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山西省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費

山西省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費

發布時間:2021-06-17 02:43:15

㈠ 山西省工業園區總體規劃如何收費

第十一章 收費標准

第一百十五條 城鎮體系規劃收費標准:鑒於目前還漢有出台全國統一的城鎮體系規劃收費標准,建議以規劃區域規劃總人口和區域中心城市(鎮)兩項因素為收費依據。

1、市域(地區)城鎮體系規劃以市域(地區)規劃總人口為收費依據,每10萬人口收費15000元,基價為30萬元;

2、(地級市)域城鎮體系規劃以其中心城市(鎮)的規劃人口規模為收費依據,按照城市總體規劃的收費標准執行。

第一面十六條 村鎮規劃收費標准

1、村鎮總體規劃收費以規劃的鄉(鎮)域人口規模為依據,每萬人口收費20000元;

2、鎮區建設規劃收費以規劃的鎮區人口規模為依據,每萬人口收費20000元;

3、村鎮規劃費用基價為15萬元。

第一百十七條 城市總體規劃收費

1、總體規劃綱要為總體規劃收費的35%;

2、城市總體規劃收費按照規劃期末規劃建設用地每平方公里25000元,10萬人口以下基價為25萬元;

3、城市總體規劃分項規劃收費比例:

(1)
歷史資料分析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為5%,如果是歷史文化名城為10%;

(2)
道路交通規劃為12%;

(3)
給水排水規劃為8%;

(4)
防洪防災規劃為5%;

(5)
環保環衛規劃為5%;

(6)
電力電訊規劃為6%;

(7)
燃氣供熱規劃為4%;

(8)
綠化景觀規劃為5%;

(9)
旅遊規劃為5—10%。

第一百十八條 城市分區規劃收費

1、新區分區規劃收費為20000元/平方公里,基價為20萬元;

2、舊區分區規劃收費為25000元/平方公里,基價為25萬元。

第一百十九條 城市道路交通專項規劃收費

1、交通規劃為4萬元/平方公里;

2、交通項目改善為2萬元/平方公里。

第一百二十一條 城市工程專項規劃的收費為5000元/平方公里,基價為10萬元。

第一百二十二條 城市防災專項規劃的收費為5000元/平方公里,基價為10萬元。

第一百二十三條 城市綠地系統專項規劃收費為8000元/平方公里,基價為18萬元(園林城市10000元/平方公里)。

第一百二十四條 風景名勝區規劃收費

1、風景區規劃大綱收費為風景區規劃收費的45%,基價為20萬元;

2、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

(1)
小型風景名勝區(<20平方公里)收費為18000元/平方公里,基價為20萬元;

(2)
中型風景名勝區(>20平方公里)收費為15000元/平方公里,基價為25萬元;

(3)
大型風景名勝區(>500平方公里)收費另議。

3、風景名勝區景區詳細規劃收費為10000元/公頃,基價為15萬元。

第一百二十五條 旅遊規劃收費按照以上級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規劃期末旅遊人數為准,15000元/10萬人。其中:

1、省域旅遊發展規劃基價為150萬元;

2、市域旅遊發展規劃基價為50萬元;

3、縣域旅遊發展規劃基價為20萬元;

4、旅遊區總體規劃、詳細規劃收費以面積為基準,參考風景名勝區、公園、景觀規劃收費,在此基礎上增加30—50%的旅遊策劃費。

第一百二十六條 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收費

1、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收費為2500元/公頃;

2、城市一般地段控制性詳細規劃收費為3000元/公頃;

3、城市重點地段控制性詳細規劃收費為3500元/公頃;

4、舊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收費為4500元/公頃。

第一百二十七條 居住區詳細規劃收費為15000元/公頃,基價為20萬元。舊城改造與歷史文化保護地段提高30%收費。

第一百二十八條 公共中心地區詳細規劃收費為15000元/公頃,基價為15萬元。舊城市改造與歷史文化保護地段提高30%收費。

第一百二十九條 城市設計收費為20000元/公頃,基價為15萬元。舊城改造與歷史文化保護地段提高30%收費。

第一百三十條 景觀規劃收費為20000元/公頃,基價為15萬元。

第一百三十一條 交通樞紐地區詳細規劃收費為10000元/公頃,基價為15萬元。

第一百三十二條 新區詳細規劃收費同為10000—20000元/公頃,基價為20萬元。

第一百三十三條 歷史街區與歷史地段保護規劃收費為25000元/公頃,基價為15萬元。

第一百三十四條 公園與綠地詳細規劃收費為8000元/公頃,基價為8萬元。專類公園乘系數1.3—2.0。綠地設計收費為工程總造價的5%--7%。

第一百三十五條 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工程專項規劃收費

1、城市給水系統專項規劃收費為12000元/平方公里,基價為10萬元;

2、城市排(雨、污水)系統專項規劃收費16000元/平方公里,基價為15萬元;

3、城市供電系統專項規劃收費為8000元/平方公里,基價為10萬元;

4、城市通信系統專項規劃收費為8000元/平方公里,基價為10萬元;

5、城市給暖氣系統專項規劃收費為12000元/平方公里,基價為10萬元;

6、城市集中供熱系統專項規劃收費為16000元/平方公里,基價為10萬元;

7、城市環境衛生設施專項規劃收費為3000元/平方公里,基價為5萬元。

第一百三十六條 城市防災系統專項規劃收費

1、城市消防規劃收費為8000元/平方公里,基價為8萬元;

2、城市防洪規劃收費為5000元/平方公里,基價為8萬元;

3、城市防空規劃收費為5000元/平方公里,基價為8萬元;

4、城市抗震規劃收費為3000元/平方公里,基價為5萬元。

第一百三十七條 城市工程管線詳細規劃收費

1、城市給水工程管線詳細規劃收費為1000元/公頃,基價為5萬元;

2、城市排水(雨、污水)工程管線詳細規劃收費為1500元/公頃,基價為8萬元;

3、城市供電工程管線詳細規劃收費為800元/公頃,基價為4萬元;

4、城市通信工程管線詳細規劃收費為800元/公頃,基價為4萬元;

5、城市暖氣工程管線詳細規劃收費為1000元/公頃,基價為5萬元;

6、城市集中供熱工程管線詳細規劃收費為1000元/公頃,基價為5萬元。

第一百三十八條 管線綜合收費為1500元/公里(規劃綜合的各種管線的累計公里數),基價為10萬元。

第一百三十九條 地形復雜地區乘以系數1.3

第一百四十條 以教授級高工為項目負責人的項目收費乘系數1.5,以高工為項目負責人的項目收費乘系數1.2。

第一百四十一條 模型製作費另計,本規定中規定的表現圖每個項目不超過3張,超出本規定以外的表現圖繪制費另計。

㈡ 我是山西懷仁縣的.請問國家規定占農村一畝地賠償多少錢

1、農村四項補償費:統一年產值×(土地補償8倍+安置補償16倍+青苗補償1倍+社會保障費用5倍)(徵用水澆地和菜地可在此基礎上提高倆倍)
2、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
3、耕地開墾費
4、征地管理費
5、耕地佔用稅
6、地上附著物補償費
這是征地成本,其中第一條是農民可拿到的征地補償,你需要了解下當地統一年產值,其他按後面的倍數相乘。 我是朔州的 呵呵 你可以問問當地國土局 我不了解你們是哪塊地

㈢ 晉政發2009 38號山西省土地賠償標准

你在市裡的話,你到報社看一下你們當地的土地拍賣價格就可以,若在農村看一下
征地補償費用項目
1、土地補償費 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徵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2、青苗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徵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3、附著物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徵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4、安置補助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餘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征地補償標准數額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准、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2、土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准):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准。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但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
補償費用的管理和歸屬
各項補償費用由被征地單位收取後,按如下方式處理:1、土地補償費、依法應支付給集體的安置補助費、集體所在的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由被征地單位管理和使用。2、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歸青苗和附著物的所有者所有。3、安置補助費的歸屬、使用:(1)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其管理和使用。(2)由其他單位安置的,支付給安置單位。 (3)不需要統一安置的,發放給安置人員個人或經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集體所有的補償費用的使用收益分配辦法:1、在當地金融機構設立專戶存放。2、使用情況公開,接受村民監督。3、分配辦法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過半數通過,報鄉政府備案。
征地補償糾紛及解決方式
1、補償標准爭議 先由縣級以上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准徵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2、補償費用分配糾紛 其性質為民事糾紛,當事人為村委會或農村集體經濟和村民,當事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3、征地信息公開糾紛 屬於行政爭議,當事人可以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方
拆遷房屋補償
目前我國的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的拆遷補償方式分為貨幣補償、產權調換和農民自建3種方式。一、實行貨幣補償的,貨幣補償金額包括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價和宅基地土地所有權區位補償價。計算公式分別為:(1)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價=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單價×被拆遷居住房屋建築面積。被拆遷人在同一拆遷范圍內有多處集體土地住宅房屋的,應區分房屋結構、等級分別計算合並補償。(2)宅基地所有權區位補償價=宅基地綜合補償單價×核定的宅基地土地補償面積。附:未超過批准使用期限的臨時建設房屋,按照重置成新價和剩餘使用期限予以補償,不給予宅基地土地所有權區位補償價。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單價、宅基地土地所有權區位補償單價由市國土房管局根據從化市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從化市國有土地所有權基準地價、房地產市場變化情況予以適當調整,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定期公布。二、實行產權調換的,被拆遷人的安置面積按照以下標准核定:被拆除房屋的批准建築面積低於(25-30)平方米/人的,按人均(25-30)平方米核定;在(25~60)平方米/人之間的,按批準的建築面積核定;超過60平方米/人的,按人均60平方米核定。2人以下(含2人)的戶,按2人核定;已婚並達到法定育齡夫婦尚未生育子女的按3人核定。被拆遷人在同一拆遷范圍內有多處集體土地住宅房屋的,應合並計算房屋建築面積。附:以下情形,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按房屋補償價給予補償,不再提供安置房或者另行安排宅基地:(一)被拆遷人除被拆除的集體土地住宅房屋外,尚有其他集體土地住宅房屋,且其他集體土地住宅房屋達到人均建築面積40平方米的。(二)拆遷非本村籍的外來人員的居住房屋。三、實行農民自建,應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和村鎮規劃,並按相關規定進行建設。(一)本村集體經濟組織尚有宅基地,可以安排宅基地給被拆遷人自建住宅或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建設住宅。1.如由被拆遷人自建,拆遷人對被拆遷人按照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價給予補償,對集體經濟組織按照宅基地土地所有權區位補償價給予補償。2.如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建設住宅,拆遷人按本規定第九條的有關規定給予村集體經濟組織補償,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將建成的安置房分配給被拆遷人。(二)本村集體經濟組織尚有農用地,可轉為非農建設用地供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建設安置住宅的,由拆遷人依法辦理集體土地徵收、農用地轉建設用地等手續和支付相關費用,對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價給予補償。
過渡期內的臨時安置補助費
一、搬遷補助費(含電話、有線電視、空調、水表、電表、家電家私等搬遷涉及的一切搬遷費用)拆遷人對在規定時間內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並完成搬遷的被拆遷人,本村戶籍人口每戶可享受搬遷補助費;非本村戶籍人口,但有祖屋在拆遷區域的被拆遷人每戶可享受拆遷補助費;超過規定期限仍拒不搬遷的,拆遷人將申請依法強制拆遷,並不給予搬遷補助費和獎勵。二、臨時安置補助費(1)(被徵用地塊需安置人數×補償倍數)>15時總安置費=該被征地塊前三年平均年產值×15(2)(被徵用地塊需安置人數×補償倍數)<15時總安置費=該被征地塊前三年平均年產值×補償倍數×被征地塊需安置人數
地上附屬物的拆遷和青苗補助費補償
土地拆遷補償=土地種類×畝產量×該類土地補償標准土地種類:土地種類、稻田、專業菜地、魚塘、旱地、果園、茶園、水塘、渠、壩等青苗補助費=果樹種類補償×青苗生產期標准×果園面積果樹種類:油茶、油桐、苗木、花卉、葯、材桃、李、梅、橙、板栗、奈李、柚、葡萄、核桃等其他果樹林木種類:杉樹、國外松、樟、梓、楠、稠、馬尾松、泡桐、其他喬木、其他樹木及竹類青苗生產期標准:果樹類按栽種年限劃分;林木類按樹苗高度和胸徑來劃分。附:水池、糞池、井、排水溝、曬坪、擋土牆護坡、圍牆、水渠、墳地等按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一般按市場價格進行補償。種類劃分與各類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物價局定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第四十八條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公告,並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第四十九條 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徵收土地的補償費用的收支狀況向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公布,接受監督。禁止侵佔、挪用被徵收土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五條徵用土地方案經依法批准後,由被徵用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並將批准征地機關、批准文號、徵用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准、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徵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被徵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徵用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徵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徵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准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准徵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徵用土地方案的實施。徵用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徵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㈣ 洛陽市國土資源局

洛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介於東經111°8′~112°59′,北緯33°35′~35°05′之間,北依黃河,南鄰秦嶺,地理位置險要,自古以來乃兵家必爭之地。洛陽市東與鄭州市接壤,西與三門峽市為鄰,南連平頂山、南陽二市,北與焦作市相接,總面積15208平方公里。轄九縣(市)六區,人口654.4萬人。洛陽是我國著名新興工業城市,又是享譽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九朝古都」美稱。洛陽地處秦嶺山脈東段,地勢總體南高北低,南部山區有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等山脈,最高山峰為欒川縣雞角尖山峰,海拔2212.5米。北部為伊洛盆地及邙山丘陵。最低點為偃師市伊洛河河床,海拔118米。全區相對高差為2094.5米。洛陽市跨黃河、長江兩大水系,主要流域面積為黃河水系,洛河、伊河為主幹河流。二者在偃師境內交匯後稱為伊洛河,匯入黃河。南部老灌河、白河、汝河自北西向南東匯入長江。

趙建國 黨組書記、局長

趙力爭 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張耀虎 黨組副書記、調研員

高士義 黨組成員、副局長

陳衛平 副局長(市政協副主席)

李登峰 黨組成員、副局長(正縣級)

王躍欣 黨組成員、副局長

陶洲 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趙建國簡介:漢族,山西省左權縣人,本科學歷,中國共產黨黨員。1972年入伍,在部隊歷任排長、作戰參謀、作訓科長,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1987年,任焦作市山陽區常委、武裝部部長;1992年,任焦作市中站區委常委、副書記;1997年,任山陽區委常委、區長;2001年,任焦作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2007年3月至今,任洛陽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2004年,根據中共洛陽市委、洛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洛陽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洛發[2004]14號),撤銷洛陽市國土資源與城市規劃局,成立洛陽市國土資源局,撤銷市地質礦產局,其職能並入洛陽市國土資源局。洛陽市國土資源局為主管全市土地、礦產、測繪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門。2010底,全局實有在職人員266人,退休人員41人,其中,局機關編制55人,實有62人。局機關內設辦公室、調控和監測科、人事教育科(機關黨委)、財務科、總師室、法規監察科、信訪科(首問服務科)、耕保用地科、土地科用科、地籍管理科、規劃科、測繪管理科(洛陽市測繪局)、礦產開發科、地質勘查科、資源與環境科15個職能科室。市局下轄13個二級機構,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7個,分別為監察支隊、澗西分局、西工分局、老城分局、瀍河分局、龍門分局、伊洛產業聚集區國土資源分局,編制人數共72名,實有113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6個,分別為洛陽市土地儲備整理中心、洛陽市地產交易中心、洛陽市土地登記評估中心、洛陽市礦業發展中心、洛陽市國土資源信息中心、洛陽市國土資源局機關後勤服務中心,編制人數共84人,實有91人。

【土地資源】洛陽市土地總面積15235.8平方公里。東部陵谷川地區位於洛陽市東北部,主要包括洛陽市4個城市區,洛龍區的7個鄉鎮,吉利區及偃師市的15個鄉鎮,孟津縣的6個鄉鎮,新安縣的1個鎮。總土地面積19.01萬公頃,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12.48%。該地區主要是海拔3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土壤較肥沃,以褐土、潮土為主。地下水位較淺,農田水利設施好。光照熱量條件較差。由於耕作條件好,農業生產歷史悠久,靠近城市,是洛陽市糧食、蔬菜高產區。有發達的交通條件,工業基礎雄厚,鄉鎮企業、集市貿易有一定規模,非農業人口集中,工副業比較發達。

北中部丘陵區位於洛陽市北中部,包括新安、孟津、宜陽、伊川、嵩縣、汝陽和偃師的67個鄉鎮,土地面積52.41萬公頃,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34.41%。該區大部分地貌為海拔500米左右的丘陵和淺山,地勢起伏,切割嚴重,多為黃土覆蓋。土壤以褐土為主,質地黏重,有機質含量小,肥力差。農業是該區的主導產業。

中南部低山區包括宜陽、洛寧、嵩縣、欒川、汝陽五縣的23個鄉鎮。土地面積29.33萬公頃,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19.26%。該區大部分為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區,土壤主要是褐土、棕壤兩大類。光照資源豐富,無霜期長,年降水量600~800毫米。荒山荒坡較多,耕地資源較少,種植業發展受自然條件特別是水土條件的限制。該區以低山為主,各種地形均有分布。

西南部中山區包括洛寧、欒川、嵩縣、汝陽四縣的29個鄉鎮,土地面積51.55萬公頃,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33.85%。該區地處伏牛山和熊耳山腹地,山高坡陡,地形復雜,一般海拔1000~2000米。由於地形起伏,土壤、氣候、降水明顯表現出地域分異和垂直分異規律,土壤根據海拔由低到高依次為褐土、山地褐土、山地棕壤等。

【國土資源規劃修編】2010年,《洛陽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已上報國務院,通過了國土資源部等大多數部委的審查,待國務院審批。繼2009年全市十個縣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獲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實施後,全市142個鄉級規劃分別通過了省、市聯合組織的初審、復審,2010年5月,洛陽市人民政府批准實施。編制完成了《洛陽市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送審稿),2010年12月23日由河南省國土資源廳組織專家對該礦產資源規劃進行了初步審查,洛陽市國土資源局正按初步審查意見修改完善礦產資源規劃,並擇機上報河南省國土資源廳預審。

【建設用地報批】2010年,全市共上報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審批建設用地86個批次,用地總面積3140.8263公頃。其中,上報國務院審批單獨選址項目4個,土地面積1137.4411公頃(含單獨選址項目用地);上報省政府審批建設用地67個批次,土地面積1743.0845公頃;上報市政府審批農用地轉用15個批次,土地面積260.3007公頃,報件一次通過率達98%。全市共經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批復建設用地79個批次,用地總面積2585.4138公頃。其中,國務院批復單獨選址項目4個,土地面積7003.0666公頃;省政府批復建設用地60個批次,土地面積1624.8033公頃;市政府批復建設用地15個批次,土地面積260.3007公頃。

【耕地保護】2010年,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五不準」制度,把基本農田落實到了地塊和農戶。對基本農田規劃調整、佔用和補劃,洛陽市始終堅持「總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布局更優化」的原則。2010年,全市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穩定在37.52萬公頃以上,耕地面積穩定在42.73萬公頃以上。實現了先儲備後使用,基本農田質量達到了國家規定的質量標准。2010年,省廳下達洛陽市補充耕地883.0公頃,全年批准補充耕地項目立項27個,立項面積6634.3210公頃;驗收補充耕地項目20個,驗收面積3028.1059公頃,驗收的20個項目均已經省廳核查確認並列入補充耕地儲備庫,超額完成了省廳下達的完成883.0公頃補充耕地任務指標。嚴格執行建設用地項目與補充耕地項目掛鉤制度,嚴格加強耕地佔補平衡項目管理,已建立了耕地後備資源庫、年度占補平衡項目庫和耕地儲備庫,建立了耕地佔補平衡台賬。繪制了各縣(市、區)補充耕地位置圖。2010年,洛陽市共經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批准佔用耕地1710.5690公頃,補充耕地1710.5691公頃,連續11年實現占補平衡有餘。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2010年,全年供應土地255宗,1613.2028公頃,土地出讓收入59.4999億元,創歷史新高。按土地使用類型劃分,工業76宗,939.28公頃;商住123宗,278.2225公頃;保障性住宅9宗,34.6025公頃;其他47宗,361.0978公頃。按供地方式劃分,劃撥54宗,387.6029公頃;協議出讓42宗,571.0215公頃;「招拍掛」出讓159宗,654.5784公頃。其中,市本級全年供應土地87宗,537.7651公頃,土地出讓收入47.0438億元。按土地使用類型劃分,工業19宗,190.9341公頃;商住40宗,157.8728公頃;保障性住宅7宗,27.2437公頃;其他21宗,161.7145公頃。按供地方式劃分,劃撥29宗,190.2799公頃;協議出讓13宗,91.5293公頃;「招拍掛」出讓45宗,255.9559公頃。

【節約集約利用土地】2010年,啟動了國土資源節約型城市創建工作,市政府成立了國土資源節約型城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洛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創建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型城市活動的實施意見》(洛政[2010]45號),召開了國土資源節約型城市創建工作動員大會。同時,開展了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模範縣(市、區)創建活動,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國家級創建試點,河南洛陽工業園區、宜陽縣產業集聚區、宜陽縣、孟津縣為省級創建試點。加大了產業集聚區標准化廠房建設力度,全年新建標准化廠房179.52萬平方米。

【土地開發整理】2010年,全市范圍內共實施了69個國家、省、市投資以及使用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安排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這些項目分布在8縣1市4區,項目建設總規模22033.26公頃,總投資47632.2018萬元,新增耕地面積2149.46公頃。該批項目中已有55個項目通過了竣工驗收,14個項目已經完工或接近完工,准備接受竣工驗收。此外,利用河南省財政下達洛陽市的2009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申報批准了13個土地整理項目,建設總規模5319.24公頃,新增耕地面積187.52公頃,預算總投資12625.77萬元,目前該批項目正在進行實施前期准備工作,即將開工建設。

【第二次土地調查】2010年,按時保質完成了全市第二次土地調查各項任務。2010年1月,完成了全市第二次土地調查統一時點更新和變更調查工作;5月,全面完成全市第二次土地調查自查整改及基本農田調查資料庫修改上報工作;11月,完成各縣(市、區)鄉鎮地籍調查外業調查成果預檢,市區及各縣城城鎮地籍調查資料庫基本完成;11月30日至12月3日,省第二次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成專家組,對全市15個縣(市、區)第二次土地調查農村土地調查成果進行預檢,經專家組評審,全部通過省級預檢。

【地籍管理】2010年,按照國土資源部《關於開展全國地籍管理規范化建設的通知》要求,對照《地籍管理規范化建設內容及標准》逐條進行認真落實。截至2010年底,市本級以及各縣(市)區均已經達到了省級地籍管理規范化建設標准。在土地登記發證方面,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市國有土地使用權累計發證數469781本,發證率為88.3%;集體土地所用權累計已發證數為2870本,發證率為97.1%;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累計已發證數為17813本,發證率為89.8%;宅基地累計已發證數為1363271本,發證率為92.5%。市本級年度共辦理單位土地登記390宗,總面積10766023.2平方米;辦理土地抵押登記276宗,抵押面積7876843.8平方米,抵押金額565018.27萬元;辦理城鎮住房分割登記發證22525本,變更登記發證13692本。2010年,受理土地糾紛案件3起,已調查報政府處理決定2起,協調處理1起;代理市政府訴訟案件3起,2起勝訴,1起在開庭審理中;處理信訪案5起,結案4起;共處理、答復市長熱線、訴求熱線事項32起。

【地產交易】2010年,全市進行了57宗土地的公開掛牌交易,成交53宗,總成交面積276.68萬平方米,成交金額42.43億元。土地市場競爭激烈,洛陽新區土地價格出現639萬/元畝的新高,澗西區土地賣到621萬/元畝,瀍河區土地賣到361萬元/畝。

【礦產資源】2010年,全市已探明礦產4大類76種,其中金屬礦產22種,非金屬礦產45種,能源礦產7種,水汽礦產2種。共發現礦床(點)1067個,其中大型礦床41個,中型礦床69個,小型礦床415個。礦產資源潛在經濟總價值(不包括水汽礦產)20250億元。在已探明礦產資源中,鉬、鎢、金、鋁、煤、耐火粘土和白雲岩在河南省占重要地位。礦產資源的分布以下特徵:一是門類齊全、遠景較大。北部伊洛盆地以沉積礦產為主,是煤炭、鋁土礦、耐火粘土等外生礦產的重要成礦區和礦產地;南部熊耳山—外方山地區是金、銀和有色金屬成礦集中區和資源基地。在已發現的76種礦產中,包含了能源、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稀有金屬、冶金輔助材料、化工、建材等特種非金屬、地下水資源等礦產。二是蘊藏豐富、儲量集中。洛陽市的主要優勢礦產資源儲量在河南省均占重要地位,其中鉬礦佔全省探明儲量的91%,鎢礦佔99%,金礦佔26%,銀礦佔24%,鋅礦佔18%,螢石礦佔38%,耐火粘土佔25%,冶金用石英岩佔84%。主要礦產分布集中,形成了一批著名的大型、特大型礦田和礦床,主要包括1大銀礦(洛寧鐵爐坪)、2大鋁礦帶(新安、偃師)、3大煤田(新安、偃龍和宜陽)、5大鉬礦(欒川上房溝、三道庄、南泥湖、嵩縣雷門溝和汝陽東溝)、7大金礦(洛寧上宮、青崗坪、嵩縣祁雨溝、廟嶺—牛頭溝、前河、欒川潭頭、康山)。三是組分復雜、一礦多用。許多礦床都含有多種有益組分,多數已達工業要求,可用為共生或伴生礦床綜合利用。如金礦中伴生的銀、鉛、碲,鉛鋅礦中伴生的銀、銦,鉬礦中伴生的鎢、錸,伴生的硫和硅灰石,鋁土礦中伴生的鎵、鋰等。此外還有一區多礦即復式礦床現象,如鋁土礦層頂底板共生的煤炭、熔劑灰岩、高嶺土、耐火粘土、鐵礬土、硫鐵礦和山西式鐵礦等。四是交通便利、易於開發。洛陽地處隴海、焦枝兩大鐵路干線交會處,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同時伊、洛兩大河流水量充沛,煤電資源充足,為礦山建設提供了相當優越的外部條件。

【礦產資源整合】2010年,積極穩妥推進礦產資源整合,完成《河南省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整合總體方案》規劃的12個省定重點整合礦區整合工作任務。整合礦區內原有采礦權44個,整合後設采礦權12個,減少採礦權32個;整合礦區內原有探礦權16個,整合後設探礦權2個,減少探礦權14個。按照省政府關於煤炭企業兼並重組政策要求,在市煤炭兼並重組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協助市煤炭局研究制定了洛陽市煤炭企業兼並重組實施方案。全市54個小煤礦由義煤集團等省重點骨幹煤炭企業兼並重組。

【采礦權管理】2010年,全市共有各類采礦證702個。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額連續三年超過億元,2010年全市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12104.523萬元。

【地質勘查管理】2010年度,洛陽市范圍內共有地質勘查項目477個。其中,3個項目為國土資源部發證,其餘全部為河南省國土資源廳發證。省國土資源廳在洛陽市共設立50個地質周轉金計劃勘查項目,投入計劃勘查基金32億元。全市共有各類探礦權人263個。在洛陽市工作的地勘單位共有56家,分別來自地礦、化工、核工業、煤田、武警黃金部隊等行業部門和地礦中介機構。2010年度,全市共完成勘查市場投入11814.04萬元,完成技術人員投入4152個人月。具體投入勘查工作量:機械岩心鑽探65274米;槽探82257立方米;坑道施工23490米。另外還完成了部分地質填圖、剖面測量、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測量及樣品分析等工作。在勘查項目監督管理方面,2010年度共完成勘查項目轉讓審查13個,延續項目審查92個。共完成412個勘查項目年度報告審查。

【地質環境治理】2010年,在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做好2010年省兩權價款礦山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洛陽市地質災害防治項目類2個,省財政下撥資金911萬元,中央財政資金488萬元;地質遺跡保護(地質公園)項目類2個,省財政下撥資金845萬元;同時爭取到一個國家級礦山環境治理類項目,中央財政下撥補助資金3500萬元。這些項目的實施將使一些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造成的礦山地質環境破壞得到恢復,地質遺跡得到有效保護,使一些地質災害隱患得到消除或減弱。

【測繪管理】2010年,全市具有測繪資質的單位共有66家,其中甲級1家,乙級15家,丙級17家,丁級33家。2010年3月15日,市政府制定印發了《洛陽市測繪管理辦法》。制定了洛陽市基礎測繪「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研究制定了「十二五」期間洛陽市測繪發展的總體目標。進一步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基礎地理信息服務的需求,加強測量標志保護工作,測量標志完好率達到90%以上。洛陽市國土資源局獲2010年「全省測繪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鄉所建設】2010年,全市對基層國土資源所實行統一化、專業化、規范化、人性化「四化」管理。積極籌措資金,先後爭取縣(市、區)財政資金近3000萬元,全市146個鄉所有128個鄉所擁有獨立的辦公場所;按照「六個必備」的要求,87%的鄉所配齊了執法巡查車輛,購置了電腦、傳真機、列印機、復印機、掃描儀等辦公辦案器材;嚴格落實「四本五簿八上牆」規范化建設標准,114個鄉所達到了省定標准,達標率為78.1%;大力實施「人才工程」,努力提高基層國土資源管理隊伍業務素質,共有450名基層鄉所工作人員參加了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培訓。2010年,積極開展基層鄉所「創先爭優」活動,全市16個鄉所被省國土資源廳表彰為優秀鄉所、24個鄉所為先進鄉所、69個為標准鄉所,共獲上級獎勵資金297.615萬元。

【執法監察】2010年,不斷強化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力度,充分發揮聯合執法機制對資源的保護作用。一是全力做好第十次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第十次土地衛片執法檢查監測圖斑405個,519宗地,面積12089.91畝。其中,軍用土地4宗,151.23畝;實地偽變化193宗,2684.52畝;新增建設用地322宗,9254.16畝(耕地8845.94畝)。新增建設用地中,合法用地289宗,8977.69畝(耕地8643.21畝),違法用地33宗,276.47畝(耕地202.73畝),全市違法佔用耕地面積佔新增建設用地佔用耕地總面積的比例為1.95%。在土地衛片執法檢查中,罰款238.8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34萬元,沒收違法建築物面積8.97萬平方米,拆除違法建築物面積1.42萬平方米,復耕土地面積21.4畝。2010年11月,此項工作順利通過國家驗收。二是完善聯合執法制度。完善國土資源監察隊伍和警察隊伍合署辦公、聯合辦案等各項工作制度,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流程,建立獎懲措施,構建快速反應機制,嚴厲打擊各類國土資源違法行為。2010年,共依法查處各類國土資源違法案件29宗,收繳罰沒款1000餘萬元。市國土資源監察支隊先後被國土資源部、洛陽市人民政府表彰為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先進單位和依法行政先進單位。三是進一步完善了「12336」國土資源違法舉報電話制度。充分發揮了群眾對國土資源違法行為的監督舉報作用,與衛星遙感監測、動態巡查等共同構成發現和查處國土資源違法行為的快速反應平台。

【年度榮譽】2010年,洛陽市國土資源局獲得全國「雙保」先進單位;再創省級文明單位稱號;「全省測繪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洛陽市政府給市國土資源局記集體二等功一次。

(周天龍)

㈤ 山西農村宅基地標准

國土資源部關於進一步完善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切實維護農民權益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副省級城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各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

規范農村宅基地管理,對於統籌城鄉發展,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保持農村社會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落實中央有關要求,現就進一步完善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切實維護農民權益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加強規劃計劃控制引導,合理確定村莊宅基地用地布局規模

(一)加強農村住宅建設用地規劃計劃控制。根據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省級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要統籌安排並指導市、縣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結合新一輪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組織編制村土地利用規劃,報縣級人民政府審批。在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擴展邊界內的村土地利用規劃,要與城鎮規劃相銜接,合理劃定農民住宅建設用地范圍;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擴展邊界外的村莊,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在摸清宅基地利用現狀和用地需求的基礎上,以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土地利用規劃為控制,組織編制村莊宅基地現狀圖、住宅建設用地規劃圖和宅基地需求預測十年計劃表(即「兩圖一表」),制定完善宅基地申請審批制度,張榜公布,指導農民住宅建設按規劃、有計劃、規范有序進行。

(二)科學確定農村居民點用地布局和規模。市、縣在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中,要按照城鄉一體化的要求,結合城鎮規劃,合理確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劃定的城鎮建設擴展邊界內的城郊、近郊農村居民點用地布局,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防止出現新的「城中村」。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擴展邊界外的村莊,要結合縣域鎮村體系規劃、新農村發展規劃和產業規劃,在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合理確定保留、調整和重點發展的農村居民點用地,統籌農村公益事業、基礎設施、生活、生態、生產用地需求,合理確定中心村和新村建設用地規模,指導農民住宅和村莊建設按規劃有序進行。

(三)改進農村宅基地用地計劃管理方式。新增農村宅基地建設用地應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各地在下達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指標時應優先安排農村宅基地用地計劃指標,切實保障農民住宅建設合理用地需求。佔用耕地的,必須依法落實占補平衡。農村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應結合農村居民點布局和結構調整,重點用於小城鎮和中心村建設,控制自然村落無序擴張。

二、嚴格標准和規范,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

(四)嚴格宅基地面積標准。宅基地是指農民依法取得的用於建造住宅及其生活附屬設施的集體建設用地,「一戶一宅」是指農村居民一戶只能申請一處符合規定面積標準的宅基地。各地要結合本地資源狀況,按照節約集約用地的原則,嚴格確定宅基地面積標准。要充分發揮村自治組織依法管理宅基地的職能。加強對農村宅基地申請利用的監管。農民新申請的宅基地面積,必須控制在規定的標准內。

(五)合理分配宅基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擴展邊界內的城郊、近郊農村居民點用地,原則上不再進行單宗分散的宅基地分配,鼓勵集中建設農民新居。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擴展邊界外的村莊,要嚴格執行一戶只能申請一處符合規定面積標準的宅基地的政策。經濟條件較好、土地資源供求矛盾突出的地方,允許村自治組織對新申請宅基地的住戶開展宅基地有償使用試點。試點方案由村自治組織通過村民會議討論提出,經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審核報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批准實施,接受監督管理。

(六)規范宅基地審批程序。各地要根據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規范農民建房用地的需要,按照公開高效、便民利民的原則,規范宅基地審批程序。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擴展邊界內,縣(市)要統籌安排村民住宅建設用地。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擴展邊界外,已經編制完成村土地利用規劃和宅基地需求預測十年計劃表的村莊,可適當簡化審批手續。使用村內原有建設用地的,由村申報、鄉(鎮)審核,批次報縣(市)批准後,由鄉(鎮)國土資源所逐宗落實到戶;佔用農用地的,縣(市)人民政府於每年年初一次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省級人民政府授權的設區的市、自治州申請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經依法批准後,由鄉(鎮)國土資源所逐宗落實到戶,落實情況按年度向省(區、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備案。

宅基地審批應堅持實施「三到場」。接到宅基地用地申請後,鄉(鎮)國土資源所或縣(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組織人員到實地審查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規劃和地類等。宅基地經依法批准後,要到實地丈量批放宅基地,明確建設時間並受理農民宅基地登記申請。村民住宅建成後,要到實地檢查是否按照批準的面積和要求使用土地,符合規定的方可辦理土地登記,發放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證。

(七)依法維護農民宅基地的取得權。農民申請宅基地的,鄉(鎮)、村應及時進行受理審查,對符合申請條件,且經公示無異議的,應及時按程序上報。縣(市)人民政府對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批准,不得拖延和拒絕。各地縣(市)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農民宅基地申報、審批操作規范,並根據本地區季節性特點和農民住宅建設實際,明確宅基地申請條件和各環節辦理時限要求,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切實維護農民依法取得宅基地的正當權益。

(八)加強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和檔案管理工作。各地要按照相關規定,依法加快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妥善處理宅基地爭議。要摸清宅基地底數,掌握宅基地使用現狀,並登記造冊,建立健全宅基地檔案及管理制度,做到變更一宗,登記一宗。要積極建立農村宅基地動態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宅基地申請、審批、利用、查處信息上下連通、動態管理、公開查詢。

三、探索宅基地管理的新機制,落實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

(九)嚴控總量盤活存量。要在保障農民住房建設用地基礎上,嚴格控制農村居民點用地總量,統籌安排各類建設用地。農民新建住宅應優先利用村內空閑地、閑置宅基地和未利用地,凡村內有空閑宅基地未利用的,不得批准新增建設用地。鼓勵通過改造原有住宅,解決新增住房用地。各地要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制定節約挖潛、盤活利用的具體政策措施。

(十)逐步引導農民居住適度集中。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土地利用規劃、城鄉一體化的城鎮建設發展規劃,結合新農村建設,本著量力而行、方便生產、改善生活的原則,因地制宜、按規劃、有步驟的推進農村居民點撤並整合和小城鎮、中心村建設,引導農民居住建房逐步向規劃的居民點自願、量力、有序的集中。對因撤並需新建或改擴建的小城鎮和中心村,要加大用地計劃、資金的支持。對近期規劃撤並的村莊,不再批准新建、改建和擴建住宅,應向規劃的居民點集中。

(十一)因地制宜地推進「空心村」治理和舊村改造。各地要結合新農村建設,本著提高村莊建設用地利用效率、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和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的原則,指導有條件的地方積極穩妥地開展「空心村」治理和舊村改造,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對治理改造中涉及宅基地重劃的,要按照新的規劃,統一宅基地面積標准。對村莊內現有各類建設用地進行調整置換的,應對土地、房屋價格進行評估,在現狀建設用地邊界范圍內進行;在留足村民必需的居住用地(宅基地)前提下,其他土地可依法用於發展二、三產業,但不得用於商品住宅開發。

四、加強監管,建立宅基地使用和管理新秩序

(十二)建立宅基地管理動態巡查和責任追究制度。縣(市)、鄉(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建立健全農村宅基地管理動態巡查制度,切實做到對宅基地違法違規行為早發現、早制止、早報告、早查處。縣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機構和鄉鎮國土資源所是農村宅基地動態巡查工作的實施主體,對動態巡查負直接責任。建立動態巡查責任追究制度,對巡查工作不到位、報告不及時、制止不得力的要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十三)建立共同責任機制。市縣、鄉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當與市、縣有關部門、鄉鎮政府、村自治組織建立依法管理宅基地的共同責任機制,建立農村宅基地監督管理制度,落實工作責任,形成執法監管合力,共同遏制違法佔地建住宅的行為。

(十四)依法查處亂占行為。各地要認真負責依法查處宅基地使用中的違法行為。對未經申請和批准或違反規劃計劃管理佔用土地建住宅的,應當限期拆除、退還土地並恢復原狀。對超過當地規定面積標準的宅基地,經依法處置後,按照《關於進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8〕146號)要求予以登記的,村集體組織可對確認超占的面積實施有償使用。對一戶違法佔有兩處宅基地的,核實後應收回一處。

(十五)加強指導,不斷研究解決新情況新問題。各地務必從實際出發,切實加強對宅基地管理工作的指導,抓緊落實通知要求的各項措施,盡快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具體政策規定。同時要深入調研宅基地管理中的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主動採取措施解決,並及時上報,確保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各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要加強對督察區域內農民宅基地審批與管理情況的監督,確保農民合法居住權益得到保障。

㈥ 陝縣國土資源局

陝縣古稱陝州,位於河南省西部,東與澠池縣交界,西與靈寶市接壤,南依甘山與洛寧縣毗鄰,北臨黃河與山西省平陸縣隔岸相望。地處豫西地台區的華熊上元拗褶帶上,是華北地台的組成部分,又在秦嶺緯向構造帶的延北支——崤山和黃河地塹之間,陝縣在地質構造體繫上還屬「祁連山、呂清山、賀蘭山」字形構造的前孤,又接中條山向東北偏轉的地段。二種地質構造,即褶皺構造和斷裂構造。境內出露的地層從老到新主要有太古界、下元古界、中元古界、上元古界、古生界、新生界。岩石類型以沉積岩和火山岩為主。岩漿岩以石英閃長玢岩最為發育,次為斑狀花崗岩、花崗斑岩等。陝縣地勢南高北低,東峻西坦,呈東南向西北傾斜狀。

房瑞民 黨組書記、局長(正科級)

張宗儉 黨組成員、副局長(正科級)

李紹軒 副局長(正科級)

水鐵軍 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范英鋒 黨組成員、副局長

房瑞民簡介:江蘇省沛縣人,1963年6月出生,漢族,198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11月參加工作本科學歷;1980年11月~1984年11月部隊服役;1984年12月~1990年2月在三門峽市副食品公司工作;1990年2月~1993年9月,在三門峽市監察局工作;1993年9月~2000年8月,在三門峽市土地局工作,其中,1998年3月~1999年6月,任副所長(副科級),1999年7月~2000年8月,任所長(正科級);2000年8月~2001年11月,兼任地產交易管理中心主任;2001年12月~2008年9月,歷任三門峽市國土資源局地價評估事務所所長、兼任市地產交易管理中心主任、辦公室副主任、財務科科長;2008年10月至今,任陝縣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局內設辦公室、執法監察室、信訪辦、財務股、規劃科技股、耕保農宅股、用地審批股、土地利用股、土地儲備中心、地籍測繪股、礦產開發及儲量、勘查與地質環境股、信息中心、黨辦、紀檢監察室、審批中心、土地開發中心、地產交易管理中心、執法檢查大隊、測繪大隊、國土資源管理站21個股室。下轄大營、原店、張汴、張灣、西張村、菜園、張茅、硤石、王家後、觀音堂、西李村、宮前、店子13個國土資源所。2010年,全局幹部、職工總人數208人,行政人員12人,事業全供46人,自收自支130人,退休19人。局長1名,副局長3名,紀檢組長1名。

【土地資源】據2010年度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顯示,轄區總面積161078.94公頃。其中,耕地33022.08公頃,園地10703.22公頃,林地54173.63公頃,草地41767.03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0775.9公頃,交通運輸用地2931.86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830.55公頃,其他4874.67公頃。

【耕地保護】全縣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耕地保有量穩定在35836公頃以上、30037公頃以上。大力實施土地整理,全面完成2007、2008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土地整理項目並通過驗收,新增耕地面積335公頃,連續9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

【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2008—2020年陝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整合省定非煤礦區礦業權10個,經過礦產資源整合後非煤礦區礦業主體3個,有效促進該縣礦產資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轉變。組織實施《陝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07—2020)》,排查地質災害隱患點53處,落實監測責任人53名,全年未發生一起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

【土地利用】建成標准廠房25000平方米,入住企業9家。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潛力,盤活存量土地28宗,面積107.47公頃。

【地籍管理】加強農村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土地登記165宗,集體建設用地、宅基地使用權登記300宗,發證率100%。

【建設用地管理】上報省政府審批建設項目用地6個單選、4個批次,面積262.93公頃,其中:農用地197.9公頃(耕地118.95公頃),為34個項目提供了用地需要。

【土地市場】國有建設用地劃撥7宗,面積367.7063畝,出讓26宗,面積1777.2742畝,出讓價款28297.2678萬元,出讓宗數、面積和出讓金價款分別是去年同期的371%、379%、412%。土地二級市場受理土地使用權轉讓123宗,面積389.91畝,土地使用權轉讓宗數、面積分別是去年同期的176%、208%;土地使用權抵押21宗,抵押面積2098.49畝,抵押金額21323萬元,土地使用權抵押宗數、面積、貸款金額分別是去年同期的150%、139%、125%。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依據《第一批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區實施規劃》,3年內可拆除舊區面積20公頃,實現新增耕地面積15公頃。

【礦產資源】陝縣礦藏資源豐富,已發現礦產地164個,其中中型礦床13處,已發現礦藏32種,探明儲量的3種,保有儲量居全市前三位的有2種,已開發利用的有8種。黃(黃金)、白(鋁土)、黑(煤炭)、水(地熱礦泉水)是本縣的4大優勢資源。黃金礦主要分部在陝縣南部崤山腹地,礦產儲量和產量均居全市第二位,已探明儲量30餘噸,已知金礦床、礦點、礦化點總計17處;鋁土礦已發現礦產地10處,總儲量約1億噸;煤炭有9個煤田,探明儲量近3億噸,保有儲量約為2.2億噸,年產量約200多萬噸,居全市第3位;石灰石礦探明儲量近2億噸,年產量近200萬噸。地熱礦泉水分布區域面積約4.1平方公里,泉口水溫65℃左右。

【礦產資源管理】加強礦山企業的年檢工作,應檢礦山企業59家,實檢礦山企業59家,年檢率100%,合格率100%。開展礦山儲量動態檢測工作,與各采礦權人簽訂礦山儲量動態檢測協議34份,轄區內應檢測甲類礦山34個,實檢測礦山34個,動態檢測率達到100%。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加強山體恢復治理,成功申報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3個。

【礦產資源整合】按照省、市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整合總體方案要求,編制《陝縣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整合實施方案》,整合省定非煤礦區礦業權10個,經過礦產資源整合後非煤礦區礦業主體3個。

【執法監察】開展動態巡查530次,累計出動1500人次,發現違法佔地行為35起,制止35起,總面積4800平方米;打擊各類違法違規開採行為105起,取締105起,並對其中情節嚴重的13起進行立案查處,全部處理到位。

【信訪工作】受理信訪事項40起,辦結40起,結案率100%,辦結案件40起,36起案件群眾滿意,群眾滿意率90%,全年無進京、赴省涉國土資源上訪案件。

【「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將專項行動工作分解為7個大項,28項具體工作,落實到8名局領導成員和21個股室。做到了「五個明確」:即任務明確、責任明確、時限明確、方法明確、具體要求明確,使治理工作更具操作性。確保了「六個知道」,即知道「兩整治一改革」的重要性和時間步驟、知道本職工作的政策依據、知道自己的崗位職責、知道崗位規范程序、知道崗位的風險點、知道風險點的防範措施,為我局專項行動的扎實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全局通過排查及「回頭看」活動4輪認真排查,共排查出廉政風險點495個,其中:A級風險點89個,B級風險點178個,C級風險點228個。

(范恩茂)

㈦ 誰能告訴我在中國與土地徵用相關的法律法規都有那些啊

一、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節錄) (2004年3月14日)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節錄) (1986年4月12日)

3、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節錄) (2002年12月28日)

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節錄) (1998年4月29日)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2004年8月28日)

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1994年7月5日)

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年4月4日)

二、行政法規及國務院文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1998年12月27日)

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1990年5月19日)

3、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節錄) (1988年6月lO日)

三、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

1、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示範章程(節錄) (1956年6月30日)

2、關於人民公社的十八個問題(節錄) (1959年4月)

3、中共中央關於農村人民公社當前政策問題的緊急指示信(節錄) (1960年11月3日)

4、中共中央關於改變農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單位問題的指示(節錄) (1962年2月13日)

5、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 (1962年9月27日)

6、關於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節錄) (1984年8月30日)

7、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妥善處理軍隊與地方部分房地產權屬問題的通知 (1988年7月18日)

8、鐵路用地管理辦法(1992年10月27日)

9、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1995年3月11日)

10、土地登記規則(1995年12月28日)

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關於依法保護國有農場土地合法權益意見的通知(2001年2月2日)

11、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2003年1月3日)

12、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1996年9月26日)

13、國家土地管理局關於變更土地登記的若干規定(1993年2月23日)

14、國家土地管理局印發《關於認定收回土地使用權行政決定法律性質的意見》的通知(1997年)

15、關於印發對大慶油田土地權屬問題的協調處理意見的通知(1999年3月8日)

16、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轉發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浙江省土地管理局《人民法院在執行案件中涉及土地權屬等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的通知(1999年5月24日)

17、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浙江省土地管理局關於印發《人民法院在執行案件中涉及土地權屬等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的通知(1999年3月15日)

18、關於依法加快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通知

19、土地登記資料公開查詢辦法 (2002年12月4日)

20、關於進一步規范土地登記工作的通知 (2003年11月14日)

21、關於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4年1月15日)

2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轉發國土資源部《關於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的通知(2004年3月23日)

23、國土資源部印發《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的通知(2004年11月2日)

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 (2004年11月2日)

四、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財政部、司法部關於同意西南財政部規定的房地產典期滿後超逾十年未經回贖得申請產權登記的意見的聯合通令 (1952年7月31日)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農村合作化後所發生的土地、繼承糾紛的復函(節錄)(1958年3月26日)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同一土地登記在兩個土地證上應如何確認權屬的復函 (1992年7月9日)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土地被徵用所得的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應歸被征地單位所有的復函 (1995年1月16日)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前房地產開發經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1995年12月27日)

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能否將國有土地使用權折價抵償給抵押權人問題的批復(1998年9月3日)

7、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土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0年6月16日)

8、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行政復議法》第三十條第一款有關問題的批復(2003年2月25日)

9、農業部辦公廳、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國有農場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座談會紀要的通知(2003年6月16日)

10、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破產企業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應否列入破產財產等問題的批復(2003年4月16日)

1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房地產管理機關能否撤銷錯誤的注銷抵押登記行為問題的批復(2003年11月17日)

1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及相關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徵求意見稿)

1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林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5年12月26日)

五、法律法規適用解釋及函復

1、關於開墾荒地的產權問題給江西省人民政府的復函(1953年11月5日)

2、國家土地管理局地籍管理司對大連市土地局「關於以國有土地聯建,其土地使用權歸屬問題的請示」的答復(1989年11月13日)

3、國家土地管理局關於對砂金生產用地意見的函(1989年11月17日)

4、國家土地管理局關於對灘塗管理問題的復函(1989年11月12日)

5、國家土地管理局關於林地、灘塗及礦山企業用地確權發證問題的批復(1989年12月16日)

6、國家上地管理局對貴州省關於公路兩側留用地發證問題的批復(1990年2月19日)

7、國家土地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關於水利工程用地確權有關問題的通知(1992年2月24日)

8、國家土地管理局關於對山東省土地管理局有關土地權屬問題請示的答復(1992年2月22日)

9、國家土地管理局對福建省土地管理局關於國營林場在所經營的林地內建護林哨、開林業公路、蓋辦公樓是否向當地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辦理用地手續的請示的復函(1992年2月25日)

10、國家土地管理局地籍管理司關於對農場用地確權有關問題的函(1992年6月2日)

11、國家土地管理局地籍管理司關於對天津市土地管理局有關土地權屬糾紛處理意見請示的批復(1992年6月15日)

12、國家土地管理局對重慶市國土局土地登記中幾個問題的請示的批復(1992年6月23日)

13、國家土地管理局地籍管理司對福建省土地管理局有關土地權屬問題請示的批復(1992年7月13日)

14、國家土地管理局對寧波市關於寧波汽車製造廠等成建制劃轉北京內燃機總廠涉及土地使用權有關問題的請示的批復(1992年11月17日)

15、國家土地管理局地籍管理司關於對土地確權有關問題請示的答復(1993年2月2日)

16、國家土地管理局關於對土地權屬有關問題請示的答復(1993年2月3日)

17、國家土地管理局關於對黑龍江省土地管理局有關土地權屬問題請示的答復(1993年8月18日)

18、國家土地管理局關於對鐵路用地登記發證問題的復函(1994年1月19日)

19、國家土地管理局地籍管理司關於單位分立引起土地使用權糾紛問題請示的答復(1994年9月5日)

20、國家土地管理局地籍管理司關於土地使用權糾紛有關問題的答復(1994年9月6日)

21、國家土地管理局對關於烏魯木齊鐵路局要求收回退耕土地有關問題的請示的批復(1994年9月8日)

22、國家土地管理局對青海省土地管理局關於國有土地管理工作中幾個具體問題的請示批復(1994年9月15日)

23、國家土地管理局地籍管理司關於對富陽市有關土地權屬爭議問題的回復(1994年9月15日)

24、國家土地管理局地籍管理司關於請研究處理衡陽市有關土地權屬問題的函(1994年9月27日)

25、國家土地管理局對遼寧省土地管理局關於對執行《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條規定的請示的批復(1994年11月10日)

26、國家土地管理局地籍管理司關於對宗教部門自用土地涵義的答復(1994年10月11日)

27、國家土地管理局地籍管理司關於對北京市土地管理局《關於土地權屬問題的請示》的答復(1994年12月3日)

28、國家土地管理局地籍管理司關於對農民集體土地確權有關問題的答復(1994年12月9日)

29、關於對蝦嶺頭西南面爭議土地確權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復函(1995年2月24)

30、國家土地管理局關於對天津市海口路公園土地權屬問題的批復(1995年3月13日)

31、國家土地管理局對山西省土地管理局關於《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中第五十六條適用范圍的請示的復函(1995年7月31日)

32、國家土地管理局對魯土籍函字[95]第17號文的復函(1995年8月1日)

33、國家土地管理局對遼寧省土地管理局關於確認土地權屬政策有關條款的請示的批復(1995年8月11日)

34、國家土地管理局地籍管理司關於對有關土地權屬爭議處理決定行文問題請示的批復(1995年9月19日)

35、國家土地管理局對浙江省土地管理局有關確權問題請示的批復(1995年lO月25日)

36、國家土地管理局對陝西省土地管理局關於河灘地確權問題的請示的批復(1995年10月31日)

37、國家土地管理局對浙江省土地管理局關於土地確權登記中有關問題的請示的批復(1995年11月9日)

38、對錯發土地使用證如何更正問題的答復(1996年1月15日)

39、國家土地管理局關於土地權屬問題的批復(1996年3月6日)

40、國家土地管理局對廣東省國土廳關於確權有關規定是否適用確認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問題請示的批復(1996年3月7日)

41、國家土地管理局關於確認通遼車站鐵路用地圖紙法律效力的函(1996年4月17日)

42、國家土地管理局對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蓖子溝礦采礦崩落區土地權屬問題意見的函(1996年5月23日)

43、對天津市土地管理局關於墳地及公用房屋用地登記問題的請示的批復(1996年9月17日)

44、國家土地管理局對河南省土地管理局關於洛陽市土地權屬問題的請示的批復(1996年9月23日)

45、對陝西省土地管理局關於西安市香米園穆斯林墳地權屬問題的請示的批復(1996年10月9日)

46、國家土地管理局對遼寧省土地管理局關於土地權屬問題的請示的批復(1996年11月14日)

47、國家土地管理局對安徽省土地管理局有關土地權屬問題的批復(1996年11月28日)

48、國家土地管理局對浙江省關於注銷土地登記進行公告的請示的批復(1996年12月26日)

49、國家土地管理局對廣西壯族自治區土地管理局有關土地權屬問題的批復(1997年3月4日)

50、國家土地管理局對山東省土地管理局有關黃河灘地權屬問題的復函(1997年5月21日)

51、國家土地管理局對河南省土地管理局有關庫區消落地行使管理權問題的批復(1997年7月3日)

52、國家土地管理局對浙江省土地管理局關於土地登記中有關問題的請示的批復(1997年8月11日)

53、國家土地管理局對最高人民法院法經(1997)18號函的復函(1997年8月18日)

54、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對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177-l號議案的答復(1998年5月27日)

55、國土資源部關於對收回被司法機關查封國有土地使用權問題的批復(1998年12月11日)

56、國土資源部對確定土地使用權有關問題的批復(1999年1月19日)

57、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四川省廣元軍用舊機場產權處理意見的函(1999年6月2日)

58、國土資源部關於土地確權有關問題的復函(1999年6月4日)

59、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有關問題的復函(1999年6月7日)

60、國土資源部關於平頂山礦區塌陷地徵用後能否退還農民集體所有問題的復函(1999年9月10日)

61、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土地確權有關問題的復函(2000年3月14日)

㈧ 山西省建設用地徵用地補償意見

費勁啦!請朋友參考:
山西省土地補償分配辦法:
第一條 為維護被征地農戶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依法做好被征地農民的補償安置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和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依法徵收徵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征地補償費的分配使用和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征地補償費是對被征地農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的補償。征地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
本辦法所稱被征地農戶是指依法取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
第四條 征地補償費的分配使用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征地補償費的分配使用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婦女未婚、結婚、離婚、喪偶等為由,剝奪、侵害其依法享有的征地補償權益。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經等部門應當加強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的監督管理。
第六條 在征地依法報批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部門應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面積、補償標准、安置途徑等,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征地農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部門應對擬征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應與被征地農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共同確認,其共同確認的有關材料應當作為征地報批的必備內容。經依法批準的征地事項,應當予以公示。
第七條 在征地依法報批前,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當告知被征地農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准、安置途徑有要求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被告知後5個工作日內提出聽證申請。國土資源部門應當自收到聽證申請之日起20日內按照有關規定組織聽證。
第八條 徵收或者徵用農村土地的,必須依法辦理征地手續並及時足額支付征地補償費。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挪用、拖欠征地補償費。
第九條 省人民政府批准制定各設區的市、縣征地的統一年產值標准或者區片綜合地價時,應當充分考慮當地農民生活水平。依法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不足以支付因征地而導致無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應當增加安置補助費,確實保護農民的利益。
征地單位必須嚴格執行省人民政府制定的征地補償標准。
第十條 征地單位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將征地補償費全額支付給被征地農戶;經被征地農戶同意,也可以與被征地農戶約定分期支付征地補償費。
征地補償費用沒有足額到位前,國土資源部門不得發放建設用地批准書,不得辦理供地手續,征地單位不得強行使用土地,項目不得開工建設,被征地農戶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有權繼續使用土地。
第十一條 土地補償費主要用於被征地農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得以任何名義,侵佔被征地農戶依法享有的土地補償費;不得違法劃分老戶、新戶、女兒戶。
第十二條 土地被全部徵收,同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撤銷建制的,土地補償費80%分配給被征地農戶;其餘20%平均分配給征地補償方案確定時,本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成員。
土地被全部徵用的,其土地補償費以不低於80%的比例支付給被征地農戶,剩餘部分留給村集體經濟組織。
第十三條 已確權確地到戶的土地被部分徵收或徵用的,其土地補償費以不低於80%的比例支付給被征地農戶;其餘20%留給村集體經濟組織。
未確權確地到戶的土地被徵收徵用後,其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以不低於80%的比例平均支付給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本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成員;其餘部分留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第十四條 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應當全部支付給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所有者。
第十五條 安置補助費根據不同的安置途徑支付,由征地單位或者其他單位統一安置失地農民的,支付給負責安置的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應當全部支付給失地農民。
第十六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設立征地補償費專戶,專賬核算、專款專用,應當將征地補償費依法進行分配使用。
第十七條 留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土地補償費屬於集體資產,應納入公積公益金管理,用於發展生產、增加積累,集體福利、公益事業等方面,不得用於發放幹部報酬,不得用於支付招待費用等非生產性開支,不得用於清償債務。
留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補償費使用方案應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或者成員代表大會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收支情況應當及時公布,並接受群眾監督。
第十八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及時公布征地補償費到位情況及分配使用情況。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經部門應當依法對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監督。
第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實施後,徵收徵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本辦法公布之日,土地補償費尚未分配的,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分配使用;尚未全部分配的,應當先保證被征地農戶依法所得,剩餘部分留給集體經濟組織。
第二十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負責人違反本辦法規定分配使用征地補償費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經等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侵佔、挪用、拖欠征地補償費尚未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 涉及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㈨ 山西省農民耕地徵用賠償有哪些文件可以執行

西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的《山西省土地管理實施辦法》修正案第二次修正。 根據1997年5月27日山西
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山西省土地管理實施辦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的宗旨是正確實施《土地管理法》,貫徹執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的方針,堅決制止亂佔耕地和濫用土地的行為
,切實保護、開發和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第三條 《土地管理法》規定,國家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徵用,可以對國有土地使用權實行調整。
國有土地和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法出讓、轉讓。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的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依法實行城鎮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城鎮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的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第四條 全民所有制單位、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個人進行非農業建設用地,必須依法辦理徵用、使用、劃撥土地的審批手續。
第五條 本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轄區內一切土地的管理,包括全民所有土地和集體所有土地。
第二章 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第六條 下列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一、城市市區的土地;
二、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
三、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以外的荒山、荒地、林地、草原、水域、灘塗等;
四、依法徵用給機關、部隊及企事業單位使用的土地。
第七條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
自留地、自留山和村鎮內宅基地、空閑地屬於集體所有。
鄉(鎮)、村居民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任何人不得以歷史上頒發的房窯土地證及其他契約、證件,提出對宅基地的所有權
要求。
第八條 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由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等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屬於
鄉(鎮)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以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
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以屬於各該農業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
第九條 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土地證,確認所有權。
全民所有制單位、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集體所有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土地使用證,確認使用權

第十條 國有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全民所有制單位或者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國有土地和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個人使用。
依法改變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必須辦理土地權屬變更審批手續,更換證書。
第三章 土地的利用和保護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各類土地資源的調查統計,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十二條 省計劃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根據保護耕地的原則,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編制年度非農業建設佔地指標,嚴格控制各
項建設用地。
第十三條 嚴格保護高產穩產農田。水地、菜地和人均耕地一畝以下村、鎮的耕地,除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和城市規劃范圍內的建設項目外
,一般不得徵用或佔用。
興辦磚瓦廠不得佔用水地、菜地和高產穩產農田。在其他允許使用的耕地上取土後,必須採取切實措施恢復耕地。
國營農、林、牧、漁場和農業科研試驗場使用本場生產、試驗用地進行非農業建設的,須按本辦法的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第十四條 城市市區、鎮、村建設,凡舊區域內有可以利用或者經過改造可以利用的土地,不得向外延伸佔用耕地。有荒地、劣地可以利
用的,不得佔用好地;有丘陵、山地可以利用的,不得佔用平地。
第十五條 凡經批准徵用佔用耕地建房或者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的單位和個人,均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的規定
繳納耕地佔用稅。
第十六條 采礦或其他建設造成土地裂縫、塌陷和水源枯竭的,應負責治理或支付補償費。補償費的標准由縣級人民政府根據具體情況,
組織雙方商定;協商不成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裁決。
第十七條 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負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非農業生產使用土地,應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防止鄰近耕地沙化、鹽漬化、水土流失、水源枯竭、土壤污染。
農業生產使用土地,應積極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維護水利設施,不得荒廢。
第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河灘進行建設。需要佔用的,須經縣級以上水利部門同意,按本辦法規定的審批許可權報請審批。
第十九條 集體或個人從事農、林、牧、漁業生產,承包經營的集體所有土地或國有土地,只能按承包合同規定的用途使用。在承包耕地
上,不得建造住宅、取土挖沙、開礦建廠、打坯燒磚和建墳墓。
第二十條 按《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條規定收回的土地,可按本辦法的有關規定劃撥給其他符合征地條件的建設單位使用,用地單位應支
付的各項費用繳地方財政;也可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借給農民耕種,但不準種植多年生作物和興建永久性建築物,國家建設需要時應立即交還

第四章 國家建設用地
第二十一條 國家建設需要徵用集體所有的土地或者使用國有土地,按照本章規定辦理。禁止任何單位直接向農村購地、租地或以其他形
式非法佔地。
第二十二條 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按以下程序辦理:
一、申請選址。建設單位必須持國務院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基本建設程序批準的設計任務書或者其他批准文件,
向擬征地所在地的縣級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查同意後進行選址。在城市規劃范圍內選址定點,應先取得城市規劃部門同意。選用林地
,應經林業主管部門同意。
二、核定面積,簽定協議。建設地址選定後,建設單位持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批准文件、總平面圖或建設用地圖以及水資源管理、環境保護
部門批準的文件,正式申報征地。縣級土地管理部門核定面積,組織建設單位、被征地單位及其他有關單位,商定補償安置方案,簽訂協議,
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批。
三、劃撥土地。征地申請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查批准後,由所在地縣級土地管理部門根據建設進度,一次或分期劃撥土地,並督促被征
地單位按時移交土地。
四、銀行憑各級人民政府批準的征地通知書,辦理征地撥款手續。
五、建設單位持征地批准通知書,方可向城鄉建設管理部門領取施工執照,進行施工。
六、建設項目全部竣工後,經縣級土地管理部門核實使用面積,由縣級人民政府發給土地使用證。
第二十三條 國家建設徵用的集體所有土地,凡屬繳納農業稅的,財政部門應該核減被征地單位的稅額。
第二十四條 國家建設徵用土地的審批許可權如下:
一、徵用耕地一千畝以上、其他土地二千畝以上,由省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批准;
二、徵用耕地十畝以上、一千畝以下,其他土地二十畝以上、二千畝以下,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三、徵用耕地三畝以上、十畝以下,其他土地十畝以上、二十畝以下,由地區行署或省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四、徵用耕地三畝以下,其他土地十畝以下,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
五、徵用水地、菜地和人均耕地一畝以下村、鎮的耕地,一律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五條 國家建設徵用耕地由用地單位按如下標准支付土地補償費:
一、徵用太原、大同、陽泉、長治、晉城、忻州、榆次、臨汾、運城、離石、侯馬、原平、孝義、介休、潞城、霍州、河津、朔城等市(
區)城市規劃范圍內的耕地,按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五至六倍計算;
二、徵用上述市(區)城市規劃范圍以外和其餘各縣的耕地,按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的平均年產值的四至五倍計算。
第二十六條 國家建設徵用下列土地,由用地單位按如下標准支付土地補償費:
一、徵用魚塘、藕地、葦地,按該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五至六倍計算;
二、徵用成林地,按徵用時該地木材蓄積量價值(國家現行木材價格)的四至五倍計算;徵用天然幼林地和灌木林地,按照林木生長狀況
,以每畝二百元至四百元計算;徵用人工幼林地按造林、撫育、管護成本費的四倍計算;徵用果園地,按盛果期年產量價值的六倍計算;徵用
苗圃地,按鄰近耕地年產值的三至六倍計算;
三、徵用宅基地、空閑地、輪荒地和荒山、荒地,按征地前三年全村耕地平均年產值的二倍計算;
四、徵用牧場、草原,按該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載畜量價值的五倍計算;徵用人工牧草地另加建設時的投資費用。
批准使用城市規劃范圍內的國有土地,由用地單位按鄰近耕地年產值的四倍向縣級財政繳納土地補償費。
第二十七條 國家建設徵用土地,建設單位應按下列標准支付安置補助費:
一、徵用人均耕地一畝以上村、鎮的耕地,每畝地的安置補助費為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倍;徵用人均耕地一畝以下村、鎮的耕地,從一
畝算起,每減少零點一畝,安置補助費相應增加年產值的一倍;每畝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其年產值的十倍;
二、徵用魚塘、藕地、葦地的安置補助費,按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倍計算;
三、徵用集體林地的安置補助費,按每畝年產值的二倍計算;
四、徵用牧場、草原的安置補助費,按每畝年載畜量價值的二倍計算;
五、徵用宅基地、空閑地以及集體所有的荒山、荒地,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按照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規定的土地補償費標准和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安置補助費標准,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
,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可適當增加安置補助費;但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被征土地年產值的二十倍。
個別特殊情況,按前款規定仍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同用地單位協商,妥善解決。
第二十八條 被徵用耕地上的青苗,由建設單位按當季產量的價值支付補償費。
第二十九條 國家建設徵用土地上的附著物,由建設單位補償。補償費標准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在城市規劃區域內,未按本辦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二條規定批准、擅自建造的房屋,徵用土地時不予補償。
第三十條 用地單位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集體所有的附著物補償費,歸被征地單位所有,統一存入銀行,由被征地單位提出
安置方案和用款計劃,經縣級人民政府審核後使用。
第三十一條 國家建設徵用商品菜地(含魚塘),用地單位應按以下標准向縣級財政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一、徵用太原市郊區的商品菜地,每畝一萬元;
二、徵用大同、陽泉、長治、晉城市郊區的商品菜地,每畝七千元;
三、徵用上述以外其餘各市、縣的商品菜地,每畝五千元。
用地單位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後,不再繳納耕地墾復基金。
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由縣級土地管理部門統一收取,存入農業銀行,由縣級人民政府用於新菜地建設,不得挪作他用。
省轄市所屬區、縣的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必要時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用於其他區、縣新菜地建設。
第三十二條 國家建設徵用土地後的多餘勞動力,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被征地單位、用地單位及其他有關單位,按下列途徑協商安置

一、改良土壤,興修水利,合理開荒,改善耕作條件,發展農、林、牧業生產;
二、舉辦鄉鎮企業,因地制宜地發展集體和個體工副業、商業、服務業;
三、用地單位有招工指標的,應招收一定數量符合條件的被征地單位的人員,並相應核減支付給被征地單位的安置補助費;也可以由勞動
部門介紹符合條件的人員到其他集體所有制單位、全民所有制單位就業,並將相應的安置補助費轉撥給吸收勞動力的單位。
第三十三條 被征地單位的土地被全部徵用的,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原有的農業戶口可以轉為非農業戶口。
國家建設單位徵用土地應向省財政一次繳納轉戶農民的糧食差價、副食補助費,作為預算外收入,專款專用。
轉戶農民糧食差價、副食補助費的繳納標准和使用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四條 原有農業戶口全部轉為非農業戶口的單位,原有的集體所有財產和所得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與有關鄉
(鎮)、村商定處理,用於組織生產和不能就業人員的生活補助,不得私分。
第三十五條 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按照本章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工程項目施工臨時用地,隨建設項目征地同時報批。使用期間,由建設單位按該耕地被占前三年平均年產值,逐年向被佔地
單位支付土地補償費。在臨時用地上,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築物,使用期滿要及時歸還,並負責恢復耕種條件。
第五章 鄉(鎮)村建設用地
第三十七條 鄉(鎮)村建設必須按縣級人民政府批準的村鎮規劃和上級下達的年度非農業建設用地控制指標,嚴格控制佔用耕地。
第三十八條 鄉(鎮)村建設應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節約用地的原則制定規劃。
村莊規劃由村民委員會制定,經村民代表會或村民大會討論通過後,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
鄉(鎮)規劃由鄉(鎮)人民政府制定,經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
城市規劃范圍內的鄉(鎮)村建設規劃,須經市人民政府批准。
鄉(鎮)村各項建設,應當按照鄉(鎮)村建設規劃進行。尚未編制規劃或規劃未經批準的,不給辦理用地手續。
第三十九條 農村居民(含回鄉落戶的幹部、職工、軍人和回鄉定居的華僑)建房需要宅基地的,須向村民委員會申請,經村民代表會或
村民大會討論通過,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發給宅基地使用證。
第四十條 農村居民建房佔地,每戶不得超過三分;人均耕地不足一畝的村、鎮,不得超過二分;人均耕地四畝以上的村、鎮,可以放寬
到四分。縣級人民政府可根據上述限額,規定每個村、鎮居民建房佔地標准,並報省土地管理部門備案。
農村居民一戶只能有一處住宅。多子女戶需要分居的子女,達到婚齡可申請宅基地。現有住宅佔地面積超過規定標准一倍的戶,不再批給
宅基地。
第四十一條 農村居民建房佔用耕地,按所佔耕地年產值的四倍繳納土地補償費。佔用村內空閑地和舊宅基地的,按照全村耕地前三年平
均年產值的二倍繳納。
第四十二條 城鎮非農戶居民建住宅需要使用土地的,根據城鎮建設規劃,實行統一征地,並按本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建設用地審批權
限辦理。
城鎮非農戶居民建住宅須由本人申請,經所在單位民主討論,戶口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審查同意,縣級人民政府土地管
理部門審核,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發給土地使用證。
家屬是農村戶口的單身職工和有公房居住的雙職工,一律不批給宅基地。
第四十三條 城鎮非農業戶口居民建住宅佔地面積,每戶不得超過二分。
城鎮住宅建設,應當統一規劃,提倡建造樓房。
第四十四條 城鎮非農業戶口居民建住宅,經批准使用集體所有土地的,須按本辦法第四章國家建設徵用土地的有關補償規定,向土地所
有權單位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批准使用國有土地的,按鄰近耕地年產值的四倍,向縣級財政繳納土地補償費。
第四十五條 不得借買房擴占宅基地。買房屋的,須按本章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二條規定,先辦理宅基地審批手續。沒有辦理
宅基地審批手續的,買賣契約無效,財政部門不予辦理稅契。
第四十六條 鄉(鎮)村企業建設用地,必須持縣級鄉鎮企業主管部門和計劃部門批準的文件,向縣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按國
家建設徵用土地的審批許可權辦理。
第四十七條 鄉(鎮)村企業建設用地,必須按照不同行業和經營規模的用地標准嚴格控制。鄉(鎮)村企業建設用地標准,由省人民政
府制定。
第四十八條 鄉(鎮)辦企業建設使用集體所有土地的,按照全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倍向被佔地單位支付土地補償費,並妥善安
置被佔地單位農民的生產和生活。
第四十九條 凡屬個人生產性和商業性經營建房佔用集體耕地的,須持有關證件向村民委員會申請,由村民代表會或村民大會討論通過,
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發給土地使用證;並根據佔地面積,按年產值逐年向被佔地單位繳納土地使用費。
佔用國有土地的,按鄰近耕地年產值逐年向縣級財政繳納土地使用費。
第五十條 鄉(鎮)村企業和個人建設佔用的耕地,由佔地單位和個人按佔地面積負擔佔地期間的農業稅。企業停辦後,應無償把土地交
回被佔地單位,報原批准機關備案,注銷土地使用證。交回土地上的建築物,由鄉(鎮)人民政府、被佔地單位與佔地單位或個人協商處理。
第五十一條 鄉(鎮)村公益事業建設佔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向縣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按照本辦法第二十四
條規定的批准許可權,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發給土地使用證。服務於本村居民的,不出土地補償費。服務於本鄉(鎮)各村的,按被占土
地年產值的二倍支付土地補償費,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第五十二條 鄉(鎮)村各類建設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用途。確需改變的,須報原批准機關
批准。
批准後一年以上占而不用的土地,用地單位和個人應限期恢復耕種條件,退還被佔地單位,土地管理部門要及時核銷。
鄉(鎮)村建設所需臨時用地,隨建設項目佔地同時報批,使用期限不得超過一年。使用期間,按該耕地年產值向被佔地單位支付土地補
償費。不準在臨時用地上修建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建築物。
第六章 土地管理機構
第五十三條 省、地、市、縣和城市郊區設置土地管理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統一管理工作。
鄉(鎮)由縣級人民政府委派土地管理人員,協助鄉(鎮)人民政府管理本鄉(鎮)的土地。
第五十四條 各級土地管理機構的職責是:貫徹執行土地法律、法規和政策;主管土地的調查、登記和統計,填發土地證件;組織有關部
門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土地統計年報;負責各項建設用地的審查、報批、劃撥;進行調查研究,解決土地管理中的重大問題;檢查、
制止和糾正浪費土地及其他違法行為;會同有關部門解決土地糾紛,查處非法佔地案件;辦理獎勵和懲罰事宜。
第七章 獎勵和懲罰
第五十五條 認真執行《土地管理法》和本辦法,積極同違法行為作斗爭,在保護和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以及進行有關科學研究
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表揚和獎勵。
第五十六條 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和鄉(鎮)村企業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的,責令退還
非法佔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或者沒收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並按照非法佔用土地每平方米處以十五元以下罰款,所佔
土地屬於基本農田的,罰款標准按照《山西省基本農田保護條例》有關規定執行;對非法佔地單位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者給予行政處分。
超過批准用地數量多佔的土地,按前款規定處理。
第五十七條 城鄉居民未經批准或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佔用土地建住宅的,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或者沒收在非法佔用的
土地上新建的房屋;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並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八條 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沒收非法所得,限期拆除或者沒收在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
築物和其他設施。土地屬國有的,由土地管理部門收回原用地單位的使用權,注銷土地使用證;土地屬集體所有的,退還原單位。並可對當事
人處以非法所得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並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九條 批准臨時使用的土地,期滿拒不交還的,責令交還土地,並按非法使用土地每平方米處以五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七條規定,造成耕地破壞、荒廢的,責令限期治理,恢復耕種;造成損失的,應予以賠償。
違反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的,解除承包合同,收回土地使用權;擅自在承包的耕地上挖土、挖沙、採石、采礦等,嚴重毀壞種植條件的,
責令限期治理,恢復耕種條件,並可處以每平方米十五元以下罰款。
凡因非災害原因造成承包耕地荒蕪的,原發包單位應將其荒蕪耕地的使用權依法收回。
第六十一條 侵犯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犯,賠償損失。
第六十二條 無權批准徵用、使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非法批准佔用土地的,超越批准許可權非法批准佔用土地的,批准文件無效,所佔土
地按非法佔地處理。對非法批准或超越許可權批准佔用土地的單位主管人員或者個人,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三條 在變更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和解決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爭議的過程中,行賄、受賄,敲詐勒索,貪污、盜竊國家和集體財
物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在變更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和解決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爭議的過程中,堅持無理要求,煽動群眾鬧事,阻撓國家建設,阻礙土地管理人
員依法執行任務,或盜竊國家和集體財物的,由公安機關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四條 上級單位或者其他單位截留、挪用、非法佔用被征地單位的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以及菜地建設開發基金、墾復基金、土地使
用費的,責令退賠;情節嚴重的,並按佔用款額的百分之十至三十處以罰款,同時給予主管人員行政處分;個人非法佔用的,以貪污論處。
第六十五條 《土地管理法》和本辦法規定的行政處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提出處理建議,報請有關部門處理。
《土地管理法》和本辦法規定的對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及其有關人員的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決定並監督執
行;對農村居民非法佔用土地建住宅的行政處罰,由鄉(鎮)人民政府決定。
依據本章規定作出的各項處理決定,除行政處分外,當事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
起訴又不履行的,由土地主管部門或鄉(鎮)人民政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受到限期拆除在建建築物和其他設施處罰的單位必須立即停止施工,由城建部門收回施工執照,銀行停止撥款。拒絕、阻礙土地管理人員
依法執行公務的,由當地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土地管理部門的監察人員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頒發的《土地監察證》,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被檢查
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如實提供有關資料和情況,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拒絕。
第六十六條 被處以罰款或者賠償經濟損失的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其罰款或者經濟賠償應該從該單位的企業基金、利
潤留成、經費包乾等資金中支付,不得列入生產成本或攤入基本建設費用。
第八章 附 則
第六十七條 本辦法由山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六十八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山西省貫徹執行〈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的實施辦法》和《山西省貫徹執行〈村鎮建房用
地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同時廢止。山西省人

閱讀全文

與山西省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