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存貨轉入無形資產,從而虛增利潤是怎麼做的
首先,存貨已經被使用了,也就是存貨實物沒有了,這時會計上肯定是,貸:存貨,借方有幾專個選擇:進成本、屬進費用或者資本化(借:資產),無論是進成本還是進費用,都會減少當期利潤,而如果資本化作為開發支出,首先未完成開發的不攤銷,不會影響利潤,即使開發完成,也是分年攤銷的,比如按10年攤銷,10月份完成,則計入費用的只有10%*2/12,會比直接進成本或費用小。所以資本化後當期利潤會變大,但其實以後各期利潤會變小。
㈡ 以無形資產換入存貨時,為什麼要借記累計攤銷
累計攤銷是無形資產的備抵賬戶,有無形資產該賬戶才會有累計攤銷發生額,該項無形資產都已經不在企業了,伴隨無形資產而生的累計攤銷當然也要轉走了,跟固定資產與累計折舊是一個道理
㈢ 將存貨作為無形資產計量對利潤有什麼影響
之了回答:
存貨影響的是資產減值損失和主營業務成本
無形資產影響的是對應的攤銷科目,如管理費用、銷售費用
㈣ 比較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
我才復習完這4章,也正想總結一下
相同點:
1,初始確認原則相同回
首先,滿足的條件相同:與XX有關答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XX的成本能夠可靠計量。其次,初始成本的計量表述相似,外購或者自製時是「達到目前狀態或場所的必要支出」、「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前的必要支出」等,接受投資者投入是「以合同價計量,合同價不公允的除外」,其他方式取得的處理也相同。
2,後續計量相似
均有提減值的情況,而且提取的減值准備均不得轉回。
3,提取折舊(攤銷)方法相似
不同:
1,提取減值准備的依據不同,存貨是可變現凈值與成本孰低計量,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是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計量。
2,計量基礎有相同也有不同,存貨,固定資產只有歷史成本屬性,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可採用公允價值,投資性房地產在滿足一定條件時可採用公允價值模式。
3,細微點差異
a.固定資產在建期間與投資性房地產在建期間對於非正常損失的處理不同,固定資產計入成本,投資性房地產計入當期損益。
b.固定資產改擴建通過「在建工程」核算,投資性房地產改擴建後仍為投資性房地產的通過「投資性房地產-在建」核算,但兩者在改擴建期間均不計提折舊
㈤ 請教一道:換出無形資產換入存貨的會計分錄
我認為答案是錯的,甲公司換入存貨的價值應該是12萬。
實際上就是以此存貨的公允價值入賬,這應該屬於「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比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更加可靠的」情況,就是說,存貨的公允價值才是其真正的價值。
甲公司:
借:存貨科目 12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0400
累計攤銷 20000
貸:無形資產 150000
營業外收入-非貨幣資產交換利得 10400
乙公司:
借:無形資產 130400
營業外支出-非貨幣資產交換損失 1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2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0400
㈥ 存貨、應收款項、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這四種資產減值的賬務處理
存貨、應收賬款、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減值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內
貸:存貨跌價准備容/壞賬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但是存貨和應收賬款減值後期是可以轉回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㈦ 機器,設備,存貨屬於無形資產對不對為什麼
不對,機器屬於固定資產,存貨屬於流動資產
㈧ 土地使用權是計入無形資產還是存貨
看企業的性質: 1. 房企銷售 屬於 存貨; 2. 其他企業,無形資產;
㈨ 土地使用權計入存貨和計入無形資產有什麼區別
土地使用權作為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必須經過評估,評估需要如下文件:
1、提供專土地使用權證,房地產證,土地平面位置圖,與無形資產出資有關的轉讓合同,交接證明等。
2、填寫無形資產出資驗證清單。要求填寫的名稱,有效狀況,作價等內容符合合同,協議,章程,由企業簽名或驗收簽章,獲得各投資者認同,並在清單上簽名。
3、無形資產應辦理過戶手續(知識產權辦理產權轉讓登記手續;非專利技術簽定技術轉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辦理變更土地登記手續)但在驗資時尚未辦妥的,填寫出資財產移交表,由擬設立企業及其出資者簽署,並承諾在規定期限內辦妥有關財產權轉移手續;
交付方式,交付地點合同,協議,章程中有規定的,應與合同,協議,章程相符:「接收方簽章」欄,由全體股東簽字蓋章。
4、資產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目的,評估范圍與對象,評估基準日,評估假設等有關限定條件滿足驗資要求的評估報告和出資各方對評估資產價值的確認文件。
5、一般無形資產出資最高可達企業注冊資本的70%。
6、以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資的,提供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辦理的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
(9)無形資產的存貨擴展閱讀:
變更程序:
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是指出讓人在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出讓年限尚未屆滿的情況下,終止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而收回土地使用權。
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的前提條件是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並由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報經原審批機關批准。
(1)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為公共利益需要是指國家為經濟、政治、軍事、文化、衛生等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可以將土地使用權收回。
(2)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新的城市規劃的實施,需要對舊城區進行大規模的改造,需要重新調整和安排城市各個區域的土地的使用,為配合舊城區改建,國家要調整使用土地,收回或重新安排一些單位和居民正在使用的土地。
(3)土地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約定的使用期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申請續期未獲批準的。
(4)因單位撤消、遷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劃撥的國有土地的。
(5)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經核准報廢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地使用權
㈩ 你好,我想問下,財政部頒發的無形資產,固定資產,存貨會計准則,它們所隱含的資產概念計量屬性是什麼
無形資產計價原則:
購入的無形資產,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計價。
企業自行開發並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按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聘請律師費等實際凈支出計價。
投資者作為資本金或合作條件投入的無形資產,按評估或合同協議及企業申請書的金額計價。
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的成本,應根據資產的市場價格或根據所提供的有關憑據確認的價值和接受捐贈時發生的各項費用確定。
不正確的無形資產計價行為包括:企業明知計價不合法、不合理,故意將無形資產計價過高或過低;未經法定手續進行評估或確認,隨便計價,沒有企業合並或接受其他單位商譽投資時,就對商譽作價入帳
(一)固定資產初始計量原則
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固定資產的成本,是指企業購建某項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
固定資產
必要的支出。這些支出包括直接發生的價款、運雜費、包裝費和安裝成本等,也包括間接發生的,如應承擔的借款利息、外幣借款折算差額以及應分攤的其他間接費用。
對於特殊行業的特定固定資產,確定其初始入賬成本時還應考慮棄置費用。棄置費用通常是指根據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國際公約等規定,企業承擔的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等義務所確定的支出,如核電站核設施等的棄置和恢復環境等義務。對於這些特殊行業的特定固定資產,企業應當按照棄置費用的現值計入相關固定資產成本。石油天然氣開采企業應當按照油氣資產的棄置費用現值計入相關油氣資產成本。在固定資產或油氣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照預計負債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應當在發生時計入財務費用。一般工商企業的固定資產發生的報廢清理費用,不屬於棄置費用,應當在發生時作為固定資產處置費用處理。
要想了解有關存貨的會計處理和審計方法,首先我們需對「存貨」下一個准確的定義。根據《企業會計准則講解(2010)》的註解,企業的存貨通常包括以下內容:
原材料,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並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為建造固定資產等各項工程而儲備的各種材料不能作為企業存貨。
在產品,指企業正在製造尚未完工的產品,包括正在各個生產工序加工的產品,和已加工完畢但尚未檢驗或已檢驗但尚未辦理入庫手續的產品。
半成品,指經過一定生產過程並已檢驗合格交付半成品倉庫保管,但尚未製造完工成為產成品,仍需進一步加工的中間產品。
在產品和半成品的主要區別是,在產品一般不需要入庫,而半成品一般需要入半成品庫。此外,在產品一般不能直接對外銷售,而半成品可以。
產成品,指工業企業已經完成全部生產過程並驗收入庫,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者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企業接受外來原材料加工製造的代製品和為外單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製造和修理完成驗收入庫後應視同企業的產成品。
商品,指商品流通企業外購或委託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於銷售的各種商品。
周轉材料,指企業能夠多次使用、但不符合固定資產定義的材料,如為了包裝本企業商品而儲備的各種包裝物,各種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勞動保護用品以及在經營過程中周轉使用的容器等低值易耗品和建造承包商的鋼模板、木模板、腳手架等其他周轉材料。但是,周轉材料符合固定資產定義的,應當作為固定資產處理。
《講解》中只做了以上幾種分類的解釋,但是在很多企業中一般還會設立「在途物資」科目。一般企業採用實際成本(或進價)進行材料、商品等物資的日常核算,貨款已付尚未驗收入庫的購入材料或商品的采購成本,都會通過「在途物資」科目進行歸集。本科目應當按照供應單位和物資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由於我國會計准則要求採用實際成本法進行存貨的計量,所以在期末對標准成本法和實際成本法產生的成本差異進行處理,主要方法有兩種:
1、結轉本期損益法
按照這種方法,在會計期末將所有差異轉入"利潤"賬戶,或者先將差異轉入"主營業務成本"賬戶,再隨同已銷產品的標准成本一起轉至"利潤"賬戶。在成本差異數額不大時採用此種方法為宜。
2、調整銷貨成本與存貨法
按照這種方法,在會計期末將成本差異按比例分配至已銷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採用這種方法的依據是稅法和會計制度均要求以實際成本反映存貨成本和銷貨成本。本期發生的成本差異,應由存貨和銷貨成本共同負擔。
成本差異的處理方法選擇要考慮許多因素,差異處理的方法要保持歷史的一致性,以便使成本數據保持可比性,並防止信息使用人發生誤解。
對存貨的成本審計一般散落在內控測試和細節測試中。對存貨的內控測試主要包括采購與付款循環(purchase)以及生產和存貨循環(c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