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土地出讓金如何進行攤銷
【答】上述公司所繳納的土地出讓金應作為無形資產。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專條例》第屬六十五條、六十七條的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二條所稱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因此,土地出讓金應作為無形資產,按照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
『貳』 土地出讓金繳納完畢才發土地證嗎
具體看是何種情況,如果是已出讓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那麼在交完出讓金後發的是建設用地批准書,在建設完成後進行驗收發放國有土地使用證;如果是通過轉讓、破產重組、拍賣等其他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繳納土地出讓金後發放土地使用證。如果是以租賃等形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有可能先發放土地使用證,但不遵守租賃合同的,會收回土地使用證。具體的看各地的詳細規定,但土地出讓金繳納完畢後才能取得土地使用權是大原則。
『叄』 企業取得的土地出讓金如何攤銷
由於該企業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則取得土地使用權之後,在開發建造房屋前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七條規定,企業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尚未開發或建造自用項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三條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或者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無形資產分為可辨認無形資產和不可辨認無形資產。其中可辨認無形資產包括土地使用權等。對於土地使用權攤銷的規定,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六條規定,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損益。該土地使用權明確了使用年限為50年,所以在開發之前是需要按照50年的期限逐年進行攤銷的。無形資產攤銷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應計入管理費用科目核算。 在開始動工建造房屋後至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期間,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七條的規定,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該企業屬於自建建築物,所以應當在建造時直接轉入在建工程成本。
『肆』 企業辦土地證,先交納土地出讓金定金,該筆業務該怎麼記分錄
交納的是訂金
借:其他應收款
貸:銀行存款
『伍』 未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支付的土地出讓金,我是這樣處理的,可以嗎
應該分期支付時: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取得土地使用權: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預付賬款
銀行存款(可能有)
取得當月開始攤銷
『陸』 土地出讓金是否記入無形資產
你開發的房屋如果是商品房,那麼因為你的房子是要交易的商品,土專地作為商品房的承載,屬使用權是隨之交易的,所以,土地出讓金可以計入商品成本。如果你的房屋用作工業或者商業,不從事交易,那麼出讓金計入無形資產後可以按照土地出讓年限分年度攤銷。
『柒』 交了1%的土地出讓金,是不是能拿到土地證
具體看是何種情況,如果是已出讓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那麼在交完出讓金後發的是建設用地批准書,在建設完成後進行驗收發放國有土地使用證;如果是通過轉讓、破產重組、拍賣等其他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繳納土地出讓金後發放土地使用證。如果是以租賃等形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有可能先發放土地使用證,但不遵守租賃合同的,會收回土地使用證。具體的看各地的詳細規定,但土地出讓金繳納完畢後才能取得土地使用權是大原則。
『捌』 土地出讓金攤銷
有兩抄種方法。
一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你司可以在剩下的受益年限攤銷。
二是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規定:「對企業發現以前年度實際發生的、按照稅收規定應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業做出專項申報及說明後,准予追補至該項目發生年度計算扣除,但追補確認期限不得超過5年。企業由於上述原因多繳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可以在追補確認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款中抵扣,不足抵扣的,可以向以後年度遞延抵扣或申請退稅。」
你司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追補攤銷,但追補確認期限不得超過5年。
『玖』 已交了土地出讓金等於土地證嗎
不等於的,只是提供出讓的土地,沒有土地證。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十七條規定:土地使用者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必須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提供出讓的土地;未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提供出讓的土地的,土地使用者有權解除合同,由土地管理部門返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土地使用者並可以請求違約賠償。
土地使用者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須取得出讓方和市、縣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變更協議或者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相應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9)土地出讓金攤銷從土地證發放開始擴展閱讀:
土地出讓的相關要求規定:
1、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准和辦法,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後,方可使用土地。
2、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的,應當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的約定或者土地使用權劃撥批准文件的規定使用土地;
3、確需改變該幅土地建設用途的,應當經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報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規劃區內改變土地用途的,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