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EBIT是不是就是毛利
毛利=銷售收入抄-銷售成本=銷售收入-銷售變動成本-銷售固定成本=邊際貢獻-銷售固定成本=EBIT
商業企業商品銷售收入(售價)減去商品原進價後的余額。凈利的對稱,又稱商品進銷差價。因其尚未減去商品流通費和稅金,還不是凈利,故稱毛利。
EBIT全稱為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 ,即息稅前利潤,從字面意思可知是扣除利息、所得稅之前的利潤;即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計算公式有兩種,EBIT=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或EBIT=經營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B. 門店利潤計算指標公式是什麼
財務報表比率分析框架
財務報表是一個完整的報告體系,綜合反映了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它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相關附表。其中,資產負債表匯總了公司在某一時點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利潤表匯總了公司在某段時期的收入和費用。管理層為了評價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藉助的最常用的工具就是財務比率。
一、財務比率的類型
財務比率基本上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比率概括了公司某一時點的財務狀況的某些方面,是兩個「存量」項目的對比,通常也稱為資產負債表比率;第二種比率概括了公司一段時期的經營成果的某些方面,將利潤表的一個「流量」項目與另一個「流量」項目作比較,習慣上稱為損益表比率;第三種比率反映了公司的綜合經營成果,是將利潤表中的某個「流量」項目與資產負債表中的某個「存量」項目加以比較,稱為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比率。「存量」項目作為來自資產負債表的余額,不能准確地反映這個變數在一定時期的流量變化情況,因此採用資產負債表期初、期末余額的平均值作為某個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比率的分母,可使其更好地反映公司的整體情況。下面提及的保障比率、周轉率和盈利能力比率均屬於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比率,都需要採用「存量」項目的平均值。
二、財務報表比率分析框架
1.清償能力比率。是衡量公司償還短期債務能力的比率。清償能力比率是對短期債務與可得到的用於償還這些債務的短期流動資金來源進行的比較。
(1)流動比率。顯示公司用其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是最常用的清償能力比率。其計算公式為: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越高,反映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的權益越有保證。一般認為2∶1的比例比較適宜。但是流動比率也不能過高,過高則表明公司流動資產佔用較多,會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司的獲利能力。
(2)酸性測試比率,也稱速動比率。表示公司用變現能力最強的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酸性測試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2.財務杠桿比率。反映公司通過債務籌資的比率。
(1)產權比率。反映由債權人提供的負債資金與所有者提供的權益資金的相對關系,以及公司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其計算公式為: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產權比率表示,股東每提供一元錢債權人願意提供的借款額。在通貨膨脹加劇時期,公司多借債可以把損失和風險轉嫁給債權人;在經濟繁榮時期,公司多借債可以獲得額外利潤。
(2)資產負債率。反映債務融資對於公司的重要性。其計算公式為: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資產負債率與財務風險有直接關系:資產負債率越高,財務風險越高;反之,資產負債率越低,財務風險越低。
(3)長期負債對長期資本比率。反映長期負債對於資本結構(長期融資)的相對重要性。其計算公式為:長期負債對長期資本比率=長期負債÷長期資本。長期資本是所有長期負債與股東權益之和。
3.保障比率。是將公司財務費用和支付及保障它的能力相聯系的比率。利息保障比率表示公司支付利息費用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利息保障比率=息稅前利潤(EBIT)÷利息費用,或=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利息費用。折舊和攤銷是按照權責發生制對以前發生的支出的調整,實際上仍然屬於本年的現金流量,也可以用來支付利息費用。因此,筆者認為,採用EBITDA比採用EBIT更為精確。
4.周轉率。是衡量公司利用其資產的有效程度的比率。
(1)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公司應收賬款的質量和公司收賬的業績,說明應收賬款年度內變現的次數。其計算公式為:應收賬款周轉率=年銷售凈額÷應收賬款。
(2)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又稱平均收現期。其計算公式為: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一年中的天數÷應收賬款周轉率,或=(應收賬款×一年中的天數)÷年賒銷金額。應收賬款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這兩個比率與公司的信用政策環境有密切聯系。應收賬款周轉越快,銷售實現距離實際收到現金的時間就越短,但過快的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與過短的平均收現期可能意味著過於嚴厲的信用政策。賬面上應收賬款余額很低,卻可能使銷售額和相應的利潤大幅度減少。
(3)應付賬款周轉率。其計算公式為:應付賬款周轉率=年賒購金額÷應付賬款。
(4)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又稱平均付現期。其計算公式為:應付賬款周轉天數=一年中的天數÷應付賬款周轉率,或=(應付賬款×一年中的天數)÷年賒購金額。
(5)存貨周轉率。其計算公式為: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存貨。
(6)存貨周轉天數。其計算公式為:存貨周轉天數=一年中的天數÷存貨周轉率,或=(存貨×一年中的天數)÷銷售成本。存貨周轉越快,表明存貨越具有流動性。但過快的周轉速度可能是存貨佔用水平過低或存貨頻繁發生缺貨的信號。
(7)營業周期。是從外購承擔付款義務到收回因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而產生的應收賬款的這段時間。其計算公式為: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營業周期的長短是決定公司流動資產需要量的重要因素。較短的營業周期表明對應收賬款和存貨的有效管理。
(8)現金周期。其計算公式為:現金周期=營業周期-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分析現金周期必須注意,該指標既影響公司經營決策又影響公司財務決策,並且人們可能忽略對這兩種決策的錯誤管理。例如不及時付款,損失了公司信用,卻能直接縮短現金周期。
(9)總資產周轉率。表示公司利用其總資產產生銷售收入的效率。其計算公式為: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凈額÷總資產。
5.盈利能力比率。
(1)毛利率。是公司的銷售毛利與銷售凈額的比率。銷售毛利是指銷售凈額減去銷售成本的余額。銷售凈額為銷售收入扣除銷售退回、銷售折扣及折讓的差額。其計算公式為: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銷售凈額-銷售成本)÷銷售凈額。毛利率是商品流通企業和製造業反映商品或產品銷售獲利能力的重要財務指標。商品流通企業商品的銷售成本為商品的進價成本,而在製造業則為產品的生產或製造成本。當毛利扣除經營期間費用後即為經營利潤。可見,毛利率反映了公司產品或商品銷售的初始獲利能力,保持一定的毛利率對公司利潤實現是相當重要的。
(2)銷售利潤率。是利潤額占銷售收入凈額的百分比。該指標表示,公司每銷售一元錢產品所獲取利潤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銷售利潤率=利潤額÷銷售收入凈額。運用該比率進行分析時,利潤額習慣上使用利潤總額,但由於利潤總額不僅包括銷售利潤,而且包括投資收益及營業外收支等,造成分子和分母計算口徑的差異。所以筆者建議,採用狹義的銷售利潤,這樣得到的實際上是主營業務利潤率,它是衡量一個公司能否持續獲得利潤能力的重要指標,對管理層決策更有價值。
(3)投資回報率。是衡量公司綜合效率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投資回報率=稅後凈利÷資產總額=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
(4)權益報酬率。反映股東賬面投資額的盈利能力。權益報酬率=稅後凈利÷股東權益=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投資回報率×權益乘數。高的權益報酬率通常說明公司有好的投資價值,但如果公司運用了較高的財務杠桿水平,則高的權益報酬率可能是過高的財務風險的結果。
回答者: 鼠女老九 - 舉人 四級
C. EBIT 是毛利潤嗎
不是,如一樓所講的,EBIT=凈利潤+所得稅+利息,而毛利潤-=EBIT-利息+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這是根據利潤表來的,但其中還有補貼收入等等因素影響,不那麼准確,關注毛利和EBIT關系沒什麼意義。
D. EBITDA 和毛利率有什麼不一樣嗎差別大嗎分別怎麼計算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
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 是指企業實現凈利潤與銷售收入的對比關系,用以衡量企業在一定時期的銷售收入獲取的能力,
該指標費用能夠取得多少營業利潤。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兩者的區別實質是毛利潤與凈利潤的區別:毛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凈利潤=毛利率-費用-所得稅
商業企業商品銷售收入減去商品原進價後的余額。凈利的對稱,又稱商品進銷差價。因其尚未減去商品流通費和稅金,還不是凈利,故稱毛利。
凈資產收益率又稱股東權益收益率,是凈利潤與平均股東權益的百分比。該指標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凈資產收益率是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
分子不同,分母不同,所以二者不好直接比較
E. EBIT是你息稅前利率 那麼息前利潤 稅前利潤 凈利率有用什麼字母表示呢 請教各種經濟財務
EBITDA: earning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iztion 息稅折舊攤銷前
EBIT:earning before interest and tax 息稅前
EBT:earning before tax稅前
NI:net income 凈利
Income statement損益表中幾個較常見科目:
Revenue 銷售版收入
- COGS: cost of goods sold 成本
=gross profit 毛利權
- admin
- sales cost
= EBITDA
- depreciation 折舊
- amortization 攤銷
= EBIT 息稅前
- Interest expense 利息費用
= EBT 稅前
- income tax expence 所得稅
= NI 凈利潤
- minority interest 損益表中不屬於母公司的收益
= NI attributable to parent 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
其他線下科目就不寫了
建議多看看上市公司財報
F. 三張財務報表的本質是什麼
財務報表是一個完整的報告體系,綜合反映了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它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相關附表。其中,資產負債表匯總了公司在某一時點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利潤表匯總了公司在某段時期的收入和費用。管理層為了評價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藉助的最常用的工具就是財務比率。
一、財務比率的類型
財務比率基本上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比率概括了公司某一時點的財務狀況的某些方面,是兩個「存量」項目的對比,通常也稱為資產負債表比率;第二種比率概括了公司一段時期的經營成果的某些方面,將利潤表的一個「流量」項目與另一個「流量」項目作比較,習慣上稱為損益表比率;第三種比率反映了公司的綜合經營成果,是將利潤表中的某個「流量」項目與資產負債表中的某個「存量」項目加以比較,稱為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比率。「存量」項目作為來自資產負債表的余額,不能准確地反映這個變數在一定時期的流量變化情況,因此採用資產負債表期初、期末余額的平均值作為某個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比率的分母,可使其更好地反映公司的整體情況。下面提及的保障比率、周轉率和盈利能力比率均屬於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比率,都需要採用「存量」項目的平均值。
二、財務報表比率分析框架
1.清償能力比率。是衡量公司償還短期債務能力的比率。清償能力比率是對短期債務與可得到的用於償還這些債務的短期流動資金來源進行的比較。
(1)流動比率。顯示公司用其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是最常用的清償能力比率。其計算公式為: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越高,反映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的權益越有保證。一般認為2∶1的比例比較適宜。但是流動比率也不能過高,過高則表明公司流動資產佔用較多,會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司的獲利能力。
(2)酸性測試比率,也稱速動比率。表示公司用變現能力最強的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酸性測試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2.財務杠桿比率。反映公司通過債務籌資的比率。
(1)產權比率。反映由債權人提供的負債資金與所有者提供的權益資金的相對關系,以及公司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其計算公式為: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產權比率表示,股東每提供一元錢債權人願意提供的借款額。在通貨膨脹加劇時期,公司多借債可以把損失和風險轉嫁給債權人;在經濟繁榮時期,公司多借債可以獲得額外利潤。
(2)資產負債率。反映債務融資對於公司的重要性。其計算公式為: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資產負債率與財務風險有直接關系:資產負債率越高,財務風險越高;反之,資產負債率越低,財務風險越低。
(3)長期負債對長期資本比率。反映長期負債對於資本結構(長期融資)的相對重要性。其計算公式為:長期負債對長期資本比率=長期負債÷長期資本。長期資本是所有長期負債與股東權益之和。
3.保障比率。
是將公司財務費用和支付及保障它的能力相聯系的比率。利息保障比率表示公司支付利息費用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利息保障比率=息稅前利潤(EBIT)÷利息費用,或=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利息費用。折舊和攤銷是按照權責發生制對以前發生的支出的調整,實際上仍然屬於本年的現金流量,也可以用來支付利息費用。因此,筆者認為,採用EBITDA比採用EBIT更為精確。
4.周轉率。是衡量公司利用其資產的有效程度的比率。
(1)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公司應收賬款的質量和公司收賬的業績,說明應收賬款年度內變現的次數。其計算公式為:應收賬款周轉率=年銷售凈額÷應收賬款。
(2)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又稱平均收現期。其計算公式為: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一年中的天數÷應收賬款周轉率,或=(應收賬款×一年中的天數)÷年賒銷金額。應收賬款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這兩個比率與公司的信用政策環境有密切聯系。應收賬款周轉越快,銷售實現距離實際收到現金的時間就越短,但過快的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與過短的平均收現期可能意味著過於嚴厲的信用政策。賬面上應收賬款余額很低,卻可能使銷售額和相應的利潤大幅度減少。
(3)應付賬款周轉率。其計算公式為:應付賬款周轉率=年賒購金額÷應付賬款。
(4)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又稱平均付現期。其計算公式為:應付賬款周轉天數=一年中的天數÷應付賬款周轉率,或=(應付賬款×一年中的天數)÷年賒購金額。
(5)存貨周轉率。其計算公式為: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存貨。
(6)存貨周轉天數。其計算公式為:存貨周轉天數=一年中的天數÷存貨周轉率,或=(存貨×一年中的天數)÷銷售成本。存貨周轉越快,表明存貨越具有流動性。但過快的周轉速度可能是存貨佔用水平過低或存貨頻繁發生缺貨的信號。
(7)營業周期。是從外購承擔付款義務到收回因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而產生的應收賬款的這段時間。其計算公式為: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營業周期的長短是決定公司流動資產需要量的重要因素。較短的營業周期表明對應收賬款和存貨的有效管理。
(8)現金周期。其計算公式為:現金周期=營業周期-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分析現金周期必須注意,該指標既影響公司經營決策又影響公司財務決策,並且人們可能忽略對這兩種決策的錯誤管理。例如不及時付款,損失了公司信用,卻能直接縮短現金周期。
(9)總資產周轉率。表示公司利用其總資產產生銷售收入的效率。其計算公式為: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凈額÷總資產。
5.盈利能力比率。
(1)毛利率。是公司的銷售毛利與銷售凈額的比率。銷售毛利是指銷售凈額減去銷售成本的余額。銷售凈額為銷售收入扣除銷售退回、銷售折扣及折讓的差額。其計算公式為: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銷售凈額-銷售成本)÷銷售凈額。毛利率是商品流通企業和製造業反映商品或產品銷售獲利能力的重要財務指標。商品流通企業商品的銷售成本為商品的進價成本,而在製造業則為產品的生產或製造成本。當毛利扣除經營期間費用後即為經營利潤。可見,毛利率反映了公司產品或商品銷售的初始獲利能力,保持一定的毛利率對公司利潤實現是相當重要的。
(2)銷售利潤率。是利潤額占銷售收入凈額的百分比。該指標表示,公司每銷售一元錢產品所獲取利潤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銷售利潤率=利潤額÷銷售收入凈額。運用該比率進行分析時,利潤額習慣上使用利潤總額,但由於利潤總額不僅包括銷售利潤,而且包括投資收益及營業外收支等,造成分子和分母計算口徑的差異。所以筆者建議,採用狹義的銷售利潤,這樣得到的實際上是主營業務利潤率,它是衡量一個公司能否持續獲得利潤能力的重要指標,對管理層決策更有價值。
(3)投資回報率。是衡量公司綜合效率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投資回報率=稅後凈利÷資產總額=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
(4)權益報酬率。反映股東賬面投資額的盈利能力。權益報酬率=稅後凈利÷股東權益=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投資回報率×權益乘數。高的權益報酬率通常說明公司有好的投資價值,但如果公司運用了較高的財務杠桿水平,則高的權益報酬率可能是過高的財務風險的結果。
G. 毛利潤計算要減折舊費嗎
毛利潤=銷售額-購進成本,和折舊沒有關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