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ncf=息稅前利潤加折舊,為什麼是息前不加利息
運營期稅前凈現金流量NCF=稅前利息+折舊+攤銷+回收-運營投資
運營期稅後凈現金流量NCF=息稅前利潤(1-所得稅率)+折舊+攤銷+回收-運營投資
息稅前利潤=企業的凈利潤+企業支付的利息費用+企業支付的所得稅或者息稅前利潤=邊際貢獻-固定經營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財務費用通常包含了利息、攤銷和折舊。經營成本、營業成本、付現成本只是成本的不同分類而已。付現成本就是直接用錢付的(折舊和攤銷就不屬於這一類)經營成本和營業成本是統稱。
現金流量折現法(Discounted Cash Flow Technique):在實際操作中現金流量主要使用實體現金流量和股權現金流量。實體現金流量是指企業全部投資人擁有的現金流量總和。實體現金流量通常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來折現。
股權現金流量是指實體現金流量扣除與債務相聯系的現金流量。股權現金流量通常用權益資本成本來折現,而權益資本成本可以通過資本資產定價模式來求得。
(1)凈債務為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的幾倍擴展閱讀
用現金流量法折現評估目標企業價值,同一般資本預算分析相似:估計兼並後增加的現金流量和用於計算這些現金流量現值的折現率。
然後計算出這些增加的現金流量的現值,這就是兼並方所能支付的最高價格。如果實際成交價格高於這個價格,兼並不但沒有給兼並企業帶來好處,反而引起虧損。
在現金流量折現模型中,折現率是考慮投資風險後,兼並方要求的最低收益率,也就是該項投資的資本成本。但這里的資本成本是兼並企業投資於目標企業的資本的邊際成本。
而不是兼並方企業資本的成本。兼並目標企業所用的資本,一部分來自兼並企業和被兼並企業的自有資本,另一部分則是兼並企業和被兼並企業向外界舉債。
⑵ 幫忙解一道題
一、基本的財務比率
(一)變現能力比率
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資產負債
2、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3、保守速動比率=(現金+短期證券+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凈額)÷流動負債
(二)資產管理比率
1、營業周期
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2、存貨周轉天數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
3、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
「銷售收入」數據來自利潤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讓後的銷售凈額。
4、流動資產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流動資產
5、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三)負債比率
1、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2、產權比率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100%
3、有形凈值債務率
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凈值)〕×100%
4、已獲利息倍數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長期債務與營運資金比率=長期負債÷(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5、影響長期償債能力的其他因素
(1)長期租賃
(2)擔保責任
(3)或有項目
(四)盈利能力比率
1、銷售凈利率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2、銷售毛利率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3、資產凈利率
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
4、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二、財務報表分析的應用
(一)杜幫財務分析體系
1、權益乘數
權益乘數=1÷(1-資產負債率)
2、權益凈利率
權益凈利率=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
=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二)上市公司財務比率
1、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凈利潤÷年末普通股份總數
=(凈利潤-優先股股利)÷(年度股份總數-年度末優先股數)
2、市盈率
市盈率(倍數)=普通股每股市價÷普通股每股收益
3、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股份總數
4、股票獲利率
股票獲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價×100%
5、股利支付率
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凈收益)×100%
6、股利保障倍數
股利保障倍數=普通股每股凈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1÷股利支付率
7、每股凈資產
每股凈資產=年度末股東權益÷年度末普通股數
8、市凈率
市凈率(倍數)=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三)現金流量分析
1、流動性分析
(1)現金到期債務比
現金到期債務比=經營現金流量凈額÷本期到期的債務
(2)現金流動負債比
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現金流量凈額÷流動負債
(3)現金債務總額比
現金債務總額比=經營現金流量凈額÷債務總額
2、獲取現金能力分析
(1)銷售現金比率
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流量凈額÷銷售額
(2)每股經營現金流量凈額
每股經營現金流量凈額=經營現金流量凈額÷普通股股數
(3)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
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流量凈額÷全部資產×100%
3、財務彈性分析
(1)現金滿足投資比率
現金滿足投資比率=近5年經營現金流量凈額之和÷近5年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之和
(2)現金股利保障倍數
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經營現金流量凈額÷每股現金股利
第三章 財務預測與計劃
一、財務預測的步驟
1、銷售預測
財務預測的起點是銷售預測。
2、估計需要的資產
3、估計收入、費用和保留盈餘
4、估計所需融資
二、銷售百分比法
(一)根據銷售總額確定融資需求
1、確定銷售百分比
2、計算預計銷售額下的資產和負債
3、預計留存收益增加額
留存收益增加=預計銷售額×計劃銷售凈利率×(1-股利率)
4、計算外部融資需求
外部融資需求=預計總資產-預計總負債-預計股東權益
(二)根據銷售增加量確定融資需求
融資需求=資產增加-負債自然增加-留存收益增加
=(資產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負債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計劃銷售凈利率×計劃銷售額×(1-股利支付率)〕
三、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計劃銷售凈利率×〔(1+增長率)÷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
四、內含增長率
如果不能或不打算從外部融資,則只能靠內部積累,從而限制了銷售的增長。此時的銷售增長率,稱為「內含增長率」。
五、可持續增長率
概念:是指不增發新股並保持目前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條件下公司銷售所能增長的最大比率。
其中:經營效率體現於資產周轉率和銷售凈利率。
財務政策體現於資產負債率和收益留存率。
1、根據期初股東權益計算可持續增長率
可持續增長率=股東權益增長率
=
=
=期初權益資本凈利率×本期收益留存率
=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權益期末總資產乘數
2、根據期末股東權益計算的可持續增長率
可持續增長率=
=
3、可持續增長率與實際增長率的聯系:
(1)如果某一年的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與上年相同,則實際增長率、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以及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三者相等。這種增長狀態,可稱之為平衡增長。
(2)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4個財務比率有一個或多個數值增長,則實際增長率就會超過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會超過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
(3)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4個財務比率有一個或多個數值比上年下降,則實際銷售增長就會低於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本年的可持續增長會低於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
(4)如果公式中的4項財務比率已經達到公司的極限水平,單純的銷售增長無助於增加股東財富。
第四章 財務估價
一、貨幣時間價值的計算
(一)復利終值
S=p×(1+i)n
其中:(1+i)n 被稱為復利終值系數,符號用( ,i,n)表示。
(二)復利現值
P=s×(1+i)
其中:(1+i) 被稱為復利現值系數,符號用( ,i,n)表示。
(三)復利息
I=S-P
(四)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
i=(1+ ) -1
式中:r-名義利率;
M-每年復利次數;
i-實際利率。
(五)普通年金終值和現值
1、普通年金終值
S=A×
式中 是普通年金1元、利率為i、經過n期的年金終值,記作( ,i,n),稱為年金終值系數。
2、償債基金
A=s×
式中 是普通年金終值系數的倒數,稱為償債基金系數,記作( ,i,n)。
3、普通年金現值
P=A×
式中 稱為年金現值系數,記作( ,i,n)
4 、投資回收系數
A=P×
式中 是普通年金現值系數的倒數,稱為投資回收系數,記作( ,i,n)。
(六)預付年金終值和現值
1、預付年金終值
S=A×〔 -1〕
式中的〔 -1〕是預付年金終值系數。它和普通年金終值系數 相比,期數加1,而系數減1,可記作〔( ,i,n+1)-1〕。
2、預付年金現值計算
P=A×〔 +1〕
式中〔 +1〕是預付年金現值系數。它和普通年金現值系數 相比,期數要減1,而系數要加1,可記作〔( ,I,n-1)+1〕。
(七)遞延年金
1、第一種方法:是把遞延年金視為N期普通年金,求出遞延期末的現值,然後再將此現值調整到第一期初。
P =A×(P/A,i,n)
P =P ×(1+i)
0 1 2 3 4 5 6 7 100 100 100 100
第二種方法:是假設遞延期中也進行支付,先求出(M+N)期的年金現值,然後,扣除實際並未支付的遞延期(M)的年金現值,即可得出最終結果。
P =A×(P/A,i,m+n)
P =A×(P/A,i,m)
P = P - P
(八)永續年金
P=A×
二、債券估價
(一)債券估價的基本模型
PV= + +………+
式中:PV-債券價值
I-每年的利息
M-到期的本金
i-貼現率
n-債券到期前的年數
(二)債券價值與利息支付頻率
1、純貼現債券:是指承諾在未來某一確定日期作某一單筆支付(F)的債券。
PV=
2、平息債券:是指利息在到期時間內平均支付的債券。
PV= +
式中:m-年付利息次數;
N-到期時間的年數;
i-每年的必要報酬率;
M-面值或到期日支付額。
3、永久債券:是指沒有到期日,永不停止定期支付利息的債券。
PV=
(三)債券的收益率
購進價格=每年利息×年金現值系數+面值×復利現值系數
V=I×(P/A,i,n)+M×(P/S,i,n)
用試誤法求式中的i值即可。
i=i + ×(i -i )
也可用簡便演算法求得近似結果:
i= ×100%
式中:I-每年的利息
M-到期歸還的本金;
P-買價;
N-年數。
三、股票估價
(一)股票評價的基本模式
P =
式中:D -t年的股利;股利多少,取決於每股盈利和股利支付率兩個因素。
R -貼現率;
t--年份。
(二)零成長股票的價值
P =D÷R
(三)固定成長股票的價值
P=
式中:D =D ×(1+g);D 為今年的股利值;
g-股利增長率。
(四)非固定成長股票的價值
採用分段計算,確定股票的價值。
(五)股票的收益率
R= +g
式中: --股利收益率
g—股利增長率,或稱為股價增長率和資本利得收益率。
P -是股票市場形成的價格。
四、風險和報酬
(一)單項資產的風險和報酬
1、預期值
預期值( )=
式中:P -第i種結果出現的概率;
K -第i種結果出現後的預期報酬率;
N-所有可能結果的數目。
2、離散程度(方差和標准差)
表示隨機變數離散程度的量數,最常用的是方差和標准差。
(1)方差
總體方差=
樣本方差=
(2)標准差
總體標准差=
樣本標准差=
總體,是指我們准備加以測量的一個滿足指定條件的元素或個體的集合,也稱母體。
樣本,就是這種從總體中抽取部分個體的過程稱為「抽樣」,所抽得部分稱為「樣本」
式中:n表示樣本容量(個數),n-1稱為自由度。
在財務管理實務中使用的樣本量都很大,沒有必要區分總體標准差和樣本標准差。
在已經知道每個變數值出現概率的情況下,標准差可以按下式計算:
標准差( )=
變化系數是從相對角度觀察的差異和離散程度。其公式為:
變化系數= =
(二)投資組合的風險和報酬
1、預期報酬率
r =
式中:r -是第j種證券的預期報酬率;
A -是第j種證券的在全部投資額中的比重;
M-是組合中的證券種類總數。
2、標准差
=
式中:m-組合內證券種類總數;
A -第j種證券在投資總額中的比例;
A -第k種證券在投資總額中的比例;
-是第j種證券與第k種證券報酬率的協方差。
3、協方差的計算
=r •; •;
式中:r -是證券j和證券k報酬率之間的預期相關系數;
-是第j種證券的標准差;
-是第k種證券的標准差。
4、相關系數
相關系數(r)=
(三)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1、系統風險的度量(貝他系數)
β = = =r ( )
式中:COV(K ,K )-是第J種證券的收益與市場組合收益之間的協方差;
-市場組合的標准差;
-第J種證券的標准差;
r -第J種證券的收益與市場組合收益之間的相關系數。
2、貝他系數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使用回歸直線法。
另一種是按照定義求β,其步驟是:
第一步求r (相關系數)
相關系數(r)=
第二步求標准差 、
利用公式 = 求出 、
第三步求貝他系數
β =r ( )
3、投資組合的貝他系數
β=
4、證券市場線
K =R +β(K -R )
式中:K -是第i個股票的要求收益率;
R -是無風險收益率;
K -是平均股票的要求收益率;
(K -R )-是投資者為補償承擔超過無風險收益的平均風險而要求的額外收益,即風險價格。
第五章 投資管理
一、資本投資評價的基本原理
投資人要求的收益率=
=債務比重×利率×(1-所得稅率)+所有者權益比重×權益成本
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即資本成本,是評價項目能否為股東創造價值的標准。
二、投資項目評價的基本方法
(一)凈現值法
凈現值= -
式中:n-投資涉及的年限;
I -第k年的現金流入量;
O -第k年的現金流出量;
i-預定的貼現率。
(二)現值指數法
現值指數= ÷
優點:可以進行獨立投資機會獲利能力的比較。
(三)內含報酬率法
內含報酬率的計算,通常需要「逐步測試法」。再用內插法來改善。
i=i + ×(i -i )
(四)回收期法
回收期=
主要用於測定方案的流動性而非營利性。
(五)會計收益率法
會計收益率= ×100%
三、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估計
(一)現金流量的估計要注意以下四個問題:
1、區分相關成本和非相關成本
2、不要忽視機會成本
3、要考慮投資方案對公司其他部門的影響
4、對凈營運資金的影響
(二)固定資產更新項目的現金流量
舉例:
繼續使用舊設備 n=6 200(殘值)
6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更換新設備 n=10 300(殘值)
2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1、不考慮時間價值的固定資產的平均年成本
舊設備平均年成本=
新設備平均年成本=
2、考慮時間價值的固定資產的平均年成本
有三種計算方法:
(1)計算現金流出的總現值,然後分攤給每一年。
舊設備平均年成本=
新設備平均年成本=
(2)由於各年已經有相等的運行成本,只要將原始投資和殘值攤銷到每年,然後求和,亦可得到每年平均的現金流出量。
舊設備平均年成本= +700-
新設備平均年成本= +400-
(3)將殘值在原投資中扣除,視同每年承擔相應的利息,然後與凈投資攤銷及年運行成本總計,求出每年的平均成本。
舊設備平均年成本= +700+200×15%
新設備平均年成本= +400+300×15%
3、固定資產的經濟壽命
UAC= ÷( ,i,n)
式中:UAC-固定資產平均年成本
C-固定資產原值;
S -n年後固定資產余值;
C -第t年運行成本;
n-預計使用年限;
i-投資最低報酬率;
(三)所得稅和折舊對現金流量的影響
稅後現金流量的計算有三種方法:
1、根據現金流量的定義計算
營業現金流量=營業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
2、根據年末營業結果來計算
營業現金流量=稅後凈利潤+折舊
3、根據所得稅對收入和折舊的影響計算
營業現金流量=收入×(1-稅率)-付現成本×(1-稅率)+折舊×稅率
四、投資項目的風險處置
(一)投資項目風險的處置方法
1、調整現金流量法
風險調整後凈現值=
式中:a -是t年現金流量的肯定當量系數,它在0~1之間。
2、風險調整折現率法
調整後凈現值=
風險調整折現率是風險項目應當滿足的投資人要求的報酬率。
項目要求的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項目的β×(市場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二)企業資本成本作為項目折現率的條件
使用企業當前的資本成本作為項目的折現率,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項目的風險與企業當前資產的平均風險相同;二是公司繼續採用相同的資本為新項目籌資。
計算項目的凈現值有兩種方法:
1、實體現金流量法。即以企業實體為背景,確定項目對企業現金流量的影響,以企業的加權平均成本為折現率。
凈現值= -原始投資
2、股權現金流量法。即以股東為背景,確定項目對股權現金流量的影響,以股東要求的報酬率為折現率。
凈現值= -股東投資
(三)項目系統風險的估計
項目系統風險的估計的方法是使用類比法。類比法是尋找一個經業務與待評估項目類似的上市企業以該上市企業的β值,這種方法也稱「替代公司法」。
調整時,先將含有資本結構因素的 轉換為不含負債的 ,然後再按照本公司的目標資本結構轉換為適用於本公司的 。轉換公式如下:
1、在不考慮所得稅的情況下:
=
2、在考慮所得稅的情況下:
=
根據 可以計算出股東要求的收益率,作為股權現金流量的折現率。如果採用實體現金流量法,則還需要計算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第六章 流動資金管理
一、現金和有價證券管理
企業置存現金的原因,主要是滿足交易性需要、預防性需要和投機性需要。
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成本分析模式
企業持有現金將會有三種成本:機會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三項成本之和最小的現金持有量,就是最佳持有量。
(二)存貨模式
利用公式:總成本=機會成本+交易成本=(C/2)×K+(T/C)×F
求得最佳現金持有量公式:
C =
式中:T-一定期間內的現金需求量;
F-每次出售有價證券以補充現金所需的交易成本;
K-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即有價證券的利率。
(三)隨機模式
現金返回線R= +L
現金存量的上限H=3R-2L
式中:b-每次有價證券的固定轉換成本;
i-有價證券的日利息率;
-預期每日現金余額變化的標准差。
二、應收賬款管理
應收賬款賒銷的效果好壞,依賴於企業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間、信用標准和現金折扣政策。
(一)信用期間
確定恰當的信用期的計算步驟:
1、收益的增加
收益的增加=銷售量的增加×單位邊際貢獻
2、應收賬款佔用資金的應計利息增加
應收賬應計利息=應收賬款佔用資金×資本成本
應收賬款佔用資金=應收賬款平均余額×變動成本率
應收賬款平均余額=日銷售額×平均收現期
3、收賬費用和壞賬損失增加
4、改變信用期的稅前損益
改變信用期的稅前損益=收益增加-成本費用增加
(二)信用標准
評估標准以「五C」系統來進行。
1、品質:指信譽。
2、能力:償債能力。
3、資本:財務實力和財務狀況。
4、抵押:能被用作抵押的資產。
5、條件:經濟環境。
(三)現金折扣政策
確定恰當的現金折扣政策的計算步驟:
1、收益的增加
收益的增加=銷售量的增加×單位邊際貢獻
2、應收賬款佔用資金的應計利息增加
提供現金折扣的應計利息=
+
3、收賬費用和壞賬損失增加
4、估計現金折扣成本的變化
現金折扣成本增加=新的銷售水平×新的現金折扣率
×享受現金折扣的顧客比例-舊的銷售水平
×舊的現金折扣率×享受現金折扣的顧客比例
5、提供現金折扣後的稅前損益
稅前損益=收益增加-成本費用增加
三、存貨管理
(一)儲備存貨的成本
1、取得成本
(1)訂貨成本
(2)購置成本
2、儲存成本
3、缺貨成本
(二)經濟訂貨量基本模型
1、 經濟訂貨量 =
式中:K-每次訂貨的變動成本
D-存貨年需要量;
K -儲存單位變動成本
2、 每年最佳訂貨次數N =
3、 與批量有關的存貨總成本TC =
4、 最佳訂貨周期t =
5、 經濟訂貨量佔用資金I = ×U
式中:U-存貨單價。
(三)訂貨提前期
再訂貨點R=L•;d
式中:L-交貨時間;
d-每日平均需用量。
(四)存貨陸續供應和使用
1、 經濟訂貨量 =
式中:P-每日送貨量;
d-存貨每日耗用量。
2、 與批量有關的存貨總成本TC =
(五)保險儲備
1、 再訂貨點R=交貨時間×平均日需求+保險儲備
2、 存貨總成本TC =缺貨成本+保險儲備成本
=K •;S•;N+B•;K
式中:K -單位缺貨成本;
S-一次訂貨缺貨量;
N-年訂貨次數;
B-保險儲備量;
K -單位存貨成本。
第七章 籌資管理
一、債券的發行價格
債券發行價格= +
式中:t-付息期數;
n-債券期限。
二、應付賬款的成本
放棄現金折扣成本= ×
三、短期借款的信用條件
1、信貸限額
是銀行對借款人規定的無擔保貸款的最高額。
2、周轉信貸協定
是銀行具有法律義務地承諾提供不超過某一最高限額的貸款協定。
3、補償性余額
是銀行要求借款企業在銀行中保持按貸款限額或實際借用額一定百分比的最低存款余額。
實際利率= ×100%
四、短期借款的支付方法
1、收款法:是在借款到期時向銀行支付利息的方法。
2、貼現法:是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時,先從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
實際利率= ×100%
3、加息法:是銀行發放分期等額償還貸款時採用的利息收取方法。
實際利率= ×100%
第八章 股利分配
一、股票股利
發放股票股利後的每股收益=
發放股票股利後的每股市價=
式中:E -發放股票股利前的每股收益;
D -股票股利發放率;
M-股利分配權轉移日的每股市價。
第九章 資本成本和資本結構
一、債務成本
(一)簡單債務的稅前成本
P = 求使該式成立的K (債務成本)
式中:P -債券發行價格或借款的金額,即債務的現值;
P -本金的償還金額和時間;
I -債務的約定利息;
K -債務成本;
N-債務的期限,通常以年表示。
(二)含有手續費的稅前債務成本
P (1-F)= 求使該式成立的K (債務成本)
式中:F-發行費用占債務發行價格的百分比。
(三)含有手續費的稅後債務成本
1、簡便演算法
稅後債務成本K =K ×(1-t)
式中:t-所得稅稅率。
這種演算法是不準確的。只有在平價發行、無手續的情況下,簡便演算法才是成立的。
2、更正式的演算法
P (1-F)= 求使該式成立的K (債務成本)
二、留存收益成本
(一)股利增長模型法
K = +G
式中:K -留存收益成本;
D -預期年股利額;
P -普通股市價;
G-普通股利年增長率。
(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K =R =R +β(R -R )
式中:R -無風險報酬率;
R -平均風險股票必要報酬率;
β-股票的貝他系數。
(三)風險溢價法
K =K +RP
式中:K -債務成本;
RP -股東比債權人承擔更大風險所要求的風險溢價。
三、普通股成本
K = +G
式中:D -預期年股利額;
P -普通股市價;
G-普通股利年增長率。
四、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K =
式中:K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K -第j種個別資本成本;
W -第j種個別資本佔全部資本的比重(權數)。
五、財務杠桿
(一)經營杠桿系數
DOL= = =
式中: EBIT-息前稅前盈餘變動額;
EBIT-變動前息前稅前盈餘;
Q-銷售變動量;
Q-變動前銷售量;
P-產品單位銷售價格;
V-產品單位變動成本;
F-總固定成本;
S-銷售額;
VC-變動成本總額。
(二)財務杠桿系數
DFL= =
式中: EPS-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額;
EPS-變動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
I-債務利息。
(三)總杠桿系數
DTL=DOL×DFL= =
六、資本結構
(一)融資的每股收益分析
每股收益分析是利用每股收益的無差別點進行的,所謂每股收益的無差別點,是指每股收益不受融資方式影響的銷售水平。
每股收益EPS= =
式中:S-銷售額;
VC-變動成本;
F-固定成本;
I-債務利息;
T-所得稅稅率;
N-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EBIT-息前稅前盈餘。
(二)最佳資本結構
企業的市場總價值V=股票總價值S+債券價值B
股票的市場價值S=
式中:K -權益資本成本。K =R =R +β(R -R )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K =稅前債務資本成本×債務額占總資本比重×(1-所得稅稅率)+權益資本成本×股票額占總資本比重
=K ×( )(1-T)+K ×( )
式中:K -稅前的債務資本成本。
第十章 企業價值評估
一、現金流量折現法
(一)現金流量模型的種類
任何資產都可以使用現金流量折現模型來估價,其價值都是以下三個變數的函數:
價值=
1、現金流量
在價值評估中?/ca>
⑶ 息稅前利潤怎麼算
息稅前利潤的計算方法:
1、息稅前利潤=企業的凈利潤+企業支付的利息費用+企業支付的所得稅;
2、或者,息稅前利潤=邊際貢獻-固定經營成本=銷售收入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固定經營成本;
3、息稅前利潤主要用來計算的;
4、無論企業營業利潤多少,債務利息和優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變的。當息稅前利潤增大時,每一元盈餘所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就會相對減少,這能給普通股股東帶來更多的盈餘。
息稅前利潤(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說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稅的利潤,也就是在不考慮利息的情況下在交所得稅前的利潤,也可以稱為息前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顧名思義,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
⑷ 息稅折舊攤銷前收益與金融債務負擔比值代表什麼意思
息稅折舊攤銷前收益=凈利潤+所得稅費用+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本期計入損益的折舊、攤銷+本期計入損益的租金支出
金融債務比率是衡量家庭債務負擔的指標,等於家庭債務余額與家庭可支配收入之比。
⑸ 息稅前利潤怎麼算
息稅前利潤通俗地說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稅的利潤,也就是在不考慮專利息的情況下在交屬所得稅前的利潤,也可以稱為息前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顧名思義,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息稅前利潤=企業的凈利潤+企業支付的利息費用+企業支付的所得稅。
⑹ 什麼叫稅息前利潤
稅息前利潤,息稅前利潤沒有區別;
息稅前利潤(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說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稅的利潤,也就是在不考慮利息的情況下在交所得稅前的利潤,也可以稱為息前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顧名思義,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
比如一個企業營業收入200000元,總成本150000元,其中發生財務費用下利息支出10000元,所得稅率為25%,那麼按會計上的做法,其凈利潤是(200000-150000-10000)*(1-25%)=30000。
⑺ 請問計息債務乘數是什麼計息債務保障倍數又是什麼呀公式謝謝!!!
股權乘數與銀行效率呈正相關。股權乘數即資產資本比,它代表銀行資本的經營效率,衡量一定量的資本能夠創造多少倍的資產。成熟市場上,最常使用的估值乘數可以分為3類:基於公司市值(股票價值)的乘數;基於公司價值(股票+債務的價值)的乘數;與增長相關的乘數。(一)基於公司市值的乘數1.市盈率(PER或者P/E)=公司市值/總的凈利潤=每股價格/每股盈餘。2.價格/現金盈餘乘數(P/CE)=市值/折舊分攤前的凈收入。3.市值/銷售收入乘數(P/S)=每股價格/每股銷售收入。該指標經常用於估值互聯網、通訊設備、公共及制葯公司。4.格/含財務杠桿效應的自由現金流量乘數(P/LFCF)。其中,LFCF=息稅前經營收入+折舊、攤銷—營運資本增加額—在現行業務中的投資[1].另一個類似的乘數是:價格/可用於分配的資金乘數(P/FAD)。5.賬率(P/BV)=市值/股權的賬面價值=每股價格/每股賬面凈資產。在公司的固定增長率為g時,P/BV=(ROE—g)/(Ke—g),其中,ROE=凈資產回報率;Ke=股權要求的回報率。該乘數最常用於進行銀行估值。其他應用的行業還有紙漿業、房地產業和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經常使用這一比率的變體:市值/嵌入價值乘數,其中嵌入價值=股權價值+已簽訂的保險合同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6.價格/顧客數目乘數。在互聯網公司和手機生產公司中經常使用。7.價格/產品生產數目乘數。經常用於估值軟飲料和消費品生產公司的價值。7.價格/產品生產數量。經常用於估值水泥生產等公司。8.價格/潛在顧客數目。有時用於互聯網公司的估值。(二)基於公司價值的乘數1.公司價值/息、稅、折舊、攤銷前盈餘乘數(EV/EBITDA)。2.公司價值/銷售收入乘數(EV/SALES)。3.公司價值/不含財務杠桿的自由現金流量乘數(EV/FCF)。其中,FCF=息前稅後經營收入+折舊、攤銷—營運資本增加額—在現行業務中的投資。(三)與增長相關的乘數1.市盈率/未來幾年內每股盈餘的增長率乘數(PEG)。該比率主要用於增長性行業,例如奢侈品、保健商品及技術行業等。
⑻ 償債備付率為什麼要用「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什麼要加上折舊和攤銷!
我不知道什麼叫償債備付率。但是我知道折舊和攤銷的費用並不是現實的支出,但是會影響凈利潤,所以在計算一些比率的時候,會在凈利潤的基礎上加上折舊和攤銷。
⑼ EBITDA利息倍數計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數=EBIT/利息費用。
公式中:息稅前利潤(EBIT)=利潤總額+財務費用,分子:
息稅前利潤(EBIT)=凈銷售額-營業費用;
息稅前利潤(EBIT)=銷售收入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固定經營成本。
EBITDA=凈利潤+所得稅+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
一、凈利潤、所得稅、固定資產折舊,不用說了吧!財務報表上面有。
二、如果現金流量表中沒有填列或體現:無形資產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計算:
1、無形資產攤銷≈無形資產期初余額-無形資產期末余額+本期新增加無形資產的原值-本期賣出無形資產的凈值。
2、長期待攤費用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期初余額+本期新增加的長期待攤費用項目的初始金額-長期待攤費用期末余額。
3、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財務費用;或用現金流量表中的「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減去其中支付的股利或利潤部分後的凈額來代替。
(9)凈債務為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的幾倍擴展閱讀:
基本原理
EBITDA最早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使用杠桿收購的投資機構在對那些需要再融資的賬面虧損企業進行評估時開始被大量使用。他們通過計算EBITDA來快速檢查公司是否有能力來償還這筆融資的利息。
玩杠桿收購的那些投資銀行家們推廣了EBITDA的使用,他們通過EBITDA來檢測某家公司是否有能力償還短期(1-2年)貸款。至少,從理論上講,EBITDA利息覆蓋率(EBITDA除以財務費用)可以讓投資者知道這家公司在再融資之後究竟是否有足夠利潤支付利息費用。
⑽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的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為EBITDA=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折舊+攤銷,或EBITDA=EBIT+折舊+攤銷。
EBITDA剔除攤銷和回折舊,則是因為攤銷中包含的是以答前會計期間取得無形資產時支付的成本,而並非投資人更關注的當期的現金支出。而折舊本身是對過去資本支出的間接度量,將折舊從利潤計算中剔除後,投資者能更方便的關注對於未來資本支出的估計,而非過去的沉沒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