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資性房地產准則什麼時候出來的
——投資性房地產(2006)
財會[2006]3號
2006-2-15 第一條 為了規范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 投資性房地產,是指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兩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產。
投資性房地產應當能夠單獨計量和出售。
第三條 本准則規范下列投資性房地產:
(一)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
(二)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
(三)已出租的建築物。
第四條 下列各項不屬於投資性房地產:
(一)自用房地產,即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房地產。
(二)作為存貨的房地產。
第五條 下列各項適用其他相關會計准則:
(一)企業代建的房地產,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15號——建造合同》。
(二)投資性房地產的租金收入和售後租回,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 第六條 投資性房地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與該投資性房地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該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七條 投資性房地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一)外購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和可直接歸屬於該資產的其他支出。
(二)自行建造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由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構成。
(三)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按照相關會計准則的規定確定。
第八條 與投資性房地產有關的後續支出,滿足本准則第六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投資性房地產成本;不滿足本准則第六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第九條 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採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後續計量,但本准則第十條規定的除外。
採用成本模式計量的建築物的後續計量,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
採用成本模式計量的土地使用權的後續計量,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
第十條 有確鑿證據表明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可以對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應當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一)投資性房地產所在地有活躍的房地產交易市場;
(二)企業能夠從房地產交易市場上取得同類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及其他相關信息,從而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作出合理的估計。
第十一條 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不對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應當以資產負債表日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調整其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第十二條 企業對投資性房地產的計量模式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的,應當作為會計政策變更,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處理。
已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不得從公允價值模式轉為成本模式。 第十三條企業有確鑿證據表明房地產用途發生改變,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將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其他資產或者將其他資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
(一)投資性房地產開始自用。
(二)作為存貨的房地產,改為出租。
(三)自用土地使用權停止自用,用於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
(四)自用建築物停止自用,改為出租。
第十四條在成本模式下,應當將房地產轉換前的賬面價值作為轉換後的入賬價值。
第十五條 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自用房地產時,應當以其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作為自用房地產的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第十六條 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轉換為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投資性房地產按照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計價,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小於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大於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計入所有者權益。 第十七條 當投資性房地產被處置,或者永久退出使用且預計不能從其處置中取得經濟利益時,應當終止確認該項投資性房地產。
第十八條 企業出售、轉讓、報廢投資性房地產或者發生投資性房地產毀損,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其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第十九條 企業應當在附註中披露與投資性房地產有關的下列信息:
(一)投資性房地產的種類、金額和計量模式。
(二)採用成本模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折舊或攤銷,以及減值准備的計提情況。
(三)採用公允價值模式的,公允價值的確定依據和方法,以及公允價值變動對損益的影響。
(四)房地產轉換情況、理由,以及對損益或所有者權益的影響。
(五)當期處置的投資性房地產及其對損益的影響。 ,投資性房地產應當按照成本模式進行初始計量:
1.外購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和可直接歸屬於該資產的其他支出。
外購的,按照購買價款、相關稅費和可直接歸屬於該資產的其他支出作為成本,借記「投資性房地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企業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入的,按照購入的公允價值,借記「投資性房地產」科目,按照應支付金額與成本之間的差額,借記「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按照應支付金額,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
例1.某公司於2008年1月1日,購入甲公司一幢廠房用於出租。該廠房價款(含稅)為2000萬元,分3年期付清,在每年年初付款,第1年以銀行存款已付800萬元,第2年和第3年再各付600萬元。廠房公允價值為1982萬元,採用實際利率法分期攤銷未確認融資費用,假設實際利率為10‰。要求,根據有關資料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1)購入廠房時
借:投資性房地產——-廠房19820000未確認融資費用180000
貸:長期應付款——-甲公司12000000銀行存款8000000
(2)攤銷未確認融資費用時
①第2年付款攤銷時600×10‰=6(萬元)
借:財務費用60000貸:未確認融資費用60000
②第3年付款攤銷時600×10‰×2=12(萬元)
借:財務費用120000貸:未確認融資費用120000
2.自行建造的成本,由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構成。主要包括工程用物資成本、人工費用、應予以資本化的借款費用、繳納的相關稅費以及應分攤的其他間接費用等。自行建造分為自營方式和出包方式兩種建造方式。
(1)自營方式。企業採用自營方式建造,其入賬價值應當按照使該項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確定。工程項目較多且工程支出較大的企業,應當按照工程項目的性質分別核算各工程項目的成本。採用自營方式建造,按照使該項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原材料」、「工程物資」、「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交付使用時,借記「投資性房地產」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
例2.某公司採用自營方式建造一幢營業大樓用於出租,建造營業大樓領用工程物資1500萬元,計提工人工資200萬元,以銀行存款支付水電費30萬元,支付相關稅費5萬元;該營業大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交付使用。要求,根據有關資料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①領用工程物資時
借:在建工程——-營業大樓15000000
貸:工程物資15000000
②計提工人工資時
借:在建工程——-營業大樓2000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2000000
③支付水電費及相關稅費時
借:在建工程——-營業大樓350000
貸:銀行存款350000
④交付使用時
借:投資性房地產——-營業大樓17350000
貸:在建工程——-營業大樓17350000
(2)出包方式。企業採用出包方式建造投資性的房地產,應按照支付的工程價款等計量,其工程的具體支出在承包單位核算。企業按照合同規定支付工程價款時,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交付使用投資性的房地產時,借記「投資性房地產」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
例3.某公司採用出包方式建造一處商場用於出租,造價為3000萬元。與甲公司簽訂承包合同規定,工程開工前預付總造價的30%作為啟動資金,工程完成50%再付20%預付工程款,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交付使用時結清價款。要求,根據有關資料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①預付啟動資金時
借:在建工程——-商場9000000
貸:銀行存款9000000
②預付工程款時
借:在建工程——-商場6000000
貸:銀行存款6000000
③結清價款時
借:在建工程——-商場15000000
貸:銀行存款15000000
④交付使用時
借:投資性房地產——-商場30000000
貸:在建工程——-商場30000000
2. 存貨轉為投資性房地產什麼時候開始計提折舊
按照來投資性房地產-建築物類也是源當月增加次月計提折舊, 當月減少當月計提折舊
投資性房地產-土地使用權和無形資產一樣,當月增加當月攤銷,當月減少當月不攤銷,這樣原則核算 。 這樣就可以區分開結轉時候當月還是次月折舊或是攤銷。
轉入的第二個月
月末轉為投資性房地產,則當月按固定資產折舊
月初轉為投資性房地產,則當月按投資性房地產折舊
月中轉為投資性房地產,則按固定資產的折舊原則處理,即按固定資產折舊
3. 投資性房地產如何折舊
分析如下
1、投資性房地產-建築物類也是當月增加次月計提折舊, 當月減少當月計提折舊。
2、投資性房地產-土地使用權和無形資產一樣,當月增加當月攤銷,當月減少當月不攤銷,這樣原則核算 。 這樣就可以區分開結轉時候當月還是次月折舊或是攤銷。
3、企業按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已出租的建築物)按會計規定不計提折舊,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可按直線法計算其折舊或攤銷作為納稅調減處理。
(3)投資性房地產攤銷開始時間擴展閱讀
房地產 :
房地產是一個綜合的較為復雜的概念,從實物現象看,它是由建築物與土地共同構成。土地可以分為未開發的土地和已開發的土地,建築物依附土地而存在,與土地結合在一起。建築物是指人工建築而成的產物,包括房屋和構築物兩大類。[1]
對於房地產的概念,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理解:房地產既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物質形態,同時也是一項法律權利。
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物質形態,房地產是指房產和地產的總稱,包括土地和土地上永久建築物及其所衍生的權利。
房產是指建築在土地上的各種房屋,包括住宅、廠房、倉庫和商業、服務、文化、教育、衛生、體育以及辦公用房等。
地產是指土地及其上下一定的空間,包括地下的各種基礎設施、地面道路等。房地產由於其自己的特點即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動性,在經濟學上又被稱為不動產。
可以有三種存在形態:即土地、建築物、房地合一。在房地產拍賣中,其拍賣標的也可以有三種存在形態,即土地(或土地使用權)、建築物和房地合一狀態下的物質實體及其權益。
隨著個人財產所有權的發展,房地產已經成為商業交易的主要組成部分。
4. 投資性房地產的攤銷怎麼做
20萬是之前按4000萬計提的折舊,實際應按6000萬計提折舊。
4000/50*3/12=20
望採納。
5.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攤銷問題
無形資產的攤銷是有單獨科目入賬的。
借:費用
貸:累計攤銷
而不是直回接沖減答無形資產。
所以在這筆業務發生的時候,
「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和「累計攤銷」都分別有餘額,所以要一起結轉掉。
《企業會計准則講解——投資性房地產》:企業將自用土地使用權或建築物轉換為以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應當按該項建築物或土地使用權在轉換日的原價、累計折舊、減值准備等,分別轉入」投資性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科目,按其賬面余額,借記」投資性房地產」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科目,按已計提的折舊或攤銷,借記」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科目,貸記」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科目,原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借記」固定資產減值准備」或」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貸記」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科目。
6. 投資性房地產折舊起始時間的確定
你好,
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
解析:
此題是一道非常不錯的一道題,其考點甚多,下面我就給你解析一下:
首先,這項整體資產所涉及到的折舊,卻是要分段分項來計算的,並且考核到了固定資產折舊原則與投資性房地產的折舊攤銷的原則,及租賃期開始日的概念與處理。
我們按時間順序解析一下:
2009年6月20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要將其從在建工程中轉入到固定資產中來核算的,那麼固定資產是當月增值當月不提,但是卻又有當月減少,當月不提,本題中,2007年6月20日轉入固定資產,即增加了固定資產,當然本月不提了,下一個月開始計提,到下一個月7月1日,正好又是租賃開始日,應當將固定資產60%部分轉為投資性房地產,這時固定資產60%部分減少了,當月照樣提其折舊,而是從下一個月開始不再計提了,而對於投資性房地產的計提折舊的規定正好與其相同的,即7月增加了投資性房地產,當月卻不提,從下一個月開始,正好吻合!
下面就是具體的分段說明一下:
6月20日增加固定資產價值=2800+1200=4000,當月不提折舊,下月開始計提。
7月1日,60%部分轉入投資性房地產=4000×60%=2400,但是本月投資性房地產不計提折舊攤銷,是從下一月開始計提折舊攤銷的,而本月計提的是全部固定資產的折舊(這里出現了不嚴謹的表述,只告訴了房地產的使用年限,是否與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相同,我們不得而知,這就會影響分別計算折舊准確性,按理來說,這應該都是適用的,因為都是不動產建築物,並且是同時建成,同性質的,一體的,所以我們假定或是認為二者是相同的)
那麼7月固定資產的折舊額=4000÷20÷12×1=16.67
由於二者計提折舊的方法是完全相同的,那麼對兩者總額來計提的折舊額在二者之間的比例內分配就可以了,
從8月到年末(2009年末),整體不動應計提的折舊額=4000÷20÷12×5(個月)=83.33
自用比例分攤的折舊額=83.33×40%=33.33
投資性房地產比例分攤的折舊額=83.33×60%=50(或83.33-33.33=50)
所以你的理解是正確的!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7. 投資性房地產折舊起始時間如何確定
成本模式下,當月取得的投資性房地產次月開始提折舊;公允價值模式下,任何時候都不提折舊。
投資性房地產的後續計量,通常採用成本模式,只有在滿足特定條件的情況下才可以採用公允價值模式。企業應當按照投資性房地產類別和項目進行核算。
以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在「投資性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科目中計量;
以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在「投資性房地產—成本」和「公允價值變動」科目中計量。
(7)投資性房地產攤銷開始時間擴展閱讀:
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外購、自行建造等取得的投資性房地產,應按投資性房地產准則確定的成本,借記本科目(成本),貸記「銀行存款」、「在建工程」等科目。
2.、將作為存貨的房地產轉換為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應按該項房地產在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借記本科目(成本), 原已計提跌價准備的,借記「存貨跌價准備」科目。
按其賬面余額,貸記「開發產品」等科目,同時,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小於賬面價值的,按其差額,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按其差額。
貸記「其他綜合收益」科目。待該項投資性房地產處置時,因轉換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部分應轉入當期的其他業務成本,借記「其他綜合收益」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
將自用土地使用權或建築物轉換為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應按該項土地使用權或建築物在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借記「投資性房地產(成本)」科目。
按其賬面余額,貸記「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或累計折舊,借記「累計攤銷」、「累計折舊」科目,原已計提減值准備的。
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科目,同時,轉換日公允價值小於賬面價值的,按其差額,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
轉換日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按其差額,貸記「其他綜合收益」科目。待該項投資性房地產處置的時候。
因轉換計入其他綜合收益部分應轉入當期的其他業務成本,借記「其他綜合收益」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
3、投資性房地產進行改良或裝修時,應按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余額,借記「在建工程」科目,按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貸記本科目(成本),按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貸記或借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
4、資產負債表日,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高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借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5、將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為自用時,應按該項投資性房地產在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借記「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科目。
按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貸記本科目(成本),按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貸記或借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
8. 當月取得的投資性房地產,當月就開始計提累計折舊嗎
一、當月取得復的投資性房地產,為制建築物的,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一致,當月增加,當月不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當月照提折舊。
為土地使用權的,同無形資產計提攤銷一致,當月增加,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當月不再攤銷。
企業按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已出租的建築物)按會計規定不計提折舊,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可按直線法計算其折舊或攤銷作為納稅調減處理。
二、《企業會計准則第3 號——投資性房地產》應用指南(財政部財會[2006]18 號)
(一)企業通常應當採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後續計量,也可採用公允價值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後續計量。但同一企業只能採用一種模式對所有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後續計量,不得同時採用兩種計量模式。
(二)採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後續計量
在成本模式下,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4 號——固定資產》和《企業會計准則第6 號——無形資產》的規定,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計量,計提折舊或攤銷;存在減值跡象的,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8 號——資產減值》的規定進行處理。
9.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什麼時候計提折舊或攤銷
1、固定資產,按月攤銷,當月增加,當月不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當月照提折舊。在改擴建或更新改造過程中不需要計提折舊或攤銷;持有待售時不需要計提折舊或攤銷。
2、無形資產,使用壽命有限的,按月攤銷,當月增加,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當月不再攤銷。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
3、投資性房地產,為建築物的,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一致,當月增加,當月不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當月照提折舊。投資性房地產,為土地使用權的,同無形資產計提攤銷一致,當月增加,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當月不再攤銷。
對於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計提折舊或攤銷。
(9)投資性房地產攤銷開始時間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是用來生產產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價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計入到產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攤銷。這就是固定資產為什麼要計提折舊的原因。
但是,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他的成本攤銷的期限不應該僅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計每個期限要攤銷的成本,這就是每年的折舊額和攤銷額。如果在購買時直接全部攤銷,則當年費用很高,利潤減少,而以後年度利潤高估。這都是會計所不允許的。
固定資產的一個主要特徵是能夠連續在若干個生產周期內發揮作用並保持其原有的實物形態,而其價值則是隨著固定資產的磨損逐漸地轉移到所生產的產品中去,這部分轉移到產品中的固定資產價值,就是固定資產折舊。
會計准則規定,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並計提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後,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電信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4]215號)規定,電信企業因按實際竣工決算價值調整原暫估價或發現原計價有錯誤等原因調整固定資產價值,
並按規定補提以前年度少提的折舊,不允許在補提年度扣除,應相應調整原所屬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相應多繳納稅額可抵頂以後年度應繳的所得稅。
也就是說,稅法要求固定資產的價值確定後根據實際價值調整原暫估價值,並按規定補提(沖提)以前年度少提(多提)的折舊,應相應調整原所屬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
10. 投資性房地產當月增加當月提折舊還是下月提與固定資產有何區別
一、投資復性房地產當月增加制下月計提折舊,折舊方法與固定資產沒有區別。具體規定如下:
1、投資性房地產為建築物的,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一致,當月增加,當月不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當月照提折舊。
2、投資性房地產為土地使用權的,同無形資產計提攤銷一致,當月增加,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當月不再攤銷。
3、對於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不計提折舊或攤銷。
二、企業會計准則第3 號——投資性房地產(財政部財會[2006]3 號):
三、投資性房地產,是指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兩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應當能夠單獨計量和出售。投資性房地產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和已出租的建築物。下列各項不屬於投資性房地產的有:
(1)自用房地產,即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房地產;
(2)作為存貨的房地產。 投資性房地產屬於正常經常性活動,形成的租金收入或轉讓增值收益確認為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但對於大部分企業而言,是與經營性活動相關的其他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