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無形資產選擇折舊方法應考慮哪些因素

無形資產選擇折舊方法應考慮哪些因素

發布時間:2021-06-14 11:02:20

1. 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應該考慮什麼因素

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折舊方法。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品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企業選用不同的折舊方法,將影響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期間內不同時期的折舊費用,因此,固定資產一經確認,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符合固定資產准則第十九條的規定。
1、年限平均法(也稱直線法)
年折舊率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年折舊率 ÷ 12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 1 - 預計凈殘值率 )/ 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2÷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凈值 × 年折舊率 ÷ 12
4、年數總合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 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合 × 100 %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預計凈殘值 )× 年折舊率 ÷ 12

一般企業使用較多的是直線法。企業計提折舊可以個別計提,也可分類計提。

2. 簡述在資產評估方法選擇中應該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資產評估方法的多樣性為評估人員提供了適當選擇評估途徑的可能。選擇合適的資產評估方法主要應考慮以下因素:
(一)資產評估方法作為獲得特定價值尺度的技術規程必須與資產評估價值類型相適應
資產評估價值類型與評估方法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概念。前者說明評估什麼,是評估價值質的規定,具有排他性和對評估方法的約束性;後者說明如何評估,是確定評估價值量的規定,具有多樣性和替代性,且服務於評估價值類型。價值類型的准確性、評估方法的科學性及兩者是否匹配是資產評估結果科學、有效的保證。

(二)資產評估方法必須與評估對象相適應

單項資產、整體資產、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等不同的評估對象要用不同的評估方法。資產評估對象的狀態不同,所用評估方法也不同。如一台市場交易很活躍的舊機器設備可用市場類比法評估,而舊的專用設備通常採用成本法進行評估。

(三)評估方法的選擇受數據和信息資料是否可以搜集到這一條件的制約

各種方法的運用都要根據一系列數據、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和轉換,資產評估過程實際上就是搜集資料的過程。在評估方法中,西方評估機構更多地採用市場法,但在我國受市場發育不完善的限制,市場法的應用遠遠落後於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

(四)選擇評估方法還要考慮評估途徑

同一評估價值類型可能適用幾種方法。在選擇評估方法時,一方面要從評估工作的效率出發,選擇簡便易行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要根據評估人員的特長進行選擇。
一般來說,評估方法的選擇應在評估開始之前予以確定,當然也可以分別採取幾種方法進行評估,然後分析、比較結果的科學性。當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評估一項資產得出不同的結論時,一般不能把評估結果進行簡單平均或加權平均,而應根據評估價值類型及評估結果對市場的適用性,判斷選擇一種評估結果作為最終評估結論。

3. 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要考慮的因素

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最優方案
新《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八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所稱可以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固定資產,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
(二)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
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本條例第六十條規定折舊年限的60%;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五)電子設備,為3年。

根據稅收規定,試舉例分析如下:
宏大公司,企業逐年盈利,未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2008年擬購進一項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該項固定資產原值500萬元,預計凈殘值20萬元,預計使用壽命5年,與稅法規定的折舊最低年限相同。根據稅法規定,該項固定資產在折舊方面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假定按年復利利率10%計算,第1年~第5年的現值系數分別為:0.909、0.826、0.751、0.683、0.621. 方案一:採取通常折舊方法。企業不考慮稅收優惠政策而按通常折舊方法計提折舊,以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即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固定資產折舊年限5年,年折舊額為(500―20)÷5=96萬元,累計折舊現值合計為 96×0.909+96×0.826+96×0.751+96×0.683+96×0.621=363.84萬元,因折舊可稅前扣除,相應抵稅363.84×25%=90.96萬元。
方案二: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企業選擇最低折舊年限為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的60%,則該固定資產最低折舊年限為5×60%=3年,按年限平均法分析,年折舊額為(500-20)÷3=160萬元,累計折舊現值合計為160×0.909+160×0.826+160×0.751=397.76萬元,因折舊可稅前扣除,相應抵稅397.76×25%=99.44萬元。 方案三: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即在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後的金額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第1年折舊額為500×2÷5=200萬元,第2年折舊額為(500-200)×2÷5=120萬元,第3年折舊額為(500-200-120)×2÷5=72萬元,第4年、第5年折舊額為(500-200-120-72-20)×2=44萬元。累計折舊現值合計為 200×0.909+120×0.826+72×0.751+44×0.683+44×0.621=392.368萬元,因折舊可稅前扣除,相應抵稅 392.368×25%=98.092萬元。
方案四:採取年數總和法。即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乘以一個固定資產可使用壽命為分子、以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之和為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第1年折舊額為(500-20)×5÷15=160萬元,第2年折舊額為(500-20)×4÷15=128萬元,第3年折舊額為(500-20)×3÷15=96萬元,第4年折舊額為(500-20)×2÷15=64萬元,第5年折舊額為(500-20)×1÷15=32萬元,累計折舊現值合計為 160×0.909+128×0.826+96×0.751+64×0.683+32×0.621=386.848萬元,因折舊可稅前扣除,相應抵稅 386.848×25%=96.712萬元。
對上述4種方案比較分析,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方法,在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前期計提的折舊較多,因貨幣的時間價值效應,較採取通常折舊方法抵稅效益明顯。在上述4種方案中,方案一採取通常折舊方法抵稅最少,方案二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抵稅最多,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較正常折舊方法多抵稅99.44-90.96=8.48萬元;方案三雙倍余額遞減法次之,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較正常折舊方法多抵稅98.092-90.96=7.132萬元;採取方案四年數總和法,較正常折舊方法多抵稅96.712-90.96=5.752萬元。
上例中,如果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所選用的最低折舊年限為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的80%,即折舊年限按5×80%=4年計算,則累計折舊現值合計為 380.28萬元,因折舊可稅前扣除,相應抵稅380.28×25%=95.07萬元,較通常折舊方法多抵稅95.07-90.96=4.11萬元,則四種方案中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效果最好。
再以上例分析,如果該項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5萬元,預計使用壽命5年,按年復利利率10%計算,採取正常折舊方法抵稅304.128萬元,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抵稅359.205萬元,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抵稅339.121萬元,採取年數總和法抵稅346.914萬元,也是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抵稅最多。
在實際工作中,企業設定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與稅法所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不一定相同,對此,企業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將會計核算計提的折舊與稅法規定不一致的進行納稅調整,並據此選擇合理有效的折舊方法。
總之,企業在未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期間,如購置的固定資產符合稅法規定可以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方法條件,應依法合理進行比較籌劃,從中選擇一種有效的方法,以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4. 納稅人選擇折舊方法應該考慮什麼因素

會計上有多種方法,稅法上只有直線法一種,
所以中小企業就選擇直線法,折舊年限也以稅法最低年限為准,減少納稅調整,
如果是上市公司或大型企業,本著實質重於形式要求,為更好反映經營成果
可選擇直線法或其他折舊方法

5. 計算固定資產折舊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固定資產折舊主要應該考慮以下四個要素:
1.計提折舊基數
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基數是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或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一般以固定資產的原值作為計提折舊的依據,選用雙倍余額遞減法的企業,以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作為計提折舊的依據.
2.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企業在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該固定資產的預計生產能力或實物產量.
(2)該固定資產的有形損耗,如因設備使用中發生磨損,房屋建築物受到自然侵蝕等.
(3)該固定資產的無形損耗,如因新技術的進步而使現有的資產技術水平相對陳舊、市場需求變化使產品過時等。
(4)有關固定資產使用的法律或者類似的限制.
3.折舊方法
企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有多種,基本上即可儀分為兩類,即直線法(包括直線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舊法(包括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選擇不同的方法.企業折舊方法不同,計提折舊額相差很大.
企業應當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折舊。提足折舊後,不管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
4.固定資產凈殘值
固定資產凈殘值由預計固定資產清理報廢時可以收回的凈殘值扣除預計清理費用得出.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值,並根據科技發展、環境及其他因素,選擇合理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即合理的折舊政策。按照管理許可權,折舊政策需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准。同時,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須報送有關各方備案,並備置於企業所在地,以供投資者等有關各方查閱。企業已經確定並對外報送或備置於企業所在地的有關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折舊方法等,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仍然按照上述程序,經批准後報送有關各方備案,並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予以說明。

6. 選擇資產評估方法時要考慮哪些因素

主要應考慮以下因素:
(一)資產評估方法作為獲得特定價值尺度的技術規程必須與資產評估價值類型相適應
資產評估價值類型與評估方法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概念。前者說明評估什麼,是評估價值質的規定,具有排他性和對評估方法的約束性;後者說明如何評估,是確定評估價值量的規定,具有多樣性和替代性,且服務於評估價值類型。價值類型的准確性、評估方法的科學性及兩者是否匹配是資產評估結果科學、有效的保證。

(二)資產評估方法必須與評估對象相適應

單項資產、整體資產、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等不同的評估對象要用不同的評估方法。資產評估對象的狀態不同,所用評估方法也不同。如一台市場交易很活躍的舊機器設備可用市場類比法評估,而舊的專用設備通常採用成本法進行評估。

(三)評估方法的選擇受數據和信息資料是否可以搜集到這一條件的制約

各種方法的運用都要根據一系列數據、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和轉換,資產評估過程實際上就是搜集資料的過程。在評估方法中,西方評估機構更多地採用市場法,但在我國受市場發育不完善的限制,市場法的應用遠遠落後於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

(四)選擇評估方法還要考慮評估途徑

同一評估價值類型可能適用幾種方法。在選擇評估方法時,一方面要從評估工作的效率出發,選擇簡便易行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要根據評估人員的特長進行選擇。
一般來說,評估方法的選擇應在評估開始之前予以確定,當然也可以分別採取幾種方法進行評估,然後分析、比較結果的科學性。當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評估一項資產得出不同的結論時,一般不能把評估結果進行簡單平均或加權平均,而應根據評估價值類型及評估結果對市場的適用性,判斷選擇一種評估結果作為最終評估結論

7. 選擇資產評估方法應考慮哪些因素

資產評估是對資產現行價值進行評定估算的一種專業活動。資產評估方法是實現評定估算資產價值的技術手段。它是在工程技術、統計、會計等學科的技術方法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特點形成的一整套方法體系。該體系由多種具體資產評估方法構成,這些方法按分析原理和技術路線不同可以歸納為3種基本類型,或稱3種基本方法,即市場法、成本法和收益法。

一、市場法

市場法是利用市場上同樣或類似資產的近期交易價格,經過直接比較或類比分析以估測資產價值的各種評估技術方法的總稱。

市場法是根據替代原則,採用比較和類比的思路及其方法判斷資產價值的評估技術規程。因為任何一個正常的投資者在購置某項資產時,他所願意支付的價格不會高於市場上具有相同用途的替代品的現行市價。運用市場法要求充分利用類似資產成交價格信息,並以此為基礎判斷和估測被評估資產的價值。運用已被市場檢驗了的結論來評估被估對象,顯然是容易被資產業務各當事人接受的。因此,市場途徑是資產評估中最為直接,最具說服力的評估途徑之一。

市場法是資產評估中若干評估思路中的一種,通過市場法進行資產評估需要滿足兩個最基本的前提條件:一是要有一個充分發育活躍的資產市場;二是參照物及其與被評估資產可比較的指標、技術參數等資料是可搜集到的。

一般地說,在市場上如能找到與被評估資產完全相同的參照物,就可以把參照物價格直接作為被評估資產的評估價值。更多的情況下獲得的是相類似的參照物價格,需要進行價格調整。參照物差異調整因素主要包括3個方面:一是時間因素,即參照物交易時間與被評估資產評估基準日相差時間所影響的被評估資產價格的差異;二是地域因素,即資產所在地區或地段條件對資產價格的影響差異;三是功能因素,即資產實體功能過剩和不足對價格的影響。

運用市場法評估資產價值,要遵循下面的程序:明確評估對象;進行公開市場調查,收集相同或類似資產的市場基本信息資料,尋找參照物;分析整理資料並驗證其准確性,判斷選擇參照物;把被評估資產與參照物比較;分析調整差異,做出結論。

市場法是資產評估中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它能夠客觀反映資產目前的市場情況,其評估的參數、指標直接從市場獲得,評估值更能反映市場現實價格,評估結果易於被各方面理解和接受。但是市場法需要有公開活躍的市場作為基礎,有時因缺少可對比數據而難以應用。這種方法不適用於專用機器設備、大部分的無形資產,以及受到地區、環境等嚴格限制的一些資產的評估。

二、收益法

收益法是通過估測被評估資產未來預期收益的現值來判斷資產價值的各種評估方法的總稱。

採用收益法評估,基於效用價值論:收益決定資產的價值,收益越高,資產的價值越大。一個理智的投資者在購置或投資於某一資產時,他所願意支付或投資的貨幣數額不會高於他所購置或投資的資產在未來能給他帶來的回報。資產的收益通常表現為一定時期內的收益流,而收益有時間價值,因此為了估算資產的現時價值,需要把未來一定時期內的收益折算為現值,這就是資產的評估值。收益法服從資產評估中將利求本的思路,即採用資本化和折現的途徑及其方法來判斷和估算資產價值。它涉及3個基本要素:一是被評估資產的預期收益;二是折現率或資本化率;三是被評估資產取得預期收益的持續時間。因此,能否清晰地把握上述三要素就成為能否運用收益法的基本前提。從這個意義上講,應用收益法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是:第一,被評估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可以預測並可以用貨幣衡量;第二,資產擁有者獲得預期收益所承擔的風險也可以預測並可以用貨幣衡量;第三,被評估資產預期獲利年限可以預測。

收益法能真實和較准確地反映企業本金化的價值,與投資決策相結合,易為買賣雙方所接受。但是預期收益額預測難度較大,受較強的主觀判斷和未來不可預風因素的影響。這種方法在評估中適用范圍較小,一般適用企業整體資產和可預測未來收益的單項資產評估。

三、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首先估測被評估資產的重置成本,然後估測被評估資產業已存在的各種貶損因素,並將其從重置成本中予以扣除而得到被評估資產價值的各種評估方法的總稱。

成本途徑始終貫穿著一個重建或重置被評估資產的思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任何一個潛在的投資者在決定投資某項資產時,他所願意支付的價格不會超過購建該項資產的現行購建成本。如果投資對象並非全新,投資者所願支付的價格會在投資對象全新的購建成本的基礎上扣除資產的實體有形損耗;如果被評估資產存在功能和技術落後,投資者所願支付的價格會在投資對象全新的購建成本的基礎上扣除資產的功能性貶值;如果被評估資產及其產品面臨市場困難和外力影響,投資者所願支付的價格會在投資對象全新的購建成本的基礎上扣除資產的經濟性貶損因素。

成本途徑作為一條獨立的評估思路,它是從再取得資產的角度來反映資產的交換價值的,即通過資產的重置成本反映資產的交換價值。只有當被評估資產處於繼續使用狀態下,再取得被評估資產的全部費用才能構成其交換價值的內容。只有當資產能夠繼續使用並且在持續使用中為潛在所有者和控制者帶來經濟利益,資產的重置成本才能為潛在投資者和市場所承認和接受。從這個意義上講,成本途徑主要適用於繼續使用前提下的資產評估。同時,採用成本法評估,還應當具備可利用的歷史資料,形成資產價值的耗費也是必須的。

成本途徑的運用涉及4個基本要素,即資產的重置成本,資產的有形損耗,資產的功能性陳舊貶值和資產的經濟性陳舊貶值。

資產的價值取決於資產的成本。資產的原始成本越高,資產的原始價值越大,反之則小,二者在質和量的內涵上是一致的。採用成本法對資產進行評估,必須首先確定資產的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是按在現行市場條件下重新購建一項全新資產所支付的全部貨幣總額。重置成本與原始成本的內容構成是相同的,而二者反映的物價水平是不相同的,前者反映的是資產評估日期的市場物價水平,後者反映的是當初購建資產時的物價水平。在其他條件既定時,資產的重置成本越高,其重置價值越大。

資產的價值也是一個變數,隨資產本身的運動和其它因素的變化而相應變化:資產投入使用後,由於使用磨損和自然力的作用,其物理性能會不斷下降、價值會逐漸減少,發生實體性貶值;新技術的推廣和運用,使用企業原有資產與社會上普遍推廣和運用的資產相比較,在技術上明顯落後、性能降低,其價值也就相應減少,發生功能性貶值;由於資產以外的外部環境因素變化,引致資產價值降低。這些因素包括政治因素、宏觀政策因素等,發生經濟性貶值。

運用成本法評估資產,首先確定被評估資產,並估算重置成本,其次確定被評估資產的使用年限,再次估算被評估資產的損耗或貶值,最後計算確定被評估資產的價值。

成本法比較充分地考慮了資產的損耗,評估結果更趨於公平合理,有利於單項資產和特定用途資產的評估,有利於企業資產保值,在不易計算資產未來收益或難以取得市場參照物的條件下可廣泛地應用。但是採用成本法評估,工作量較大,同時這種方法是以歷史資料為依據確定目前價值,必須充分分析這種假設的可行性。另外經濟貶值也不易全面准確計算。

四、評估方法的選擇

(一)資產評估方法之間的聯系

評估途徑和方法是實現評估目的的手段。對於特定經濟行為,在相同的市場條件下,對處在相同狀態下的同一資產進行評估,其評估值應該是客觀的,這個客觀的評估值不會因評估人員所選用的評估途徑和方法的不同而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這是由於評估基本目的決定了評估途徑和方法間的內在聯系。而這種內在聯系為評估人員運用多種評估途徑和方法評估同一條件下的同一資產,並為相互驗證提供了理論根據。運用不同的評估途徑和方法評估同一資產,必須保證評估目的、評估前提、被評估對象狀態的一致,以及運用不同評估途徑和方法所選擇的經濟技術參數合理。

由於資產評估工作基本目標的一致性,在同一資產的評估中可以採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如果使用這些途徑和方法的前提條件同時具備,而且評估師也具備相應的專業判斷能力,那麼,多種途徑和方法得出的結果應該趨同。如果採用多種評估途徑和方法得出的結果出現較大差異,可能的原因有:一是某些評估途徑或方法的應用前提不具備;二是分析過程有缺陷;三是結構分析有問題;四是某些支撐評估結果的信息依據出現失真;五是評估師的職業判斷有誤。因此,評估師應當為不同評估途徑和方法建立邏輯分析框圖,通過對比分析,有利於問題的發現。評估師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除了對評估途徑或方法做出取捨外,還應該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並據此研究解決問題的對策,以便最後確定評估價值。

(二)資產評估方法之間的區別

各種評估途徑和方法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去表現資產的價值。不論是通過與市場參照物比較獲得評估對象的價值,還是根據評估對象預期收益折現獲得其評估價值,抑或是按照資產的再取得途徑尋求評估對象的價值,都是對評估對象在一定條件下的價值的描述,它們之間是有內在聯系並可相互替代的。但是,每一種評估方法都有其自成一體的運用過程,都要求具備相應的信息基礎,評估結論也都是從某一角度反映資產的價值。因此,各種評估途徑和方法又是有區別的。

由於評估的特定目的的不同,評估時市場條件上的差別,以及評估時對評估對象使用狀態設定的差異,需要評估的資產價值類型也是有區別的。評估途徑或方法由於自身的特點在評估不同類型的資產價值時,就有了效率上和直接程度上的差別,評估人員應具備選擇最直接且最有效率的評估方法完成評估任務的能力。

(三)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

評估方法選擇,實際上包含了不同層面的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過程,即3個層面的選擇:第一個層面是評估的技術思路的層面,即分析3種評估方法所依據的評估技術的思路的適用性;第二個層面是在各種評估思路已經確定的基礎上,選擇實現評估技術的具體技術方法;第三個層面是在確定技術方法的前提下,對運用各種技術評估方法所設計的技術參數的選擇。

資產評估途徑和方法的多樣性,為評估人員選擇適當的評估途徑和方法,有效地完成評估任務提供了現實可能。為高效、簡捷、相對合理地估測資產的價值,在評估途徑和方法的選擇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因素:一是評估方法的選擇要與評估目的,評估時的市場條件被評估對象在評估過程中所處的狀態,以及由此所決定的資產評估價值類型相適應;二是評估方法的選擇受評估對象和類型、理化狀態等因素制約。例如,對於既無市場參照物,又無經營記錄的資產,只能選擇成本途徑及其方法進行評估;對於工藝比較特別且處在經營中的企業,可以優先考慮選擇收益途徑及其方法;三是評估方法的選擇受各種評估方法運用所需的數據資料及主要經濟參數能否搜集的制約。

每種評估途徑和方法的運用都需要有充分的數據資料作依據。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收集某種評估途徑和方法所需的數據資料可能會很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評估人員應考慮採用替代的評估途徑和方法進行評估。

總之,在評估方法的選擇過程中,應注意因地制宜和因事制宜,不可機械地按某種模式或某種順序進行選擇。但是,不論選擇哪種評估途徑和方法進行評估,都應保證評估目的,評估時所依據的各種假設和條件與評估所使用的各種參數數據,及其評估結果在性質和邏輯上的一致。尤其是在運用多種評估途徑和方法評估同一評估對象時,更要保證每種評估途徑和方法運用中所依據的各種假設、前提條件、數據參數的可比性,以便能夠確保運用不同評估途徑方法所得到的評估結果的可比性和相互可驗證性。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ce45870101i92r.html

8. 計提折舊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1、固定資產的原值或重置價值
2、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
3、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
4、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

9. 我過上市公司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在選擇時會考慮什麼因素不要復制粘貼,求大神!

折舊方法是不可以隨便選擇的,是有條件的。理論上說折舊方法有好幾種,但是實際上目前大多數企業執行的僅僅是平均年限法。其他絕大多數企業是不能夠執行其他方法的。

10. 電大考試求助:決定無形資產攤銷方法的因素是:

你好,
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
正確選項為:C

解析:
無形資產的攤銷方專法屬與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是一樣的。攤銷方法主要包括有兩類,即為年限平均法(直線法)、加速攤銷法(年數總和法、雙倍余額遞減法)。那麼這些方法的具體確定,是根據該項與無形資產相關的經濟利益的現實方式有關系的,如果一項無形資產對企業的利益的獲得上每年都是幾乎都是相等的,那麼就應當選擇年限平均法進行攤銷的。如果這項無形資產一開始的收益作用明顯,以往後的時期,其作用越小,那麼應當就選擇加速攤銷法。
所以說攤銷方法的選擇是與實現未來經濟利益的方式是相關的。故應當選擇C。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閱讀全文

與無形資產選擇折舊方法應考慮哪些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