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無形資產評估中,銷售收入分成率用扣所得稅嗎
都是息稅前利潤的基礎前計算的,所以不用扣所得稅先,謝謝希望採納
B. 無形資產增值部份要交所得稅嗎增值部份攤銷入成本可以稅前扣除嗎
這個問題 你最好咨詢你的稅務專管員 看現在稅務是怎麼規定的
按現行的會計制度和教專科書材屬料
無形資產增值部份要繳納所得稅 作為遞延稅款處理
增值部份攤銷入成本是不可以稅前扣除
這和企業所得稅條例有很大的矛盾 會計處理上不得不考慮稅法
C. 無形資產中土地評估增值是否繳納所得稅
無形資產中土地評估增值不用繳納所得稅。
土地評估增值部分只要攤銷版,就要按權照攤銷部分乘以適用稅率繳納所得稅,不攤銷則不用計算繳納。
帳務處理如下:土地經評估增值部分入賬:
借記「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記「資本公積-土地評估增值」。
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D. 會計所得稅,無形資產的所得稅怎麼處理
我當時學的時候在這一塊也是很迷茫,給你一個例題看看
《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對研發費用計入當期損益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允許再按其當年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的50%,直接抵扣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該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因此,在計算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時,應對利潤總額進行納稅調減:調減的金額分別是「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支出金額50%,「累計攤銷」科目攤銷金額的50%,從而減少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繳所得稅。
例: 2010年1月1日甲公司經董事會批准研發某項新產品專利技術,該公司董事會認為,研發該項目具有可靠的技術和財務等資源的支持,並且一旦研發成功將降低該公司的生產成本。該公司在研發過程中發生材料費用4273.5(進項稅726.5)萬元,人工工資1000萬元,其它費用4000萬元,總計發生研發支出10000萬元,其中,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為6000萬元。該公司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在2010年10月20日達到預定用途。假設甲公司對該新技術採用直線法,按10年攤銷,無殘值。
分析:首先,甲公司經董事會批准研發某項新產品專利技術,並認為完成該項新型技術無論從技術上還是財務等方面能夠得到可靠的資源支持,並且一旦研究成功將降低公司的生產成本,因此,符合條件的開發費用可以資本化。其次,甲公司在開發該項新型技術時,累計發生10000萬元的研究與開發支出,其中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開發支出6000萬元,符合「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的條件。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單位:萬元):
(1)發生研發支出:
借: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6000
——費用化支出 4000
貸:原材料 5000
應付職工薪酬 1000
銀行存款 4000
(2)2010年10月20日,該專利技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借:管理費用 4000
無形資產 6000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6000
——費用化支出 4000
(3)2010年12月末攤銷
攤銷金額的計算:6000÷10×3÷12=150(萬元)
借:管理費用——專利技術 150
貸:累計攤銷 150
甲企業對該新技術採用直線法,按10年攤銷。無殘值。2010年10月31日,該新專利技術的可收回金額為9000萬元。假設甲企業2010年的利潤總額為7000萬元,無其他的納稅調整事項。則甲企業2010年的所得稅會計處理為:
(1)2010年末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賬面凈=6000-6000÷10×3÷12=5850(萬元)。
因為2010年末可收回金額為9000萬元,可回收金額大於賬面凈值所以不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所以2010年末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賬面凈值=5850(萬元)。
(2)2010年末自行研發無形資產計稅基礎=5850×150%=8775(萬元)。
(3)自行研發無形資產可抵扣暫時性差異=8775-5850=2925(萬元)。
(4)自行研發無形資產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計入遞延所得稅資產=0。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規定,由於自行研發形成的暫時性差異不符合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條件,所以只能計算出自行研發的無形資產的暫時性差異的金額,但不能將2925×25%=731(萬元)計人遞延所得稅資產。也就是說雖然這項自行研發無形資產存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但其應計入遞延所得稅資產的金額為0.
2010年的應繳所得稅=(7000-4000×50%-6000÷10×3÷12×50%)×25%=1231(萬元)。
甲公司2010年的所得稅會計處理為(單位: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1231
貸:應繳稅費——應繳所得稅 1231
E. 無形資產評估後投資的稅務問題
既然是無形資產,按規定就需要在合理的時間段內進行攤銷.而攤銷的這內部分金額是可以進入成本容/費用用來抵稅的.這和固定資產的折舊實際上是一個道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可以進行加速攤銷,如你可以以軟體受益期間比較短及更新換代比較快為由向稅務部門申請在一年內把這個無形資產都攤銷完.這樣做的結果是在本會計年度內,你增添了200萬的無形資產,而同時也相應發生了200萬的成本/費用.從理論上來說你就一點兒稅都不用多交了 ^-^ 但是前提是稅務局同意你在一年內攤完,否則還是要做納稅調整的
F. 無形資產產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為什麼不計入遞延所得稅資產
無形資產可復抵扣暫時性差異是由制於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小於其計稅基礎產生的,經濟實質是企業在未來會計期間可以少繳的所得稅額。
對於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企業應該進行攤銷,而對於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企業在會計期末進行資產減值測試。
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無形資產初始價值一無形資產累計攤銷一無形資產減值損失。稅法規定無形資產不存在使用壽命不確定的情況,資產減值損失不可抵扣。
(6)無形資產評估抵扣所得稅嗎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G. 關於無形資產納稅差異影響應交所得稅的問題
簡單問題復雜化了。150%是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法30條,條例95條)內:每年攤銷的無形容資產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加計扣除50%。企業正常核算扣除的無形資產攤銷400萬元/年,稅法允許400*150%=600萬元。15000萬元是企業正常核算的結果,再多扣200萬元即可:
應交企業所得稅=(15000-200)*25=3700(萬元)
H. 無形資產為何不能抵扣進項稅
購入的軟體用於生產是否可以抵扣進項稅,就目前的稅收政策來講,應該區分幾種情況來講。 第一,應區分軟體和軟體產品的概念。軟體和軟體產品是兩回事,僅就軟體來講是指一系列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簡單的說軟體就是程序加文檔的集合體。當然它是無形的,企業銷售軟體,如果僅僅是銷售軟體的話,應該交營業稅,而且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而軟體產品是指記載有計算機程序及其有關文檔的存儲介質(包括軟盤、硬碟、光碟等)。銷售軟體產品應交增值稅,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嵌入式軟體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92號),國家對銷售軟體產品還有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 第二,從您的敘述,我判斷您說的可能是軟體產品。 《財政部關於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有關財務稅收問題的通知》(財工字[1996]41號)第四條第四款的規定:「企業購入的計算機應用軟體,隨同計算機一起購入的,計入固定資產價值;單獨購入的,作為無形資產管理。」《國家稅務總局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2000]84號)第三十條規定:「納稅人購買計算機硬體所附帶的軟體,未單獨計價的,應並入計算機硬體作為固定資產管理;單獨計價的軟體,應作為無形資產管理。」根據上述兩個文件(註:國稅發[2000]84號已經廢止,但是在無新規定之前還可以借用)規定可以看出:外購的軟體產品,主要是以軟體是否單獨計價來劃分為無形資產或固定資產。如果屬於無形資產的,進項稅額就不允許抵扣。屬於固定資產,並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即可抵扣進項稅。
I. 無形資產評估增值轉資本公積部分需要交納所得稅嗎
這個問題是這樣子的:首先對於被投資企業是不存在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對於你們公司來說內:按照評估容價值與該資產賬面價值只差確認遞延所得稅,其餘部分計入資本公司-股權投資准備,具體分錄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
貸:用於投資的資產
遞延所得稅負債
資本公積-長期股權投資准備
J. 評估無形資產增值以後需要叫什麼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資產評估增值有關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
財稅[1997]77號
1997-06-23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為進一步規范和完善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制度,根據各地反映的情況,現將企業資產評估增值有關所得稅的處理問題明確如下:
一、納稅人按照國務院的統一規定,進行清產核資時發生的固定資產評估凈增值,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二、納稅人以非現金的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對外投資,發生的資產評估凈增值,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但在中途或到期轉讓、收回該項資產時,應將轉讓或收回該項投資所取得的收入與該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投出時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三、納稅人在產權轉讓過程中,發生的產權轉讓凈收益或凈損失,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國有資產產權轉讓凈收益凡按國家有關規定全額上交財政的,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四、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發生的資產評估增值,應相應調整賬戶,所發生的固定資產評估增值可以計提折舊,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五、納稅人接受捐贈的實物資產,不計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企業出售該資產或進行清算時,若出售或清算價格低於接受捐贈時的實物價格,應以接受捐贈時的實物價格計入應納稅所得或清算所得;若出售或清算價格高於接受捐贈時的實物價格,應以出售收入扣除清理費用後的余額計入應納稅所得或清算所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