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物權法電梯公寓收費的標准!
不合理吧。電梯的日常維修應該包括在物管費裡面,有大的維修,也應該是先動用維修基金才對+。
2. 大家說,如果買一樓的房子,要付電梯費嗎
《物權法》來第七十二條源規定 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小區內電梯是區內業主的共有部分,因此執照物權法的相關規定樓主是應該繳納相應的費用的。
但一般物業管理中1層至3層繳納的電梯費會相應的減少,每個地方的約定也會不一樣。所以建議你交,交多少購房時如沒約定,哪你要和物業公司商談下。
3. 一樓住戶:我又用不著電梯,憑什麼要我交電梯費
雖然一樓業主日常生活中使用電梯的機會非常少,但是電梯是該建築物的附屬設施,是共有部分,只要業主所購買的住宅附帶有電梯這一公共設施,就應該交納電梯費。物業服務企業收取的這筆費用主要是用於保障物業管理區域內電梯設備的正常運行、維護保養。
1、正確理解共有部分的潛在作用
2.、交費是業主對專有部分獲得所有權的對價之一
3、從整體角度對待特定共有部分的權利和義務
4. 電梯9樓需要收取上樓費嗎
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實踐中做法也都不同,包括一樓在內,有的是適當少交,有的是全額繳納。本人贊成以樓層計費,一層每平方米多少錢計算比較合理。
2007年《物權法》出台前,一樓業主是否交電梯費,物業與業主一直難以達成共識。《物權法》頒布實施後,《物權法》第七十二條明確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
電梯是整個樓宇配套設施之一,屬於所有業主共有及使用,物業公司根據這一法律規定對業主包括一樓業主收取電梯費。
收取電梯費時,一般有兩種形式,有些小區分段計費,像20層以下一個價位,20層以上一個價位,有些是分層計費,一層每平方米加幾角錢數額不等。
《物權法》第七十三條規定,除有約定外,建築區劃內的道路、綠地、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等,屬於業主共有。」小區內利用電梯做廣告,利用牆面等公共區域的廣告收入,公共場所的出租費用,除去物業管理費後,每個業主都有權分享。對於公共區域的經營收入,應由審計機構審計後,向全體業主公示,所得收入,應向業主返還。
高層住宅樓設有地下停車場的,一層住戶應交納電梯運行服務費,高層住宅樓無地下停車場的,一層住戶可不交納電梯運行服務費。
如客觀事實證明其根本不使用電梯,比如說無「地下停車場」或「空中花園」的高層住宅中的一樓住戶,其日常生活中客觀上不存在使用電梯的情況,有權利向物業要求不交納電梯運行服務費。
在不屬於政府指導定價的情況下,可由底層業主通過業主委員會與物業進行協商交涉,業主委員會應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由物價部門仲裁,或通過訴訟程序解決。
5. 一樓應不應該交電梯費
現如今樓房越建越高,很多購房者都會選擇高層住宅,相應的高層住宅都配有電梯,住戶乘坐電梯就要繳納電梯費,那麼很多業主因此就會有疑問,電梯費應該按照什麼標准繳納呢?是不是要按樓層收取?那麼一樓的業主是不是就可以不交電梯費了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對此我們針對有該方面繳費歷史的業主進行了采訪,從中了解到住在某小區2樓的張先生說:"我們小區2樓到11樓的住戶繳納的電梯費是一樣的,感覺非常不合理";而另一名陳先生則稱他所在小區除一樓外的其他樓層據實分攤的。由此可見,一般地區的一樓住戶是不需要繳納電梯費的,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
我國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條規定:物業服務企業已經按照合同約定以及相關規定提供服務,業主僅未享受或者無需接受相關物業服務為抗辯理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也就是說按照法律規定,一樓住戶也都是需要繳納電梯費的,有電梯不需要是你自己的事,還有你沒有辦法保證自己一直都不用電梯。同樣道理,你去住酒店,裡面的很多服務即使沒有用到,也一樣需要你支付費用的。所以,一樓是否繳納電梯費要看社區物業的管理制度,目前市場上最普遍的一種方式全體業主統一標准收費,如果你家沒有交,那是所在的物業公司比較人性化。
相信很多人在物業費方面還遇到過不公平的待遇,但是隨著樓市調控進一步落實,建立長效機制,在房屋持有成本方面都會出台相應的參考法規,等到那個時候很多難題將會迎刃而解,但是我們也要理解我國房地產市場實行規范管理還要有很長的路要走。
6. 住小區一樓的到底要不要分攤電梯費呢
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我住一樓,憑啥要交電梯費?”其實針對這個問題已經有很多人討論過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建議你還是老老實實的把電梯費給交了。
首先從法律上有沒有規定說住一樓的不用交電梯費的?根據《物權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業主對於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同時也要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而不履行義務。
最後綜合以上分析,住一樓的住戶,電梯分攤費用到底交不交的問題?根據《物權法》規定是肯定要交的,但是每個小區,每個地區的規定有所變動,至於要不要交要根據物業法而定,有些通過協商可能不要交,或者少交的現象。總之這個問題是沒有明確答案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最好的辦法就是跟物業通過協商的方式來解決,不然把事情鬧大了對大家都沒有好處,和平協商是最好。
7. 一樓業主應不應該交納電梯費
電梯費的准確含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俗稱的電梯費,其准確的名稱應該是電梯運行維護費,是指電梯的日常運行以及維護所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運行電費、年檢費、保險費、日常維護保養費和維修材料費等,不包括電梯的中修、大修和更新改造費用。
物業服務企業收取的這筆費用主要是用於保障物業管理區域內電梯設備的正常運行、維護保養。
一樓的業主應該交納電梯費
雖然一樓業主日常生活中使用電梯的機會非常少,但是電梯是該建築物的附屬設施,是共有部分,只要業主所購買的住宅附帶有電梯這一公共設施,就應該交納電梯費。
首先,一樓的業主不交納電梯費是不合法的。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六章第七十二條明確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可見電梯作為建築物的共有部分,每個業主對其享有權利,同時也承擔義務,一樓的業主不得以在日常生活中不使用電梯為理由,不交納電梯費用,即「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
其次,一樓的業主不交納電梯費也是不合情理的。電梯費用的測算是個非常專業的問題,電梯收費標準的確定直接影響到廣大業主的切身利益。2006年1月1日開始執行的《北京市物業管理收費辦法》(試行)第十三條規定「執行物業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的住宅區,電梯運行維護費可依據其實際支出,按建築面積或戶合理分攤,具體辦法由業主與物業管理企業協商確定。」因為每部電梯實際支出的費用是一定的,如果一層的業主不交納電梯費用,勢必加重其他樓層的業主分攤的費用。另外,大家購買的是同一幢帶電梯的建築物,電梯是共有部分,公共設施,一層業主不交納電梯費,那麼二層業主有可能會以用梯比較少或承諾不用要求減免電梯費,三層、四層的業主也可以這么要求,這對高樓層、必須使用電梯的業主是不公平的。所以,一樓的業主不交納電梯費看起來是合乎情,實際上是不合理的。
再者,「物業管理」本質是「基於物業共有部分而提供的准公共性服務」。物業服務企業所提供的物業管理服務是針對物業的共有部分而言的,《物權法》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內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由此可見物業服務企業的服務是面向全體業主的。如果物業服務企業對個別業主的意見進行遷就,對一樓業主的電梯費用進行免除,那麼就損害了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損害公眾利益。一樓業主要交納電梯費,這是由公共服務的特點決定的。比如,我們出行時乘坐公交車,不能因為我們在車上沒有座位就不交或者少交乘車費。
一樓業主的電梯費應該如何交納
實際生活中,一樓的業主如果同樓上的業主交納同樣的電梯費,那麼他一定覺得很冤,畢竟,一樓的業主使用電梯的幾率很小。這就存在著一個問題:一樓業主到底應該怎樣交納電梯費用?
北京市發改委曾就小區電梯收費問題兩次在網上向社會徵求意見,在徵求意見稿中,曾經探討過對一樓業主的電梯費用進行減免,但最終也沒有形成一個一致的標准出台。這從一個側面表明了電梯費交納問題的復雜性。
解釋一層業主對電梯收費問題的質疑,最好的依據是《物業服務合同》。在前期物業管理階段,開發商與物業服務企業簽定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中一般都有關於電梯費用具體分攤辦法的條款,業主就該按照其約定交納電梯費用。即使思想上有保留意見,行動上也必須先交納。等到所在小區成立業主大會以後,一層業主可以就其在電梯收費方面的意見和其他樓層的業主多進行溝通,在小區業主大會上按表決權投票形成關於電梯費用分擔具體辦法的決議。比如可以探討一層業主只負擔電梯的維護費用,而不承擔電梯的運行費用等。只要一層業主的建議能夠取得大多數業主的支持,能在業主大會上表決通過,並形成決議,就可以據此與物業服務企業協商,最終確定一層業主電梯費用的具體負擔辦法,簽訂新的物業服務合同。
那麼,在實際操作上,一樓的業主到底應該如何交納電梯費才不會覺得「冤」呢?在這個問題上,各地分別出台了一些規定予以規范,對電梯費糾紛的化解起到了一些效果。
8. 電梯收費問題
規定是照顧和保護大部分人的權利義務的,是公平的,一樓怎麼去樓上串門啊?所以物權法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