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無形資產的研究階段 開發階段
無形資產是無形的,一般指技術、專利等。所以不是研究產品本身,而是產品的版技術。
研發階段就是就某一項技權術進行研究,比如軟體研發、發動機技術研發等等。
在無形資產中,研究和開發混為一個階段進行記賬,所以叫研發階段。但是,研究階段的費用要計入當期損益,也就是「管理費用」,而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的計入「無形資產」,不符合的還是計入「管理費用」。
㈡ 發動機是誰發明的
1893年,德國的魯道夫·狄塞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機。蒸汽機發明以後,魯道夫·狄塞爾在慕尼黑技術大學上學時就對「蒸汽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1892年,年僅34歲的魯道夫·狄塞爾就取得了將空氣壓進容器並且和煤粉充分混合直至被壓燃而提供動力的機械裝置的發明專利。次年,位於德國奧古斯堡的MAN公司根據這一專利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柴油發動機的原型機,並將它命名為「狄塞爾」發動機。
如同所有新生事物一樣,狄塞爾發動機從誕生到完善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幸的是,狄塞爾在他55歲那年逝世了,他沒能親眼見到他發明的發動機裝在汽車上。10年之後,MAN公司終於在柏林的汽車展覽會上推出了第一台裝在卡車上的狄塞爾發動機。
後來,設在曼海姆的賓士公司製造出了帶預燃室的狄塞爾發動機,並且將它裝在了自己的卡車上。1936年,梅塞德斯—賓士公司製造出了第一台裝有狄塞爾發動機的轎車。一直到今天,柴油機的英文名稱依然是「DIESEL ENGINE」,即「狄塞爾」引擎。
發動機技術:
1、渦輪增壓
增壓中冷——空氣冷卻和水冷。
渦輪增壓是提高升功率的最有效的方法。由於再次利用了廢氣能量,使發動機的熱效率也有一定提高。
2、可變渦輪截面
增壓壓力閉環控制方法,廢氣放氣閥控制,可變渦輪截面控制。
3、缸內直噴
單噴,雙噴,更好地組織燃燒過程。
4、可變進氣歧管長度
又分為非連續可變和連續可變進氣管長度,提高各轉速下的充氣效率。
㈢ 請問發動機是誰發明的
發動機最初的原型應該是火葯內燃機,由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在1680年提出,這種發動機就是利用火葯的爆燃來推動活塞做功的,但是,這種機械並沒有真正成型,真正意義發動機應該還是德國卡爾本茨發明的。
㈣ 發動機電控系統屬於無形資產么
博世
德爾福
發動機電控系統要求經過大量的實驗得到數據,再把這個數據存在ecu中,噴油時根據各個感測器的信號決定噴油量及噴油時刻,汽車發動機電控技術是掌握在全世界幾個大的廠商手裡的,大部分企業都是直接購買電控系統,國內什麼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㈤ 斯貝發動機並不先進,為什麼中國用了二十多年才仿製成功
1972年,隨著中美關系的改善,聞到風聲的英國人也接踵而來,就在當年,羅羅公司總師斯坦利.胡克雖一個四人的小代表團來到中國,英國代表團向中國航空界人士講述了垂直起降戰斗機的概念,並介紹了斯貝發動機、協和超音速客機用的奧林巴斯593和威派爾Viper蝮蛇)發動機及渦槳的達特發動機。在經過多次接觸後,胡克意識到中國對以獲取許可證生產斯貝發動機(註:當時中國已從第三國引進了三叉戟客機和MK512斯貝民用發動機)產生了濃厚興趣。
經過一來一往多次交涉,胡克意識到中國真正感興趣的不是MK512斯貝民用發動機而是MK202斯貝軍用加力渦扇發動機,該發動機的加力推力超過了9噸,不加力推力也超過6噸。
經過多輪交涉,經歷兩年的談判,直到1975年12月13日才正式簽署了專利協議,馭風在這兒需要指出的是這也是當年周恩來總理所牽腸掛肚的一個重點工程。簽署協議後一個月,周總理就與世長辭了。
但斯貝的故事沒有終結,斯貝發動機,中國型號定名為渦扇9,定點西安紅旗航空發動機廠試制生產。西安航空發動機廠於1976年開始試制工作,此前西安生產的是渦噴8,是仿製蘇聯的РД-3М的產品,用於轟6。經過3年多的努力,1979年下半年,分兩批裝出了4台發動機。同年11月,由中英雙方共同在中國完成了150小時持久試車考核。1980年2月到5月,又在英國完成了高空模擬試車、零下40攝氏度條件下的起動試車,以及5大部件的循環疲勞強度試驗,結果都符合技術要求。中英雙方代表簽署了中國製造渦扇9發動機考核成功的文件。渦扇9發動機的初步研製成功,使中國有了一台推力適中的渦扇發動機,填補了空白,並有效提高了自行研製的水平和能力;通過試制引進了70年代水平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機械加工工藝比原來提高一級精度以上,工廠掌握了諸如金屬噴漆、真空熱處理等12項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技術和46項國內先進工藝技術。同時,國內冶金、材料、化工、機械等工業的技術水平,也相應得到提高,從而較大幅度縮短了整個發動機製造技術與世界水平的差距。而且,斯貝發動機的引進還為航空工業迎接新時期的改革開放,引進先進技術,開展技術合作與交流,提高發動機及配套產品的技術水平,開了個好頭。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沒有渦扇9,那飛豹也就前途未卜了。但由於種種原因,WS9的研製一直躊躇不前。90年代初期,隨著飛豹研製工作的展開,渦扇9的全面國產化工作也提到議事日程上來,95年11月,部分國產化的渦扇9通過150小時試車,此時渦扇9的國產化率已達到70%,仍有部分零件不能生產。1999年下半年,渦扇9發動機全面國產化工作啟動,西安航空發動機廠先後攻克無餘量精鍛(精鑄)工藝,數字式電子控制系統等一系列難關,西航集團公司僅用了20天時間就完成了發動機的裝配,在成功進行了兩次冷運轉後,於2000年底一次點火成功,隨即開始的150小時工藝試車於2001年圓滿結束,試車檢驗結果表明各項性能技術指標均達到要求,渦扇9被重新命名為秦嶺發動機,2002年6月1日上午,凝聚著西航航空人無數心血和汗水的秦嶺發動機首飛成功。2003年7月該發動機通過技術鑒定,從此,中國開始有了全國產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秦嶺發動機於2007~2009年間終於獲得了生產定型,從此以後飛豹的量產出現了一片坦途。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斯貝發動機的國產化一直遲滯不前,飛豹在2000年前後的量產用光了所有幾十台庫存原裝斯貝發動機,並從英國引進了一批封存的二手斯貝發動機,保證了飛豹量產的延續,而在本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飛豹量產終於實現了價格便宜量又足。
而在葉片精鍛工藝的獲得方面,中國之前所有葉片是採用精鑄的,由於英國的工藝不同,中國也引進了全套葉片精鍛生產線,但開始試生產中,一直出現成品率較低的問題無法解決,而英國方面則說:他們只轉讓技術和資料,不轉讓頭腦和經驗。
一次,紅旗廠精鍛線的負責人赴以色列參觀,偶然的機會中,發現對方的精鍛生產中,鍛造錘在鍛造中每次鍛造有一個停頓。
發現了這個秘密的紅旗精鍛人至此突破了精鍛的全部秘密,精鍛葉片的突破打開了斯貝國產化的大好局面。當然這只是斯貝國產化無數故事中的一個小故事。
斯貝發動機的原型改自民用發動機,因此也秉承了民用發動機耗油率低的特點。約翰牛的務實精神在斯貝發動機上體現得淋漓盡至;可靠,喘振余度高是斯貝的最大的特點,斯貝也正象一頭老黃牛一樣,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斯貝是最早採用三元流技術的發動機,該理論是我國著名航空發動機專家吳仲華教授在國外求學期間提出的。
秦嶺開始穩定生產後,西航人開始了其改進工作,由於秦嶺的渦前溫度屬於二代,有必要做一定提高,現有技術和材料已經完全滿足這個要求。另外秦嶺的壓氣機級數相對於三代發動機已經實在太多了,可以減少的級數不少,從這個角度考慮,減重,增推是秦嶺二代版的新想法,據悉秦嶺二代版的預計推力已經超過10噸,推比也從5.05提高到6以上,重量也由將近1.9噸減輕至1.7噸左右,渦前溫度也由1400K提高到了將近1600K,這已經是三代發動機的標准了,雖然只是門檻標准。
中國從斯貝上獲得的也不僅僅是個航空發動機本身,隨著對斯貝研究和量產的深入,中國還發展了斯貝的燃氣輪機版本,同時斯貝燃氣輪機版本的動力渦輪還移植到國產各型燃氣輪機獲得了巨大成功;而基於斯貝的高壓壓氣機前七級,中國也將其改進用於渦噴14(國產昆侖渦噴發動機)的高壓壓氣機。
從斯貝的想法提出到今天已逾一個甲子,而斯貝在中國的故事還在延續,秦嶺為中國帶出了一個實力雄厚的航空發動機廠,也為中國航發人打開了眼界,應該說當年花的一億英鎊確實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但希望今後的引進能及早轉化為成功,勿讓一件好事蹉跎了歲月,綠了芭蕉,紅了櫻桃,不要在一年又一年中白白空等。(利刃/馭風)
㈥ 發動機誰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機誕生於1893年的德國
㈦ 發動機的驗證機、原型機、定型機的區別
只有蘇-47(s-37金雕)還沒有服役:S-37是俄羅斯目前唯一的一種全隱身戰斗機。它採用多種隱身措施,具備與美國F-22相似的隱身性能,能避開敵方的雷達探測。該機機身、機翼、鴨式翼和尾翼大量採用了復合材料製造(機體總重量的90%),機體表面還塗有吸收雷達波塗料;武器置於機腹內部;為了減少紅外輻射,飛機尾噴管兩側安裝了一對傾斜的垂尾;進氣道採用塗覆吸波材料的螺旋結構等。S-37的尺寸與蘇-27類似,但從氣動布局看是為突出大迎角敏捷性而設計的,採用鴨式氣動布局和串聯三翼結構。目前,S-37驗證機裝有2台D-30F6渦噴發動機,最終將在定型機上裝備2台先進的AL-41F渦扇發動機,並採用推力矢量噴管技術。由於S-37採用非傳統的前掠翼戰斗機布局,該機與常規布局的戰斗機相比有兩大優勢。首先,前掠翼布局能保持該機在亞聲速飛行時具有最好的氣動性能;其次,前掠翼布局與推力矢量控制系統的綜合使用,能使S-37在空戰中保持絕對優勢。該機在試飛中以90°迎角飛行;完成各種高難度機動動作,可對來襲的空中目標實施攻擊。俄刊稱,該機同美國最新研製的F-22戰斗機一樣具有超機動性能,甚至比F-22更加靈活。S-37採用新型高性能發動機及先進的氣動設計,達成了發動機不開加力可進行超聲速持續飛行的要求,即具有超聲速巡航性能。S-37在試飛中最大時速為2200千米/小時。S-37前掠戰斗機的起降性能優於現役的戰斗機,與後者相比,起降距離可縮短35%。該機可在短距跑道及簡易跑道和高速公路上起降,使其有助於減小對機場的依賴,便於出擊、疏散和轉移,提高了戰斗機的地面生存力、機動作戰和快速反應能力,提高了空中截擊、支援地面部隊的作戰能力。採用前掠翼的S-37仍然由蘇霍伊設計局投資,還沒有得到軍方的支持。然而,S-37受到蘇霍伊設計局總設計師西蒙諾夫的寵愛和全力支持。西蒙諾夫正在把S-37用作未來戰斗機而向俄羅斯空軍大力兜售。俄羅斯的專家們認為,蘇霍伊設計局可能會對目前的S-37作進一步改進,但是,要使之達到俄空軍的要求,蘇霍伊還將面臨一定的困難,同時S-37還將面臨與米格設計局設計的1.42戰斗機的競爭,最重要的是俄羅斯空軍最終是否有能力支持一種先進攻擊機的發展經費。主要機載設備S-37將利用其機腹內部空間大的特點,裝備了俄最新研製的航空武器火控系統及電子系統。與俄羅斯先進的蘇-35、蘇-37戰斗機一樣,S-37裝備有新一代一體化航空電子設備,包括相控陣雷達和後視雷達。武器控制系統、新型瞄準器、多功能電子指示器和記錄器、新型衛星導航和通信設備,空中信號數據處理、電子戰系統、RLS攻擊防禦系統等。該機將裝備全高度、全方向、全距離的武器系統。武器系統包括最新研製的空對空導彈和多種空對地武器,它既有空中截擊能力,又能攻擊敵方縱深處的地面和海上目標。其中最新研製的相控陣雷達,是一種X波段無源相控陣雷達,其方位掃瞄為正負60°,作用距離為165~245千米,具有多目標跟蹤功能,能跟蹤24個空中目標,並可同時攻擊8個目標;能發現400千米以外的空中目標、200千米處的地面目標。動力裝置目前裝有2台D-30F6渦輪噴氣發動機,單台推力15500公斤。最終將在定型機上裝備2台先進的AL-41F渦扇發動機,並採用推力矢量噴管技術。武器機載武器包括R-77M(AA-12)、R-73M、K-74、KC-172、RVV-AE中、近、遠程空空、空(面)導彈和各種精確制導炸彈等。其中R-73M紅外製導空空導彈,系俄R-73的改進型,可實施全向攻擊,具有發射後不用管及同時攻擊多目標的能力。不僅能攻擊飛行中的飛機,還可用於攔截中、遠程空空導彈,射程可達160千米;KS-172系俄最新研製的遠程空空導彈,最大射程為400千克,它與機載火控雷達匹配後,該機將具有先敵發現、先敵攻擊的超視距攻擊能力,可在敵防空火力圈外實施攻擊。尺寸數據機長:22.6米轉自鐵血小時(海平面)?航程:3300千米使用升限:18000米?最大過載:9g
㈧ 發動機電控系統屬於無形資產么
發動機電控系統,可以屬於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包括社會無形資產和自然無形資產
其中社會無形資產通常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自然無形資產包括不具實體物質形態的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等
(1)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授予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在法定期限內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
(2)非專利技術:也稱專有技術,是指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採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各種技術和訣竅。
(3)商標權:是指專門在某類指定的商品或產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稱或圖案的權利。
(4)著作權:製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
(5)特許權:又稱經營特許權,專營權,指企業在某一地區經營或銷售某種特定商品的權利或是一家企業接受另一家企業使用其商標,商號,技術秘密等的權利。
(6)土地使用權:指國家准許某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對國有土地享有開發,利用,經營的權利。
(7)商業秘訣
㈨ 發動機是誰發明的,在那年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機誕生於1893年的德國。一位德國皮革商的兒子,在慕尼黑技術大學上學時對「蒸汽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他34歲那年(1892年)取得了把空氣壓進容器並且和煤粉充分混合直至被壓燃而提供動力的機械裝置的發明專利。
第2年,位於德國奧古斯堡的MAN公司根據這一專利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柴油發動機的原型機,並取名叫『狄塞爾(DIESEL)』發動機。像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樣,狄塞爾發動機從誕生到不斷完善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狄塞爾先生在他55歲那年不幸逝世了,沒有能夠見到他發明的發動機裝在汽車上。10年之後,MAN公司終於在柏林的汽車展覽會上推出了第一台裝在卡車上的狄塞爾發動機。後來,設在曼海姆的賓士公司製造出了帶預燃室的狄塞爾發動機。
(9)發動機原型無形資產擴展閱讀:
約1679年法國物理學家丹尼斯·巴本在觀察蒸汽逃離他的高壓鍋後製造了第一台蒸汽機的工作模型。約與此同時薩繆爾·莫蘭也提出了蒸汽機的主意。
1698年托馬斯·塞維利、1712年托馬斯·紐科門和1769年詹姆斯·瓦特製造了早期的工業蒸汽機,他們對蒸汽機的發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1807年羅伯特·富爾頓第一個成功地用蒸汽機來驅動輪船。瓦特運用科學理論,逐漸發現了這種蒸汽機的毛病所在。
從1765年到1790年,他進行了一系列發明,比如分離式冷凝器、汽缸外設置絕熱層、用油潤滑活塞、行星式齒輪、平行運動連桿機構、離心式調速器、節氣閥、壓力計等等,使蒸汽機的效率提高到原來紐科門機的3倍多,最終發明出了現代意義上的蒸汽機。
㈩ 更換發動機必須是原型號嗎
道交法規定車輛出廠後不能以任何形式改變動力系統,因事故或者質量問題更換發動機變速箱,也必須和原來的部件完全 一樣,如果更換不同型號的發動機,包括驗車年檢、過戶等全部車務手續就都不能再辦理了,也不能再進行投保理賠等保險公司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