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開辦費是在正式營業前攤完,還是在營業後分幾年攤銷
1、會計制度規定: 《企業會計制度》第五十條規定:「除購建固定資產以外,所有籌建期間回所答發生的費用,先在長期待攤費用中歸集,待企業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如果企業長期待攤的費用項目不能使以後會計期間受益的,應當將尚未攤銷的該項目的攤余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 2、稅法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四條規定:企業在籌建發生的開辦費,應當從開始生產、經營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於5年的期限內分期扣除。前款所說的籌建期,是指從企業被批准籌建之日起至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營業)之日的期間。開辦費是指企業在籌建期發生的費用,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成本的匯兌損益和利息等支出。 3、會計規定在生產開始日,一次性的轉入當期費用,年終要做納稅調整。稅法規定在不低於5年內攤銷完畢。為了免除所得稅納稅調整,建議使用5年攤銷法,借:管理費用-開辦費攤銷 貸: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
❷ 開辦費還需不需要攤銷,如需要一般攤銷幾年
《企業會計制度》第五十條規定:「除購建固定資產以外,所有籌建期間所發生的費用,先在長期待攤費用中歸集,待企業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如果企業長期待攤的費用項目不能使以後會計期間受益的,應當將尚未攤銷的該項目的攤余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由此可見,對開辦費的會計處理,無論從會計科目的設置還是攤銷的期限都與原行業財務制度有較大改變。這一新規定與現行所得稅法規存在較大的差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四條規定:企業在籌建發生的開辦費,應當從開始生產、經營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於5年的期限內分期扣除。前款所說的籌建期,是指從企業被批准籌建之日起至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營業)之日的期間。開辦費是指企業在籌建期發生的費用,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成本的匯兌損益和利息等支出。
企業應在遞延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科目設置二級科目「開辦費」進行核算,會計規定可以在生產開始日,一次性的轉入當期費用。但稅法規定在不低於5年內攤銷完畢。為了免除所得稅納稅調整,建議使用5年攤銷法,借記『管理費用-開辦費攤銷』科目,貸記遞延資產(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科目。
企業在生產經營的當月一次性攤銷的開辦費應從生產經營的次月起分五年平均扣除。納稅人在年終申報所得稅時,應做好納稅調整工作,並建立「開辦費稅前扣除台賬」或備查登記簿,為以後年度准確申報稅前扣除(調減)額打好基礎。
❸ 開辦費如何攤銷及結轉
關於「開辦費如何攤銷」的問題:
會計制度規定(賬務處理):
除購置和建造固定資內產以外,所有籌建期間發生的容費用(即:開辦費),先通過長期待攤費用歸集,待企業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期的損益。
稅法規定(計算企業所得稅):
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應當從開始生產、經營的次月起,在不短於5年的期限內分期扣除(計算企業所得稅時)。
~~~~~~~~~~~~~~~~~~~~~~~~~~~~~~~~~~~~~~~~~~~~~~~~~~~~~~~~~~~~~~
由於「會計制度」與「稅法」以上規定的矛盾造成的差異,會計上叫做「納稅時間性差異」。如果企業對企業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法是採用「應付稅款法」,處理起來就很簡單;如果是採用「納稅影響會計法」就比較復雜的多了。
會計的賬務處理必須要按照「會計制度規定」,而計算應該交納多少企業所得稅時必須要按照「稅法規定」。有關企業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法「應付稅款法」和「納稅影響會計法」建議你找相關的教材學習一下。「納稅影響會計法」比較難,在中級職稱和注冊會計師考試中都是重點和難點。 (摘)
❹ 現在的開辦費是一次性攤銷,還是分年攤銷呢
按照現行稅法規定
開辦費
是既可以一次性
攤銷
,也可以分3年攤銷。開籌辦期間的利息可以計入
管理費用
-開辦費科目中
❺ 開辦費攤銷要攤多久怎麼攤的
財務制度對於開辦費的規定:開業的當月一次性攤入當月費用。
稅務規定:不低於三年平均攤銷。
❻ 開辦費的攤銷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包括小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在籌建期間內發生的開辦費用,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借款費用等,應於發生時,借記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貸記有關科目;開辦費在開始生產經營的當月轉入當期損益,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
綜上所述:
1.開辦費於開始生產經營的當月一次性攤銷完畢。但是,稅法規定,開辦費應在開始生產經營的次月起,按照不短於5年的期限分期計入應稅所得扣除項目,因此,在這一期間(一般為會計攤銷當年起的5-6個年度),企業應當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
2.「開辦費」科目為「長期待攤費用」科目下設的二級科目。如果企業因管理需要,也可以將其上升為一級科目,但是,在編制會計報表時,仍然應當將開辦費計入「長期待攤費用」項目。
3.攤銷時,應當將開辦費攤銷轉入管理費用。
關於補充問題。
你所提到的問題涉及到「開始生產經營日」的確定問題。一般而言,實現銷售收入的第一個月,可以作為「開始生產經營日」(當然,生產型企業有些例外)。
至於收入與費用問題,並無「有費用無收入可不可以」的說法,只存在發生的費用是否為生產經營所需要的問題。如果只有發生費用而沒有取得收入,那就是虧損嘍,僅此而已。
❼ 開辦費怎麼攤銷,去年攤銷了一部分,今年能不能把剩下的全攤銷了
根據 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稅務事項銜接問題的通知 的規定,新稅法中開(籌)辦費未明確列作長期待攤費用,企業可以在開始經營之日的當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稅法有關長期待攤費用的處理規定處理,但一經選定,不得改變。企業在新稅法實施以前年度的未攤銷完的開辦費,也可根據上述規定處理。
根據你的描述,你們公司應該是在新稅法實施後成立的而且對於開辦費的處理是選擇了攤銷法(按3年攤銷)而不是一次性扣除。至於你那個金額怎麼算的,我也沒明白。但是相關的規定就是這么說的,你根據上文的規定執行肯定沒錯。不過你們公司的開辦費金額太小了,其實可以去年就一次性列支的還省得麻煩。
❽ 開辦費的攤銷是從當月開始攤銷,還是從次月開始攤銷
1、開辦費的攤銷時從當月開始攤銷的。
2、企業籌建期的確定在我國受稅法影響較專大。例如《屬外資所得稅法實施細則》中規定,「外資企業籌建期為企業被批准籌辦之日起至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之日止的期間」。以上所稱「被批准籌辦之日」,具體是指企業所簽訂的投資協議後和合同被我國政府批准之日。以上所稱「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之日」,具體是指從企業設備開始運作,開始投料製造產品或賣出同第一宗商品之日起,為企業籌建期結束。其他企業可參照該規定。
❾ 開辦費分五年攤銷,當年攤銷時是否在每月攤,還是可每一年攤一次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稅務事項銜接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98號)規定:
九、關於開(籌)辦費的處理
❿ 關於開辦費的攤銷
如果從會計角度來講,開辦費一次性轉入費用可以,但這樣不符合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在年未要進行繳稅調整。
按照新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開辦費要按3年按月攤銷。你4月有收入,可從4月開始攤銷。即,如果開辦費到3月未共計20萬,則:
每月攤銷=200000/3年/12個月=5555.56元
每月分錄:
借:管理費用--攤攤開辦費5555.56
貸: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5555.56
最後一個月攤銷5555.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