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哪些屬於特許權使用費

哪些屬於特許權使用費

發布時間:2020-12-15 03:10:05

Ⅰ 哪些特許權使用費應納入完稅價格繳納關稅

一、特許權使用費應納入完稅價格的理論基礎和國際標准
1947年締結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是一個政府間的多邊貿易協定,以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為宗旨,可以稱為是現代國際貿易的基礎。GATT第七條首次引入了關稅估價的基礎應為進口產品的「價值(value)」為標準的概念[1] ,這一獨立於「價格」和「成本」的概念並未在GATT中得到具體的解釋。
針對GATT第七條提出的海關估價標准,20世紀70年代末生效的 WTO《海關估價協定》(CVA, Customs Valuation Agreement)對海關估價的標准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和規定。這也是大多數國家海關估價標準的來源與出處。協定第一條指出,海關計稅價格應為產品的「交易價值(transaction value)」即為產品銷售價格(selling price)增加或減去協議第八條規定的若干項調整因素(adjustments),其中應當加入「交易價值」的調整因素中即包括第8.1(c)特許權使用費和許可費。特許權使用費只有應同時滿足以下主要標准時,才應納入「交易價值」:特許權使用費與進口貨物有關;特許權使用費由進口方直接或間接的向出口方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作為出口方向進口方銷售貨物的條件;所增加的費用應當依照客觀存在的和可量化的數據(objective and quantifiable data)為依據[2]。
我國的海關對於特許權相關的估價辦法主要制定在2003年海關總署頒布的第102號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於進口貨物特許權使用費估價辦法》中,我國海關估價標準的制定實際上參照了GATT第七條和WTO《海關估價協定》的相關標准。
二、我國海關對於特許權使用費的估價標准
與WTO確立的原則一致,我國海關將與進口貨物有關的特許使用權費看作為進口貨物價值的一部分。特許權使用費的概念在海關總署第213號和102號令第51條中有明確的定義,其是指「進口貨物的買方為取得知識產權權利人及權利人有效授權人關於專利權、商標權、專有技術、著作權、分銷權或者銷售權的使用許可或者轉讓而支付的費用」。[3]
根據特許權使用費的定義,其實質上是貨物進口方向出口方支付的針對貨物所含無形價值的對價,應當作為貨物價值的一部分計入進口完稅價格。但是,由於大多數企業僅關注貨物的有形價值,許多企業在申報進口貨物價格時,僅申報了貨物本身的價格而未包括貨物所包含的無形價值。而特許權使用費則由進出口雙方通過另行簽署協議的方式單獨支付。我國海關在審單和後續稽查的過程中,如發現存在此類特許權使用費的,將會要求企業將該特許權使用費分攤進完稅價格中進行補繳進口關稅。
1. 案例
但是,並不是所有進出口雙方約定的特許權使用費均會被海關納入完稅價格徵收關稅。例如,一家外國製造企業A在中國設立了一家子公司B,作為A公司產品在中國的製造工廠。A公司產品由諸多零部件組成,其中核心零部件為a部件。A持有產品核心技術並在海外製造產品的核心零部件a,出口到B。B將核心零部件a與其他零部件組裝成完成品(a大小與價值約占完成品的1/3左右)後銷售給中國客戶。為了B工廠能夠更好地組裝產品,A與B簽署了一份技術許可協議,將與產品組裝相關的技術授予B使用,由B每年按照產品銷售額的一定比例向A支付許可費。在該技術許可協議中,雙方還約定B不定期的向A購買產品零部件a。
從上述事實可知,B從A進口核心零部件a且B與A簽署了特許權協議,該特許權使用費是針對整個產品的組裝技術。那麼該特許權使用費是否應被納入零部件a的進口完稅價格呢?我們通過分析中國及WTO關於特許權使用費海關估價標准即可得知答案。
2. 我國特許權使用費海關估價標准
根據2014年2月生效的《中國人民共和國海關審定進出口貨物完稅價格辦法》,特許權許可費只有同時滿足如下兩個條件時才需要被納入完稅價格:(1)該特許權使用費與所進口貨物有關聯;(2)構成該貨物在中國境內銷售的條件。
(1)關聯性判斷標准
對於關聯性判斷,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進口產品是否附屬於特許權或特許權是否附屬於進口產品。海關主要秉持如下三個審查原則:
第一,進口貨物是否已含有或附有(或進口後即將附加)相關知識產權或其載體[3]。如果進口貨物含有特許權使用合同約定的專利、專有技術(或用上述方法生產的)、圖片圖像等著作權作品、 軟體、光碟等或附有(進口後即將附上)商標的,則視為進口貨物與特許權使用費有關聯。這是判斷特許權使用費與進口貨物之間關聯最為直觀的標准。如甲公司向位於中國的乙公司出口某產品,同時雙方又另行簽署了甲方授權乙在中國使用該產品所含專利技術的特許權使用協議,此種情況下,特許權使用費應納入該產品進口的完稅價格。
第二,進口貨物是否可直接銷售或輕度加工後即可銷售[3]。如針對商標權支付的許可費,進口後附上商標即可直接銷售或經過輕度加工後附上商標即可銷售。此處的「輕度」加工是指稀釋、混合、分類、簡單裝配、再包裝或者其他類似加工;
第三,進口貨物是否是為實施特許技術而專門設計製造的[3]。即,以實施出口方授予的特許技術為目的,根據技術實施需要而專門訂做的附屬產品。如為了實施切削技術,進口毛坯金屬製品,或為了實施某項化學合成技術而進口化學品原材料等。
在上述案例中,A企業向B企業出口零部件a, 雖然雙方之間存在特許權協議,但是A企業與B企業簽署的特許協議是針對產品組裝技術(將零部件a與其他零部件組裝成另外一種產品)而非零部件a的製造技術,零部件a的生產技術並未許可給B使用。由此可知,零部件a不含有特許權協議所約定的知識產權;其次,B公司進口零部件a後需要將其與其他零部件組裝成其它產品,零部件a雖然在完成品的功能上發揮核心作用,但其只是眾多零部件的一個,所佔完成品比例約為三之一,可見B公司並非僅對零部件a輕加工後直接出售;此外,零部件a顯然也不是為了B公司實施組裝技術而製造的。零部件a的進口與組裝技術特許均以生產完成品為最終目的。因此,我們可得出結論,A與B企業之間的特許權使用費與進口零部件a不存在關聯性。
(2)銷售限制判斷標准
銷售限制標准,又稱為銷售條件標准,即判斷特許權授予與貨物進口的兩個行為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實質上為另一種關聯性的判斷標准。
第一,進口方支付特許權使用費是否為購買進口貨物的前提條件[3]。即,如果進口貨物則必須先簽署特許權許可協議,貨物買賣協議與特許權協議必須同時進行;
第二,進口方支付特許權使用費是否影響合同條件的達成[3]。尤其是在進口貨物價格方面,是否因特許權協議的簽署降低了貨物的進口價格。如果進口方進口一項產品,未簽署特許使用協議就無法合法地在中國銷售,表明該項進口產品含有相關特許權或與特許權存在關聯。
對於銷售限制標准,世界海關組織(中國1983年加入世界海關組織,適用世界海關組織頒布的一系列規定)估價技術委員會(WCO, 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Valuation Committee)在2011年4月頒布了《評論25.1》(Commentary 25.1), 該評論雖然是針對《海關估價協定》第8.1(c)中特許權使用費非直接支付給出口方情況時判斷方法的解釋,但仍對銷售限制判斷標准有借鑒意義。評論第9條解釋說明了判斷特許權使用費是否構成銷售條件(condition of sale)所應考慮的四個因素:貨物銷售合同中是否提及特許權使用費;特許權合同中是否提及貨物銷售;貨物銷售合同中是否有合同可因一方未支付特許權使用費而解除的條款;特許權合同中是否有如一方未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另一方無權製造或銷售含有該特許權的貨物[4]。
銷售限制標准相較於關聯性標准在判斷上較為復雜,WCO的《評論25.1》提及的四點考慮因素僅為存在銷售限制時可能存在的外部表現,但是是否存在銷售限制還是要判斷特許權使用費的支付與進口產品的購買是否存在相互依存或互為前提的關系,如果兩者必須同時發生且缺少任一項交易,另一項都不能進行則可判斷為存在銷售限制[5]。
在上述案例中,在A與B的特許協議中約定了進口零部件a的相關事宜,符合《評論25.1》的四個因素之一,似乎產品銷售和特許權授予行為兩者之間是存在一定相關性,但是如果仔細考量可得知其實兩者互不構成限制關系。因為A與B企業是關聯企業關系,即使雙方不簽署許可協議,AB之間還是會存在零部件a的買賣關系(因為A公司設立B公司的目的就在於在中國生產完成品)。但是,在實際審查時,海關可能會將A和B之間的交易作為無關聯關系企業間的交易來看待。從獨立交易原則的角度,AB公司間的特許權協議與零部件進口行為則可能被認定存在關聯性。但是,由於關聯系原則與銷售限制原則有一項不滿足,即可不納入完稅價格計征關稅,因此本文所述案例中涉及的特許權使用費不應當納入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中。
三、企業在類似貿易活動中應注意的事項
對於上述B企業的情況,由於同時存在貨物進口和技術許可的情況,如處理不善,很可能遭到海關稽查。屆時,企業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向海關解釋並提交相關證明資料。即使如此,也有可能因證據不全或提交不及時而導致海關作出企業補繳關稅稅款的決定。
為了避免上述情況,對於同時簽署有特許權協議的進出口企業,可考慮採取如下行動以避免可能產生的問題:
1. 不同法律關系的協議分開簽署
首先,與進口貨物貿易合同與無關聯的特許權協議分開簽署。很多企業為了方便,將進出口企業之間相關的商業活動均約定在同一個合同中,如本文案例中,A和B公司之間的零部件買賣和組裝技術許可其實並沒有實際聯系,但均約定在一份協議中。這樣的合同簽署方式可能引起貨物進口和特許權授予存在關聯關系的誤解。除了兩種法律關系的協議應當分開簽署外,兩份合同中也不要相互提及另外一份合同的內容,如《評論25.1》所述,特許權合同中提及貨物銷售或進口貿易合同中提及特許權授予均可能被認為構成銷售限制。
其次,不同內容的特許權協議亦應當分開簽署。如貨物進出口雙方既存在針對進出口貨物的特許權授予也存在其他的不相關的特許權授予,兩種不同的特許權不應約定在同一份合同中。這樣的約定方式容易讓海關人為多項特許權使用費均與進口貨物有關聯,導致將與本不應計入完稅價格的特許權使用費也一並計入了完稅價格,導致企業繳納的稅款增加。
2. 特許事項應在合同中盡量詳盡的表述
很多企業在簽署特許權協議時將重點放在雙方義務、付款等主要條款上,僅將特許事項條款簡單的一句帶過或寫得非常模糊。這樣不利於海關判斷特許權與進口貨物的關系,如果企業不能證明特許權與進口貨物無關,恐將承擔無法提交充足證據的不利後果。因此,特許權協議中,對於特許事項務必要清楚的約定。如在本文案例中,A公司與B公司的技術許可協議中,應明確寫明所許可技術為完成品組裝技術,而非進口零部件製造技術。雖然還需要其他相關證據進行輔證,但將有利於企業在海關審查中取得積極有利的地位。

Ⅱ 怎麼向境外機構收取勞務費或特許權使用費,需要提供哪些資料,謝謝!

向境外機構收取費用首先你得看你們有沒有合同或協議
如果有合同或協議就按裡面的規定來
或者提供對方需要你提供的相關證明性文件
這事沒有什麼法律明文規定
主要是合同雙方或者說勞務雙方的約定

Ⅲ 哪些行業適合使用特許投標,政府給予特許權的.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是指市人民政府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通過市場競爭機制選擇市政公用事業投資者或者經營者,明確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圍內經營某項市政公用事業產品或者提供某項服務的制度。
下列市政公用事業項目可以實行特許經營:
(一)供水、供氣;
(二)污水和固體廢物處理;
(三)公共交通;
(四)城市綠化、環境衛生;
(五)市政府確定的其他市政項目。
第三條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可以採取下列方式:
(一)在一定期限內,將新建、擴建和改造的項目授予特許經營者投資、建設、運營,期限屆滿無償移交;
(二)在一定期限內,將市政公用設施移交特許經營者運營,期限屆滿無償移交;
(三)在一定期限內,將公共服務委託特許經營者負責提供。
除以上方式外,根據市政公用事業項目自身特點,經市人民政府同意,也可以採取其他方式實施特許經營。
特許經營期限應根據行業特點、規模、經營方式等因素確定,最長不得超過30年。
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其它組織,均可平等參與競爭獲得本市市政公用事業的特許經營權(以下簡稱特許權)。
第五條授予特許權應當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和公共利益優先、合理布局、有效配置資源的原則。
第六條實施特許經營的市政公用事業項目(以下簡稱特許項目)根據城市建設發展需要和市政公用事業建設規劃確定。具體項目由該項目的行業主管部門會同其他有關部門提出,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條特許項目確定後,由行業主管部門擬定實施方案,並組織財政、物價、規劃、國土等有關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對實施方案審查修改後,報請市人民政府批准實施。
實施方案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項目名稱;
(二)項目基本經濟技術指標;
(三)選址和其他規劃條件;
(四)特許期限;
(五)投資回報、物價及其測算;
(六)經營者應當具備的條件及選擇方式;
(七)政府承諾;
(八)保障措施;
(九)特許權使用費及其減免;
(十)負責實施的單位。
第八條特許經營者可以通過下列方式取得回報:
(一)對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收費;
(二)享有與市政公用事業相關的其它開發經營權益;
(三)享有政府給予的相應補貼;
(四)市人民政府同意的其它方式。
第九條政府承諾可以涉及與特許項目相關的土地使用、防止不必要的重復性競爭項目建設、必要的補貼,但不承諾商業風險分擔、固定投資回報率及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事項。
第十條特許權使用費的標准由市人民政府根據特許項目的行業特點確定,對於微利或者享受財政補貼的特許項目,可以減免特許權使用費,公益性服務由政府提供補助。
第十一條特許項目及其實施方案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由行業主管部門發布推介項目的公告。
第十二條特許權通過招投標的方式授予。參與特許權競標者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依法注冊的企業法人和其它組織;
(二)有相應的注冊資本金和設施、設備;
(三)有良好的銀行資信、財務狀況及相應的償債能力;
(四)有相應的從業經歷和良好的業績;
(五)有相應數量的技術、財務、經營等關鍵崗位的人員;
(六)有切實可行的經營方案;
(七)法律、法規、規章等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三條特許項目由項目的行業主管部門或者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其它部門(以下統稱實施單位),依據市人民政府的授權負責具體實施。實施單位負責擬訂招標文件,依法組織招標投標。
第十四條依法確定中標者後,實施單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的相關規定與中標者(以下稱特許經營者)簽訂特許經營協議,特許協議須報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
特許經營協議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特許經營內容、區域、范圍、方式及有效期限;
(二)產品或者服務數量、質量和標准;
(三)價格、收費或者補貼的確定方法、標准及調整程序;
(四)投融資的期限和方式;
(五)設施的權屬與處置;
(六)設施維護和更新改造;
(七)安全管理;
(八)履約擔保;
(九)特許權的終止和變更;
(十)違約責任;
(十一)爭議解決方式;
(十二)其他事項。
第十五條公用事業產品價格和服務收費標準的確定應遵循補償成本、依法納稅、合理收益、節約資源、促進發展及社會承受力的原則。
公用事業產品價格和服務收費標準的核定由市物價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原則和程序制定。
第十六條在特許經營期間,實施單位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協助相關部門核算和監控企業成本,提出價格調整意見;
(二)監督特許經營者履行法定義務和協議書規定的義務;
(三)對特許經營者的經營計劃實施情況、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以及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監督;
(四)受理公眾對特許經營者的投訴
(五)向市政府提交年度特許經營監督檢查報告;
(六)在危及或者可能危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緊急情況下,臨時接管特許經營項目;
(七)其他責任。
第十七條簽訂特許協議後,特許經營者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注冊成立項目公司,負責實施該特許項目。
第十八條特許經營者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科學合理地制定企業年度生產、供應計劃;
(二)按照國家安全生產法規和行業安全生產標准規范,組織企業安全生產;
(三)履行經營協議,為社會提供足量的、符合標準的產品和服務;
(四)接受實施單位對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監督檢查;
(五)在規定的時間內,將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經營計劃、年度報告、董事會決議等報實施單位備案;
(六)加強對生產設施、設備的運行維護和更新改造,確保設施完好;
(七)協議約定的其他責任。
第十九條在協議有效期限內,若協議內容確需變更的,協議雙方應當在共同協商的基礎上簽訂補充協議,並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條特許期限內,實施單位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有權依法對特許項目進行檢查、評估、審計,但不得妨礙特許經營者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對特許經營者違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和特許協議約定的行為應當予以糾正並依法處罰,直至依法收回特許權。
評估應當由實施單位組織專家進行,評估周期一般不得低於兩年,特殊情況下可以實施年度評估。
第二十一條社會公眾對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享有知情權、建議權。
實施單位和特許經營者應當建立公眾參與機制,保障公眾能夠對特許經營情況進行監督。
第二十二條特許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實施單位應當依法終止特許經營協議,取消特許權,並可以實施臨時接管:
(一)不按照特許協議的約定提供公共產品或者服務,嚴重影響公眾利益的;
(二)擅自轉讓、出租特許權的;
(三)擅自停業、歇業,嚴重影響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
(四)擅自將所經營的財產進行處置或者抵押的;
(五)因管理不善,發生重大質量、安全生產事故的;
(六)因經營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財務狀況嚴重惡化,危及公用事業的;
(七)法律、法規、規章等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二十三條實施單位應當建立特許經營項目的臨時接管應急預案。
特許權發生變更或者終止時,實施單位應當採取有效措施保證市政公用產品供應和服務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取消特許權並實施臨時接管的, 實施單位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書面通知特許經營者,並召開聽證會。
第二十四條特許期限內,除本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情形外,特許權不得收回,特許項目不得被徵用;確因公共利益需要,經市政府批准收回特許權或者徵用特許項目的,應當依法給予一定補償。
第二十五條特許期限屆滿,特許經營者可以申請延長特許期限。延長特許期限的申請應當在特許期滿前一年向實施單位提出,經實施單位組織評審同意並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可以延長。
第二十六條特許權被收回的,特許經營者應當按照特許協議約定或者市人民政府的規定,移交特許經營的設施、設備、圖紙、資料,養護、維修、更新改造記錄,有關用戶的檔案、資料等,實施單位應當組織對設施及相關資產進行評估,對需要補償的,依據特許協議的約定給予補償。
第二十七條各鎮人民政府(區辦事處)參照本辦法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Ⅳ 進口貨物在境內的復制權費和特許權使用費有哪些區別,謝謝哈

五年了,沒有人給答案,鄙視一下大牛,從來不幫助新同學!
特許權使用費:專專利、商標、專有技術屬和其他權利的使用許可而支付的費用。一般都是一次性支付完畢,常用的就是發明專利,比如MEIZU手機的Mback就申請了專利,別的手機要實現這個功能,就需要支付特許權使用費。
復制權費:生產同樣的商品,每生產一份就要支付一份的費用。高通擁有電信技術專利,這也是為啥同樣的電信手機比聯通和移動的貴,國內廠家meizu每生產一部手機就需要給高通20塊錢。
總之,復制權費,如果征關稅,你告訴哥徵收多少?鬼也不知道以後復制生產多少,尤其是這是進關之後生產的事了。

Ⅳ 廣東如何計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人所得稅,相關規定有哪些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如作者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競價)取得的所得,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征稅。單位或個人向個人支付賠償專利費,也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有關規定征稅。(國稅函〔2000〕257號)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劇本使用費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2〕52號)規定:「對於劇本作者從電影、電視劇的製作單位取得的劇本使用費,不再區分劇本的使用方是否為其任職單位,統一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一)應納稅所得額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個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額或定率減除規定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定額減除費用800元;每次收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減除20%的費用。費用扣除計算方法與勞務報酬所得相同。其中,每次收入是指一項特許權的一次許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對個人從事技術轉讓中所支付的中介費,若能提供有效合法憑證,允許從其所得中扣除。(二)應納稅額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例:2001年2月,某作家在廣州拍賣自己的小說手稿,獲得50萬元的拍賣收入。按規定該作家應納稅額為8萬元。500,000×(1-20%)×20%=80,000(元)

Ⅵ 公司向境外其他公司支付特許權使用費,都要繳納哪些稅

  1. 營業稅

  2. 企業所得稅

  3. 企業應將不含稅所得換算為含稅所得再計算扣繳。


特許權回使用費是一個綜合性的答概念,並非指得「某一個」需要有償付費使用的特許權,而是一類權利,這一類權利絕大部分屬於知識產權類(非專利技術除外),畢竟知識產權是現代社會可以作為有償使用並合法交易的權利主力軍。

Ⅶ 企業所得稅法所指的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包括哪些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七)項所稱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

Ⅷ 支付國外的特許權使用費地稅代扣稅率是多少,扣哪些稅 進出口退稅的辦理有哪些環節,每個環節怎麼辦理

營業稅5%,預提所得稅10%。營業稅及附征稅費在地稅繳納,預提所得稅按支付單位企業所得稅日常歸屬的稅務機關辦理申報繳納(如果日常所得稅國稅局徵收,就向國稅申報代扣代繳;如果日常所得稅地稅局徵收,就向地稅申報代扣代繳。)
進出口退稅的辦理,具體見http://wenku..com/view/82e4d30203d8ce2f00662368.html

Ⅸ 個人所得稅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什麼包括哪些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閱讀全文

與哪些屬於特許權使用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