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無形資產怎樣做會計分錄
之了課堂回答:
1、不對的,購買的無形資產如果確認是計入資產項目,則不應使用管理費用科目,應該
借:無形資產
貸:銀行存款
2、記入開辦費的具體內容是這些:
一、籌建人員開支的費用
(1)籌建人員的勞務費用:具體包括籌辦人員的工資獎金等工資性支出,以及應交納的各種社會保險。在籌建期間發生的如醫療費等福利性費用,如果籌建期較短可據實列支,籌建期較長的,可按工資總額的14%計提職工福利費予以解決。
(2)差旅費:包括市內交通費和外埠差旅費。
(3)董事會費和聯合委員會費
二、企業登記、公證的費用
主要包括登記費、驗資費、稅務登記費、公證費等。
三、籌措資本的費用
主要是指籌資支付的手續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匯兌損益和利息等。
四、人員培訓費: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1)引進設備和技術需要消化吸收,選派一些職工在籌建期間外出進修學習的費用。
(2)聘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的勞務費及相關費用。
五、企業資產的攤銷、報廢和毀損
六、其他費用
(1)籌建期間發生的辦公費、廣告費、交際應酬費。
(2)印花稅
(3)經投資人確認由企業負擔的進行可行性研究所發生的費用
(4)其他與籌建有關的費用,例如資訊調查費、訴訟費、文件印刷費、通訊費以及慶典禮品費等支出。
『貳』 出售無形資產的會計分錄如何理解
如果是正常出售,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累計折舊內
貸:無形資產
應交稅費——應容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資產處置損益(可借可貸)
如果是報廢,分錄:
借:營業外支出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累計折舊
貸:無形資產
『叄』 無形資產(土地出讓金 )攤銷的會計分錄
1、如果單位執行了新會計准則,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2、如果單位還沒執行新會計准則,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無形資產,是指不具實物形態、但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產。
本稅目的徵收范圍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轉讓著作權、轉讓商譽。
(一)轉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行為。
土地所有者出讓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土地租賃,不按本稅目征稅。
(二)轉讓商標權,是指轉讓商標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三)轉讓專利權,是指轉讓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四)轉讓非專利技術,是指轉讓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肆』 轉讓無形資產如何會計處理
無形資產處置的會計處理過程:
包括轉讓、無償調出和對外捐贈無形資產。
(1)無形資產轉入待處置資產時:
借:待處置資產損溢
累計攤銷
貸:無形資產
(2)無形資產實際轉讓時:
借:非流動資產基金——無形資產
貸:待處置資產損溢
(3)收到轉讓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
貸:待處置資產損溢
處置凈收入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4)無形資產土地轉讓的會計處理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的後續計量:
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有限的,應當估計該使用壽命的年限或者構成使用壽命的產量等類似計量單位數量;無法預見無形資產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期限的,應當視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1、企業持有的無形資產,通常來源於合同性權利或是其他法定權利,而且合同或法律規定有明確的使用年限。
來源於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的無形資產,其使用壽命不應超過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的期限。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能夠在到期時因續約等延續,且有證據表明企業續約不需要付出大額成本的,續約期應當計入使用壽命。
2、合同或法律沒有規定使用壽命的,企業應當綜合各方面因素判斷,以確定無形資產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期限。
經過上述方法仍無法合理確定無形資產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期限的,才能將其作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伍』 轉讓土地使用權收入的會計處理
轉讓土地使用來權包括出售土地使用源權和出租土地使用權。
出售土地使用權屬於偶然發生的交易事項,因此出售損益通過營業外收支核算。
例:企業轉讓某項土地使用權,賬面成本2000萬元。已提攤銷500萬元,轉讓收入30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50年,按5%計算應交營業稅。則:
借:銀行存款 3000萬
累計攤銷 500萬
貸:無形資產 2000萬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150萬
營業外收入 1350萬
出租土地使用權屬於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因此由此發生的收入通過其他業務收入賬戶核算。
如上例的土地使用權為出租,每年租金100萬,營業稅率5%。則:
收到或計算應收租金:
借:銀行存款(其它應收款) 100萬
貸:其他業務收入 100萬
應交營業稅: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5萬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5萬
每年攤銷額:
借:其他業務成本 40萬
貸:累計攤銷 40萬
『陸』 土地轉讓如何做賬,有什麼稅.如何做會計分錄
1、轉讓土地涉及到的稅抄種: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印花稅、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對方應繳納契稅。
2、財務處理:
2.1、企業將土地作為無形資產並且地上沒有建築物,收到土地轉讓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結轉土地轉讓成本:
借:營業外支出
借:累計攤銷
貸:無形資產
計提稅費時:
貸:應交稅費-增值稅等
貸:營業外支出
2.2、企業若是將土地使用權轉讓投資性房地產時:
處置投資性房地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按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借記「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科目,按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余額,貸記「投資性房地產」,按其差額,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減值准備。
2.3、企業將土地作為無形資產,並且地上建築物,轉讓土地時地上建築物一並轉讓,則應按處置固定資產處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借:累計攤銷
借: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貸:無形資產
收到轉讓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繳納相關稅費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應交稅費
將固定資產清理科目余額轉入營業外收入,損失轉入營業外支出。
『柒』 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怎麼進行賬務處理
國有生產企業(非房地產開發企業)轉讓以行政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時需要補繳土地出讓金,取得轉讓收入後,要按規定繳納轉讓環節的營業稅及附加稅。該企業轉讓該土地使用權應納稅費、土地增值稅的計算及會計處理如下:
(1)補繳土地出讓金時:
借:無形資產
貸:銀行存款
(2)取得轉讓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3)計提轉讓環節應繳的營業稅及附加稅時: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等
(4)計提應繳土地增值稅時:
增值額土地出讓收入-土地出讓金-出讓環節交納的營業稅及附加
增值率=增值額÷(土地出讓收入-增值額)×100%
應納稅額=增值額×稅率-(土地出讓收入-增值額)×速算扣除系數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應交稅金——應交土地增值稅
(5)結轉無形資產成本時: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無形資產
(6)繳納土地增值稅及有關稅金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土地增值稅
——應交營業稅等
貸:銀行存款
(7)結轉轉讓成本時:
借:其他業務收入
貸:其他業務支出
(8)結轉利潤時:
借:其他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捌』 出售無形資產的會計分錄如何做
出售無形資產,按實際取得的轉讓收入
借:銀行存款等(實際取得的轉讓收入)版
累計權攤銷(已計提的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已計提的減值准備)
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
貸:無形資產(賬面余額)
銀行存款(支付的相關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的相關稅金)
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
拓展資料: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核算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的計量單位,以憑證為主要的依據,藉助於專門的技術方法,對一定單位的資金運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的核算與監督,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參與經營管理、旨在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古義是集會議事。我國從周代就有了專設的會計官職,掌管賦稅收入、錢銀支出等財務工作,進行月計、歲會。亦即,每月零星盤算為「計」,一年總盤算為「會」,兩者合在一起即成「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