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資產轉讓的稅務處理舉例:
在轉讓過程中,除了按轉讓合同金額雙方計交印花稅外,轉讓方還要按轉讓金額計算繳納營業稅。如果是以無形資產交換其他非貨幣性資產,則雙方都是購銷雙重身份,印花稅要按兩份合同計稅,無形資產轉讓方除了按轉讓金額計交營業稅外,作為換回的貨物,其入帳金額中可能含有消費稅,並視存貨或固定資產,在價外或價內反映增值稅。對無形資產轉讓收入,在扣除無形資產轉讓過程中發生的相關稅費及被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時的無形資產帳面凈值後,要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在轉讓之前,應充分考慮在各種轉讓方式、轉讓價格下。企業要納的稅種,以求整體稅負最輕、轉讓凈收益最大。 確定何時轉銷無形資產需要進行判斷。我國會計准則規定,當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時,企業應將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予以轉銷。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情形主要包括:該無形資產已被其他新技術等所替代,且已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該無形資產不再受法律的保護,且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例:三源株式會社2003年5月20日對外轉讓無形資產,收取價款48萬元,無形資產賬面攤余價值6萬元,不考慮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解答:按照《營業稅暫行條例》的規定,轉讓無形資產應按照5%的稅率繳納營業稅,上述業務應納營業稅2.4萬元(48×5%)。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企業轉讓無形資產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轉讓其所有權,二是轉讓其使用權,兩者的會計處理有所區別。
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按實際取得的轉讓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該項無形資產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應交稅金」等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營業外收入———出售無形資產收益」或「營業外支出———出售無形資產損失」科目。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僅僅是將部分使用權讓渡給其他單位或個人,出讓方仍保留對該項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因而仍擁有使用、收益和處置的權利。受讓方只能取得無形資產的使用權,在合同規定的范圍內合理使用而無權轉讓。在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的情況下,由於轉讓企業仍擁有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因此,不應注銷無形資產的賬面攤余價值。
三源株式會社無形資產轉讓應分無形資產所有權轉讓和使用權轉讓兩種情況,分別做會計處理如下:
1.三源株式會社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
借:銀行存款480000貸:無形資產60000應交稅金24000營業外收入———出售無形資產收益396000。
2.三源株式會社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
借:銀行存款480000貸:其他業務收入480000借:其他業務支出24000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24000。
② 無形資產減值損失為什麼繳納所得稅
呵呵抄,樓主理解錯誤。那不是要繳納襲所得稅。你所看到的分錄是不是: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壞賬准備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
這其實不是要交所得稅,是因為資產減值損失是損益類科目,期末影響企業利潤總額。但是稅法上不承認企業的資產減值,他需要在你某項資產處置時確認。也就是說這里有應納稅所得額稅前調增的問題。所以需要把交的這部分稅額作為遞延處理,在以後期間實際處置發生減值時扣除掉。
③ 無形資產減值的賬務處理 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④ 稅法上承認無形資產的減值,這樣稅務上和會計上沒有
一、會計制度上處理 會計制度規定:無形資產的成本應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回期攤銷。也就答是說,無形資產的攤銷月份為取得當月; 攤銷方法為:直線法; 攤銷年限:為無形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比如,某無形資產是2001年3月取得,預計使用年限3年(沒有超過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和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則其成本應從3月份開始在3年內平均攤銷。二、無形資產的稅務處理 (一)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二)下列無形資產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 1.自行開發的支出已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無形資產; 2.自創商譽; 【區分】外購商譽的支出,在企業整體轉讓或者清算時,准予扣除。 3.與經營活動無關的無形資產; 4.其他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的無形資產。 (三)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及年限 無形資產的攤銷,採取直線法計算。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l0年。
⑤ 無形資產如何做稅務處理
企業持有的無形資產成本,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通過「無形資產」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無形資產項目進行明細核算。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無形資產的成本。
無形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外購的無形資產,按應計入無形資產成本的金額,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2)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按應予資本化的支出,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研發支出」科目。
購買無形資產:
借:無形資產
貸:銀行存款
用固定資產換購無形資產:
借:無形資產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銀行存款
營業外收入
自行研發出的無形資產:
借:無形資產
貸:研發支出
(2)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應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借記「累計攤銷」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按其差額,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減值准備。分錄為:
借:營業外支出
貸:無形資產
(3)處置無形資產,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等,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借記「累計攤銷」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及其他費用,貸記「應交稅費」、「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按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科目或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減值准備。
⑥ 資產減值損失的確定及其賬務處理
(一)資產減值損失的確定
資產可收回金額確定後,如果資產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企業應當將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人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准備。資產的賬面價值是指資產成本扣減累計折舊(或累計推銷)和累計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資產減值損失確認後,減值資產的折舊或者推銷費用應當在未來期間作相應調整,以使該資產在剩餘使用壽命內,系統地分調整後的資產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
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持有資產的會計期間不得轉回。但是若資產報廢、出售、對外投資、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方式換出、通過債務重組抵償債務等符合資產終止確認條件的,企業應當將相關資產減值准備予以轉銷。
(二)資產減值損失的賬務處理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等
⑦ 無形資產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的差異
一、無形資產的計價
1.對於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但是,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按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作為實際成本。《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投資者作為資本金或者合作條件投入的無形資產,按照評估確認或者合同、協議約定的金額計價。
2.對於購入的無形資產。《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購入的無形資產,按實際支付的價款作為實際成本。《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規定:為購置、建造和生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而發生的借款,在有關資產購建期間發生的借款費用,應作為資本性支出計入有關資產的成本。
3.對於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自行開發並按法律程序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按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聘請律師費等費用,作為無形資產的實際成本。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材料費用、直接參與開發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租金、借款費用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已經計入各期費用的研究與開發費用,在該項無形資產獲得成功並依法申請取得權利時,不得再將原已計入費用的研究與開發費用資本化。《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納稅人購置無形資產或自行開發無形資產(如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等),不得直接扣除,允許以攤銷方式逐步扣除。無形資產開發支出未形成資產的部分准予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無形資產開發支出未形成資產,那麼會計與稅法規定是一致的。但本例中專利權開發支出跨年度,在不能確認是否能開發成功形成資產的情況下, 2002年發生的開發費用200萬元仍不得在稅前扣除,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如果2003年確認開發失敗,不能形成資產,那麼2003年的開發費用300萬元可在稅前列支,同時2002年發生的開發費用可以申報扣除,即在確定2003年應納稅所得額時可申報追加調減2002年度發生的開發費用200萬元。
二、無形資產的捐贈與受贈
1.無形資產捐贈差異。稅法規定,企業如果捐贈貨物,應視同銷售,需要繳納增值稅,若屬於消費稅的納稅范圍,還需要繳納消費稅;如果捐贈的是不動產,還要繳納營業稅。由於捐贈無形資產不屬於有償轉讓,所以不繳納營業稅。
在會計核算中,企業捐贈無形資產,只需借記「營業外支出(捐贈支出)」科目,貸記「無形資產」科目;如果被捐無形資產已提減值准備,還應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將差額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如果捐贈無形資產符合公益、救濟性捐贈的條件,按稅法規定,可在稅前扣除;如果不符合公益、救濟性捐贈的條件,而是非公益、救濟性捐贈,則在年終所得稅匯算時,作永久性差異的納稅調整。
2.接受無形資產捐贈差異。企業接受捐贈時,按應確定的實際成本借記「無形資產」科目,按應繳所得稅額貸記「遞延稅款」科目,差額貸記「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准備」科目,並貸記「銀行存款」、「應交稅費」等科目。在企業轉讓時,應按稅法確認的應稅所得額或清算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借記「遞延稅款」、「所得稅」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科目。
外資企業接受無形資產捐贈時,根據憑證的價值,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待轉資產價值」、「銀行存款」等科目。稅法規定,外資企業不論接受貨幣性捐贈還是非貨幣性捐贈,都要作為當年收益,前者應一次性計入當年收益,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後者可先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有餘額時,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年終時,企業應按「待轉資產價值」科目的賬面余額,借記該賬戶,按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應繳的所得稅或用以彌補虧損後的差額,計算當年應繳納的所得稅,即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科目,扣除應繳所得稅後的差額,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
三、無形資產的攤銷
由於內外資企業接受無形資產捐贈的稅法規定不同,因此,內外資企業接受無形資產價值攤銷的稅法規定也不同。《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規定:內資企業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不得進行價值攤銷(即其攤銷額不得在稅前扣除);而《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受贈無形資產入賬後要進行價值攤銷。這就形成了一項永久性差異,年終應進行所得稅納稅調整。外資企業不論接受無形資產、固定資產還是其他非貨幣性資產捐贈,都可以進行價值攤銷、計提折舊或結轉成本,如果按稅法與會計規定計算的金額不等,其差額為時間性差異。
土地使用權作為企業的一項無形資產,其價值應按納稅人支付給國家或其他單位的出讓金確認,但其價值攤銷則受合同規定的使用期限制約。稅法規定攤銷期不得短於使用期,納稅人只能按合同規定的使用期平均攤銷。《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法律、合同或企業申請書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或者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攤銷期限不得少於10年;而《企業會計制度》對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則規定其攤銷年限不應超過10年。稅法與會計規定雖都以10年為界,不過一個是下限,一個是上限。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規定,企業不論外購商譽還是自創商譽,均不得進行價值攤銷,也就是說,即使會計處理進行了價值攤銷,其攤銷額也不得在稅前扣除,要進行納稅調整。筆者認為從納稅籌劃的角度考慮,在會計中,自創商譽不予確認為好,外購(合並)商譽也不宜高估。
四、無形資產的投資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規定:納稅人對外投資的成本不得折舊或攤銷,也不得作為投資當期費用直接扣除,但可以在轉讓、處置有關投資資產時,從取得的財產轉讓收入中減除,據以計算轉讓所得或損失。因此,企業以無形資產對外投資,由無形資產轉化為長期投資後,在投資期間不得對該項無形資產進行價值攤銷。如果企業以未入賬的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應先確認為一項無形資產後,再按上述要求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這里有兩種情況:
一是因當初的研究開發費用已計入當期損益,沒有作為一項無形資產予以確認,現在要將其作為一項無形資產對外投資,企業先要確認其入賬價值,然後按確認價值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二是以當初按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對外投資,按國家有關規定,企業應先補交土地出讓金,當然應該按實際支付額入賬,基本不存在納稅籌劃問題。
五、無形資產的轉讓
無形資產轉讓有兩種方式:一是轉讓使用權,二是轉讓所有權。在轉讓過程中,除了按轉讓合同金額雙方計繳印花稅,轉讓方還要按轉讓金額計算繳納營業稅、城建稅。只轉讓無形資產的使用權,按轉讓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轉讓額計算的應繳營業稅貸記「應交稅費 (應交營業稅)」科目,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轉讓所有權時,則按被轉讓無形資產的轉讓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已提減值准備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其攤余價值貸記「無形資產」科目,對支付的相關費用和應繳營業稅貸記「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科目等,對轉讓凈損益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或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如果是以無形資產交換其他非貨幣性資產,印花稅要按購銷兩份合同金額計繳。
無形資產轉讓方除了按轉讓金額計繳營業稅,作為換回的貨物,其入賬金額中可能含有消費稅,並視增值稅納稅人身份及是存貨還是固定資產,在價外或價內反映增值稅額。對無形資產轉讓收入,在扣除無形資產轉讓過程中發生的相關稅費及被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時的無形資產賬面凈值後,要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在轉讓之前,應充分考慮不同轉讓方式的企業稅負,以求整體稅負最輕、轉讓凈收益最大。
⑧ 無形資產發生減值時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對於使用壽命復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制在持有期間內不需要攤銷,但需要至少於每一會計期末進行減值測試。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的規定,需要計提減值准備的,相應計提有關的減值准備。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⑨ 新會計准則下 無形資產減值 處理方法 有那些
案例
http://www.wx68.cn/html/03/n-703-2.html
商譽的減值核算
http://www.51kj.com.cn/news/20070803/n125599.shtml
《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規定:「因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同時,《<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應用指南》明確,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在合並財務報表中反映的商譽,不包括子公司歸屬於少數股東的商譽。但對相關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時,應當調整資產組的賬面價值,將歸屬於少數股東權益的商譽包括在內,然後根據調整後的資產組賬面價值與其可收回金額(可收回金額的預計包括了少數股東在商譽中的權益價值部分)進行比較,以確定資產組(包括商譽)是否發生了減值。如果資產組已發生減值,應當按照資產減值准則規定計提減值准備。但由於根據上述步驟計算的商譽減值損失包括了應由少數股東權益承擔的部分,應當將該損失在可歸屬於母公司和少數股東權益之間按比例進行分攤,以確認歸屬於母公司的商譽減值損失。下面舉例予以說明。
例3:承例1。A企業於2007年12月31日對並購B公司所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因B公司單獨生產W新產品,能獨立產生現金流量予以計量,故將其作為一個「資產組」看待。2007年12月31日,A企業確認的B公司可辨認資產賬面價值 3900萬元(其中,存貨賬面價值1600萬元、固定資產賬面價值1900萬元),可辨認負債賬面價值1650萬元,測定的可收回金額2240萬元。A企業2007年12月31日進行如下計算和處理:
(1)2007年12月31日A企業確認的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賬面價值=3900-1650=2250(萬元)
(2)A企業購買日(2007年1月1日)確認的全部股東的商譽:歸屬A公司股東權益的商譽45+歸屬於少數股東權益的商譽7.94=51.94(萬元)
(3)2007年12月31日B公司作為一個「資產組」歸屬A公司確認的可收回金額=2240(萬元)
(4)2007年12月31日A企業確認的B公司資產減值=2250+52.94-2240=62.94(萬元)
(5)2007年12月31日A企業計提資產減值准備=62.94-52.94=10(萬元)
其中:存貨跌價准備=10÷(1600+1900)×1600=4.57(萬元)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10÷(1600+1900)×1900=5.43(萬元)
(6)2007年12月31目A企業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的會計分錄如下(單位: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55
貸:商譽 45
存貨跌價准備 4.57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5.43
為了充分反映例3中「主權股東」和「少數股東」在商譽減值測試致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的關系,同時進一步驗證確認資產減值損失的正確性,現將例3計算列表如下(見表格)。
從表中計算可見,A公司2007年12月31日資產發生減值10萬元,2007年1月1日收購時產生的商譽為45萬元,由此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55萬元。與此相應,少數股東2007年12月31日資產發生減值1.77萬元,2007年1月1日收購時產生的商譽為7.94萬元,由此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9.71萬元。
⑩ 資產減值損失可以稅前扣除嗎
未經核定的准備金支出(不符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各項資回產減值准備、風答險准備等准備金准備)不得扣除,在實際操作時是不許可的,許可項目也必須拿到稅務部分的核准書,很麻煩。
納入稅務處理的資產形式主要有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存貨等,均以歷史成本為計稅基礎,企業持各項資產增值或減值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分可以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資產的計稅基礎,根據以上政策,以歷史成本計稅,不得調整。
象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方式獲得的資產以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初始價值,這個才是涉及公允價值的
參考: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