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單位土地屬劃撥性質,土地證上未標注年限,如何攤銷另外,土地在增值,為什麼還要進行攤銷
單位土地屬劃撥性質,一般50年,攤銷和增值或負增值不搭界,在財務上必須版做此處理,換句話說在依法避稅權,若不做此帳企業多交所得稅你肯嗎?(況且沒有人同情)。
補充:劃撥性質僅僅是說明貴單位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沒有交足足夠的土地轉國有性質的土地轉讓金而言。現在要轉,還是要補交剩餘那部分,無非就是現在和從前補交的費率不同了。
❷ 國有企業收到國資辦用國有儲備土地注資,這個土地要計提攤銷么
按《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一般企業購進土地,做無形資產入賬核算,按規內定期限進行攤銷;房容地產開發企業購進土地使用權用來建造對外出售房屋和建築物,土地使用權與地上建築物合並核算。 你單位可以根據上述規定,結合企業的性質進行核算,假如是一般企業,則做無形資產處理,按無形資產的使用期限40年攤銷。
對企業:攤銷可以降低企業利潤,起到少納稅的作用。
❸ 劃撥地是否作為無形資產攤銷
某公用事業公司目前賬面有一土地使用權,是該公司取得的劃撥地,公司在取得劃撥地時支付了耕地佔用稅記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劃撥土地有其特殊性,一般是國有非公司制企業,或者從事特定行業的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的公司可以在一定年限內使用劃撥土地。在新准則下,使用劃撥土地的企業,對於劃撥土地的會計處理還是和以前一樣,即不做帳務處理(不符合資產定義中有關「擁有或控制的資源」標准)。 耕地佔用稅屬於一次性的土地功能轉換支出,是國家對佔用耕地建房或者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的單位和個人,依據實際佔用耕地面積、按照規定稅額一次性徵收的一種稅;加之國有企業以行政劃撥方式取得的、沒有使用期限限制的土地使用權在劃撥文件中是沒有規定可供企業使用期限的,因而導致企業承擔的耕地佔用稅成本的受益期限無法確定,以及未來能否繼續使用土地產生經濟利益流入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基於佔用稅資本化的對象「無形資產(劃撥用地)」不進行相關賬務處理(即:劃撥用地不確認為一項資產)的考慮,個人認為不應將耕地佔用稅支出資本化,應於發生當期一次性計入當期費用。 再退一步講,如將耕地佔用稅支出確認為一項無形資產,那也需要將該資產認定為使用期限不確定的資產,不攤銷只做減值測試。
❹ 劃撥地變成出讓地之後是否要攤銷
是否有相關文件的規定? 國有企業通過行政劃撥取得的土地是不需要進行攤銷.土地本身是不需要折舊.取得時以取得的費用做為土地的成本
❺ 如果劃撥的土地使用權按評估價值計入無形資產,需要攤銷嗎
劃撥土地沒有使用期限,故不具備攤銷基礎。另,劃撥地一般情況下是按名義價值入賬的,而非評估價值。所謂名義價值可能就是1塊錢。
❻ 無償劃撥土地需入賬嗎
王宏 張利娟 李寧 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屬於以前無償劃撥,能否將其作為無形資產入賬並攤銷計入成本再稅前扣除呢?這是不少企業財務人員進行此類業務賬務處理時遇到的問題。 我國目前仍有許多企業擁有的土地使用權是原來通過行政無償劃撥方式取得的,而且這部分土地使用權長期游離於企業賬外。隨著土地使用權價值的與日俱增,對土地使用權規范核算的問題愈加受到重視。許多財務人員認為,如果不將無償劃撥的土地使用權列入賬內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則造成事實上屬於企業的資產(權益)游離於賬外,有違會計核算全面真實反映企業資產和權益的基本原則,而且計入無形資產後還可以按規定攤銷計入成本,可謂一舉兩得。由於《企業會計制度》對此問題沒有明確,一些企業出於各自的目的,聘請評估機構將土地使用權評估後作為無形資產入賬。 我認為,對企業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土地使用權游離賬外的問題,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雖然沒有明確如何進行規范的賬務處理,但《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對此類土地使用權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即如果企業的土地使用權原先未入賬,應先按繳納的土地出讓金將土地使用權確認為無形資產。稅法對企業評估增值的規定是,如果按評估增值調整了有關資產的賬面價值並據此計提折舊或攤銷的,除非稅法有明確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由此可見,企業在一般情形下,不可以隨便將土地使用權評估入賬,不得按照評估價值在稅前計提折舊或攤銷。 盡管企業可以按照國務院的統一規定進行清產核資、股份制或其他類型的改造、改組,並根據評估價值調整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包括增值和損失),但稅法明確規定,確認有關評估資產計稅成本的仍然必須是企業取得資產時的實際成本,如果不是,即使企業將有關資產按照評估值計入賬內並對資產進行了稅前扣除,也必須按照實際成本進行納稅調整。對於評估入賬的土地使用權而言,就是企業實際支付的土地出讓金(或征地費),所以,如果企業對原先擁有的無償劃撥的土地使用權有自用以外的其他用途時(如合作建房、轉讓、合資投資等),必須在先到國土管理部門繳納土地出讓金,並按照繳納的土地出讓金將土地使用權確認為無形資產後,才可以據此進行正常的會計處理和稅前扣除。 需要說明的是,一些企業為了擴大企業的資產規模或出於其他目的,往往「虛晃一槍」,如以需要用土地使用權投資或以吸收投資為由將土地使用權評估入賬甚至在稅前攤銷,當問及有關投資事項時,再以投資沒有成功為托辭而搪塞,而土地使用權卻在不經意間「名正言順」地享受了「稅前扣除」的待遇,這是嚴重違反會計制度和稅法的行為。
❼ 無償劃撥土地稅前可否攤銷
無償劃撥土地,稅前可否攤銷,如屬於《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問題專的屬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29號)第一條第一種情形的,可以按規定入賬並進行攤銷,否則不可以。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29號)
一、企業接收政府劃入資產的企業所得稅處理
(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包括政府有關部門,下同)將國有資產明確以股權投資方式投入企業,企業應作為國家資本金(包括資本公積)處理。該項資產如為非貨幣性資產,應按政府確定的接收價值確定計稅基礎。
(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國有資產無償劃入企業,凡指定專門用途並按《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70號)規定進行管理的,企業可作為不征稅收入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其中,該項資產屬於非貨幣性資產的,應按政府確定的接收價值計算不征稅收入。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國有資產無償劃入企業,屬於上述(一)、(二)項以外情形的,應按政府確定的接收價值計入當期收入總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政府沒有確定接收價值的,按資產的公允價值計算確定應稅收入。
❽ 緊急求助:劃撥取得土地使用權評估後如何進行攤銷
以後攤銷是按照評估後的凈值攤銷,使用年限是按5年。
❾ 請問劃撥土地估價入帳之後就應該開始攤銷嗎按多少年攤銷
一般是50年攤.
不過你說的不夠細.為什麼要估價入賬.是企業改制么.還是什麼.
那樣的話.得扣除你的土地出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