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形資產信息披露這個論題是否屬於財務報表分析范疇
是屬於財務報表的范疇。資產負債表的左邊,就是流動資產、固定資產、還有無形資產。
2. 無形資產核算的內容
無形資產核算的內容:是企業持有的無形資產成本,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回商標權、著作答權、土地使用權等。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無形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外購的無形資產,按應計入無形資產成本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按應予資本化的支出,借記本科目,貸記「研發支出」科目。
(二)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應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借記「累計攤銷」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減值准備。
(三)處置無形資產,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等,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借記「累計攤銷」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及其他費用,貸記「應交稅費」、「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科目或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減值准備。
3. 財務會計報告應披露的信息有哪些
必須重點增加披露以下幾個方面的會計信息。
一、知識資本信息
知識經濟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要素就是知識。未來企業的競爭將不再單純是企業物質財富、企業規模大小的競爭,而是擁有的知識資本在質與量方面的全面競爭。把信息披露重點放在存貨、機器設備等實物資產上的現行財務報告的局限性已日益顯示出來,這主要表現在實物性資產價值量的大小與企業創造未來現金流量的能力之間的相關性減弱,甚至與企業現行市場價值之間的相關性也減少。由於知識資本在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財務報告中應該反映知識資本信息。知識資本信息主要包括企業無形資產信息和人力資本信息、人力資源信息等。企業無形資產指企業擁有的知識產權、先進技術、專利、品牌價值、商譽等,在不能准確計量列入報表的情況下,應通過其他方式披露有關信息。傳統財務報告既不反映人力資源的價值,也不反映人力資本,從而低估了企業資產總額, 忽視了勞動者對企業的經濟貢獻。因而未來財務報告中應充分揭示和披露人力資源這項企業十分重要的資產及其有關的權益和費用。解決對人力資源信息的披露,除了需要深入研究人力資源計量的理論和方法,還要進一步涉及到人力資本的確認問題,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利益分配等問題,具有很大的難度。
二、衍生金融工具所產生的收益和風險信息
國家了解企業對社會的真實貢獻,有利於國家科學地制訂宏觀調控措施,促進經濟的發展。隨著金融創新,諸如期貨、期權等的衍生金融工具種類日益增多,一些銀行、證券公司近年來推出了一批新「組合」的衍生工具,像「封頂、保底」、「加固」、「互換期權」、「匯價幅度期匯」等。這類衍生金融工具可能會引起企業未來財務狀況、盈利能力的劇變,如不對這類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加以披露,將對財務報告使用者構成潛在風險,極有可能導致財務報告使用者在投資和信貸方面的決策失誤。雖然我國現階段資本市場尚不成熟,衍生金融工具尚不多見,對企業的影響還不大,但我們也應該及早著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以配合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反映企業衍生金融工具的數量、價值、風險、未來收益可能性,將是財務報告反映的重要內容之一。
三、股東權益稀釋方面的信息
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股東十分關心股票的市場價值。由於公司股票的賬面價值往往與股票的市場價值存在著較大差異,且都是股票市價高於股票賬面價值(這種情況在我國的A股市場上特別明顯),這就給公司經營者提供了通過權益交換方式來增加利潤的機會。比如公司發行可轉換債券,可以通過降低轉換價格的方式來降低債券利息,因利息率降低而減少的利息費用就轉化為企業利潤,使企業利潤增加,但另一方面轉換價格低於股票市價的差額則會導致原股東權益的稀釋,使原股東蒙受損失。因此,公司這種利潤增加是建立在對原股東權益稀釋基礎上的,這究竟是對公司原股東有利還是無利,在現行財務會計中並沒有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因利息費用減少而增加的利潤,而將原股東權益稀釋的核算排除在外,這必然會誤導投資者對公司發行可轉換債券的行為加以肯定,從而容易做出有損自身經濟利益的決策。因此,財務報告在這方面有必要加以改進,提供股東權益稀釋方面的信息。
四、企業全面收益的信息
會計收益是指來自於企業報告期間交易的已實現收入和相應費用間的差額,其確認必須遵循實現原則。傳統收益對那些由於市場價格或預期價格發生變化而引起的未實現收益不予確認,這使收益表無法如實反映企業本期間的全部收益;而且將未實現增值置於收益計算之外,使收益計算缺乏邏輯上的一致性,導致以後出售資產所獲得的收益與相關成本進行了錯誤的配比。
在經濟活動相對簡單、幣值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傳統的會計收益與全面收益差異不大,財務報告的使用者用傳統收益也可做出較為正確的決策。但隨著經濟活動的復雜化,幣值變化頻繁,以上兩種收益的差異日益擴大。這樣,如用傳統的會計收益作為基礎進行決策,就有可能做出錯誤的決策。全面收益定義為:某一主體在報告期間內,除與業主間的交易(股東投資、股利分配)外,由於一切原因所導致的權益(凈資產)的增減變動。由此全面收益應分為兩部分:已確認且已實現的凈收益和已確認但未實現的其他利得及損失,如未實現的財產重估盈餘、未實現商業投資利得(損失)等。
在我國,企業披露全面收益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是因為:(1)我國的資產市值變化大,一些企業,特別是老企業,持有資產的現實價值與會計資產賬面價值相差甚為懸殊,這種差異必然是一種預期損益,將它揭示出來可以更全面、真實地反映企業的收益狀況,有利於投資者和信貸人的決策。(2)可以有效地遏制企業操縱利潤。將未確認的利得或損失通過諸如資產置換等方法轉變為本期損益是最常見的操縱利潤的方法,如果採用了全面收益報告,就能從根本上杜絕用這種方法操縱利潤的可能性,從而使會計信息更真實。全面業績報告對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來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選擇以下處理方法:(1)擴充收益表,以包括財務業績的所有項目;(2)單獨編制全面收益表,作為傳統收益表的補充;(3)同權益變動表合並,共同報告全面收益的各項組成部分。
五、企業對社會貢獻的信息
現行企業財務報告的服務主體主要是投資者和債權人,所披露的內容主要是與投資者和債權人的投資和信貸決策相關的盈利能力與財務狀況,在這些報表中不能反映企業對社會的真實貢獻額,即企業所提供的增值額或增加值,更不能反映貢獻額的分配狀況。在政治經濟日趨民主化的今天,傳統財務報告在這方面的不足之處,日益凸現,貨幣資本的支配力逐漸減弱,人力、知識資本的貢獻比例卻日趨增長,這就要求財務報告要為這些信息使用者服務, 政治經濟民主化的趨勢要求貨幣資本的支配者公布企業對社會的貢獻額以及貢獻額的分配,以利於社會對企業的監督。公布企業對社會的真實貢獻額及其分配狀況,有利於協調勞資雙方、各種資本供應者,以及企業與社會、政府的關系,從而在化解利益分配中的矛盾、增加利益創造中的合力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國相繼把增值表作為繼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之後的第四會計報表。我國應抓緊研究「增值表」的理論及其編制方法,出台相關准則,盡早將「增值表」納入我國財務報告體系之內。
六、企業消耗自然資源和對環境影響的信息
企業既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又是自然資源的消耗者和環境的主要污染者,它與環境存在著密切的關系。財務報告應披露公司的運營對資源的消耗和對自然環境造成影響的有關信息。現在有相當多的激勵措施,鼓勵公司採取控制污染、使用再生資源、選用可更新物質,以及發展循環經濟和生產環保產品等保護環境方式。研究表明,公眾對於環境保護的熱情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影響公司經營:一方面,公司可能會為自己的行為遭受直接的損失,比如他們可能受法律規定性或推定性的強迫而支付彌補環境損失的費用;或者當他們引起污染時,他們不得不支付額外的稅收或遭受財務懲罰。另一方面,如果一個實體被確信引起了環境污染或有其他不道德的行為,它一定會引起相當多的公眾敵意,這將導致顧客的減少。一個實體如果有「綠色」的形象,就有可能吸引更多的顧客,這也就是現在為什麼會有很多商品都打上環保品牌的原因。了解因環境因素而產生的或有負債、治理污染的成本、資產價值的貶值和其他環境風險損失等影響企業發展方面的信息,有利於投資者、債權人、管理者等做出正確的決策。現行財務會計報告忽視了對這方面信息的披露,已不適應環保要求日益提高、措施日益嚴格的社會經濟形勢的要求。因此,披露企業環境影響方面的信息應做為改進財務報告的內容。
七、影響公司未來價值的預測信息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日益發展和完善,投資者和潛在投資者都急需了解企業未來的經營發展情況。同時,由於報表使用者自身在經驗、技術和對企業的了解程度上存在某些欠缺,無法對企業的未來情況做出合理的預計,企業應當向財務報告的使用者提供企業未來價值趨勢的預測信息。預測信息雖然缺乏可靠的保證,但畢竟能克服歷史信息的不足, 增強用戶決策與評價相關性,成為信息披露的一個重要方面。目前,我國只要求上市公司在招股說明書和上市公告中公布盈利預測信息。如何披露預測信息,目前有不同的認識和做法。從理論上講,最佳的披露形式是完整的預測財務報告,但從實際上來看,要編制准確完整的預測財務報告難度很大,可行性差。從實踐上看,世界上許多國家僅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每股收益的預測數據。編制完整的預測財務報告不但從技術上存在困難,更重要的是沒有使用價值,人們從自身利益角度去考察一家公司,必然會因其對收益和風險的態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價值,既然如此,企業也就不必要編制全面的預測財務報告。披露企業未來價值趨勢信息,應是在表外盡可能詳細地披露和預測與企業未來價值相關的一些信息,包括企業發展前景、盈利性預測、管理當局的遠景規劃、企業面臨的機會與風險、企業投資、產品市場佔有率等方面的企業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信息,為財務報告使用者預測企業未來價值趨勢提供有用的信息服務。當然,預測信息的提供也應當注意成本與效益,並加強規范和監督,提高其規范性、准確性和及時性。
八、其他非財務信息的披露
非財務信息的披露可以幫助信息使用者更全面地理解企業的經營思想,彌補財務數據信息的不足。這些信息一般包括:(1)企業經營業績信息,如市場份額、用戶滿意程度、新產品開發和服務等;(2)企業管理當局的分析評價;(3)前瞻性信息,即企業面臨的機會和風險以及管理部門的計劃等;(4)有關股東和主要管理人員的信息;(5)背景信息,包括企業經營業務、資產范圍與內容、企業關聯方、主要競爭對手以及企業發展目標等。非財務信息的披露,有利於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的綜合分析評價及對企業前景的判斷。非財務信息披露方式比較靈活,可用文字或數據形式在報表附註、招股說明書、年度財務報告等處加以說明。
4. 目前財務報表中披露的無形資產信息有哪些並說明其計量屬性
無形資產是當月原則:即當月增加當月計提折舊;固定資產是下月原則:即當月增加當月不計提折舊,下月計提折舊;即當月減少當月照樣計提折舊,下月不計提折舊;
5. 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第六章 披露
第二十四條 企業應當按照無形資產的類別在附註中披露與無形資產有關的下列信息:
(一)無內形資產的期初容和期末賬面余額、累計攤銷額及減值准備累計金額。
(二)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使用壽命的估計情況;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其使用壽命不確定的判斷依據。
(三)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
(四)用於擔保的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當期攤銷額等情況。
(五)計入當期損益和確認為無形資產的研究開發支出金額。
第二十五條 企業應當披露當期確認為費用的研究開發支出總額。
6. 什麼叫列示什麼叫披露
首先區別一下列報和列示列報是一個總括性的表述詞語,如果報表的列報,其表述所指對象回是表,答即表述層次較高一些。
列示則是一個較為細劃的表述詞語,如對報表中的某一個具體的項目的內容或數據進行列示,即為具體項目內容和數據的填列。
那麼由此可以看得出兩個概念的層次是不同的,列報表述的層次較高,而列示表示的層次較低一些,更加具體化。那麼再以你題干中的例題再說一下:如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的固定資產項目,在知道了上面的表述之後,那我們就可以用這樣語言來表述了:固定資產應當在報表中「列報」,「列報」的內容或數據必須在報表中的「固定資產」項目下進行「列示」,在這個項目中「列示」的金額,就是表示為固定資產的。
披露:
(1) 揭示其隱蔽或隱私;表露、顯露。例句:叫他披露他的過去。
(2) 發表;公布。會計上的披露,就是將生產經營相關的信息發表公布出來,而且要求在會計附註中反映會計報表的各個主要科目的數據、形成原因,對財務狀況的影響等等。 有的項目雖然在會計報表上列示了,但還要進一步在附註中披露。將會計報表公布發表,本來也是一種披露。
7. 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的披露
22.企業應當披露下列與無形資產有關的信息:
(1)各類無形資產的攤銷年回限;
(2)各類無形資產當期期初和答期末賬面余額、變動情況及其原因;
(3)當期確認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23.對於土地使用權,除按本准則第22條的規定進行披露外,還應披露該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和取得成本。
8. 求上市公司無形資產會計案例例如披露漏洞的案例謝謝
蘇州恆久的「專利門事件」
9. 有關無形資產披露的內容一般在財務報告的什麼位置
一、適當擴大無形資產的核算范圍,規范無形資產確認
比較我國企業會計准則和國際會計准則的規定,不難發現,我國企業會計准則對無形資產的核算內容採用了列舉法,認為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而《國際會計准則第38號無形資產》(以下簡稱ISA38)中對於准則規范的內容則是採用排除法。筆者認為,我國採用列舉法規范無形資產的核算內容,最大的好處是簡潔明確,易於操作執行,但是,我國企業會計准則中關於無形資產的核算范圍大大小於國際會計准則中相關規范內容。而這種做法的結果就是導致一些擁有核心競爭能力的企業賬面資產總額嚴重低估,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企業財務狀況。
借鑒國際會計准則的規定,筆者認為,企業應將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並同時符合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確認為無形資產。具體來說,企業在確定無形資產確認范圍時應考慮如下因素:
一是知識產權創新資產,即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明創造的高新技術或技術訣竅,除會計准則中列舉的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外還應有商業秘密、技術秘密等。
二是市場基礎資產,即與顧客結構及市場因素相關的無形資產,包括品牌的信譽,企業品牌、服務品牌;與客戶的關系,如銷售網路、分銷渠道、長期客戶。
三是組織管理資產,即企業在組織協調、管理溝通等方面相關的無形資產。如獨特的企業文化、企業管理方法、信息技術交流、網路工作系統、融資關系等。
四是員工基礎資產,即與企業員工業務能力及創新能力相關的無形資產,包括員工的業務能力、職業水平、心理狀態等。
因為這些項目首先為企業擁有或控制,其次屬於企業非貨幣性,所以只要這些項目能夠單獨辨認,而且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其成本能可靠計量的話,均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二、進一步完善無形資產計量
(一)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計量問題
按照新准則的規定,企業應當將無形資產的研究開發行為區分為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對於研究階段發生的各項支出,先通過「研發支出—研究支出」科目進行歸集,並於會計期末結轉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而對於開發階段的支出,發生時在「研究支出——開發支出」中歸集,待研發行為結束後根據研發結果區別處理:如果研發失敗,則將歸集的開發支出結轉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若研發成功,最終形成無形資產的,則應將歸集的開發成本加上在申請注冊過程中發生的律師費、注冊費等共同計入無形資產成本。與2001年版的會計准則相比,對於無形資產,新准則規定將滿足條件的開發支出計入無形資產成本,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舊准則中自行研究開發的無形資產成本確定時本末倒置的弊端,反映的無形資產成本更加合理真實。但是,筆者認為,新的計量模式同樣存在操作性差的矛盾,同時也給企業相當大的盈餘操縱的空間。理由如下:
首先,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劃分存在一定困難。新准則雖然從定性的角度將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進行了區分,研究是指為獲取並理解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劃調查,而開發則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應用於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但是筆者認為企業研究開發行為屬於技術性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對於何時研究進入開發階段,會計人員是否具備相應的職業判斷能力值得探討。
其次,即使研究階段的判斷不存在技術障礙,企業的研究行為和開發行為是否存在同時進行、交替發生的現象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再次,在研發失敗的情況下,將大量開發支出作為研發結束會計期間的費用開支,也存在不合理性,這種做法同樣給企業盈餘管理提供了較大空間。
最後,研發失敗的開發支出一次性計入損益將導致研究企業賬面損益出現巨額波動,嚴重影響研究企業的財務形象。筆者認為,對於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會計計量問題,應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革:第一,明確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判斷標准,使准則更具操作性;第二,對於沒有形成無形資產的研發支出,如果金額較大的,應當採用系統的方法分攤計入各期的費用,金額較小的,則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從而防止企業損益大額波動。
(二)關於無形資產減值問題
《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規定,當無形資產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所規定的資產減值條件時,企業應當為其計提減值准備金。同時規定,無形資產計提的減值准備,不得轉回。然而,這種做法的必然結果是無形資產賬面價值與其實際價值的嚴重偏離,特別是在市場環境向好、無形資產在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培育中的地位日益明顯的情況下,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和相關性將大打折扣。因此,筆者認為防止企業利用資產減值轉回調節利潤的措施應考慮如何從制度上保障企業無形資產減值准備計提的科學性及加強無形資產減值准備計提與轉回的監管,採取疏導而非堵漏的制度設計,才能提高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和相關性。
另外,減值之後的無形資產價值如何攤銷是現行無形資產准則沒有進一步規范的問題。筆者認為,比照《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的相關規定,計提減值准備之後,無形資產攤銷基數應當是扣除累計減值准備之後的金額。
三、進一步完善企業無形資產信息披露體系
《企業會計准則第6 號——無形資產》的實施,擴大了企業無形資產披露的范圍和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業無形資產信息的披露狀況,增強了財務報告的有用性。但是我國企業無形資產占總資產的披露比例均值相對於國外企業的比例來說,還處於較低水平。
此外,無形資產信息披露還存在信息披露范圍較窄的問題。按照現行會計准則的規定,無形資產的確認,在符合無形資產定義的基礎上還應具備該資產的成本能夠准確計量、相關的經濟利益確定能流入企業、企業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可能存在的各種因素能做出有明確證據支持的合理估計等條件。但實際上有些無形資產的支出和收益具有不確定性,對未來的收益具有非完全獨占性,這就使得大部分無形資產的信息未能在報表中披露,如品牌、人力資本等。
現行財務報告系統注重對交易事項的記錄和反映,通過外購和投資轉入取得的無形資產可以在財務報告中確認和披露,而表現企業未來超額獲利能力的無形資產如抵押服務權、捕撈許可證、進口配額等,卻不能選擇現值來計量。有些無形資產價值雖然發生重大變動,但由於缺乏交易事項,也不能在財務報表中確認,從而使企業無形資產的整體價值被低估。再者,無形資產的信息披露內容模糊、指標單一,而在知識和科技高度發展的當今時代,如無准確的研發階段信息披露,無法判定企業無形資產的科技含量和獲利能力,信息使用者就難以理解和分析企業的業績和資產狀況。綜上,筆者認為,無形資產在計量上的困難不能成為不完整准確披露信息的理由,無形資產的披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
一是完善企業無形資產信息披露制度,增加無形資產披露的強制性規定。在信息披露制度中落實民事賠償責任,構建強制性披露和自願性披露相結合的無形資產信息報告體制。同時政府相關部門、市場交易組織和審計等中介機構對信息披露進行監管和審核,強化信息監管標准化建設,加大對執行情況的檢查力度,規范企業的會計行為,增強信息的客觀性、可驗證性和公開透明性,強化無形資產信息披露監管的全面性與權威性。
二是完善無形資產信息披露體系,建立統一、規范的無形資產報表披露格式。在明確范圍的基礎上,確定無形資產披露的內容,建立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現有表格在內的格式系統。立足我國實際,有選擇地借鑒國外知識資本計量報告體系,建立公司品牌及產品文化等補充報告。還可以借鑒固定資產的一些披露格式來揭示無形資產的原值、累計攤銷價值和無形資產凈值,克服無形資產披露的隨意性。
三是完善第三方評估機制。在對專業性較強和較復雜的無形資產進行計量時,引入外部評估人員,健全評估制度,加強職業道德建設 ,完善評估執業體系,規范執業行為,合理定價,使無形資產披露信息更加具有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