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外購財務軟體是否屬於無形資產
是的,將外購財務軟體計入無形資產是最常見的,並不是所有軟體都要計入無形資產。
1、如果軟體與實物固定資產一起購入,且密不可分,應當計入固定資產
2、如果單獨購入在一定的情況下是可以做為無形資產管理的。
固定資產的有形與形主要是指有沒有實物形態。
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
1、 無形資產所有權和使用權處理不當做假的
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是企業在法律規定范圍內對無形資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處置的權力。無形資產的使用權是按照企業無形資產的用途和性能加以利用,以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
將只有使用權的無形資產作為有所有權的無形資產下帳,從而增大無形資產攤銷,減少利潤,進而減少所得稅的上繳。
2、 無形資產增加不真實,不合規
企業增加的無形資產有的沒有合法的文件證明,有的已超出了法定有效期。
3、 無形資產計價不正確
無形資產計價原則:
購入的無形資產,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計價。
企業自行開發並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按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聘請律師費等實際凈支出計價。
投資者作為資本金或合作條件投入的無形資產,按評估或合同協議及企業申請書的金額計價。
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的成本,應根據資產的市場價格或根據所提供的有關憑據確認的價值和接受捐贈時發生的各項費用確定。
不正確的無形資產計價行為包括:企業明知計價不合法、不合理,故意將無形資產計價過高或過低;未經法定手續進行評估或確認,隨便計價,沒有企業合並或接受其他單位商譽投資時,就對商譽作價入帳。
4、 對無形資產攤銷期限不符合規定
無形資產是一項特殊資產,它可使企業長期受益,因而企業從開始使用之日起,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協議或企業申請書的規定期限及有效使用期平均攤入管理費用。
無形資產的有效期限按下列原則確定:
(1) 法律法規、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分別規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照法定的有效期限與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規定的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則確定;
(2) 法律、法規未規定有效期限,企業合同或企業申請書中規定了受譽年限的,按照合同或企業申請書規定的受譽年限確定;
(3) 法律法規、合同或企業申請書均未規定法定有效期和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於10年的期限確定。
5、 無形資產攤銷金額不正確
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是隨法定的攤銷期限來確定的,無形資產有的價值和特權,雖然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最終還是會終結和滅失的。工作中,為了隨時調節利潤,企業通過隨時調整無形資產使用年限來調整金額,是否達到合情合理來虛調費用。
❷ K3軟體是否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號)文件。該文件第一條第五款規定:「企事業單位購進軟體,凡符合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准,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2年。」該文件是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後首次對外購軟體的稅務處理進行明確。
外購軟體確認為無形資產或固定資產,產生的稅收負擔是不相同的。在企業的不同經營環境(盈利或虧損)下,不同的確認方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是不相同的。
軟體確認為無形資產或固定資產,其依據主要是《財政部關於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有關財務稅收問題的通知》(財工字〔1996〕41號)第四條第四款的規定:「企業購入的計算機應用軟體,隨同計算機一起購入的,計入固定資產價值;單獨購入的,作為無形資產管理。」或依據《國家稅務總局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2000〕84號)第三十條規定:「納稅人購買計算機硬體所附帶的軟體,未單獨計價的,應並入計算機硬體作為固定資產管理;單獨計價的軟體,應作為無形資產管理。」根據上述兩個文件規定可知:外購計算機附帶的軟體,主要是依據軟體單獨計價與否來劃分為無形資產或固定資產。
❸ 外購財務軟體是否屬於無形資產
是的,將外購財務軟體計入無形資產是最常見的,並不是所有軟體都要計入無形資產。
1、如果軟體與實物固定資產一起購入,且密不可分,應當計入固定資產
2、如果單獨購入在一定的情況下是可以做為無形資產管理的。
固定資產的有形與形主要是指有沒有實物形態。
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
部分國外學者的定義
佩頓(Paton)提出的定義
佩頓在1922年的《會計理論》一書中,認為廣義無形資產的定義:「歸屬於某一企業但不具實物形態、存續期較長的任何有價值的補償物、因素或要素」。
無形資產包括社會無形資產和自然無形資產
其中社會無形資產通常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自然無形資產包括不具實體物質形態。
(1)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授予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在法定期限內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發明專利權。
(2)非專利技術:也稱專有技術,是指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採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各種技術和訣竅。
(3)商標權:是指專門在某類指定的商品或產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稱或圖案的權利。
(4)著作權:製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
❹ 金蝶加密狗一般的能用幾次。是在所有的金蝶軟體上都能用嗎
終身都能用,不是在所以的軟體上都能用,看你買的金蝶軟體是哪個版本的加密狗就是哪個版本的。只要版本相同在哪個上面用都是一樣的
❺ 請問財務軟體為什麼也需要設置殘值呢攤銷時我想入到「管理費用—公司經費」是否合理呢 謝謝賜教!
1.傳統的無形資產是沒有殘值的,而財務軟體則有殘值。企業購買財務軟體時,只是得回到一張屬於磁介質答的光碟和一個加密狗,這張光碟安裝到硬碟後,也就可以放在一邊隨時待命(由於某種情況可能需要重新安裝)。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設定使用次數的話,這張光碟可以無限制的使用,而且只要作好軟體的管理工作,不讓軟體劃傷或傳染病毒等,它永遠是一張新盤,它的物理損耗是微乎其微的。至於無形損耗,我們承認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可是只要有企業存在,有經濟活動發生,那麼就一定會有記錄經濟業務的載體,我們現在的紙張賬本經歷了一代又一代,到目前仍在使用,這不是很好的見證嗎?所以說財務軟體一定會有殘值,甚至還有重要價值。
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殘值應當視為零,但下列情況除外:
(一)有第三方承諾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購買該無形資產。
(二)可以根據活躍市場得到預計殘值信息,並且該市場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很可能存在
2.攤銷時入到 「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❻ 速達軟體2000出現「該張單的使用次數出過了試用版的限制,不能保存」是什麼原因
非常簡單,你的軟體過期了。
一,你的軟體本身用試用版的,試用版的限制除了不能使用結賬之類的功能外,還限制了單據的總使用次數。又或者你用的是破解版,破解得不完整。
二,你的軟體是正版的,但是你的加密狗壞了。
三,或者你的加密狗沒有壞,但是你將軟體移到另一台電腦上或者重裝系統了,而你沒有安裝好加密狗的程序,導致認不出加密狗。
四,是我在資料庫看到的,但是沒專人幫我證實。就是其實每款的速達軟體都調好了他的使用年限(約二十年左右,這個時間內軟體已經更新N次了),你的軟體已經到了年限。該換了。
五,還有個很簡單的,就是電腦中毒了,你的軟體某些關於注冊的文件被刪除了。不過這個可能性最小,所以在最後才寫出來。
❼ 財務軟體如何入賬
會計電算化對於提高會計核算的質量,促進會計職能轉變,高效快速提供會計信息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為會計電算化明顯比手工會計優越,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普遍採用會計電算化或正在推行之中,與此同時,相關的各類財務軟體公司相繼出現,通用的商品化財務軟體被不斷研製開發,以不斷滿足各類用戶的需求。過去,由於規模小、金額小,,國家無明確規定,企業購置或開發軟體的費用,各單位看情況自行處理,有的計入無形資產或計入當期費用,有的甚至入固定資產。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個演進過程,隨著會計電算化系統的不斷擴展和深化,購置或開發財務軟體的費用,已從幾千元上升到幾十萬元甚至上千萬元,這樣巨額的費用,如果國家仍不規范讓企業自行處理,必然會造成企業會計信息的不可比,甚至導致企業財務信息嚴重失真,這給國家和企業都會造成損害。企業財務軟體應該如何入賬,從理論到實踐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財務軟體計入無形資產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的無形資產是企業擁有的特殊權利,具有排它性。而財務軟體購買時不具備排它性。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但是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它往往是由法律或合同賦予的某種特殊的權利,或經營上的優勢。我們購入商品財務軟體時,不僅是光碟,主要是光碟裡面的內容,只要是購買同一性質的軟體,比如說購買工資核運算元系統,那麼這個工資核運算元系統所有東西都會一樣,就好比我們購買空白的財務報表一樣,不屬於企業所擁有的特殊權利。而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則不同,它們在購買的那一時刻,就是企業擁有的特殊權利,具有排它性。財務軟體只能是在企業使用以後,由於各單位的數據資料不同,才形成各自的差異,這種差異和無形資產的排它性具有本質的區別。 (二)傳統的無形資產是沒有殘值的,而財務軟體則有殘值。企業購買財務軟體時,只是得到一張屬於磁介質的光碟和一個加密狗,這張光碟安裝到硬碟後,也就可以放在一邊隨時待命(由於某種情況可能需要重新安裝)。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設定使用次數的話,這張光碟可以無限制的使用,而且只要作好軟體的管理工作,不讓軟體劃傷或傳染病毒等,它永遠是一張新盤,它的物理損耗是微乎其微的。至於無形損耗,我們承認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可是只要有企業存在,有經濟活動發生,那麼就一定會有記錄經濟業務的載體,我們現在的紙張賬本經歷了一代又一代,到目前仍在使用,這不是很好的見證嗎?所以說財務軟體一定會有殘值,甚至還有重要價值。 (三)傳統的無形資產不需要進行維護,財務軟體要進行維護修改。使用財務軟體的企業各不相同,在使用過程中就可能會出現問題,那就需要根據各自的不同情況進行維護,比如,軟體的二次開發、軟體的升級。目前我國財務人員的計算機水平低,財務軟體又較復雜,再加上廠家加密,用戶維護相當困難,因此我國商品化財務軟體一般實行終身維護。企業在使用財務軟體中遇到的問題可以由銷售軟體的公司負責,即售後服務。而傳統的無形資產從取得至結束都不存在維修問題,更不存在售後服務。 (四)傳統的無形資產購入後不需要培訓,而使用財務軟體必須培訓。財務軟體是會計電算化的前提,而會計電算化是以計算機為主的當代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在會計業務中的運用,它是一門融電子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信息科學和會計學為一體的學科,需要高素質的會計隊伍。如果我們購置了財務軟體不會基本的操作,我們需要培訓;如果會基本操作而不能很好的運用,我們也需要培訓;如果不懂計算機的簡單維護,我們又需要培訓;總之,培訓貫穿軟體使用的全過程。而無形資產則不需要培訓,比如說我們購買土地使用權,出售方不可能告訴你該土地應該如何使用。 (五)後續支出。我國會計准則規定,無形資產的後續支出應在發生當期確認為費用。而企業購入財務軟體以後,為了提高其使用效率或增加新的功能需要進行升級,雖然企業可以以最優惠的價格得到升級,但發生的升級費用不一定小,如果金額很大,是將其資本化還是費用化呢?若財務軟體進入無形資產科目,那麼發生的升級費用(屬後續支出)就應該計入當期費用。但根據重要性原則,金額較大的支出則應予以資本化。 二、財務軟體計入固定資產存在的問題 (一)根據固定資產的定義,財務軟體不能計入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較長,單位價值較高,並且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國際會計准則第?6號對固定資產的定義是:預計使用期限超過一個會計期間;企業用於生產、提供商品或勞務、出租或為了行政管理目的而擁有的有形資產。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定:「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規定標准以上,並且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資產。從國際會計准則第16號對固定資產的定義中我們知道,固定資產是有形資產,我們說的有形,是看的見、摸得著的物體。而我們在市場上購買到的會計軟體,是一種磁性介質,既看不見、又摸不著,退一步說,財務軟體可以通過支持它的系統軟體和硬體,讓我們看到裡面的內容,充其量也是文字數據,而不是有形的實物形態,所以它不能算作是有形資產。從我國會計准則固定資產的定義中可以知道:固定資產是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資產。而企業購買財務軟體,是為了進行核算和管理。發生的每一筆經濟業務都必須記錄在案,隨著生產經營的不斷持續,發生的經濟業務也會不斷增加,大量的經濟業務輸入財務軟體,使得財務軟體的內部數據越來越大,佔用的容量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由於企業的行業性質不同,許多財務軟體購買以後,不一定馬上就能使用,而是要進行二次開發後才能使用。二次開發以後,財務軟體的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也就是說,財務軟體在使用過程中沒有保持原來的物質形態,不屬於固定資產。自行開發或委託開發的財務軟體在使用過程中也有必要進行軟體維護,包操作維護(主要是一些日常維護工作)和程序維護(包括正確性維護、完善性維護和適應性維護)。這些維護工作必然導致財務軟體內部結構的變化,使其不能保留原有的物質形態。 (二)財務軟體折舊的時間和凈殘值不能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消失的那部分價值。固定資產的損耗分為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有形損耗是指固定資產由於使用和自然力的影響而引起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損失;無形損耗則是指由於科學技術進步等而引起的固定資產價值的損失。財務軟體是一種磁介質,不可能是有形損耗。而說它是無形損耗又不完整,我們購買財務軟體的目的是讓它來裝載財務數據、產生財務數據,利用這些數據,提煉出有用的信息做出合理的決策,以求得企業的發展。所以說財務軟體只是一個文字工具,是信息的載體,載體內的財務信息才是實質。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財務軟體本身的價值可能會損失,可是由它裝載的財務信息並不一定會減值。固定資產折舊,必然要考慮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問題,使用年限的長短直接影響各期應計提的折舊額,所以要合理的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財務軟體的使用年限很難確定,因為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財務軟體也可以不斷的升級;財務軟體中裝載的資料,也不能確定何時無用。另外財務軟體的殘值也很難確定。 三、財務軟體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存在的問題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包括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等。如果財務軟體計價不能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科目,那麼能否可以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呢?同樣存在問題,那就是時間的確定問題。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的費用,在各費用項目的受益期限內平均分攤。比如,大修理費用,應當在將發生的大修理費用在下一次大修理之前平均攤銷;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應當在租賃期限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孰短的期限內平均攤銷;可是,財務軟體的分攤期如何確定?只要企業還在生存、發展,就必然發生賬務,企業就會受益於賬務。企業生存、發展是動態的,則企業受益於賬務的時間也應該是動態變化的,所以這個時間很難確定。國家對此也未做明確規定。 四、財務軟體一次性的計入當期費用存在的問題 未實行會計電算化之前,企業是用紙質的賬簿、憑證等記錄發生的經濟業務,可以一年采購一次,當年夠用就行,所以價格不是很高,企業可以一次性的攤入當期費用——管理費用。而財務軟體則不同,它是一次性的購入,長期使用,且費用較高,購買一個核運算元系統少說也要幾千元或幾萬元,那麼購買一套財務軟體(包括許多子系統)應該要幾萬甚至十幾萬元。如果是購買管理軟體,比如目前國際上流行的ERP系統(企業資源規劃管理系統,在國際市場上ERP銷售40%來自財務、20%分銷、20%製造、20%人力資源),在國內,就拿用友財務軟體公司生產的ERP系統來說,一套ERP系統要200多萬元,在國外市場,如SAP等著名晶牌公司生產的ERP系統摺合人民幣要1000多萬元,費用很高。如果一次性攤入管理費用,必會大大影響企業的當期損益,導致企業財務信息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因此,企業自身也很難接受。況且,財務軟體的受益期不只是一期,所以購買財務軟體入賬一次性記入當期費用不合理,不能簡單一次性記入。 基於以上考慮,企業財務軟體入賬,按現行的會計制度計入哪類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而會計實務操作對財務軟體總需有一個科目入賬才成,這方面尚需進行深化研究和規范。目前,筆者認為其改正途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考慮: (一)單列「軟體」科目。企業購入的用於生產經營、管理用的財務軟體價值明確,可以將其資本化。為了區別傳統的無形資產科目,是否可以像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那樣,單列一項「軟體」科目,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中「軟體」科目放在長期資產類。軟體可包括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等。每期按規定的折舊率(或分攤率)提取折舊(或分攤額)。但是這個折舊率(或分攤率)應該由會計准則明確規定。具體分錄如下:購入軟體時借記「軟體」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分攤時借記「管理費用軟體攤銷費用」,貸記「軟體」科目。委託開發形成的財務軟體應按實際支付的委託費入賬。如果該軟體是用於生產經營或管理,應資本化。自行開發形成的財務軟體有明確的目的,開發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企業的研發支出,比例不會太高(因為企業必須考慮成本因素),因此,應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計入「研究與開發費用×軟體」賬戶,若開發成功,則轉入資產賬戶;若開發失敗,則將研究與開發費用計入當期費用。發生的後續支出應該根據重要性原則和配比原則來處理。如果金額較小,按照配比原則計入相關費用科目;如果金額較大則應予以資本化。 (二)作「遞延資產」處理。由於財務軟體的使用期較長,一次性支出較大且受益期在一個會計年度以上,為了便於管理,非軟體開發企業購買的軟體計入「遞延資產軟體支出」,在資產負債表中作為資產來管理。其分攤率由會計准則明確規定。具體分錄如下:購入時借記 「遞延資產軟體支出」,貸記「銀行存款」;分攤時借記「管理費用軟體支出」,貸記「遞延資產—軟體支出」。分攤的那部分費用,相當於每期購置空白的紙質賬簿、憑證等的費用。委託開發形成的財務軟體若用於生產經營或管理,應按實際支付的委託費資本化。自行開發的財務軟體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計入「研究與開發費用x軟體」賬戶,若開發成功,則轉入資產賬戶;若開發失敗,則將研究與開發費用計入當期費用。發生的後續支出應該根據重要性原則和配比原則來處理。如果金額較小,按照配比原則計入相關費用科目;如果金額較大則應予以資本化。
❽ 財務軟體如何入賬
財務軟體,應該作為無形資產入賬,根據合同約定使用年限進行攤銷!
(一)財務軟體折舊的時間和凈殘值不能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消失的那部分價值。固定資產的損耗分為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有形損耗是指固定資產由於使用和自然力的影響而引起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損失;無形損耗則是指由於科學技術進步等而引起的固定資產價值的損失。財務軟體是一種磁介質,不可能是有形損耗。而說它是無形損耗又不完整,我們購買財務軟體的目的是讓它來裝載財務數據、產生財務數據,利用這些數據,提煉出有用的信息做出合理的決策,以求得企業的發展。所以說財務軟體只是一個文字工具,是信息的載體,載體內的財務信息才是實質。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財務軟體本身的價值可能會損失,可是由它裝載的財務信息並不一定會減值。固定資產折舊,必然要考慮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問題,使用年限的長短直接影響各期應計提的折舊額,所以要合理的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財務軟體的使用年限很難確定,因為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財務軟體也可以不斷的升級;財務軟體中裝載的資料,也不能確定何時無用。另外財務軟體的殘值也很難確定。
(二)、財務軟體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存在的問題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包括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等。如果財務軟體計價不能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科目,那麼能否可以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呢?同樣存在問題,那就是時間的確定問題。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的費用,在各費用項目的受益期限內平均分攤。比如,大修理費用,應當在將發生的大修理費用在下一次大修理之前平均攤銷;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應當在租賃期限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孰短的期限內平均攤銷;可是,財務軟體的分攤期如何確定?只要企業還在生存、發展,就必然發生賬務,企業就會受益於賬務。企業生存、發展是動態的,則企業受益於賬務的時間也應該是動態變化的,所以這個時間很難確定。國家對此也未做明確規定。 四、財務軟體一次性的計入當期費用存在的問題 未實行會計電算化之前,企業是用紙質的賬簿、憑證等記錄發生的經濟業務,可以一年采購一次,當年夠用就行,所以價格不是很高,企業可以一次性的攤入當期費用——管理費用。而財務軟體則不同,它是一次性的購入,長期使用,且費用較高,購買一個核運算元系統少說也要幾千元或幾萬元,那麼購買一套財務軟體(包括許多子系統)應該要幾萬甚至十幾萬元。如果是購買管理軟體,比如目前國際上流行的ERP系統(企業資源規劃管理系統,在國際市場上ERP銷售40%來自財務、20%分銷、20%製造、20%人力資源),在國內,就拿用友財務軟體公司生產的ERP系統來說,一套ERP系統要200多萬元,在國外市場,如SAP等著名晶牌公司生產的ERP系統摺合人民幣要1000多萬元,費用很高。如果一次性攤入管理費用,必會大大影響企業的當期損益,導致企業財務信息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因此,企業自身也很難接受。況且,財務軟體的受益期不只是一期,所以購買財務軟體入賬一次性記入當期費用不合理,不能簡單一次性記入。 基於以上考慮,企業財務軟體入賬,按現行的會計制度計入哪類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而會計實務操作對財務軟體總需有一個科目入賬才成,這方面尚需進行深化研究和規范。
目前,筆者認為其改正途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考慮:
(一)單列「軟體」科目。企業購入的用於生產經營、管理用的財務軟體價值明確,可以將其資本化。為了區別傳統的無形資產科目,是否可以像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那樣,單列一項「軟體」科目,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中「軟體」科目放在長期資產類。軟體可包括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等。每期按規定的折舊率(或分攤率)提取折舊(或分攤額)。但是這個折舊率(或分攤率)應該由會計准則明確規定。具體分錄如下:購入軟體時借記「軟體」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分攤時借記「管理費用軟體攤銷費用」,貸記「軟體」科目。委託開發形成的財務軟體應按實際支付的委託費入賬。如果該軟體是用於生產經營或管理,應資本化。自行開發形成的財務軟體有明確的目的,開發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企業的研發支出,比例不會太高(因為企業必須考慮成本因素),因此,應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計入「研究與開發費用×軟體」賬戶,若開發成功,則轉入資產賬戶;若開發失敗,則將研究與開發費用計入當期費用。發生的後續支出應該根據重要性原則和配比原則來處理。如果金額較小,按照配比原則計入相關費用科目;如果金額較大則應予以資本化。
(二)作「遞延資產」處理。由於財務軟體的使用期較長,一次性支出較大且受益期在一個會計年度以上,為了便於管理,非軟體開發企業購買的軟體計入「遞延資產軟體支出」,在資產負債表中作為資產來管理。其分攤率由會計准則明確規定。具體分錄如下:購入時借記 「遞延資產軟體支出」,貸記「銀行存款」;分攤時借記「管理費用軟體支出」,貸記「遞延資產—軟體支出」。分攤的那部分費用,相當於每期購置空白的紙質賬簿、憑證等的費用。委託開發形成的財務軟體若用於生產經營或管理,應按實際支付的委託費資本化。自行開發的財務軟體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計入「研究與開發費用x軟體」賬戶,若開發成功,則轉入資產賬戶;若開發失敗,則將研究與開發費用計入當期費用。發生的後續支出應該根據重要性原則和配比原則來處理。如果金額較小,按照配比原則計入相關費用科目;如果金額較大則應予以資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