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商標評估、技術評估、品牌評估等都是企業無形資產評估內容吧無形資產評估怎麼操作
是。
一、商標評估、技術評估、品牌評估等無形資產評估的考慮因素
(1)權回屬的完答整性。(2)法律的保護程度。(3)剩餘使用年限
二、商標評估、技術評估、品牌評估等無形資產評估流程
1、明確評估目的、評估對象和范圍;
2、簽署資產評估業務委託協議;
3、選定評估基準日;
4、擬定評估方案;
5、指導資產佔有單位清查、填報資產,搜集准備資料;
6、檢查核實資產,驗證資料;
7、檢測鑒定資產;
8、選擇評估方法和計算公式;
9、針對具體對象進行評定估算;
10、分析確定評估結果,撰寫評估說明;
11、匯總編寫資產評估報告書,並按規定報送有關資料;
12、評估機構內部審核檢驗評估結果;
13、提交資產評估報告書,並按規定報送有關資料;
14、根據資產評估審核確認單位的意見進行補充或修改調評估報告內容。此步驟僅適用於按規定需報送審核驗證及確認的項目;
15、建立項目檔案。
❷ 無形資產評估的基本類型是什麼
評估目的的不同 價值類型也不同 一般是市場價值和在用價值類型
❸ 無形資產評估的要求是怎樣的
律法寶復法律頻道為你解答——無形制資產出資時應需要由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價值評估。評估一般首選「收益法」。收益法常用指標有收益額、收益期限和折現率。收益額是指由無形資產直接帶來的未來的超額收益。收益期限是指無形資產具有的實現超額收益能力的時間。
總體來說,用收益法進行評估只是一種預測,難免帶有主觀偏差。因此,如涉及無形資產出資的,保薦人在盡調時會對無形資產所涉及的收入部分進行調查,確保無形資產在評估的收益期限內實現了評估的收益價值。如需要,還會聘請具有證券及期貨資格的評估機構重新復核當時的評估結果。
❹ 無形資產評估准則
資產評估准則——無形資產
1.本准則規范無形資產的評估和相關信息的披露。
2.本准則不涉及土地使用權的評估。
定 義
3.本准則所稱無形資產,是指特定主體所控制的,不具有實物形態,對生產經營長期發揮作用且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無形資產分為可辨認無形資產和不可辨認無形資產。可辨認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專有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不可辨認無形資產是指商譽。
基本要求
4.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經過專門教育和培訓,具有專業技能和經驗,能夠勝任無形資產的評估工作。
5.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不得求證客戶授意的評估價值。
6.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謹慎區分可辨認無形資產與不可辨認無形資產。
7.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獨立獲取評估所依據的信息,並確信信息來源是可靠和適當的。
8.注冊資產評估師使用的假設應當合理,不得使用沒有依據的假設。
9.注冊資產評估師可以利用專家協助工作,但應當對專家工作的結果負責。
評估要求
10.當出現無形資產轉讓和投資、企業整體或部分資產收購和處置等經濟活動時,注冊資產評估師可以接受委託,執行無形資產評估業務。
11.注冊資產評估師在執行無形資產評估業務前,應當確定下列事項:
(1)無形資產的性質和權屬;
(2)評估目的;
(3)評估基準日;
(4)評估范圍。
12.注冊資產評估師在進行無形資產評估時,應當考慮下列事項:
(1)有關無形資產權利的法律文件或其他證明資料;
(2)無形資產的性質、目前和歷史狀況;
(3)無形資產的剩餘經濟壽命和法定壽命;
(4)無形資產的使用范圍和獲利能力;
(5)無形資產以往的評估及交易情況;
(6)無形資產轉讓的可行性;
(7)類似的無形資產的市場價格信息;
(8)賣方承諾的保證、賠償及其他附加條件;
(9)可能影響無形資產價值的宏觀經濟前景;
(10)可能影響無形資產價值的行業狀況及前景;
(11)可能影響無形資產價值的企業狀況及前景;
(12)對不可比信息的調整;
(13)其他相關信息。
13.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場法,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根據無形資產的有關情況進行恰當選擇。
14.注冊資產評估師使用成本法時應當注意下列事項:
(1)無形資產的重置成本應當包括開發者或持有者的合理收益;
(2)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
15.注冊資產評估師使用收益法時應當注意下列事項:
(1)合理確定無形資產帶來的預期收益,分析與之有關的預期變動、受益期限,與收益有關的成本費用、配套資產、現金流量、風險因素及貨幣時間價值;
(2)確信分配到包括無形資產在內的單項資產的收益之和不超過企業資產總和帶來的收益;
(3)預期收益口徑與折現率口徑保持一致;
(4)折現期限一般選擇經濟壽命和法定壽命的較短者;
(5)當預測趨勢與現實情況明顯不符時,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
16.注冊資產評估師使用市場法時應當注意下列事項:
(1)確定具有合理比較基礎的類似的無形資產;
(2)收集類似的無形資產交易的市場信息和被評估無形資產以往的交易信息;
(3)依據的價格信息具有代表性,且在評估基準日是有效的;
(4)根據宏觀經濟、行業和無形資產情況的變化,考慮時間因素,對被評估無形資產以往交易信息進行必要調整。
17.當對同一無形資產使用多種評估方法時,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對取得的各種價值結論進行比較,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並作相應調整,確定最終的評估價值。
披露要求
18.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在評估報告中聲明下列內容:
(1)評估報告陳述的事項是真實和准確的;
(2)對評估所依據的信息來源進行了驗證,並確信其是可靠和適當的;
(3)評估報告的分析和結論是在恪守獨立、客觀和公正原則基礎上形成的,僅在假設和限定條件下成立;
(4)與被評估無形資產及有關當事人沒有任何利害關系;
(5)利用了專家的工作,並對專家工作的結果負責(如果沒有利用專家工作,則不用聲明);
(6)評估報告只能用於載明的評估目的,因使用不當造成的後果與簽字注冊資產評估師及其所在評估機構無關。
19.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在評估報告中明確說明有關評估項目的下列內容:
(1)無形資產的性質;
(2)評估目的;
(3)評估基準日;
(4)評估范圍;
(5)重要的前提、假設、限定條件及其對評估價值的影響;
(6)評估報告日期。
20.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在評估報告中明確說明有關無形資產的下列內容:
(1)無形資產的權屬;
(2)使用的信息來源;
(3)宏觀經濟和行業的前景;
(4)無形資產的歷史狀況;
(5)無形資產的競爭狀況;
(6)無形資產的前景;
(7)無形資產以往的交易情況。
21.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在評估報告中明確說明有關評估方法的下列內容:
(1)使用的評估方法及其理由;
(2)評估方法中的運算和邏輯推理方式;
(3)折現率等重要參數的來源;
(4)各種價值結論調整為最終評估價值的邏輯推理方式。
施行日期
22.本准則自2001年9月1日起施行。
❺ 無形資產評估項目有哪些
企業無形資產評估分為十大種類:
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直接關繫到評估結果,我國無形資產評估實踐中,往往由於不能運用科學的方法,造成較大的誤差,要深入研究各類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綜合我國評估工作的具體實踐加以創新。現行的無形資產計算方法主要有市價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種。
1、市場價值法。該法根據市場交易確定無形資產的價值,適用於專利、商標和版權等,一般是根據交易雙方達成的協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計算上述無形資產的許可使用費。該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於大多數無形資產並不具有市場價格,有些無形資產是獨一無二的,難以確定交易價格,其次,無形資產一般都是與其他資產一起交易,很難單獨分離其價值。
2、收益法。此法是根據無形資產的經濟利益或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算無形資產價值。諸如商譽、特許代理等。此法關鍵是如何確定適當的折現率或資本化率。這種方法同樣存在難以分離某種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問題。此外,當某種技術尚處於早期開發階段時,其無形資產可能不存在經濟收益,因此不能應用此法進行計算。
3、成本法。該法是計算替代或重建某類無形資產所需的成本。適用於那些能被替代的無形資產的價值計算,也可估算因無形資產使生產成本下降,原材料消耗減少或價格降低,浪費減少和更有效利用設備等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從而評估出這部分無形資產的價值。但由於受某種無形資產能否獲得替代技術或開發替代技術的能力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很難確定,使得此法在應用上受到限制。
❻ 無形資產評估的幾個問題
首先,必須搞清楚企業中哪一些是無形資產。有的無形資產較容易識別,例如專利、商標、計算機軟體等;有的就較難識別,例如企業自身開發的一些專有技術,由於多項技術可同時在多個產品中使用,一些企業往往難以搞清哪一些是無形資產,有人甚至將企業的產品也當成是無形資產來委託評估。一些關系類無形資產就更難識別。當然,既然是資產就必須能在未來為企業產生收益,如果不能為企業產生收益也就不是資產。
其次,必須明確無形資產的權屬關系。由於無形資產沒有實物形態,且一項資產可以同時由多個主體使用,所以其產權關系比有形資產要復雜。以專利為例,就有所有權和使用權之分,使用權又有獨家使用權、排他使用權、普通使用權等,而不同的權利其評估價值是不同的。因此必須搞清楚委託評估的無形資產的范圍和權屬關系,並且提供相應的法律文件。
第三,必須有明確的無形資產評估目的。是將無形資產轉讓、投資入股、質押或是企業轉制、聯合等需要。每個資產評估報告只能有一個評估目的。
第四,做好無形資產未來收益期內的收益預測。未來收益預測的客觀和真實性對無形資產價值評估的正確性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為了做好未來收益的預測,首先要確定好收益期,可以根據無形資產的法律保護期限(例如專利、商標)、簽協期限或預期的經濟受益期限來確定。在受益期內各年收益的預測,可以根據企業以前年份的收益情況,類似無形資產在本企業或其他企業的收益情況。
第五,其他。例如:在為企業保密的前提下,盡可能提供無形資產的詳細情況和資料;提供企業的情況介紹;提供委託無形資產評估需要的相關法律文件,如:委託評估的委託函、委託方的承諾函、無形資產轉讓投資入股等經濟行為的合同、協議或意向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