把研發支出的加計扣除分成了兩種,這兩種是分開分別加計互不影響的,也就是你說的,如果當期費用化支付100,那麼實際可以在所得稅前扣除的金額就應該是150(加計50%),這個跟你另外資本化的部分是否已經形成無形資產是沒有直接關系的而對於資本化的部分,就是你說的已經轉為無形資產的部分,這部分賬面按照正常的無形資產計提攤銷,假設當期攤銷了10,那麼最後你可以稅前扣除的應該是15(同樣加計50%),這個也跟你費用化那個沒直接關系3、在實際中,這個加計扣除稅務局會有一些具體要求的,要符合稅務局的要求和認定的,才可以加計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