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攤余成本是什麼意思
我是復制的。。。呃
一、攤余成本的概念
(一)攤余成本概念的准則界定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印發的《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中,最先提出了「攤余成本」的概念,並以數量計算的方式給出了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以下簡稱金融資產(負債))定義。金融資產(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1.扣除已收回或償還的本金;
2.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3.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即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收回或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其中,第二項調整金額累計攤銷額利用實際利率法計算得到。實際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資產(負債)的實際利率計算其攤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費用的方法。實際利率,是指將金融資產(負債)在預期存續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為該金融資產(負債)當前賬面價值所使用的利率。
(二)攤余成本與賬面價值攤余成本的概念適用於對金融資產(負債)的後續計量中,與實際利率法對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的攤銷相聯系。將攤余成本的概念延伸到對攤銷金融資產(負債)的計量中,根據攤余成本與實際利率法的定義,即在定義「當前」時點上,金融資產(負債)攤余成本在金額上等於其賬面價值。實際上,在金融資產(負債)的存續期間,其攤余成本也等於其賬面價值。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是企業按照相關會計准則的規定進行核算後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的金額,對於計提了減值准備的各項資產,賬面價值就是其賬面余額減去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以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例,「持有至到期投資」賬戶分別「成本」、「利息調整」、「應計利息」等進行明細核算。取得時,按照其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作為初始確認金額,但不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投資面值計入「面值」明細賬戶,初始確認金額與面值的差額,計入「利息調整」明細賬戶。此時,計算將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到當前賬面價值的折現率,即實際利率。在持有投資期間內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對「利息調整」明細賬戶金額按照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假設不考慮本金的收回以及資產減值因素,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累計利息調整攤銷額,也等於持有至到期投資「本金」借方余額+「利息調整」借方余額(貸方余額以「-」列示)+「應計利息」借方余額,即賬面價值,在持有期間將「利息調整」明細賬戶余額攤銷至零。可見,攤余成本的第一項調整是對「成本」明細賬戶的調整,第二項調整是對「利息調整」和「應計利息」明細賬戶的調整,第三項調整是對「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賬戶調整,攤余成本在數量上等於賬面價值。
二、實際利率法核算模型及簡便演算法
(一)實際利率法核算模型
對金融資產來說,在持有期間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按照實際利率法計算的攤余成本進行後續計量。其分錄模型為:
借:應收利息[面值(本金)×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借/貸:金融資產——利息調整差額
該分錄模型適用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債券和貸款等。分錄中的「應收利息」是指分期付息債券的應收利息,屬於流動資產;若為到期一次付息債券,應收取的利息屬於非流動資產,應計入「金融資產——應計利息」科目。
對金融負債來說,在持有期間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按照實際利率法計算的攤余成本進行後續計量。其分錄模型為:
借:成本費用科目(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貸:應付利息[面值(本金)×票面利率]
借/貸:金融負債——利息調整差額
該分錄模型適用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等。分錄中的「應付利息」是指分期付息債券的應付利息,屬於流動負債;若為到期一次付息債券,應支付的利息屬於非流動負債,應計入「金融負債——應計利息」科目。
(二)實際利率法的簡便演算法
對於採用攤余成本進行後續計量的金融資產(負債)的後續計量的核算,一般採用列表計算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上述分錄模型中的金額。在確認後,計算實際利率時,編制「實際利率法攤銷表」,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按照表上金額進行會計處理。按照以上的分析,攤余成本等於賬面價值,那麼,每個資產負債表日進行後續計量時,可以不通過列表形式計算分錄模型的金額,而直接按照攤銷前該項金融資產(負債)賬面價值與實際利率的乘積確認各期應享有的投資收益或應分攤的成本費用,按照面值(本金或成本)與票面利率(合同利率)確認各期應收取或支付的利息債權或債務,差額作為利息調整項目。這樣,避免了編表以及保管表格供以後各期利用的麻煩。採用賬面價值按照分錄模型攤銷,發生金融資產減值,重新計算實際利率後,按照賬面價值與新實際利率計算確定本期的投資收益即可,不必重新編制攤銷表,簡化了核算工作。
(三)一個簡化核算的實例
下面以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例進行說明。甲公司屬於工業企業,20×0年1月1日,支付價款1 000萬元購入某公司5年期債券,面值1 250萬元,票面年利率4.72%,到期一次還本付息,且利息不是以復利計算。甲公司將購入的債券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首先計算實際利率,(59×5+1 250)×(1+R)-5=1 000,得出R=9.05%,此時不編制「實際利率法攤銷表」。
1. 20×0年1月1日,購入債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1 250
貸:銀行存款1 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250
2. 20×0年12月31日,按照實際利率法確認利息收入,此時,「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1 250-250=1 000,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1 250×4.72%)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借貸差額31.5
貸:投資收益(1 000×9.05%)90.5
3. 20×1年12月31日,按照實際利率法確認利息收入,此時,「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借方余額=1 250,「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借方余額=59,「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貸方余額=250-31.5=218.5,因此,其賬面價值=1 250+59-218.5=1 090.5,實際上賬面價值可以根據「持有至到期投資」的總賬余額得到,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1 250×4.72%)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借貸差額39.69
貸:投資收益(1 090.5×9.05%)98.69
以後各期以此類推。
三、攤余成本概念的再思考
(一)攤余成本與賬面價值的聯系攤余成本的概念應用於金融資產(負債),在金額上等於賬面價值,攤余成本或賬面價值均不屬於《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規范的5種會計要素計量屬性之一。攤余成本與賬面價值的區別在於:攤余成本運用於金融資產(負債)的後續計量,體現按實際利率法攤銷的動態過程,表示在每期攤銷後的余額;賬面價值注重各資產或負債相關賬戶與備抵賬戶在某一時點的數量關系。
(二)攤余成本概念的擴展若將攤余成本的概念從金融資產(負債)的後續計量擴展到其他資產(負債)的計量過程,那麼上述分錄模型可以進一步擴展到分期付款購買資產、分期收款銷售商品無形資產以及融資租賃等業務的核算。例如,在分期付款購買資產業務中,「長期應付款」的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未確認融資費用的累計分攤額;長期應付款的賬面價值=「長期應付款」賬戶余額經過「未確認融資費用」費用賬戶余額調整後的金額,即長期應付款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的金額;分期付款信用期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長期應付款」的攤余成本×折現率。
Ⅱ 長期應付款的攤余成本如何算
1、長期應付款按照攤余成本計量,並按照攤余成本列報。就是例題中攤余成本一列,金額等於長期應付款總賬余額減去未確認融資費用總賬余額。實際利率就是財務管理中的內含報酬率。
這里需要注意一下的就是實際利率攤銷法。基本思路可以參照持有至到期投資的額攤銷方法,基本是異曲同工。實際利率的選擇一般會給出,不需要考生計算。和持有至到期投資相互參照:長期應付款是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明細科目,未確認融資費用是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明細科目。那麼長期應付款的攤余成本=長期應付款的賬面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
2、關於具有融資性質的理解。一般如果分期的年限超過三年的就可以理解為是具有融資性質的。如果是少於三年的分期付款購買基本上不需要折現來考慮。對於分期收款銷售來說,按照收款額度來確認銷售。分期付款購買也是按照實際的付款額來確認入賬價值。
3、不管是融資租入固定資產還是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付款購買,如果是有安裝工程的,那麼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攤銷都需要計入到在建工程中,也就是資本化處理。這個需要記住。另外安裝期完成的,為確認融資費用的攤銷就全部確認為當期的財務費用。這個實際上就是企業確認的融資利息支出。對於融資出租方來分期收款銷售方來說,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攤銷其實就是屬於企業的融資利息收入,要沖減企業當期的財務費用。
但是為實現融資收益的攤銷並不是徵收營業稅的范圍。因為不管是融資租出固定資產還是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收款銷售產品來說都是實質上的分期收款銷售行為,那麼稅法上都是作為銷售增值稅應稅產品來處理的,那麼作為混合銷售徵收增值稅。如果能合理區分利息收入的可以按照含稅價格處理。一般情況收到的租金都是無法區分融資性質的利息收入的。
Ⅲ 如何理解攤余成本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用插值法計算出實際利率i=4.33%
第一年年末攤余成本
=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本期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 應付利息(票面利率*票面面值)
=125+125*4.33%-100*10%=120.4125。
Ⅳ 無形資產期末借方余額為攤余成本對嗎
首先攤余成本是指的金融資產,無形無形資產期末借方余額和固定資產期末借方余額的意義是一樣的,就是沒有待攤完的!
Ⅳ 攤余成本科目怎麼理解這個科目有什麼用
攤余成本科目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這個科目是為了解決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提出的科目。
攤余成本與賬面價值攤余成本的概念適用於對金融資產(負債)的後續計量中,與實際利率法對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的攤銷相聯系。
將攤余成本的概念延伸到對攤銷金融資產(負債)的計量中,根據攤余成本與實際利率法的定義,即在定義「當前」時點上,金融資產(負債)攤余成本在金額上等於其賬面價值。
實際上,在金融資產(負債)的存續期間,其攤余成本也等於其賬面價值。
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是企業按照相關會計准則的規定進行核算後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的金額,對於計提了減值准備的各項資產,賬面價值就是其賬面余額減去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5)無形資產融資的攤余成本擴展閱讀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①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 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本期計提的減值准備;
③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④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⑤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Ⅵ 購買無形資產分期付款未確認融資費用的確認
未確認融資費用要用攤余成本計算
某一期的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X實際利率-支付內分容期款
無形資產入賬金額=200X4.3295=865.9
1000-865.9 =134.1 是要分5年攤銷的金額
這個差額是你佔用了別人的資金,要付給別人的利息
Ⅶ 攤余成本
1、就固定資產而言,它的攤於成本就不是賬面價值。因為固定資產科目在一般情況下都回是反映其原值。只用在答出售、變賣、以其合資合作、報廢的情況下,才能和累計折舊科目對比,其攤余價值才能從固定資產的借方轉出。
2、其他涉及到攤銷的會計科目,都是滿足你問題 中說的,即攤余成本既是現在的賬面價值。所謂攤余成本就是 企業的某種資產和存貨經過攤銷以後剩餘的成本和價值。
如企業的土地使用權,假設原來進賬成本為100萬,攤銷期為50年,經過10年的攤銷後其攤余成本為80萬元,已經攤銷了20萬。
3、另外還有待攤費用、低值易耗品、其他無形資產等都涉及到攤銷的問題,即原值扣除已攤銷的價值即為攤余成本既是該科目的賬面價值。
特此回答!
Ⅷ 無形資產的攤余成本與賬面價值怎麼理解啊
無形資產攤銷費用計入管理費用啊。
Ⅸ 無形資產如何攤銷
按合同規定的總金額和租賃期平均攤銷
第一年:
借:長期待攤費用 500000
貸:銀行存款 500000
年末:借:管理費用 66666
貸:長期待攤費用 66666
第二年:
借:長期待攤費用 100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00
年末:借:管理費用 66666
貸:長期待攤費用 66666
第三年:
借:長期待攤費用 500000
貸:銀行存款 500000
年末:借:管理費用 66666
貸:長期待攤費用 66666
以後各年:
年末:借:管理費用 66666
貸:長期待攤費用 66666
最後一年算一年把他全部攤完
以上以1月1日起租為例,如不是,則第一年及最後一年按月算合計攤銷額
-----------------------------------------------------------------
關於樓下的說我的回答不符合準則要求,這個我得解釋一下.
其實是你搞錯了,這是經營租賃,不是融資租賃,經營租賃不涉及到融資費用,如果按你這樣理解,那麼我本應該分30年給他租金,我現在3年就給了,那是不是還要收利息確認"未實現融資收益"呢.
所以只有融資租賃才涉及到未確認融資費用.
所以方向錯了你下面的分錄也就都錯了.
-----------------------------------------------------------------
再回答樓主的補充提問
1.長期待攤費用根據你們公司實際情況分攤進入成本或費用,根據使用土地的飼養廠房或者管理辦公用樓房等的比例分攤.
2.可以按月攤銷
3.沒有如果,就不考慮融資,就是我上面所做的.
4.此項長期待攤費用會計和稅務上沒有區別,每期攤銷多少,稅前扣除多少.
帳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相同,也不產生遞延所得稅.
Ⅹ 攤余成本VS未確認融資費用VS內插法計算利率
1,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投資收益-應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①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③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④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⑤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特殊情況一般情況下,攤余成本等於其賬面價值,但也有兩種特殊情況: (1)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若僅僅是公允價值的暫時性下跌,那麼計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時,不需要考慮公允價值變動明細科目的金額,此時攤余成本不等於賬面價值。 (2)貸款。已經計提損失准備的貸款,攤余成本也不等於賬面價值,因為其攤余成本要加上應收未收的利息。 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當日的公允價值)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利息調整、應計利息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期初攤余成本就是求應收本金和應收利息的現值 投資收益=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根據「新准則」第三十二條和三十三條,對於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資及貸款和應收賬款、滿足三十三條規定的金融負債後續計量採用實際利息率法,以攤余成本計量。攤余成本的公式為: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減值損失(或無法收回的金額)。實際利息率的公式為:實際利率=將未來合同現金流量折現成初始確認金額的利率。
2,未確認融資費用:賬戶所反映的內容,是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所發生的應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進行分攤的未實現的融資費用,換一個角度,我們可將其理解為由於融資而應承擔的利息支出在租賃期內的分攤。也可視為承租方必須向出租方支付的因融資而產生的利息,因為融資租賃本身就包含了融資的目的。未確認融資費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應當分期計入利息費用的未確認融資費用。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未確認融資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未確認融資費用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購入有關資產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價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應按購買價款的現值,借記「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研發支出」等科目,按應支付的金額,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本科目。
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定當期的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在建工程」、「研發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在租賃期開始日,應按租賃准則確定的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金額,借記「在建工程」或「固定資產」科目,按最低租賃付款額,貸記本科目,按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本科目。
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定的當期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或「在建工程」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攤余價值。
內插法是當數據表格中的數據間隔較大時,用一定的演算法進行補充的做法。3,內插法計算利率:比如一個簡單的正弦表,它按1°的間隔排列:Sin45°= 0.707Sin46°= 0.719
如果想知道Sin45.5°,表裡沒有。就需要用到插值法。
最簡單的插值法是線性插值: Sin45.5°= (Sin45°+ Sin46°)/2 = (0.707 + 0.719)/2 = 0.713。59 X (1+r) -①+59 X (1+r) -②+59 X (1+r) -③+59 X (1+r)-④+59 X (1+r)+(59+1250) X (1+r) -⑤= 1000,求r比如說:59×(1+r)-1+59×(1+r)-2+59×(1+r)-3+59×(1+r)-4+(59+1250)×(1+r)-5=1000(元)每年利率的現值加期末本金現值普通年金現值的一般公式:
P=A(1+i)-1+ A(1+i)-2+……+A(1+i)-n,復利現值
計算公式:P=S×(1+i)-n
採用插值法,可以計算得出r=10%,內插法:求利率時,利率差之比等於系數差之比;求年限時,年限差之比等於系數差之比。內插法主要是用來估計利率與期限,實際上就是比例法。具體解題步驟可以參照財務管理的貨幣時間價值那塊,一般會計考試的時候會直接給出現值系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