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固定資產折舊辦法中,哪些要考慮凈殘值
固定資產折舊辦法中要考慮凈殘值有:
1、年限平均法
2、工作量法
3、年限總和法
固定資產凈殘值=固定資產報廢時預計可以收回的殘余價值-預計清理費用
固定資產凈殘值=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率
1、可以重新計算折舊,將多提的折舊費用進行調整。
2、調整本年度多提的折舊
借:管理費用--折舊費(紅字)
貸:累計折舊(紅字)
3、調整以前年度多提的折舊
(1)調整多提折舊
借:累計折舊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結轉時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固定資產攤銷必須要留凈殘值嗎擴展閱讀:
內資企業比例
《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31條規定:固定資產在計算折舊前,應當估計殘值,從固定資產原價中減除,殘值比例在原價的5%以內,由企業自行確定。
外資企業比例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取消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若干審批項目後續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127號)的規定,根據稅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規定,企業的各類固定資產在計算折舊前,應該估計殘值,從固定資產原價減除。
殘值應當不低於原價的10%;需要少留或不留殘值的,須經當地稅務機關批准。取消上述審批後,對企業新購置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在計提折舊前,其殘值暫統一確定為10%。對一些固定資產凡能預見在其使用年限結束後無法變賣、或者沒有變賣價值的,可不留殘值。
⑵ 固定資產折舊可以不留殘值嗎
可以。
根據稅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規定,企業的各類固定資產在計算折舊前內,應該估計容殘值,從固定資產原價減除。殘值應當不低於原價的10%;需要少留或不留殘值的,須經當地稅務機關批准。取消上述審批後,對企業新購置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在計提折舊前,其殘值暫統一確定為10%。對一些固定資產凡能預見在其使用年限結束後無法變賣、或者沒有變賣價值的,可不留殘值。
⑶ 固定資產一定要留凈殘值嗎有沒有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我想要知道具體的。
你已經查到了法律規定了啊。最新規定就是企業自行規定。也就是說,不留凈殘值也是可以的
⑷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是否一定要預留殘值
根據會計准則的規定,是否提留殘值由企業管理層根據許可權自行決定,只要同固定版資產的價值實現相適應就可權以了。
固定資產的價值是根據它本身的磨損程度逐漸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它的磨損分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兩種情況;有形磨損又稱物質磨損,是設備或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或因自然力影響而引起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上的損失。
主要特點
1.固定資產的價值一般比較大,使用時間比較長,能長期地、重復地參加生產過程。
2.在生產過程中雖然發生磨損,但是並不改變其本身的實物形態,而是根據其磨損程度,逐步地將其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其價值轉移部分回收後形成折舊基金。
固定資金作為固定資產的貨幣表現,也有以下特點:
1.固定資金的循環期比較長,它不是取決於產品的生產周期,而是取決於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2.固定資金的價值補償和實物更新是分別進行的,前者是隨著固定資產折舊逐步完成的,後者是在固定資產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時,用平時積累的折舊基金來實現的。
3.在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時,需要支付相當數量的貨幣資金,這種投資是一次性的,但投資的回收是通過固定資產折舊分期進行的。
⑸ 固定資產提折舊可以不留殘值嗎
根據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對於殘值只作了一般規定: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產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產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⑹ 請問固定資產折舊,一定要預留凈殘值後再折舊嗎如果沒有,怎麼辦呀
沒有違法,放心吧。
既然以前不提,那你現在也不提好了,擔心什麼。
其實按版照會計的權實質性原則,除非某些固定資產用完以後真的什麼都沒有,可以不留殘值,否則,是應該留點殘值的,不過也無所謂了。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⑺ 固定資產能不留凈殘值嗎
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2006)規定,第十四條 預計凈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並處於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後的金額。
第十五條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
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但是,符合本准則第十九條規定的除外。
第十九條 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
使用壽命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
預計凈殘值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預計凈殘值。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第五十九條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根據上述會計准則和稅法的規定可以看出,兩者對於固定資產殘值的比率沒有規定具體標准,都是允許企業自己根據具體情況合理估計,但是並不意味著企業隨意確定的任何比率都會被認可,估計的比例要有合理性才行。企業不能為了計算的方便將殘值定為零,除非是到期後確實可能沒有價值。
⑻ 任何固定資產都需要有凈殘值嗎
《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31條規定:固定資產在計算折舊前,應當估計殘值,從固定資產原價中減除,殘值比例在原價的5%以內,由企業自行確定。
外資企業比例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取消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若干審批項目後續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127號)的規定,根據稅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規定,企業的各類固定資產在計算折舊前,應該估計殘值,從固定資產原價減除。殘值應當不低於原價的10%;需要少留或不留殘值的,須經當地稅務機關批准。取消上述審批後,對企業新購置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在計提折舊前,其殘值暫統一確定為10%。對一些固定資產凡能預見在其使用年限結束後無法變賣、或者沒有變賣價值的,可不留殘值。
⑼ 固定資產一定要預計凈殘值嗎
固定資產不一定要有殘值。
固定資產的價值是根據它本身的磨損程度逐漸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它的磨損分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兩種情況;有形磨損又稱物質磨損,是設備或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或因自然力影響而引起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上的損失。按其損耗的發生分為兩類。Ⅰ類有形磨損是指設備在使用中,因磨擦、腐蝕、振動、疲勞等原因造成的設備的損壞和變形。
固定資金作為固定資產的貨幣表現,也有以下特點:
1.固定資金的循環期比較長,它不是取決於產品的生產周期,而是取決於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2.固定資金的價值補償和實物更新是分別進行的,前者是隨著固定資產折舊逐步完成的,後者是在固定資產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時,用平時積累的折舊基金來實現的。
3.在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時,需要支付相當數量的貨幣資金,這種投資是一次性的,但投資的回收是通過固定資產折舊分期進行的。
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因損耗而轉移到產品中去的那部分價值的一種補償方式,叫做折舊,折舊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舊法、年限總和法等;固定資產在物質形式上進行替換,在價值形式上進行補償,就是更新;此外,還有固定資產的維持和修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