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個公允價值應用的案例,最好包括會計和資產評估兩方面的!!!!
2008年1月8日,甲公司購入丙公司發行的公司債券,該筆債券於2007年7月1日發行,面值為2500萬元,票面利率為4%。上年債券利息於下年初支付。甲公司將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支付坐為2600萬元(其中包含已宣告發放的債券利息50萬元。)2009年初,甲公司收到債券利息100萬元。假設:2008年6月30日,甲公司購買的該筆債券的市價為2580萬元;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購買的該笑債券的市價為2560萬元。
假定2009年1月15日,甲公司出售了所持有的丙公司的債券,售價2565萬元。
首先購入時: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2550
應收利息 50
貸:銀行存款 2600
收到50萬利息時:借:銀行存款 50
貸:應收利息 50
2008年6月30日: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30
貸:公允價值變動 30
2008年12月31日: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0
2009年初:借:應收利息 100
貸:投資收益 100
收到後:借:銀行存款 100
貸:應收利息 100
出售時:借:銀行存款 2565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2550
——公允價值變動 10
投資收益 5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
貸:投資收益 10
資產評估的時候利用當期公允價值計價,這兩個聯系也是分開聯系的
某設備購建於1998年5月,賬面原值200萬元,2000年5月對該設備進行了一次技術改造,投資15萬元,2008年5月評估,恰在評估之前,由於工人操作不當造成該設備傳動齒輪嚴重受損。經評估人員檢測認定該設備更換傳動齒輪後仍可繼續使用10年。損壞的傳動齒輪價值占設備重置成本的2%,傳動齒輪的現行購買價為5萬元,調換費用約2萬元,評估人員調查得知該類設備1998年的定基物價指數為106%,2000年的定基物價指數為108%,2008年的定基物價指數為118%。
要求:(1)根據上述資料計算該設備的重置成本;
(2)計算該設備的有形損耗(或成新率)及評估值
(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以萬元為計算單位)
聯系一起的題太難找了
❷ 歷史成本與公允價值的比較需要一個案例分析
歷史成本是資產購置(建造時)時的成本,隨著時間變化是不作調整的,入賬成本一直不變,除非拆除或改擴建。公允價值是資產現時價值,是資產在現時條件下市場認可的價值,有三種確認方法:市場詢價、資產評估、經濟現金流量現值。例如:某房屋建築物:
2008年2月15日日竣工,決算價2000萬元,入賬成本2000萬元
2012年2月15日該房屋建築物市場價值(評估值)2800萬元
那麼:該房屋建築物2012年2月15日的歷史成本是2000萬元、2012年2月15日的公允價值2800萬元。
❸ 公允價值與歷史成本的比較,需要案例分析
http://www.51kj.com.cn/news/20070404/n112529.shtml
僅供參考!
❹ 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不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怎麼通俗的理解!
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房地產用於投資的,不計提折舊或攤銷費用。
舉個例子來說,已出租的建築物存在活躍房地產交易市場,每天的交易價格都是不斷發生變動的。由於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因此該項投資性房地產需要反應價格的變動情況。如果需要計提折舊,折舊基數需要不斷的進行調整。
在會計准則中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有形動產中,只有投資性房地產和持有代售資產,二者均不計提折舊。主要原因都是因為其賬面價值就是公允價值,需要不斷的進行調整,公允價值已經綜合反應了資產損耗因素、時間因素、殘值因素等。因此無需計提折舊。
採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應根據基預計使用壽命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錯誤。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不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企業應當以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調整其賬面余額。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4)公允價值攤銷案例擴展閱讀:
屬於以下三種情形之一的,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視為能夠可靠計量:
1、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存在活躍市場,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確定公允價值。
2、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但同類或類似資產存在活躍市場,以同類或類似資產市場價格為基礎確定公允價值。
3、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不存在同類或類似資產可比交易市場,採用估值技術確定公允價值。採用估值技術確定公允價值時,要求採用該估值技術確定的公允價值估計數的變動區間很小,或者在公允價值估計數變動區間內,各種用於確定公允價值估計數的概率能夠合理確定。
❺ 新准則無形資產攤銷實例分析
新准則下,無形資產攤銷通過累計攤銷科目處理,分錄為
借 費用類科目
貸 累計攤銷
以前的准則下,攤銷分錄為
借 費用類科目
貸 無形資產
在無形資產攤銷的計算方面沒有變動,只是分錄發生變化。
❻ 急求公允價值 可操作性差和增加財務報表的波動性 的兩篇簡單案例
公允價值可操作性差需要一篇簡單案例(幾百字就可以) 公允價值增加財務報表的波動性需要一篇簡單案例(幾百字就可以) 合計兩篇案例
❼ 成本模式下和公允價值模式下的折舊和攤銷問題
成本模式需要計提折舊和攤銷。
當月增加的房屋下月計提折舊
當月增加的土地當月計提攤銷
公允價值模式不需要計提折舊和攤銷。
希望對你有用
❽ 急求會計職業判斷和公允價值的相關案例!!!
從公允價值角度看會計職業判斷
http://www.cpcfo.com/Article/kjlw/20070309164445.html
試論公允價值運用中的會計職業判斷
http://www.cqvip.com/qk/81123X/200709X/25304849.html
❾ 權益法 對於折舊和攤銷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不同調整凈利潤 若公允價值小於賬面價值 如何調整
【需要調增】,長期股權投資中的權益法指的是完全權益法,版相對於簡單權益法而言,不權僅需要對投資日被投資單位資產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不論正負)進行調整,還要對內部未實現交易損益進行調整。
比如說A企業年初向B企業投資,那麼本年B企業(被投資企業)是按照10萬對固定資產折舊的,但是就A企業而言,這個固定資產在其「長期股權投資-成本」中的體現只是其公允價值50萬,應當按50萬進行折舊,本年應折舊5萬。
所以需要調整凈利潤:300+10-5=315萬元,完了再按照投資比例確認投資收益就行了。
(9)公允價值攤銷案例擴展閱讀:
權益法的概念及其適用范圍
權益法,是指投資以初始投資成本計量後,在投資持有期間根據投資企業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對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方法。
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
核算使用的明細科目:
長期股權投資—XX公司(投資成本)
(損益調整)
(其他權益變動)
❿ 債券公允價值會計處理與攤銷成本會計處理的區別是什麼
1、概念不同。成本模式下採用歷史成本作為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變動不影響記賬;公允專價值模式下,只屬要公允價發生變化,就要相應地調整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變動等賬目。
2、對利潤的影響不同。採用成本模式,市場上公允價值變動不影響損益;採用公允價值模式,公允變動可能會直接影響利潤。(比如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的股價變動)
3、對所有者權益的影響不同,成本模式下市場上公允價值變動不影響所有者權益;公允價孩子模式下公允價值變動可能會影響所有者權益。(比如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的債券價值變動,計入綜合收益)
所以,成本模式和公允模式下的記賬差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