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PP項目籌建所發生的費用在會計核算時如何處理
一般而抄言,PPP項目籌建所發生的的費用計入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例如,建設用地費(土地徵用及補償費、建築物或構築物遷建補償費)和其他費(場地准備及建設單位臨時設施費、建管費、前期工作費、研究實驗費、勘察設計費等),後期可以作為特許經營權價值的一部分。
特殊之處在於,例如政府負責支出征拆費用,則該項費用不會計入項目總投資,那麼該項費用後期不能作為特許經營權價值的一部分。
B. ppp項目中政府的注冊資本金能否用中央資金
若符合該資金的用途,注冊資本金是可以用的。
C. PPP項目中央補助資金需要交納印花稅嗎
印花稅根來據不同征稅項目,分別實行自從價計征和從量計征兩種徵收方式。
從價計稅情況下計稅依據的確定;
從量計稅情況下計稅依據的確定,實行從量計稅的其他營業賬簿和權利、許可證照,以計稅數量為計稅依據。
印花稅以應納稅憑證所記載的金額、費用、收入額和憑證的件數為計稅依據,按照適用稅率或者稅額標准計算應納稅額。
印花稅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數額=應納稅憑證記載的金額(費用、收入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額=應納稅憑證的件數×適用稅額標准。
D. PPP項目中,政府付費時的可行性缺口補助是什麼意思
1、可行性缺口補助(Viability Gap Funding),是指使用者付費不足以滿足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成本回收和合理回報,而由政府以財政補貼、股本投入、優惠貸款和其他優惠政策的形式,給予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的經濟補助。
2、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項目是政府與社會資本的一場婚姻。在走出去的PPP項目中,我們中國公司作為來自東道國境外的社會資本,為了確保在未來的幾十年的項目周期內享受一場融洽、穩定的婚姻,以及在出現危機的時候確保一個比較主動的地位,應該在戀愛期(項目前期就從法律、合同以及投資架構設計方面)就做好鋪墊。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發展,大量的中國能源和基礎設施公司探索並開展「走出去」參與境外PPP項目。
在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項目中,中國公司(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的身份是第二個「P」,即來自東道國境外的「Private」投資人,與第一個「P」(東道國政府或者代表政府的國有公司)簽訂長達幾十年的項目協議,建設、融資並運營維護東道國重要的基礎設施和能源項目資產。
3、2017年5月初,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司法部、央行、銀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嚴禁地方政府利用PPP變相舉債。
(4)PPP項目中國補資金是否需要攤銷擴展閱讀:
ppp項目的其他名詞解釋:
1.全生命周期(Whole Life Cycle),是指項目從設計、融資、建造、運營、維護至終止移交的完整周期。
2.產出說明(Output
Specification),是指項目建成後項目資產所應達到的經濟、技術標准,以及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交付范圍、標准和績效水平等。
3.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
VFM),是指一個組織運用其可利用資源所能獲得的長期最大利益。VFM評價是國際上普遍採用的一種評價傳統上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是否可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評估體系,旨在實現公共資源配置利用效率最優化。
4.公共部門比較值(Public Sector Comparator,
PSC),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內,政府採用傳統采購模式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全部成本的現值,主要包括建設運營凈成本、可轉移風險承擔成本、自留風險承擔成本和競爭性中立調整成本等。
E. PPP項目資本方是央企,分包工程需要招投標嗎
PPP項目中的工程招標不是必須的。
PPP項目落地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通過招標,第二種是通過ppp項目咨詢機構來給你做。
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可以不招標情形如下:
按招標投標法第九條 除招標投標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的可以不進行招標的特殊情況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進行招標:
(一)需要採用不可替代的專利或者專有技術;
(二)采購人依法能夠自行建設、生產或者提供;
(三)已通過招標方式選定的特許經營項目投資人依法能夠自行建設、生產或者提供;
(四)需要向原中標人采購工程、貨物或者服務,否則將影響施工或者功能配套要求;
(五)國家規定的其他特殊情形。招標人為適用前款規定弄虛作假的,屬於招標投標法第四條規定的規避招標。
法律後果:
PPP項目中在施工總承包方的確定上,如果應當經過招標而未招標,則可能導致:
1. 所確定的施工企業無效,造成施工停滯。
2. 施工合同無效,施工款難以結算。
3. 堵死了社會資本方獲取工程利潤的可能性。
4. 重新進行施工方招標,若施工招標的工程價格PPP項目合同中的工程價格,則可能導致社會資本獲得的政府補貼或可行性缺口補貼降低。
拓展:雖然《招標投標法》和《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對項目分包商沒有明確的定義,但相關主管部門和機構都理解為必須招標范圍內包括達到一定金額的分包商、供應商甚至勞務分包商的選擇。如《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分包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規定:建設工程施工總承包進行招標的,其施工分包達到下列規模標準的,應當進行招標:
(一)專業工程分包施工單項合同估算價在2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二)專業工程分包施工單項合同估算價在200萬元人民幣以下,但工程項目中政府投資或者融資在1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三)勞務作業分包施工單項合同估算價在5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F. PPP項目公司收到政府支付可行補差款需要交稅嗎(營業稅或增值稅)
收到政府支出的收入不需要交營業稅或增值稅,但是所銷售產品收入或營業收入要按《增值稅暫行條例》《營業稅暫行條例》規定繳納稅款,當然符合條例規定免稅的就可以免稅。
G. 請教公司,PPP項目的政府補助計入非經常性損益嗎
根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回(2008)》(證監會公答告[2008]43號)的規定,非經常性損益是指「與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以及雖與正常經營業務相關,但由於其性質特殊和偶發性,影響報表使用人對公司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斷的各項交易和事項產生的損益」。該公告要求:「公司在編報招股說明書、定期報告或發行證券的申報材料時,應對照非經常性損益的定義,綜合考慮相關損益同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的關聯程度以及可持續性,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做出合理判斷,並做出充分披露」。非經常性損益的三項基本特徵是「與正常經營業務無關性」、「偶發性」和「金額重大性」。
即,我們理解判斷一項損益是否構成「非經常性損益」,主要考慮是:
(1)該項投資是否來源於公司的正常經營業務,符合做大做強上市公司主業的監管政策導向;
(2)該類業務模式在可預見的未來能否延續(例如有無證據表明將在可預見的未來重復發生此類業務),從而成為可預見的未來公司盈利的可靠、穩定的來源,成為報表使用者預測未來公司盈利的依據。
如果上述兩條件中有一項不符合的,則應認定為非經常性損益。
H. PPP項目中資產折舊攤銷年限與項目運營期是一致的嗎
不一致
資產是指固定資產,折舊攤銷是有專門的年限規定的。
I. PPP項目可用性服務費可以減去政府資本金合理嗎有哪些問題
您好!這是不合理的,而且從法律意義上來說是違規的。從法人治理角度來看該做法存在出資風險,具體是指股東未按照法律法規或合同約定及時足額出資的風險。一般來說,實踐中各方出資不能按期足額到位的風險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第一,項目存在被清庫風險;第二,因各方出資不能按期足額到位產生相關違約責任,面臨被沒收履約保證金、保函等風險;第三,各方出資不能按期足額到位影響到後續融資以及項目建設。
因此,如在合同中已約定了政府及社會資本方的出資比例,而可用性服務費減去政府資本金則相當於變相抽逃資本金,是不合規的,不符合財政部對ppp項目的基本初衷和規定。
J. 政府是如何規范ppp項目的資金使用的
政信金融是信用經濟的組成部分,是政府為了履職踐約、兌現承諾而開展的所有投融資活動。地方政府應當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嚴禁地方政府利用PPP、政府出資的各類投資基金等方式違法違規變相舉債,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諾回購社會資本方的投資本金,不得以任何方式承擔社會資本方的投資本金損失,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社會資本方承諾最低收益,不得對有限合夥制基金等任何股權投資方式額外附加條款變相舉債。具體信息可以向相關的政信金融機構進行了了解,比如這個行業的龍頭機構——政信投資集團,就發行過很多又安全、收益又相對高不少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