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平價發行債券如何核算
債券按面值發行時,公司收到的銀行存款與債券的面值一致,因此,在實際收到有關款項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付債券——債券面值」科目。例如,在例4的情況下,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1 000 000
貸:應付債券——債券面值 1 000 000
2.溢價發行債券的核算
債券按溢價發行時,公司收到的銀行存款大於債券的面值,因此,在實際收到有關款項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面值貸記「應付債券——債券面值」科目,超過面值的部分貸記「應付債券——債券溢價」科目。例如,在例5的情況下,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1 077 214
貸:應付債券——債券面值 1 000 000
——債券溢價 77 214
3.折價發行債券的核算
債券按折價發行時,公司收到的銀行存款小於債券的面值,因此,在實際收到有關款項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面值貸記「應付債券——債券面值」科目,低於面值的部分借記「應付債券——債券折價」科目。例如,在例6的情況下,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929 765
應付債券——債券折價 70 235
貸:應付債券——債券面值 1 000 000
4.債券發行成本的核算
債券發行時,通常還會發生一些諸如債券印刷、信用評級、查賬驗證、律師咨詢、經紀人傭金、廣告等費用,我們將這些費用統稱為債券發行成本。這項費用是債券發行所必須發生的費用,是籌集資金的輔助費用。按照《企業會計准則——借款費用》的規定,因安排專門借款而發生的輔助費用,屬於在所購建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前發生的,應當在發生時予以資本化;以後發生的輔助費用應當於發生當期確認為費用。如果輔助費用的金額較小,也可以於發生當期確認為費用。因安排其他借款而發生的輔助費用,應當於發生當期確認為費用。這條規定包含以下幾層含義:
(1)因安排專門借款而發生的輔助費用,在所購建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前發生的,應當在發生時予以資本化。具體來說,不論是一次性支付的輔助費用,如發行債券的手續費,還是分期支付的輔助費用,如為已借人未劃撥款項而按期支付的承諾費,均應在所購建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前,於實際發生時予以資本化;在所購建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後發生的輔助費用,應當於發生當期確認為費用。
(2)因安排專門借款而發生的輔助費用,如果金額較小,根據重要性原則,也可以於發生當期確認為費用。
(3)因安排除專門借款外的其他借款而發生的輔助費用,應當於發生當期確認為費用。例如,安排為生產產品而借人款項所發生的輔助費用,應當於發生當期確認為費用;又如,安排為開發軟體借人款項而發生的輔助費用等,也應於發生當期確認為費用。
如果企業在發行債券時獲得了發行期間凍結資金的利息收入,則凍結資金所產生的利息收入應抵減債券發行費用,剩餘發行費用再按上述規定處理;如果凍結資金所產生的利息收人超過了債券發行費用,則將扣除發行費用後剩餘的凍結資金所產生的利息收入,視同發行債券的溢價收入,在債券存續期間於計提利息時攤銷。
『貳』 如何理解債券的平價 溢價或折價發行
當債券票面利率與市場利率一致時,企業債券可按其面值出售,這種情況稱為平價發行或按面值發行。當債券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時。潛在的投資者必將樂於購買,這時債券就應以高於面值的價格出售,這種情況稱為溢價發行。實際發行價格高於票面價值的差額部分,稱為債券溢價。債券溢價發行後,企業要按高於市場利率的票面利率支付債權人利息,所以溢價收入是對未來多付利息所作的事先補償。當債券票面利率低於市場利率時,潛在投資者會把資金投向其他高利率的項目。這時債券就應以低於票面價值的價格出售以吸引投資者,這種情況稱為折價發行,實際發行價格低於票面價值的差額部分稱為債券折價。債券折價發行後,企業按低於市場利率的票面利率支付利息,債券折價實際上是對發行企業對債權人今後少收利息的一種事先補償。
『叄』 平價發行債券無論計息方式怎樣,票面利率都與到期收益率一致
不管是到期收益率還是必要收益率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都是與票面利率計息方式相同的,即如果票面利率是復利計息的,那麼在折現時復利折現,如果票面利率是單利計息的,那麼在折現時單利折現;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平價發行的債券其必要收益率等於票面利率;平價購買的債券其到期收益率等於票面利率。 預期報酬率指的是投資後,根據各種可能獲得的報酬情況計算得出的加權平均報酬率;最低報酬率指的是根據投資風險,投資人要求得到的報酬率的下限;市場利率指的是由資金市場的供求情況決定的利率;投資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指的是投資人要求得到的最低報酬率。 在債券投資中,一般認為:市場利率=債券投資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債券投資人要求的最低報酬率 在股票投資中,股票投資的最低報酬率=股票投資人要求的最低報酬率(Southmoney.com整理)
『肆』 平價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為什麼等於折現率
債券的價格是預期未來產生的現金流量的現值,即未來各期利息的年金現值與到期面值的復利現值之和,而這一折現率是當前的市場利率。而票面利率只能用於計算票面利息。
當市場利率等於票面利率時,債券平價發行,價格等於面值。
市場利率是投資者的平均機會成本率,也是投資者對各投資項目進行投資,平均能取得的收益率。當債券的票面利率恰好等於市場利率時,投資者投資該債券與投資市場上其他項目平均能取得的收益相同,自然只願意按照面值來購買該債券,於是債券平價發行。
(4)平價發行債券攤銷擴展閱讀:
票面利率規律:
1、票面利率固定的債券通常每年或每半年付息一次。企業債券必須載明債券的票面利率。票面利率的高低在某種程度上不僅表明了企業債券發行人的經濟實力和潛力,也是能否對購買的公眾形成足夠的吸引力的因素之一。
2、債券的票面利率越低,債券價格的易變性也就越大。在市場利率提高的時候,票面利率較低的債券的價格下降較快。但是,當市場利率下降時,它們增值的潛力較大。如果一種附息債券的市場價格等於其面值,則到期收益率等於其票面利率。
3、如果債券的市場價格低於其面值(當債券貼水出售時),則債券的到期收益率高於票面利率。反之,如果債券的市場價格高於其面值(債券以升水出售時),則債券的到期收益率低於票面利率。
『伍』 債券平價發行,半年付息一次,為何債券票面利率與到期收益率一致呢
那是由於到期收益率是用名義收益率,即實際計算時每半年折現的折現率是1/(1+到期收益率/2)並不是用(1+到期收益率)^0.5,故此債券付息頻率變了,但債券平價發行時,其債券票面利率與到期收益率一致。
『陸』 息票債券平價發行,到期收益率為何與票面利率相等,是由公式推導出來的嗎
計算債券的發行價格時,用債券未來的現金流按照市場利率折現到今天,凈現值即發行價。
當票面利率等於市場利率(即到期收益率)時,得到的發行價一定是債券面值,這是個數學問題,可以通過對利率變化求導獲得。
數學推導上,將債券定價公式裡面每期付息用cP來表示,c為息票率,P為面值;同時將到期收益率用y來表示,公式左側定出的價格也用P表示(因為平價發行債券價格與面值相同)。這樣你把債券定價公式兩邊用等比數列求和公式之類的簡單整理下,就可以得出c=y。
經濟含義上,平價發行債券發行時息票率就是根據採用一定方式得到的市場利率確定的。市場利率就是你計算時用來折現的到期收益率,當息票率等於到期收益率時,
把c=y帶到定價公式里肯定得到價格等於面值,也就是說本質上數學上的關系就決定了平價發行的債券票面利率和到期收益率相同,同時如果票面利率等於到期收益率那定出來的必然是平價。
(6)平價發行債券攤銷擴展閱讀:
對處於最後付息周期的附息債券、貼現債券和剩餘流通期限在一年以內(含一年)的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到期收益率計算公式為: 到期收益率 = (到期本息和-債券買入價)/(債券買入價*剩餘到期年限)*100%
各種不同債券到期收益率的具體計算方法分別列示如下:
1、息票債券的計算
到期收益率=(債券面值*債券年利率*剩餘到期年限+債券面值-債券買入價)/(債券買入價*剩餘到期年限)*100%
例:8某公司2003年1月1日以102元的價格購買了面值為100元、利率為10%、每年1月1日支付1次利息的1999年發行5年期國庫券,持有到2004年1月1日到期。
2、一次還本付息債券到期收益率的計算
到期收益率=[債券面值(1+票面利率*債券有效年限)-債券買入價]/(債券買入價*剩餘到期年限)*100%
例:甲公司於2004年1月1日以1250元的價格購買了乙公司於2000年1月1日發行的面值為1000元、利率為10%、到期一次還本利息的5年期公司債券,持有到2005年1月1日,計算其投資收益率。
『柒』 「平價發行」債券的含義
平價發行(At Par)也稱為等額發行或面額發行,是指發行人以票面金額作為發行價格。
平價發行在債券發行中較常見。優點是:發行者按事先規定的票面額獲取發行收入,並按既定的票面額償還本金。除按正常的利息率支付一定的債息外,不會給發行者帶來額外負擔。但是,債券平價發行要求發行者有較高的信譽,同時,債券利率必須高於銀行利率。
(7)平價發行債券攤銷擴展閱讀:
如某公司股票面額為1 元,如果採用平價發行方式,那麼該公司發行股票時的售價也是1 元。由於股票上市後的交易價格通常要高於面額,因此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樂於認購。平價發行方式較為簡單易行,但其主要缺陷是發行人籌集資金量較少。
多在證券市場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採用。我國最初發行股票時,就曾採用過,如1987 年深圳發展銀行發行股票時,每股面額為20元,發行價也為每股20 元,即為平價發行。
『捌』 為什麼債券只要平價發行,它的票面利率就跟到期收益率相同
數學推導上,將債券定價公式裡面每期付息用cP來表示,c為息票率,P為面值;同時將到期收益率用y來表示,公式左側定出的價格也用P表示(因為平價發行債券價格與面值相同)。這樣你把債券定價公式兩邊用等比數列求和公式之類的簡單整理下,就可以得出c=y。
經濟含義上,平價發行債券發行時息票率就是根據採用一定方式得到的市場利率確定的。市場利率就是你計算時用來折現的到期收益率,當息票率等於到期收益率時你把c=y帶到定價公式里肯定得到價格等於面值,也就是說本質上數學上的關系就決定了平價發行的債券票面利率和到期收益率相同,同時如果票面利率等於到期收益率那定出來的必然是平價。不知道這樣解釋你明白了么?
『玖』 公司債券平價發行,分期付息會計分錄,計算方法
1、平價發行債券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付債券—面值
2、發生債券的利息
借:管理費用(屬於籌建期間發生的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利息支出)
財務費用(屬於生產經營期間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
在建工程(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利息支出)
研發支出(長期債券用於無形資產的研發發生的利息)
貸:應付利息(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債券)
3、支付利息
借:應付利息
貸:銀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