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有土地土地佔用費如何收取
我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方式有三種:協議、招標、拍賣。在這三種方式中,
招標和拍賣具有公開性、競爭性,一般不存在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現象;協議出讓由
於沒有引入競爭機制,土地由誰使用,特別是土地出讓金的確定,具有主觀因素。非法低價
(包括無償)出讓主要發生在以協議方式出讓土地的行為上,因此規范協議出讓最低價標准
至關重要。
區別是否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現主要依據以下規定:1992年原國家土地管理局
出台的《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區別土地使用權轉讓、
出租、抵押等不同方式,按標定地價的一定比例收取,最低不得低於標定地價的40%」;1995
年又出台了《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最低價確定辦法》規定,協議出讓最低價根據商業、
住宅、工業等不同土地用途和土地級別的基準地價的一定比例確定,具體適用比例由省、自
治區、直轄市確定,確定協議出讓最低價應當綜合考慮征地拆遷費用、土地開發費用、銀行
利息及土地純收益等基本因素。
由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出讓金不得低於協議出讓最低
價,協議出讓最低價是衡量是否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標准。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
於出讓土地類型、目的,取得土地利用狀況等的差異,依靠以上原則確定的協議出讓最低價
標准來衡量是否低價出讓國有土地已遠遠不夠。一方面是可操作性低,出讓土地有可能是新
增建設用地直接協議出讓;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補交土地出讓金;再者,
還有可能是企業改制涉及的土地出讓等。
不同情況地價內涵不一,繳納土地出讓金標准也應該有很大差異。首先,僅按不同用途
基準地價的一定比例確定的協議出讓最低價標准,無法滿足不同土地情況出讓地價的需要,
難於操作,致使有些地方公布的協議出讓最低價標准形同虛設。第二,具體出讓地塊地價內
涵往往與協議出讓最低價地價內涵不一致,二者不具有可比性,若以此確定協議出讓土地出
讓金,既有可能導致國有土地資產流失,也往往會出現侵犯原土地使用者權益的情況。第三,
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改革土地估價結果確認和土地資產處置審批辦法的通知》,劃撥土地
使用權價格可作為企業權益計入企業資產,劃撥土地需轉為有償使用土地的,按出讓土地使
用權價格與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格差額部分核算出讓金,這已不大適用於按上述文件規定確定
的協議出讓最低價標准。
②最低價確認方法
協議出讓最低價不能簡單地由基準地價的一定比例確定,應分門別類針對具體出讓土地
類型及地價內涵制定標准。
新增建設用地協議出讓最低價確定。對於新增建設用地採用協議方式出讓的,取得的土
地形式有可能是生地、毛地或熟地。
生地主要是指已完成土地使用批准手續而未進行基礎設施配套開發和土地平整的土地,
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征地過程中發生的稅費等土地取得費用由申請使用土地者支付。
其協議出讓地價的核定應該是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所產生的土地增值費,或稱土地所有權收
益、土地純收益。當然,土地出讓金與新增建設土地有償使用費是不同的,土地出讓金是市、
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並由土地使用者按規定的標
准向國家繳納的土地出讓的全部價款。而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是指國務院或省級人
民政府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徵用土地時,向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新增建設用地的市、
縣人民政府收取的平均土地純收益。雖然繳納主體和性質不同,但由於新增建設用地徵收標
準的制定是由國土資源部按照全國城市土地分等和城鎮土地級別、基準地價水平等情況確定
的,其標準的制定辦法與收取目的及土地出讓金有相似性,因此,新增建設用地協議出讓最
低價的確定可以以此作為依據。根據《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使用管理辦法》確
定,各地徵收標準的制定以新增建設用地中依法納入有償供地的比例約為60%,從而確定平
均純收益徵收定額標准,因此協議出讓最低價的確定可按以下公式計算:
協議出讓最低價=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徵收標准÷60%
毛地和熟地具備建設條件的土地,其協議出讓最低價的確定可以以基準地價和生地出讓
最低價加上相應的土地開發費等綜合考慮。
土地價格是一個有機整體,依據土地構成分離出土地出讓金有其片面性,在使用上也有
局限性,一般只適用於工業用地,用於商業、住宅等用地並不適用。但對於目前制定新增建
設用地(工業用途)協議出讓最低價標准,卻不失為行之有效的辦法。
對於新增建設用地中用作商業、住宅用途的,其協議出讓最低價的確定要以基準地價為
准;以生地、毛地出讓的,從基準地價中扣除相應的平均土地取得費、開發費等。
企業改制涉及劃撥土地使用權協議出讓最低價確定。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改革土地估
價結果確認和土地資產處置審批辦法的通知》,企業改制時,劃撥土地需轉為有償使用土地
的,按出讓土地使用權價格與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格差額部分核算出讓金。據此核算出的土地
出讓金就有可能低於標定地價的40%,對於企業改制涉及的補繳土地出讓金,不能按「不低
於標定地價的40%」作為衡量低價出讓國有土地的標准。
Ⅱ 土地有償使用費的繳納和使用有什麼規定
土地有償使用費與土地出讓金的區別 一、從本身概念來看: 使用費:應該是一旦使用就需要繳納的費用。使用包括出讓、租賃、出資使用和入股使用等方式,那麼使用費用也就相應地應該包括這些方面的使用而需要支付的費用,土地有償使用則是主要針對使用和獲得土地使用權而需要向土地所有權人,也就是國家繳納的費用,而獲得土地的包括個人和單位。 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費是指以劃撥、出讓、租賃、作價出資或入股等方式有償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或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和方法,向國家繳納的土地資源性收益。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費不屬於行政事業性收費,其范圍包括:土地出讓金、土地租金、土地收益金、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場地使用費等。依據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費是指以劃撥、出讓、租賃、作價出資或入股等方式有償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或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和方法,向國家繳納的土地資源性收益。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費不屬於行政事業性收費,其范圍包括:土地出讓金、土地租金、土地收益金、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場地使用費等。依據《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是指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徵收土地時,向取得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的新增建設用地的縣、市人民政府收取的平均土地純收益。 土地出讓金: 出讓:是一種資產使用權變更轉移的方式,其內涵是指國家作為土地所有者將其一定年限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受讓人,並向受讓人收取的土地使用權價格。其著重點在出讓這種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而需要向國有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價款。這在國家《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七條規定: 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同時,財政部《關於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管理的暫行辦法》([1992]財綜字第172號)文件第三條第一款規定:土地出讓金,是指各級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按規定向受讓人收取的土地出讓的全部價款(指土地出讓的交易總額)。 從這點來看,土地出讓金只是取得有償使用方式中的一種出讓方式而需要支付的一種價款,而土地有償使用費則不僅僅包括出讓方式,而且還包括其他更多的方式。 二、從繳納主客體看: 土地有償使用費:根據國家最新政策,是指市縣級別政府在收取使用費了,需要向國家繳納的部分增加。 而土地出讓金:則著重強調的是個人或單位受讓國有土地需要向國家、省和市、縣繳納的土地價款。 從這點看,新增土地有償使用費增加並不是直接意味著個人或單位因為受讓土地而需要增加更多的土地使用價款,從而引起成本的增加,進而為開發商房價上漲提供理由,而是地方政府與國家之間在土地使用費用方面的佔有比例上發生變化,因而,國家認為,新增土地有償使用費增加並不直接意味著房價的上漲。 三、從本身屬性來看 土地有償使用費,是從行政概念出發定義的。是因為使用了屬於國家所有的土地,而需要交納的費用,屬於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開後,獲得權利而應該承擔的義務,是通過政策等規定實現的。 而土地出讓金則是一個商品概念,是使用價值的價格表現形式,屬價格範疇,應稱土地使用權價格,他是政府要收取的土地收益(地租),即土地所有者出讓土地使用權的交易價款,是通過交易而實現的。 從這點來看,土地出讓金是土地本身使用價值的價格表現,他體現和反映的是土地使用價值,隨市場的變化而變化。而土地使用費則是因為所有權與使用權發生分離後,所有權人向使用權人收取的費用,他隨不同的土地權利流轉,不同的政府行業政策,不同的土地利用狀況下,其具體標准和收取金額有所不同。
Ⅲ 借土場資源費
含土來地補償源費(3.5元/m3自然方)、土資源費、征地管理費等。
http://www.hebgt.gov.cn/index.do?cid=77&templet=sfxm_list
Ⅳ 土地使用費包括哪些內容
目前土地使用費主要包括農用土地徵用費和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費兩種:
.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費。包括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城市建設配套費、拆遷補償與臨時安置補助費等。
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指建設項目通過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式,取得有限期的土地使用權,依照規定支付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城市土地的出讓和轉讓可採用協議、招標、公開拍賣等方式。
1協議方式適用於市政工程、公益事業用地及機關部隊和需要重點扶持、優先發展的產業用地;
2招標方式適用於一般工程建設用地;
3公開拍賣適用於盈利高的行業用地。
⑵城市建設配套費是指因進行城市公共設施的建設而分攤的費用。
⑶拆遷補償與臨時安置補助費。此項費用由拆遷補償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搬遷補助費)兩部分構成。
2.農用土地徵用費。由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土地投資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地上建築物補償費、耕地佔用稅、征地和土地管理費以及土地開發費等組成,並按被徵用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⑴土地補償費。徵用耕地的補償標准,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
⑵青苗補償費和徵用土地上的房屋、水井、樹木等附著物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⑶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徵用耕地、菜地的,每個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為該地每畝平均年產值的4~6倍,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其年產值的15倍。
⑷繳納的耕地佔用稅或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登記費及征地管理費等。在1%~4%幅度內提取。
⑸征地動遷費。包括徵用土地上的房屋及附屬構築物、城市公共設施等拆除、遷建補償費,搬遷運輸費,企業單位因搬遷造成的減產、停工損失補貼費,拆遷管理費等。
⑹徵用城市郊區的草地,用地單位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草地開發建設基金。
Ⅳ 我們這修快速通道。租用我們土地作為棄土場我們該收取什麼費用
修快速通道,租來用你們的土地作為源棄土場,是有關部門在偷換概念,因為他們用過以後不能恢復原狀,你們的土地以後也不能用了,應該是徵用或佔用你們的土地,你們應該按照征佔用土地的補償標准收取補償費,你可以參考當地佔用土地的綜合區片價,青苗補貼,還有安置補助費等等政策規定,收取補償費。
Ⅵ 土地使用費和場地使用費的區別
場地使用費是由國家對中外合營企業或外資企業建設用地或使用中方場地所徵收的一種費用,主要用於中外合營企業、外資企業徵用土地的費用和中外合營企業、外資企業廠外公共設施的投資,專款專用。
也就是對中外合營企業、外資企業的限制。
土地使用稅是指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以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徵收的一種稅賦。由於土地使用稅只在縣城以上城市徵收,因此也稱城鎮土地使用稅。
主要的區別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含義不同:由於合營企業的場地使用權使用用途受到嚴格的限制,因此其不具備所謂市場上的價值,而國有土地使用權由於具備轉讓性,且可申請土地用途變更,因此其具備市場的轉讓價值,且依據市場行情的變化而變化。
(2)轉讓性不同:合營企業的場地使用權不具有可轉讓性,而有償受讓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則依法定條件可以進行自由轉讓的出讓價格則是由政府制定,在實行出讓招標和拍賣後,則由市場確定。
(3)使用期限不同:場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與合營期限一致,而有償受讓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則依照土地用途的不同由法定自40-70年不等。
(4)價值的確定方式不同:根據規定,場地使用權的作價金額應當與取得同類場地使用權所應繳納的使用費相同,因此,場地使用的價值是由合營雙方在作價協議中確定的;而土地使用權的價值是由相關的資產評估機構按照資產評估的一般方法來評估確定的。場地使用權的本質也是土地使用權。
Ⅶ 關於土地使用的費用
土地使用復費根據地理環境和條製件、土地使用用途確定分為五類十級,收費標准按平方米計算,最高每平方米為人民幣170元,最低每平方米0.5元。
土地使用費是指外商投資企業通過不同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者除外),國家向其收取的有償使用土地的費用。它是調節使用土地資源的手段之一,是國家財政收入的組成部分。不包括征地、拆遷補償費和基礎設施建設等費用。
反正我們這兒的內資沒交。
參考資料:http://xicheng.tax861.gov.cn/ssfd/sz/ws/display.asp?more_id=356296
Ⅷ 請問在公路預算中,清單路基填方(取土資源費)項目中取土資源費一般是怎樣計取的
預算是計算造價的,和實際支付沒有聯系。招投標的工程量清單中,路基填方單價就已經包含了挖裝、運輸、壓實、灑水養生以及取土資源費等所有費用,不再單獨計取其它費用。
Ⅸ 收取施工方的土地資源費合理嗎
您好!收取施工方的土地資源管理費有法律依據,具體做法各地略有不同。現以黑龍江省為例,附於下文:
黑龍江省土地管理費徵收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土地管理,用經濟手段控制佔地,切實保護耕地,根據《黑龍江省土地管理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縣(市) 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負責土地管理費的徵收管理工作。
第三條 土地管理綱的徵收范圍。
(一)國家基本建設、國有企事業、集體企事業、外商投資企業、各類聯合企業、股份制企業、私營企業等的基本建設用地;
(二)農、林、牧、副、漁場(站)等生產單位和個人(不含農民)用地;
(三)磚、瓦、砂、石、土、煤及其他礦場(廠)用地;
(四)居民建房用地(不含農民個人建住房);
(五)各種臨時用地,包括在批准建設用地以外臨建工程、材料堆放用地、臨時道路、地質勘探及用地以及其它原因不能批准長久性佔用的土地等。
第四條 土地管理費的徵收標准
(一)國家基本建設、國有企事業、集體企事業、外商投資企業、各類聯合企業、股份企業、私營企業等的基本建設,凡征(撥)用大中城市規劃區內的耕地,每平方米一次性徵收土地管理費2.50—3.00耕地,非耕地每平方米一次性徵收土地管理費2.00—2.50元;凡征(撥)用城鎮規劃區外的地,每平方米一次性徵收土地管理費1.00元,非耕每平方米一次性徵收土地管理費0.80元。
(二)農、林、牧、副、漁場(站)等生產單位和個人(不含農民),凡征(撥)用土地,進行農牧業生產的,每平方米一次性徵收土地管理費0.03元;非農牧業生產用地,每平方米一次性徵收土地管理費0.80元。
(三)磚、瓦、砂、石、土、煤及其它礦場(廠)等用地,在征(撥)用地的當年按基本建設用地標準的80%收取土地管理費;次年起,按實地而積計算,每年每平方米徵收土地管理費0.03元。使用後平整土地,對恢復利用的土地面積,從恢復使之年起免徵土地管理費。
(四)居民建房用地(不含 逐民個人建住房),凡征(撥)用城鎮規劃區內的耕地,每平方米一次性徵收土地管理費2.00元,非耕地每平方米一次性徵收土地管理費1.50元;征(撥)用城鎮規劃區外的耕地,每平方米一次性徵收土地管理費0.80元。
(五)臨時佔地,按基本建設徵收土地管理費標準的50%愛年收取土地管理費,土地歸還後停止收費。
(六)國家興辦的水利工程,其工程本身佔地(如水庫大壩、灌澇區的渠道等)以及工程管理單位建設佔地,每平方米一次性徵收土地管理費0.80元;非工程本身佔地(如水庫淹沒區、工程保護用地等),每平方米一次性徵收土地管理費0.05元。
(七)黃金生產建設征(撥)用固定性建設用地,房屋、道路、水利工程和礦井等),每平方米一性徵收土地管理費0.80元;征(撥)用非固定必五筆型產用(如採金船作業場地、露天采礦場和臨建工程等),每平方米一次性徵收土地管理費0.20元。
(八)實行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的用地和經批准權屬轉移、改變用途、翻、改、擴建的用地,比照上列各條標准收取土地管理費。
第五條:各市(縣)土地管理費的執行標准,由市(縣)土地管理部門會同物價、財政部門不超過省確定的標准幅度內,共同研究制定。
第六條各級土地管理部收土地管理費,必須按規定領取《收費庪可證》,使用省財政廳統一印製的《黑龍江省土地管理費專業票據》。
第七條各級土地管理部取的土地管理費,列入財政外資金管理,實行財政專戶存儲。市、縣土地管理部將徵收的土地管理局按月上繳省財政廳專戶存儲。其餘80%上繳當地財政專戶存儲。未經省土地管理局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減免土地管理費。
第八條市、縣留用部分土地管理費的使用,由市、縣、土地管理部門和同級財政部門編度收支計劃,報省土地管理局、財政廳准扣,由當地財政部門按省核準的計劃分期撥款。對計劃行中新出現的收入和支出的追減必須報省土地管理部進行自籌建和購置車輛,必須經法地財政部門審核同意後省土地管理局審批。
第九條省土地管理局集中的土地管理費,作為調劑全省各地作缺資金和開展全省性業務工作 的經費,收支計劃報省政廳批准後執行。
第十條基本建設征(撥)用地,其土地管理費的徵收實行與征(撥)建 設用地審批許可權相結合的言法,由各級土地管理部門一次性收繳。
市(地)審批所屬縣(市)呈報的建 設項目用地,土地 管理 費由市 (地)管理部門全額收繳。並在批准用地的當月,將期中的20%上繳省土地管理局,同時將期中的80%土地管理費返給征(撥)用地所在縣(市)土地管理部門。
省和國家審批的建設項目 用地,土地管理費由省土地管理局直接向建 設用地單位全額收繳。並在用地當土地管理的80%返給征(撥)用地的市、縣(市)土地管理部門。
第十一條土地管理費的使用范圍
1、(地)、縣(市)土地管理機構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財政掃款開支的行政事業編除外)以及專業會議所需費用。
2、開展宣傳教育,培訓業務人員,召一葑管理專業會議所需費用。
3、表彰獎勵土地管理工作 中先進曲型所需費用。
4、勞動保護用品、儀器設備以及設施的開支。
5、 勘測設計、現場踏查等需 要的交通工肯用其必要的經費開支。
6、各級土地管理機構的基本建設、土建 工程所需的費用。
第十二條 遵照 「取之於土地,用之一感動土地「的原則,各級土地管理部門收取的土地管理費。,根據實際可能,可以拿出適當數量的資金,對承擔土地一切的任務的單和個人予以資助。該項資金的使用要單列計劃,報省土地管理局批准後執行。
第十三條各市(地)、縣土地管理部門,需按季度向省土地管理局和同級財政部門表報土地管理費徵收、使用情況,年終需編報決算。
第十四條各市(縣)城(鎮)規劃區內、外范圍的確定,報當地人民政府批准 。
第十五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是起執行。本辦法未涉及的內容 按原規定執行。與本辦法相抵觸的,一律停止執行。
第十六條本辦法由省土地管理局會同省財政廳、物價局負責解釋。
謝謝閱讀!