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納稅基礎與實務--任務三案例分析選擇
11、(BD)
按「財產轉讓所得」計算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200000-80000)*20%=24000元
公司支付老劉費用時代扣個人所得稅
借:其他應付款 24000
貸:應交稅費—代扣個人所得稅 24000
12、(AC)
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計算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50000*(1-20%)*20%=8000元
公司支付老李拍賣費代扣個人所得稅
借:其他應付款 8000
貸:應交稅費—代扣個人所得稅 8000
❷ 2009.3.28全國國稅稽查考試的試題
全國稅務系統稽查人員業務考試試卷(國 稅)
一、單項選擇題(共40題,每題1分,共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題中的括弧內)
1.下列項目中,不屬於消費稅應稅銷售額的是( )。
A.價外費用 B.延期付款利息
C.隨同應稅消費品銷售的包裝物價款 D.向購貨方收取的增值稅稅款
2.採取賒銷和分期收款方式銷售應稅消費品,消費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是( )。
A.簽訂銷售合同的當天 B.貨物發出的當天
C.銷售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 D.收到全部貨款的當天
3.下列項目中,不屬於增值稅免稅項目的是( )。
A.中小學課本 B.由殘疾人組織直接進口供殘疾人專用的物品
C.農村電管站收取的農村電網維護費
D.國務院或國務院廣播影視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成立的電影製片企業銷售的電影拷貝
4.出口企業應當在貨物報關出口之日起( )日內,向退稅部門申報辦理出口貨物退(免)稅手續。逾期未申報的,稅務機關應當視同內銷貨物予以征稅。
A.90 B.60 C.30 D.15
5.檢查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委託代銷業務是否按規定申報納稅,以下幾項檢查方法中,錯誤的一項是( )。
A.審查被查對象有無將直銷業務作為委託代銷業務申報納稅
B.審查收到代銷清單前收取的貨款,是否及時申報納稅
C.審查發出時間超過90天的委託代銷商品,是否及時申報納稅
D.審查委託代銷合同或協議,以判斷委託代銷業務的真實性
6.發起委託協查時,除另有規定外,涉案增值稅抵扣憑證的票面合計金額在( )以上的,由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組織協查。
A.5000萬元 B.1000萬元 C.1億元 D.3000萬元
7.某汽車銷售公司2008年度取得汽車銷售收入11700萬元(含稅),收取提車手續費1170萬元,代收保險費2340萬元,代收牌照費11.7萬元。該公司當年增值稅銷項稅額是( )。
A.2211.70萬元 B.2210萬元 C.1870萬元 D.1700萬元
8.下列項目中,屬於增值稅視同銷售行為的是( )。
A.機床廠將外購貨物用於本企業在建工程 B.物資經銷公司將外購鋼材用於對外投資
C.糕點廠將外購大米用於職工福利 D.某廠將外購貨物用於免稅項目
9.下列項目中,轉出增值稅進項稅額正確的是( )。
A.進口貨物報關後,境外供貨商向進口方退還或返還的資金,應當作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B.商貿企業向供貨方收取的與商品銷售數量、銷售額無必然聯系的費用,應當作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C.進口貨物的納稅人向境外實際支付的貨款低於進口報關價格的差額,應當作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D.商貿企業按商品銷售數量的1‰向供貨方收取的促銷費,應當作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10.稅務機關依法有到車站、碼頭、機場、郵政企業及其分支機構,檢查納稅人托運、郵寄應納稅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的( )的權力。
A.有關憑證、資料和實物 B.有關單據、資料和實物
C.有關單據、憑證和實物 D.有關單據、憑證和有關資料
11.以下人員中,可以擔任稅務行政處罰聽證主持人的是( )。
A.參加本案的調查人員 B.參加本案調查的審理人員
C.非本案調查人員 D.參加本案調查的稽查局領導
12.《稅務稽查建議》的主要內容不包括( )。
A.發現疑點 B.提出問題 C.分析問題 D.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
13.繳納車輛購置稅的車輛不包括( )。
A.摩托車 B.農用三輪運輸車 C.礦區內作業的運輸車 D.小汽車
14.稅務機關對欠繳稅款的納稅人行使撤銷權,正確的做法是( )。
A.直接行使撤銷權 B.與當事人協商行使撤銷權
C.與財產受讓人協商行使撤銷權 D.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通過訴訟程序行使撤銷權
15.報表分析中,對同一指標在同一時期不同個體、單位、地區之間比較分析的方法是( )。
A.趨勢分析法 B.波動分析法 C.縱向比較分析法 D.橫向比較分析法
16.稅務機關行使的下列權力中,屬於行政處罰權的是( )。
A.罰款和加收滯納金 B.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和加收滯納金
C.罰款、停止出口退稅和加收滯納金 D.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停止出口退稅
17.關於國有商業銀行在總行實行一級法人、分級管理體制的內容,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A.統一領導 B.分級管理 C.自負盈虧 D.統繳所得稅
18.稅務稽查案卷保管期限為10年的是( )。
A.偷稅案卷 B.逃避追繳欠稅案卷
C.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卷 D.只補稅未予行政處罰的案卷
19.在涉及貨幣性資產(補價)的情況下,確認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標準是: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 )。
A.高於15% B.低於15% C.低於25% D.高於25%
20.因稅務機關的責任,致使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 )年內可以要求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補繳稅款,但是不得加收滯納金。
A.2 B.3 C.4 D.5
21.欠繳稅款的納稅人為法人的,稅務機關阻止出境的對象為其( )。
A.法定代表人 B.主要負責人 C.財務負責人 D.企業股東
22.稅務機關的下列執法行為中,納稅人必須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是( )。
A.給予行政處罰 B.採取稅收保全措施 C.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D.加收滯納金
23.稅務機關對檢舉稅收違法行為的檢舉人計發獎金,每案最高不得超過( )萬元。
A.2 B.4 C.5 D.10
24.關於稅收優先權,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A.稅收優先於無擔保債權
B.納稅人欠繳的稅款發生在以其財產設定抵押權之前的,稅收優先於抵押權
C.納稅人欠繳稅款,同時又被行政機關處以罰款的,罰款優先於稅收
D.納稅人欠繳的稅款發生在其財產被留置之前的,稅收優先於留置權
25.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在( )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
A.2 B.4 C.5 D.6
26.查賬方法中,審閱法和核對法屬於查賬的( )。
A.測算方法 B.審查方法 C.分析方法 D.計算方法
27.納稅人對稅務機關的處罰決定,逾期不申請行政復議、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作出決定的稅務機關可以( ),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A.依法強制執行 B.向人民法院起訴
C.移送給人民檢察院 D.向仲裁機構提請仲裁
28.納稅人未按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應從( )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A.稽查終結 B.送達《稅務檢查通知書》
C.送達《稅務處理決定書》 D.滯納稅款
29.下列稅收法律、行政法規中,屬於程序法的是( )
A.《稅收徵收管理法》 B.《增值稅暫行條例》
C.《消費稅暫行條例》 D.《企業所得稅法》
30.納稅人拒絕接受稅務機關檢查的,稅務機關可對其處以( )元以下的罰款。
A.2000 B.5000 C.10000 D.50000
31.行政法規的效力低於( )
A.法律 B.部門規章 C.地方性規章 D.規范性文件
32.甲企業2008年取得的以下各項收入中,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的是( )。
A.按照合同約定一次性收取2008年至2009年房屋租金收入100萬元
B.按照合同約定一次性收取2008年至2009年特許權使用費收入100萬元
C.乙企業承諾給甲企業捐贈100萬元,但尚未收到捐贈款項
D.向丙企業銷售貨物100萬元,發票已開、貨已發出但尚未收到貨款
33.某企業2008年7月1日採取分期收款結算方式銷售大型設備一台,合同總價款2000萬元,約定分5年,於每年的6月30日等額付款。該企業2008年按照會計准則的規定確認的主營業務收入額是1600萬元。對於企業的該項業務,以下表述正確的是( )。
A.2008年企業所得稅的應稅收入是1600萬元 B.2008年企業所得稅的應稅收入是400萬元
C.2008年企業所得稅申報時應調減收入1600萬元
D.2008年企業所得稅申報時應調減收入400萬元
34.以下不屬於企業所得稅視同銷售的項目是( )。
A.白酒廠試驗室領用自產產品用於實驗 B.卷煙廠將自產卷煙用於職工福利
C.日化廠將自產化妝品送給客戶作為樣品 D.水泥廠將自產水泥用於抵償債務
35.下列屬於危害稅收征管罪的是( )
A.傷害罪 B.妨害公務罪 C.受賄罪 D.抗稅罪
36.某企業原材料採用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核算。以下各項中,原材料明細賬基本正常的是( )。
A.本期發出材料單位成本大於期末結存材料單位成本 B.期末結存材料數量為藍字,金額為紅字
C.期末結存材料單位成本與本期發出材料單位成本相等 D.期末結存材料有數量,無金額
37.某企業2008年6月購入機器設備1台,計稅基礎12萬元,當月投入使用。假定不考慮殘值,企業2008年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折舊費最多不應當超過( )萬元。
A.1.2 B.0.6 C.2.4 D.1
38.某企業外購一項專利權,購買價款50萬元,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5年。自創一項專利,計稅基礎80萬元,企業按8年攤銷。該企業當年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無形資產攤銷費是( )萬元。
A.10 B.18 C.13 D.22
39.以文字、符號、圖畫等所表達和記載的內容、含義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證據是( )
A.書證 B.物證 C.證人證言 D.視聽資料
40.某企業2003年至2007年各年的應納稅所得額如下:-600萬元,400萬元,-5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如果該企業2008年度納稅調整後的所得額是700萬元,則當年可以彌補的虧損額是( )萬元。
A.800 B.110 C.700 D.300
二、多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2分,共40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有錯選項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正確的選項每個得0.5分。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題中的括弧內)
41.出口貨物退(免)稅的稅種包括( )。
A.增值稅 B.車輛購置稅 C.消費稅 D.資源稅
42.某建材公司委託地板加工廠加工實木地板,合同約定原材料由委託方提供,加工費100萬元。稽查人員對建材公司進行檢查時,發現建材公司提貨時僅支付80萬元加工費,其餘20萬元以實木地板抵頂;地板加工廠按抵頂加工費後的實木地板代收代繳了消費稅。對於該項業務,稽查人員檢查建材公司時可以採取的檢查方法包括( )。
A.檢查「銀行存款」、「庫存現金」賬戶的貸方發生額
B.調閱委託方和受託方簽訂的委託加工合同
C.調閱建材公司的職工花名冊 D.檢查「委託加工物資」科目的借方發生額
43.以外購的應稅消費品用於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其外購應稅消費品已納消費稅稅額,准予從消費稅應納稅額中扣除的有( )。
A.將外購酒精用於連續生產白酒 B.將外購已稅化妝品用於連續生產化妝品
C.將外購已稅珠寶玉石用於連續生產鑲嵌金銀首飾 D.將外購已稅煙絲用於連續加工卷煙
44.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進行檢查,以下檢查方法中較為有效的有( )。
A.對賬外經營行為的檢查,常用的方法有分析判斷經營指標、分析投入產出情況、突擊檢查、外圍調查等
B.對農產品收購業務的檢查,首先是審查廢舊物資收購發票是否超越開具范圍,其次是審核收購業務的真實性、收購價格的真實性,再次是審核收購資金的流向
C.對海關完稅憑證的檢查,一般是先審查完稅憑證的真實性,再審查進口業務的真實性
D.對人為調節征免期間涉稅事項的檢查,主要是審查有無將征稅期間的應稅收入計入免稅期間,或是將免稅期間的進項稅額計入征稅期間
45.稅務檢查過程中,稽查人員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責任人有( )關系之一的,應當申請迴避。
A.夫妻關系 B.旁系血親關系 C.直系血親關系 D.近姻親關系
46.《稅務稽查報告》的主要內容有( )。
A.案件的來源 B.稽查過程中採取的措施 C.處理意見和依據 D.調取證據的審定情況
47.下列屬於稅收專項檢查的是( )。
A.總局部署的白酒行業檢查 B.上級交辦的檢舉案件
C.省局組織的汽車行業檢查 D.縣局組織的超市行業檢查
48.《稅務稽查報告》有( )情形之一的,審理人員可以直接予以糾正並製作《審理報告》,提出處理意見。
A.數據計算錯誤B.取證手續不全C.處理意見不當 D.適用法律、法規錯誤
49.稅務稽查的主要內容是檢查和處理,具體包括選案、( )等環節。
A.移送 B.實施 C.審理 D.執行
50.關於不能單獨作為定案依據的證據,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
A.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適應的證人證言
B.應當出庭作證而無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
C.依法取得的書證 D.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
51.稽查局依法享有的權力包括( )。
A.查賬權 B.搜查權 C.詢問權 D.行政處罰權
52.稽查局負責( )案件的查處。
A.偷稅 B.抗稅 C.欠稅 D.騙取出口退稅
53.根據《擔保法》規定,可以作為納稅保證人的有( )。
A.財政局 B.自然人 C.有限責任公司 D.公司人力資源部
54.以下項目中,屬於稅務行政處罰的有( )。
A.罰金 B.沒收違法所得 C.罰款 D.警告
55.如果企業生產成本明細賬借方有紅字發生額,最有可能的情況有( )。
A.以產品銷售收入沖減生產成本 B.車間已領未用的材料退庫
C.以銷售下腳料的收入沖減生產成本 D.生產車間領用材料
56.關於不征稅收入的企業所得稅處理,以下表述正確的有( )。
A.各級人民政府對納入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撥付的財政資金,屬於企業所得稅的不征稅收入
B.如果無特殊規定,市財政局對某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撥付的貸款貼息,屬於企業所得稅的不征稅收入
C.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或者財產,不得扣除或者計算對應的折舊、攤銷扣除
D.企業取得的不征稅收入會計處理如果計入了當期損益,應當調整減少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
57.關於企業發生的利息支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以下表述正確的有( )。
A.與購建固定資產相關的利息支出,在所購建的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發生的利息支出,不能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直接扣除
B.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C.企業向關聯企業借款而發生的利息支出,不能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D.企業向銀行借入的流動資金借款,利息支出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58.某企業2008年度銷售(營業)收入總額1500萬元,當年實際發生的符合稅法規定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260萬元。對於該項業務,以下表述正確的有( )。
A.當年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的稅前扣除限額是225萬元
B.當年應當調整增加應納稅所得額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是35萬元
C.當年不予稅前扣除,但可結轉以後年度扣除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是35萬元
D.當年不予稅前扣除,也不能結轉以後年度扣除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是35萬元
59.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 )。
A.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B.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20%以上
C.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D.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5年以上
60.查補以前年度的企業所得稅額,有關賬務調整表述正確的有( )。
A.確認應補繳稅款後,應當借記「以前年度損溢調整」,貸記「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B.繳納稅款後,應當借記「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貸記「銀行存款」
C.查補稅款後,如果賬務處理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繳納稅款後可能會造成以繳納的查補稅款抵頂當年應交企業所得稅的問題
D.查補稅款後,如果不做賬務調整,不會影響當年的應交企業所得稅額
三、判斷題(共10題,每題1分,共10分。正確的在題後的括弧內劃「√」號,錯誤的在題後的括弧內劃「×」號。全劃「√」號或全劃「×」號均不得分;「√」號或「×」號標識不清不得分)
61.負責起草稅務稽查行政法規草案是省級國稅局稽查局的主要職責。( )
62.企業租賃或承包給他人經營的,以出租人或發包人為增值稅納稅人。( )
63.生產企業「免、抵、退」稅中的「抵」稅是指對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應予退還的進項稅額,抵頂內銷貨物的增值稅應納稅額。( )
64.稅務稽查對象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非法提供銀行賬戶、發票、證明或者其他方便,均應立案查處。( )
65.稅收違法案件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時,必須以稽查局的名義申請。( )
66.稅務處理文書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可由其財務負責人簽收。( )
67.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外國締結的有關稅收的條約、協定同《稅收徵收管理法》有不同規定的,依照條約、協定的規定辦理。( )
68.稽查人員依法製作的《實物盤點表》,其證據效力優於證人證言。( )
69.企業實際發生的業務招待費,無論金額大小,企業所得稅申報時都要按照稅法的規定調整增加應納稅所得額。( )
70.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的,應當匯總計算並繳納企業所得稅,稅款由匯總計算的總機構統一解繳入庫。( )
四、改錯題(共10題,每題1分,共10分。請在錯誤的地方下面劃線,將正確的表述寫在下面的空白處)
71.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既涉及貨物又涉及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為增值稅的兼營非應稅勞務。
72.涉嫌犯罪的稅收違法案件應移送檢察機關立案偵查。
73.對未經立案實施稽查的案件,如果檢查過程中發現已達到立案標準的,可不必辦理立案手續。
74.稅務機關對同一個違法行為不能給予兩次以上的處罰。
75.證據具有關聯性、合法性、排他性。
76.以侵犯他人利益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依據的證據。
77.協查信息管理系統是稅收違法檢舉案件管理系統的四個子系統之一。
78.稅務稽查執法風險在一定條件下會轉化民事責任追究、行政責任追究和刑事法律責任追究三種主要形式。
79.企業存貨成本的計算方法,可以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後進先出法中選用一種。
80.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以10萬元以下罰款。
五、案例分析題(共4題,總分50分)
(一)
81.(本題10分)。
2006年3月8日,某縣國稅局稽查局選案科工作人員通過行業財務比率指標分析,篩選確定A公司為被查對象。當天,選案科科長簽發《稅務稽查任務通知書》,向檢查科下達稽查任務。檢查科確定由李某、王某兩名稽查人員負責本案的檢查。
3月10日,稽查人員按規定提前以書面形式向A公司發出《稅務檢查通知書》,取得送達回證。3月12日,李某、王某到A公司,向公司財務人員出示《稅務檢查證》並取得相關的出示證明。兩人經稽查局局長批准,持《調取賬簿資料通知書》,調取了A公司2005年度的會計賬簿、憑證和報表等有關資料,當場按規定填寫《調取賬簿資料清單》。兩人依法詢問了會計黃某,並製作了詢問筆錄。
經檢查,A公司在2005年度有故意隱瞞銷售收入造成少繳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稅款10萬元和違反規定多開1份普通發票(票面金額為1800元)的違法事實。稽查人員按規定辦理了補充立案手續。3月18日,本案檢查終結。
3月20日,稽查人員將《稅務稽查報告》、《稽查工作底稿》和有關資料提交審理科審理。審理科認為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於4月4日製作《審理報告》,提請稽查局集體審理。4月5日,審理科按照稽查局的決定製作了《稅務處理決定書》:對A公司追繳稅款10萬元、加收滯納金並對所偷稅款處以0.5倍的罰款。當天,報稽查局局長簽發後,交執行科送達給A公司並取得送達回證。
問題:
請就上面給出的資料,指出在稽查管理和執法中存在的錯誤之處,並寫出正確的做法。
(二)
82.(本題10分)。
背景資料:
2008年7月4日,S省P市國稅局稽查局收到H省G市國稅局稽查局寄來的《已證實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通知單》。該函證實H省G市A公司開具給S省P市B公司5份增值稅專用發票為虛開。開具情況如下:貨物名稱為中草葯,填開金額為100萬元、稅額13萬元,價稅合計113萬元。
P市國稅局稽查局於2008年7月7日對B公司進行立案檢查。B公司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是一家從事中草葯加工、銷售的制葯公司。
檢查情況:
1.賬面反映2007年7月向A公司購貨,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5份,貨物名稱為中草葯,數量為50噸,單價2萬元/噸,金額100萬元,稅款13萬元,已於2007年8月向國稅機關申報抵扣。
2.該筆業務的會計憑證中附有貨物入庫單據,經核實貨物確已驗收入庫。
3.近幾年來,B公司與A公司僅有這一次業務往來,而與N省某市W農產品商貿有限公司卻有長期的業務往來,且佔B公司進貨量的70%~80%左右。該筆業務占當年B公司業務量的40%左右。
4.2007年6月10日,B公司與W公司商談購買中草葯,B公司將W公司的中草葯22000元/噸的要價,以不需要W公司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為條件,要求W公司降價。雙方約定W公司以20000元/噸的價格銷售中草葯50噸給B公司,增值稅專用發票由B公司自行解決,中草葯的運輸責任仍按以往習慣由W公司負責。這批貨物於2007年7月20日由W公司運抵B公司。
5.2007年7月25日,B公司開出銀行匯票113萬給A公司,再由A公司背書給B公司入賬,W公司是真正的銷貨方。
6.2007年7月28日,B公司員工王某以D運輸公司的名義到當地地稅部門開具從W公司運輸中草葯到B公司的運輸費用16950元,並於當日以支付運費方式領出現款給A公司業務員李某。
擬做出處理:
根據以上事實,稽查局擬對B公司做出偷稅的處理及相應的稅務行政處罰。
B公司辯稱:
1.該筆貨物是A公司業務員李某送貨上門,並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也提交過A公司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復印件及蓋有A公司合同專用章的空白合同書。當時還派人到主管稅務機關驗過票,認為是真票。
2.我們不知道李某是如何取得這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只是按李某的要求將貨款匯到A公司銀行賬戶。
3.即使稅務機關能證實這些增值稅專用發票是虛開的,我們只同意補繳稅款,但不能定為偷稅。因為我們也是受害者。
問題:
1.請問對B公司取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於納稅申報行為的定性是否正確?
2.請結合稅收行政違法行為的構成要件簡述理由。
(三)
83.(本題15分)。
當前,我國部分中、小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企業管理不善、財務信息失真的現象,由此產生了諸多涉稅違法問題。而且,稽查局在檢查時往往會遇到各種干擾、困難、阻力,給檢查任務的完成帶來許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對此類企業檢查前,需要擬定一個檢查預案(即檢查思路清晰、方向明確、計劃周詳的工作方案)。
問題:
你認為這個檢查預案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四)
84.(本題15分)。
資料:A白酒釀造廠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執行《企業會計准則<2006年>》。該廠主要以小米、高粱為原材料,生產清香型系列白酒。小米全部向農民個人收購,高粱向其他企業購進,存貨採用移動加權平均法核算。2007年度該廠已按會計核算資料進行了納稅申報,納稅申報情況與會計核算資料完全一致。2008年,市國稅局稽查局對該廠2007年度的增值稅、消費稅納稅情況進行了稅收專項檢查。
要求:根據該廠2007年3月份的會計核算資料,計算其應補繳的增值稅、消費稅稅款。(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均保留兩位小數)
提示:(1)白酒消費稅稅率:從價定率20%,從量定額0.5元/500克;(2)本題中未給出的資料,均視為正確;(3)本題賬表金額單位為元。
❸ (案例1)張某2013年3月取得勞務報酬所得5000元,通過境內的民政部門向貧困地區捐款2000元.(1)應納稅所
《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第三款明確規定:
三、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並按應納稅額減征百分之三十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四款明確規定
四、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款明確規定:
捐贈額未超過納稅義務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所以,案例一的計算是對的。案例二是錯的,沒有這個30%減征,案例三是對的,稿酬收入有30%的減征
另,國稅總局有一些關於稅收減免的政策,對持有區、縣以上民政部門、殘聯有效證件的傷殘軍人、殘疾人,其個人所得稅可減征三成
本案例並沒有明確指出有這種情況。
❹ 關於個人所得稅的案例分析題
譚某該月應納個人所得稅額
=[(3750-2000)*10%-25]+[7680*(1-20%)*20%*(1-30%)]+[(3800-800)*20%]
=150+860.16+600
=1610.16
王某該月應納個人所得稅額
=[(4580-2000)*15%-125]+[5200*(1-20%)*20%*(1-30%)]+[(3300-800)*20%]
=262+582.4+500
=1344.4
❺ 哪些特許權使用費應納入完稅價格繳納關稅
一、特許權使用費應納入完稅價格的理論基礎和國際標准
1947年締結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是一個政府間的多邊貿易協定,以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為宗旨,可以稱為是現代國際貿易的基礎。GATT第七條首次引入了關稅估價的基礎應為進口產品的「價值(value)」為標準的概念[1] ,這一獨立於「價格」和「成本」的概念並未在GATT中得到具體的解釋。
針對GATT第七條提出的海關估價標准,20世紀70年代末生效的 WTO《海關估價協定》(CVA, Customs Valuation Agreement)對海關估價的標准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和規定。這也是大多數國家海關估價標準的來源與出處。協定第一條指出,海關計稅價格應為產品的「交易價值(transaction value)」即為產品銷售價格(selling price)增加或減去協議第八條規定的若干項調整因素(adjustments),其中應當加入「交易價值」的調整因素中即包括第8.1(c)特許權使用費和許可費。特許權使用費只有應同時滿足以下主要標准時,才應納入「交易價值」:特許權使用費與進口貨物有關;特許權使用費由進口方直接或間接的向出口方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作為出口方向進口方銷售貨物的條件;所增加的費用應當依照客觀存在的和可量化的數據(objective and quantifiable data)為依據[2]。
我國的海關對於特許權相關的估價辦法主要制定在2003年海關總署頒布的第102號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於進口貨物特許權使用費估價辦法》中,我國海關估價標準的制定實際上參照了GATT第七條和WTO《海關估價協定》的相關標准。
二、我國海關對於特許權使用費的估價標准
與WTO確立的原則一致,我國海關將與進口貨物有關的特許使用權費看作為進口貨物價值的一部分。特許權使用費的概念在海關總署第213號和102號令第51條中有明確的定義,其是指「進口貨物的買方為取得知識產權權利人及權利人有效授權人關於專利權、商標權、專有技術、著作權、分銷權或者銷售權的使用許可或者轉讓而支付的費用」。[3]
根據特許權使用費的定義,其實質上是貨物進口方向出口方支付的針對貨物所含無形價值的對價,應當作為貨物價值的一部分計入進口完稅價格。但是,由於大多數企業僅關注貨物的有形價值,許多企業在申報進口貨物價格時,僅申報了貨物本身的價格而未包括貨物所包含的無形價值。而特許權使用費則由進出口雙方通過另行簽署協議的方式單獨支付。我國海關在審單和後續稽查的過程中,如發現存在此類特許權使用費的,將會要求企業將該特許權使用費分攤進完稅價格中進行補繳進口關稅。
1. 案例
但是,並不是所有進出口雙方約定的特許權使用費均會被海關納入完稅價格徵收關稅。例如,一家外國製造企業A在中國設立了一家子公司B,作為A公司產品在中國的製造工廠。A公司產品由諸多零部件組成,其中核心零部件為a部件。A持有產品核心技術並在海外製造產品的核心零部件a,出口到B。B將核心零部件a與其他零部件組裝成完成品(a大小與價值約占完成品的1/3左右)後銷售給中國客戶。為了B工廠能夠更好地組裝產品,A與B簽署了一份技術許可協議,將與產品組裝相關的技術授予B使用,由B每年按照產品銷售額的一定比例向A支付許可費。在該技術許可協議中,雙方還約定B不定期的向A購買產品零部件a。
從上述事實可知,B從A進口核心零部件a且B與A簽署了特許權協議,該特許權使用費是針對整個產品的組裝技術。那麼該特許權使用費是否應被納入零部件a的進口完稅價格呢?我們通過分析中國及WTO關於特許權使用費海關估價標准即可得知答案。
2. 我國特許權使用費海關估價標准
根據2014年2月生效的《中國人民共和國海關審定進出口貨物完稅價格辦法》,特許權許可費只有同時滿足如下兩個條件時才需要被納入完稅價格:(1)該特許權使用費與所進口貨物有關聯;(2)構成該貨物在中國境內銷售的條件。
(1)關聯性判斷標准
對於關聯性判斷,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進口產品是否附屬於特許權或特許權是否附屬於進口產品。海關主要秉持如下三個審查原則:
第一,進口貨物是否已含有或附有(或進口後即將附加)相關知識產權或其載體[3]。如果進口貨物含有特許權使用合同約定的專利、專有技術(或用上述方法生產的)、圖片圖像等著作權作品、 軟體、光碟等或附有(進口後即將附上)商標的,則視為進口貨物與特許權使用費有關聯。這是判斷特許權使用費與進口貨物之間關聯最為直觀的標准。如甲公司向位於中國的乙公司出口某產品,同時雙方又另行簽署了甲方授權乙在中國使用該產品所含專利技術的特許權使用協議,此種情況下,特許權使用費應納入該產品進口的完稅價格。
第二,進口貨物是否可直接銷售或輕度加工後即可銷售[3]。如針對商標權支付的許可費,進口後附上商標即可直接銷售或經過輕度加工後附上商標即可銷售。此處的「輕度」加工是指稀釋、混合、分類、簡單裝配、再包裝或者其他類似加工;
第三,進口貨物是否是為實施特許技術而專門設計製造的[3]。即,以實施出口方授予的特許技術為目的,根據技術實施需要而專門訂做的附屬產品。如為了實施切削技術,進口毛坯金屬製品,或為了實施某項化學合成技術而進口化學品原材料等。
在上述案例中,A企業向B企業出口零部件a, 雖然雙方之間存在特許權協議,但是A企業與B企業簽署的特許協議是針對產品組裝技術(將零部件a與其他零部件組裝成另外一種產品)而非零部件a的製造技術,零部件a的生產技術並未許可給B使用。由此可知,零部件a不含有特許權協議所約定的知識產權;其次,B公司進口零部件a後需要將其與其他零部件組裝成其它產品,零部件a雖然在完成品的功能上發揮核心作用,但其只是眾多零部件的一個,所佔完成品比例約為三之一,可見B公司並非僅對零部件a輕加工後直接出售;此外,零部件a顯然也不是為了B公司實施組裝技術而製造的。零部件a的進口與組裝技術特許均以生產完成品為最終目的。因此,我們可得出結論,A與B企業之間的特許權使用費與進口零部件a不存在關聯性。
(2)銷售限制判斷標准
銷售限制標准,又稱為銷售條件標准,即判斷特許權授予與貨物進口的兩個行為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實質上為另一種關聯性的判斷標准。
第一,進口方支付特許權使用費是否為購買進口貨物的前提條件[3]。即,如果進口貨物則必須先簽署特許權許可協議,貨物買賣協議與特許權協議必須同時進行;
第二,進口方支付特許權使用費是否影響合同條件的達成[3]。尤其是在進口貨物價格方面,是否因特許權協議的簽署降低了貨物的進口價格。如果進口方進口一項產品,未簽署特許使用協議就無法合法地在中國銷售,表明該項進口產品含有相關特許權或與特許權存在關聯。
對於銷售限制標准,世界海關組織(中國1983年加入世界海關組織,適用世界海關組織頒布的一系列規定)估價技術委員會(WCO, 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Valuation Committee)在2011年4月頒布了《評論25.1》(Commentary 25.1), 該評論雖然是針對《海關估價協定》第8.1(c)中特許權使用費非直接支付給出口方情況時判斷方法的解釋,但仍對銷售限制判斷標准有借鑒意義。評論第9條解釋說明了判斷特許權使用費是否構成銷售條件(condition of sale)所應考慮的四個因素:貨物銷售合同中是否提及特許權使用費;特許權合同中是否提及貨物銷售;貨物銷售合同中是否有合同可因一方未支付特許權使用費而解除的條款;特許權合同中是否有如一方未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另一方無權製造或銷售含有該特許權的貨物[4]。
銷售限制標准相較於關聯性標准在判斷上較為復雜,WCO的《評論25.1》提及的四點考慮因素僅為存在銷售限制時可能存在的外部表現,但是是否存在銷售限制還是要判斷特許權使用費的支付與進口產品的購買是否存在相互依存或互為前提的關系,如果兩者必須同時發生且缺少任一項交易,另一項都不能進行則可判斷為存在銷售限制[5]。
在上述案例中,在A與B的特許協議中約定了進口零部件a的相關事宜,符合《評論25.1》的四個因素之一,似乎產品銷售和特許權授予行為兩者之間是存在一定相關性,但是如果仔細考量可得知其實兩者互不構成限制關系。因為A與B企業是關聯企業關系,即使雙方不簽署許可協議,AB之間還是會存在零部件a的買賣關系(因為A公司設立B公司的目的就在於在中國生產完成品)。但是,在實際審查時,海關可能會將A和B之間的交易作為無關聯關系企業間的交易來看待。從獨立交易原則的角度,AB公司間的特許權協議與零部件進口行為則可能被認定存在關聯性。但是,由於關聯系原則與銷售限制原則有一項不滿足,即可不納入完稅價格計征關稅,因此本文所述案例中涉及的特許權使用費不應當納入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中。
三、企業在類似貿易活動中應注意的事項
對於上述B企業的情況,由於同時存在貨物進口和技術許可的情況,如處理不善,很可能遭到海關稽查。屆時,企業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向海關解釋並提交相關證明資料。即使如此,也有可能因證據不全或提交不及時而導致海關作出企業補繳關稅稅款的決定。
為了避免上述情況,對於同時簽署有特許權協議的進出口企業,可考慮採取如下行動以避免可能產生的問題:
1. 不同法律關系的協議分開簽署
首先,與進口貨物貿易合同與無關聯的特許權協議分開簽署。很多企業為了方便,將進出口企業之間相關的商業活動均約定在同一個合同中,如本文案例中,A和B公司之間的零部件買賣和組裝技術許可其實並沒有實際聯系,但均約定在一份協議中。這樣的合同簽署方式可能引起貨物進口和特許權授予存在關聯關系的誤解。除了兩種法律關系的協議應當分開簽署外,兩份合同中也不要相互提及另外一份合同的內容,如《評論25.1》所述,特許權合同中提及貨物銷售或進口貿易合同中提及特許權授予均可能被認為構成銷售限制。
其次,不同內容的特許權協議亦應當分開簽署。如貨物進出口雙方既存在針對進出口貨物的特許權授予也存在其他的不相關的特許權授予,兩種不同的特許權不應約定在同一份合同中。這樣的約定方式容易讓海關人為多項特許權使用費均與進口貨物有關聯,導致將與本不應計入完稅價格的特許權使用費也一並計入了完稅價格,導致企業繳納的稅款增加。
2. 特許事項應在合同中盡量詳盡的表述
很多企業在簽署特許權協議時將重點放在雙方義務、付款等主要條款上,僅將特許事項條款簡單的一句帶過或寫得非常模糊。這樣不利於海關判斷特許權與進口貨物的關系,如果企業不能證明特許權與進口貨物無關,恐將承擔無法提交充足證據的不利後果。因此,特許權協議中,對於特許事項務必要清楚的約定。如在本文案例中,A公司與B公司的技術許可協議中,應明確寫明所許可技術為完成品組裝技術,而非進口零部件製造技術。雖然還需要其他相關證據進行輔證,但將有利於企業在海關審查中取得積極有利的地位。
❻ 涉稅項目風險評估與賣施主要有哪些方面
主要涉稅問題。根據發票管理辦法及虛開增值稅發票處理問題的規定,為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並且購買方取得的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增值稅發票都可構成虛開或者取得虛開發票的情形。建築企業主要面臨著如下涉稅風險:
1)由於管理不當產生虛開增值稅發票的經營風險,如果虛開金額比較大,企業面臨罰款,相關責任人被追究刑事責任。例如本來應從分包商A企業取得發票,但明知不符合要求,卻從A企業的供貨商B企業取得發票;本來應將發票開具給C,卻將發票開具給了與C有業務聯系的D,此兩種情況均屬虛開發票,應認真防範風險。
2)由於項目的成本構成,如材料、機械、勞務的金額與目標成本及市場信息嚴重不符的情況下,將導致稅務機關依據成本的合理性,追查開票方進行確認,如果開票方處理不當,將面臨著被認定為虛開的風險。
3)由於供應商的稅務稽查導致公司被認定為虛開的風險。如為了倒賣發票而專門成立的供應商,其開具增值稅發票後可能未傳送發票信息進行報驗或者後期進行作廢處理都將導致被稅務稽查,進而牽扯到取票方,同樣被認定為虛開發票,面臨相應處罰。
4)業務真實但取得或開具的發票不符合規定,造成涉稅風險。不符合稅收規定的發票不能作為稅前扣除憑據。無論是開具發票還是在取得發票時,都應審核是否符合要求。主要審核是否按照商品稅收分類編碼開具發票;是否正確、規范的選擇對應的稅收分類編碼開具發票;銷售方開具增值稅發票時,發票內容應按照實際銷售情況如實開具,不得根據購買方要求填開與實際交易不符的內容,更不得變名虛開發票;商品銷售匯總開具的要有明細清單;普票也要有稅號;部分發票開具不要漏填發票備注欄,如:提供建築服務,應在發票的備注欄註明建築服務發生地縣(市、區)名稱及項目名稱,銷售不動產,應在發票「貨物或應稅勞務、服務名稱」欄填寫不動產名稱及房屋產權證書號碼(無房屋產權證書的可不填寫),「單位」欄填寫面積單位,備注欄註明不動產的詳細地址;出租不動產,應在備注欄註明不動產的詳細地址;折扣銷售的務必價款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分別註明,在同一張發票「金額」欄註明折扣額,而僅在發票的「備注」欄註明折扣額的,折扣額不得從價款中減除;從小規模納稅人處也能取得專用發票,住宿業、鑒證咨詢業、建築業、工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小規模納稅人可以自行開具專用發票,其他行業小規模納稅人需去稅務機關代開專用發票,向個人租賃不動產或購買不動產,也可以取得專用發票。
❼ 求稅收案例分析題,謝謝
由於我國對非居民企業實行收入來源地稅收管轄權,也按照國際上普遍的做法實行常設機構原則,因此a公司直接交易所得應納稅款不應由a公司辦事處交納,而應由支付a公司所得的b公司代扣代繳,適用20%的預提所得稅率。同時,我國與世界上一些國家簽訂的避免雙重征稅協定中,對股息、利息、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征稅稅率,一般規定在10%—15%;對租金所得的征稅稅率,一般規定在6%—10%之間。由於稅收協定優先國內法,我國對外簽訂的稅收協定關於預提稅稅率的規定優先適用。
❽ 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案例
[案例]
某教授到外地某企業講課,關於講課的勞務報酬,該教授面臨著兩種選擇:一種是企業給教授支付講課費50000元人民幣,往返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等一概由該教授自己負責另一種是企業支付教授講課費40000元,往返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等全部由企業負責。
試問該教授應該選擇哪一種?
[分析]
方案一:教授自負交通費、住宿費及伙食費
應納個人所得稅額=50000×(1-20%)×30%-2000=10000(元)
個人所得稅額應由企業代扣代繳。
教授實際收到講課費=50000-10000=40000(元)
但講課期間該教授的開銷為:往返飛機票3000元,住宿費5000元,伙食費2000元。
因此該教授實際的凈收入為30000元。
方案二:企業支付交通費、住宿費及伙食費
企業應為教授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額=40000×(1-20%)×30%-2000=7600(元)
教授實際收到講課費=40000-7600=32400(元)
由此可見,由企業支付交通費、住宿費及伙食費,教授可以獲得更多的實際收益。
而對於企業來講,企業的實際支出沒有變多,反而有可能有所減少,原因有以下幾點:
(1)對於企業來講,提供住宿比較方便,伙食問題一般也容易解決,因而這方面的開支對企業來說可以比個人自理時省去不少,企業的負擔也不會因此而加重多少。
(2)費用的分散及減少使得企業列支更加方便,也使得企業更樂意接受。
綜上所述,個人在提供服務時,若採取不同收入取得方式也會帶來不同的效果,對個人經濟收入會有一定的影響。
一般而言,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去考慮:
(1)可以將一次勞務活動分為幾次去做,這樣可以使每次的應納稅所得額相對較少,從而對應的稅率相對較低,這樣稅款加總以後,比合並繳納時的稅款數額要少。
(2)費用開支最好由企業來支付。
因為這樣可以減少個人勞務報酬應納稅所得額,同時又不會增加企業額外的負擔。
(3)在簽訂勞務合同時,也要注意用條款說明稅款由誰支付,稅款支付方式不同,最終得到的實際收益也會不一樣。
仍以前例來說明,若規定企業支付交通費、住宿費及伙食費的同時,還規定應納稅款由企業負責,那麼即使企業支付講課費35000元,對於個人來講,收益也比方案二增加了2600元(35000-32400)。
對於企業來講,企業為個人繳納稅款可以由企業少付的講課費進行彌補,負擔也不會加重多少。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稅收籌劃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
在這方面的稅收籌劃對於從事高科技研究、發明創造等人來講,意義非常重大。
[案例]
某科研人員發明了一種新技術,該技術獲得了國家專利,專利權屬個人擁有。
如果單純將其轉讓,可獲轉讓收入80萬元;如果將該專利摺合股份投資,讓其擁有相同價款的股權,當年可獲取股息收入8萬元,試問該科研人員應採取哪種方式?
[分析]
方案一:將專利單純轉讓
首先,按照營業稅的有關法規規定,轉讓專利權屬轉讓無形資產,應繳納營業稅,稅率為5%,應納營業稅額為:80×5%=4(萬元)因此,繳納營業稅後,該人實際所得為:80-4=76(萬元)
依營業稅應徵收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但因其數額小,在此忽略不計。
其次,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轉讓專利使用權屬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以個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額或定率減除規定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因為該人一次收入已超過4000元,應減除20%的費用,所以應納個人所得稅為:
76×(1-20%)×20%=12.16(萬元)
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實際所得為:76-12.16=63.84(萬元)
將兩稅合計,該人繳納了16.16萬元(4+12.16)的稅,實際所得為63.84萬元。
方案二:將專利摺合成股份,擁有股權
首先,按照營業稅有關規定,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參與接受投資方的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由於科研人員將專利摺合成股份投資,且擁有公司股權,該股權所實現的收益是不確定的,存在風險,屬於無形資產投資入股,免繳營業稅,因此,該科研人員不用負擔4萬元的營業稅。
其次,由個人所得稅法規定,擁有股權所取得的股息、紅利,應按20%的比例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那麼,當年應納個人所得稅:8×20%=1.6(萬元)
稅後所得為:8-1.6=6.4(萬元)
案例問題網路一下,還有好多。
❾ 《國際貿易實務案例》案例分析
6,從中國運輸貨物的國家達10天以上,那麼90天見票後付款交單(D / P在90天以後的視線),這樣的規定不使感 - 因為D / P付款交單單,也就是說,付款人必須支付可以得到的文件。 D / P長期(如30天或45天等),一般在海洋運輸,該文件的貨物到達之前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人,但早在占壓資金,D / P遠期付款交單條件等貨物到港後,影響支付給銀行。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由於運輸時間10天左右,但文件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到達,甚至比銀行在貨物到達後,D/P90天的付款條款不適用,並能可謂是多餘的,毫無意義的。
因此,賣方接受並不排除 - 後10天貨到香港,買方肯定需要的文件傳送,D / P付款的原則,無論是轉發的天數,為了帶走文件時,一定要 - 這是主要的區別D / P和D / A
7,賣方應負責的損失 - 因為合同條款是FOB賣方將貨物裝後,風險轉移給購貨方,並在合同規定的裝運貨物的合同檢驗機構檢驗,符合質量的條件下。貨物在航行中,由於海浪過大,大米被海水浸泡,導致質量受到影響。因此,賣方的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8,我發現這樣做合理的線 - 因為信用證是獨立的處理開證行以外的合同文件提交的受益者,表面一致的資信證明文件支付,沒有實際的商品。所以,我注意到拒絕發卡銀行,該行是有道理的。
(1)開證銀行的差異符合UCP600的規定。
(2)該業務的一個錯誤是誤解信用證的,的信貸不明白的只是數量和裝運的字母是不允許分批和允許轉船條款和改變的意義後的信用證後,作為開證行指出:允許分批裝運總量為500噸。一個公司,因為它錯誤500噸400噸和100噸的船舶,因此,不符合的。記錄在轉運的話,提交的提單,這也是違反信用證的規定,開證行拒絕支付。
正確操作:8月31日500噸的貨物一次性的船直接安裝到目的港,如何交單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