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幅員遼闊,土地資源豐富。我國國家享有土地的所有權,公民可以享有土地的使用權。土地使用權能夠確保公民可以依法使用土地,但是很多人不清楚土地使用的性質,那麼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如何理解呢?下面跟你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土地使用權是記入無形資產?
土地使用權一般情況下是按照無形資產核算,這個一般情況下,通常是指,企業買一塊地用於自用自營,蓋個辦公樓或者蓋個酒店自己經營這種。按固定資產核算的情況就是,企業外購建築物的時候,正常情況下是應該以合理的方法把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分為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核算,但是如果難以合理分配,就全部計入固定資產。另外,在房地產開發企業還可能將土地使用權計入所建造房屋建築物的成本,作為存貨來核算。土地使用權一般是單獨做為無形資產,除非改變使用用途用於出租,或增值目的時,應當將其轉為投資性房地產。有些國有土地單獨估價入賬的特殊處理如固定資產。隨同房產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價值含在房產價值中,如固定資產。但該土地使用權可以單獨評估。
二、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Land
Use
Rights)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民集體和公民個人,以及三資企業,凡具備法定條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農民集體土地所享有的佔有、利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土地使用權是外延比較大的概念,這里的土地包括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的使用權。2011年1月,一則「土地使用期滿後會無償收回」的消息引起各方關注。土地使用權與土地所有權是土地法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土地使用權是中國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體現,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劃撥、出讓、出租、入股等。而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
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可分為農用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農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鄉(鎮)企業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用地的使用權。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用地使用權通過發包方與承包方訂立承包合同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通過土地使用者申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取得。
通過上述文字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這一概念已經具體了解。一般情況下,土地使用權被歸屬於無形資產之中,以無形資產進行核算。但是如果對土地的使用用途發生了改變,例如將土地用於出租等情況,土地使用權的財產性質就會發生變化。
延伸閱讀: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交納的稅費有哪些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後怎樣處理
土地使用權轉讓要交哪些稅
2. 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應如何確認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七條規定: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因此,補繳土地出讓金,應當計入「無形資產」科目。
補繳土地出讓金時:
借:無形資產 -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
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處置時,補繳土地出讓金,應當不予進行無形資產攤銷。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二十二條規定: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應當將取得的價款與該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因此,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借記「累計攤銷」科目,原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應交稅費」等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按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科目或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科目。
借:銀行存款
借:累計折舊
借: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借:營業外支出(或貸:營業外收入)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應交稅費
3. 關於無形資產和土地使用權的問題
1、C
無形資產,是要有明確價值的,其他三項中,A、D是無償取得,B不是取得土地的價內款,而是使用土地過程中承擔的容保有土地的費用,只有C符合無形資產認定條件。
2、AC
B選項,不是土地取得成本,而是土地出讓成本,屬於其他業務支出。
D選項屬於沒有對價的取得,無法確認為無形資產。
A屬於有明確價值的外部取得的無形資產,C為自行開發,在開發過程當中的支出即為該資產價值,所以可以確認為無形資產。
4. 舊城改造,企業房屋被拆遷,土地是國有的,政府收回土地,但是在企業賬上是無形資產,請問會計怎樣處理
政府收回有無補償?如無補償,資產類科目-無形資產-土地,應該對映所有者權益類科目,只要作減少無形資產和所有者權益類科目即可。
5. 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問題
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買價、相關稅費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你沒有表達清楚,這筆利息的用途。如果是借款利息,在該項無形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之前應予以資本化。請描述清楚。
6. 土地收回,剩餘的無形資產如何做帳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條 國家對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前不收回;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並根據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實際年限和開發土地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 (一)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 (三)土地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約定的使用期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申請續期未獲批準的; (四)因單位撤銷、遷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劃撥的國有土地的; (五)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經核准報廢的。 依照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房地產估價規范》 6.7 征地和房屋拆遷補償估價 6.7.1 征地和房屋拆遷補償估價,分為徵用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補償估價(簡稱征地估價)和拆遷城市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及其附屬物的補償估價(簡稱拆遷估價)。 6.7.2 征地估價,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及當地制定的實施辦法和其他有關規定進行。 6.7.3 拆遷估價,應依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以及當地制定的實施細則和其他有關規定進行。 6.7.4 依照規定,拆除違章建築、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給予適當補償。 6.7.5 實行作價補償的,可根據當地政府確定公布的房屋重置價格扣除土地價格後結合建築物成新估價。 6.7.6 依法以有償出讓、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拆遷其地上房屋時,對該土地使用權如果視為提前收回處理,則應在拆遷補償估價中包括土地使用權的補償估價。此種土地使用權補償估價,應根據該土地使用權的剩餘年限所對應的正常市場價格進行 據此,依據上述法律規定,房屋徵收涉及收回出讓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權人有權獲得下列補償:一、剩餘年限的土地使用權市場評估價,二、剩餘年限的土地出讓金。一般情況下,被徵收房屋的市場評估價應包含土地使用權的補償。北方土地拆遷維權網
7. 關於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的有關問題
測繪費計入費用;
付土地款後應收到發票或行政事業收據等憑證,作為原始憑證
8. 請問土地使用權屬於無形資產,那它怎樣攤銷
土地使用權攤銷一般使用平均年限法。具體攤銷方式如下:
1、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攤銷的年限應根據取得土地使用權合同規定使用年限,進行攤銷;
2、如果土地使用權無法確定使用年限,稅法規定按10年攤銷。
3、攤銷公式: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原值/攤銷年限、月攤銷額=年攤銷額/12
4、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當期入賬,應於當月記提累計攤銷,攤銷分錄為:
(1)新會計准則,攤銷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2)原企業會計制度,攤銷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無形資產
(8)無形資產土地收回擴展閱讀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的通知》(國稅發[1993]149號)文件第八條規定,轉讓無形資產,是指轉讓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本稅目的徵收范圍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轉讓著作權、轉讓商譽。
(一)轉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行為。
土地所有者出讓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土地租賃,不按本稅目征稅。
(二)轉讓商標權,是指轉讓商標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三)轉讓專利權,是指轉讓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四)轉讓非專利技術,是指轉讓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五)轉讓著作權,是指轉讓著作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著作,包括文字著作、圖形著作(如畫冊、影集)、音像著作(如電影母片、錄像帶母帶)。
(六)轉讓商譽,是指轉讓商譽的使用權的行為。
根據上述規定,結合問題所述情況,公司所持有的發電上網指標不屬於上述應徵收營業稅的無形資產范圍,不用繳納營業稅。同時也不屬於增值稅銷售貨物和提供應稅勞務,不用繳納增值稅。|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9. 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你想問什麼?
除了歷史遺留問題曾出現的計入固定資產的土地使用權,新准則版下要求對土地使用權單獨在無形資權產核算,除房地產企業將土地使用權計入開發成本外,其他企業自用的土地,在其上建築、構築,土地使用權成本不轉固定資產核算,仍然在無形資產核算攤銷。
不知道有沒有解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