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分期付款融資費用攤銷表

分期付款融資費用攤銷表

發布時間:2021-06-22 15:07:53

⑴ 分期付款購入固定資產稅務如何處理

分期付款方式購入固定資產賬務處理探討

隨著新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的發布實施,有些業務的會計處理發生了一些變化。如在《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以下簡稱「收入准則」)中,對分期收款銷售商品的業務核算就如下規定:合同或協議價款的收取採用遞延方式,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應當按照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合同或協議期間內採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計入當期損益。但該類業務涉及到增值稅時,收入准則並未對其賬務處理作出規定,僅在《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附錄(以下簡稱「指南」)中對「長期應收款」科目予以講解時提出:「涉及增值稅的,還應進行相應的處理」。此處的「相應」該如何理解,實務中又該如何操作沒有進行具體闡述。與此同時作為購買方的債務人,隨之也就會產生「長期應付款」債務。正如指南中對「長期應付款」科目予以講解時所述:「長期應付款,是指企業除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以外的其他各種長期應付款項,包括應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入固定資產發生的應付款項等」,而具有融資性質的延期付款購買的資產,就應按購買價款的現值,借記「固定資產」科目,按應支付的價款總額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未確認融資費用」。在這一科目的介紹中,甚至連上述「相應」兩字提也未提。作為企業會計准則的講解,不可能細致到對所有業務的所有可能性的處理,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問題是:實務中發生分期付款方式購入固定資產業務時,購銷雙方進行賬務處理沒有依據。

一、分期付款購入固定資產會計處理現狀

對上述增值稅的處理,下面通過實際舉例分別予以具體分析。

[例]20×5年1月1日,乙公司採用分期付款方式向甲公司購入一套大型設備(為方便起見,假定不需安裝),合同約定的購入價格為2000萬元(含增值稅),分5年於每年12月31日等額支付。在現購方式下,該大型設備的購買價為1600萬元(含增值稅)。

乙公司會計處理如下:

方法一:購買日支付增值稅

2007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會計》中假定甲公司「發出商品時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並於當天收到增值稅。」這也就意味著乙公司在購入大型設備的當日,支付了增值稅額,並收到增值稅專用發票。問題是:乙公司支付的增值稅額是2000+1.17×17%=290.6萬元呢?還是1600+1.17×17%=232.48萬元呢?由於是在對方銷售時就支付,購買方肯定只願也只需承擔1600+1.17×17%=232.48萬元增值稅額,則不含稅價2000÷1.17=1709.4萬元需在以後5年每年末等額支付。購買方乙公司的相關賬務處理如下:

(1)20×5年1月1日購入設備時:

借:固定資產 16000000
未確認融資費用 3418800
貸:長期應付款 17094000
銀行存款 2324800

據:各年付款額的現值=現購方式下應付款項金額

有:232.48+(1709.4+5)×(P/A,i,5)=1600

由插值法得出:i=7.93%

按實際利率7.93%編制分期付款融資費用攤銷表,見表1。

(2)20×5年12月31日支付款項時:

借:長期應付款 3418800
貸:銀行存款 3418800

借:財務費用 1084400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1084400

(3)20×6年、20×7年、20×8年、20×9年末賬務處理同(2),只是分攤金額略有差異。

上述處理是假定甲公司在發出商品時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並收到增值稅額時所做。但在實務中行得通嗎?一方面,乙公司既然是採用分期付款購買該設備,通常情況下就不會將增值稅額預先支付;另一方面,就算是乙公司願意先支付增值稅額,其該承擔的增值稅按上述的方法是以現購方式下的購買價1600+1.17萬元為計稅依據的。但作為銷貨方的甲公司,難道不可以向乙公司索取2000+1.17×17%=290.6萬元的增值稅嗎?畢竟協議約定乙公司的2000萬元貨款是分5年於每年末等額支付的。

方法二:在最後一筆款項支付時一並支付增值稅

2007年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輔導教材《中級會計實務》中假定甲公司「收取最後一筆貨款時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此,對乙公司而言只需在支付最後一筆貨款時支付增值稅額,同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乙公司在購入設備時,按約定就應承擔2000萬元的債務。

(1)20×5年1月1日購入設備時:

借:固定資產 16000000
未確認融資費用4000000
貸:長期應付款 20000000

據:各年付款額的現值=現購方式下應付款項金額

有:(2000+5)×(P/A,i,5)=1600

由插值法得出:i=7.93%

按實際利率7.93%編制分期付款融資費用攤銷表,見表2。

(2)20×5年12月31日支付款項時:

借:長期應付款 4000000
貸:銀行存款 4000000

借:財務費用 1268800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1268800

(3)20×6年、20×7年、20×8年、20×9年末賬務處理同(2),只是分攤金額略有差異。

上述賬務處理同樣存在問題。因為例題中的假定與有關稅收法規相悖。《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第33條規定:銷售貨物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具體為「採取賒購和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的,為按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也就是說甲公司本應在每年末收取款項時計交增值稅,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乙公司在每年末支付款項時,承擔增值稅負稅義務。但上述賬務處理並未體現。關於這一點,從甲公司的賬務處理看更能說明存在的問題。

甲公司會計處理如下:

方法一:購買日支付增值稅

20×5年1月1日銷售時:

借:長期應收款 200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600+1.17) 136752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1600+1.17×17%) 2324800
未實現融資收益 4000000

這樣處理,作為債權債務雙方,從長期應收款(2000萬元)和長期應付款(2000萬元)賬面而言是一致的。但這種處理方法,一般情況下銷售方是不會接受的。因為,銷售方在當期並未收到款項,但卻要在銷售的當期交納全部的增值稅額。

方法二:在最後一筆款項支付時一並支付增值稅

20×5年1月1日銷售時:

借:長期應收款 17094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600+1.17) 13675200
未實現融資收益 3418800

因為按約定,增值稅銷項稅額是在收取最後一筆款項時計收。而上述銷售業務協議約定的金額2000萬元中的不含稅價是1709.4萬元,其在以後的5年等額收取,銷售實現時的公允價值1600萬元的不含稅價是1367.52萬元,就是銷售方的銷售收入,兩者的差額341.88萬元為銷售方未實現的融資收益。至於增值稅款正如上所述,銷售方是不會在此時就將其掛賬的。否則,盡管其在銷售時沒有收到增值稅額,但卻要承擔交納增值稅的義務。可見,此做法站在銷售方的角度是可以接受了,但從長期應收款(1709.4萬元)和長期應付款(2000萬元)賬面而言卻不一致了。

當然,伴隨著甲公司的第二種處理方法,乙公司按照協議約定也在支付最後一筆款項時考慮增值稅。此時乙公司就可以做如下相應處理:

20×5年1月1日購入設備時:

借:固定資產(1600+1.17) 13675200
未確認融資費用 3418800
貸:長期應付款 17094000

但按稅法規定購買方承擔的增值稅也應計入成本,這樣又造成如下後果:最後一筆款項支付日就是一分水嶺,其前後期同一設備的入賬金額不同,隨之就會產生調整該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各期折舊額的調整等一系列問題。

二、分期付款購入固定資產會計處理對策

筆者認為該問題的解決應遵循兩個原則,其一,對於具體業務的會計處理企業可以選擇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但應殊途同歸。結合上述大型設備的入賬金額即原始成本,無論採取怎樣的假定條件,其入賬金額應是一致的;其二,企業的會計處理方法不能與有關稅收法規相悖,無論是納稅義務時間的確定,還是應納稅額的計算。

結合本實例,第一,稅法規定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為按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那麼對銷貨方而言,就應在約定日計交增值稅,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對購買方而言,在此日就可取得專用發票作為進項稅額抵扣(若可抵扣的話)或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至於在會計處理上,雙方還是按協議約定2000萬元分5次在每年末等額支付;而不必在會計處理時再附加一個「是在購買時支付增值稅還是和最後一筆款項一起支付」的假設條件了。如此銷售方就需要在「應交稅費」一級科目下再增設一個二級科目「待交稅款」予以反映。第二,計交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應該是1600萬元,而非2000萬元,具體處理仍以上述實例予以說明。

甲公司會計處理如下:

(1)20×5年1月1日銷售時:

借:長期應收款 20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600+1.17) 13675200
應交稅費-待交稅款(1600+1.17×17%) 2324800
未實現融資收益4000000

按實際利率7.93%(計算過程略)編制分期收款各年實現融資收益計算表,見表3。

同樣,按實際利率7.93%編制分期收款各年待交稅款沖減額計算表,見表4。

根據表3、表4甲公司各年末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2)20x5年12月31日收到款項時:

借:銀行存款 4000000
貸:長期應收款 4000000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 1268800
貸:財務費用 1268800

借:應交稅費——待交稅款 396800
財務費用 1844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581200

(3)20×6年、20×7年、20×8年、20×9年末賬務處理同(2),只是分攤金額略有差異。

乙公司會計處理如下:

20×5年1月1日購入設備時:

借:固定資產 16000000
未確認融資費用 4000000
貸:長期應付款 20000000

以後各年末支付款項等的會計處理,見前面乙公司的處理方法二,在此不再贅述。

⑵ 會計分錄及未融資費用分攤表問題

()購買價款的現值為:468×(P/A,6%,5)=468×4.212=1971.216(萬元)。

2008年1月1日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1971.216

未確認融資費用 368.784

貸:長期應付款 2340

(2)確定信用期間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如表所示:

*為尾數調整。

(3)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為設備的安裝期間,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符合資本化條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2008年12月31日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118.27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118.27

借:長期應付款 468

貸:銀行存款 468

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借:固定資產 2089.486

貸:在建工程 2089.486

固定資產成本=1971.216+118.27=2089.486(萬元)。

(4)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該設備已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不再符合資本化條件,應計入當期損益。

相應的賬務處理如下(後邊的幾年的合體分錄):

借:財務費用 250.514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250.514

借:長期應付款 1872

貸:銀行存款 1872

⑶ 分期付款的無形資產如何攤銷

分次購入抄無形資產襲按照無形資產的現值入賬,具體分錄為借:無形資產,未確認融資費用,貸:長期應付款。借:長期應付款,貸:銀行存款。最後按照現值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借:管理費用,貸:無形資產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通常是按實際成本計量,即以取得無形資產並使之達到預定用途而發生的全部支出,作為無形資產的成本。對於不同來源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初始成本構成也不盡相同。
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其成本包括自滿足無形資產確認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支出總額,但是對於以前期間已經費用化的支出不再調整。
備考初級會計,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初級會計考試的相關信息,請關注環球快問會計在線。
關注環球網校快問分期付款的無形資產如何攤銷

⑷ 分期購買固定資產的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

應該跟分期付款的期限是一樣的,未確認融資費用是分期付款的代價,其實就相當於貸款利息,所以應該你付款間隔的期限一樣

⑸ 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表如何理解

首先要確來定「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源來源。

以債券發行為例:
如果債券以大於面值的價格發行,即債券面值100元/張,以101元/張發行,票面利率為6%(假設兩年期)。這個時候,購買債券的債權人多花了1元錢,表明該債券的實際利率低於6%,購買者需要提前把未來要得到的利息收益返還給債券發行者。
這里的6%是債券發行人的名義的融資費用率,上述情況中實際的融資費用率低於6%,假定為5.8%。對於債券發行企業來說,未來要支付100*6%*2=12元的利息,也即融資費用。但是在發行當日實際收到101元,100元是票面價值,1元則相當於未確認融資費用,按照實際利率法(5.8%)應在兩年內攤銷完畢。

其實,對於企業來說,未來支付的利息就是票面價值*票面利率,發行當日如果未按面值發行,不論是大於面值發行還是小於面值發行,差額就是未確認融資費用。
只不過,大於面值發行說明票面利率定的過高,高於實際市場利率;小於面值發行說明票面利率定的過低,低於實際市場利率。

⑹ 分期付款方式購入固定資產,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在什麼情況下算符合資本化條件什麼是資本化

簡單來說,就是未分攤的費用分攤當期符合資本化條件,一般情況下都是費用化,但是用版途上構成相權關資產成本的,就應當資本化。
如分期付款固定資產在構建期間,此時不應計入當期損益,即財務費用而是應當計入「在建工程」等,資本化條件,這里就不用定義方式來解釋了,就是計入相關成本中去,最後反映到資產負債表中去,而不是計入利潤表中去,
如果實在不明白,舉個簡單例子,理解可以參照這個,您自己分期付款買了一個新房500萬。又花了100萬裝修,此時您認為這100萬是構成房子的成本 還是說100萬直接走費用。都是花出去的錢,就算不懂會計重要性原則。你自己也會認為,這個房子你當初花了600萬反映你內心的資產負債表上去。假如你買了一些壁紙 貼紙花了300元,這個300按照金額可以費用化。

⑺ 長期應付款的分錄,每一期的應分攤融資費用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大哥,你都考抄注會了,厲害襲厲害~
這個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400萬,分了5期,每一期80萬,此次交易具有融資性質,400萬的現值根據年金系數推算,也就是說這400萬,其實只值3369891元,那剩餘的差額部分呢?只能當做融資費用來核算。
其次,每一期的80萬包含一部分貨款,一部分融資費用。融資費用根據現值×折現率計算,3369891×6%=202193.46。也就是這80萬裡麵包含202193.46元的容易費用和597806.54元的本金。
最後,你已經支付第一期了,第二期本金相應減少。3369891-597806.54=2772084.46,再以這個數來算第二期的融資費用。方法同上。
同為注會狗,共勉。

⑻ 分期付款的會計分錄

分兩種情況處理:

1、如果分期付款不超過正常信用條件(通常指付款期限<=3年)

(1)購入時

借:原材料(等資產)

貸:應付賬款

(2)付款時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2、如果分期付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通常指付款期限超過3年),延期支付的貨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需要考慮時間價值:

(1)購入時

借:原材料(實際支付金額的現值,即需把每一期的支付金額折為現值加總)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未確認融資費用(合同價與現值總額的差額)

貸:長期應付款(合同價)

銀行存款(支付的進項稅額)

(2)編制「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表」計算每一年應分攤的融資費用

(3)在分期付款期限內,每年年末時,都要做支付分期應付賬款並分攤融資費用的分錄

借:長期應付款

貸:銀行存款

借:財務費用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按照分攤表的金額記錄)

(8)分期付款融資費用攤銷表擴展閱讀:

企業除了通過借款和發行中長期債券取得貨幣資金購建長期資產外,還可以採用補償貿易方式引進國外設備或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補償貿易方式引進國外設備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一般情況下,是固定資產使用在前,款項支付在後。

如補償貿易方式引進設備時,企業可先取得設備,設備投產後,用其生產的產品歸還設備價款。而融資租賃實質上是一種分期付款購入固定資產的形式。

這種不需要支付或分期支付貨幣資金就可以先取得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設備的方式,就好比「借雞生蛋」,也是一條頗不錯的生財之道。當然,補償貿易引進國外設備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在尚未償還價款或尚未支付完租賃費用前,也就必然形成企業的一項長期負債。

會計科目

企業發生的長期應付款及以後歸還情況的核算與監督,在會計賬上設置一個「長期應付款」科目。該科目屬於負債類科目,其貸方登記發生的長期應付款,主要有應付補償貿易補償登記引進設備款及其應付利息、應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等;

借方登記長期應付款的歸還數;期末余額的貸方,表示尚未支付的各種長期應付款。該科目應按長期應付款的種類設置明細科目,進行明細核算。

閱讀全文

與分期付款融資費用攤銷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