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固定資產怎麼攤銷
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中規定,對於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在計提折舊專
時,屬應當按照該項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即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和已計提的減值准
備)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如果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的價
值又得以恢復,該項固定資產的折舊率和折舊額的確定方法,按照固定資產價值恢復後的賬
面價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就是說,計提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以後,直接影響到固定資產應計折舊額或稱折舊基數,若某個會計期末,一旦固定資產開始
計提減值准備以後,不再適用原來按原價(如年限平均法)或賬面凈值(如雙倍余額遞減
法)為基數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這也意味著計提減值准備的當期期末變更了固定資產的計價
政策,由固定資產凈值計價改為按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計價,根據會計政策變更的會
計處理辦法,還應採用追溯調整法調整期初留存收益及相關項目的金額。
B. 固定資產攤銷的方法
有五種方法。
一、直線法:根據固定資產在整個使用壽命中的磨損狀態而確定的成本分配結構。
公式計算:
年折舊率=(1減去預計凈殘值率)除以預計使用壽命乘以100%。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乘以年折舊率除以12。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製造費用
貸:累計折舊
二、工作量法:又稱變動費用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公式計算: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價× ( 1 減去預計凈殘值率)除以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乘以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製造費用
貸:累計折舊
三、雙倍余額遞減法。
公式計算:
年折舊率=2除以折舊年限乘以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除以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乘以月折舊率。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製造費用
貸:累計折舊
四、年數總和法。
公式計算:
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除以 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 乘以 100 %。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減去預計凈殘值 )乘以年折舊率 ÷ 12。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製造費用
貸:累計折舊
(2)固定資產預計負債攤銷擴展閱讀:
固定折舊方法:指將應提折舊總額在固定資產各使用期間進行分配時所採用的具體計算方法。
折舊是指固定資產由於使用而逐漸磨損所減少的那部分價值。
固定資產的損耗有兩種: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
有形損耗:也稱作物質磨損,是由於使用而發生的機械磨損,以及由於自然力的作用所引起的自然損耗。
無形損耗:也稱精神磨損,是指科學進步以及勞動生產率提高等原因而引起的固定資產價值的損失。一般情況下,當計算固定資產折舊時,要同時考慮這兩種損耗。
C. 固定資產的棄置費用的預計負債為什麼要計提
因為在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結束後,預計負債的所有後續變動應在發生回時確認為損益,答預計負債是指根據或有事項等相關准則確認的各項預計負債,包括對外提供擔保、未決訴訟、產品質量保證、重組義務以及固定資產和礦區權益棄置義務等產生的預計負債。
根據或有事項准則的規定,與或有事項相關的企業應將其確認為負債,所以固定資產棄置費用的預計負債是要計提的。
《企業會計准則-或有事項》將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規定為:
1、以下條件均能滿足時應確認為預計負債:
2、該義務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
3、該義務的履行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4、該義務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3)固定資產預計負債攤銷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注意問題
1、注意計提折舊的范圍,按現行企業會計准則規定。
2、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3、按照規定單獨計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4、處於更新改造過程中的固定資產。
5、未使用的機器設備、儀器儀表、運輸工具、工具器具、季節性停用也要計提折舊。
6、注意再計提固定資產這就是應考慮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7、注意折舊期間跨年度時年折舊額的確定。
D. 固定資產攤銷的計算方法
折舊方法
企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有多種,基本上即可以分為兩類,即直線法(包括直線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舊法(包括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選擇不同的方法.企業折舊方法不同,計提折舊額相差很大. 企業應當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折舊。提足折舊後,不管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
直線法
設備入賬帳面價值為X,預計使用N年,殘值為Y,每年提折舊為(X-Y)/N。
工作量法
設備入賬帳面價值為X,以及工作量為H(小時),殘值為Y,單位工作量計提折舊為(X-Y)/H。
年數總和法
設備入賬帳面價值為X,預計使用N年,殘值為Y,則第M年計提折舊為(X-Y)*(N-M+1)/[(N+1)*N/2]。
雙倍余額遞減法
設備入賬帳面價值為X,預計使用N(N足夠大)年,殘值為Y。 則第一年折舊C<1>=X*2/N; 第二年折舊 C<2>=(X-C<1>)*2/N 第三年折舊 C<3>=(X-C<1>-C<2>)*2/N ··· ··· 最後兩年需改為直線法折舊。
E. 固定資產如何攤銷
所得稅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
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專具等,為5年;電子設備屬,為3年。
這里你可根據哪種固定資產確定使用年限,傢具可以不計殘值,按5年提折舊。若為4900,則每月折舊額為4900/5/12=81.7
借:管理費用81.7
貸:累計折舊81.7
F. 會計人如何處理固定資產預計負債的變動
1、對於預計負債的減少,以該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為限扣減固定資產成本。如果預計負債的減少額超過該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超出部分確認為當期損益
2、對於預計負債的增加,增加該固定資產的成本。
3、按照上述原則調整的固定資產,在資產剩餘使用年限內計提折舊。一旦該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結束,預計負債的所有後續變動應在發生時確認為損益。
4、一般企業的固定資產發生的報廢清理費用不屬於棄置費用,應當在發生時候作為固定資產的處置費用處理
G. 固定資產怎麼攤銷才合理啊
固定資產攤銷應根據稅法要求來進行,一般採用年限平均法。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的折舊額是相等的。
公式: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
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公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 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
一般應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凈值平均攤銷。
公式: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每月月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4.年數總和法
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公式: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原則
1、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1)房屋建築物;
(2)在用的機器設備、食品儀表、運輸車輛、工具器具;
(3)季節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設備;
(4)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和以融資租賃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2、不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適用的的固定資產;
(2)以前年度已經估價單獨入賬的土地。
(3)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
(4)融資租出的固定資產
停用設備是否折舊,要看停用原因,如果是暫時停用依然要進行折舊,或者因為改良,那麼要轉入固定資產,如果是長期停用,那麼要考慮進行固定資產清理。
H. 多少價值的固定資產就要攤銷了
固定資產不是攤銷,而是計提折舊。只要是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一般內都要計提折舊,但容下面的情況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一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准予扣除。
下列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扣除:
(一)房屋、建築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
(二)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三)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四)已足額提取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五)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
(六)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七)其他不得計算折舊扣除的固定資產。
希望對你有用
I. 固定資產那章關於棄置費用的後續攤銷計算應該怎麼算(2017注會教材---會計 第43頁)
我個人認為你可能理解上有問題這個棄置費用應該是在其建成後就應該存在的只是在使內用若甘年了,才發容現沒有計提若是不追溯的話那麼這個棄置費用就不是這么多了,應該是倒算到現在的時的現值而不建成那一年的,這個稅前差異應該指的是所得稅稅前利潤在權責發生制下少計入費用一個是折舊一個是預計負債的利率,由於這個差異在稅法上不允許稅前扣除的所以應該不影響所得稅的計算所以稅後差異是一變的。不存在多交所得稅調整問題但是存在在會計上的多計提90%未分配利潤10%盈餘公積沖問的問題你說的新正策減舊政策我理解的是應該是不追溯可能應該用到這個方法其實這題不是政策變更只是前期差錯未計提預計負債個人認為是一個差錯更正的題而非政策變更因為他的預計負債在他建時就應該知道只是漏考慮了事後補齊就是這樣而已個人理解僅供參考哦
J. 固定資產如何攤銷
此年金抄的現值為:
2106000×(襲p/a,10%,5)
=2106000×3.7908
=7983424.8
未確認融資費用為:
10530000-7983424.8
=2546575.2
按折余價值和10%的實際利率可求得這5年分別應確認的融資費用為:
798342.48;
667576.73;
523734.40;
365507.84;
191412.75;
分錄:
借:固定資產 7990424.80
未確認融資費用 2546575.2
貸:長期應付款 10530000
銀行存款 7000
以後每年按上述確認的融資費用入賬:
如第一年:
借:財務費用 798342.48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798342.48
以後年度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