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年累攤銷額怎麼計算的呢
原值為8737159.50元,
攤銷期限40年,
月攤銷額=8737159.5/(40*12)=18202.42元
原值為內8737159.50元-累計攤銷額為163821.78元=凈值容為8573337.72元
累計攤銷額為163821.78元——是指自攤銷期開始至現在的已攤銷金額。
凈值為8573337.72元——剩餘未攤銷金額
原值為8737159.50元——當時購買時的金額
B. 無形資產累計攤銷如何計算求解 以這道題為例,忘了答案是怎麼算出來的
每年攤銷額=680*12=8160或者81600/10=8160
從2003年到2009年3月末,一共攤銷了6年零3個月。
攤銷額=8160*6+680*3=48960+2040=51000
C. 怎樣計算月折舊額/攤銷額
二者不一樣,本年折舊攤銷額是當年的折舊金額,累計折舊攤銷額是從固定資產開始使用到計算時點的累計攤銷額,從金額上說,後者大於等於前者。
D. Excel 請問累計攤銷額的公式如何寫
如果攤銷額公式在G列,那麼在H2單元格輸入以下公式,然後向下填充公式
=SUM(G$2:G2)
E. 計算累計攤銷額是多少月數是怎麼算的
月數=5年*12月=60月;每月攤銷額度=專利購入原值100000/60月 約等於1666.67元;
本項無形資產累計攤銷額=每月攤銷1666.66元*59個月+1667.06*1個月=100000元
企業攤銷無形資產,應當自無形資產可供使用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
企業選擇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採用直線法攤銷。
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一般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等)。某項無形資產所包含的經濟利益通過所生產的產品或其他資產實現的,其攤銷金額應當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
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進行復核。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與以前估計不同的,應當改變攤銷期限和攤銷方法。
(5)累計攤銷額公式擴展閱讀:
核算:
1、攤銷范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應進行攤銷,通常將其殘值視為零。
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但要計提減值准備。
2、攤銷時間企業應當按月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對於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應當自可供使用(即其達到預定用途)當月起開始攤銷,處置當月不再攤銷。
3、去向企業自用的無形資產,其攤銷金額計入管理費用;
出租的無形資產,其攤銷金額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某項無形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通過所生產的產品或其他資產實現的,其攤銷金額應當計入相關資產成本。
F. 累計攤銷怎樣算,敬請高人指點
累計攤銷 500 000—這個數怎麼算出來的呀?
在經過研究和開發階內段完成該項新技容術,結轉了新技術的成本後,才會出現「累計攤銷」啊。
「累計攤銷」類比「累計折舊」,只是累計折舊對應固定資產,累計攤銷對應無形資產。所以,你現在僅僅是通過「研發支出」,歸集發生的成本費用,在貸方怎麼可能有「累計攤銷」這個科目呢?
如果這個分錄是對的的話,在其他科目的金額都知道的情況下,可倒擠「累計攤銷」的金額。
同時,在新技術形成後,根據他的入賬價值,預計使用年限(無法預計使用年限的,不用攤銷,而是在每年末進行減值測試,計提減值准備),預計的凈殘值(一般為0,除非特殊情況:比如到那時,有人要購買你的無形資產,他願意出的價格就是該無形資產的殘值),運用直線法,即可算出累計攤銷額。
和固定資產的累計攤銷 按年限平均法(直線法),一樣的計算方法。
和固定資產不同的是:新技術(無形資產),當月增加,當月要計提攤銷。
G. 無形資產怎麼計算攤銷呢。
知識經濟時代的無形資產,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比工業經濟時代要多得多,而不同種類的無形資產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一律按直線法對其進行攤銷就失去了合理性。在進行實務操作時,企業可以參照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對無形資產的攤銷採用直線法、產量法和加速攤銷法。
一、直線法
直線法又稱平均年限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均衡地分配於每一會計期間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取得總額/使用年限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計算簡便,易於掌握。缺點是就符合會計的客觀性原則和配比原則的要求而言,不夠理想。對穩定性強的無形資產,如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適合採用這種攤銷方法。
例1:2010年1月,甲公司以銀行存款12000000元購入一項土地使用權(不考慮相關稅費)。該土地使用權年限為20年。
該土地使用權每年攤銷額=12000000÷20=50000(元)
二、產量法
產量法是指按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產量為基礎來計算應攤銷額的一種方法。它是以每單位產量耗費的無形資產價值相等為前提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每單位產量攤銷額=
每期無期資產攤銷額=每單位產量攤銷額×該期實際完成產量
如果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工作量可以採用產品的生產產量或工作時數等進行確定,則適合使用這種攤銷方法。
例2:2010年4月,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份協議,依據協議,甲公司取得一項特許權,即可以使用乙公司的配方生產某產品10000件,特許權的取得成本為4800000元。4月份,甲公司使用該配方實際生產產品100件;5月份,甲公司使用該配方實際生產產品120件。
本例中,特許權有特定產量限制,並且每個月的產品產量不一致,所以適合採用產量法進行攤銷。
每單位產量攤銷額=4800000÷10000=480(元)
4月份攤銷額=480×100=48000(元)
5月份攤銷額=480×120=57600(元)
三、加速攤銷法
加速攤銷法是相對於每年攤銷額相等的勻速直線攤銷法而言的,是無形資產在使用的前期多計攤銷,後期少計攤銷,攤銷額逐年遞減的一種攤銷方法。採用加速攤銷法,目的是使無形資產成本在估計使用年限內加快得到補償。加速攤銷方法有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1、余額遞減法
余額遞減法是在前期不考慮無形資產預計殘值的前提下,根據每期期初無形資產的成本減去累計攤銷後的金額和若干倍的直線法攤銷率計算無形資產攤銷額的一種方法。下面以雙倍余額遞減法為例予以說明,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額=年初無形資產賬面凈值×年攤銷率
其中,無形資產賬面凈值=無形資產成本-累計攤銷額。在雙倍余額遞減法下,無形資產在後期的賬面凈值可能會低於其殘值,因此,應在攤銷轉自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無形資產成本減去累計攤銷額再扣除預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2、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成本減去預計殘值後的金額乘以逐年遞減的攤銷率計算每年攤銷額的一種方法。攤銷率的分子代表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率=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無形資產使用年數和×100%
或者表示為:
年攤銷率=×100%
年攤銷額=(無形資產成本-預計殘值)×年攤銷率
對於與知識、技術、產品更新聯系比較緊密的知識產權類無形資產,如專利權、非專利技術,採用加速攤銷法較之採用直線攤銷法有更多的優點。具體表現在:首先,加速攤銷法更符合配比原則,這類無形資產使用前期,由於明顯處於壟斷和獨佔地位,可以給企業帶來較高的收益。
但是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以及模擬、仿製技術水平的提高,壟斷地位會逐漸喪失,所帶來的收益也會逐年減少。根據配比原則,對此類無形資產宜採用加速攤銷方法。其次,加速攤銷法更符合穩健性原則。採用加速攤銷法,使得無形資產的前期攤銷得多,後期攤銷得少,如果無形資產被提前淘汰,剩餘無形資產的成本也較少,因而風險較小。
無形資產攤銷是對無形資產原價在其有效期限內攤銷的方法。無形資產攤銷一般採用直線法,攤銷時直接計入「無形資產」科目的借方,無需另設攤銷科目。無形資產原價減去無形資產的余額即為無形資產的累計攤銷數 額。為了提供企業無形資產計提攤銷額的有關數據,企業更換舊帳時,要註明每項無形資產的原價。
網路-無形資產攤銷
H. 請問這里的月攤銷額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呀
月攤銷額=全部應攤銷金額/應攤銷期限(月)=全部應攤銷金額*月攤銷率。
你提供的數據里,沒有攤銷期限,條件不足,無法計算。
I. 關於無形資產的攤銷額的計算
一、直線法
直線法又稱平均年限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均衡地分配於每一會回計期間的一種方法答。計算公式:
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取得總額/使用年限
二、產量法
產量法是指按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產量為基礎來計算應攤銷額的一種方法。它是以每單位產量耗費的無形資產價值相等為前提的。計算公式:
每單位產量攤銷額=每期無期資產攤銷額=每單位產量攤銷額×該期實際完成產量
三、加速攤銷法
加速攤銷法是相對於每年攤銷額相等的勻速直線攤銷法而言的,是無形資產在使用的前期多計攤銷,後期少計攤銷,攤銷額逐年遞減的一種攤銷方法。採用加速攤銷法,目的是使無形資產成本在估計使用年限內加快得到補償。加速攤銷方法有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余額遞減法:年攤銷額=年初無形資產賬面凈值×年攤銷率
年數總和法:年攤銷率=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無形資產使用年數和×100%
J. 累計攤銷額
甲公司計算確抄定該專利技術的累計攤銷額為200萬元時做的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200
貸:累計攤銷 200
但當時應做的正確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240
貸:累計攤銷 240
所以還差40沒計入,調整分錄就調整差額部分:
借:主營業務成本 40
貸:累計攤銷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