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管理用現金流量表中的折舊與攤銷包含哪幾項
管理用現金流量表中的折舊與攤銷包含哪幾項
下是新准則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
(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的編制方法
按規定,企業應當採用直接法,列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直接法是按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的主要類別列示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在直接法下,一般是以利潤表中的營業收入為起算點,調整與經營活動有關的項目的增減變動,然後計算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採用直接法具體編制現金流量表時,可以採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賬戶法。業務簡單的,也可以根據有關科目的記錄分析填列。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
本項目可根據"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收賬款"及"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賬戶分析填列。
本項目的現金流入可用下述公式計算求得: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本期營業收入凈額+本期應收賬款減少額(-應收賬款增加額)+本期應收票據減少額(-應收票據增加額)+本期預收賬款增加額(-預收賬款減少額)
註:上述公式中,如果本期有實際核銷的壞帳損失,也應減去。(因核銷壞賬損失減少了應收帳款,但沒有收回現金)。如果有收回前期已核銷的壞帳金額,應加上。(因收回已核銷的壞帳,並沒有增加或減少應收賬款,但卻收回了現金)。
2."收到的稅費返還"項目
該項目反映企業收到返還的各種稅費。本項目可以根據"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交稅費"、"營業稅金及附加"等賬戶的記錄分析填列。
3."收到的其它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
本項目反映企業除了上述各項目以外收到的其它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入,如罰款收入、流動資產損失中由個人賠償的現金收入等。本項目可根據"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應收款"等賬戶的記錄分析填列。
4."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項目
本項目可根據"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付賬款"、"庫存現金"、"銀行存款"、"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存貨"等賬戶的記錄分析填列。
本項目的現金流出可用以下公式計算求得:
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營業成本+本期存貨增加額(-本期存貨減少額)+本期應付賬款減少額(-本期應付賬款增加額)+本期應付票據減少額(-本期應付票據增加額)+本期預付賬款增加額(-本期預付賬款減少額)
5."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項目
該項目反映企業實際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工資、獎金、各種津貼和補貼等(含為職工支付的養老、失業等各種保險和其他福利費用)。但不含為離退休人員支付的各種費用和固定資產購建人員的工資。
本項目可根據"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生產成本"等賬戶的記錄分析填列。
6."支付的各項稅費"項目
本項目反映的是企業按規定支付的各項稅費和有關費用。但不包括已計入固定資產原價而實際支付的耕地佔用稅和本期退回的所得稅。
本項目應根據"應交稅費"、"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賬戶的記錄分析填列。
7."支付的其它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
本項目反映企業除上述各項目外,支付的其它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包括罰款支出、差旅費、業務招待費、保險費支出、支付的離退休人員的各項費用等。本項目應根據"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營業外支出"等賬戶的記錄分析填列。
(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的編制方法
投資活動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的各項目的內容和填列方法如下:
1."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項目
本項目反映企業出售、轉讓和到期收回的除現金等......一年好運隨春到 四季彩雲滾滾來 萬事如意
② 現金流量表裡無形資產攤銷怎麼算
1、如題所指事項,分期攤銷無形資產會計處理,無需納入填寫現金流量表;
2、一般地,產生現金流的事項才予以納入現金流量表;
3、請予核實實際的經濟業務事項,按照規定進行填寫。
③ 為什麼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在現金流量表中顯示正現金流
因為現在計算的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在計算凈利潤時已經減掉了這兩項, 所以現在加上。
④ 為什麼折舊屬於現金流量
折舊和攤銷是息稅前利潤的減項,會導致息稅前利潤減少(減少的數額等於折舊和攤版銷的數額)權,進而使繳納的所得稅減少,從而導致現金凈流量增加(增加的數額=折舊和攤銷的數額×所得稅稅率)。所以,在計算凈現金流量時必須加上由此導致的所得稅的減少額。
息前稅後利潤=息稅前利潤×(1-所得稅稅率),折舊和攤銷導致息前稅後利潤減少的數額=折舊和攤銷的數額×(1-所得稅稅率)。
故在息前稅後利潤的基礎上加上折舊和攤銷後,正好反映折舊和攤銷導致凈現金流量增加的數額,即「折舊和攤銷的數額×所得稅稅率」。
拓展資料: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注意問題
1.注意計提折舊的范圍,按現行企業會計准則規定,除以下情況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a.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b.按照規定單獨計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c.處於更新改造過程中的固定資產。未使用的機器設備、儀器儀表、運輸工具、工具器具、季節性停用也要計提折舊。
2.注意再計提固定資產這就是應考慮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3.注意折舊期間跨年度時年折舊額的確定。
⑤ 固定資產攤銷和無形資產攤銷屬於現金流量表哪個項目
屬於補充附表的內容。屬於把沒有支付的費用,用凈利潤「+」增加企業經營性現金流,屬於「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主表不用體現,因為沒有支付。
⑥ 攤銷在現金流量表中屬於那個項目的
與現金流入流出沒有關系,所以不屬於哪個項目。
⑦ 為什麼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在現金流量表中顯示正現金流
是反映在附抄表中的,從凈利潤中加襲回啊,當然要是正現金流。
⑧ 為什麼折舊和攤銷會出現在現金流量表上,且表現為流入
「折舊、攤銷業務」「不影響現金流量」,所以它 不出現在 主表部分。
它在「附表」里反映。
「附表」以 「凈利潤」為起點,最終調整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凈利潤」包含兩部分業務,一類與現金有關,除此都與現金無關。「折舊、攤銷業務」屬於 「與現金無關」的業務。
「凈利潤」中已經 減除「折舊、攤銷業務」,要將「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就得將 「影響利潤但與現金無關」的業務 加回來。
所以說,「折舊、攤銷業務」在 現金流量表中 是 調整項,並不表現為 現金流入。
⑨ 固定資產折舊影響現金流量怎麼解釋
根據上圖所示,「經營活動利潤」=A+B-C-D(公式⑥);「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E+F-G-H」(公式⑦)。其中,A代表本期收到現金的經營活動收入,而E代表本期確認為經營收入的現金流入,即A和E代表的都是「本期確認的經營收入」與「本期發生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的交集,因此有「A=E」;同理,還可知「C=G」。於是,令「⑥-⑦」可得「經營活動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 A+B-C-D)-(E+F-G-H)」,又因為「A=E」且「C=G」,化簡可得「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經營活動利潤-B+D+F-H」,即「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經營活動利潤-本期未收現的經營收入+本期未付現的經營費用+未確認為本期經營收入的經營現金流入-未確認為本期經營費用的經營現金流出」(公式⑧)。這樣,就完成了第二環節的調整,最終獲得「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
四、第二環節具體調整項目透視
根據公式⑧可知,第二環節將「經營活動利潤」調整到「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的過程中,應調整加上「D」和「F」、同時調整減去「B」和「H」。那麼,這四項具體分別代表哪些調整內容呢?
1、關於本期未收現的經營收入(B)之透視
所謂「本期未收現的經營收入」,就是指雖在本期確認、但在本期未因此收到現金的經營活動收入,即因該經營性收入的確認所產生的現金流入是發生在前期或後期。如果以會計分錄的形式來表示該經營收入的發生,可以簡寫成「借:非現金項目,貸:經營收入」。這里的「非現金項目」如果具體到用會計科目來表達,則可以是「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預收賬款」等。若以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報表項目的名稱來歸納這些借方科目,則有「B=經營性應收項目的增加」等。這樣,就弄清了為什麼這類項目在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是減項及其包含的具體內容了。
2、關於本期未付現的經營費用(D)之透視
所謂「本期未付現的經營費用」,就是指雖在本期確認、但在本期未因此支付現金的經營活動費用,即因該經營性費用的確認所產生的現金流出是發生在前期或後期。如果以會計分錄的形式來表示該經營費用的發生,可以簡寫成「借:經營費用,貸:非現金項目」。這里的「非現金項目」如果具體到用會計科目來表達,則可以是「應付賬款」、「應付票據」、「應付職工薪酬」、「其他應付款」、「預付賬款」、「應交稅費」、「遞延所得稅負債」、「累計折舊」、「累計攤銷」、「長期待攤費用」、「原材料」、「庫存商品」、「遞延所得稅資產」、「資產減值准備」等。若以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報表項目的名稱來歸納這些貸方科目,則有「D=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增加+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存貨的減少+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減少+資產減值准備」。這樣,就弄清了為什麼這些項目在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是加項及其所包含的具體內容了。
3、關於未確認為本期經營收入的經營現金流入(F)之透視
所謂「未確認為本期經營收入的經營現金流入」,就是指雖在本期獲得經營現金流入、但未在本期確認為經營活動收入的現金流入,即因該經營現金流入所產生的收入是在前期或後期才被確認為經營收入。如果以會計分錄的形式來表示該經營現金流入的發生,可以簡寫成「借:現金項目,貸: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預收賬款等」。若以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報表項目的名稱來歸納這些貸方科目,則有「F=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這樣,我們就弄清楚了為什麼這類項目在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是減項及其所包含的內容了。
4、未確認為本期經營費用的經營現金流出(H)之透視
所謂「未確認為本期經營費用的經營現金流出」,就是指雖在本期發生經營現金流出、但在本期未因此確認經營性費用,即因該經營性現金流出所產生的經營性費用是在前期或後期才被確認為經營性費用。如果以會計分錄的形式來表示該經營性現金流出的發生,可以簡寫成「借: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付賬款、其他應付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遞延所得稅負債、原材料、生產成本、庫存商品、遞延所得稅資產等,貸:現金項目」。若以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報表項目的名稱來歸納這些借方科目,則有「H=經營性應付項目的減少+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減少+存貨的增加+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增加」等。這樣,即弄清了為什麼這類項目在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是減項及其包含的具體內容了。
五、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調整過程的最終形成
將代表「經營活動利潤」的公式⑤及分別代表「B」、「D」、「F」和「H」的調整項目代入公式⑧,可得「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投資損失(減: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減:收益)+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期其他長期資產活動中產生的損失(減:收益)+固定資產報廢損失(減:收益)+財務費用-經營性應收項目的增加+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增加+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資產減值准備+存貨的減少+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減少+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經營性應付項目的減少」、「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減少」、「存貨的增加」、「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增加)」,經化簡可進一步得到「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投資損失(減: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減:收益)+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期其他長期資產活動中產生的損失(減:收益)+固定資產報廢損失(減:收益)+財務費用+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存貨的減少(減:增加)+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減少(減:增加)+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增加(減:減少)」,該計算過程正是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全部調整過程的公式化表現形式。
六、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調整過程總結
1、將「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的過程可以折分成兩個了調整環節,即先將「凈利潤」調整到「經營活動利潤」;再將「經營活動利潤」調整到「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2、將「凈利潤」調整到「經營活動利潤」的過程中,只需將投資活動損益及籌資活動損益調整出去,主要涉及「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及「財務費用」等科目核算的內容。
4、將「經營活動利潤」調整到「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過程中,只需要調整除現金類科目以外的經營性資產及經營性負債類科目的變化金額。其中,經營性資產的增加及經營性負債的減少在調整中為減項,經營性資產的減少與經營性負債的增加為加項。若要簡化記憶,則無論是經營性資產還是經營性負債,只要其變化應記在借方,即為調整的減項;只要其變化應記在貸方,即為調整的加項。
5、調整過程中必須牢記「經營性資產」與「非經營性資產」、「經營性負債」與「非經營性負債」的區分。
⑩ 1,實際利率法攤銷 2,現金流量表
(1)2007年6月30日實際利息收入=其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52802.1×4%÷2=1056.04(萬元)
應收利息=債券面值×票回面利答率=50000×6%÷2=1500(萬元)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1500-1056.04=443.96(萬元)
2.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產生的「收入和增值稅銷項稅額」 + 應收賬款項目本期減少額- 應收賬款項目本期增加額+應收票據項目本期減少額-應收票據項目本期增加額+預收賬款項目本期增加額-預收賬款項目本期減少額 ± 特殊調整業務=1000+170-(150-100)-(50-10)=10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