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發生的搬遷費應該記入哪裡
根據《財政部關於企業收到政府撥給的搬遷補償款有關財務處理問題的通知》(財-企[2005]123號)文件的規定,企業收到政府撥給的搬遷補償款,作為專項應付款核算;搬遷補償款的存款利息,一並轉增專項應付款。企業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損失或費用,區分以下四種情況進行會計處理。一是因搬遷出售、報廢或毀損的固定資產,作為固定資產清理業務核算,其凈損失核銷專項應付款;二是機器設備因拆卸、運輸、重新安裝、調試等原因發生的費用,直接核銷專項應付款;三是企業因搬遷而滅失的、原已作為資產單獨人賬的土地使用權,直接核銷專項應付款;四是用於安置職工的費用支出,直接核銷專項應付款。文件同時規定,企業搬遷結束後,專項應付款如有餘額,需調增資本公積金並由全體股東共享;專項應付款如有不足,則計人當期損益。
需要注意的是,該文件的上述規定僅僅明確了企業從政府取得搬遷補償款的會計處理,而未明確企業從政府出讓.地使用權的一方取得補償費,以及因轉讓土地使用權而取得補償費應如何進行會計處理。筆者認為,企業從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企業取得的補償費也應屬於從政府取得的補償款,同樣應按照上述規定進行處理;對於因轉讓土地使用權而取得的補償費,應按照轉讓無形資產的相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按新會計准則規定處理:
《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3號》規定,企業因城鎮整體規劃、庫區建設、棚戶區改造、沉陷區治理等公共利益進行搬遷,收到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應作為專項應付款處理。其中,屬於對企業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損失、有關費用性支出、停工損失及搬遷後擬新建資產進行補償的,應自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並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轉入遞延收益的金額後有結余的,作為資本公積處理。企業收到除上述規定之夕的搬遷補償款,應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等會計准則進行處理。
按照上述規定,企業只有取得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才需要先通過「專項應付款」核算,再由「專巧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和「資本公積」企業從其他來源取得的搬遷補償費不通過「專項應付款」核算,而應按照轉讓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來處理。同理,企業因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而從獲得土地使用權一方取得的補償費,應視同從政府取得的財政資金進行處理。
由此可見,無論是企業會計制度還是新會計准則,其對企業取得搬遷補償款的會計處理原理是相似的,因此,執行新會計准則的企業因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而取得的搬遷補償費,應按照會計准則的規定計人遞延收益。
Ⅱ 企業搬遷發生的費用在財務上如何處理
《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3號》(以下簡稱「解釋3」)規定:企業因公共利益進行搬遷,收到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應作為專項應付款處理。對企業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損失、有關費用性支出、停工損失及搬遷後擬新建資產進行補償的,應自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並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轉入遞延收益的金額後如有結余的,應當作為資本公積處理。企業收到除上述之外的搬遷補償款,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等進行處理。分析上述規定,可以發現:①對於那些為了公共利益而進行的、所獲補償款由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以下簡稱「政策性搬遷」),解釋3進行了類似預算會計的雙分錄處理:一方面要反映企業因拆遷發生的財產損失、重建等業務,另一方面要反映搬遷補償款的使用與結余情況;對於那些不能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搬遷(以下簡稱「非政策性搬遷」),就要按照轉讓資產與獲得政府補助處理並一次性確認資產轉讓損益。②解釋3突破了政府補助准則只允許採用收益法的規定,而是同時採取了收益法和資本法:專項應付款余額轉入「資本公積」,這屬於資本法(這一處理延續了財企〔2005〕123號文的規定,主要是為了防止企業操縱利潤或作為結余用對股東分配);對企業因政策性搬遷發生的損失與新建資產支出,自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這屬於收益法。③解釋3強調以企業經營業務為主線,將政策性搬遷補償作為非經常性損益事項處理,不在搬遷當期一次性確認損益,反映的會計信息更加清晰真實。
Ⅲ 企業政策性拆遷或普通拆遷都涉及到哪些稅費及計稅依據
涉及到的稅金等參見下面的回復:
1、營業稅及其附加稅務處理規定
對於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是否要交納營業稅,目前國家稅務總局的文件沒有明確規定,可以參考《廣東省地方稅務局關於舊城拆遷改造有關營業稅問題的批復》(粵地稅函「1999」295號)規定,「為了支持城市改造建設,經請示國家稅務總局同意,凡經縣級以上政府批准,國土局及有關房地產管理部門發出公告,限期拆(搬)遷的地(路)段的,被拆遷戶取得的拆遷補償收入(包括貨幣、貨物或其他經濟利益)暫不徵收營業稅。」;《福建省地方稅務局關於拆遷補償業務徵收營業稅問題的通知》閩地稅發[2004]63號規定,「被拆遷單位和個人因拆遷取得的房屋(或土地)拆遷補償費及其他補助費或補償安置的房屋,除下列兩種情況外,均應徵收營業稅。1、被拆遷單位和個人取得政府財政部門支付的房屋(或土地)拆遷補償費及其他補助費,暫免徵收營業稅。2、被拆遷個人因自用普通住房拆遷,所取得的補償費或拆遷過程中發生的房屋等面積產權調換,暫免徵收營業稅。」
結合上述文件,可知,搬遷企業取得政府財政部門支付的拆遷補償費及其他補助費,免收營業稅;搬遷企業通過市場(招標、拍賣、掛牌等形式)取得的土地轉讓收入,按「轉讓無形資產」徵收營業稅;
2、土地增值稅稅務處理規定
根據《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和《土地增值稅宣傳提綱》的相關規定,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徵用、收回的房地產,免徵土地增值稅;因城市市政規劃、國家建設的需要而搬遷,由納稅人自行轉讓原房地產而取得的收入,免徵土地增值稅。因此,企業取得政策性搬遷收入免予徵收土地增值稅。根據《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11條規定,符合上述免稅規定的單位和個人,須向房地產所在地稅務機關提出免稅申請,經稅務機關審核後,免予徵收土地增值稅。但是此類情況下的免徵應以原房地產所在地稅務機關的批文為准。如果尚未收到批文,則應視同房地產出售或轉讓,計提應交土地增值稅。
3、印花稅稅務處理規定
根據《印花稅暫行條例》和《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和《關於印花稅若干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62號)相關規定:「對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商品房銷售合同按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因此,搬遷企業取得政策性搬遷收入中屬於土地使用權轉讓收入部分需按規定繳納印花稅。
Ⅳ 政策性搬遷賬務處理問題!!!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的規定,企業收到政府補助:
1.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在其補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發生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即:①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費用或損失的,在取得時先確認為遞延收益,然後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②用於補償企業已發生費用或損失的取得時直接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2.企業取得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不能全額確認為當期收益,應當隨著相關資產的使用逐漸計入以後各期的收益。也就是說,這類補助應當先確認為遞延收益,然後自相關資產可供使用時起,在該項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通常為貨幣性資產形式,企業應當在實際收到款項時,按照到賬的實際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遞延收益」科目。將政府補助用於購建長期資產時,相關長期資產的購建與企業正常的資產購建處理一致,通過「在建工程」等科目歸集,完成後轉為固定資產。自相關長期資產可供使用時起,在相關資產計提折舊或攤銷時,按照長期資產的預計使用期限,將遞延收益平均分攤轉入當期損益,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2009年6月1日,財政部發布了《關於印發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3號的通知》(財會〔2009〕8號),對搬遷補償支出的會計處理又進行了進一步明確規定:企業因城鎮整體規劃、庫區建設、棚戶區改造、沉陷區治理等公共利益進行搬遷,收到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應作為專項應付款處理。其中,屬於對企業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損失,有關費用性支出、停工損失及搬遷後擬新建資產進行補償的,應自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並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轉入遞延收益的金額後如有結余的,應當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Ⅳ 企業收到政府給予的搬遷補償款應當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企業因城鎮整體規劃、庫區建設、棚戶區改造、沉陷區治理等公共利益進行搬遷,收到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應作為專項應付款處理。
其中,屬於對企業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損失、有關費用性支出、停工損失及搬遷後擬新建資產進行補償的,應自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並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
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轉入遞延收益的金額後如有結余的,應當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新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第七條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
但是,按照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第八條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一)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
(二)用於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5)企業搬遷無形資產擴展閱讀:
一、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
除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外,被拆遷人可以選擇拆遷補償方式。
1、貨幣補償
貨幣補償的金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2、產權調換
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計算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和所調換房屋的價格,結清產權調換的差價。
拆遷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附屬物,不作產權調換,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二、拆遷補償費用一般包含8個部分:
1、房地產評估價格;
2、裝飾裝潢補償費;
3、搬遷補助費(含生產設備搬運、拆裝費);
4、臨時安置補助費;
5、附屬設施補償費;
6、樹木花卉補償費;
7、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的補償費;
8、權屬證書變更費。
Ⅵ 企業政策性搬遷賬務處理怎麼做
這個文件的道理在於:搬遷收入是政府撥付的,有固定用途,企專業搬遷是要有費用發生的,屬所以規定了5年內不作所得稅處理。3年內完成了,就看企業的搬遷收入用完了沒有,有節余,5年期到後要將節余並入應稅收入征稅。如果7年才完成,就不等到第7年了,在第5年到期時,看是否有節余,如果有,就要並入應稅收入徵收企業所得稅,再發生的搬遷費用,如果原撥付的費用不夠,企業也只能自己承擔了。
Ⅶ 因公司搬遷,轉讓現所在廠區資產,收到轉讓金,做什麼科目是無形資產固定資產
這個需要分開來做
1、原廠區在賬面上的記錄是什麼?(可能有固定資產、設備、甚至無形資產)
2、按相關的科目進行分類核算即可(如:原廠房是固定資產,賬面價值是500萬,已提折舊是100萬,賣了700萬,做相應的固定資產處理即可;因為,你們只是變更了辦公地點,稅務和賬務是不變的,必須按原賬面處理。)
Ⅷ 財政部關於企業收到政府撥給的搬遷補償款 有關財務處理問題的通知廢止了嗎
答:企業因城鎮整體規劃、庫區建設、棚戶區改造、沉陷區治理等公共利益進行搬遷,收到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應作為專項應付款處理。其中,屬於對企業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損失、有關費用性支出、停工損失及搬遷後擬新建資產進行補償的,應自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並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轉入遞延收益的金額後如有結余的,應當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新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 第七條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但是,按照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第八條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一)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 (二)用於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