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契稅、土地交易費是不是算在土地款中,一起攤銷
契稅、土地交易費算在土地款中,構成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成本,根據使用年限進行攤銷
Ⅱ 房屋和契稅一起計提折舊對不對
如果契稅是辦房產證時繳納的,並且計入固定資產價值了,自然作為房屋價值的組成部分計提折舊了
Ⅲ 契稅累計攤銷需要殘值嗎
公司購買的固定資產繳納的契稅,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無須做攤版銷留殘值;
根據《企業權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規定,只能採用成本模式核算,並且應當按照取得時的實際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其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和可直接歸屬於該資產的其他支出。這里的相關稅費,包括契稅。
因此,公司購買房屋/固定資產所繳納的契稅,應該計入固定資產原值。
Ⅳ 現在的契稅和印花稅是需要計提了嗎
不用計提。
借: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
貸:銀行存款
Ⅳ 契稅分錄怎麼做
辦土地證前要交的契稅,應該記入土地的價值。土地分攤的年限有出讓年限應該按出讓年限進行分攤,沒有的應該按不少於50年進行攤銷。 契稅 這是對境內土地房屋因買賣、典當、贈與或交換而發生產權轉移時,以當事人雙方簽訂契約土地房屋的價格(買價、典價、贈與房價、交換差價)作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承受人徵收的一種稅。企業取得土地使用權、房屋按規定交納的契稅,由於是按實際取得的不動產的價格計稅,按照規定的稅額一次性徵收的,不存在與稅務機關結算或清算的問題,因此,也不需要通過「應交稅金」科目核算。企業按規定計算交納的契稅,借記「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例1:CD公司購買辦公大樓一棟,價款為10000000元,按規定計算交納的契稅為30000元,用銀行存款支付。賬務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辦公樓 10030000 貸:銀行存款 10030000 例2:EF公司取得一塊土地的使用權,使用期限為30年,該土地的使用費為10000000元,按規定計算交納的契稅為30000元,用銀行存款支付。賬務處理如下: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10030000 貸:銀行存款 10030000 例3:HJ企業接受贈與房產,根據房產價值,該企業應當繳納的契稅為24000元,實際交納時的會計處理為: 借:管理費用 24000 貸:銀行存款 24000 契稅的會計處理及舉例 對於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若是有償取得的,一般應作為無形資產入帳,相應地,為取得該項土地使用權而繳納的契稅,也應當計入無形資產價值。 [例1]某中外合資企業1998年1月從當地政府手中取得某塊土地使用權,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費1200000元,省政府規定契稅的稅率為3%,則按規定企業應當繳納的契稅為: 應納稅額=1200000×3% =36000元 則企業在實際繳納契稅時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 [例2]某公司收到某投資者以土地使用權作價6000000投入企業作為資本。按規定,以土地使用權作價投資,應視同地使用權轉讓,按規定繳納契稅。假如當地政府規定契稅稅率為5%,則: 應納稅額=6000000×5% =300000元 則企業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300000 貸:銀行存款 300000 若該土地使用權為無償取得,則一般不將該土地使用權作為無形資產入賬,相應地,企業繳納的契稅,可作為當期費用入賬。 [例3]某福利工廠1998年2月16日收到當地政府無償劃入土地一塊,該企業申報繳納契稅,契稅徵收機關參照同樣土地市價,確定該土地使用權價格為600000元,當地政府規定契稅稅率為4%,則: 應納稅額=600000×4% =24000元 則企業實際繳納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 24000 貸:銀行存款 24000 對於房地產開發企業,其取得土地使用權所發生的支出,包括其繳納的契稅,應當計入開發成本。 [例4]某房地產開發企業1998年4月12日購入國有土地一塊,按規定繳納土地出讓費12000000元,用於房地產開發。企業按規定申報繳納契稅,當地政府規定契稅稅率為5%,則應納稅額為: 應納稅額=12000000×5% =600000元 則企業實際繳納契稅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開發成本 600000 貸:銀行存款 600000 對於企業承受房屋權肩所應繳納的契稅,不管是有償取得還是無償取得,按規定都應當計入固定資產價值。 [例5]某企業1998年購入辦公房一幢,價值6400000元,當地政府規定契稅稅率為3%,企業按規定申報繳納契稅,其應納稅額為: 應納稅額=6400000×3% =192000元 則企業在實際繳納契稅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 192000 貸:銀行存款 192000 [例6]甲企業將其擁有的庫房10間,與乙企業擁有的一座廠房相交換,雙方協議規定由甲企業補付現金1000000元,契稅稅率為4%,則應納稅額為: 應納稅額=1000000×4% =40000元 則甲企業在實際繳納契稅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廠房 40000 貸:銀行存款 40000
Ⅵ 支付契稅需不需要通過應交稅費科目計算
按照會計處理配比性原則,契稅應計入土地或建築物成本。繳納時直接記入,不用計提,因此,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
契稅(Deed Tax)是土地、房屋權屬轉移時向其承受者徵收的一種稅收。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於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在中國境內取得土地、房屋權屬的企業和個人,應當依法繳納契稅。上述取得土地、房屋權屬包括下列方式: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房屋買賣、贈與和交換。以下列方式轉移土地房屋權屬的,視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屋買賣或者房屋贈與徵收契稅:以土地、房屋權屬作價投資、入股,以土地、房屋權屬抵償債務,以獲獎的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以預購方式或者預付集資建房款的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契稅實行3%-5%的幅度比例稅率。
Ⅶ 補繳契稅如何做賬及攤銷
《契稅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內土地、房屋權屬轉容移合同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天。根據上述規定,契稅屬於外購土地發生的應計入土地成本的「相關稅費」。
如果本月為這筆契稅的納稅義務時間,則從今年本月開始參與計算攤銷。
如果是以前年度征地時即已發生契稅納稅義務,則這部分應繳未繳契稅應作為會計差錯進行重述,本年度之前應攤銷未攤銷部分,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進行補攤銷,同時做出專項申報及說明後,准予追補至攤銷所屬年度計算扣除。
借:無形資產
貸:銀行存款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累計攤銷
借: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Ⅷ 2015年11月取得出讓金發票,12月入無形資產提記累計攤銷.2016年3月份交納契稅,怎麼計提累計攤銷
《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要求,能夠確定無形資產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期限的,應當視為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應攤銷金額在使用壽命內系統合理攤銷。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來源於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且合同規定或法律規定有明確的使用年限。來源於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的無形資產,其使用壽命不應超過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的期限;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在到期時因續約等延續、且有證據表明企業續約不需要付出大額成本的,續約期應當計入使用壽命。合同或法律沒有規定使用壽命的,企業應當綜合各方面因素判斷,以確定無形資產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期限。比如,與同行業的情況進行比較、參考歷史經驗,或聘請相關專家進行論證等。按照上述方法仍無法合理確定無形資產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期限的,該項無形資產應作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2)稅法規定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七條規定,①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②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③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Ⅸ 契稅未入賬計提折舊,後期入賬,折舊追溯調整嗎
個人理解,參照暫估入賬規定,可以不追溯,
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規定,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並計提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後,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