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無形資產退出

無形資產退出

發布時間:2021-06-09 13:28:41

A. 知識產權出資形成的股權如何退出

知識產權出資形成的股權可以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退出,也可以通過《公司法》第七十五條退股。

法律依據《公司法》:
第七十二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七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
(一)公司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盈利,並且符合本法規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
(二)公司合並、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
(三)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的。
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六十日內,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B. 1 簡要描述在資本運營過程中,資本為什麼要退出

資金從投資之門進入,從融資之門退出。
資本運營的兩道大門
資本運營並非像人們想像得那樣神秘,它的道理其實非常簡單。資本運營就是資本和資產的交易,用資本換資產者為投資,以資產換資本者為融資(如1-1所示)。不過,上述涉及的資產涵蓋了諸多的表現形式,其中包括各種形態的無形資產,而正是這些無形資產才使資本運營的概念顯得如此深奧。
1-1 投資與融資殊途同歸
既然資本運營是一場交易,那麼交易雙方至少需要兩種角色:運營資本者,被稱為資本家;運營資產者,被稱為企業家。人們常常把兩者混為一談,因為很多企業家或資本家身兼兩種角色。如果從商務模式的角度考察,兩者賺錢的方式有本質的區別。資本家主要是靠錢來賺錢,而企業家主要是用資源來賺錢。資本運營離開了這兩者的交易就無從談起。你可以只當資本家,把錢存進銀行吃利息,或者把錢交給投資基金獲取分紅,只靠錢賺錢;你也可以只做企業家,像傳統的農場主、手工業者或當今的「知本家」,只用資源、經驗和知識賺錢,完全靠經營利潤滾動發展。如果這兩類人的運行軌跡像平行線一樣永不相交,資本運營便無從談起。
資金如同企業的血液。如果我們把企業的資本運營比做一座大廈,那麼投資和融資就是資金進出的兩道大門。資金從投資之門進入,從融資之門退出。要想使資本運營保持活力,這兩道資金吞吐的大門缺一不可。有些投資者或許不以為然,認為自己有資金,只需找到投資之門就行了,沒有必要知道融資之門在哪兒。當然,如果你只滿足於當一個小小的企業家,這種想法無可非議。可是,如果你想把你的企業做大,或者想使你的錢連續不斷地滾動增值,沒有融資之門,你的資金鏈條又如何能保持可持續的運轉呢?例如,你用手裡的錢買了股票,這叫做投資,因為你用資金置換了資產(以股票為代價券),即使股票價格漲了一倍,你仍舊沒有賺到錢,那隻不過是個畫餅充飢的數字游戲,因為股價還會落下來。那麼你什麼時候才算真正賺到錢呢?就是把手中的股票換回人民幣的時候,也就是找到下一位投資者把資產換回資本,這叫做融資,因此你實際上不是在投資的環節賺錢,而是在融資的環節賺錢。
在資金的運動過程中,最精彩的一幕不是進入之時,而恰恰在資金增值後退出之刻,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驚險的一跳」。若你的資金只有進入之門沒有退出之門,只能說明你是一個失敗的資本家:狗熊掰棒子,買了一大堆資產,咽不下去也吐不出來,結果必將被活活「噎死」。如果你的資金只有退出之門而沒有進入之門,只能說明你是個破落的企業家,崽賣爺田吃老本,最終免不了傾家盪產。
有一次在給清華EMBA的學員講課時,我把資本運營比做一座知識的殿堂,並告訴學員,有兩個門可以進入這座迷宮,一個門是投資,另一個門是融資。學員問我,從這兩個門走進去有什麼不同。我說結果沒什麼不同,無論你從哪個門進入這個殿堂,學到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最終殊途同歸。如果要說不同之處可能在於進入的感受,從投資之門進入,會覺得學問越做越深;從融資之門進入,會覺得學問越做越淺。
為什麼呢?涉入資本運營的投資者並不都是我們印象中的大款,他們中間用自己的錢去投資的人只是少數,而大部分人都是替別人管錢的人,例如銀行家、基金經理、信託投資公司總裁等。這些人手中支配的巨額資金都是別人的錢,有些甚至來自千家萬戶的普通百姓。他們只有把投資這門學問描述得難上加難,才能讓大部分人知難而退,最後甘心情願地把錢掏出來交給他們這些專家去打理。難怪MBA的教科書中最難的一門就是投資學,裡面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數量模型、公式公理、表矩陣、坐標曲線,不把人繞懵了絕不罷休。按照政治經濟學的說法,這種現象就是尋租行為。
融資者大多都是企業家,他們需要別人掏出錢來交給他們使用。但是,沒有任何投資者會稀里糊塗地把錢扔進一個他完全搞不懂的項目,去玩一個他完全搞不明白的游戲。為了獲得資金,無論他們的項目和商務模式多麼復雜,都必須把故事說得淺顯易懂,讓普通人都聽得明白。要知道,投資者並非個個都是專家,即使是專家也不可能是各行各業的通才。不讓他們聽明白,他們怎麼會掏錢出來交給你用?
我笑著問學員,他們願意從哪個門進入這座殿堂?大部分學員都說,願意從融資之門進入。我理解他們,畢竟人都喜歡走捷徑,既然有簡單的途徑,何必要自選復雜呢?況且他們中間大部分人都是企業家,對融資的渴望遠遠大於投資意願。然而,只有一個學員站起來說:他願意從投資之門進入,從融資之門出來。我當即給他的回答打了100分。這正是我期待的回答:深入淺出。
在後面的章節中,就讓我們開始一個深入淺出、殊途同歸的旅程。也許我們一會兒會涉入投資的領域,一會兒又轉到融資的領域。希望讀者不要被這種跳躍式的思維繞昏了頭腦,投資和融資無非是一個錢幣的正反兩面而已。不過,有一點我可以保證,讀懂這本書,無需很高的學歷,初中畢業足已,即使讀文字不理解,那至少看也能明白。

C. 清算時,此種情況下無形資產能否清算.

我國沒有籠統的無形資產的法律概念,你主持設計的產品只能通過知識產權的方式保護,注冊申請備案專利、軟體著作權、著作權、商標或者技術秘密等保護。

D. 公司注冊資金有部分是無形資產,要想以股東撤資的方式撤出無形資產出資的部分,工商局方面手續怎麼辦,

首先,要明確這部分無形資產出資是否到位,即是否按照公司法和有關登記法規要求辦理產權轉移手續。2005年12月31日以前公司法及有關登記法規要求非貨幣出資的過戶手續在工商執照下發之日起半年內辦理,2006年1月1日開始要求先辦理非貨幣財產的產權轉移手續才能算作出資。如果是在老公司實行期間在注冊後沒有在規定期間內辦理產權過戶,工商部門會作為出資不到位或者虛假出資進行處罰。如果是新公司法實行後沒有辦理產權過戶,有可能是工商登記時沒有嚴格執行公司法。
如果確實是已經辦理產權過戶的無形資產股東想要撤資,應該按照公司法第178條、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工商總局2004年11號令)、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05年國務院令第451號)等法律法規的要求辦理減資手續。如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八條規定, 公司需要減少注冊資本時,必須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
公司應當自作出減少注冊資本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三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公司減資後的注冊資本不得低於法定的最低限額。其他法規請你自己查找一下, 具體的撤資手續如是否(或者何時、以何種方式)擬定減資決議、審計、驗資、工商變更登記等操作細節問題應該到注冊地工商部門咨詢。
即使原來出資時或者出資後與無形資產相關的稅收沒有問題,那麼減資過程中如果發生資產價值的明顯變化,即股東會因為減資行為產生利得的情況下,一般會涉及稅收問題。
(在工商登記和會計師事務所的操作實務中,對於沒有在規定期限內辦理產權過戶的無形資產出資,工商部門也會在許可權內給公司一定程度的豁免,即忽略無形資產出資的時間真空,讓公司找事務所出具「替換出資方式」的變更驗資報告,即修改公司協議、章程,將原來規定的無形資產出資方式改為貨幣出資方式或者是不需要辦理產權過戶的非貨幣出資方式。)

E. 對比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在出售、轉讓、報廢等會計處理上的異同

處置無形資產、固定資產的收益計入營業外收入,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固定資產的處置,還需繳納營業稅。
固定資產的報廢是處置固定資產的一種
固定資產報廢有兩種情況:一是由於磨損或陳舊,使用期滿不能繼續使用;二是由於技術進步,必須由先進設備替代。固定資產報廢,一方面由於固定資產退出企業引起企業固定資產的減少,另一方面在清理過程中還會發生一些清理費用,同時還可能取得一定的變價收入。因此,固定資產報廢的核算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注銷報廢固定資產的原值和已提折舊額。按固定資產的凈值,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賬戶;按已提折舊額,借記「累計折舊」賬戶;按固定資產原值,貸記「固定資產」賬戶。
(2)結轉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按收回的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借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賬戶,貸記「固定資產清理」賬戶。
(3)支付清理費用。按發生的清理費用,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賬戶,貸記「銀行存款」等賬戶。
(4)結轉清理後的凈損益。固定資產清理後的凈收益,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賬戶,貸記「營業外收入──處理固定資產收益」賬戶;固定資產清理後的凈損失,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理固定資產損失」賬戶,貸記「固定資產清理」賬戶。
企業因出售、報廢、毀損等原因減少的固定資產要通過「固定資產清理」賬戶進行核算。
1、轉入清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2、支付相關費用: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銀行存款
3、計算應交納的營業稅: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4、出售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5、結轉清理凈損益:
①結轉清理凈損失: ②結轉清理凈收益:
借:營業外支出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

F. 即征即退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包括哪些

1,即征即退服務包括:
(1)注冊在洋山保稅港區內試點納稅人提供的國內貨物運輸服務、倉儲服務和裝卸搬運服務。
(2)安置殘疾人的單位,實行由稅務機關按照單位實際安置殘疾人的人數,限額即征即退增值稅的辦法。
(3)試點納稅人中的一般納稅人提供管道運輸服務,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
(4)經人民銀行、銀監會、商務部批准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的試點納稅人中的一般納稅人提供有形動產融資租賃服務,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

2,不動產包括:各種建築物,如房屋、橋梁、電視塔,地下排水設施等。

3,無形資產包括:
(1)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授予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在法定期限內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
(2)非專利技術:也稱專有技術,是指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採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各種技術和訣竅。
(3)商標權:是指專門在某類指定的商品或產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稱或圖案的權利。
(4)著作權:製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
(5)特許權:又稱經營特許權,專營權,指企業在某一地區經營或銷售某種特定商品的權利或是一家企業接受另一家企業使用其商標,商號,技術秘密等的權利。
(6)土地使用權:指國家准許某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對國有土地享有開發,利用,經營的權利。

G. 無形資產入股撤股時應如何處理

首先要確定這個技抄術屬於專利技術襲還是其他技術秘密,以技術入股不僅要求公司掌握技術的使用方式,更要將代表技術所有權的專利等轉讓給公司。其中專利的還要辦理相關專利權人變更備案。
針對你的具體問題,做以下答復,請參考。
1、分紅權是股東權利,領取工資是員工的合法權利,股東和員工的身份不存在沖突,只要該股東作為員工向公司提供勞動服務,就有權利獲得勞動報酬。這一點上市公司的員工可能持有自己公司股票,分紅和領工資可以同時享有。
2、此人不想干可能是兩個方面的意思。一個是不想作為員工給公司服務,這時候他提出辭職即可,但無權分配公司資產。另一個是不繼續經營公司,由於公司法規定了股東不能撤回股份,所以他只能通過轉讓股份的形式收回投資成本,而不能從公司分配資產,除非公司股東會決議解散公司。公司資產具有獨立性。
3、如果公司解散注銷時他仍然是登記注冊的股東,他有權按照持股比例分配公司清算資產。
4、如果該技術沒有交給公司,則該股東存在出資不實的情況,其他股東可以要求他承擔違約責任,補足出資。當然由於公司具有獨立人格,可以要去公司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其他股東代為出資的,可以要求出資不足股東承擔賠償責任。

H. 個人一無形資產投資入股如果以後他能夠退出這個無形資產入股嗎

當然是可以的。這個是當事人的自由。

I. 退還部分無形資產後,本月的攤銷會計分錄如何做

首先明確返還土地款的性質,是屬於補貼收入的返還,還是屬於退款性質(票據摘要中註明土地款)如果是補貼收入的話,那就土地的攤銷不用調整,按原先攤銷方法處理如果是退款,也就是說土地取得成本發生變化,那就重新確定成本後,按新的成本重新計算調整攤銷數

閱讀全文

與無形資產退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