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購買土地的稅費賬務處理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
附件: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出讓金、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等收據(或土地轉讓成交的發票),耕地佔用稅、契稅、印花稅稅票等
借:管理費用-土地使用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土地使用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土地使用稅
貸:銀行存款
借:在建工程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借:管理費用-印花稅
貸:銀行存款
⑵ 購買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費用,在企業賬務處理中是如何攤銷的
購買土地使來用權所自支付的費用計入無形資產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其他應收款
憑證後附土地使用證復印件,以及之前付款的付款憑證及後附單據復印件。
之後根據土地剩餘使用年限進行攤銷
借:費用/成本(根據土地實際使用情況選擇科目)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⑶ 新購的土地如何攤銷
新購的土地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
攤銷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攤銷
⑷ 土地使用權的攤銷及賬務處理
土地使用權,企業自用的,屬於無形資產,必須和建築物分開核算,計入無形資產科目,並按使用期限攤銷,攤銷對方科目為管理費用。
⑸ 新公司購買土地怎麼做賬
新公司購買土地的會計分錄:
(1)購入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版款
(2)攤銷
借:管理費用-權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土地使用權
(5)購買土地賬務處理攤銷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
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
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⑹ 土地使用權攤銷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企業在取得土地使用權,在尚未開發火箭棗子湧向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並按規定的期限分期攤銷。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商品房時,應將入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開發成本;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
所以,你們企業在建廠房的時候就應該把無形資產轉入在建工程成本,廠房完工時,就應該轉入到固定資產,然後進行固定資產的折舊。
(6)購買土地賬務處理攤銷擴展閱讀: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定,納入現行企業核算體系的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和商譽等六項內容,隨著知識經濟的形成,無形資產的內容將不斷擴展,一般認為。
除六項傳統的無形資產內容外,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國際互聯網的域名注冊、市場營銷資產。組織管理資產也應列為無形資產的核算內容。
正是由於無形資產內容的擴展,因此筆者認為,加速攤銷法在使用范圍上具有可行性,對於那些科技更新換代日新月異的無形資產類型採用加速攤銷法,而對於價值比較穩定的無形資產類型採用直線法。
關於無形資產的加速攤銷方法在哪些企業中使用的問題,筆者認為,在一般企業採用直線法,但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技術進步較快的電子生產企業、船舶工業企業、生產「母機」的機械企業、飛機製造企業、汽車製造企業、化工製造企業和醫葯生產企業以及其他特殊行業中的無形資產攤銷可以採用加速攤銷的方法。
⑺ 購買土地的入賬及折舊攤銷是如何處理
由於不了解貴公司購買土地的用途,我將可能出現的情形,根據現行會計准則和稅法規定一並講解。
一、《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應用指南中關於土地使用權的處理
1、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應確認為無形資產,但改變土地使用權用途,用於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的,應當將其轉為投資性房地產。
2、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建築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與建築物應當分別進行處理,即:取得土地使用權,借記「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而建築物的價值借記「固定資產-建築物」,貸記「在建工程」等科目。
外購土地及建築物支付的價款應當在建築物與土地使用權之間進行分配;難以合理分配的,應當全部作為固定資產。
3、企業(房地產開發)取得土地用於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築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賬面價值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築物成本。
二、企業土地使用權正確的會計核算
企業現在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會計核算上按實際發生成本記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開發利用時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轉入開發商品房成本,或轉入在建工程成本;開發利用完成後,在會計核算上列入「固定資產——建築物或構築物」或「開發商品——商品房」;該項房屋、建築物報廢時,將凈殘值中相當於尚可使用的土地使用權價值的部分,轉入繼續建造的房屋、建築物的價值,如果不再繼續建造房屋、建築物的,則將其價值記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三、企業土地使用權涉稅處理:
1.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房產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暫行規定》([86]財稅地字第008號)文件規定:房產原值是指納稅人按照會計制度規定,在賬簿「固定資產」科目中記載的房屋原價。因此,凡按會計制度規定在賬簿中記載有房屋原價的,應以按規定包括土地價值在內的房產原值,在按規定減除一定比例後作為房產原值計征房產稅;沒有記載房屋原價的,按照上述原則,參照同類房屋評估確定房產原值,計征房產稅。如果屬於購買土地用於自行建造廠房、辦公樓等就有一個稅收籌劃的問題,即盡可能講土地使用權的價值與房屋、建築物的價值分別核算(怎樣核算我在前面「二、企業土地使用權正確的會計核算」已經講述,此處不在贅述)因為,房產稅是按照應稅房屋余值計算的,如果分別核算土地與房屋價值,房產稅計稅依據就減少,達到了稅收籌劃的目的。
2.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購買土地取得土地使用權,記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的,按《土地使用權證》明確的期限推銷;購買土地取得土地使用權,記入「固定資產——建築物或構築物」的按不短於20年的期限折舊。
⑻ 無形資產(土地出讓金 )攤銷的會計分錄
1、如果單位執行了新會計准則,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2、如果單位還沒執行新會計准則,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無形資產,是指不具實物形態、但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產。
本稅目的徵收范圍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轉讓著作權、轉讓商譽。
(一)轉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行為。
土地所有者出讓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土地租賃,不按本稅目征稅。
(二)轉讓商標權,是指轉讓商標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三)轉讓專利權,是指轉讓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四)轉讓非專利技術,是指轉讓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